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389488U - 建筑工程垃圾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建筑工程垃圾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389488U
CN215389488U CN202121520329.2U CN202121520329U CN215389488U CN 215389488 U CN215389488 U CN 215389488U CN 202121520329 U CN202121520329 U CN 202121520329U CN 215389488 U CN215389488 U CN 2153894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x body
rotating shaft
crushing wheel
electric push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52032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吉广明
马宏驰
金博
李国全
孙腾
高秀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aoning Dayu Waterproof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aoning Dayu Waterproof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aoning Dayu Waterproof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aoning Dayu Waterproof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52032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3894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3894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3894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rushing And Pulverization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工程垃圾处理装置,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建筑工程垃圾处理装置包括:底座、箱体、进料口、第一电动推杆、挤压板、粉碎齿、转动板、第二电动推杆、第一电机、第一转轴、第一齿轮、第一粉碎轮、第二转轴、第二齿轮、第二粉碎轮、传送台、第一固定座、第一辊轴、第二固定座、第二辊轴、传送带、第二电机、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和皮带;底座设置有通槽;箱体为两端具有开口的中空腔体,箱体固定在底座上,且箱体的下端开口与通槽位置相对;进料口为两端具有开口的中空腔体,进料口与箱体的上端开口相连通;两个第一电动推杆分别设置在箱体的两侧,且两个第一电动推杆的伸缩端分别穿过箱体的两侧壁。

Description

建筑工程垃圾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建筑工程垃圾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相关技术中,垃圾处理装置是对垃圾进行粉碎时使用到的装置,现有的技术中,有些较大的垃圾不便被粉碎,且粉碎的效果有待提高。因此,设计一种先将较大的垃圾进行挤压,便于将垃圾粉碎,从而提升粉碎的效果,且提升装置的适用性就是十分必要的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建筑工程垃圾处理装置。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工程垃圾处理装置,建筑工程垃圾处理装置包括:底座、箱体、进料口、第一电动推杆、挤压板、粉碎齿、转动板、第二电动推杆、第一电机、第一转轴、第一齿轮、第一粉碎轮、第二转轴、第二齿轮、第二粉碎轮、传送台、第一固定座、第一辊轴、第二固定座、第二辊轴、传送带、第二电机、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和皮带;底座设置有通槽;箱体为两端具有开口的中空腔体,箱体固定在底座上,且箱体的下端开口与通槽位置相对;进料口为两端具有开口的中空腔体,进料口与箱体的上端开口相连通;两个第一电动推杆分别设置在箱体的两侧,且两个第一电动推杆的伸缩端分别穿过箱体的两侧壁;两个挤压板分别与两个第一电动推杆的伸缩端相连接,且两个挤压板位置相对;至少两个粉碎齿分别设置在两个挤压板的侧壁;两个转动板分别与箱体内壁的两侧转动连接,且两个转动板位于挤压板的下方;两个第二电动推杆分别与箱体内壁的两侧转动连接,且两个第二电动推杆的伸缩端分别与两个转动板的底面转动连接;第一电机包括第一输出轴,第一电机固定在底座上;第一转轴与第一输出轴相连接,第一转轴的一端依次穿过箱体的两侧壁,且第一转轴与箱体转动连接;第一齿轮套设在第一