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398287U - 一种后排座椅结构以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后排座椅结构以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398287U
CN215398287U CN202120811977.7U CN202120811977U CN215398287U CN 215398287 U CN215398287 U CN 215398287U CN 202120811977 U CN202120811977 U CN 202120811977U CN 215398287 U CN215398287 U CN 2153982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seat cushion
cushion block
gap
fuel pu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81197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岳志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81197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3982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3982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3982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后排座椅结构,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其中本实用新型的后排座椅结构包括:座椅垫块,座椅垫块设置于燃油泵的上方;第一凹槽结构,第一凹槽结构和座椅垫块连接,第一凹槽结构具有第一凹槽;其中,第一凹槽和车身地板连接后形成第一密封结构,座椅垫块和车身地板之间具有间隙,间隙和第一密封结构连通,以形成第一谐振腔结构,第一谐振腔利用赫姆霍兹消声器原理,实现了衰减燃油泵的低频能量。

Description

一种后排座椅结构以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后排座椅结构以及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的不断普及,人们对汽车品质要求不断提高,车辆乘坐舒适性成为各车企竞争重点,汽车噪声是汽车乘坐舒适性首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Noise、Vibration、Harshness,以下简称NVH),特性用于车辆乘坐舒适性的研究,车辆怠速时的噪声性能是NVH研究的重要工况之一。
目前,车辆在怠速时,由于没有胎噪、风噪激励,且动力总成和传动系激励也较小,致使一些电子附件噪声凸显出来,尤其是燃油泵的噪声。由于燃油泵的激励频率为宽频能量,现有车辆通常采用的方法只能衰减燃油泵的中高频能量,难以衰减燃油泵的中低频能量,因此现有车辆不能对燃油泵的激励能量进行全面衰减。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后排座椅结构以及车辆,以克服上述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方面提出一种后排座椅结构,包括:座椅垫块,座椅垫块设置于燃油泵的上方;第一凹槽结构,第一凹槽结构和座椅垫块连接,第一凹槽结构具有第一凹槽;其中,第一凹槽和车身地板连接后形成第一密封结构,座椅垫块和车身地板之间具有间隙,间隙和第一密封结构连通,以形成第一谐振腔结构。
进一步的,第一凹槽结构包括:至少一个双层密封条,双层密封条绕座椅垫块周围设置,双层密封条两端闭合以形成第一凹槽;小孔,小孔设置于双层密封条上且与第一凹槽连通。
进一步的,双层密封条绕座椅垫块周围全包覆设置,或绕座椅垫块周围半包覆设置。
进一步的,双层密封条的材料为橡胶和聚氨酯发泡材料中的任意一种。
进一步的,座椅垫块下方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凹槽结构,第二凹槽结构和车身地板连接后形成第二密闭结构,第二密闭结构和间隙连通,以形成第二谐振腔结构。
进一步的,第二凹槽结构包括:第二凹槽,第二凹槽设置在座椅垫块的下方;盖板,盖板用于盖设第二凹槽且与第二凹槽之间留有孔隙,盖板和座椅垫块连接,孔隙与第二凹槽和间隙连通。
进一步的,座椅垫块的材料为弹性高分子材料。
进一步的,座椅垫块的材料为聚氨酯发泡材料。
进一步的,还包括: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结构,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结构设置于座椅垫块与燃油泵之间,其中,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结构在燃油泵上方,所述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结构和所述座椅垫块形成低频吸振器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车辆设置有如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方面提出的后排座椅结构。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后排座椅结构具有以下优势: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公开的后排座椅结构包括座椅垫块,座椅垫块设置于燃油泵的上方;第一凹槽结构,第一凹槽结构和座椅垫块连接,第一凹槽结构具有第一凹槽;其中,第一凹槽和车身地板连接后形成第一密封结构,座椅垫块和车身地板之间具有间隙,间隙和第一密封结构连通,以形成第一谐振腔结构。将后排座椅结构和车身地板连接,座椅垫块在燃油泵的上方,第一凹槽和车身地板连接后形成第一密闭结构,座椅垫块和车身地板之间具有间隙,该间隙和第一密封结构连通,如此,形成了第一谐振腔结构,第一谐振腔利用赫姆霍兹消声器原理,实现了衰减燃油泵的低频能量。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后排座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后排座椅结构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后排座椅结构的背视图;
