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14098U - 换热组件和空气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换热组件和空气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14098U
CN219714098U CN202321096404.6U CN202321096404U CN219714098U CN 219714098 U CN219714098 U CN 219714098U CN 202321096404 U CN202321096404 U CN 202321096404U CN 219714098 U CN219714098 U CN 2197140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
liquid
heat
flow channel
exchange fl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09640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超
钟志尧
魏留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09640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140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140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140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换热组件和空气处理装置。换热组件包括:第一换热器和布液装置。第一换热器具有多个换热流道,多个所述换热流道包括第一换热流道和套设在所述第一换热流道外的第二换热流道,所述第二换热流道内的待冷却流体设置成与所述第一换热流道内的换热液体换热。布液装置与所述第一换热流道的出口连通,并设置成能将所述第一换热流道流出的换热液体布设至所述第二换热流道的外侧,以使所述第二换热流道内的待冷却流体能与布设至所述第二换热流道外侧的换热液体和流经所述第二换热流道外侧的换热气体换热。该换热组件采用多通道结构形式并形成良好的逆流换热效果,实现了结构紧凑、散热所需风量小、换热温差小、能量损失小的效果。

Description

换热组件和空气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但不限于空气处理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换热组件和空气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利用水蒸发散热的方案为:把水喷淋到空气中或热的管道上,水蒸发吸收管内热量或水的热量,水温下降,再循环喷淋。吸热后的热湿空气被排入环境中。
目前换热装置存在以下缺陷:1、体积大,结构不紧凑;2、换热温差大,能量损失大;3、所需风量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换热组件,其结构紧凑,需要的风量小,换热温差小,能量损失小,换热效率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换热组件,包括:
第一换热器,具有多个换热流道,多个所述换热流道包括第一换热流道和套设在所述第一换热流道外的第二换热流道,所述第二换热流道内的待冷却流体设置成与所述第一换热流道内的换热液体换热;和
布液装置,与所述第一换热流道的出口连通,并设置成能将所述第一换热流道流出的换热液体布设至所述第二换热流道的外侧,以使所述第二换热流道内的待冷却流体能与布设至所述第二换热流道外侧的换热液体和流经所述第二换热流道外侧的换热气体换热。
一种空气处理装置,包括压缩装置、膨胀装置、第三换热器和上述的换热组件,所述压缩装置、所述换热组件的第二换热流道、所述膨胀装置和所述第三换热器依次连接形成循环换热系统。
本申请实施例的换热组件,在第一换热器中,利用换热液体的蒸发潜热来带走第二换热流道内的待冷却流体的热量,且该换热液体在流经第一换热流道时已经与第二换热流道内的待冷却流体进行一次换热后温度升高,待冷却流体对换热液体进行初步加热,有利于换热液体布设到第二换热流道外后的蒸发,提高了换热效率。该高温的换热液体在布设到第二换热流道外并与第二换热流道内的待冷却流体换热时蒸发量增大,蒸发潜热带走的待冷却流体的热量更大。在第一换热器中,同时利用换热气体吸热和换热液体蒸发吸热,来对待冷却流体进行散热,因此,可大幅减少待冷却流体散热所需的换热气体的量,实现极致小风量。
