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375445U - 一种用于Western blot实验的自动孵育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Western blot实验的自动孵育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375445U
CN215375445U CN202121596573.7U CN202121596573U CN215375445U CN 215375445 U CN215375445 U CN 215375445U CN 202121596573 U CN202121596573 U CN 202121596573U CN 215375445 U CN215375445 U CN 2153754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cubation
reagent
liquid
controller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59657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明明
彭悠悠
万虹红
陈艳清
程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Tenth Peoples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Tenth Peoples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Tenth Peoples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Tenth Peoples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12159657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3754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3754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3754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nalysis And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Western blot实验的自动孵育装置,包括底座、试剂管架、若干试剂瓶、若干液体输入单元、孵育盒、摇床、液体回收单元、回收架、回收瓶、冷水机、控制器以及无线通信模组;其中,试剂瓶设置于试剂管架;液体输入单元的输入端与对应的试剂瓶连通,孵育盒设置于摇床上端,液体回收单元与液体输入单元连接;回收瓶设置于回收架,并与液体回收单元连通;冷水机、控制器均设置于底座中端。其优点在于,结构简单合理,能够通过控制器控制若干第一阀门、蠕动泵以及若干第二阀门向孵育盒的内部自动添加试剂或回收孵育盒内部的试剂,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和推广应用价值。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Western blot实验的自动孵育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Western blot实验的自动孵育装置。
背景技术
蛋白质印迹法(免疫印迹试验)即Western Blot。它是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和免疫遗传学中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由瑞士米歇尔弗雷德里希生物研究所(Fried richMiescher Institute)的HarryTowbin在1979年提出,在尼尔·伯奈特(Neal Burnette)于1981年所著的《分析生物化学》(Analytical Biochemistry)中首次被称为Western Blot。
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是将电泳分离后的细胞或组织蛋白质从凝胶转移到固相支持物NC膜(硝酸纤维素膜)或PVDF膜(聚偏二氟乙烯膜)上,然后用特异性抗体检测某特定抗原的一种蛋白质检测技术,现已广泛应用于基因在蛋白水平的表达研究、抗体活性检测和疾病早期诊断等多个方面。
Westernblot实验涉及到电泳、转膜、封闭、孵育第一抗体、第二抗体、显影等步骤。其中,在封闭操作后需要用PBST/TBST对实验对象清洗3-5遍,每次清洗时间为5-15分钟不等,在孵育第一抗体、第二抗体之后还需要再次使用PBST/TBST对实验对象清洗3-5遍,每次的清洗时间为5-15分钟不等,最终才能到达显影步骤。
在Western blot实验过程中,加清洗液和抗体步骤简单且繁琐,均为重复式的人工操作,通常需要实验人员持续看守30-120分钟,且也需要人工对抗体等试剂进行回收,因无法对Western blot实验设备进行远程控制,所以实验人员需要一直呆在实验设备附近,无法离开,这不仅浪费了大量的人力和时间,也增加了实验人员的工作强度;此外,现有的Western blot实验设备上缺少温度调节系统,所以无法控制实验对象的孵育温度。
目前,针对现有技术中Westernblot实验设备无法自动添加回收试剂、无法被远程控制、无法实现多张膜多抗体同时操作(多通道)、以及无法控制实验对象的孵育温度的问题,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用于Western blot实验的自动孵育装置,以至少解决Western blot实验设备无法自动添加回收试剂、无法被远程控制、无法实现多张膜多抗体同时操作(多通道)、以及无法控制实验对象的孵育温度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Western blot实验的自动孵育装置,包括:
底座;
试剂管架,所述试剂管架设置于所述底座的上端,所述试剂管架的上端开设有若干试剂管槽,所述试剂管架开设有第一冷凝腔,且所述第一冷凝腔围绕若干所述试剂管槽布置;
若干试剂瓶,所述试剂瓶设置于对应的所述试剂管槽的内部,每一所述试剂瓶的底端均开设有一出液孔;
若干液体输入单元,若干所述液体输入单元均设置于所述底座,每一所述液体输入单元的输入端与对应的所述出液孔连通;
孵育盒,所述孵育盒设置于所述底座的中端凸台,所述孵育盒的侧端设置有若干进液管道,每一所述进液管道与一对应的所述液体输入单元连接,且所述孵育盒的侧壁开设有第二冷凝腔;
摇床,所述摇床设置于所述底座的中端凸台,且所述摇床的上端与所述孵育盒的下端固定连接;
若干液体回收单元,若干所述液体回收单元设置于所述底座,所述液体回收单元的输入端与对应的所述液体输入单元的输出端连接;
