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252935U - 除湿机 - Google Patents

除湿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252935U
CN212252935U CN202020687574.1U CN202020687574U CN212252935U CN 212252935 U CN212252935 U CN 212252935U CN 202020687574 U CN202020687574 U CN 202020687574U CN 212252935 U CN212252935 U CN 2122529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receiving
condenser
receiving tank
condensed water
evapor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68757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宜金
王若峰
乔光宝
张振富
张玲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68757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2529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2529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2529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rying Of Gas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除湿技术领域,公开一种除湿机,包括:水平设置的蒸发器;水平设置的冷凝器,设置于所述蒸发器下部;冷凝水接水槽,用于盛接所述蒸发器产生的冷凝水,其中,所述冷凝器设置于所述冷凝水接水槽内部。通过蒸发器和冷凝器均水平放置,使得蒸发器产生的温度较低的冷凝水滴落至冷凝水接水槽,对设置于冷凝水接水槽内的冷凝器进行降温。本申请通过冷凝水对冷凝器进行降温,提高了冷凝器的换热效率,增强了除湿机的除湿效果。

Description

除湿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除湿技术领域,例如涉及一种除湿机。
背景技术
目前,蒸汽压缩制冷系统式除湿机的除湿方式为冷凝除湿,其原理为:湿空气被风机吸入,经过蒸发器时冷凝出水分后形成较干燥的空气,经过冷凝器后,由出风口排出到环境中,达到对环境空气除湿的目的。其中,制冷系统由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蒸发器组成,用管道将其连接成一个封闭的系统。冷凝器换热效果越好,整机的能效会越高,除湿效果越好。现有的除湿机的冷凝器多采用风冷的方式,换热效率有限,除湿效果差。
在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除湿机中冷凝器换热效率有限,除湿效果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除湿机,以解决除湿机中冷凝器换热效率有限,除湿效果差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除湿机包括:水平设置的蒸发器;水平设置的冷凝器,设置于所述蒸发器下部;冷凝水接水槽,用于盛接所述蒸发器产生的冷凝水,其中,所述冷凝器设置于所述冷凝水接水槽内部。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除湿机,可以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通过蒸发器和冷凝器均水平放置,使得蒸发器产生的温度较低的冷凝水滴落至冷凝水接水槽,对设置于冷凝水接水槽内的冷凝器进行降温。本申请通过冷凝水对冷凝器进行降温,提高了冷凝器的换热效率,增强了除湿机的除湿效果。
