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385665U - 一种具备支架平台的智能上肢反馈训练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备支架平台的智能上肢反馈训练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385665U
CN215385665U CN202120974341.4U CN202120974341U CN215385665U CN 215385665 U CN215385665 U CN 215385665U CN 202120974341 U CN202120974341 U CN 202120974341U CN 215385665 U CN215385665 U CN 2153856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m
swing
support
swing arm
trai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97434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少军
陈永源
刘剑伟
修林功
闫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Zepu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Zepu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Zepu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Zepu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97434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3856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3856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3856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备支架平台的智能上肢反馈训练系统,它属于康复训练器械领域,包括训练平台,训练平台上设有升降立柱,升降立柱上设有滑移装置,滑移装置上可滑动有手臂支架,手臂支架末端设有肩部连接装置,肩部连接装置另一端设有后臂训练装置,后臂训练装置另一端设有前臂训练装置,前臂训练装置和后臂训练装置之间设有肘关节结构,肘关节结构使前臂训练装置绕后臂训练装置摆动,手臂支架设为直角支架,直角支架的水平支架端部与所述肩部连接装置连接,直角支架的竖直支架与所述滑移装置连接,水平支架上方设有置物平台,水平支架两侧设有软靠垫。

Description

一种具备支架平台的智能上肢反馈训练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康复训练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备支架平台的智能上肢反馈训练系统。
背景技术
上肢康复训练装置能够代替大量医务人员对患者进行重复而又单一的康复训练,从而有效地改善患者肌肉萎缩症状,避免肌肉功能的永久性丧失,由于训练过程中一般需要通过固定带进行简单固定,此过程人是无法进行走动的,若需要饮水或者是拿取其他物品,往往是不方便的,其次目前的训练装置往往大多数采用钢构件,人的头部往往没有依靠的地方,体验效果不好。
而且目前对于左右上肢的训练往往是采用一套设备,为了适应不同的左右上肢训练要求,往往对部分结构需要对调,尤其是肘关节处的结构,由于人的前臂摆动时只能相对后臂向内摆动,而无法相对后臂向外摆动,受此要求限制,目前肘关节的左右更换非常繁琐。
有鉴于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结合相关领域多年的设计及使用经验,辅以过强的专业知识,设计制造了一种具备支架平台的智能上肢反馈训练系统,来克服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对于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备支架平台的智能上肢反馈训练系统,能够提高康复者在进行康复训练过程中的体验,同时解决肘关节处左右互换困难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具备支架平台的智能上肢反馈训练系统,包括训练平台,所述训练平台上设有升降立柱,所述升降立柱上设有滑移装置,所述滑移装置上可滑动有手臂支架,所述手臂支架末端设有肩部连接装置,所述肩部连接装置另一端设有后臂训练装置,所述后臂训练装置另一端设有前臂训练装置,所述前臂训练装置和后臂训练装置之间设有肘关节结构,所述肘关节结构使所述前臂训练装置绕所述后臂训练装置摆动;
所述手臂支架设为直角支架,所述直角支架的水平支架端部与所述肩部连接装置连接,所述直角支架的竖直支架与所述滑移装置连接,所述水平支架上方设有置物平台,所述水平支架两侧设有软靠垫;
所述肘关节结构包括前后设置的前臂连接架和后臂连接架,所述前臂连接架底部设有第一摆动臂,所述后臂连接架底部设有第二摆动臂,所述第一摆动臂和第二摆动臂向相反方向延伸;
所述肘关节结构还包括连接臂,所述连接臂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摆动臂延伸端和第二摆动臂延伸端铰接,所述第一摆动臂和第二摆动臂均设置在所述连接臂的一侧,所述连接臂上设有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一摆动臂上设有第一摆动限位孔,所述第二摆动臂上设有第二摆动限位孔,所述第一定位孔可与所述第一摆动限位孔重合并插设有插销,所述第二定位孔可与所述第二摆动限位孔重合并插设有插销。
优选的,直角支架的水平支架长度为20cm-40cm,所述水平支架的宽度大于15cm。
优选的,所述第一摆动臂转动到连接臂一侧时,所述连接臂或第一摆动臂上设有限位结构限制所述第一摆动臂继续逆时针摆动,所述第二摆动臂转动到连接臂一侧时,所述连接臂或第二摆动臂上设有限位结构限制所述第二摆动臂继续逆时针摆动,
优选的,所述限位结构设为凸台,所述凸台设置在所述连接臂上,所述凸台可分别与所述第一摆动臂或第二摆动臂抵触;或所述凸台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摆动臂和第二摆动臂上,所述凸台的延伸高度可与所述连接臂一侧抵触。
