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372746U - 除湿机 - Google Patents

除湿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372746U
CN215372746U CN202121153201.7U CN202121153201U CN215372746U CN 215372746 U CN215372746 U CN 215372746U CN 202121153201 U CN202121153201 U CN 202121153201U CN 215372746 U CN215372746 U CN 2153727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tank
assembly
dehumidifier
shell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15320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詹文波
尚超
李昌林
薛顺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Douhe Intelligent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Shunde Noon Applianc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Shunde Noon Appliance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Shunde Noon Applianc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15320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3727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3727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3727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rying Of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除湿机,包括:壳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设有安装容腔,壳体组件上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进风口和出风口与安装容腔连通,所述壳体组件设有活动槽,活动槽的槽底形成支撑底面;风道组件,所述风道组件设置于安装容腔内;冷凝模块,所述冷凝模块设置于安装容腔内;水箱组件,所述水箱组件包括水箱壳体和水箱底座,所述水箱壳体和水箱底座围合形成具有开口的储液腔,所述水箱组件与所述冷凝模块相对设置,所述水箱组件卡合于所述活动槽内,所述水箱底座与所述支撑底面的其中一个上设有定位孔,另一个上设有与所述定位孔相配合的定位件。本实用新型的除湿机,水箱的抽取方式操作简便,且水箱抽取时能保持较好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除湿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湿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除湿机。
背景技术
除湿机是一种向壳体内吸入外界空间的潮湿空气,并将上述潮湿空气通过由制冷件和散热件所构成的热交换器的处理,将空气中水汽进行凝集,从而降低空气湿度后,再重新排出到外界空间,以降低空间湿度的装置。
潮湿空气在除湿机中进行冷凝时,空气中的水汽会在除湿机的热交换器表面结露,并随着水露的增多而通过集液盘收集到水箱中。为了使用的便利性,除湿机的水箱都趋于大容量化。在此情况下,当除湿机在水满后需要提取水箱时,会因为水箱收集到的水过重而难以取出,且在水箱取出过程中往往由于需要用力拉出,而使水箱中水溢出除湿机外,从而影响周围环境卫生,还需要清理现场,增加劳动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除湿机水箱取出困难、操作不方便的问题,提供一种水箱容易取出且结构简单的除湿机。
一种除湿机,包括:壳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设有安装容腔,所述壳体组件上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与所述安装容腔连通,所述壳体组件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的槽底形成支撑底面;风道组件,所述风道组件设置于所述安装容腔内;冷凝模块,所述冷凝模块设置于所述安装容腔内;水箱组件,所述水箱组件包括水箱壳体和水箱底座,所述水箱壳体和水箱底座围合形成具有开口的储液腔,所述水箱组件与所述冷凝模块相对设置,所述水箱组件卡合于所述活动槽内,所述水箱底座与所述支撑底面的其中一个上设有定位孔,另一个上设有与所述定位孔相配合的定位件。
