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398261U - 一种汽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398261U
CN215398261U CN202121810586.XU CN202121810586U CN215398261U CN 215398261 U CN215398261 U CN 215398261U CN 202121810586 U CN202121810586 U CN 202121810586U CN 215398261 U CN215398261 U CN 2153982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charging
sub
resistor
microcontro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81058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振洋
梁海强
闫立国
李党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81058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3982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3982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3982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2Electric charging station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所述汽车包括:行车系统以及与所述行车系统连接的整车控制器;充电电路,所述整车控制器还与所述充电电路连接,通过所述整车控制器向所述充电电路输入充电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充电电路的充电状态。上述方案,通过将充电电路与整车控制器连接,可以将充电控制器集成到整车控制器上,减少了充电控制器对整车物理空间的占用,节省了充电控制器的相关开发成本和试验费用。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的充电标准规定了电动汽车和充电设备之间的电气连接,因此,电动汽车需要具备相应功能的充电控制器,来实现标准中规定的电动汽车与充电设备之间的电气连接任务。
目前,国内的主流解决方案为采用单独的充电控制器,利用该充电控制器实现电动汽车和充电设备之间的电气连接,以及信号采集、信号传递、信号处理和信号反馈等一系列控制任务。
然而,上述方式由于增加了单独充电控制器,浪费了整车上的物理空间,并且导致增加了控制器相关成本费用和开发试验费用,成本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需要增加单独充电控制器,导致浪费了整车物理空间且成本较大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
行车系统以及与所述行车系统连接的整车控制器;
充电电路,所述整车控制器还与所述充电电路连接,通过所述整车控制器向所述充电电路输入充电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充电电路的充电状态。
可选地,所述汽车还包括:
连接确认(Connection Confirm,简称CC)信号接口、充电控制引导(ControlPilot,简称CP)信号接口、充电连接确认信号接口、低压辅助电源正信号接口、充电通信第一总线信号接口和充电通信第二总线信号接口;
其中,所述整车控制器包括:微控制器;
所述充电电路包括:第一充电子电路和/或第二充电子电路;
所述第一充电子电路分别与所述CC信号接口、所述CP信号接口以及所述微控制器连接;
所述第二充电子电路分别与所述充电连接确认信号接口、所述低压辅助电源正信号接口、所述充电通信第一总线信号接口、所述充电通信第二总线信号接口以及所述微控制器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充电子电路包括:
CC信号处理电路,所述CC信号处理电路的第一端与所述CC信号接口连接,所述CC信号处理电路的第二端与所述微控制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CC信号处理电路的第三端接地;
CP信号处理电路,所述CP信号处理电路的第一端与所述CP信号接口连接,所述CP信号处理电路的第二端与所述微控制器的第二端连接,所述CP信号处理电路的第三端与所述微控制器的第三端连接,所述CP信号处理电路的第四端接地。
可选地,所述第二充电子电路包括:
第一处理电路,所述第一处理电路的第一端与所述微控制器的第四端连接,所述第一处理电路的第二端与所述充电连接确认信号接口连接,所述第一处理电路的第三端接地;
第二处理电路,所述第二处理电路的第一端与所述微控制器的第五端连接,所述第二处理电路的第二端与所述低压辅助电源正信号接口连接,所述第二处理电路的第三端接地;
信号转换模块,所述信号转换模块的第一端与所述微控制器的第六端连接,所述信号转换模块的第二端与所述充电通信第一总线信号接口连接,所述信号转换模块的第三端与所述充电通信第二总线信号接口连接。
可选地,所述CC信号处理电路包括:
第一电阻和第一电容;
其中,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CC信号接口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微控制器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可选地,所述CP信号处理电路包括:
第一开关、第一充电引导子电路、第一信号处理子电路和升压模块;
其中,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端与所述CP信号接口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充电引导子电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三端与所述升压模块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一充电引导子电路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信号处理子电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充电引导子电路的第三端接地;
所述第一信号处理子电路的第二端与所述微控制器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信号处理子电路的第三端接地;
所述升压模块的第二端与所述微控制器的第三端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充电引导子电路包括:
二极管、第二电阻、第三电阻和第二开关;
其中,所述二极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端连接,
所述二极管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一信号处理子电路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二端接地。
可选地,所述第一信号处理子电路包括:
第四电阻和第二电容;
其中,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充电引导子电路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微控制器的第二端连接;
