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387016U - 一种医用延长管与针筒的连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医用延长管与针筒的连接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387016U
CN215387016U CN202120270953.5U CN202120270953U CN215387016U CN 215387016 U CN215387016 U CN 215387016U CN 202120270953 U CN202120270953 U CN 202120270953U CN 215387016 U CN215387016 U CN 2153870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extension tube
hole
medical extension
syrin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27095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晓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ame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ame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ame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ame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2027095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3870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3870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38701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医用延长管与针筒的连接结构,包括医用延长管及针筒;医用延长管包括连接器及软管,连接器内形成连接孔,连接器一端为第一连接部,第一连接部轴向内凹形成U型卡槽,第一连接部外壁设置弹性连接带,弹性连接带上设置卡孔,连接器另一端为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与软管固定连接;针筒包括乳头,乳头径向凸起形成卡柱,卡柱的直径等于或者略小于U型卡槽的宽度,乳头插入连接器上的连接孔,卡柱的端部插入弹性连接带上的卡孔而固定。本实用新型的医用延长管与针筒进行连接后,医用延长管不易脱离于针筒。

Description

一种医用延长管与针筒的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医用延长管与针筒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延长管是常用的医疗器械,其通常用于输送作业,以便于对患者进行输液或输血。
传统的延长管通常包括连接器及软管,连接器一端与软管固定连接,连接器另一端可以与针筒进行连接,以便于输送针筒内的液体。传统延长管的连接器大致呈锥形,连接器内形成直径逐渐减小的连接孔,使用时,将针筒的乳头插入该连接孔内,以实现连接。
然而,针筒的乳头插入该连接孔内后,在使用过程中受到碰撞或者拉扯时,连接器易脱离于针筒的乳头,从而影响输液过程的正常进行,甚至造成血液逆流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医用延长管与针筒的连接结构,医用延长管与针筒进行连接后,医用延长管不易脱离于针筒。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医用延长管与针筒的连接结构,包括医用延长管及针筒;
医用延长管包括连接器及软管,连接器内形成连接孔,连接器一端为第一连接部,第一连接部轴向内凹形成U型卡槽,第一连接部外壁设置弹性连接带,弹性连接带上设置卡孔,连接器另一端为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与软管固定连接;
针筒包括乳头,乳头径向凸起形成卡柱,卡柱的直径等于或者略小于U型卡槽的宽度,乳头插入连接器上的连接孔,卡柱的端部插入弹性连接带上的卡孔而固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医用延长管与针筒的连接结构,在针筒与医用延长管连接时,将第一连接部上的U型卡槽对准乳头上的卡柱,然后将卡柱置于U型卡槽内,以防止针筒转动,提高稳定性,再然后,将卡柱的端部插入弹性连接带上的卡孔,从而使针筒与医用延长管连接牢固,有效防止使用过程中医用延长管或者针筒受到碰撞或者拉扯时,连接器脱离于乳头的情形。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医用延长管与针筒进行连接后,医用延长管不易脱离于针筒。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医用延长管与针筒的连接结构,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进一步,弹性连接带上的卡孔设置为多个,多个卡孔呈多排多列的方式排布。
进一步,连接器的外壁设置防滑纹。
进一步,卡柱的外侧壁内凹形成凹槽,卡柱卡入U型卡槽后,卡柱的凹槽刚好突出于连接器的外壁,卡柱的端部插入卡孔后,卡孔位于该凹槽内。
进一步,弹性连接带的端部设置便于卡柱的端部插入卡孔的操作柄。
进一步,连接孔呈圆台状,连接孔靠近第一连接部的孔径大于连接孔靠近第二连接部的孔径。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医用延长管与针筒的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医用延长管与针筒的连接结构的分解图;
图3为图2的局部放大图。
标号说明
医用延长管1 连接器11
连接孔111 第一连接部112
U型卡槽1121 弹性连接带113
卡孔1131 操作柄1132
第二连接部114 防滑纹115
软管12 针筒2
乳头21 卡柱211
凹槽211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医用延长管与针筒的连接结构,包括医用延长管1及针筒2。
医用延长管1包括连接器11及软管12,连接器11内形成连接孔111,连接器11一端为第一连接部112,第一连接部112轴向内凹形成U型卡槽1121,第一连接部112外壁设置弹性连接带113,弹性连接带113上设置卡孔1131,连接器11另一端为第二连接部114,第二连接部114与软管12固定连接。
针筒2包括乳头21,乳头21径向凸起形成卡柱211,卡柱211的直径等于或者略小于U型卡槽1121的宽度,乳头21插入连接器11上的连接孔111,其中,卡柱211的直径可以等于U型卡槽1121的宽度,以使卡柱211卡入U型卡槽1121内而防止针筒2转动,卡柱211的端部插入弹性连接带113上的卡孔1131而固定。
在针筒2与医用延长管1连接时,将第一连接部112上的U型卡槽1121对准乳头21上的卡柱211,然后将卡柱211置于U型卡槽1121内,以防止针筒2转动,提高稳定性,再然后,将卡柱211的端部插入弹性连接带113上的卡孔1131,从而使针筒2与医用延长管1连接牢固,有效防止使用过程中医用延长管1或者针筒2受到碰撞或者拉扯时,连接器11脱离于乳头21的情形。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医用延长管1与针筒2进行连接后,医用延长管1不易脱离于针筒2。
可选地,弹性连接带113上的卡孔1131设置为多个,多个卡孔1131呈多排多列的方式排布。如图3所示,本示例中,多个卡孔1131呈两排三列的方式排布,以根据具体的针筒2的情况,调节松紧度。
作为一个示例,连接孔111呈圆台状,连接孔111靠近第一连接部112的孔径大于连接孔111靠近第二连接部114的孔径,如此,在医用延长管1与针筒2连接时,便于将乳头21插入连接孔111内。
为了防止医用延长管1与针筒2连接时,连接器11发生滑动现象,本示例中,连接器11的外壁可以设置防滑纹115,通过设置防滑纹115,有效增大连接器11与手之间的摩擦力,以防止连接器11转动,便于乳头21插入连接器11的连接孔111内。
在一些示例中,卡柱211的外侧壁内凹形成凹槽2111,卡柱211卡入U型卡槽1121后,卡柱211的凹槽2111刚好突出于连接器11的外壁,卡柱211的端部插入卡孔1131后,卡孔1131位于该凹槽2111内,以使医用延长管1与针筒2连接后,有效防止弹性连接带113脱离卡柱211。
为了便于弹性连接带113的操作,弹性连接带113的端部可以设置便于卡柱211的端部插入卡孔1131的操作柄1132,也就是说,可以用手抓住操作柄1132,通过操作柄1132施力于弹性连接带113,便于卡柱211的端部插入卡孔1131。本示例中,弹性连接带113位于U型卡槽1121的一侧,连接时,将弹性连接带113绕着连接器11转动,以使卡柱211的端部插入卡孔1131。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应理解为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6)

