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380038U - 一种储粮系统控温装置、储粮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储粮系统控温装置、储粮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380038U
CN215380038U CN202120862840.4U CN202120862840U CN215380038U CN 215380038 U CN215380038 U CN 215380038U CN 202120862840 U CN202120862840 U CN 202120862840U CN 215380038 U CN215380038 U CN 2153800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ain storage
storage system
pressure
membrane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86284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家贵
黄培炫
王隽捷
王晓忠
蔡晓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Jir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rong Air Conditioning Jieya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rong Air Conditioning Jieya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rong Air Conditioning Jieya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86284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3800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3800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3800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1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 Y02A40/51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ing agricultural or horticultural products

Landscapes

  • Storage Of Harvested Produ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储粮系统控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储粮系统控温装置,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设置控制系统,所述第一通风管的一端连接冷却送风装置的送风输出接头,所述第一通风管的另一端连通至覆盖膜内侧,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检测储粮系统的膜内压以及膜外压的压力检测装置包括对储粮系统的覆盖膜外侧进行温度检测的上检测部以及对储粮系统的覆盖膜内侧进行温度检测的下检测部,与现有的技术优势在于:可以在不揭膜的情况下,通过制冷系统制冷,对粮仓内部气体进行冷却,对粮堆进行有效降温,显著的减少了揭膜的劳动强度,减少补充磷化氢或者氮气的费用,同时也减少了揭膜造成冷量散失,间接减少空调制冷的费用。