回收架,所述回收架设置于所述底座的下端,所述回收架的上端开设有若干回收槽,所述回收架开设有第三冷凝腔,所述第三冷凝腔围绕若干所述回收槽布置;
若干回收瓶,所述回收瓶设置于对应的所述回收槽的内部,所述回收瓶与对应的所述液体回收单元连通;
冷水机,所述冷水机设置于所述底座的中端凸台,所述冷水机的出水口分别与所述第一冷凝腔的进水孔、所述第二冷凝腔的进水孔以及所述第三冷凝腔的进水孔连通,所述冷水机的进水口分别与所述第一冷凝腔的出水孔、所述第二冷凝腔的出水孔以及所述第三冷凝腔的出水孔连通;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设置于所述底座的中端凸台,并分别与若干所述液体输入单元、所述摇床、若干所述液体回收单元以及所述冷水机电性连接;
无线通信模组,所述无线通信模组集成于所述控制器,并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自动孵育装置中,所述液体输入单元包括:
若干输入管道,所述输入管道的第一端与对应的所述出液孔连接;
若干第一阀门,所述第一阀门设置于对应的所述输入管道;
蠕动泵,所述蠕动泵的第一端与若干所述输入管道的第二端连接;
若干输出管道,若干所述输出管道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蠕动泵的第二端连接。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自动孵育装置中,所述液体回收单元包括:
液体回收管道,所述液体回收管道的第一端与对应的所述液体输入单元的蠕动泵的输出端连接;
第二阀门,所述第二阀门设置于所述液体回收管道的第一端。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自动孵育装置中,还包括:
若干温度传感器,若干所述温度传感器对应设置于所述第一冷凝腔的内部、所述第二冷凝腔的内部以及所述第三冷凝腔的内部,且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自动孵育装置中,还包括:
摄像元件,所述摄像元件设置于所述孵育盒的内部,且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自动孵育装置中,还包括:
空气质量检测传感器,所述空气质量检测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孵育盒的内部,且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自动孵育装置中,还包括:
若干过滤元件,若干所述过滤元件对应设置于若干所述进液管道位于所述孵育盒内的管道口处,用于过滤加入孵育盒内的试剂或从孵育盒内吸出的试剂。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自动孵育装置中,还包括:
若干挡板,所述挡板间隔且可拆卸设置于所述孵育盒的内部;
若干限位块,所述挡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所述限位块,且所述限位块位于所述孵育盒的侧壁开设的限位槽的内部。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自动孵育装置中,还包括:
若干密封垫,所述密封垫覆设于对应的所述限位槽的内侧壁。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自动孵育装置中,还包括:
盖板,所述盖板覆盖于所述孵育盒的开口,所述盖板的上端设置有第一连接元件;
所述孵育盒还包括:
第二连接元件,所述第二连接元件设置于所述孵育盒的下端,并与所述第一连接元件相配合且对应布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用于Western blot实验的自动孵育装置,控制器能够通过第一阀门和蠕动泵将试剂瓶内的试剂通过输入管道抽送到孵育盒,以对孵育盒内部的培养对象进行孵育,且在需要对孵育盒内部的试剂进行回收的情况下,控制器可以控制开启蠕动泵反向旋转,以将孵育盒内需要回收的试剂回收到对应的试剂瓶内或控制器控制开启蠕动泵反向旋转以使孵育盒内的试剂进入到液体回收单元中的回收瓶内;
(2)控制器可以控制开启冷水机,使冷水机分别向第一冷凝腔、第二冷凝腔以及第三冷凝腔输送冷水,从而降低试剂瓶内部的试剂的温度、孵育盒内部实验对象的温度以及回收瓶内部的试剂的温度,且第一冷凝腔内部的冷水、第二冷凝腔内部的冷水以及第三冷凝腔内部的冷水也能够循环进入冷水机的内部,从而实现冷水的循环利用;
(3)实验人员可以通过无线通信模组向控制器发送操作信息,使控制器执行与操作信息相对应的动作,从而实现对自动孵育装置的远程控制;
(4)通过在孵育盒的内部安装若干挡板,从而能够改变孵育盒的体积或孵育面积,以实现对多抗体,多张膜进行同时孵育;
(5)控制器可以开启驱动电机带动若干齿轮转动,从而若干齿轮带动若干齿条进行移动,若干齿条带动试剂管架靠近或远离实验人员,以便于实验人员更换试剂管架上的试剂瓶;
(6)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孵育装置,结构简单合理,能够通过控制器控制若干第一阀门、蠕动泵以及若干第二阀门向孵育盒的内部自动添加试剂或回收孵育盒内部的试剂,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和推广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Western blot实验的自动孵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Western blot实验的自动孵育装置中试剂管架的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Western blot实验的自动孵育装置中试剂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Western blot实验的自动孵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Western blot实验的自动孵育装置中孵育盒的剖面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Western blot实验的自动孵育装置中回收架的剖面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Western blot实验的自动孵育装置中底座和驱动电机的装配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Western blot实验的自动孵育装置中底座后视图的剖面图;
图9为图8中C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Western blot实验的自动孵育装置中试剂管架的仰视图;