上述的除湿机中,壳体组件上设有活动槽,水箱组件可活动地放置于活动槽中,方便将冷凝水延特定的装置引入水箱组件的储液腔中进行收集。壳体组件的支撑面与水箱底座的其中一个中设置有定位孔,另外一个上设置有与定位孔相配合的定位件,通过上述设计,可以将水箱组件轻松地定位到除湿机的壳体组件的活动槽中。
可选地,水箱底座与支撑底面的其中一个上设有圆弧形的定位孔,另一个上设有与圆弧形定位孔相配合的定位件。水箱组件通过上述圆弧形设计的定位孔,可以使水箱组件更轻易地在壳体组件的支撑底面上自由滑入和滑出,从而使水箱组件的抽拉方便易行,且结构简单,安全可靠。
优选地,定位孔和与之相配合的定位件均为圆弧形设计,使二者的配合活动更顺畅。
优选地,水箱底座上设有定位孔,壳体组件的支撑面上设有定位件。这样,水箱底座的结构更平稳,水箱组件在桌面放置时也不容易倾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水箱底座与所述支撑底面的其中一个上设有导轨,另一个上设有与所述导轨相配合的滑块,所述滑块能在所述导轨上滑动。
在上述实施例中,水箱底座和支撑底面通过导轨和滑块相配合的形式,水箱底座可以延着导轨设定的轨迹在支撑底面上作往复运动,水箱组件可以更快速地实现与支撑底面相对应的定位孔或定位凸起配合定位。而且通过导轨和滑块相配合运动的方式,滑块与导轨上的水箱组件从除湿机中取出时,能够保证水箱组件的移动操作更稳定,有效防止储液腔中的液体溢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水箱底座与所述支撑底面的其中一个上设有向上的导向台,另一个上设有与所述导向台相配合的导向槽,所述导向台与所述导向槽的槽底其中一个上设有所述定位孔,另一个上设有所述定位件。
上述实施例中,水箱底座和支撑底面通过导向台和导向槽相配合的方式实现水箱组件在除湿机中定位,使水箱组件从除湿机活动槽中取出的操作更简单易行且更稳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水箱组件还包括上盖体,所述上盖体设置在所述水箱壳体上且位于开口处,所述上盖体上设有集液口,所述集液口与所述储液腔连通。
上述实施例中,上盖体上设有集液口,当外界空气通过风道组件进入除湿机壳体组件内时,在冷凝模块的作用下,外界空气的温度随之下降,空气中所包含的水分被冷凝,并在冷凝模块的表面结露形成水滴。随着冷凝模块表面的水滴越来越多,冷凝模块上的水珠往下滴至上盖体上,并通过上盖体上的集液口将冷凝水收集并引流至储液腔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盖体可分别与所述水箱壳体以及所述壳体组件卡合连接,所述上盖体与所述壳体本体的其中一个上设有凸块,所述另一个上设有与所述凸块相配合的凹槽,所述凸块与所述凹槽卡合连接。
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在上盖体与壳体本体的其中一个上设有凸块,另一个上设有与凸块相配合的凹槽,凸块与凹槽卡合连接的方式,使水箱壳体置于活动槽内时可以更好地定位,提高了水箱壳体与壳体本体结合的稳定性。
除此以外,上述技术方案的上盖体可分别与水箱壳体以及壳体组件可拆卸地卡合连接,有利于水箱壳体中冷凝水的倾倒,提高了除湿机水箱清理的效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集液口设置为向所述储液腔方向延伸并连通所述储液腔的漏斗状结构,从而有利于将上盖体上的冷凝水引流至集液口处进行回收,防止上盖体上积聚较多的冷凝水,甚至使冷凝水从上盖体处溢出除湿机外,导致除湿机容易出现故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除湿机还包括液位检测组件,所述液位检测组件包括浮子、浮子支架和感应装置,所述浮子支架设置在所述上盖体上,并延伸至所述储液腔内,所述浮子位于所述浮子支架内,所述浮子能在所述浮子支架内浮动,所述感应装置设置于所述壳体组件的所述安装容腔内,所述感应装置用于检测所述浮子的位置。
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在除湿机中设置液位检测组件,液位检测组件用于检测、监控和提示储液腔内的液位高度,进而提示将水箱壳体内的液体及时倾倒,防止水箱壳体内的液体溢出箱体外,影响环境卫生。与此同时,液位检测组件包括浮子支架,浮子支架能够使浮子更好地在浮子支架内浮动,提高液位检测组件的工作稳定性。
可选地,液位检测组件的感应装置为霍尔开关组件,霍尔开关组件还包括控制电路板,浮子上设有磁性件。当浮子到达液面最高水位位置后,浮子上的磁性件与霍尔开关连接,从而触发控制电路板控制霍尔开关,停止除湿机工作,使储液腔中的液体不会超过最高水位而向外溢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风道组件包括风道壳体和风扇,所述风道壳体和所述风扇连接,所述风道壳体分别与所述出风口和所述安装容腔连通。