优选的,所述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设为螺纹孔,所述插销设为分度销。
优选的,所述分度销设为GN717分度销。
优选的,所述肩部连接装置与所述手臂支架末端之间设有角度传感器。
该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
1.本实用新型利用直角支架结构不仅仅起到了很好的支撑、固定作用,而且增大了活动空间,为相关结构的左右切换提供了操作空间。
2.本实用新型通过直角支架的水平支架不仅充分利用水平支架上的置物平台,方便了康复者随时携带物品的放置,而且水平支架两侧的软靠垫还使得康复者的头部得到了倚靠,用户体验效果好。
3.本实用新型仅通过两个插销的插拔便解决了左右上肢肘关节训练的快速切换,操作简单,体验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具备支架平台的智能上肢反馈训练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肘关节结构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肘关节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肘关节结构的底部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训练平台、2-立柱、3-滑移装置、4-手臂支架、5-肩部连接装置、6-后臂训练装置、7-肘关节结构、8-前臂训练装置、41-置物平台、42-软靠垫、71-前臂固定架、72-第一摆动臂、73-第二摆动臂、74-第一铰接轴、75-第二铰接轴、76-插销、77-角度传感器、78-后臂连接架、79-前臂连接架、80-防抵触缓冲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具备支架平台的智能上肢反馈训练系统,包括训练平台,所述训练平台1上设有升降立柱2,升降立柱2上设有滑移装置3,滑移装置3上可滑动有手臂支架4,手臂支架4末端设有肩部连接装置5,肩部连接装置5另一端设有后臂训练装置6,后臂训练装置6另一端设有前臂训练装置8,前臂训练装置8和后臂训练装置6之间设有肘关节结构7,肘关节结构7使前臂训练装置8绕后臂训练装置6摆动;
本实用新型手臂支架4设为直角支架,该结构不仅仅起到了很好的支撑、固定作用,而且增大了活动空间,为相关结构的左右切换提供了操作空间,直角支架的水平支架端部与肩部连接装置5连接,直角支架的竖直支架与滑移装置3连接,水平支架上方设有置物平台41,水平支架两侧设有软靠垫42,直角支架的水平支架长度为20cm-40cm,水平支架的宽度大于15cm,本实用新型通过直角支架的水平支架不仅充分利用水平支架上的置物平台41,方便了康复者随时携带物品的放置,而且水平支架两侧的软靠垫42还使得康复者的头部得到了倚靠,用户体验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肘关节结构7包括前后设置的前臂连接架79和后臂连接架78,前臂连接架79底部设有第一摆动臂72,后臂连接架78底部设有第二摆动臂73,第一摆动臂72和第二摆动臂73向相反方向延伸,肘关节结构7还包括连接臂,连接臂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摆动臂72延伸端和第二摆动臂73延伸端铰接,第一摆动臂72和第二摆动臂73均设置在连接臂的一侧,连接臂上设有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优选分别设置在前臂连接架79底部和后臂连接架78底部,第一摆动臂72上设有第一摆动限位孔,第二摆动臂73上设有第二摆动限位孔,第一定位孔可与第一摆动限位孔重合并插设有插销76,第二定位孔可与第二摆动限位孔重合并插设有插销76。
本实用新型若进行右臂的康复训练,只需要保证插销76插入第一定位孔和第一摆动限位孔,使连接臂与第一摆动臂72固定连接,而第二定位孔和第二摆动限位孔中插销76脱离,连接臂与第二摆动臂73仅通过第二铰接轴75铰接,这样右臂可以进行摆动康复训练;而若进行左臂的康复训练,只需要保证插销76插入第二定位孔和第二摆动限位孔,使连接臂与第二摆动臂73固定连接,而第一定位孔和第一摆动限位孔中插销76脱离,连接臂与第一摆动臂72仅通过第一铰接轴铰接,这样左臂可以进行摆动康复训练。具体仅通过两个插销76的插拔便解决了左右上肢训练的快速切换,操作简单,体验性高。
为保证摆动过程仿真前臂与后臂的摆动特点,因此本实用新型第一摆动臂72转动到连接臂一侧时,要求设计连接臂或第一摆动臂72上设有限位结构限制第一摆动臂72继续逆时针摆动,而第二摆动臂73转动到连接臂一侧时,连接臂或第二摆动臂73上设有限位结构限制第二摆动臂73继续逆时针摆动,具体限位结构设为凸台,凸台设置在连接臂上,凸台可分别与第一摆动臂72或第二摆动臂73抵触;或凸台分别设置在第一摆动臂72和第二摆动臂73上,凸台的延伸高度可与连接臂一侧抵触。同时凸台上设有防抵触缓冲结构80,防止刚性碰撞影响康复者体验。
本实用新型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设为螺纹孔,插销76设为分度销,分度销优选设为GN717分度销,操作简单。
为达到科学康复训练的目的,使康复者能够直观的感受到康复训练的过程及效果,本实用新型设置相应的传感器,例如在肩部连接装置5与手臂支架4末端之间设有角度传感器,在肘关节结构7的相关铰接位置设置角度传感器等,从而更具人性化。
应当理解,这些实施例的用途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意欲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此外,也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各种改动、修改和/或变型,所有的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具备支架平台的智能上肢反馈训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训练平台,所述训练平台上设有升降立柱,所述升降立柱上设有滑移装置,所述滑移装置上可滑动有手臂支架,所述手臂支架末端设有肩部连接装置,所述肩部连接装置另一端设有后臂训练装置,所述后臂训练装置另一端设有前臂训练装置,所述前臂训练装置和后臂训练装置之间设有肘关节结构,所述肘关节结构使所述前臂训练装置绕所述后臂训练装置摆动;
