CN215399009U - 一种兼具省力与弹性可调的中撑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兼具省力与弹性可调的中撑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399009U
CN215399009U CN202121851301.7U CN202121851301U CN215399009U CN 215399009 U CN215399009 U CN 215399009U CN 202121851301 U CN202121851301 U CN 202121851301U CN 215399009 U CN215399009 U CN 2153990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middle support
rod
bottom leg
leg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85130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任国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Xinri E Vehic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Xinri E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Xinri E Vehic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Xinri E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85130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3990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3990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3990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chanical Control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兼具省力与弹性可调的中撑结构,包括中撑脚踏支架,所述中撑脚踏支架与地面接触的底端安装有凸轮底脚片,凸轮底脚片的圆弧部分向背离中撑脚踏支架抬起方向一侧延伸,所述中撑脚踏支架一侧设有弹簧挂钩,中撑脚踏支架靠近凸轮底脚片一端对应设有用于限位弹簧挂钩的调节孔组;弹簧挂钩一端固定安装于中撑脚踏支架上,另一端与调节孔组中的任意一个孔相连。所述中撑脚踏支架包括两侧的支撑杆、垂直连接在两支撑杆之间的连接杆,其中一侧支撑杆自凸轮底脚片处垂直引出有撑脚杆,所述撑脚杆与该侧支撑杆所形成的夹角处设有肋板,调节孔组设于肋板上。本实用新型通过凸轮底脚片实现省力;通过调节孔组提高通用性。