Description

一种储粮系统控温装置、储粮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储粮系统控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储粮系统控温装置、储粮系统。
背景技术:
习知粮仓储粮普遍采取低温加熏蒸或充注氮气的技术。低温的获取方式在冬季主要靠引入粮仓外的低温环境空气;在夏季或过渡季节,主要靠谷物冷却机进行大冷量的制冷。熏蒸方式是通过向粮仓内充注磷化氢等有毒腐蚀性气体来杀灭害虫;充注氮气主要是使粮仓内部环境气体达到高浓度的氮气,致使空间氧含量降至低氧或绝氧,以此来限制粮食的自呼吸。熏蒸和充注氮气方式,为了减少磷化氢气体和氮气的泄露,需要在粮食顶部覆盖一层塑料薄膜,将气体包围在粮仓内部。
这层薄膜的存在,造成以下问题:
1、冬季粮仓通风降温或者应用谷物冷却机进行制冷时,为了实现粮仓内气流的顺畅,需要揭去薄膜,制冷完成后,需要重新覆膜,工作量极大。
2、揭膜制冷过程中,磷化氢或者氮气泄露量较大,覆膜后需要重新充注磷化氢或者氮气,费用增加。
3、揭膜制冷过程中,如果是应用谷物冷却机进行制冷,由于粮仓顶部通过透气窗与大气直接联通,冷气到达顶部后从透气窗通向大气,制冷电费较高。
目前已有的粮仓膜下内循环机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通过鼓风机,抽取顶部的热空气通过保温风管,压入粮仓底部,实现在不制冷的情况下,粮仓内部空气的循环,这种技术和设备不具有温度调节功能,只能部分解决粮仓内部温度均匀性,而且由于鼓风机功率的加入,会造成粮仓温度缓慢增高。
另一种是普通的制冷空调通过增加风管与粮仓上下部形成内循环系统,该类产品的风量和冷量调节性比较差,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风量或者风压过大,造成膜破裂,另一种是风量过小,冷量跟着小,无法有效制冷降温,甚至出现风量和冷量不匹配,造成制冷系统报警停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解决背景技术至少一个技术问题而设计的一种储粮系统控温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储粮系统控温装置,包括第一通风管、第二通风管、冷却送风装置、用于检测储粮系统的膜内压以及膜外压的压力检测装置,设置控制系统,所述第一通风管的一端连接冷却送风装置的送风输出接头,所述第一通风管的另一端连通至覆盖膜内侧,所述第二通风管的一端连接所述冷却送风装置的回风输出接头,所述第二通风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覆盖膜内环境,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检测储粮系统的膜内压以及膜外压的压力检测装置包括对储粮系统的覆盖膜外侧进行温度检测的上检测部以及对储粮系统的覆盖膜内侧进行温度检测的下检测部。
作为优选的,用于检测储粮系统的膜内压以及膜外压的压力检测装置将检测到的上检测部的气压模拟量信息以及下检测部的气压模拟量信息反馈至控制系统,并由控制系统控制所述冷却送风装置控制输出至送风输出接头的风量输出。
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二通风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覆盖膜内环境的地笼内。
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通风管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覆盖膜之下或接近于所述覆盖膜底部的位置。
作为优选的,设置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通风管输出风量的控制阀。
作为优选的,所述用于检测储粮系统的膜内压以及膜外压的压力检测装置为压差检测装置。
作为优选的,所述用于检测储粮系统的膜内压以及膜外压的压力检测装置为上气体压力传感器以及下气体压力传感器。
作为优选的,冷却送风装置为循环控温机或冷却空调。
作为优选的,在储粮仓内设置温度传感器并与控制系统连接,优选的,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二通风管的管口或内部。
作为优选的,所述控制系统根据由用于检测储粮系统的膜内压以及膜外压的压力检测装置检测的上检测部与下检测部的压差大于内设于所述控制系统的压力阈值时,由控制系统控制减少对储粮系统的膜内的送风量。
一种储粮系统,包括其特征在于:如上述任一结构所述的储粮系统控温装置,所述储粮系统包括用于容置粮食的腔室,储存的粮食可内置于所述腔室内,并在所述的粮食之上覆盖覆盖膜。
一种储粮系统控温装置的控温方法,包括、
A,用于检测储粮系统的膜内压以及膜外压的压力检测装置将检测到的上检测部的气压模拟量信息以及下检测部的气压模拟量信息反馈至控制系统;
B,由控制系统计算所述上检测部与下检测部的压差;
C,并当压差大于内设于所述控制系统的压力阈值时,由控制系统控制减少对储粮系统的膜内的送风量;
D,并当压差不大于内设于所述控制系统的压力阈值时,由控制系统控制打开或保持对储粮系统的膜内的送风量。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整体结构简单,用于检测储粮系统的膜内压以及膜外压的压力检测装置将检测到的上检测部的气压模拟量信息以及下检测部的气压模拟量信息反馈至控制系统;由控制系统计算所述上检测部与下检测部的压差;并当压差大于内设于所述控制系统的压力阈值时,由控制系统控制减少对储粮系统的膜内的送风量;并当压差不大于内设于所述控制系统的压力阈值时,由控制系统控制打开或保持对储粮系统的膜内的送风量,可以在不揭膜的情况下,通过制冷系统制冷,对粮仓内部气体进行冷却,对粮堆进行有效降温,显著的减少了揭膜的劳动强度,减少补充磷化氢或者氮气的费用,同时也减少了揭膜造成冷量散失,间接减少空调制冷的费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控温的气流过程的状态图;
附图标记:1-地笼;2-第二通风管、3-冷却送风装置、4-第一通风管、 5-控制阀、6-覆盖膜、7-粮食。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照图1,一种储粮系统控温装置,包括第一通风管、第二通风管、冷却送风装置、用于检测储粮系统的膜内压以及膜外压的压力检测装置,设置控制系统,所述第一通风管的一端连接冷却送风装置的送风输出接头,所述第一通风管的另一端连通至覆盖膜内侧,所述第二通风管的一端连接所述冷却送风装置的回风输出接头,所述第二通风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覆盖膜内环境,所述用于检测储粮系统的膜内压以及膜外压的压力检测装置包括对储粮系统的覆盖膜外侧进行温度检测的上检测部以及对储粮系统的覆盖膜内侧进行温度检测的下检测部。
作为优选的,用于检测储粮系统的膜内压以及膜外压的压力检测装置将检测到的上检测部的气压模拟量信息以及下检测部的气压模拟量信息反馈至控制系统,并由控制系统控制所述冷却送风装置控制输出至送风输出接头的风量输出。
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二通风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覆盖膜内环境的地笼内,所述地笼的气流与所述储粮腔内环境相通。
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通风管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覆盖膜之下或接近于所述覆盖膜底部的位置。
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通风管延伸至储粮腔的顶部且位于所述覆盖膜底下的位置上。
作为优选的,设置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通风管输出风量的控制阀,可选的,所述控制阀为自动控制阀并由控制系统控制驱动,所述控制阀也可以为手动控制阀。
作为优选的,所述用于检测储粮系统的膜内压以及膜外压的压力检测装置为压差检测装置。
具体的说,基于在储粮腔内,粮食置于所述储粮腔内,在粮食顶部覆盖并固定覆盖膜,在粮食的顶面与覆盖膜之间形成气囊。
作为优选的,所述用于检测储粮系统的膜内压以及膜外压的压力检测装置为上气体压力传感器以及下气体压力传感器,基于上气体压力传感器以及下气体压力传感器可以分别检测覆盖膜之上的上气压以及覆盖膜之下的下气压,并由控制系统计算其压差对所述冷却送风装置输出风量进行控制。
作为优选的,所述控制系统根据由用于检测储粮系统的膜内压以及膜外压的压力检测装置检测的上检测部与下检测部的压差大于内设于所述控制系统的压力阈值时,由控制系统控制减少对储粮系统的膜内的送风量。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通风管、第二通风管采用保温通风管。
优选的,所述使用的循环冷却的气体为氮气。
优选的,所述使用的循环冷却的气体为磷化氢。
优选的,冷却送风装置内部配置变频压缩机和变频送风机,当检测到内部压力过高,将突破保护膜极限值时,变频送风机减少送风量和风压,同时送风调节阀减少开度,减少输送到膜下的氮气或者磷化氢气体;为了适应风量减少后制冷系统的匹配,变频压缩机需要同步减少冷量输出。
优选的,所述冷却送风装置为循环控温机或单向输出的冷却空调。
优选的,在储粮仓内设置温度传感器并与控制系统连接,优选的,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二通风管的管口或内部,将反馈温度的模拟量信息或开关量信息至控制系统,在检测到覆盖膜内侧的温度低于控制系统内设的温度阈值时,关闭制冷,关闭送风系统;当检测到的覆盖膜内侧温度不低于控制系统内设的温度阈值时,打开进行制冷。
实施例2:一种储粮系统,包括如实施例1任一结构所述的储粮系统控温装置,所述储粮系统包括用于容置粮食的腔室,储存的粮食可内置于所述腔室内,并在所述的粮食之上覆盖覆盖膜。
实施例3:一种储粮系统控温装置的控温方法,包括、
A,用于检测储粮系统的膜内压以及膜外压的压力检测装置将检测到的上检测部的气压模拟量信息以及下检测部的气压模拟量信息反馈至控制系统;
B,由控制系统计算所述上检测部与下检测部的压差;
C,并当压差大于内设于所述控制系统的压力阈值时,由控制系统控制减少对储粮系统的膜内的送风量;
D,并当压差不大于内设于所述控制系统的压力阈值时,由控制系统控制打开或保持对储粮系统的膜内的送风量。
由控制系统控制打开或保持对储粮系统的膜内的送风量,可以在不揭膜的情况下,通过制冷系统制冷,对粮仓内部气体进行冷却,对粮堆进行有效降温,显著的减少了揭膜的劳动强度,减少补充磷化氢或者氮气的费用,同时也减少了揭膜造成冷量散失,间接减少空调制冷的费用。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9)

