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383857U - 一种蛇骨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蛇骨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383857U
CN215383857U CN202121300416.7U CN202121300416U CN215383857U CN 215383857 U CN215383857 U CN 215383857U CN 202121300416 U CN202121300416 U CN 202121300416U CN 215383857 U CN215383857 U CN 2153838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nake bone
unit
snake
bone component
connecting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30041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夏棋强
周邵俊
安舟
王刚
马洪海
张家智
李宏博
王卫东
王桃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Youyi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Youyi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Youyi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Youyi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3838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3838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蛇骨组件,该蛇骨组件为多个单元蛇骨连接形成的可左右转动的管状,所述单元蛇骨为筒状,且其具有上部与下部,所述上部形成有第一连接部,所述下部形成有第二连接部,且所述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在同一轴线上,相邻的单元蛇骨之间的上部与下部通过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凹陷部与第二凹陷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与第一凹陷部配合的第一凸出部以及与第二凹陷部配合的第一凸出部;所述单元蛇骨上还设有用以驱动蛇骨组件左右转动的触发件,所述触发件自蛇骨组件的首部贯穿蛇骨组件的尾部。

Description

一种蛇骨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蛇骨组件。
背景技术
内窥镜具有可插入到体腔内的细长的插入部,在插入部的前端侧设有弯曲部,在弯曲部的前端侧设有头端部。头端部内至少设有成像单元、传像单元以及照明单元。弯曲部由设于操作部中的操作装置操纵牵引线而进行弯曲动作,该弯曲部一般由蛇骨构成,蛇骨包括若干彼此相连的蛇骨单元。现有技术中,相邻的的蛇骨单元之间通常通过销轴装配实现相邻蛇骨单元之间的铰接连接,且相邻蛇骨单元间除铰接销轴之外并无其他防脱离结构。上述结构的缺陷在于,如果铰接销轴处出现故障,则可能导致蛇骨单元间相互脱离,并且该种结构的相邻蛇骨单元之间的旋转角度不易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提供一种单元蛇骨之间不易脱离且旋转角度可控的蛇骨组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蛇骨组件,该蛇骨组件为多个单元蛇骨连接形成的可左右转动的管状,所述单元蛇骨为筒状,且其具有上部与下部,所述上部形成有第一连接部,所述下部形成有第二连接部,且所述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在同一轴线上,相邻的单元蛇骨之间的上部与下部通过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凹陷部与第二凹陷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与第一凹陷部配合的第一凸出部以及与第二凹陷部配合的第一凸出部;所述单元蛇骨上还设有用以驱动蛇骨组件左右转动的触发件,所述触发件自蛇骨组件的首部贯穿蛇骨组件的尾部;本技术方案中,相邻单元蛇骨通过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铰接,第一凹陷与第一凸出部铰接配合,第二凹陷部与第一凸出部铰接配合,在触发件的作用下实现单元蛇骨左右转动,双重铰接配合,使得单元蛇骨之间不易脱离,增强稳固性能,且多个凹陷与凸出的配合设计增大了接触面积,保证了单元蛇骨之间转动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方案的,所述的单元蛇骨径向左右两侧设有以供触发件穿过的安装通道,所述蛇骨组件的尾部设有安装孔,触发件依次贯穿自近端的安装通道至远端的安装通道,到达安装孔,实现连接单元蛇骨的作用,实现控制蛇骨组件转动的作用,且进一步从两侧避免单元蛇骨脱离。
作为优选方案的,单元蛇骨上部具有一限位凸起以及设置在限位凸起两侧的转动臂,所述转动臂与限位凸起形成第一凹陷部,所述转动臂与单元蛇骨两侧形成第二凹陷部;所述单元蛇骨的下部具有与限位凸起限位配合的限位凹槽,所述限位凹槽设置在第一凸出部的内部,所述第一凸出部与第二凸出部之间形成转动环;所述转动臂被构造在可在转动环内左右转动,所述第二凸出部被构造成可在第二凹陷部左右转动。
作为优选方案的,所述的转动臂始终被限制转动环内转动;和/或,所述的第二凸出部始终被限制在第二凹陷部内转动;避免脱出。