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风道壳体,可以使风道组件内的冷风和热风处理更集中,还能将风道组件间隔形成独立的冷风通道和热风通道,减少风道组件内冷风与热风之间相互影响。通过在风道组件上设置风扇,可以使外界空气快速进入除湿机的风道组件内,并使空气在除湿机风道组件内加速流动和循环作用,且在风扇的作用下,经过热交换作用后的热空气能够迅速排出除湿机外,减少对除湿机冷凝模块温度的影响,从而提高了冷凝模块的制冷效果,也提高了除湿机的冷凝除湿作用效率,还能进一步延长冷凝模块的使用寿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除湿机还包括冷凝件,所述冷凝件设置在所述冷凝模块上。
通过在除湿机的冷凝模块上设置冷凝件,可以增加冷凝模块的冷凝面积,加速冷凝模块的热交换,使冷凝模块的快速降温,从而提高冷凝模块的制冷效率。
可选地,冷凝件为散热铝片。冷凝模块的表面紧贴散热铝片,散热铝片与风扇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除湿机还包括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与所述风道组件以及冷凝模块电连接。
通过设置控制组件,控制组件与风道组件和冷凝模块电连接,可以实现除湿机除湿启动、关闭以及除湿功率大小调节的自动化控制,提高了除湿机的使用便利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除湿机还包括显示模块,所述显示模块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上,所述显示模块与所述控制组件电连接。
上述实施例中的除湿机,通过在壳体组件上设置显示模块,可以更好地对空间的湿度进行显示,方便对空间湿度进行监控,以更精确地调节除湿机的工作状态,提高设备的自动化。显示模块还可以与控制组件电连接,可选地,显示模块上还可以设置操作面板,以通过显示模块上的操作面板实现对除湿机的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除湿机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除湿机壳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所述除湿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除湿机的水箱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除湿机的上盖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除湿机的剖面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支撑底面的定位孔的局部放大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所述除湿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液位检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风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壳体组件;11、安装容腔;12、进风口;13、出风口;14、支撑底面;15、活动槽;
2、风道组件;21、风道壳体;22、风扇;
3、冷凝模块;
4、水箱组件;41、水箱壳体;42、水箱底座;43、储液腔;44、上盖体;
5、液位检测组件;51、浮子;52、浮子支架;53、感应装置;
6、冷凝件;
7、控制组件;
8、显示模块;
101、定位孔;102、定位件;103、导向台;104、导向槽;105、凸块;106、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所述除湿机。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除湿机,包括:壳体组件1,壳体组件1设有安装容腔11,壳体组件1上设有进风口12和出风口13,进风口12和出风口13与安装容腔11连通,壳体组件1设有活动槽15,活动槽15的槽底形成支撑底面14;风道组件2,风道组件2设置于安装容腔11内;冷凝模块3,冷凝模块3设置于安装容腔11内;水箱组件4,水箱组件4包括水箱壳体41和水箱底座42,水箱壳体41和水箱底座42围合形成具有开口的储液腔43,水箱组件4与冷凝模块3相对设置,水箱组件4卡合于活动槽15内,水箱底座42与支撑底面14的其中一个上设有定位孔101,另一个上设有与定位孔101相配合的定位件102。