转轴的外侧,第一齿轮与第一转轴无相对转动,且第一齿轮位于箱体的外侧;第一粉碎轮的周向设有第一齿牙,至少一个第一粉碎轮套设在第一转轴的外侧,第一粉碎轮与第一转轴无相对转动,且第一粉碎轮嵌入箱体内;第二转轴的一端依次穿过箱体的两侧壁,第二转轴与箱体转动连接,且第二转轴位于第一转轴的一侧;第二齿轮套设在第二转轴的外侧,第二齿轮与第二转轴无相对转动,且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相啮合;第二粉碎轮的周向设有第二齿牙,至少一个第二粉碎轮套设在第二转轴的外侧,第二粉碎轮与第二转轴无相对转动,第二粉碎轮嵌入箱体内,且第二齿牙与第一齿牙相啮合;至少部分传送台位于底座的下方;两个第一固定座分别设置在传送台一端的两侧;第一辊轴的一端依次穿过两个第一固定座,第一辊轴与第一固定座转动连接;两个第二固定座分别设置在传送台另一端的两侧;第二辊轴的一端依次穿过两个第二固定座,第二辊轴与第二固定座转动连接,且第二辊轴位于底座的下方;传送带同时绕设在第一辊轴和第二辊轴的外侧;第二电机包括第二输出轴,第二电机固定在地面上;第一皮带轮套设在第二输出轴的外侧,第一皮带轮与第二输出轴无相对转动;第二皮带轮套设在第一辊轴的外侧,第二皮带轮与第一辊轴无相对转动,且第二皮带轮位于第一皮带轮的上方;皮带同时绕设在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的外侧。
在该技术方案中,首先,通过将底座设置有通槽,并将箱体为两端具有开口的中空腔体,箱体固定在底座上,且箱体的下端开口与通槽位置相对,实现了箱体固定在底座上,且箱体与通槽位置相对;其次,通过将进料口为两端具有开口的中空腔体,进料口与箱体的上端开口相连通,实现了通过进料口倒入垃圾,使垃圾进入箱体内的作用;再次,通过将两个第一电动推杆分别设置在箱体的两侧,且两个第一电动推杆的伸缩端分别穿过箱体的两侧壁,实现了固定第一电动推杆的位置;再次,通过将两个挤压板分别与两个第一电动推杆的伸缩端相连接,且挤压板位置相对,实现了第一电动推杆伸出或缩回,带动挤压板移动的作用;再次,通过将至少两个粉碎齿分别设置在两个挤压板的侧壁,实现了粉碎齿对垃圾进行粉碎处理的作用;再次,通过将两个转动板分别与两个第一电动推杆的伸缩端相连接,且两个挤压板位置相对,实现了转动板可转动角度的作用;再次,通过将两个第二电动推杆分别与箱体内壁的两侧转动连接,且两个第二电动推杆的伸缩端分别与两个转动板的底面转动连接,实现了第二电动推杆伸出或缩回,带动转动板转动角度的作用;再次,通过将第一电机包括第一输出轴,第一电机固定在底座上,实现了固定第一电机的位置;再次,通过将第一转轴与第一输出轴相连接,第一转轴的一端依次穿过箱体的两侧壁,且第一转轴与箱体转动连接,实现了第一电机运作,第一输出轴带动第一转轴转动的作用;再次,通过将第一齿轮套设在第一转轴的外侧,第一齿轮与第一转轴无相对转动,且第一齿轮位于箱体的外侧,实现了第一转轴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的作用;再次,通过将第一粉碎轮的周向设有第一齿牙,至少一个第一粉碎轮套设在第一转轴的外侧,第一粉碎轮与第一转轴无相对转动,且第一粉碎轮嵌入箱体内,实现了第一转轴带动第一粉碎轮转动的作用;再次,通过将第二转轴的一端依次穿过箱体的两侧壁,第二转轴与箱体转动连接,且第二转轴位于第一转轴的一侧,实现了第二转轴与箱体转动连接;再次,通过将第二齿轮套设在第二转轴的外侧,第二齿轮与第二转轴无相对转动,且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相啮合,实现了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相啮合,从而带动第二转轴转动的作用;再次,通过将第二粉碎轮的周向设有第二齿牙,至少一个第二粉碎轮套设在第二转轴的外侧,第二粉碎轮与第二转轴无相对转动,第二粉碎轮嵌入箱体内,且第二齿牙与第一齿牙相啮合,实现了第二转轴带动第二粉碎轮转动,第二齿牙与第一齿牙相啮合,从而实现将垃圾粉碎的技术效果;再次,通过将至少部分传送台位于底座的下方,实现了固定传送台位置的作用;再次,通过将两个第一固定座分别设置在传送台一端的两侧,实现了第一固定座与传送台相连接的作用;再次,通过将第一辊轴的一端依次穿过两个第一固定座,第一辊轴与第一固定座转动连接,实现了第一固定座对第一辊轴起到固定支撑的作用;再次,通过将两个第二固定座分别设置在传送台另一端的两侧,实现了第二固定座与传送台相连接的作用;再次,通过将第二辊轴的一端依次穿过两个第二固定座,第二辊轴与第二固定座转动连接,且第二辊轴位于底座的下方,实现了第二固定座对第二辊轴起到固定支撑的作用;再次,通过将传送带同时绕设在第一辊轴和第二辊轴的外侧,实现了传送带绕着第一辊轴和第二辊轴传动的作用;再次,通过将第二电机包括第二输出轴,第二电机固定在地面上,实现了固定第二电机位置的作用;再次,通过将第一皮带轮套设在第二输出轴的外侧,第一皮带轮与第二输出轴无相对转动,实现了第二电机运作,第二输出轴带动第一皮带轮转动的作用;再次,通过将第二皮带轮套设在第一辊轴的外侧,第二皮带轮与第一辊轴无相对转动,且第二皮带轮位于第一皮带轮的上方,实现了第二皮带轮带动第一辊轴转动的作用;再次,通过将皮带同时绕设在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的外侧,实现了第一皮带轮转动,带动皮带传动,从而使第二皮带轮随之转动的作用。