第一换热器中的待冷却流体的热量同时传递给换热气体和换热液体,传热快速高效,可高效率换热,同时还有利于第一换热器的总体尺寸的减小,使得第一换热器的结构紧凑,所用制造材料减少,成本降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换热组件的第一换热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第一换热器的另一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的换热组件的第一换热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的换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再一实施例的换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述的第一换热器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布液装置的储液结构的一种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布液装置的储液结构的另一种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布液装置的一种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空气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空气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标记说明为:
100-换热组件,200-压缩装置,300-膨胀装置,400-第三换热器,500-风机,600-机壳,601-进风口,602-第一出风口,603-第二出风口,604-加液口;
11-第一换热器,111-第一侧,112-第二侧,113-第二换热流道,114-换热单元,115-竖向间隔,116-第三换热流道,117-第一换热流道,12-布液装置,121-储液结构,1211-储液空间,1212-储液槽,1213-分隔件,1214-溢流面,1215-液体输入端,1216-液体输出端,122-打水件,123-驱动件,1231-输出轴,1232-电机,124-喷淋装置,70-水泵。
本申请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换热组件100,包括第一换热器11和布液装置12。
如图1至图5所示,第一换热器11具有多个换热流道,多个换热流道包括第一换热流道117和套设在第一换热流道117外的第二换热流道113,第二换热流道113内的待冷却流体(即第二换热流道113的流道壁和第一换热流道117的流道壁之间的环形空间内的待冷却流体)设置成与第一换热流道117内的换热液体(比如水)换热。
布液装置12与第一换热流道117的出口连通,并设置成能将第一换热流道117流出的换热液体布设至第二换热流道113的外侧,以使第二换热流道113内的待冷却流体能与布设至第二换热流道113外侧的换热液体和流经第二换热流道113外侧的换热气体(比如空气)换热。
该换热组件100中,第一换热器11的第二换热流道113可用于待冷却流体通过,该待冷却流体可为制冷剂,如:该待冷却流体可为气体、液体或气液混合物;第一换热器11的第一换热流道117可用于换热液体通过。换热液体流经第一换热流道117时可与第二换热流道113内的待冷却流体换热,第一换热流道117内的换热液体可吸收待冷却流体的热量,使待冷却流体温度降低、实现待冷却流体的散热,换热液体的温度升高。
布液装置12与第一换热流道117的出口连通,并可将高温的换热液体布设至第二换热流道113的外侧,使得第二换热流道113内的待冷却流体可与该高温的换热液体(高温的换热液体的温度低于第二换热流道113内的待冷却流体的温度)换热;此外,第二换热流道113的外侧还有换热气体吹过,该换热气体也可与第二换热流道113内的待冷却流体换热。
第二换热流道113内的待冷却流体可与外侧流经的换热液体和换热气体换热,换热气体可吸收待冷却流体的热量,变成高温的换热气体;换热液体可吸收待冷却流体的热量,并蒸发到高温的换热气体中,随换热气体一起排走。