作为优选方案的,一侧转动臂前端向转动环底部运动的最大行程即为另一侧转动臂前端退出转动环底部的最大范围,且该最大范围始终小于转动环的大小;和/或,第二凸出部一侧端部处于其在第二凹陷部转动的终点时,第二凹陷部另一侧端部始终位于第二凹陷部内。
作为优选方案的,所述的转动臂为弧形。
作为优选方案的,所述单元蛇骨两侧设有第一缺槽与第二缺槽,所述第一缺槽与第二缺槽之间的筒壁被构造成可径向内活动,从而使得第一缺槽与第二缺槽至少部分相通以形成安装通道,本技术方案中,触发件依次自近端安装通道轴向贯穿至远端的安装通道直至到达安装孔,通过触发件的收放启动蛇骨组件的左右转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铰接,通过触发件实现蛇骨组件的左右转动;同时通过增加第一连接部与第一连接部的接触面积,保证了单元蛇骨之间转动的稳定性,不易断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1;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机构示意图2;
图3为本实用新型单元蛇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缺槽与第二缺槽之间的筒壁凹陷形成安装通道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单元蛇骨;2、第一连接部;3第二连接部、;4、触发件;5、安装孔;6、安装通道;7、限位凸起;8、转动臂;9、限位凹槽;10、转动环;11、第一缺槽;12、第二缺槽;21、第一凹陷部;22、第二凹陷部;31、第一凸出部;32、第二凸出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方法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固持”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段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与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蛇骨组件,该蛇骨组件为多个单元蛇骨1连接形成的可左右转动(即旋转)的管状,所述单元蛇骨1为筒状,且其具有上部与下部,所述上部形成有第一连接部2,所述下部形成有第二连接部3,且所述第一连接部2与第二连接部3在同一轴线上,相邻的单元蛇骨1之间的上部与下部通过第一连接部2、第二连接部3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2包括第一凹陷部21与第二凹陷部22,所述第二连接部3包括与第一凹陷部21配合的第一凸出部31以及与第二凹陷部22配合的第二凸出部32;所述单元蛇骨1上还设有用以驱动蛇骨组件左右转动的触发件4,所述触发件4自蛇骨组件的首部贯穿蛇骨组件的尾部;本技术方案中,相邻单元蛇骨1通过第一连接部2与第二连接部3铰接,第一凹陷与第一凸出部31铰接配合,第二凹陷部22与第一凸出部31铰接配合,在触发件4的作用下实现单元蛇骨1左右转动,双重铰接配合,使得单元蛇骨1之间不易脱离,增强稳固性能,且多个凹陷与凸出的配合设计增大了接触面积,保证了单元蛇骨1之间转动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如图2与图4所示,所述的单元蛇骨1径向左右两侧设有以供触发件4穿过的安装通道6,所述蛇骨组件的尾部设有安装孔5,触发件4依次贯穿自近端的安装通道6至远端的安装通道6,到达安装孔5,实现连接单元蛇骨1的作用,实现控制蛇骨组件转动的作用,且进一步从两侧避免单元蛇骨1脱离。
进一步地,如图2与图3所示,单元蛇骨1上部具有一限位凸起7以及设置在限位凸起7两侧的转动臂8,所述转动臂8与限位凸起7形成第一凹陷部21,所述转动臂8与单元蛇骨1两侧形成第二凹陷部22;所述单元蛇骨1的下部具有与限位凸起7限位配合的限位凹槽9,所述限位凹槽9设置在第一凸出部31的内部,所述第一凸出部31与第二凸出部32之间形成转动环10;所述转动臂8被构造在可在转动环10内左右转动,所述第二凸出部32被构造成可在第二凹陷部22左右转动。
更进一步地,如图2与图3所示,所述的转动臂8始终被限制转动环10内转动;和/或,所述的第二凸出部32始终被限制在第二凹陷部22内转动,具体的,一侧转动臂8前端向转动环10底部运动的最大行程即为另一侧转动臂8前端退出转动环10底部的最大范围,且该最大范围始终小于转动环10的大小;和/或,第二凸出部32一侧端部处于其在第二凹陷部22转动的终点时,第二凹陷部22另一侧端部始终位于第二凹陷部22内,即转动时,第二凸出部32在第一第二凹陷部22内转动具有一定距离,第二凹陷部22具有止挡第二凸出部32端面继续向前运动的止挡面,当达到顶点时,无法再转动,避免单元蛇骨1脱出;同理转动环10与转动臂8亦是如此设计。
优选的,所述的转动臂8为弧形。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所述单元蛇骨1两侧设有第一缺槽11与第二缺槽12,所述第一缺槽11与第二缺槽12之间的筒壁被构造成可径向内活动,从而使得第一缺槽11与第二缺槽12至少部分相通以形成安装通道6,本技术方案中,触发件4依次自近端安装通道6轴向贯穿至远端的安装通道6直至到达安装孔5,通过触发件4的收放启动蛇骨组件的左右转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第一连接部2与第二连接部3铰接,通过触发件4实现蛇骨组件的左右转动;同时通过增加第一连接部2与第一连接部2的接触面积,保证了单元蛇骨1之间转动的稳定性,不易断落。