采用上述结构,通过将垃圾倒入箱体内,第一电动推杆伸出或缩回,带动挤压板移动,粉碎齿将垃圾挤压粉碎,第二电动推杆伸出或缩回,带动转动板转动角度,使挤压粉碎后的垃圾落在第一粉碎轮和第二粉碎轮处,第一电机运作,第一输出轴带动第一转轴转动,第一转轴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相啮合,从而带动第二粉碎轮转动,第二粉碎轮的第二齿牙与第一粉碎轮的第一齿牙相啮合,从而使第一粉碎轮和第二粉碎轮对垃圾进一步粉碎,提高了垃圾粉碎的效果,粉碎后的垃圾落在传送带上,第二电机运作,第二输输出轴带动第一皮带轮转动,第一皮带轮带动皮带传动,从而使第二皮带轮随之转动的作用,第二皮带轮带动第一辊轴转动,第一辊轴带动传送带绕着第一辊轴和第二辊轴传动,从而实现将粉碎后的垃圾运输的作用,避免垃圾堆积,提高了工作的效率;通过先将较大的垃圾挤压粉碎,便于后续第一粉碎轮和第二粉碎轮对其进一步粉碎,提升了粉碎的效果,并提高了装置的适用性。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建筑工程垃圾处理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建筑工程垃圾处理装置还包括:固定柱、固定板、连接块、吊绳和除铁器;两个固定柱分别设置在传送台的两侧,且固定柱位于底座的前方;固定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固定柱的顶面相连接;至少两个连接块分别与固定板的底面相连接;至少两个吊绳的一端分别与至少两个连接块相连接;至少两个吊绳的另一端分别与除铁器相连接,且除铁器位于传送带的上方。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两个固定柱分别设置在传送台的两侧,且固定柱位于底座的前方,并将固定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固定柱的顶面相连接,实现了固定板与固定柱相连接的作用;再次,通过将至少两个连接块分别与固定板的底面相连接,实现了连接块与固定板相连接的作用;再次,通过将至少两个吊绳的一端分别与至少两个连接块相连接,实现了吊绳与连接块相连接的作用;再次,通过将至少两个吊绳的另一端分别与除铁器相连接,且除铁器位于传送带的上方,实现了吊绳与除铁器相连接,将除铁器悬挂在传送带上方的作用,当传送带将垃圾运输到除铁器下方时,除铁器将垃圾内的铁吸附在除铁器上,将垃圾进行分类,便于对铁二次使用的作用,提高了装置的适用性。
具体地,除铁器为华跃磁铁重工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型号为RCYB的悬挂式除铁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建筑工程垃圾处理装置还包括:过滤网;过滤网设置在箱体内,且过滤网位于第一粉碎轮和第二粉碎轮的下方。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过滤网设置在箱体内,且过滤网位于第一粉碎轮和第二粉碎轮的下方,实现了过滤网对垃圾进行过滤的作用,防止未被粉碎的垃圾落下,提高了装置的适用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建筑工程垃圾处理装置还包括:连接轴、挡板和弹簧;两个连接轴分别设置在箱体内壁的两侧,且连接轴位于过滤网的下方;两个挡板分别套设在两个连接轴的外侧,两个挡板位置相对,且挡板与连接轴转动连接;两个弹簧分别绕设在两个连接轴的外侧。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两个连接轴分别设置在箱体内壁的两侧,且连接轴位于过滤网的下方,并将两个挡板分别套设在两个连接轴的外侧,两个挡板位置相对,且挡板与连接轴转动连接,实现了当垃圾落在挡板上,挡板在重力的作用下转动,从而使垃圾掉落的作用;再次,通过将两个弹簧分别绕设在两个连接轴的外侧,实现了当垃圾完全掉落后,弹簧对转轴起到复位的作用,从而使挡板转动到初始位置,进一步提高了装置的适用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建筑工程垃圾处理装置还包括:第三电动推杆、推板、排出口和盖板;第三电动推杆固定在底座的一侧,第三电动推杆的伸缩端穿过箱体的侧壁;推杆与第三电动推杆的伸缩端相连接,且推板位于过滤网的顶面;排出口贯穿设置在箱体的一侧,且排出口与推板位置相对;盖板与箱体的一侧转动连接,且盖板盖设在排出口处。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第三电动推杆固定在底座的一侧,第三电动推杆的伸缩端穿过箱体的侧壁,实现了固定第三电动推杆位置的作用;再次,通过将推板与第三电动推杆的伸缩端相连接,且推板位于过滤网的顶面,实现了第三电动推杆伸出或缩回,带动推板移动,将过滤网上堆积的垃圾推动的作用;再次,通过将排出口贯穿设置在箱体的一侧,且排出口与推板位置相对,实现了通过排出口将过滤网上堆积的垃圾排出的作用,从而对垃圾进行二次粉碎,提高了装置的适用性;再次,通过将盖板与箱体的一侧转动连接,且盖板盖设在排出口处,实现了转动盖板,将盖板盖设在排出口处,对排出口起到遮挡的作用,进一步提升了装置的适用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建筑工程垃圾处理装置还包括:固定支脚和防滑垫;四个固定支脚分别与底座的底面相连接;防滑垫为弹性体,四个防滑垫分别与四个固定支脚的底面相连接,且防滑垫与地面相贴合。