以上的总体描述和下文中的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不用于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和附图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示为类似的元件,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并且其中: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除湿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除湿机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除湿机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蒸发器;20:冷凝器;30:冷凝水接水槽;301:开口;40:接水盘;401:排水口;50:驱动风扇;501:连接轴;60:从动风扇;70:压缩机;80:水箱;90:风机;100:压缩机舱;200:两器舱;201:进风口;202:出风口;203: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公开实施例的特点与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公开实施例。在以下的技术描述中,为方便解释起见,通过多个细节以提供对所披露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在没有这些细节的情况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仍然可以实施。在其它情况下,为简化附图,熟知的结构和装置可以简化展示。
本公开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公开实施例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本公开实施例中,术语“上”、“下”、“内”、“中”、“外”、“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公开实施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术语“设置”、“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除非另有说明,术语“多个”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公开实施例中,字符“/”表示前后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例如,A/B表示:A或B。
术语“和/或”是一种描述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表示:A或B,或,A和B这三种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除湿机,包括:水平设置的蒸发器10;水平设置的冷凝器20,设置于蒸发器10下部;冷凝水接水槽30,用于盛接蒸发器10产生的冷凝水,其中,冷凝器20设置于冷凝水接水槽30内部。
采用上述实施例,湿度较高的空气流经蒸发器表面,与蒸发器表面发生热量交换,蒸发器表面产生温度较低的冷凝水。通过蒸发器和冷凝器均水平放置,使得蒸发器产生的温度较低的冷凝水滴落至冷凝水接水槽,对设置于冷凝水接水槽内的冷凝器进行降温。本申请通过冷凝水对冷凝器进行降温,提高了冷凝器的换热效率,增强了除湿机的除湿效果。可选地,冷凝器20设置于冷凝水接水槽30内部。这样,冷凝水接水槽30内的冷凝水可以浸没冷凝器20,冷凝水接水槽内的冷凝水持续的对冷凝器进行冷却降温,提高了对冷凝器20的换热效果。
可选地,冷凝器20位于蒸发器10的正下方。这样,蒸发器10产生的冷凝水可全部滴落至冷凝器20,对冷凝器20起到冷却作用。其中,冷凝器20和蒸发器10通过冷媒管道连通。
可选地,蒸发器10的底面积小于冷凝水接水槽30的开口面积。这样,有助于收集蒸发器10产生的冷凝水,防止冷凝水滴落在冷凝水接水槽30外,造成冷凝水外流。
可选地,冷凝器的下表面所在的第五水平面高于冷凝水接水槽内的底面所在的第六水平面。这样,能够更好的使得冷凝水接水槽内的冷凝水与冷凝器的各个表面充分接触,进一步提高冷凝器的换热效率。其中,冷凝器可通过杆件或绳索支撑件进行支撑或连接,悬空设置于冷凝水接水槽内。
在实际应用中,蒸发器10可以为包括第一翅片组和穿设于第一翅片组的第一冷媒管的管翅式蒸发器,冷凝器20可以为包括第二翅片组和穿设于第二翅片组的第二冷媒管的管翅式冷凝器,其中,第一冷媒管和第二冷媒管连通。其中,第一翅片组中的翅片竖向设置,空气流经蒸发器的翅片表面时,预冷冷凝并产生温度较低的冷凝水,温度较低的冷凝水沿着翅片的表面向下流动滴落至冷凝器的第二翅片组,温度较低的冷凝水对冷凝器进行冷却降温。可选地,冷凝水接水槽30的开口301所在的第一水平面高于冷凝器20的上表面所在的第二水平面,即,冷凝器20设置于冷凝水接水槽30内部,这样,便于将冷凝器20全部浸泡在冷凝水接水槽30内的冷凝水中,提高对冷凝器20的散热效率,进而提高除湿机的除湿效果。