Description

一种兼具省力与弹性可调的中撑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两轮车中撑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兼具省力与弹性可调的中撑结构。
背景技术
中撑多用于两轮车的停车,安装在车辆的中间位置。车行驶时,中撑与地面不接触;需要停车时,将中撑拉转至与地面接触,同时拉起车辆尾部,将整车向后拉动,使车辆的着力点之一落在中撑上,起到驻车目的。
但是由于两轮车的电动车、摩托车的自重较大,驻车人使用中撑时,需要克服车辆自重,较为吃力。
而且由于市场上的中撑通用性不强,通常一款车就需要一款对应的中撑,造成开模等资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生产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兼具省力与弹性可调的中撑结构,利用杠杆原理,配合凸轮状的底脚片,减小了驻车人在驻车过程中所需的力;弹簧挂钩的高度可调,从而提高中撑的通用性。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兼具省力与弹性可调的中撑结构,包括中撑脚踏支架,所述中撑脚踏支架与地面接触的底端安装有凸轮底脚片,凸轮底脚片的圆弧部分向背离中撑脚踏支架抬起方向一侧延伸,
所述中撑脚踏支架一侧设有弹簧挂钩,中撑脚踏支架靠近凸轮底脚片一端对应设有用于限位弹簧挂钩的调节孔组;弹簧挂钩一端固定安装于中撑脚踏支架上,另一端与调节孔组中的任意一个孔相连。
所述中撑脚踏支架包括两侧的支撑杆、垂直连接在两支撑杆之间的连接杆,其中一侧支撑杆自凸轮底脚片处垂直引出有撑脚杆,所述撑脚杆与该侧支撑杆所形成的夹角处设有肋板,调节孔组设于肋板上。
所述凸轮底脚片一侧与支撑杆一体成型设置,另一侧的顶角处倒圆角设置;凸轮底脚片与地面相接触的弧形边与支撑杆底部圆弧过渡连接,此弧形边的倾角大于凸轮底脚片顶部斜边的倾角。
所述支撑杆顶部设有安装板,中撑脚踏支架运动时满足如下公式:
N2=L1*N1/L2
式中:
凸轮底脚片与地面接触点、安装板的安装点之间的水平距离为L1;
凸轮底脚片与地面接触点、撑脚杆脚踩位置之间的水平距离为L2;
车身自重为N1;
推动中撑脚踏支架所需的力为N2。
所述撑脚杆靠近支撑杆一端圆弧设置,肋板随撑脚杆设置为弧形板。
所述调节孔组包括若干孔,孔在肋板上沿支撑杆垂直排列设置。
所述肋板背离凸轮底脚片一端还设有初始固定位,所述初始固定位与肋板之间预留间隙,初始固定位上亦设有调节孔。
所述连接杆中点位置设有滚轮,滚轮垂直于连接杆引出,且与撑脚杆之间夹角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合理,操作方便,通过设置凸轮底脚片,使驻车人在将中撑脚踏支架踩下去时,凸轮底脚片的弧形位置与地面接触,实现第一步省力;同时,利用杠杆原理,在车身自重一定的情况下,凸轮底脚片与地面接触点、安装板的安装点之间的水平距离L1越小,推动中撑脚踏支架所需的力 N2就越小,结合凸轮底脚片的前伸结构,能够尽量减小L1的长度,以此实现 N2减小、省力的第二步;如果L1能够趋近于0,则N2理论上趋于无限小,实现省力目的。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肋板,肋板上有调节孔组,弹簧挂钩通过与不同的调节孔配合安装,在弹簧挂钩的长度不变的前提下,弹簧挂钩的松紧度随不同的调节孔位置而改变,实现中撑结构的通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在车辆行驶中的位置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用于体现省力原理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肋板上调节孔组的位置示意图。
其中:1、中撑脚踏支架;2、凸轮底脚片;3、弹簧挂钩;4、调节孔组;5、肋板;6、初始固定位;7、滚轮;8、安装板;
101、支撑杆;102、连接杆;103、撑脚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兼具省力与弹性可调的中撑结构,包括中撑脚踏支架1,中撑脚踏支架1与地面接触的底端安装有凸轮底脚片2,凸轮底脚片2的圆弧部分向背离中撑脚踏支架1抬起方向一侧延伸,
中撑脚踏支架1一侧设有弹簧挂钩3,中撑脚踏支架1靠近凸轮底脚片2 一端对应设有用于限位弹簧挂钩3的调节孔组4;弹簧挂钩3一端固定安装于中撑脚踏支架1上,另一端与调节孔组4中的任意一个孔相连。
中撑脚踏支架1包括两侧的支撑杆101、垂直连接在两支撑杆101之间的连接杆102,其中一侧支撑杆101自凸轮底脚片2处垂直引出有撑脚杆103,撑脚杆103与该侧支撑杆101所形成的夹角处设有肋板5,调节孔组4设于肋板5 上。
凸轮底脚片2一侧与支撑杆101一体成型设置,另一侧的顶角处倒圆角设置;凸轮底脚片2与地面相接触的弧形边与支撑杆101底部圆弧过渡连接,此弧形边的倾角大于凸轮底脚片2顶部斜边的倾角。
支撑杆101顶部设有安装板8,中撑脚踏支架1运动时满足如下公式:
N2=L1*N1/L2
式中:
凸轮底脚片2与地面接触点、安装板8的安装点之间的水平距离为L1;
车身自重为N1;
推动中撑脚踏支架1所需的力为N2。
撑脚杆103靠近支撑杆101一端圆弧设置,肋板5随撑脚杆103设置为弧形板。
调节孔组4包括若干孔,孔在肋板5上沿支撑杆101垂直排列设置。
肋板5背离凸轮底脚片2一端还设有初始固定位6,初始固定位6与肋板5 之间预留间隙,初始固定位6上亦设有调节孔。
连接杆102中点位置设有滚轮7,滚轮7垂直于连接杆102引出,且与撑脚杆103之间夹角设置。
本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及工作过程如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采用工字形的中撑脚踏支架1,两根支撑杆101 相互平行,两支撑杆101之间垂直固定有连接杆102;其中一根支撑杆101的底部延伸出有撑脚杆103,撑脚杆103用于给驻车人踩踏。
在支撑杆101和撑脚杆103所形成的夹角位置有肋板5,肋板5呈三角形,肋板5、撑脚杆103均呈圆弧面设置,以减小力传递过程中的刚性应力产生的损坏。调节孔组4沿着支撑杆101设置;在肋板5上方还有初始固定位6,初始固定位6上设有孔,这个孔与下方肋板5上的调节孔共线设置。
在设有撑脚杆103的支撑杆101上配有弹簧挂钩3,弹簧挂钩3一端固定,另一端能够与调节孔组4中的任意一个孔相连,用于调节弹簧挂钩3自身的拉伸情况,从而调节弹簧张力、适用于多种车型。
参考图2和图4,图2是驻车完成时的中撑结构位置示意图,图4是驻车过程中的中撑结构位置示意图,可知凸轮底脚片2的弧形边是与地面接触的,以凸轮底脚片2为参考点,将凸轮底脚片2与地面接触点、安装板8的安装点之间的水平距离命为L1,将凸轮底脚片2与地面接触点、撑脚杆103脚踩位置之间的水平距离命为L2;根据公式N2=L1*N1/L2,可知N2和L1之间为正比关系,当车身重量N1一定的情况下,L1越小,N2越小,人所用的力越小;所以本实用新型将凸轮底脚片2做成区域三角形的形状,三角凸轮的尖角尽量往前伸,拟减少L1的长度,当L1趋近为零时,这时N2也无限小,以达到省力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调节孔组4有多个孔,因不同的车型平叉固定大板上的挂钩的位置有高有低,多个调节孔能保证弹簧的松紧适合度,从而保证了双撑回收有力。
以上描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Claims (8)