图4为图3中局部A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燃油泵,2、车身地板,3、座椅垫块,4、第一凹槽结构,410、第一凹槽,420、双层密封条,430、小孔,5间隙,6、第二凹槽结构,610、第二凹槽,620、盖板,630、空隙,7、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相关技术中,对燃油泵1的噪声进行衰减时,采用的优化方案为:一、优化燃油泵1结构及动平衡,降低激励源能量;二、油箱与车身连接位置设计减振结构,提升结构路径能量衰减,降低结构传递;三、优化后排地毯、座椅材质、厚度提升对中高频能量隔绝(低频能量隔绝措施有限)。但是上述优化方案存在以下缺点:一、优化燃油泵1结构及动平衡,降低激励源能量,受设计、加工精度、生产工艺限制,油泵噪声只能降低一部分,且随着工艺加严,会增加生产成本和生产废品率升高;二、油箱与车身连接位置设计减振结构,提升结构路径能量衰减,由于增加减振结构,车辆在急加速、减速、转弯时由于液体惯性力与固体存在差异,从而导致油箱易发生搓动及耐久性差问题;三、优化后排地毯只能对中高频能量进行衰减,并不能对衰减中低频率能量。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一种后排座椅结构,参见图1示出了后排座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2,示出了后排座椅结构的俯视图,参见图3,示出了后排座椅结构的背视图,参见图4,示出了图3中局部A的示意图,包括座椅垫块3,座椅垫块3设置于燃油泵1的上方;第一凹槽结构4,第一凹槽结构4和座椅垫块3连接,第一凹槽结构4具有第一凹槽410;其中,第一凹槽410和车身地板2连接后形成第一密封结构,座椅垫块3和车身地板2之间具有间隙5,间隙5和第一密封结构连通,以形成第一谐振腔结构。
所公开的后排座椅结构包括座椅垫块3,座椅垫块3设置于燃油泵1的上方;第一凹槽结构4,第一凹槽结构4和座椅垫块3连接,第一凹槽结构4具有第一凹;其中,第一凹槽410和车身地板2连接后形成第一密结构,座椅垫块3和车身地板2之间具有间隙5,间隙5和第一密封结构连通,以形成第一谐振腔结构。将后排座椅结构和车身地板2连接,座椅垫块3在燃油泵1的上方,第一凹槽410和车身地板2连接后形成第一密闭结构,座椅垫块3和车身地板2之间具有间隙5,该间隙5和第一密封结构连通,如此,形成了第一谐振腔结构,第一谐振腔利用赫姆霍兹消声器原理,实现了衰减燃油泵1的低频能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4,一种后排座椅结构,包括:座椅垫块3,座椅垫块3设置于燃油泵1的上方;第一凹槽结构4,第一凹槽结构4和座椅垫块3连接,第一凹槽结构4具有第一凹槽410;其中,第一凹槽410和车身地板2连接后形成第一密封结构,座椅垫块3和车身地板2之间具有间隙5,间隙5和第一密封结构连通,以形成第一谐振腔结构。
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将座椅垫块3和车身地板2连接后,座椅垫块3和车身地板2之间具有间隙5,座椅垫块3下部连接有第一凹槽结构4,第一凹槽结构4的第一凹槽410和车身地板2之间形成第一密闭结构,间隙5和第一密闭结构连通,如此,形成第一谐振腔结构,第一谐振腔结构利用赫姆霍兹消声器原理,实现了衰减燃油泵1中低频能量,避免车辆不能全面衰减燃油泵1的激励能量。
需要说明的是,赫姆霍兹消声器原理的公式为
Figure BDA0003029573270000051
上式中,第一凹槽410的容积形成第一谐振腔结构的容积V,第一密封结构和间隙5的连通面积为第一谐振腔的SC,第一凹槽结构4的壁厚为第一谐振腔结构的壁厚lc,如此,通过第一谐振腔容积V、SC和lc,实现对燃油泵1的中低频能量进行衰减。
基于上述后排座椅结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一些具体可实施方式的示例,在互不抵触的前提下,各个示例之间可任意组合,以形成一种新的后排座椅结构,应当理解的,对于由任意示例所组合形成的新一种后排座椅结构,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参见图1~4,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凹槽结构4包括:至少一个双层密封条420,双层密封条420绕座椅垫块3周围设置,双层密封条420两端闭合以形成第一凹槽410;小孔430,小孔430设置于双层密封条420上且与第一凹槽410连通。本实施例方式中,将至少一个双层密封条420绕座椅垫块3周围设置,降低了燃油泵1噪声通过缝隙传递至车内引起车内噪声,且双层密封条420两端闭合形成第一凹槽410,双层密封条420上设置的小孔430和第一凹槽410连通,座椅垫块3上的第一凹槽结构4和车身地板2连接后,形成第一谐振腔结构,如此,双层密封条420两端闭合形成的第一凹槽410为第一谐振腔结构提供容积V,双层密封条420的单个密封条的壁厚为第一谐振腔结构提供壁厚,双层密封条420上的小孔430面积为第一谐振腔结构提供SC,能够对燃油泵1的中低频能量进行衰减,提升整车NVH品质。
参见图1~4,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双层密封条420绕座椅垫块3周围全包覆设置,或绕座椅垫块3周围半包覆设置。本实施例方式中,座椅垫块3和车身地板2的连接位置被双层密封条420完全包覆,或是座椅垫块3和车身地板2的连接位置被双层密封条420不完全包覆,如此,燃油泵1的中低频能量经过衰减后,从座椅垫块3和车身底板传出间隙5传出。