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可选地,所述第一处理电路包括:
第二信号处理子电路和第二充电引导子电路;
其中,所述第二信号处理子电路的第一端与所述微控制器的第四端连接,所述第二信号处理子电路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充电引导子电路和所述充电连接确认信号接口连接,所述第二信号处理子电路的第三端接地。
可选地,所述第二信号处理子电路包括:
第五电阻和第三电容;
其中,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微控制器的第四端和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充电引导子电路和所述充电连接确认信号接口连接;
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可选地,所述第二充电引导子电路包括:
电压接线口和第六电阻;
其中,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电压接线口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二信号处理子电路的第二端和所述充电连接确认信号接口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二处理电路包括:
第七电阻和第四电容;
其中,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微控制器的第五端和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低压辅助电源正信号接口连接;
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上述方案,在兼容整车控制器现有功能的基础上,通过将充电电路与整车控制器连接,可以将充电控制器集成到整车控制器上,减少了充电控制器对整车物理空间的占用,节省了充电控制器的相关开发成本和试验费用。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汽车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汽车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之二。
附图标记说明:
R1-第一电阻;R2-第二电阻;R3-第三电阻;R4-第四电阻;R5-第五电阻;R6-第六电阻;R7-第七电阻;C1-第一电容;C2-第二电容;C3-第三电容;C4-第四电容;D1-二极管;S1-第一开关;S2-第二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需要增加单独充电控制器,导致浪费了整车物理空间且成本较大的问题,提供一种汽车。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包括:
行车系统以及与所述行车系统连接的整车控制器;
充电电路,所述整车控制器还与所述充电电路连接,通过所述整车控制器向所述充电电路输入充电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充电电路的充电状态。
该实施例中,在现有整车控制器的基础上,利用已有微控制器的富余资源,通过将充电电路与整车控制器连接,该充电电路和微控制器之间可以进行信息的交互传递以及控制命令的下达,实现了将充电控制器集成到整车控制器上,减少了充电控制器对整车物理空间的占用,从而节省了充电控制器的相关开发成本和试验费用。
可选地,所述汽车还包括:
连接确认CC信号接口、充电控制引导CP信号接口、充电连接确认信号接口、低压辅助电源正信号接口、充电通信第一总线信号接口和充电通信第二总线信号接口;
其中,所述整车控制器包括:微控制器;
所述充电电路包括:第一充电子电路和/或第二充电子电路;
所述第一充电子电路分别与所述CC信号接口、所述CP信号接口以及所述微控制器连接;
所述第二充电子电路分别与所述充电连接确认信号接口、所述低压辅助电源正信号接口、所述充电通信第一总线信号接口、所述充电通信第二总线信号接口以及所述微控制器连接。
这里,需要指出,充电通信第一总线信号接口为充电通信CAN_H信号接口,也即车辆的S+信号接口;充电通信第二总线信号接口为充电通信CAN_L信号接口,也即车辆的S-信号接口;低压辅助电源正信号接口即车辆的A+信号接口;充电连接确认信号接口即车辆的CC2信号接口。
该实施例中,通过在整车控制器中设置充电电路,利用该充电电路配合微控制器,能够实现车辆充电信息的采集和处理,以及充电指令的下达等车辆充电过程中的完整控制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充电子电路即为车辆的慢充充电电路,可以实现车辆的慢充充电功能;第二充电子电路即为车辆的快充充电电路,可以实现车辆的快充充电功能。
可选地,所述第一充电子电路包括:
CC信号处理电路,所述CC信号处理电路的第一端与所述CC信号接口连接,所述CC信号处理电路的第二端与所述微控制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CC信号处理电路的第三端接地;
CP信号处理电路,所述CP信号处理电路的第一端与所述CP信号接口连接,所述CP信号处理电路的第二端与所述微控制器的第二端连接,所述CP信号处理电路的第三端与所述微控制器的第三端连接,所述CP信号处理电路的第四端接地。
该实施例中,CC信号处理电路可用于采集、处理CC信号,CP信号处理电路可用于采集、处理CP信号。其中,CP信号处理电路中可以包括第一充电引导子电路和第一信号处理子电路。
如图2所示,慢充引导电路即为该第一充电引导子电路,而慢充信息采集、处理电路即包括该CC信号处理电路和该第一信号处理子电路。其中,慢充信息采集、处理电路与微控制器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二充电子电路包括:
第一处理电路,所述第一处理电路的第一端与所述微控制器的第四端连接,所述第一处理电路的第二端与所述充电连接确认信号接口连接,所述第一处理电路的第三端接地;
第二处理电路,所述第二处理电路的第一端与所述微控制器的第五端连接,所述第二处理电路的第二端与所述低压辅助电源正信号接口连接,所述第二处理电路的第三端接地;
信号转换模块,所述信号转换模块的第一端与所述微控制器的第六端连接,所述信号转换模块的第二端与所述充电通信第一总线信号接口连接,所述信号转换模块的第三端与所述充电通信第二总线信号接口连接。
该实施例中,第一处理电路即为CC2信号处理电路,其可用于采集、处理CC2信号;第二处理电路即为A+信号处理电路,其可用于采集、处理A+信号;信号转换模块可用于处理S+信号(即充电通信CAN_H信号)和S-信号(即充电通信CAN_L信号)。其中,第一处理电路中可以包括第二信号处理子电路和第二充电引导子电路。
如图2所示,快充引导电路即为该第二充电引导子电路,而快充信息采集、处理电路即包括该第二信号处理子电路、该第二处理电路和该信号转换模块。其中,快充信息采集、处理电路与微控制器连接。
可选地,所述CC信号处理电路包括:
第一电阻R1和第一电容C1;
其中,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与所述CC信号接口连接,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和所述微控制器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接地。
可选地,所述CP信号处理电路包括:
第一开关S1、第一充电引导子电路、第一信号处理子电路和升压模块;
其中,所述第一开关S1的第一端与所述CP信号接口连接,所述第一开关S1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充电引导子电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S1的第三端与所述升压模块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一充电引导子电路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信号处理子电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充电引导子电路的第三端接地;