1.一种兼具省力与弹性可调的中撑结构,包括中撑脚踏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撑脚踏支架(1)与地面接触的底端安装有凸轮底脚片(2),凸轮底脚片(2)的圆弧部分向背离中撑脚踏支架(1)抬起方向一侧延伸,
所述中撑脚踏支架(1)一侧设有弹簧挂钩(3),中撑脚踏支架(1)靠近凸轮底脚片(2)一端对应设有用于限位弹簧挂钩(3)的调节孔组(4);弹簧挂钩(3)一端固定安装于中撑脚踏支架(1)上,另一端与调节孔组(4)中的任意一个孔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兼具省力与弹性可调的中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撑脚踏支架(1)包括两侧的支撑杆(101)、垂直连接在两支撑杆(101)之间的连接杆(102),其中一侧支撑杆(101)自凸轮底脚片(2)处垂直引出有撑脚杆(103),所述撑脚杆(103)与该侧支撑杆(101)所形成的夹角处设有肋板(5),调节孔组(4)设于肋板(5)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兼具省力与弹性可调的中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底脚片(2)一侧与支撑杆(101)一体成型设置,另一侧的顶角处倒圆角设置;凸轮底脚片(2)与地面相接触的弧形边与支撑杆(101)底部圆弧过渡连接,此弧形边的倾角大于凸轮底脚片(2)顶部斜边的倾角。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兼具省力与弹性可调的中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101)顶部设有安装板(8),中撑脚踏支架(1)运动时满足如下公式:
N2=L1*N1/L2
式中:
凸轮底脚片(2)与地面接触点、安装板(8)的安装点之间的水平距离为L1;
凸轮底脚片(2)与地面接触点、撑脚杆(103)脚踩位置之间的水平距离为L2;
车身自重为N1;
推动中撑脚踏支架(1)所需的力为N2。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兼具省力与弹性可调的中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撑脚杆(103)靠近支撑杆(101)一端圆弧设置,肋板(5)随撑脚杆(103)设置为弧形板。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兼具省力与弹性可调的中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孔组(4)包括若干孔,孔在肋板(5)上沿支撑杆(101)垂直排列设置。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兼具省力与弹性可调的中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肋板(5)背离凸轮底脚片(2)一端还设有初始固定位(6),所述初始固定位(6)与肋板(5)之间预留间隙,初始固定位(6)上亦设有调节孔。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兼具省力与弹性可调的中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102)中点位置设有滚轮(7),滚轮(7)垂直于连接杆(102)引出,且与撑脚杆(103)之间夹角设置。
CN202121851301.7U 2021-08-09 2021-08-09 一种兼具省力与弹性可调的中撑结构 Active CN2153990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51301.7U CN215399009U (zh) 2021-08-09 2021-08-09 一种兼具省力与弹性可调的中撑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51301.7U CN215399009U (zh) 2021-08-09 2021-08-09 一种兼具省力与弹性可调的中撑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399009U true CN215399009U (zh) 2022-01-04

Family

ID=796589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851301.7U Active CN215399009U (zh) 2021-08-09 2021-08-09 一种兼具省力与弹性可调的中撑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39900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577482U (zh) 一种电池固定装置及使用该电池固定装置的车辆
CN215399009U (zh) 一种兼具省力与弹性可调的中撑结构
CN201850752U (zh) 建筑脚手架的互锁式脚踏板
CN213864939U (zh) 一种用于平台梯的轨道布置结构
CN212099147U (zh) 一种电动摩托车主支架
CN112643267A (zh) 一种h型钢与t型钢对接焊接对位固定装置
CN218967090U (zh) 一种电动自行车踏脚安装结构
CN218967073U (zh) 一种双撑车撑装置
CN215205153U (zh) 一种电动车单撑及电动车
CN217864459U (zh) 一种电动车单撑及电动车
CN221091052U (zh) 一种双撑车撑装置
CN110295775A (zh) 一种装配式家用双座立体车位
CN214267867U (zh) 一种便于拆卸的车头管
CN220317136U (zh) 一种不易变形的吊车梁
CN218092036U (zh) 一种超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模板加固装置
CN216401599U (zh) 一种高强度摩托车单撑
CN217294742U (zh) 一种分体式中撑结构
CN211992675U (zh) 一种汽车座椅骨架生产用定位机构
CN218203740U (zh) 道路施工用模板支护结构
CN217947317U (zh) 一种曳引式电梯的配重块安装结构
CN217994691U (zh) 一种电动自行车车架及电动自行车
CN218802231U (zh) 一种汽车维修用车底托板
CN216190303U (zh) 一种底盘吊具
CN211844069U (zh) 一种发动机悬置支架
CN220842802U (zh) 一种电动自行车搁脚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