可选地,冷凝水接水槽30的开口所在的第一水平面低于蒸发器10的下表面所在的第三水平面。这样,有助于空气的流通,提高蒸发器10的换热效率。
可选地,冷凝水接水槽30设置有水管外接接口。这样,在实际应用中,除湿机初次使用时,冷凝水接水槽30内无水,可通过向冷凝水接水槽30内加水,从而保证除湿机的第一次运行时对冷凝器20的散热效果,提升除湿机第一次运行时的效率。可选地,水管外接接口可设置于冷凝水接水槽30的侧壁的顶部。这样,便于用户将冷凝水接水槽30内加满水,使得冷凝器20完全浸泡于冷凝水接水槽30内的冷凝水中。
可选地,除湿机还包括:接水盘40,冷凝水接水槽30设置于接水盘40。接水盘40用于盛接冷凝水接水槽30溢出的冷凝水。冷凝水接水槽30设置于接水盘40,可以理解为:冷凝水接水槽的底部所在的第六水平面高于接水盘的顶部开口所在的第四水平面;或冷凝水接水槽的底部所在的第六水平面低于接水盘的顶部开口所在的第四水平面且冷凝水接水槽的开口所在的第一水平面高于接水盘的顶部开口所在的第四水平面。冷凝水接水槽内的冷凝水与冷凝器进行热交换后,变为温度较高的水,从而冷凝水接水槽溢出至接水盘的水温度较高,当冷凝水接水槽的底部所在的第六水平面高于接水盘的顶部开口所在的第四水平面时,有助于防止接水盘内温度较高的水与冷凝水接水槽内的水进行热交换,导致冷凝水接水槽内的冷凝水的温度升高,进而降低冷凝水接水槽内的冷凝水对冷凝器的冷却降温效果;当冷凝水接水槽的底部所在的第六水平面低于接水盘的顶部开口所在的第四水平面且冷凝水接水槽的开口所在的第一水平面高于接水盘的顶部开口所在的第四水平面,或冷凝水接水槽的开口所在的第一水平面低于接水盘的顶部开口所在的第四水平面,有助于减少接水盘和冷凝水接水槽的占用空间。其中,冷凝水接水槽可通过绳索或杆件支撑连接接水盘,实现悬空设置的目的。
如图1所示,接水盘的开口面积大于冷凝水接水槽的开口面积,冷凝水接水槽位于接水盘的正上方,冷凝水接水槽内的冷凝水可直接从冷凝水接水槽的开口溢出,流至接水盘内,将冷凝水接水槽内的冷凝水快速排出。
可选地,冷凝水接水槽设有溢水口。冷凝水接水槽内的冷凝水通过溢水口流出至接水盘内。可选地,接水盘的开口面积可小于冷凝水接水槽的开口面积,且接水盘位于溢水口的正下方。这样,在减小接水盘体积的前提下,即可盛接冷凝水接水槽溢出的水。其中,接水盘还可与溢水口通过管道引流,这样接水盘只需位于溢水口的下方,满足水向下引流的条件即可,减少了接水盘的具体位置的局限性。可选地,溢水口设置于冷凝水接水槽的侧壁,其中,溢水口处设有管道接口,冷凝水接水槽可外接管道进行排水,避免水流溢出时飞溅现象。可选地,溢水口为冷凝水接水槽侧壁顶端的一豁口,冷凝水从豁口流出至接水盘。这样,能够更好的对冷凝水接水槽内的水进行引流,避免冷凝水接水槽四周均向外溢出水流的现象发生,防止冷凝水接水槽溢出的水流四处飞溅。可选地,当冷凝器的上表面所在的第二水平面低于冷凝水接水槽的开口所在的第一水平面时,冷凝水接水槽的溢水口的最低点所在的第七水平面高于冷凝器的上表面所在的第二水平面。这样,冷凝水接水槽存储大量的冷凝水,使得冷凝器完全浸泡在冷凝水接水槽内的冷凝水中,提高冷凝器的换热效率。
可选地,溢水口向下倾斜设置,即溢水口的进水口高于溢水口的出水口。这样,能够对冷凝水接水槽内待溢出的冷凝水起到引流作用,使待溢出的冷凝水尽可能的贴合冷凝水接水槽的外侧壁流动,防止水流在溢出时发生飞溅。可选地,溢水口为一个或多个。当蒸发器产生的冷凝水激增时,冷凝水接水槽内的冷凝水水量快速增多,此时通过多个溢水口可快速排出冷凝水接水槽内的冷凝水,防止冷凝水通过其他途径外流。
可选地,接水盘40设置有排水口401。这样,通过排水口401将接水盘40内的水排出,然后继续收集来自冷凝水接水槽溢出的温度较高的水,而冷凝水接水槽不断收集来自蒸发器产生的温度较低的冷凝水,降低与冷凝器相接触的冷凝水的温度,持续冷凝水对冷凝器20的冷却作用。其中,排水口401设置于接水盘40的底部。这样,能够更好的将接水盘40内的水全部排出。
可选地,排水口401与水箱80连接,或与外界管路连接。这样,当通过水箱80收集接水盘40内的水时,排水口401无需与外界管路连接,节省管件,节约空间,外观整洁;其次,当排水口401与外界管路连接时,可直接将接水盘40内的水通过排水口401排放至外界,如用户的洗手间的下水管道,无需担心水量过多而导致溢出的情况发生。
可选地,除湿机还包括:冷凝水扰流风扇,设置于冷凝水接水槽30。这样,一方面有助于降低冷凝水接水槽30内的冷凝水的温度,另一方面有助于加快冷凝水在冷凝器20表面的流动速度,提高冷凝器20的换热效率,进而提高除湿机的除湿效果。其中,冷凝水扰流风扇可通过绳索或杆件支撑悬空设置于冷凝水接水槽30。