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四个固定支脚分别与底座的底面相连接,实现了固定支脚对底座固定支撑的作用;再次,通过将防滑垫为弹性体,四个防滑垫分别与四个固定支脚的底面相连接,且防滑垫与地面相贴合,实现了增加固定支脚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对装置起到防滑的作用,提升了装置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建筑工程垃圾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建筑工程垃圾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的A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建筑工程垃圾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实施例的建筑工程垃圾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实施例的建筑工程垃圾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5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底座,12箱体,14进料口,16第一电动推杆,18挤压板,20粉碎齿,22转动板,24第二电动推杆,26第一电机,28第一转轴,30第一齿轮,32第一粉碎轮,34第二转轴,36第二齿轮,38第二粉碎轮,40传送台,42第一固定座,44第一辊轴,46第二固定座,48第二辊轴,50传送带,52第二电机,54第一皮带轮,56第二皮带轮,58皮带,60固定柱,62固定板,64连接块,66吊绳,68除铁器,70过滤网,72连接轴,74挡板,76弹簧,78第三电动推杆,80推板,82排出口,84盖板,86固定支脚,88防滑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5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建筑工程垃圾处理装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工程垃圾处理装置,建筑工程垃圾处理装置包括:底座10、箱体12、进料口14、第一电动推杆16、挤压板18、粉碎齿20、转动板22、第二电动推杆24、第一电机26、第一转轴28、第一齿轮30、第一粉碎轮32、第二转轴34、第二齿轮36、第二粉碎轮38、传送台40、第一固定座42、第一辊轴44、第二固定座46、第二辊轴48、传送带50、第二电机52、第一皮带轮54、第二皮带轮56和皮带58;底座10设置有通槽;箱体12为两端具有开口的中空腔体,箱体12固定在底座10上,且箱体12的下端开口与通槽位置相对;进料口14为两端具有开口的中空腔体,进料口14与箱体12的上端开口相连通;两个第一电动推杆16分别设置在箱体12的两侧,且两个第一电动推杆16的伸缩端分别穿过箱体12的两侧壁;两个挤压板18分别与两个第一电动推杆16的伸缩端相连接,且两个挤压板18位置相对;至少两个粉碎齿20分别设置在两个挤压板18的侧壁;两个转动板22分别与箱体12内壁的两侧转动连接,且两个转动板22位于挤压板18的下方;两个第二电动推杆24分别与箱体12内壁的两侧转动连接,且两个第二电动推杆24的伸缩端分别与两个转动板22的底面转动连接;第一电机26包括第一输出轴,第一电机26固定在底座10上;第一转轴28与第一输出轴相连接,第一转轴28的一端依次穿过箱体12的两侧壁,且第一转轴28与箱体12转动连接;第一齿轮30套设在第一转轴28的外侧,第一齿轮30与第一转轴28无相对转动,且第一齿轮30位于箱体12的外侧;第一粉碎轮32的周向设有第一齿牙,至少一个第一粉碎轮32套设在第一转轴28的外侧,第一粉碎轮32与第一转轴28无相对转动,且第一粉碎轮32嵌入箱体12内;第二转轴34的一端依次穿过箱体12的两侧壁,第二转轴34与箱体12转动连接,且第二转轴34位于第一转轴28的一侧;第二齿轮36套设在第二转轴34的外侧,第二齿轮36与第二转轴34无相对转动,且第二齿轮36与第一齿轮30相啮合;第二粉碎轮38的周向设有第二齿牙,至少一个第二粉碎轮38套设在第二转轴34的外侧,第二粉碎轮38与第二转轴34无相对转动,第二粉碎轮38嵌入箱体12内,且第二齿牙与第一齿牙相啮合;至少部分传送台40位于底座10的下方;两个第一固定座42分别设置在传送台40一端的两侧;第一辊轴44的一端依次穿过两个第一固定座42,第一辊轴44与第一固定座42转动连接;两个第二固定座46分别设置在传送台40另一端的两侧;第二辊轴48的一端依次穿过两个第二固定座46,第二辊轴48与第二固定座46转动连接,且第二辊轴48位于底座10的下方;传送带50同时绕设在第一辊轴44和第二辊轴48的外侧;第二电机52包括第二输出轴,第二电机52固定在地面上;第一皮带轮54套设在第二输出轴的外侧,第一皮带轮54与第二输出轴无相对转动;第二皮带轮56套设在第一辊轴44的外侧,第二皮带轮56与第一辊轴44无相对转动,且第二皮带轮56位于第一皮带轮54的上方;皮带58同时绕设在第一皮带轮54和第二皮带轮56的外侧。