应当指出,以上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代表性例子。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应认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蛇骨组件,其特征在于,该蛇骨组件为多个单元蛇骨(1)连接形成的可左右转动的管状,所述单元蛇骨为筒状,且其具有上部与下部,所述上部形成有第一连接部(2),所述下部形成有第二连接部(3),且所述第一连接部(2)与第二连接部(3)在同一轴线上,相邻的单元蛇骨(1)之间的上部与下部通过第一连接部(2)、第二连接部(3)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2)包括第一凹陷部(21)与第二凹陷部(22),所述第二连接部(3)包括与第一凹陷部(21)配合的第一凸出部(31)以及与第二凹陷部(22)配合的第二凸出部(32);所述单元蛇骨(1)上还设有用以驱动蛇骨组件左右转动的触发件(4),所述触发件(4)自蛇骨组件的首部贯穿蛇骨组件的尾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蛇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元蛇骨径向左右两侧设有以供触发件穿过的安装通道(6),所述蛇骨组件的尾部设有安装孔(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蛇骨组件,其特征在于,单元蛇骨(1)上部具有一限位凸起(7)以及设置在限位凸起(7)两侧的转动臂(8),所述转动臂(8)与限位凸起(7)形成第一凹陷部(21),所述转动臂(8)与单元蛇骨(1)两侧形成第二凹陷部(22);所述单元蛇骨(1)的下部具有与限位凸起(7)限位配合的限位凹槽(9),所述限位凹槽(9)设置在第一凸出部(31)的内部,所述第一凸出部(31)与第二凸出部(32)之间形成转动环(10);所述转动臂(8)被构造在可在转动环(10)内左右转动,所述第二凸出部(32)被构造成可在第二凹陷部(22)左右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蛇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动臂(8)始终被限制转动环内转动;和/或,所述的第二凸出部(32)始终被限制在第二凹陷部(22)内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蛇骨组件,其特征在于,一侧转动臂(8)前端向转动环(10)底部运动的最大行程即为另一侧转动臂(8)前端退出转动环(10)底部的最大范围,且该最大范围始终小于转动环(10)的大小;和/或,第二凸出部(32)一侧端部处于其在第二凹陷部(22)转动的终点时,第二凸出部(32)另一侧端部始终位于第二凹陷部(22)内。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蛇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动臂(8)为弧形。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蛇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元蛇骨两侧设有第一缺槽(11)与第二缺槽(12),所述第一缺槽(11)与第二缺槽(12)之间的筒壁被构造成可径向内活动,从而使得第一缺槽(11)与第二缺槽(12)至少部分相通以形成安装通道。
CN202121300416.7U 2021-05-27 2021-06-10 一种蛇骨组件 Active CN215383857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1578773 2021-05-27
CN202121157877 2021-05-2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383857U true CN215383857U (zh) 2022-01-04

Family

ID=796390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300416.7U Active CN215383857U (zh) 2021-05-27 2021-06-10 一种蛇骨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38385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BR112020024204A2 (pt) instrumento cirúrgico em serpentina
CN210139368U (zh) 一种工兵铲
CN214128775U (zh) 执行机构及手术机器人
CN108839668B (zh) 车钩伸缩装置及车钩
CN113017838A (zh) 柔性机械臂及手术设备
CN215383857U (zh) 一种蛇骨组件
CN115281589A (zh) 一种可旋转的摄像模组、插入部及内窥镜
CN115040055A (zh) 一种推拉式内窥镜手柄
CN116999169A (zh) 一种手术器械的控制机构和手术机器人
CN113143172B (zh) 一种可360度弯曲转向的医用内窥镜
CN111035418A (zh) 可视变向手术动力装置
CN214434477U (zh) 插拔限位组件、执行机构及手术机器人
CN116172674B (zh) 一种集成切割装置的内窥镜及切割装置
CN111166402A (zh) 一种内窥镜隆乳拉钩
CN214128776U (zh) 传动件、驱动组件、执行机构及手术机器人
CN215306180U (zh) 一种组合式内窥镜隆乳引导器
CN215424499U (zh) 牵引机构及内窥镜
CN213432101U (zh) 骨科手术吸引器
WO2022082374A1 (zh) 驱动组件、执行机构及手术机器人
CN217244581U (zh) 一种大弯转角度的吻合器组件
CN117338219A (zh) 一种喷头控制开关和内窥镜
CN219183647U (zh) 一种内窥镜的驱动组件、可抛弃段、手柄及内窥镜
CN215384586U (zh) 刀头角度可变化的等离子体手术电极
CN212630814U (zh) 一种内窥镜隆乳拉钩
CN214490628U (zh) 一种新型钩夹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