可选地,冷凝水扰流风扇包括:防水风扇,设置于冷凝水接水槽内。其中,防水风扇的壳体通过支撑架安装于冷凝水接水槽底部;或防水风扇的壳体的对称两侧分别通过绳索或杆件与冷凝水接水槽的侧壁连接,从而悬空设置,实现扰动冷凝水接水槽内的冷凝水的目的。
可选地,冷凝水扰流风扇包括:驱动风扇50,设置于冷凝水接水槽30的开口所在的第一水平面的上部;和,从动风扇60,设置于冷凝水接水槽30内,且设置于冷凝器20的下部。这样,通过驱动风扇带动从动风扇转动,达到从动风扇扰动冷凝水接水槽内的冷凝水的目的,从而对冷凝水进行降温,及加快冷凝水在冷凝器表面的流动速度,提高冷凝器的换热效率。可选地,驱动风扇通过连接轴501与从动风扇连接,驱动风扇转动,通过连接轴501带动从动风扇的叶片旋转。
可选地,驱动风扇50设置于蒸发器10的下方,且位于冷凝器20的上方。这样,有助于吸引气流流经蒸发器10表面,气流与蒸发器进行热交换,气流经蒸发器冷凝出冷凝水,提高除湿效果。其中,驱动风扇可通过支撑架安装于冷凝水接水槽顶部;或驱动风扇的壳体对称两侧分别通过绳索或杆件与冷凝水接水槽的侧壁或其他零部件连接设置。
可选地,从动风扇60水平设置于冷凝器20的下方。这样,能够使得后续来自蒸发器10产生的冷凝水与冷凝水接水槽30内原有的冷凝水充分混合均匀,降低原有的冷凝水的温度,并加快冷凝水的流动速度,进一步的降低冷凝水的温度,并使得温度较低的冷凝水在冷凝器表面流动,提高冷凝器20的换热效率。从动风扇通过连接轴501悬挂于驱动风扇的下方。其中,从动风扇的壳体还可通过支撑架设置于冷凝水接水槽内,进一步提高从动风扇的稳定性,减轻驱动风扇的承重力。
可选地,除湿机还包括:设置有压缩机70和水箱80的压缩机舱100;和,设置有蒸发器10和冷凝器20的两器舱200,其中,两器舱200设置于压缩机舱100的上部。两器舱200设置于压缩机舱100的上部,有助于接水盘40内的水排入压缩机舱100内的水箱80中。可选地,压缩机70与冷凝器20和蒸发器10之间连接管道贯穿压缩机舱和两器舱之间的隔板203。
可选地,接水盘40设置于两器舱200的隔板203。这样,有助于提高除湿机除湿过程中的稳定性。
可选地,如图2所示,除湿机还包括:风机90,风机90设置于两器舱200内,且设置于蒸发器10的上部。这样,通过风机90能够更好的引导气流流经蒸发器10表面,发生热交换;其次,通过风机排出的气流对驱动风扇产生驱动力,使得驱动风扇转动,从而带动从动风扇转动,节约电能,提高除湿机的除湿效果。风机90的出风方向与蒸发器10的相邻翅片之间的空隙相对应,这样能够更好的驱动气流流经蒸发器10的表面,扩大气流与蒸发器10的接触面积,通过蒸发器10将气流中的水分冷凝并形成温度较低的冷凝水,温度较低的冷凝水与气流分离后沿着蒸发器的翅片表面滴落至冷凝器,并对冷凝器进行冷却降温,提高冷凝器的换热效率,从而使得除湿机不仅达到除湿效果,而且还提高了除湿效率。其中,风机90的壳体的对称的两侧可通过支撑件与两器舱200的侧壁连接,通过支撑件支撑风机90,使得风机悬空设置于两器舱200内。其中,支撑件可为绳索或杆件。其次,风机90还可起到降低气流温度的目的。
可选地,两器舱200的壳体包括:上顶面和侧面,其中,上顶面设置有进风口201,侧面设置有出风口202。这样,气流通过进风口201进入两器舱200,流经蒸发器10表面并进行热交换,蒸发器将气流中的水分冷凝并形成温度较低的冷凝水,温度较低的冷凝水与气流分离并沿着蒸发器的翅片表面滴落至冷凝器,经过蒸发器的气流从出风口排出,从而实现除湿机的除湿目的。其中,两器舱200周侧的四个侧面均可设置出风口202。这样,能够进一步的扩大气流的流量。如图3所示,气流从两器舱200上顶面的进风口201进入,依次流经蒸发器10、驱动风扇50后从两器舱200侧面的出风口202流出。
可选地,进风口201的通风面积小于风机90的扇叶的出风面积。这样,有助于防止气流未经蒸发器10冷凝除湿而直接从出风口排出,降低除湿效果。
以上描述和附图充分地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它们。其他实施例可以包括结构的以及其他的改变。实施例仅代表可能的变化。除非明确要求,否则单独的部件和功能是可选的,并且操作的顺序可以变化。一些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换其他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除湿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水平设置的蒸发器;
水平设置的冷凝器,设置于所述蒸发器下部;
冷凝水接水槽,用于盛接所述蒸发器产生的冷凝水,