图11为图5中B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中A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Western blot实验的自动孵育装置中孵育盒的仰视图;
其中,各附图标记为:
1、底座;2、试剂管架;3、试剂管槽;4、第一冷凝腔;5、液体输入单元;6、试剂瓶;7、出液孔;8、输入管道;9、第一阀门;10、蠕动泵;11、输出管道;12、孵育盒;13、进液管道;14、第二冷凝腔;15、摇床;16、液体回收单元;17、液体回收管道;18、第二阀门;19、回收架;20、回收槽;21、第三冷凝腔;22、回收瓶;23、冷水机;24、控制器;25、无线通信模组;26、温度传感器;27、驱动电机;28、延长轴;29、齿轮;30、齿条;31、滑块;32、滑槽;33、滚轮;34、摄像元件;35、空气质量检测传感器;36、过滤元件;37、挡板;38、限位块;39、限位槽;40、密封垫;41、盖板;42、第一连接元件;43、第二连接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上”、“下”、“内”、“外”、“垂直的”、“水平的”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Westernblot实验的自动孵育装置,如图1~13所示,包括底座1、试剂管架2、若干试剂瓶6、若干液体输入单元5、孵育盒12、摇床15、液体回收单元16、回收架19、回收瓶22、冷水机23、控制器24以及无线通信模组25。
底座1用于安装试剂管架2、摇床15、回收架19以及控制器24。
其中,底座1的纵截面呈L形。
其中,底座1可以由塑料材料制成,也可以由金属材料制成。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底座1的下端的四角位置均设置有支撑柱,用于使底座1可以水平设置于地面。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在底座1的后侧、左侧、右侧和上侧均设置有外壳板,外壳板用于对底座1进行保护,且左侧的外壳板合页连接有保护门。
如图1~2所示,试剂管架2设置于底座1的上端,试剂管架2的上端开设有若干试剂管槽3,试剂管架2开设有第一冷凝腔4,第一冷凝腔4围绕若干试剂管槽3布置,第一冷凝腔4的内部用于盛放冷水以对试剂管槽3的内部进行降温。
其中,第一冷凝腔4设置有进水孔和出水孔,以便于通过进水孔向第一冷凝腔4通入冷水或通过出水孔向第一冷凝腔4的外部排出冷水。
如图1、3所示,试剂瓶6设置于对应的试剂管槽3的内部,每一试剂瓶6的内部的底端均开设有出液孔7,试剂瓶6用于盛放封闭液、清洗液、第一抗体、第二抗体等试剂。
其中,第一抗体是能和非抗体性抗原(特异性抗原)特异性结合的蛋白。
第二抗体是能和抗体结合的抗体,即抗体的抗体,第二抗体的主要作用是检测第一抗体的存在,放大第一抗体的信号。
其中,试剂管架2用于将试剂瓶6安装于底座1的上端,以便于试剂瓶6内部的试剂向下流动。
优选地,试剂瓶6的容积可以为50ml、100ml、150ml、200ml、500ml、1000ml。
其中,试剂瓶6可以为玻璃瓶。
如图1所示,液体输入单元5均设置于底座1,每一液体输入单元5的输入端与对应的出液孔7连通,液体输入单元5用于控制试剂瓶6内部的试剂的流量以及流动方向。
例如,液体输入单元5可以将试剂瓶6内的试剂抽出,也可以向试剂瓶6的内部输送试剂。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底座1上设置有安装支架,从而液体输入单元5可以安装于安装支架上。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液体输入单元5包括若干输入管道8、若干第一阀门9、蠕动泵10以及若干输出管道11。
输入管道8的第一端与对应的出液孔7连接,从而试剂瓶6内的试剂能够通过输入管道8向外流出。
第一阀门9设置于对应的输入管道8的第二端,第一阀门9用于控制开启或关闭输入管道8。
优选地,输入管道8为橡胶软管,第一阀门9为电磁阀。
蠕动泵10的第一端与对应的输入管道8的第二端连接,用于抽送输入管道8内部的试剂;若干输出管道11的第一端与对应的蠕动泵10的第二端连接,用于接收蠕动泵10输送的试剂。
其中,输出管道11可以为橡胶软管。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每一蠕动泵10连接若干输入管道8,从而蠕动泵10可以向输出管道11的内部输送若干不同的试剂。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每一蠕动泵10连接一输入管道8,从而蠕动泵10只向输出管道11的内部输送一种试剂。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每一蠕动泵10连接若干输出管道11,从而蠕动泵10可以向若干不同的输出管道11输送试剂,继而输出管道11向不同的容器输送试剂。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每一蠕动泵10连接一输出管道11,从而蠕动泵10只向一输出管道11输送试剂,继而输出管道11向一容器输送试剂。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在蠕动泵10正转的情况下,蠕动泵10通过输入管道8抽送试剂瓶6内的试剂,并将试剂输送到输出管道11;在蠕动泵10反转的情况下,蠕动泵10通过输出管道11抽送容器内的试剂,并将试剂输送到输入管道8,继而回收到试剂瓶6的内部。
如图1、5所示,孵育盒12设置于底座1的中端凸台,孵育盒12的侧端设置有若干进液管道13,每一进液管道13与一对应的输出管道11连接,孵育盒12的内部用于放置实验对象以及试剂,还用于接收输入管道8输送的试剂,且孵育盒12开设有第二冷凝腔14,第二冷凝腔14的内部用于盛放冷水,进而对孵育盒12内部的实验对象以及试剂进行降温。
孵育盒12与若干液体输入单元5的输出端连接,以便于接收液体输入单元5输送的试剂。
具体地,在需要向孵育盒12输送一试剂瓶6内部的试剂的情况下,此时控制开启该试剂瓶6对应的输入管道8上设置的第一阀门9以及对应的蠕动泵10,此时蠕动泵10正转以将试剂瓶6内部的试剂输送到输出管道11,继而试剂通过输出管道11以及对应的进液管道13进入到孵育盒12的内部;在需要将该试剂回收到试剂瓶6内的情况下,此时使蠕动泵10反转,此时可以通过进液管道13以及输出管道11将孵育盒内部的试剂抽送到输入管道8,进而将该试剂输送到试剂瓶6的内部。
其中,孵育盒12可以为若干个,且叠放在一起。
例如,孵育盒12的内部可以盛放清洗液和实验对象,或盛放第一抗体和实验对象,或盛放第二抗体和实验对象。
其中,第二冷凝腔14的侧端开设有进水孔和出水孔,以用于通过进水孔向第二冷凝腔14输送冷水或通过出水孔向第二冷凝腔14的外部排出冷水。
如图1所示,摇床15设置于底座1的中端凸台,且摇床15的上端与孵育盒12的下端固定连接,摇床15用于对孵育盒12进行震荡,使孵育盒12内部的实验对象能够进行正常孵育。
如图4所示,若干液体回收单元16设置于底座1,液体回收单元16的输入端与对应的液体输入单元5的输出端连接,液体回收单元16用于将孵育盒12内部的试剂回收到回收容器。
其中,液体回收单元16包括液体回收管道17和第二阀门18.