本申请实施例的换热组件100,在第一换热器11中,利用换热液体的蒸发潜热来带走第二换热流道113内的待冷却流体的热量,且该换热液体在流经第一换热流道117时已经与第二换热流道113内的待冷却流体进行一次换热后温度升高,待冷却流体对换热液体进行初步加热,有利于换热液体布设到第二换热流道113外后的蒸发,提高了换热效率。该高温的换热液体在布设到第二换热流道113外并与第二换热流道113内的待冷却流体换热时蒸发量增大,蒸发潜热带走的待冷却流体的热量更大。在第一换热器11中,同时利用换热气体吸热和换热液体蒸发吸热,来对待冷却流体进行散热,因此,可大幅减少待冷却流体散热所需的换热气体的量,实现极致小风量。
第一换热器11中的待冷却流体的热量同时传递给换热气体和换热液体,传热快速高效,可高效率换热,同时还有利于第一换热器11的总体尺寸的减小,使得第一换热器11的结构紧凑,所用制造材料减少,成本降低。
其中,布液装置12将换热液体布设至第二换热流道113的外侧,可以是将换热液体布设至第二换热流道113的外表面,和/或,将换热液体布设至第二换热流道113外侧的环境中。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多个换热流道还包括套设在第二换热流道113外的第三换热流道116。布液装置12设置成能将第一换热流道117流出的换热液体布设至第三换热流道116内(即第三换热流道116的流道壁和第二换热流道113的流道壁之间的环形空间内),且第三换热流道116设置成能供流经第二换热流道113外侧的换热气体通过。
第二换热流道113内的待冷却流体的平均温度高于第三换热流道116内的空气的温度、以及布设到第三换热流道116中的换热液体的温度,因此第二换热流道113内的待冷却流体的热量通过第二换热流道113和第三换热流道116之间的流道壁传递给第三换热流道116中的空气和布设到第三换热流道116中的换热液体。
第一换热流道117中的换热液体被待冷却流体加热后布设到第三换热流道116中,在第三换热流道116中蒸发进入换热气体中,换热液体蒸发吸收换热气体的热量以及从第二换热流道113的流道壁传递过来的热量,换热气体吸收从第二换热流道113传递过来的热量,吸热后的换热气体与换热液体吸热蒸发形成的蒸汽一起,以高温高湿的状态排入大气。
第一换热器11采用多通道结构,第二换热流道113中的待冷却流体的热量可传递给第一换热流道117中的换热液体,同时还可传递给第三换热流道116中的换热气体和换热液体,使第一换热器11的换热快速且高效。
第一换热流道117中的换热液体布设前经过加热,在布设后蒸发过程再次被第二换热流道113中的待冷却流体加热,有利于换热液体的蒸发,以增大吸热量,并且在相同散热量下,使得第一换热器11的结构更加紧凑,尺寸减小。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一换热流道117设置有多个且并列设置,第二换热流道113设置有多个且并列设置,多个第二换热流道113一一对应地套设在多个第一换热流道117外,且多个第一换热流道117的流向相同,多个第二换热流道113的流向相同。布液装置12与多个第一换热流道117的出口均连通,并设置成能向多个第二换热流道113的外侧布设换热液体。
多个第二换热流道113间隔设置,该间隔形成供换热气体和布液装置12布设的换热液体流经的通道,有利于第二换热流道113内的待冷却流体与外侧流经的换热气体和布设的换热液体充分换热,提高换热效率。
第一换热器11的该结构设置,使第一换热器11结构紧凑,有助于减小第一换热器11的总体积。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多个换热流道还包括套设在多个第二换热流道113外的第三换热流道116,第三换热流道116与每个第二换热流道113之间均设有间隙,第三换热流道116内、第二换热流道113外的空间形成供换热气体和布液装置12布设的换热液体流经的通道。
第三换热流道116与每个第二换热流道113之间均设有间隙,使得第三换热流道116内的换热气体与多个第二换热流道113的外侧充分接触,并且布液装置12将多个第一换热流道117流出的换热液体布设至第三换热流道116和多个第二换热流道113之间的空间内,使第一换热器11的换热更加高效,并且使第一换热器11整体结构更加紧凑。
在图1-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二换热流道113的外侧套设有第三换热流道116;在图4-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二换热流道113的外侧未套设有第三换热流道。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图3所示,第二换热流道113的流向与第一换热流道117的流向相反,即第二换热流道113内的待冷却流体的流动方向与第一换热流道117内的换热液体的流动方向相反,以便进行逆流换热。