参见图1~4,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双层密封条420的材料为橡胶和聚氨酯发泡材料中的任意一种。本实施例方式中,橡胶或聚氨酯发泡材料有利于对座椅垫块3和车身地板2的连接位置进行密封隔绝,同时橡胶或聚氨酯发泡材料能够吸收燃油泵1发出的中高频能量。
参见图1~4,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座椅垫块3下方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凹槽结构6,第二凹槽结构6和车身地板2连接后形成第二密闭结构,第二密闭结构和间隙5连通,以形成第二谐振腔结构。本实施例方式中,在座椅垫块3和车身底板连接后,座椅垫块3下方的第二凹槽结构6和车身底板之间形成第二密闭结构,第二密闭结构和间隙5连通,如此,形成第二谐振腔结构,第二谐振腔结构利用赫姆霍兹消声器原理,实现对中低频能量的衰减,增加了后排座椅结构对中低频能量的衰减次数。
参见图1~4,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第二凹槽结构6包括:第二凹槽610,第二凹槽610设置在座椅垫块3的下方;盖板620,盖板620用于盖设第二凹槽610且与第二凹槽610之间留有孔隙,盖板620和座椅垫块3连接,孔隙与第二凹槽610和间隙5连通。本实施例方式中,在座椅垫块3和车身地板2连接后,空隙630和第二凹槽610的间隙5连通,形成第二谐振腔结构,第二凹槽610和盖板620之间的空腔为第二谐振腔结构提供容积V,盖板620与第二凹槽610之间留有孔隙为第二谐振腔结构提供SC,盖板620的壁厚为lc,如此,通过调整第二谐振腔的容积V、SC和lc,实现对燃油泵1的中低频噪声进行衰减。
参见图1~4,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座椅垫块3的材料为弹性高分子材料。本实施例方式中,根据燃油泵1激励能量,通过调整座椅垫块3的弹性高分子材料,实现对中高频能量的吸收。
参见图1~4,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座椅垫块3的材料为聚氨酯发泡材料。本实施例方式中,聚氨酯发泡材料为弹性高分子材料中的一种,能够吸收中高频能量。
参见图1~4,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结构7,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结构7设置于座椅垫块3与燃油泵1之间,其中,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结构7在燃油泵1上方,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结构7和座椅垫块3形成低频吸振器结构。本实施例方式中,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结构7又称为EVA结构,在燃油泵1的激励位置针对性设计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结构7,从而避免浪费,其中,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结构7为重层结构,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结构7的密度大,重量大,隔声性能好。座椅垫块3上的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结构7结构在燃油泵1的上方,能够吸收燃油泵1的低频、中频和高频能量。在座椅垫块3的材料为弹性高分子材料时,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结构7和座椅垫块3之间形成低频吸振器结构,当燃油泵1激励波动传递至该位置时,利用吸振器原理对振动能量进行衰减,其中,弹性高分子材料的弹性为低频吸振器结构的刚度参数,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结构7的质量为低频吸振器结构的质量参数,如此,通过调整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结构7的质量和座椅垫块3的材料,能够对某个频率范围内低频能量的吸收。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车辆,车辆设置有如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后排座椅结构。
其中,本实用新型所示的车辆可以是小型客车、中型客车、大型客车、载重车辆等各种类型的车辆。在本实施例中,在车辆上设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后排座椅结构,通过后排座椅结构上的第一谐振腔结构、第二谐振腔结构、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结构7和座椅垫块3的材料,实现对燃油泵1激励能量的全面衰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应当理解地,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尽管已描述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后排座椅结构及车辆,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后排座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座椅垫块(3),所述座椅垫块(3)设置于燃油泵(1)的上方;
第一凹槽结构(4),所述第一凹槽结构(4)和所述座椅垫块(3)连接,所述第一凹槽结构(4)具有第一凹槽(410);