所述手臂支架设为直角支架,所述直角支架的水平支架端部与所述肩部连接装置连接,所述直角支架的竖直支架与所述滑移装置连接,所述水平支架上方设有置物平台,所述水平支架两侧设有软靠垫;
所述肘关节结构包括前后设置的前臂连接架和后臂连接架,所述前臂连接架底部设有第一摆动臂,所述后臂连接架底部设有第二摆动臂,所述第一摆动臂和第二摆动臂向相反方向延伸;
所述肘关节结构还包括连接臂,所述连接臂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摆动臂延伸端和第二摆动臂延伸端铰接,所述第一摆动臂和第二摆动臂均设置在所述连接臂的一侧,所述连接臂上设有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一摆动臂上设有第一摆动限位孔,所述第二摆动臂上设有第二摆动限位孔,所述第一定位孔可与所述第一摆动限位孔重合并插设有插销,所述第二定位孔可与所述第二摆动限位孔重合并插设有插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支架平台的智能上肢反馈训练系统,其特征在于:直角支架的水平支架长度为20cm-40cm,所述水平支架的宽度大于15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支架平台的智能上肢反馈训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摆动臂转动到连接臂一侧时,所述连接臂或第一摆动臂上设有限位结构限制所述第一摆动臂继续逆时针摆动,所述第二摆动臂转动到连接臂一侧时,所述连接臂或第二摆动臂上设有限位结构限制所述第二摆动臂继续逆时针摆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备支架平台的智能上肢反馈训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设为凸台,所述凸台设置在所述连接臂上,所述凸台可分别与所述第一摆动臂或第二摆动臂抵触;或所述凸台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摆动臂和第二摆动臂上,所述凸台的延伸高度可与所述连接臂一侧抵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支架平台的智能上肢反馈训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设为螺纹孔,所述插销设为分度销。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备支架平台的智能上肢反馈训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度销设为GN717分度销。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支架平台的智能上肢反馈训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肩部连接装置与所述手臂支架末端之间设有角度传感器。
CN202120974341.4U 2021-05-08 2021-05-08 一种具备支架平台的智能上肢反馈训练系统 Active CN2153856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74341.4U CN215385665U (zh) 2021-05-08 2021-05-08 一种具备支架平台的智能上肢反馈训练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74341.4U CN215385665U (zh) 2021-05-08 2021-05-08 一种具备支架平台的智能上肢反馈训练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385665U true CN215385665U (zh) 2022-01-04

Family

ID=796744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974341.4U Active CN215385665U (zh) 2021-05-08 2021-05-08 一种具备支架平台的智能上肢反馈训练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38566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464288U (zh) 基于路径规划的个性化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系统
CN215385665U (zh) 一种具备支架平台的智能上肢反馈训练系统
CN113143693A (zh) 一种肘关节快速左右切换的智能上肢反馈训练系统
CN211272798U (zh) 一种方便儿科护理输液架的折叠式结构
CN203153120U (zh) 多功能休闲折叠床
CN210521252U (zh) 心胸外科用术后康复护理装置
CN206729623U (zh) 一种新型电动床
CN209253508U (zh) 一种便于穿戴的康复外骨骼机器人
CN209438003U (zh) 一种蛙泳教学机
CN218187793U (zh) 一种陆地蛙泳手部训练装置
CN207575409U (zh) 康复治疗动态手臂支架
CN215459913U (zh) 一种康复科护理多功能助行装置
CN217014627U (zh) 一种辅助行走站立设备
CN205287394U (zh) 一种引体向上训练器
CN210813700U (zh) 跑步机连杆式折叠跑台架
CN213820383U (zh) 一种教学辅助智能学习桌
CN211434011U (zh) 一种医院儿童康复用可折叠行走辅助装置
CN217908793U (zh) 一种四肢协调康复训练器
CN220213833U (zh) 一种下蹲与控制反馈系统训练仪
CN217938999U (zh) 一种多功能平衡训练设备
CN210992806U (zh) 一种体育教学用仰卧起坐器
CN210955768U (zh) 一种高级全功能护理人训练模型
CN220695516U (zh) 一种骨科康复行走辅助装置
CN213313207U (zh) 一种镜像疗法康复训练装置
CN215900602U (zh) 一种医疗输液用手臂护理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