第二换热流道113的流向与第二换热流道113外侧的换热气体的流向相反,即第二换热流道113内的待冷却流体的流动方向与第二换热流道113外侧的换热气体的流动方向相反,以便进行逆流换热。
第二换热流道113外侧的换热液体的流向设置成与第二换热流道113外侧的换热气体的流向相反,即第二换热流道113外侧的换热液体的流动方向与第二换热流道113外侧的换热气体的流动方向相反。
如图1所示,第一换热流道117内的换热液体由下向上流动,第二换热流道113内的待冷却流体由上向下流动,并且第三换热流道116内的换热气体由下向上流动,第三换热流道116内的换热液体由上向下流动。
第二换热流道113与第一换热流道117中的流体流动方向相反、第二换热流道113和第三换热流道116中的流体流动方向相反,以形成良好的逆流换热效果:第二换热流道113的进口处的待冷却流体的温度可略高于第一换热流道117的出口处的换热液体以及第三换热流道116的出口处的换热气体的温度,第二换热流道113的出口处的待冷却流体的温度略高于第一换热流道117的进口处的换热液体以及第三换热流道116的进口处的换热气体的温度,使得流体间整体上保持一个较低水平的均匀温度梯度,平均传热温差较低,能量损失小。
第一换热流道117内的换热液体经由布液装置12由上向下布设到第三换热流道116中,而第三换热流道116中的换热气体由下向上流动,与第三换热流道116中的换热液体的流动方向相反,因而也具有如上所述的逆流换热效果。此外,换热气体向上流动过程中逐渐吸收热量和换热液体蒸发形成的蒸汽,温度上升,绝对含湿量上升,相对湿度保持在一定水平,维持一定的吸湿能力,充分利用风量,使得相同散热量下所需风量更小。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第二换热流道113的进口和第一换热流道117的出口位于第一换热器11的第一侧111,第二换热流道113的出口和第一换热流道117的进口位于第一换热器11的第二侧112,第一换热器11的第一侧111和第二侧112为相对的两侧。
其中,第二换热流道113中的待冷却流体的流向与第一换热流道117中的换热液体的流向相反,第二换热流道113外侧的换热气体的流向设置成自第一换热器11的第二侧112朝向第一侧111流动(如图5所示),或自下而上流动(如图4所示)。
如图4所示,布液装置12布设的换热液体的流向与换热气体的流向也可设置成相反。
图4和图5所示的换热组件同样具有如上所述的逆流换热效果。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布液装置12包括储液结构121和布液机构,储液结构121具有与第一换热流道117的出口连通的储液空间1211,布液机构设置成将储液空间1211内的换热液体布设至第二换热流道113的外侧。在图5和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换热器11不包括第三换热流道,因此,布液装置12将换热液体布设至第二换热流道113的外侧,即布设至第一换热器11的外侧。
布液装置12中,储液机构的储液空间1211与第一换热流道117的出口连通,第一换热流道117中的与待冷却流体换热后的高温换热液体可自第一换热流道117的出口流出,并进入储液空间1211内,储液空间1211可用于存储该换热液体,如此使得换热液体具有一定的储备量,有利于换热液体后续与第二换热流道113内的待冷却流体换热时能够带走足够多的热量,进而保证对待冷却流体的散热效果。
布液机构可将储液空间1211内的高温换热液体布设到第一换热器11的外侧,使得高温换热液体能够落到第一换热器11的外侧,第二换热流道113内的待冷却流体可与第二换热流道113外侧的高温换热液体和换热气体换热,高温换热液体可吸收待冷却流体的热量,并蒸发到高温的换热气体中,随换热气体一起排走。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布液机构包括打水件122和驱动件123,储液结构121设置于第一换热器11下方,打水件122的一部分收容于储液空间1211;打水件122与驱动件123连接,并设置成能在驱动件123的带动下运动,以将储液空间1211内的换热液体激起并飞溅到第二换热流道113的外侧。
布液机构中,打水件122的一部分(如:打水件122的下部)可收容于第一换热器11下方的储液空间1211;驱动件123可带动打水件122运动,打水件122运动时可击打储液空间1211内的换热液体,使换热液体向上飞溅到第一换热器11上。