液体回收管道17的第一端与对应的蠕动泵10的输出端连接,液体回收管道17用于将蠕动泵10吸收的试剂输送到回收容器的内部。
第二阀门18设置于液体回收管道17的第一端,用于关闭或开启液体回收管道17,避免蠕动泵10将试剂瓶6内部的试剂输送到液体回收管道17内。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液体回收管道17与输入管道8连通,从便于蠕动泵10可以将试剂抽送到液体回收管道17的内部。
具体地,液体回收管道17与输入管道8呈人字形布置。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液体回收管道17与输出管道11连通,以便于蠕动泵10将试剂抽送到液体回收管道17的内部。
具体地,液体回收管道17与输出管道11呈人字形布置。
优选地,液体回收管道17为橡胶软管,第二阀门18为电磁阀。
如图1、6所示,回收架19设置于底座1的下端,回收架19的上端开设有若干回收槽20,每一回收槽20的内部设置一回收瓶22,回收瓶22与对应的液体回收管道17连通,回收瓶22用于盛放液体回收管道17输送的回收的试剂,且回收架19开设有第三冷凝腔21,第三冷凝腔21围绕若干回收槽20布置,第三冷凝腔21的内部用于盛放冷水,以对回收槽20进行降温,进而对回收瓶22内部的试剂进行降温。
其中,第三冷凝腔21的侧端开设有进水孔和出水孔,以便于第三冷凝腔21通过进水孔接收冷水或通过出水孔向外排出冷水。
例如,在开启一输入管道8向孵育盒12的内部添加封闭液之后,若需要回收废弃孵育盒12内部的封闭液,此时控制开启蠕动泵10以及第二阀门18,并关闭第一阀门9,蠕动泵10通过进液管道13将孵育盒12内部的封闭液抽送到输出管道11,从而蠕动泵10将封闭液输送到液体回收管道17,继而将封闭液输送到回收瓶22的内部,以将封闭液从孵育盒12内排出。
如图1所示,冷水机23设置于底座1的中端凸台,冷水机23的出水口分别与第一冷凝腔4的进水孔、第二冷凝腔14的进水孔以及第三冷凝腔21的进水孔连通,冷水机23的进水口分别与第一冷凝腔4的出水孔、第二冷凝腔14的出水孔以及第三冷凝腔21的出水孔连通,冷水机23用于向第一冷凝腔4、第二冷凝腔14以及第三冷凝腔21的内部输送冷水,并接收第一冷凝腔4、第二冷凝腔14以及第三冷凝腔21排出的冷水。
其中,冷水机23的出水口可以通过四通阀分别与第一冷凝腔4的进水孔、第二冷凝腔14的进水孔以及第三冷凝腔21的进水孔连通,冷水机23的进水口可以通过四通阀分别与第一冷凝腔4的出水孔、第二冷凝腔14的出水孔以及第三冷凝腔21的出水孔连通。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冷凝腔4的出水孔、第二冷凝腔14的出水孔以及第三冷凝腔21的出水孔均设置有电磁阀,以控制第一冷凝腔4的出水孔、第二冷凝腔14的出水孔以及第三冷凝腔21的出水孔的开启或关闭。
控制器24设置于底座1的中端,并分别与第一阀门9、摇床15、第二阀门18以及冷水机23电性连接,控制器24用于控制开启或关闭第一阀门9、蠕动泵10、摇床15、第二阀门18以及冷水机23。
其中,在需要开启冷水机23向第一冷凝腔4、第二冷凝腔14以及第三冷凝腔21输送冷水的情况下,控制器24控制开启冷水机23,并控制关闭第一冷凝腔4的出水孔、第二冷凝腔14的出水孔以及第三冷凝腔21的出水孔处设置的电磁阀。
其中,在控制器24开启对应的第一阀门9和蠕动泵10以向孵育盒12的内部添加试剂的情况下,控制器24可以开启摇床15,对孵育盒12进行震荡,进而对孵育盒12内部的实验对象以及试剂进行震荡,以使实验正常进行;在需要对孵育盒12内部的试剂进行回收的情况下,控制器24控制开启蠕动泵10以及对应的第二阀门18,从而蠕动泵10将孵育盒12内部的试剂抽送到到对应的液体回收管道17以及回收瓶22的内部。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器24与四通阀电性连接,以控制冷水机23的出水口与进水口与哪一个冷凝腔连通。
例如,在冷水机23需要向第一冷凝腔4的内部输送冷水的情况下,控制器24控制调节四通阀,可以使冷水机23的出水口与第一冷凝腔4的进水孔连通;在冷水机23需要向第二冷凝腔14的内部输送冷水的情况下,控制器24调节四通阀,可以使冷水机23的出水口与第二冷凝腔14的进水孔连通。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器24的内部集成有定时元件,定时元件与控制器24电性连接,控制器24能够通过定时元件能够开启第一阀门9、蠕动泵10、摇床15以及第二阀门18,继而定时向孵育盒12的内部添加不同的试剂或定时回收孵育盒12内部的试剂,并控制对孵育盒12内的试剂的摇晃孵育时间。
具体地,在需要定时向孵育盒12的内部添加封闭液的情况下,控制器24通过定时元件定时开启装有封闭液的试剂瓶6所对应的第一阀门9和蠕动泵10,蠕动泵10将封闭液抽送到孵育盒12的内部,然后关闭第一阀门9,以实现定时向孵育盒12的内部添加封闭液。
其中,定时元件包括但不限于定时器。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器24还包括显示屏,显示屏设置于控制器24上,并与控制器24电性连接,用于显示孵育时间、孵育进程以及温度信息等,以便于实验人员能够通过显示屏获取孵育时间以及孵育进程。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在孵育盒12为若干个的情况下,在每个孵育盒12均对应设置有第一阀门9、蠕动泵10以及第二阀门18的情况下,控制器24可以通过控制不同孵育盒12对应的第一阀门9、蠕动泵10以及第二阀门18来控制不同孵育盒12的孵育进程以及孵育时间,从而使多个实验人员能够同时进行多个孵育实验。