在该实施例中,首先,通过将底座10设置有通槽,并将箱体12为两端具有开口的中空腔体,箱体12固定在底座10上,且箱体12的下端开口与通槽位置相对,实现了箱体12固定在底座10上,且箱体12与通槽位置相对;其次,通过将进料口14为两端具有开口的中空腔体,进料口14与箱体12的上端开口相连通,实现了通过进料口14倒入垃圾,使垃圾进入箱体12内的作用;再次,通过将两个第一电动推杆16分别设置在箱体12的两侧,且两个第一电动推杆16的伸缩端分别穿过箱体12的两侧壁,实现了固定第一电动推杆16的位置;再次,通过将两个挤压板18分别与两个第一电动推杆16的伸缩端相连接,且挤压板18位置相对,实现了第一电动推杆16伸出或缩回,带动挤压板18移动的作用;再次,通过将至少两个粉碎齿20分别设置在两个挤压板18的侧壁,实现了粉碎齿20对垃圾进行粉碎处理的作用;再次,通过将两个转动板22分别与两个第一电动推杆16的伸缩端相连接,且两个挤压板18位置相对,实现了转动板22可转动角度的作用;再次,通过将两个第二电动推杆24分别与箱体12内壁的两侧转动连接,且两个第二电动推杆24的伸缩端分别与两个转动板22的底面转动连接,实现了第二电动推杆24伸出或缩回,带动转动板22转动角度的作用;再次,通过将第一电机26包括第一输出轴,第一电机26固定在底座10上,实现了固定第一电机26的位置;再次,通过将第一转轴28与第一输出轴相连接,第一转轴28的一端依次穿过箱体12的两侧壁,且第一转轴28与箱体12转动连接,实现了第一电机26运作,第一输出轴带动第一转轴28转动的作用;再次,通过将第一齿轮30套设在第一转轴28的外侧,第一齿轮30与第一转轴28无相对转动,且第一齿轮30位于箱体12的外侧,实现了第一转轴28带动第一齿轮30转动的作用;再次,通过将第一粉碎轮32的周向设有第一齿牙,至少一个第一粉碎轮32套设在第一转轴28的外侧,第一粉碎轮32与第一转轴28无相对转动,且第一粉碎轮32嵌入箱体12内,实现了第一转轴28带动第一粉碎轮32转动的作用;再次,通过将第二转轴34的一端依次穿过箱体12的两侧壁,第二转轴34与箱体12转动连接,且第二转轴34位于第一转轴28的一侧,实现了第二转轴34与箱体12转动连接;再次,通过将第二齿轮36套设在第二转轴34的外侧,第二齿轮36与第二转轴34无相对转动,且第二齿轮36与第一齿轮30相啮合,实现了第二齿轮36与第一齿轮30相啮合,从而带动第二转轴34转动的作用;再次,通过将第二粉碎轮38的周向设有第二齿牙,至少一个第二粉碎轮38套设在第二转轴34的外侧,第二粉碎轮38与第二转轴34无相对转动,第二粉碎轮38嵌入箱体12内,且第二齿牙与第一齿牙相啮合,实现了第二转轴34带动第二粉碎轮38转动,第二齿牙与第一齿牙相啮合,从而实现将垃圾粉碎的技术效果;再次,通过将至少部分传送台40位于底座10的下方,实现了固定传送台40位置的作用;再次,通过将两个第一固定座42分别设置在传送台40一端的两侧,实现了第一固定座42与传送台40相连接的作用;再次,通过将第一辊轴44的一端依次穿过两个第一固定座42,第一辊轴44与第一固定座42转动连接,实现了第一固定座42对第一辊轴44起到固定支撑的作用;再次,通过将两个第二固定座46分别设置在传送台40另一端的两侧,实现了第二固定座46与传送台40相连接的作用;再次,通过将第二辊轴48的一端依次穿过两个第二固定座46,第二辊轴48与第二固定座46转动连接,且第二辊轴48位于底座10的下方,实现了第二固定座46对第二辊轴48起到固定支撑的作用;再次,通过将传送带50同时绕设在第一辊轴44和第二辊轴48的外侧,实现了传送带50绕着第一辊轴44和第二辊轴48传动的作用;再次,通过将第二电机52包括第二输出轴,第二电机52固定在地面上,实现了固定第二电机52位置的作用;再次,通过将第一皮带轮54套设在第二输出轴的外侧,第一皮带轮54与第二输出轴无相对转动,实现了第二电机52运作,第二输出轴带动第一皮带轮54转动的作用;再次,通过将第二皮带轮56套设在第一辊轴44的外侧,第二皮带轮56与第一辊轴44无相对转动,且第二皮带轮56位于第一皮带轮54的上方,实现了第二皮带轮56带动第一辊轴44转动的作用;再次,通过将皮带58同时绕设在第一皮带轮54和第二皮带轮56的外侧,实现了第一皮带轮54转动,带动皮带58传动,从而使第二皮带轮56随之转动的作用。采用上述结构,通过将垃圾倒入箱体12内,第一电动推杆16伸出或缩回,带动挤压板18移动,粉碎齿20将垃圾挤压粉碎,第二电动推杆24伸出或缩回,带动转动板22转动角度,使挤压粉碎后的垃圾落在第一粉碎轮32和第二粉碎轮38处,第一电机26运作,第一输出轴带动第一转轴28转动,第一转轴28带动第一齿轮30转动,第一齿轮30与第二齿轮36相啮合,从而带动第二粉碎轮38转动,第二粉碎轮38的第二齿牙与第一粉碎轮32的第一齿牙相啮合,从而使第一粉碎轮32和第二粉碎轮38对垃圾进一步粉碎,提高了垃圾粉碎的效果,粉碎后的垃圾落在传送带50上,第二电机52运作,第二输输出轴带动第一皮带轮54转动,第一皮带轮54带动皮带58传动,从而使第二皮带轮56随之转动的作用,第二皮带轮56带动第一辊轴44转动,第一辊轴44带动传送带50绕着第一辊轴44和第二辊轴48传动,从而实现将粉碎后的垃圾运输的作用,避免垃圾堆积,提高了工作的效率;通过先将较大的垃圾挤压粉碎,便于后续第一粉碎轮32和第二粉碎轮38对其进一步粉碎,提升了粉碎的效果,并提高了装置的适用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3所示,建筑工程垃圾处理装置还包括:固定柱60、固定板62、连接块64、吊绳66和除铁器68;两个固定柱60分别设置在传送台40的两侧,且固定柱60位于底座10的前方;固定板6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固定柱60的顶面相连接;至少两个连接块64分别与固定板62的底面相连接;至少两个吊绳66的一端分别与至少两个连接块64相连接;至少两个吊绳66的另一端分别与除铁器68相连接,且除铁器68位于传送带50的上方。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将两个固定柱60分别设置在传送台40的两侧,且固定柱60位于底座10的前方,并将固定板6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固定柱60的顶面相连接,实现了固定板62与固定柱60相连接的作用;再次,通过将至少两个连接块64分别与固定板62的底面相连接,实现了连接块64与固定板62相连接的作用;再次,通过将至少两个吊绳66的一端分别与至少两个连接块64相连接,实现了吊绳66与连接块64相连接的作用;再次,通过将至少两个吊绳66的另一端分别与除铁器68相连接,且除铁器68位于传送带50的上方,实现了吊绳66与除铁器68相连接,将除铁器68悬挂在传送带50上方的作用,当传送带50将垃圾运输到除铁器68下方时,除铁器68将垃圾内的铁吸附在除铁器68上,将垃圾进行分类,便于对铁二次使用的作用,提高了装置的适用性。