本申请的除湿机中,壳体组件1上设有活动槽15,水箱组件5可活动地放置于活动槽15中,方便将冷凝水延特定的装置引入水箱组件4的储液腔43中进行收集。壳体组件1的支撑面14与水箱底座42的其中一个中设置有定位孔101,另外一个上设置有与定位孔101相配合的定位件102,通过上述设计,可以将水箱组件4轻松地定位到除湿机的壳体组件1的活动槽15中。
可选地,水箱底座42与支撑底面14的其中一个上设有圆弧形的定位孔,另一个上设有与圆弧形定位孔相配合的定位件。水箱组件4通过上述圆弧形设计的定位孔,可以使水箱组件4更轻易地在壳体组件1的支撑底面14上自由滑入和滑出,从而使水箱组件4的抽拉方便易行,且结构简单,安全可靠。
优选地,定位孔101和与之相配合的定位件102均为圆弧形设计,使二者的配合活动更顺畅。
优选地,水箱底座42上设有定位孔101,壳体组件1的支撑面14上设有定位件102。这样,水箱底座42的结构更平稳,水箱组件4在桌面放置时也不容易倾斜。
除上述实施例的特征以外,本实施例进一步限定了:水箱底座42与支撑底面14的其中一个上设有导轨,另一个上设有与导轨相配合的滑块,滑块能在导轨上滑动。
上述的除湿机,水箱底座42和支撑底面14通过导轨和滑块相配合的形式,水箱底座42可以延着导轨设定的轨迹在支撑底面14上作往复运动,水箱组件4可以更快速地实现与支撑底面14相对应的定位孔101或定位凸起102配合定位。而且通过导轨和滑块相配合运动的方式,滑块与导轨上的水箱组件4从除湿机中取出时,能够保证水箱组件4的移动操作更稳定,有效防止储液腔43中的液体溢出。
如图2和图3所示,除上述实施例的特征以外,本实施例中的除湿机,水箱底座42与支撑底面14的其中一个上设有向上的导向台103,另一个上设有与导向台103相配合的导向槽104,导向台103与导向槽104的槽底其中一个上设有定位孔101,另一个上设有定位件102。
上述实施例中,水箱底座42和支撑底面14通过导向台103和导向槽104相配合的方式实现水箱组件4在除湿机中定位,使水箱组件4从除湿机活动槽15中取出的操作更简单易行且更稳定。
如图4和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水箱组件4还包括上盖体44,上盖体44设置在水箱壳体41上且位于开口处,上盖体44上设有集液口441,集液口441与储液腔43连通。
上述实施例中,上盖体44上设有集液口441,当外界空气通过风道组件2进入除湿机壳体组件1内时,在冷凝模块3的作用下,外界空气的温度随之下降,空气中所包含的水分被冷凝,并在冷凝模块3的表面结露形成水滴。随着冷凝模块3表面的水滴越来越多,冷凝模块3上的水珠往下滴至上盖体44上,并通过上盖体44上的集液口441将冷凝水收集并引流至储液腔43中。
如图4、图5和图8所示,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中,上盖体44可分别与水箱壳体41以及壳体组件1卡合连接,上盖体44与壳体本体11的其中一个上设有凸块105,另一个上设有与凸块105相配合的凹槽106,凸块105与凹槽106卡合连接。
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在上盖体44与壳体本体11的其中一个上设有凸块105,另一个上设有与凸块105相配合的凹槽106,凸块105与凹槽106卡合连接的方式,使水箱壳体41置于活动槽15内时可以更好地定位,提高了水箱壳体41与壳体本体11结合的稳定性。
除此以外,上述技术方案的上盖体44可分别与水箱壳体41以及壳体组件1可拆卸地卡合连接,有利于水箱壳体41中冷凝水的倾倒,提高了除湿机水箱清理的效率。
本实施例中,如图5-图7所示,集液口441设置为向储液腔43方向延伸并连通储液腔43的漏斗状结构,从而有利于将上盖体44上的冷凝水引流至集液口441处进行回收,防止上盖体44上积聚较多的冷凝水,甚至使冷凝水从上盖体处溢出除湿机外,导致除湿机容易出现故障。
在本实施中的除湿机,如图1、图6、图7和图9所示,还包括液位检测组件5,液位检测组件5包括浮子51、浮子支架52和感应装置53,浮子支架52设置在上盖体44上,并延伸至储液腔43内,浮子51位于浮子支架52内,浮子51能在浮子支架52内浮动,感应装置53设置于壳体组件1的安装容腔11内,感应装置53用于检测浮子51的位置。
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在除湿机中设置液位检测组件5,液位检测组件5用于检测、监控和提示储液腔43内的液位高度,进而提示将水箱壳体41内的液体及时倾倒,防止水箱壳体41内的液体溢出箱体外,影响环境卫生。与此同时,液位检测组件5包括浮子支架52,浮子支架能够使浮子51更好地在浮子支架52内浮动,提高液位检测组件5的工作稳定性。
可选地,液位检测组件5的感应装置53为霍尔开关组件,霍尔开关组件还包括控制电路板,浮子51上设有磁性件。当浮子51到达液面最高水位位置后,浮子51上的磁性件与霍尔开关连接,从而触发控制电路板控制霍尔开关,停止除湿机工作,使储液腔43中的液体不会超过最高水位而向外溢出。
在本实施中的除湿机,如图1、图6、图7和图10所示,风道组件2包括风道壳体21和风扇22,风道壳体21和风扇22连接,风道壳体21分别与出风口15和安装容腔11连通。