例如,在一孵育盒12进行第一孵育实验、另一孵育盒12进行第二孵育实验的情况下,此时控制器24可以控制一孵育盒12对应的第一阀门9、蠕动泵10以及第二阀门18进行第一孵育实验,同时控制器24可以控制另一孵育盒12对应的第一阀门9、蠕动泵10以及第二阀门18进行第二孵育实验,从而实现多人能够进行同时进行多个孵育实验。
无线通信模组25集成于控制器24,并与控制器24电性连接,无线通信模组25用于与云平台进行连接,并与云平台进行数据传输,继而云平台可以将获取的数据发送到手持终端,实验人员可以通过手持终端获取无线通信模组25发送的数据。
具体地,实验人员可以通过云平台向无线通信模组25发送操作指令,无线通信模组25在接受到操作指令的情况下,无线通信模组25将该操作指令发送到控制器24,控制器24执行与该操作指令相对应的执行动作。
例如,在实验人员通过云平台向无线通信模组25发送冷水机开启指令的情况下,无线通信模组25将该冷水机开启指令发送到控制器24,控制器24根据该冷水机开启指令控制开启冷水机23。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器24可以通过无线通信模组25向云平台发送孵育时间以及孵育进程,继而云平台可以将孵育时间以及孵育进程发送到手持终端,实验人员可以通过手持终端获取孵育时间以及孵育进程。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控制器24检测到孵育时间达到定时元件预设的定时时间的情况下,控制器24可以向无线通信模组25发送孵育结束信息,继而无线通信模组25通过云平台将孵育孵育结束信息发送到手持终端,继而实验人员能够获取孵育结束信息。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自动孵育装置还包括若干温度传感器26,若干温度传感器26对应设置于第一冷凝腔4的内部、第二冷凝腔14的内部以及第三冷凝腔21的内部,且分别与控制器24电性连接,温度传感器26用于分别对第一冷凝腔4的内部温度、第二冷凝腔14的内部温度以及第三冷凝腔21的内部温度,并将该温度值发送到控制器24,使控制器24根据该温度值控制开启或关闭冷水机23以及四通阀,以针对性地向需要降温的冷凝腔输送冷水。
例如,在控制器24通过温度传感器26检测到第一冷凝腔4内部冷水的温度为4°的情况下,控制器24可以控制关闭冷水机23;在控制器24通过温度传感器26检测到第一冷凝腔4内部的冷水的温度高于4°的情况下,此时控制器24开启四通阀,使第一冷凝腔4的进水孔与冷水机23的出水口连通,然后控制器24控制开启冷水机23,使冷水机23向第一冷凝腔4内部输送4°的冷水,以使第一冷凝腔4内部的冷水维持在4°,以对试剂瓶6内部的试剂进行冷藏保存。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10所示,自动孵育装置还包括驱动电机27、延长轴28、若干齿轮29以及若干齿条30。
驱动电机27设置于底座1的上端的侧部,并与控制器24电性连接,控制器24能够控制驱动电机27的开启或关闭;延长轴28设置于底座1的上端,且延长轴28的一端与驱动电机27的输出轴固定连接,驱动电机27能够带动延长轴28进行转动;若干齿轮29间隔套设延长轴28,延长轴28能够带动若干齿轮29进行转动;若干齿条30间隔设置于试剂管架2的下端,且齿条30与对应的齿轮29啮合连接,在若干齿轮29转动的情况下,齿轮29能够带动齿条30靠近或远离实验人员,进而带动试剂管架2靠近或远离实验人员,以便于实验人员更换试剂瓶6。
例如,在实验人员需要更换试剂管架2上的试剂瓶6的情况下,实验人员通过控制器24控制驱动电机27工作,驱动电机27带动延长轴28转动,延长轴28带动若干齿轮29进行转动,若干齿轮29带动若干齿条30移动,若干齿条30带动试剂管架2靠近实验人员,以便于实验人员更换试剂瓶6。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试剂管架2的底端开设有电机滑槽,电机滑槽用于避免驱动电机27阻碍试剂管架2移动。
具体地,由于驱动电机27设置于底座1的上端,并凸出于底座1的上端面布置,所以在试剂管架2移动的情况下,驱动电机27会阻碍试剂管架2进行移动,所以通过在试剂管架2的底端开设有电机滑槽,使驱动电机27凸出于底座1的上端面部分位于电机滑槽的内部,从而能够避免驱动电机27阻碍试剂管架2移动。
进一步地,自动孵育装置还包括两滑块31,两滑块31对应设置于试剂管架2的下端的两侧,且位于底座1的上端开设的滑槽32的内部,两滑块31用于对试剂管架2进行限位,避免试剂管架2从底座1上发生脱落,且不影响试剂管架2在底座1上进行移动。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滑块31在滑槽32的内部进行移动,滑块31的底端阵列设置有若干滚轮33。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对孵育盒12的内部进行观察、监控,如图11所示,自动孵育装置还包括摄像元件34,摄像元件34设置于孵育盒12的内部,且与控制器24电性连接,控制器24可以接收到摄像元件34采集的图像信息,并将图像信息发送到无线通信模组25,然后无线通信模组25将该图像信息发送到云平台,进入云平台将图像信息发送到实验人员,实现对孵育盒12内部的远程监控,从而实验人员能够在远程获取孵育盒12内的图像信息。
具体地,在摄像元件34获取到孵育盒12内的图像信息的情况下,摄像元件34将该图像信息发送到控制器24,控制器24通过无线通信模组25将该图像信息发送到云平台,继而云平台将该图像信息发送到其连接的手持终端,然后实验人员可以通过手持终端获取孵育盒12的图像信息,实现对孵育盒12的远程监控。
其中,摄像元件34包括但不限于图像传感器、摄像机。
例如,在实验结束的情况下,摄像元件34将孵育盒12内的图像信息发送到控制器24,控制器24通过无线通信模组25将该图像信息发送云平台,继而云平台将该图像信息发送到实验人员,以使实验人员远程获取实验结果。