具体地,除铁器68为华跃磁铁重工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型号为RCYB的悬挂式除铁器68。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所示,建筑工程垃圾处理装置还包括:过滤网70;过滤网70设置在箱体12内,且过滤网70位于第一粉碎轮32和第二粉碎轮38的下方。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将过滤网70设置在箱体12内,且过滤网70位于第一粉碎轮32和第二粉碎轮38的下方,实现了过滤网70对垃圾进行过滤的作用,防止未被粉碎的垃圾落下,提高了装置的适用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建筑工程垃圾处理装置还包括:连接轴72、挡板74和弹簧76;两个连接轴72分别设置在箱体12内壁的两侧,且连接轴72位于过滤网70的下方;两个挡板74分别套设在两个连接轴72的外侧,两个挡板74位置相对,且挡板74与连接轴72转动连接;两个弹簧76分别绕设在两个连接轴72的外侧。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将两个连接轴72分别设置在箱体12内壁的两侧,且连接轴72位于过滤网70的下方,并将两个挡板74分别套设在两个连接轴72的外侧,两个挡板74位置相对,且挡板74与连接轴72转动连接,实现了当垃圾落在挡板74上,挡板74在重力的作用下转动,从而使垃圾掉落的作用;再次,通过将两个弹簧76分别绕设在两个连接轴72的外侧,实现了当垃圾完全掉落后,弹簧76对转轴起到复位的作用,从而使挡板74转动到初始位置,进一步提高了装置的适用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所示,建筑工程垃圾处理装置还包括:第三电动推杆78、推板80、排出口82和盖板84;第三电动推杆78固定在底座10的一侧,第三电动推杆78的伸缩端穿过箱体12的侧壁;推杆与第三电动推杆78的伸缩端相连接,且推板80位于过滤网70的顶面;排出口82贯穿设置在箱体12的一侧,且排出口82与推板80位置相对;盖板84与箱体12的一侧转动连接,且盖板84盖设在排出口82处。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三电动推杆78固定在底座10的一侧,第三电动推杆78的伸缩端穿过箱体12的侧壁,实现了固定第三电动推杆78位置的作用;再次,通过将推板80与第三电动推杆78的伸缩端相连接,且推板80位于过滤网70的顶面,实现了第三电动推杆78伸出或缩回,带动推板80移动,将过滤网70上堆积的垃圾推动的作用;再次,通过将排出口82贯穿设置在箱体12的一侧,且排出口82与推板80位置相对,实现了通过排出口82将过滤网70上堆积的垃圾排出的作用,从而对垃圾进行二次粉碎,提高了装置的适用性;再次,通过将盖板84与箱体12的一侧转动连接,且盖板84盖设在排出口82处,实现了转动盖板84,将盖板84盖设在排出口82处,对排出口82起到遮挡的作用,进一步提升了装置的适用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所示,建筑工程垃圾处理装置还包括:固定支脚86和防滑垫88;四个固定支脚86分别与底座10的底面相连接;防滑垫88为弹性体,四个防滑垫88分别与四个固定支脚86的底面相连接,且防滑垫88与地面相贴合。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将四个固定支脚86分别与底座10的底面相连接,实现了固定支脚86对底座10固定支撑的作用;再次,通过将防滑垫88为弹性体,四个防滑垫88分别与四个固定支脚86的底面相连接,且防滑垫88与地面相贴合,实现了增加固定支脚86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对装置起到防滑的作用,提升了装置的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连接”、“安装”、“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实用新型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建筑工程垃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工程垃圾处理装置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设置有通槽;
箱体,所述箱体为两端具有开口的中空腔体,所述箱体固定在所述底座上,且所述箱体的下端开口与所述通槽位置相对;
进料口,所述进料口为两端具有开口的中空腔体,所述进料口与所述箱体的上端开口相连通;
第一电动推杆,两个所述第一电动推杆分别设置在所述箱体的两侧,且两个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伸缩端分别穿过所述箱体的两侧壁;