通过打水件122击打换热液体,可使换热液体变成细小颗粒并飞溅,使换热液体以更加分散的状态落到第一换热器11上,增加换热液体与第二换热流道113之间的换热面积,从而可以使换热液体与第二换热流道113内的待冷却流体的热交换更加均匀,提升换热液体的蒸发量和对待冷却流体的散热效果及散热效率。
飞溅到第一换热器11上、但未蒸发的换热液体可向下滑落并滴入储液空间1211内,以便打水件122再次将换热液体打起,实现换热液体的重复利用,提升换热液体的蒸发量和对待冷却流体的散热效果。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第一换热器11包括竖直设置并横向依次排列的多排换热单元114,每排换热单元114均可包括第一换热子管路和套设在第一换热子管路外的第二换热子管路,第一换热子管路和第二换热子管路可为蛇形分布的弯曲管路,多排换热单元114的第一换热子管路依次连通形成第一换热流道117,多排换热单元114的第二换热子管路依次连通形成第二换热流道113,使得第一换热器11采用双层管结构。第一换热器11的相邻两排换热单元114之间具有竖向间隔115。
与第一换热器11的至少一个竖向间隔115相对应,打水件122设置有至少一个,并与竖向间隔115一一对应设置,打水件122的另一部分位于对应的竖向间隔115内,且设置成能使储液空间1211内的换热液体飞溅到对应的竖向间隔115两侧的换热单元114的第二换热子管路(第二换热流道22)的外侧。
打水件122与第一换热器11的竖向间隔115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打水件122的另一部分(如:打水件122的上部)可伸入对应的竖向间隔115内,使得驱动件123带动打水件122运动时,打水件122可击打储液空间1211内的换热液体,并使换热液体向上飞溅,打水件122激起的换热液体可落到与该打水件122对应的竖向间隔115两侧的换热单元114上,以便利用换热液体的蒸发对待冷却流体进行散热。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第一换热器11包括至少三排换热单元114,使得第一换热器11具有多个竖向间隔115;相应地,打水件122设置有多个,储液空间1211分隔成多个储液槽1212,多个储液槽1212与多个竖向间隔115一一对应,并位于对应的竖向间隔115的下方,多个储液槽1212与多个打水件122一一对应,且打水件122的一部分收容于对应的储液槽1212内。
第一换热器11的竖向间隔115、打水件122和储液槽1212均设置有多个,且三者的设置数量相等并一一对应,打水件122的一部分(如:打水件122的下部)可收容于对应的储液槽1212内,打水件122的另一部分(如:打水件122的上部)可伸入对应的竖向间隔115内。打水件122在驱动件123的带动下运动时,可将对应的储液槽1212内的换热液体击起,并使该储液槽1212内的换热液体向上飞溅到与对应的竖向间隔115两侧的换热单元114上,以便利用换热液体的蒸发对待冷却流体进行散热。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储液空间1211具有液体输入端1215,液体输入端1215与第一换热流道117的出口连通,多个储液槽1212沿着远离液体输入端1215的方向依次排列。
相邻储液槽1212之间设有分隔件1213,其中:分隔件1213的顶面形成溢流面1214,且沿着远离液体输入端1215的方向,溢流面1214的高度依次降低(如图6所示,相邻两个溢流面1214的最高点之间的高度为h),以使一储液槽1212内的换热液体能够流经溢流面1214流入远离液体输入端1215一侧的相邻储液槽1212内。
储液结构121中,储液空间1211的一端为液体输入端1215,该液体输入端1215可与第一换热流道117的出口连通,使得第一换热流道117的出口流出的换热液体可进入液体输入端1215。多个储液槽1212沿着远离液体输入端1215的方向依次排列,且自液体输入端1215输入的换热液体可进入相邻的储液槽1212内。多个储液槽1212中,相邻储液槽1212之间设有分隔件1213,以将相邻的储液槽1212分隔开。其中,分隔件1213的顶面可形成溢流面1214,且沿着远离液体输入端1215的方向,溢流面1214的高度依次降低,使得多个储液槽1212形成阶梯结构。相邻两个储液槽1212中,靠近液体输入端1215的一个储液槽1212可为高级储液槽1212,远离液体输入端1215的一个储液槽1212可为低级储液槽1212,高级储液槽1212内的换热液体集聚到超过溢流面1214的高度后,能够流经溢流面1214并流入相邻的低级储液槽1212内,即实现了换热液体沿着远离液体输入端1215的方向在多个储液槽1212之间逐级流动。