进一步地,为了实时监控孵育盒12内部的空气环境,自动孵育装置还包括空气质量检测传感器35,空气质量检测传感器35设置于孵育盒12的内部,且与控制器24电性连接,空气质量检测传感器35用于检测孵育盒12内部的空气质量,如检测孵育盒12内部的湿度、温度等数据。
其中,空气质量检测传感器35可以将检测到的空气质量数据发送到控制器24,控制器24可以通过无线通信模组25将该空气质量数据发送到云平台,进而云平台将空气质量数据发送到实验人员。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自动孵育装置还包括,若干过滤元件36,若干过滤元件36对应设置于若干进液管道13位于孵育盒12内的管道口处,用于过滤加入孵育盒12内的试剂或从孵育盒12内吸出的试剂,避免在向孵育盒12内添加试剂的情况下,有杂质进入到孵育盒12内,也避免在从孵育盒12内回收试剂的情况下,避免抽入孵育盒12内的杂质。
其中,过滤元件36包括但不限于过滤网。
其中,每一进液管道13位于孵育盒12内的管道口处设置一过滤元件36,且过滤元件36可以嵌设于进液管道13位于孵育盒12内的管道口处的内部,也可以包裹于进液管道13位于孵育盒12内的管道口的外部。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1~13所示,自动孵育装置还包括若干挡板37,若干挡板37间隔且可拆卸设置于孵育盒12的内部,挡板37用于控制孵育盒12的内部的孵育面积。
进一步地,挡板37为梳妆挡板、密封挡板。
其中,密封挡板上无任何断口或裂口,密封挡板能够将孵育盒12的内部分割为若干区域,以改变孵育盒12内部的培养面积。
进一步地,自动孵育装置还包括若干限位块38,每一挡板37的两端均设置一限位块38,且限位块38位于对应的孵育盒12的侧壁开设的限位槽39的内部,限位块38用于便于挡板37安装在孵育盒12的内部。
其中,限位块38可以设置为凸字形。
进一步地,自动孵育装置还包括若干密封垫40,密封垫40设置于对应的限位槽39的内侧壁,密封垫40用于避免试剂从限位块38与限位槽39的连接处发生泄露。
其中,密封垫40可以为橡胶垫。
进一步地,为了避免孵育盒12内部的试剂蒸发,自动孵育装置还包括盖板41,盖板41设置于孵育盒12的开口,盖板41的上端设置有第一连接元件42。
其中,第一连接元件42可以为连接凹槽。
可选地,盖板41转动设置于孵育盒12,且盖板41上设置有若干通孔,输入管道8的第二端可以穿过通孔进入到孵育盒12的内部。
孵育盒12还包括第二连接元件43,第二连接元件43设置于孵育盒12的下端,并与第一连接元件42相配合且对应布置,从而通过第二连接元件43和第一连接元件42将若干孵育盒12叠放在一起,以对若干实验对象进行同时孵育。
其中,第二连接元件43可以为连接凸块。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孵育装置可以放置于冰箱内,以对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孵育装置进行温度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孵育装置不仅能够对实验对象进行Western blot实验,也适用于对蛋白质的常规染色实验,如考马斯亮蓝染色、银染等染色实验。
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孵育装置的一个示意性步骤如下:
步骤1:向若干试剂瓶6的内部分别加入封闭液、第一抗体、第二抗体以及清洗液,并向孵育盒12的内部添加实验对象;
步骤2:控制器24开启装有封闭液的试剂瓶6所对应的第一阀门9和蠕动泵10,蠕动泵10将封闭液抽送到孵育盒12的内部,然后关闭第一阀门9,控制器24开启摇床15对孵育盒12内部的实验对象摇晃1小时,然后控制器24控制开启蠕动泵10以及对应的第二阀门18,以将孵育盒12内部的封闭液抽送到液体回收管道17,继而封闭液流出液体回收管道17以进入到回收瓶22的内部;
步骤3:控制器24开启装设有清洗液的试剂瓶6所对应的第一阀门9和蠕动泵10,蠕动泵10将清洗液抽送到孵育盒12的内部,然后关闭第一阀门9,控制器24开启摇床15对孵育盒12内部的实验对象摇晃5分钟,然后控制器24控制开启蠕动泵10以及对应的第二阀门18,以将孵育盒12内部的清洗液抽送到液体回收管道17,继而清洗液流出液体回收管道17以进入到回收瓶22的内部;
步骤4:执行步骤3三次之后,开启装设有一抗的试剂瓶6对应的第一阀门9和蠕动泵10,蠕动泵10将一抗抽送到孵育盒12的内部,然后关闭第一阀门9,控制器24开启摇床15对孵育盒12内部的实验对象摇晃12小时,然后控制器24开启蠕动泵10反转以及第一阀门9,以将一抗抽送到原试剂瓶6;
步骤5:控制器24开启装设有清洗液的试剂瓶6所对应的第一阀门9和蠕动泵10,蠕动泵10将清洗液抽送到孵育盒12的内部,然后关闭第一阀门9,控制器24开启摇床15对孵育盒12内部的实验对象摇晃15分钟,然后控制器24控制开启蠕动泵10以及对应的第二阀门18,以将孵育盒12内部的清洗液抽送到液体回收管道17,继而清洗液流出液体回收管道17以进入到回收瓶22的内部;
步骤6:执行步骤5三次之后,开启装设有二抗的试剂瓶6对应的第一阀门9和蠕动泵10,蠕动泵10将二抗抽送到孵育盒12的内部,然后关闭第一阀门9,控制器24开启摇床15对孵育盒12内部的实验对象摇床15分钟,然后控制器24开启蠕动泵10反转以及第一阀门9,以将二抗抽送到试剂瓶6的内部;
步骤7:控制器24开启装设有清洗液的试剂瓶6所对应的第一阀门9和蠕动泵10,蠕动泵10将清洗液抽送到孵育盒12的内部,然后关闭第一阀门9,控制器24开启摇床15对孵育盒12内部的实验对象摇晃15分钟之后,控制器24控制开启蠕动泵10以及对应的第二阀门18,以将孵育盒12内部的清洗液抽送到液体回收管道17,继而清洗液流出液体回收管道17以进入到回收瓶22的内部;