挤压板,两个所述挤压板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伸缩端相连接,且两个所述挤压板位置相对;
粉碎齿,至少两个所述粉碎齿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挤压板的侧壁;
转动板,两个所述转动板分别与所述箱体内壁的两侧转动连接,且两个所述转动板位于所述挤压板的下方;
第二电动推杆,两个所述第二电动推杆分别与所述箱体内壁的两侧转动连接,且两个所述第二电动推杆的伸缩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转动板的底面转动连接;
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包括第一输出轴,所述第一电机固定在所述底座上;
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一输出轴相连接,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箱体的两侧壁,且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箱体转动连接;
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套设在所述第一转轴的外侧,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一转轴无相对转动,且所述第一齿轮位于所述箱体的外侧;
第一粉碎轮,所述第一粉碎轮的周向设有第一齿牙,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粉碎轮套设在所述第一转轴的外侧,所述第一粉碎轮与所述第一转轴无相对转动,且所述第一粉碎轮嵌入所述箱体内;
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箱体的两侧壁,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箱体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二转轴位于所述第一转轴的一侧;
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套设在所述第二转轴的外侧,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二转轴无相对转动,且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相啮合;
第二粉碎轮,所述第二粉碎轮的周向设有第二齿牙,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粉碎轮套设在所述第二转轴的外侧,所述第二粉碎轮与所述第二转轴无相对转动,所述第二粉碎轮嵌入所述箱体内,且所述第二齿牙与所述第一齿牙相啮合;
传送台,至少部分所述传送台位于所述底座的下方;
第一固定座,两个所述第一固定座分别设置在所述传送台一端的两侧;
第一辊轴,所述第一辊轴的一端依次穿过两个所述第一固定座,所述第一辊轴与所述第一固定座转动连接;
第二固定座,两个所述第二固定座分别设置在所述传送台另一端的两侧;
第二辊轴,所述第二辊轴的一端依次穿过两个所述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二辊轴与所述第二固定座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二辊轴位于所述底座的下方;
传送带,所述传送带同时绕设在所述第一辊轴和所述第二辊轴的外侧;
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包括第二输出轴,所述第二电机固定在地面上;
第一皮带轮,所述第一皮带轮套设在所述第二输出轴的外侧,所述第一皮带轮与所述第二输出轴无相对转动;
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二皮带轮套设在所述第一辊轴的外侧,所述第二皮带轮与所述第一辊轴无相对转动,且所述第二皮带轮位于所述第一皮带轮的上方;
皮带,所述皮带同时绕设在所述第一皮带轮和所述第二皮带轮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工程垃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工程垃圾处理装置还包括:
固定柱,两个所述固定柱分别设置在所述传送台的两侧,且所述固定柱位于所述底座的前方;
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固定柱的顶面相连接;
连接块,至少两个所述连接块分别与所述固定板的底面相连接;
吊绳,至少两个所述吊绳的一端分别与至少两个所述连接块相连接;
除铁器,至少两个所述吊绳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除铁器相连接,且所述除铁器位于所述传送带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工程垃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工程垃圾处理装置还包括:
过滤网,所述过滤网设置在所述箱体内,且所述过滤网位于所述第一粉碎轮和所述第二粉碎轮的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工程垃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工程垃圾处理装置还包括:
连接轴,两个所述连接轴分别设置在所述箱体内壁的两侧,且所述连接轴位于所述过滤网的下方;
挡板,两个所述挡板分别套设在两个所述连接轴的外侧,两个所述挡板位置相对,且所述挡板与所述连接轴转动连接;
弹簧,两个所述弹簧分别绕设在两个所述连接轴的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工程垃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工程垃圾处理装置还包括:
第三电动推杆,所述第三电动推杆固定在所述底座的一侧,所述第三电动推杆的伸缩端穿过所述箱体的侧壁;
推板,所述推杆与所述第三电动推杆的伸缩端相连接,且所述推板位于所述过滤网的顶面;
排出口,所述排出口贯穿设置在所述箱体的一侧,且所述排出口与所述推板位置相对;
盖板,所述盖板与所述箱体的一侧转动连接,且所述盖板盖设在所述排出口处。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建筑工程垃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工程垃圾处理装置还包括:
固定支脚,四个所述固定支脚分别与所述底座的底面相连接;
防滑垫,所述防滑垫为弹性体,四个所述防滑垫分别与四个所述固定支脚的底面相连接,且所述防滑垫与地面相贴合。
CN202121520329.2U 2021-07-06 2021-07-06 建筑工程垃圾处理装置 Active CN2153894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20329.2U CN215389488U (zh) 2021-07-06 2021-07-06 建筑工程垃圾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20329.2U CN215389488U (zh) 2021-07-06 2021-07-06 建筑工程垃圾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389488U true CN215389488U (zh) 2022-01-04

Family

ID=796473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520329.2U Active CN215389488U (zh) 2021-07-06 2021-07-06 建筑工程垃圾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38948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69382A (zh) * 2022-05-12 2022-09-20 江西玖亚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施工用建筑垃圾粉碎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69382A (zh) * 2022-05-12 2022-09-20 江西玖亚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施工用建筑垃圾粉碎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69920A (zh) 一种建筑垃圾收集筛分装置
CN215389488U (zh) 建筑工程垃圾处理装置
CN112474772A (zh) 一种土壤修复用加药装置
CN111001463B (zh) 一种废弃建筑构筑物的粉碎分选设备
CN113522404A (zh) 一种市政房建垃圾粉碎设备及运用该设备的垃圾处理方法
CN215389506U (zh) 一种建筑垃圾破碎设备用辅助入料装置
CN213066984U (zh) 一种畜牧业有机肥料移动式烘干装置
CN210752900U (zh) 一种建筑设计用砂浆回收处理装置
CN217141697U (zh) 一种建筑废弃物清理装置
CN215161532U (zh) 一种地下管网污水处理装置
CN213504610U (zh) 一种垃圾处理上料平台用上料装置
CN113213029B (zh) 一种具有破碎分拣功能的城市垃圾一体化处理装置
CN213161041U (zh) 一种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破碎装置
CN215694304U (zh) 一种防扬尘的建筑垃圾回收破碎装置
CN213897980U (zh) 一种建筑垃圾垂直运输装置
CN212284288U (zh) 一种智能有机垃圾处理装置
CN213564504U (zh) 一种带有挤压功能的生活垃圾处理设备
CN215743722U (zh) 固体废物处理装置
CN218502601U (zh) 建筑垃圾移动分选设备
CN112093316A (zh) 一种具有挤压功能的垃圾收集装置
CN219580693U (zh) 一种危废填埋预处理装置
CN215277543U (zh) 一种纸张生产用排废装置
CN219092310U (zh) 一种移动式建筑垃圾破碎设备
CN218078865U (zh) 移动式土杂肥筛选设备
CN215140396U (zh) 一种建筑用垃圾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