1.一种医用延长管与针筒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医用延长管及针筒;
医用延长管包括连接器及软管,连接器内形成连接孔,连接器一端为第一连接部,第一连接部轴向内凹形成U型卡槽,第一连接部外壁设置弹性连接带,弹性连接带上设置卡孔,连接器另一端为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与软管固定连接;
针筒包括乳头,乳头径向凸起形成卡柱,卡柱的直径等于或者略小于U型卡槽的宽度,乳头插入连接器上的连接孔,卡柱的端部插入弹性连接带上的卡孔而固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延长管与针筒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弹性连接带上的卡孔设置为多个,多个卡孔呈多排多列的方式排布。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延长管与针筒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连接器的外壁设置防滑纹。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延长管与针筒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卡柱的外侧壁内凹形成凹槽,卡柱卡入U型卡槽后,卡柱的凹槽刚好突出于连接器的外壁,卡柱的端部插入卡孔后,卡孔位于该凹槽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延长管与针筒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弹性连接带的端部设置便于卡柱的端部插入卡孔的操作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延长管与针筒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连接孔呈圆台状,连接孔靠近第一连接部的孔径大于连接孔靠近第二连接部的孔径。
CN202120270953.5U 2021-01-29 2021-01-29 一种医用延长管与针筒的连接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53870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70953.5U CN215387016U (zh) 2021-01-29 2021-01-29 一种医用延长管与针筒的连接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70953.5U CN215387016U (zh) 2021-01-29 2021-01-29 一种医用延长管与针筒的连接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387016U true CN215387016U (zh) 2022-01-04

Family

ID=796621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270953.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5387016U (zh) 2021-01-29 2021-01-29 一种医用延长管与针筒的连接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38701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628262B2 (en) Drug delivery connectors
US6923791B2 (en) Infusion device having offset flow path
US7108678B2 (en) Captive cover for a hypodermic needle of an intravenous (IV) tube assembly
WO2008150781A1 (en) Fluid flow connector permitting forceful lateral separation
CN215387016U (zh) 一种医用延长管与针筒的连接结构
JP2003517894A (ja) 針保持装置
CN110114110A (zh) 肠饲适配器
US10159788B2 (en) Attachment device for medical fluid container
CN115671492A (zh) 双向阀、双向阀组件及picc导管
JP5328123B2 (ja) スリット隔膜にアクセスするための鈍端カニューレ
CN212466129U (zh) 腹腔镜穿刺器套管限位器
CN210301157U (zh) 穿刺针组件和球囊导管套件
CN210813030U (zh) 一种防脱落的输液器
CN213249566U (zh) 一种婴幼儿穿刺管
CN219185234U (zh) 一种用于术中冲洗的防脱冲洗液管路
CN215691035U (zh) 鲁尔连接件及使用该鲁尔连接件的微导管
CN215275076U (zh) 一种防静脉管路滑脱卡盒
CN210044692U (zh) 一种医用分流阀
CN217245921U (zh) 一种一次性可固定式静脉留置针
CN215129688U (zh) 一种腹腔镜穿刺器
CN218793378U (zh) 一种留置针多重固定帽
CN217612259U (zh) 一种插针头、连接器及装置
CN217246183U (zh) 一种蕈状导管
CN212592329U (zh) 穿刺器固定器及穿刺器组件
CN213724109U (zh) 一种防针刺留置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