步骤8:执行步骤7两次之后,控制器24开启装设有清洗液的试剂瓶6所对应的第一阀门9和蠕动泵10,蠕动泵10将清洗液抽送到孵育盒12的内部,然后关闭第一阀门9,控制器24开启摇床15对孵育盒12内部的实验对象摇晃15分钟。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用于Western blot实验的自动孵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1);
试剂管架(2),所述试剂管架(2)设置于所述底座(1)的上端,所述试剂管架(2)的上端开设有若干试剂管槽(3),所述试剂管架(2)开设有第一冷凝腔(4),且所述第一冷凝腔(4)围绕若干所述试剂管槽(3)布置;
若干试剂瓶(6),所述试剂瓶(6)设置于对应的所述试剂管槽(3)的内部,每一所述试剂瓶(6)的底端均开设有一出液孔(7);
若干液体输入单元(5),若干所述液体输入单元(5)均设置于所述底座(1),每一所述液体输入单元(5)的输入端与对应的所述出液孔(7)连通;
孵育盒(12),所述孵育盒(12)设置于所述底座(1)的中端凸台,所述孵育盒(12)的侧端设置有若干进液管道(13),每一所述进液管道(13)与一对应的所述液体输入单元(5)连接,且所述孵育盒(12)的侧壁开设有第二冷凝腔(14);
摇床(15),所述摇床(15)设置于所述底座(1)的中端凸台,且所述摇床(15)的上端与所述孵育盒(12)的下端固定连接;
若干液体回收单元(16),若干所述液体回收单元(16)设置于所述底座(1),所述液体回收单元(16)的输入端与对应的所述液体输入单元(5)的输出端连接;
回收架(19),所述回收架(19)设置于所述底座(1)的下端,所述回收架(19)的上端开设有若干回收槽(20),所述回收架(19)开设有第三冷凝腔(21),所述第三冷凝腔(21)围绕若干所述回收槽(20)布置;
若干回收瓶(22),所述回收瓶(22)设置于对应的所述回收槽(20)的内部,所述回收瓶(22)与对应的所述液体回收单元(16)连通;
冷水机(23),所述冷水机(23)设置于所述底座(1)的中端凸台,所述冷水机(23)的出水口分别与所述第一冷凝腔(4)的进水孔、所述第二冷凝腔(14)的进水孔以及所述第三冷凝腔(21)的进水孔连通,所述冷水机(23)的进水口分别与所述第一冷凝腔(4)的出水孔、所述第二冷凝腔(14)的出水孔以及所述第三冷凝腔(21)的出水孔连通;
控制器(24),所述控制器(24)设置于所述底座(1)的中端凸台,并分别与若干所述液体输入单元(5)、所述摇床(15)、若干所述液体回收单元(16)以及所述冷水机(23)电性连接;
无线通信模组(25),所述无线通信模组(25)集成于所述控制器(24),并与所述控制器(24)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孵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输入单元(5)包括:
若干输入管道(8),所述输入管道(8)的第一端与对应的所述出液孔(7)连接;
若干第一阀门(9),所述第一阀门(9)设置于对应的所述输入管道(8);
蠕动泵(10),所述蠕动泵(10)的第一端与若干所述输入管道(8)的第二端连接;
若干输出管道(11),若干所述输出管道(11)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蠕动泵(10)的第二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孵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回收单元(16)包括:
液体回收管道(17),所述液体回收管道(17)的第一端与对应的所述液体输入单元(5)的蠕动泵(10)的输出端连接;
第二阀门(18),所述第二阀门(18)设置于所述液体回收管道(17)的第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孵育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干温度传感器(26),若干所述温度传感器(26)对应设置于所述第一冷凝腔(4)的内部、所述第二冷凝腔(14)的内部以及所述第三冷凝腔(21)的内部,且分别与所述控制器(24)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孵育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摄像元件(34),所述摄像元件(34)设置于所述孵育盒(12)的内部,且与所述控制器(24)电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孵育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空气质量检测传感器(35),所述空气质量检测传感器(35)设置于所述孵育盒(12)的内部,且与所述控制器(24)电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孵育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干过滤元件(36),若干所述过滤元件(36)对应设置于若干所述进液管道(13)位于所述孵育盒(12)内的管道口处,用于过滤加入孵育盒(12)内的试剂或从孵育盒(12)内吸出的试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孵育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干挡板(37),所述挡板(37)间隔且可拆卸设置于所述孵育盒(12)的内部;