各储液槽1212的最大储液高度由各储液槽1212远离液体输入端1215一侧的分隔件1213上的溢流面1214确定,使得沿着远离液体输入端1215的方向,各个储液槽1212的最大储液高度依次降低,如此能够形成多级储液槽1212结构,换热液体可逐级填充各储液槽1212,即高级储液槽1212中的换热液体溢出后才会进入下一级储液槽1212。换热液体可集聚于各级储液槽1212内,并可被打水件122打起,以保证足够的换热液体可落在第一换热器11上,保证了对待冷却流体的散热效果。
由于溢流面1214之间的高度差h的存在,使得换热液体可自动从高级储液槽221流到低级储液槽1212,无需外力驱动,结构简单可靠,成本低。
应当理解,除了通过设置分隔件1213顶部的溢流面1214的高度沿着远离液体输入端1215的方向依次降低,还可通过其他方式实现换热液体沿着远离液体输入端1215的方向在多个储液槽1212之间流动。如:另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分隔件1213设有与该分隔件1213两侧的储液槽1212连通的溢流孔,且沿着远离液体输入端1215的方向,溢流孔的高度依次降低,以使一储液槽1212内的换热液体能够通过溢流孔流入远离液体输入端1215一侧的相邻储液槽1212内。
各储液槽1212的最大储液高度由各储液槽1212远离液体输入端1215一侧的分隔件1213上的溢流孔的高度确定。由于沿着远离液体输入端1215的方向,分隔件1213上的溢流孔的高度依次降低,使得沿着远离液体输入端1215的方向,各个储液槽1212的最大储液高度依次降低,如此能够形成多级储液槽1212结构,换热液体可逐级填充各储液槽1212,即高级储液槽1212中的换热液体溢出后才会进入下一级储液槽1212。换热液体可集聚于各级储液槽1212内,并可被打水件122打起,以保证对待冷却流体的散热效果。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沿着远离液体输入端1215的方向(即图7中向左的方向),多个储液槽1212的底面的高度依次降低。
沿着远离液体输入端1215的方向,多个储液槽1212的底面的高度依次降低,使得多个储液槽1212的底面形成阶梯结构,进而使得多个储液槽1212的槽深可设置成相等,使得各个储液槽1212内的换热液体的量可基本相同,有利于保证对换热单元114中流经的待冷却流体的散热效果。
当然,多个储液槽1212的底面的高度不限于依次降低,如:在另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多个储液槽1212的底面设置成平齐。多个储液槽1212的底面平齐,且沿着远离液体输入端1215的方向(即图8中向左的方向),多个储液槽1212的最大储液高度依次降低,使得沿着远离液体输入端1215的方向,多个储液槽1212的槽深依次降低,进而使得各个储液槽1212内的换热液体的量可逐渐减小。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换热流道113的进口和第一换热流道117的出口位于第一换热器11的第一侧111,第二换热流道113的出口和第一换热流道117的进口位于第一换热器11的第二侧112,且第一换热器11的第一侧111和第二侧112为相对的两侧。如图5所示,第二换热流道113的进口的位置还可高于第二换热流道113的出口的位置,如:第二换热流道113的进口和第一换热流道117的出口可位于第一换热器11的右上侧,第二换热流道113的出口和第一换热流道117的进口可位于第一换热器11的左下侧。应当理解,第二换热流道113的进口和第二换热流道113的出口可以分别位于第一换热器11的左右侧或者前后侧。
第一换热器11中,待冷却流体可自第二换热流道113的进口流入第二换热流道113,并可自第二换热流道113的出口流出。其中,自第二换热流道113的进口流入的待冷却流体可沿着自第一换热器11的第一侧111朝向第二侧112的方向,依次流经多排换热单元114,并与第一换热器11外侧的换热液体和换热气体换热。换热后待冷却流体的温度降低,因此,第一换热器11的第一侧111的温度可低于第二侧112的温度,使得第一侧111可为第一换热器11的高温侧,第二侧112可为第一换热器11的低温侧。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液体输入端1215靠近第一换热器11的第一侧111。如图5所示,储液空间1211的液体输入端1215可位于第一换热器11的下侧并靠近第一换热器11的右侧,即液体输入端1215可位于第一换热器11的右下侧。