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风道壳体21,可以使风道组件2内的冷风和热风处理更集中,还能将风道组件间隔形成独立的冷风通道和热风通道,减少风道组件内冷风与热风之间相互影响。通过在风道组件2上设置风扇22,可以使外界空气快速进入除湿机的风道组件2内,并使空气在除湿机风道组件2内加速流动和循环作用,且在风扇22的作用下,经过热交换作用后的热空气能够迅速排出除湿机外,减少对除湿机冷凝模块3温度的影响,从而提高了冷凝模块3的制冷效果,也提高了除湿机的冷凝除湿作用效率,还能进一步延长冷凝模块3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施例中的除湿机,如图1和图10所示,还包括冷凝件6,冷凝件6设置在冷凝模块3上。
通过在除湿机的冷凝模块3上设置冷凝件6,可以增加冷凝模块3的冷凝面积,加速冷凝模块3的热交换,使冷凝模块3的快速降温,从而提高冷凝模块的制冷效率。
可选地,冷凝件6为散热铝片。冷凝模块3的表面紧贴散热铝片,散热铝片与风扇22连通。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除湿机,还包括控制组件7,控制组件7与风道组件2以及冷凝模块3电连接。
通过设置控制组件7,控制组件与风道组件2和冷凝模块3电连接,可以实现除湿机除湿启动、关闭以及除湿功率大小调节的自动化控制,提高了除湿机的使用便利性。
如图1和图3所示,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中的除湿机,还包括显示模块8,显示模块8设置在壳体组件1上,显示模块8与控制组件7电连接。
上述实施例中的除湿机,通过在壳体组件1上设置显示模块8,可以更好地对空间的湿度进行显示,方便对空间湿度进行监控,以更精确地调节除湿机的工作状态,提高设备的自动化。显示模块8还可以与控制组件7电连接,可选地,显示模块8上还可以设置操作面板,以通过显示模块8上的操作面板实现对除湿机的控制。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除湿机包括:
壳体组件(1),所述壳体组件(1)设有安装容腔(11),所述壳体组件(1)上设有进风口(12)和出风口(13),所述进风口(12)和所述出风口(13)与所述安装容腔(11)连通,所述壳体组件(1)设有活动槽(15),所述活动槽(15)的槽底形成支撑底面(14);
风道组件(2),所述风道组件(2)设置于所述安装容腔(11)内;
冷凝模块(3),所述冷凝模块(3)设置于所述安装容腔(11)内;
水箱组件(4),所述水箱组件(4)包括水箱壳体(41)和水箱底座(42),所述水箱壳体(41)和水箱底座(42)围合形成具有开口的储液腔(43),所述水箱组件(4)与所述冷凝模块(3)相对设置,所述水箱组件(4)卡合于所述活动槽(15)内,所述水箱底座(42)与所述支撑底面(14)的其中一个上设有定位孔(101),另一个上设有与所述定位孔(101)相配合的定位件(1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底座(42)与所述支撑底面(14)的其中一个上设有导轨,另一个上设有与所述导轨相配合的滑块,所述滑块能在所述导轨上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底座(42)与所述支撑底面(14)的其中一个上设有向上的导向台(103),另一个上设有与所述导向台(103)相配合的导向槽(104),所述导向台(103)与所述导向槽(104)的槽底其中一个上设有所述定位孔(101),另一个上设有所述定位件(10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组件(4)还包括上盖体(44),所述上盖体(44)设置在所述水箱壳体(41)上且位于所述开口处,所述上盖体(44)上设有集液口(441),所述集液口(441)与所述储液腔(43)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体(44)可分别与所述水箱壳体(41)以及所述壳体组件(1)卡合连接,所述上盖体(44)与所述壳体本体的其中一个上设有凸块(105),所述另一个上设有与所述凸块(105)相配合的凹槽(106),所述凸块(105)与所述凹槽(106)卡合连接;和/或
所述集液口(441)为向所述储液腔(43)方向延伸并连通所述储液腔(43)的漏斗状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机还包括液位检测组件(5),所述液位检测组件(5)包括浮子(51)、浮子支架(52)和感应装置(53),所述浮子支架(52)设置在所述上盖体(44)上,并延伸至所述储液腔(43)内,所述浮子(51)位于所述浮子支架(52)内,所述浮子(51)能在所述浮子支架(52)内浮动,所述感应装置(53)设置于所述壳体组件(1)的所述安装容腔(11)内,所述感应装置(53)用于检测所述浮子(51)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组件(2)包括风道壳体(21)和风扇(22),所述风道壳体(21)和所述风扇(22)连接,所述风道壳体(21)分别与所述出风口(13)和所述安装容腔(11)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冷凝件(6),所述冷凝件(6)设置在所述冷凝模块(3)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组件(7),所述控制组件(7)与所述风道组件(2)以及冷凝模块(3)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显示模块(8),所述显示模块(8)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1)上,所述显示模块(8)与所述控制组件(7)电连接。