1.一种储粮系统控温装置,包括第一通风管、第二通风管、冷却送风装置、用于检测储粮系统的膜内压以及膜外压的压力检测装置,设置有控制系统,所述第一通风管的一端连接冷却送风装置的送风输出接头,所述第一通风管的另一端连通至覆盖膜内侧,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检测储粮系统的膜内压以及膜外压的压力检测装置包括对储粮系统的覆盖膜外侧进行温度检测的上检测部以及对储粮系统的覆盖膜内侧进行温度检测的下检测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粮系统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风管的一端连接所述冷却送风装置的回风输出接头,所述第二通风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覆盖膜内环境。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粮系统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风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覆盖膜内环境的地笼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粮系统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风管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覆盖膜之下或接近于所述覆盖膜底部的位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粮系统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通风管输出风量的控制阀。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粮系统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检测储粮系统的膜内压以及膜外压的压力检测装置为压差检测装置;或所述用于检测储粮系统的膜内压以及膜外压的压力检测装置为上气体压力传感器以及下气体压力传感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粮系统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冷却送风装置为循环控温机或冷却空调。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粮系统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储粮仓内设置温度传感器并与控制系统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二通风管的管口或内部。
9.一种储粮系统,包括其特征在于: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储粮系统控温装置,所述储粮系统包括用于容置粮食的腔室,储存的粮食可内置于所述腔室内,并在所述的粮食之上覆盖覆盖膜。
CN202120862840.4U 2021-04-25 2021-04-25 一种储粮系统控温装置、储粮系统 Active CN2153800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62840.4U CN215380038U (zh) 2021-04-25 2021-04-25 一种储粮系统控温装置、储粮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62840.4U CN215380038U (zh) 2021-04-25 2021-04-25 一种储粮系统控温装置、储粮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380038U true CN215380038U (zh) 2022-01-04