其中,所述第一凹槽(410)和车身地板(2)连接后形成第一密封结构,所述座椅垫块(3)和所述车身地板(2)之间具有间隙(5),所述间隙(5)和所述第一密封结构连通,以形成第一谐振腔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结构(4)包括:
至少一个双层密封条(420),所述双层密封条(420)绕座椅垫块(3)周围设置,所述双层密封条(420)两端闭合以形成所述第一凹槽(410);
小孔(430),所述小孔(430)设置于所述双层密封条(420)上且与所述第一凹槽(410)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密封条(420)绕所述座椅垫块(3)周围全包覆设置,或绕所述座椅垫块(3)周围半包覆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密封条(420)的材料为橡胶和聚氨酯发泡材料中的任意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垫块(3)下方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凹槽结构(6),所述第二凹槽结构(6)和所述车身地板(2)连接后形成第二密闭结构,所述第二密闭结构和所述间隙(5)连通,以形成第二谐振腔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槽结构(6)包括:
第二凹槽(610),所述第二凹槽(610)设置在所述座椅垫块(3)的下方;
盖板(620),所述盖板(620)用于盖设所述第二凹槽(610)且与所述第二凹槽(610)之间留有孔隙,所述盖板(620)和所述座椅垫块(3)连接,所述孔隙与所述第二凹槽(610)和所述间隙(5)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垫块(3)的材料为弹性高分子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垫块(3)的材料为聚氨酯发泡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结构(7),所述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结构(7)设置于所述座椅垫块(3)与所述燃油泵(1)之间,其中,所述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结构(7)在所述燃油泵(1)上方,所述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结构(7)和所述座椅垫块(3)形成低频吸振器结构。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设置有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后排座椅结构。
CN202120811977.7U 2021-04-20 2021-04-20 一种后排座椅结构以及车辆 Active CN2153982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11977.7U CN215398287U (zh) 2021-04-20 2021-04-20 一种后排座椅结构以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11977.7U CN215398287U (zh) 2021-04-20 2021-04-20 一种后排座椅结构以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398287U true CN215398287U (zh) 2022-01-04

Family

ID=796721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811977.7U Active CN215398287U (zh) 2021-04-20 2021-04-20 一种后排座椅结构以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39828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038774B2 (en) Thermal-acoustic sections for an aircraft
MX2013010223A (es) Accesorio automotriz para atenuacion de ruido.
CN201736923U (zh) 一种汽车前围隔音垫
CN115366815B (zh) 车辆驾乘室及车辆
CN215398287U (zh) 一种后排座椅结构以及车辆
US10919460B2 (en) Vehicle
CN201646596U (zh) 一种汽车前围隔音垫
CN215643680U (zh) 降噪结构和车辆
CN213619631U (zh) 汽车轻量化前围隔音垫及汽车
CN215475396U (zh) 一种汽车轮罩吸声降噪装置及车辆
CN110154935B (zh) 车身前围隔音垫及具有其的电动汽车
CN209794789U (zh) 一种新型汽车隔音垫
JPH07199956A (ja) 遮音材
CN212377197U (zh) 一种用于汽车底座的减震片
CN203793255U (zh) 一种乘客舱前围挡板隔音垫结构
CN219276914U (zh) 一种汽车橡胶隔音垫
CN219888591U (zh) 新能源车滑板底盘及车架减震隔音夹胶板材
CN218021846U (zh) 顶棚和车辆
WO2018016122A1 (ja) 車両用防音体及び車両用サイレンサー
CN218949095U (zh) 新能源汽车滑板底盘内外吸声超材料减震隔音结构
CN215851487U (zh) 一种汽车前围板总成及汽车
CN118163732A (zh) 一种基于机械超材料的吸隔声材料结构
CN213973867U (zh) 降噪隔热垫结构及车辆
CN213006852U (zh) 一种用于汽车驾驶区的隔热件
JPS607158Y2 (ja) 遮音用インシユレ−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