CN202121153201.7U 2021-05-26 2021-05-26 除湿机 Active CN2153727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153201.7U CN215372746U (zh) 2021-05-26 2021-05-26 除湿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153201.7U CN215372746U (zh) 2021-05-26 2021-05-26 除湿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372746U true CN215372746U (zh) 2021-12-31

Family

ID=796317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153201.7U Active CN215372746U (zh) 2021-05-26 2021-05-26 除湿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37274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02355454B2 (en) Wind energy installation
JP4495005B2 (ja) 空気調和機
CN109405258B (zh) 移动式空调及控制方法
KR102095090B1 (ko) 소형 스마트 제습기
CN112146190A (zh) 除湿机
CN215372746U (zh) 除湿机
WO1993014353A1 (en) Portable dehumidifier
CN210980514U (zh) 衣柜
CN111276888A (zh) 一种降温除湿除盐装置
CN101749847A (zh) 除湿机的热交换器安装结构
CN215062470U (zh) 空气调节设备及系统
CN112909784B (zh) 一种便于散热防潮的配电箱
CN100465541C (zh) 除湿机冷凝水排出切断装置
KR200472870Y1 (ko) 선풍기 열교환기
JP4495006B2 (ja) 空気調和機
CN218348769U (zh) 除湿机
CN109340967B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217154387U (zh) 一种除湿机
CN112197491A (zh) 衣柜
CN219389932U (zh) 一种除湿加湿装置
CN214094906U (zh) 一种冷凝水收集装置
CN212252935U (zh) 除湿机
CN210980515U (zh) 衣柜
CN214101647U (zh) 一种用于放置交换机的箱体
CN211575286U (zh) 立式空调器的风道总成和立式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525

Address after: 410699 No. 107, Fazhan Road, Ningxia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Changsha City, Hunan Province (buildings 1-5, lanyuegu smart home appliance accessories Industrial Park)

Patentee after: Hunan Douhe Intelligent Electric Appliance Co.,Ltd.

Address before: 528311 No. 8, real estate Road, Shunjiang Neighborhood Committee Industrial Park, Beijiao Town, Shunde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floors 1-4, building a)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Shunde Noon Appliance Manufacturing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