所述第一信号处理子电路的第二端与所述微控制器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信号处理子电路的第三端接地;
所述升压模块的第二端与所述微控制器的第三端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充电引导子电路包括:
二极管D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和第二开关S2;
其中,所述二极管D1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开关S1的第二端连接,
所述二极管D1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所述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一信号处理子电路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开关S2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二开关S2的第二端接地。
可选地,所述第一信号处理子电路包括:
第四电阻R4和第二电容C2;
其中,所述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充电引导子电路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和所述微控制器的第二端连接;
所述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接地。
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在整车控制器中设置充电电路,实现了标准中要求的慢充的充电引导电气连接(具体可以通过第一充电引导子电路实现),利用慢充信息采集、处理电路配合微控制器,能够实现车辆充电信息的采集和处理,以及充电指令的下达等车辆充电过程中的完整控制功能。
可选地,所述第一处理电路包括:
第二信号处理子电路和第二充电引导子电路;
其中,所述第二信号处理子电路的第一端与所述微控制器的第四端连接,所述第二信号处理子电路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充电引导子电路和所述充电连接确认信号接口连接,所述第二信号处理子电路的第三端接地。
可选地,所述第二信号处理子电路包括:
第五电阻R5和第三电容C3;
其中,所述第五电阻R5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微控制器的第四端和所述第三电容C3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R5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充电引导子电路和所述充电连接确认信号接口连接;
所述第三电容C3的第二端接地。
可选地,所述第二充电引导子电路包括:
电压接线口和第六电阻R6;
其中,所述第六电阻R6的第一端与所述电压接线口连接,所述第六电阻R6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二信号处理子电路的第二端和所述充电连接确认信号接口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电压接线口可提供电压,具体的,该电压接线口可以为12V接线口。
可选地,所述第二处理电路包括:
第七电阻R7和第四电容C4;
其中,所述第七电阻R7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微控制器的第五端和所述第四电容C4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七电阻R7的第二端与所述低压辅助电源正信号接口连接;
所述第四电容C4的第二端接地。
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在整车控制器中设置充电电路,实现了标准中要求的快充的充电引导电气连接(具体可以通过第二充电引导子电路实现),利用快充信息采集、处理电路配合微控制器,能够实现车辆充电信息的采集和处理,以及充电指令的下达等车辆充电过程中的完整控制功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基于现有车辆上充电控制器的空间位置布置,选择距离充电控制器位置较近且交互频繁的整车控制器,利用该整车控制器进行充电控制器的集成。这样,能够基于现有整车控制器,利用其上微控制器的资源,在现有的整车控制器内增设相关的慢充引导电路和慢充信息采集、处理电路,以及快充引导电路和快充信息采集、处理电路,从而实现车辆的慢充和快充充电功能。与单独设置充电控制器的方式相比,减少了充电控制器对整车物理空间的占用,节省了充电控制器的相关开发成本和试验费用。
以上所述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原理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行车系统以及与所述行车系统连接的整车控制器;
充电电路,所述整车控制器还与所述充电电路连接,通过所述整车控制器向所述充电电路输入充电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充电电路的充电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连接确认CC信号接口、充电控制引导CP信号接口、充电连接确认信号接口、低压辅助电源正信号接口、充电通信第一总线信号接口和充电通信第二总线信号接口;
其中,所述整车控制器包括:微控制器;
所述充电电路包括:第一充电子电路和/或第二充电子电路;
所述第一充电子电路分别与所述CC信号接口、所述CP信号接口以及所述微控制器连接;
所述第二充电子电路分别与所述充电连接确认信号接口、所述低压辅助电源正信号接口、所述充电通信第一总线信号接口、所述充电通信第二总线信号接口以及所述微控制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充电子电路包括:
CC信号处理电路,所述CC信号处理电路的第一端与所述CC信号接口连接,所述CC信号处理电路的第二端与所述微控制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CC信号处理电路的第三端接地;
CP信号处理电路,所述CP信号处理电路的第一端与所述CP信号接口连接,所述CP信号处理电路的第二端与所述微控制器的第二端连接,所述CP信号处理电路的第三端与所述微控制器的第三端连接,所述CP信号处理电路的第四端接地。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充电子电路包括:
第一处理电路,所述第一处理电路的第一端与所述微控制器的第四端连接,所述第一处理电路的第二端与所述充电连接确认信号接口连接,所述第一处理电路的第三端接地;
第二处理电路,所述第二处理电路的第一端与所述微控制器的第五端连接,所述第二处理电路的第二端与所述低压辅助电源正信号接口连接,所述第二处理电路的第三端接地;
信号转换模块,所述信号转换模块的第一端与所述微控制器的第六端连接,所述信号转换模块的第二端与所述充电通信第一总线信号接口连接,所述信号转换模块的第三端与所述充电通信第二总线信号接口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CC信号处理电路包括:
第一电阻和第一电容;