若干限位块(38),所述挡板(37)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所述限位块(38),且所述限位块(38)位于所述孵育盒(12)的侧壁开设的限位槽(39)的内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动孵育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干密封垫(40),所述密封垫(40)覆设于对应的所述限位槽(39)的内侧壁。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孵育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盖板(41),所述盖板(41)覆盖于所述孵育盒(12)的开口,所述盖板(41)的上端设置有第一连接元件(42);
所述孵育盒(12)还包括:
第二连接元件(43),所述第二连接元件(43)设置于所述孵育盒(12)的下端,并与所述第一连接元件(42)相配合且对应布置。
CN202121596573.7U 2021-07-14 2021-07-14 一种用于Western blot实验的自动孵育装置 Active CN2153754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96573.7U CN215375445U (zh) 2021-07-14 2021-07-14 一种用于Western blot实验的自动孵育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96573.7U CN215375445U (zh) 2021-07-14 2021-07-14 一种用于Western blot实验的自动孵育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375445U true CN215375445U (zh) 2021-12-31

Family

ID=796091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596573.7U Active CN215375445U (zh) 2021-07-14 2021-07-14 一种用于Western blot实验的自动孵育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37544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33760A (zh) * 2021-07-14 2021-10-22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 一种用于Western blot实验的自动孵育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33760A (zh) * 2021-07-14 2021-10-22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 一种用于Western blot实验的自动孵育装置
CN113533760B (zh) * 2021-07-14 2024-02-06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 一种用于Western blot实验的自动孵育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995312B2 (en) Biomanufacturing apparatus
CN102348794B (zh) 细胞培养方法、细胞培养装置、容器内的计数对象物的计数方法及计数用装置
CN106604984B (zh) 细胞培养装置
CN215375445U (zh) 一种用于Western blot实验的自动孵育装置
CN207352028U (zh) 全自动免疫印迹仪的加液系统
CN101300339A (zh) 细胞培养用振荡装置以及细胞培养方法的振荡培养方法
JP2001504692A (ja) 細胞培養インキュベーター
JP2014513801A (ja) 体液における生物の迅速同定
CN103068962A (zh) 自动培养装置
US20210395658A1 (en) Culture medium replacement device
CN110231314A (zh) 活性污泥在线监控装置
CN113533760A (zh) 一种用于Western blot实验的自动孵育装置
CN102140488A (zh) 微生物检测装置用的试剂盒
CN203653539U (zh) 自动分子杂交工作站
CA3059303C (en) Device for processing a liquid sample having a processing unit mounted on a carrier
CN111381059A (zh) 样本分析仪
CN212357270U (zh) 一种自动化ivf培养与时差分析装置及配套培养皿
CN215055772U (zh) 一种移动pcr方舱实验室
CN205953560U (zh) 一种具有直饮水接口的净水器水袋
CN205443279U (zh) 洗滤模块、用于洗涤细胞的装置及细胞洗涤装置
CN209205914U (zh) 一种wb自动洗膜机
CN208742441U (zh) 一种温控翻转振荡器
CN215677702U (zh) 一种生活污水自动采集检测装置
CN111607518A (zh) 一种自动化ivf培养与时差分析装置及配套培养皿
CN108188094B (zh) 一种western blot试验用自动洗膜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