Family

ID=796728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862840.4U Active CN215380038U (zh) 2021-04-25 2021-04-25 一种储粮系统控温装置、储粮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38003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48855A (zh) * 2021-04-25 2021-12-07 吉荣空调(揭阳)有限公司 一种储粮系统控温装置、储粮系统及控制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48855A (zh) * 2021-04-25 2021-12-07 吉荣空调(揭阳)有限公司 一种储粮系统控温装置、储粮系统及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748855A (zh) 一种储粮系统控温装置、储粮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1019682B (zh) 一种智能气调保鲜箱
CN111758773B (zh) 一种房式仓粮食储藏方法
CN215380038U (zh) 一种储粮系统控温装置、储粮系统
CN111512798B (zh) 一种仓外制冷控温的粮仓以及控温方法
CN107436067A (zh) 冷藏冷冻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6322883A (zh) 一种风冷冰箱及其控制方法
CN212970806U (zh) 一种仓内制冷控温的粮仓
CN110609582A (zh) 植物生长舱环境控制系统
CN1840974A (zh) 平房仓低温储粮膜下通风方法及其装置
CN203985132U (zh) 一种浅圆仓空气环流装置
CN114208505B (zh) 一种调节粮食仓储环境的多用途储粮机
CN208113504U (zh) 双屋面温室大棚
CN2920739Y (zh) 气体调节果蔬储运保鲜车
CN208258470U (zh) 一种带换气系统的节能马铃薯储藏室
CN212590046U (zh) 可移动式果蔬压差预冷与变温贮藏保鲜装置
CN206437450U (zh) 一种吊装式智能方舱
CN111512799B (zh) 一种仓内制冷控温的粮仓以及控温方法
CN207035636U (zh) 一种节能冰箱
CN103375864B (zh) 马铃薯仓库用蒸发冷却与夜间冷辐射蓄冷及通风空调系统
CN209824497U (zh) 一种马铃薯智能控制原料库
CN111466435A (zh) 可移动式果蔬压差预冷与变温贮藏保鲜装置及保鲜方法
CN207741406U (zh) 一种可自动调节内循环的储粮冷库
CN105843291A (zh) 一种基于热管技术的平房粮仓散热温控系统
CN109197612B (zh) 一种养猪场节能型环境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212

Address after: 511500 plant 1 of Jirong air conditioning Industrial Company, No. 6, Guangkai Road, Guangzhou (Qingyuan) industrial transfer park, Shijiao Town, Qingcheng District, Qingy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Jirong Air-condition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522000 east of north section of No. 3 Road, Jieyang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Jieyang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Jirong air conditioning (Jieyang)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