其中,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CC信号接口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微控制器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CP信号处理电路包括:
第一开关、第一充电引导子电路、第一信号处理子电路和升压模块;
其中,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端与所述CP信号接口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充电引导子电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三端与所述升压模块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一充电引导子电路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信号处理子电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充电引导子电路的第三端接地;
所述第一信号处理子电路的第二端与所述微控制器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信号处理子电路的第三端接地;
所述升压模块的第二端与所述微控制器的第三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充电引导子电路包括:
二极管、第二电阻、第三电阻和第二开关;
其中,所述二极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端连接,
所述二极管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一信号处理子电路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二端接地。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处理子电路包括:
第四电阻和第二电容;
其中,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充电引导子电路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微控制器的第二端连接;
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处理电路包括:
第二信号处理子电路和第二充电引导子电路;
其中,所述第二信号处理子电路的第一端与所述微控制器的第四端连接,所述第二信号处理子电路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充电引导子电路和所述充电连接确认信号接口连接,所述第二信号处理子电路的第三端接地。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号处理子电路包括:
第五电阻和第三电容;
其中,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微控制器的第四端和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充电引导子电路和所述充电连接确认信号接口连接;
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充电引导子电路包括:
电压接线口和第六电阻;
其中,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电压接线口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二信号处理子电路的第二端和所述充电连接确认信号接口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处理电路包括:
第七电阻和第四电容;
其中,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微控制器的第五端和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低压辅助电源正信号接口连接;
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CN202121810586.XU 2021-08-04 2021-08-04 一种汽车 Active CN2153982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10586.XU CN215398261U (zh) 2021-08-04 2021-08-04 一种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10586.XU CN215398261U (zh) 2021-08-04 2021-08-04 一种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398261U true CN215398261U (zh) 2022-01-04

Family

ID=796564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810586.XU Active CN215398261U (zh) 2021-08-04 2021-08-04 一种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3982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009573U (zh) 汽车电动助力转向控制器老化用的测试设备
CN215398261U (zh) 一种汽车
CN218888539U (zh) 一种抗干扰电动车can通讯电路
CN209692398U (zh) 一种基于同轴电缆的车载摄像头供电系统
CN113165541A (zh) 用于给低压电池充电的电路、方法及系统
CN111391702A (zh) 一种bms直流插枪检测装置、系统与电动汽车
CN213027500U (zh) 一种dcdc转换器与电池包的集成装置
CN206819127U (zh) 一种基于装甲车模拟器的数据采集系统
CN105388955A (zh) 用于汽车启停系统的大功率高可靠电压保持器
CN102241365A (zh) 起重机及其远程油门信号传输装置与方法
CN214312052U (zh) 一种装甲车Flexray总线采集器
CN109936322B (zh) 车载电机控制器及基于pwm调速信号的控制器开关电路
CN102403781B (zh) 混合动力整车控制器的信号及电源切换电路
CN108177690B (zh) 一种新能源轿车转向系统控制器
CN205003577U (zh) 一种电源增压器及电源装置
CN111605497A (zh) 一种vin码及应急阀多功能集成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4062805A (zh) 一种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控制导引信号的检测电路
CN219512557U (zh) 一种cp电压钳位电路
CN103399198A (zh) 一种具有soc计算功能的电流传感器辅助装置
CN218449482U (zh) 一种移动充电车高低压驱动器
CN205304767U (zh) 一种具有双基准源的模数转换电路
CN215944298U (zh) 一种无人驾驶电子油门改装系统
CN216286309U (zh) 一种高压互锁检测电路
CN111391767A (zh) 集中式和离散式正极共线结构的电器短路保护电路与动力车
CN209199091U (zh) 一种usb集线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