其中,所述冷凝器设置于所述冷凝水接水槽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凝水接水槽的开口所在的第一水平面高于所述冷凝器的上表面所在的第二水平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凝水接水槽设置有水管外接接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水盘,所述冷凝水接水槽设置于所述接水盘。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水盘设置有排水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冷凝水扰流风扇,设置于所述冷凝水接水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水扰流风扇包括:
驱动风扇,设置于所述冷凝水接水槽的开口所在的第一水平面的上部;和,
从动风扇,设置于所述冷凝水接水槽内,且设置于所述冷凝器的下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设置有压缩机和水箱的压缩机舱;和,
设置有所述蒸发器和冷凝器的两器舱,
其中,所述两器舱设置于所述压缩机舱的上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风机,所述风机设置于所述两器舱内,且设置于所述蒸发器的上部。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器舱的壳体包括:
上顶面和侧面,
其中,所述上顶面设置有进风口,所述侧面设置有出风口。
CN202020687574.1U 2020-04-28 2020-04-28 除湿机 Active CN2122529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87574.1U CN212252935U (zh) 2020-04-28 2020-04-28 除湿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87574.1U CN212252935U (zh) 2020-04-28 2020-04-28 除湿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252935U true CN212252935U (zh) 2020-12-29

Family

ID=739975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687574.1U Active CN212252935U (zh) 2020-04-28 2020-04-28 除湿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2529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323341A (zh) 烘干系统及包括该系统的衣物处理设备
CN113764166A (zh) 一种油浸式变压器
CN212252935U (zh) 除湿机
JP4183053B2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ユニット
CN211429864U (zh) 一种单机柜数据中心液冷结构
JP3168853U (ja) 簡易型クーラー
CN101676642A (zh) 一种水冷式除湿机
CN212266427U (zh) 一种环保型橡胶输送带冷却装置
CN211720955U (zh) 服务器冷却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服务器机柜
CN209763553U (zh) 制冷设备的蒸发冷油路循环系统
KR100306266B1 (ko) 실내기 내부에서 물과 공기로 냉매를 냉각시키도록 된 에어컨
CN220017516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9714098U (zh) 换热组件和空气处理装置
KR20010105664A (ko) 천정형 에어컨 실내기의 드레인구조
CN218580750U (zh) 空气制水机排风管道及空气制水机
CN213208054U (zh) 除湿机
CN219640367U (zh) 除湿器
CN216346877U (zh) 空气净化装置
CN112197491A (zh) 衣柜
CN220852408U (zh) 除湿机
CN214841294U (zh) 除湿机
CN112484177B (zh) 空调器
CN113558545A (zh) 洗碗机
CN219713540U (zh) 换热组件及空气处理装置
CN219367837U (zh) 水冷式厨房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