换热液体在储液空间1211内,可实现总体由液体输入端1215向远离液体输入端1215的方向流动,即换热液体在储液空间1211内整体可沿着由第一换热器11的第一侧111朝向第二侧112的方向流动,使得换热液体在储液空间1211内的总体流动方向和第一换热器11中待冷却流体的总体流动方向相同。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换热器11外侧流经的换热气体的流动方向设置为自第一换热器11的第二侧112朝向第一侧111。如图6所示,换热气体的流动方向可设置为自第一换热器11的左侧朝向右侧。
空气可在风机500的作用下,由第一换热器11的第二侧112(低温侧)流动至第一侧111(高温侧),而第一换热器11内的待冷却流体整体可由第一侧111流动至第二侧112,使得空气的总体流动方向和第一换热器11中待冷却流体的总体流动方向相反,并且空气的总体流动方向和储液空间1211内换热液体的总体流动方向相反,进而形成良好的逆流散热效果,整体上保持一个较低水平的均匀温度梯度,平均传热温差较低,能量损失小。空气由第一换热器11的第二侧112(低温侧)向第一侧111(高温侧)流动的过程中逐渐吸收热量和换热液体的蒸汽,温度上升,绝对含湿量上升,相对湿度保持在一定水平,维持一定的吸湿能力,充分利用风量,使得相同散热量下所需风量更小,第一换热器11的结构更紧凑。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空气的总体流动方向与第一换热器11中待冷却流体的总体流动方向相反,指的是流体整体的流动方向的相反;换热液体的总体流动方向和第一换热器11中待冷却流体的总体流动方向相同,指的是流体整体的流动方向的相同。例如,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换热器11的第二换热流道113为蛇形分布的弯曲流道,该蛇形分布的弯曲流道整体的延伸方向与空气的总体流动方向相反,但是,蛇形分布的弯曲流道可能在具体的某一位置处存在与空气的总体流动方向垂直的情况。同样的,蛇形分布的弯曲流道可能在具体的某一位置处存在与换热液体的总体流动方向垂直的情况。
当然,储液空间1211的液体输入端1215也可以靠近第一换热器11的第二侧112,此时,换热液体在储液空间1211内总体可沿着由第一换热器11的第二侧112朝向第一侧111的方向流动,使得换热液体的总体流动方向和第一换热器11中待冷却流体的总体流动方向相反。在此种情况下,储液空间1211内的换热液体的总体流动方向和第一换热器11中待冷却流体的总体流动方向相反,空气的总体流动方向和第一换热器11中待冷却流体的总体流动方向相反,储液空间1211内的换热液体的总体流动方向和空气的总体流动方向相同,该换热组件100应用于移动式空调器时,可有更好的冷凝水消耗能力,且能效提升。
应当理解,第二换热流道113的进口的位置可高于第二换热流道113的出口的位置,使得第二换热流道113内的待冷却流体整体自上而下流动,因此,空气的流动方向还可设置为自下而上,即自第一换热器11的下侧朝向上侧,以与待冷却流体的整体流动方向相反。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储液空间1211还具有液体输出端1216,液体输出端1216位于储液空间1211的远离液体输入端1215的一侧,液体输出端1216与第一换热流道117的进口通过回流管路连通。
储液空间1211内的剩余未蒸发的换热液体可通过回流管路回流到第一换热流道117的进口,以进行换热液体的循环使用。在储液空间1211内,剩余未蒸发的换热液体由于在空气的风冷和/或其他换热液体的蒸发作用下释放热量而温度降低,低温的换热液体被引入第一换热流道117中继续循环,因此,可增强进入第一换热流道117中的换热液体对待冷却流体的散热效果。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换热组件100还包括水泵70(参见图5),水泵70可设置在储液空间1211的液体输出端1216与第一换热流道117的进口之间的管路中。
水泵70可将储液空间1211内的剩余未蒸发的换热液体泵送回第一换热流道117内,以实现换热液体的循环利用。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打水件122包括可转动的打水轮,且如图5所示,多个打水轮的外径设置成相等,或者,如图9所示,沿着远离液体输入端1215的方向(即图7中向左的方向),多个打水轮的外径设置成依次增大。
打水件122可包括打水轮,驱动件123可带动打水轮发生转动,打水轮的多个叶片可在转动过程中击打储液空间1211内的换热液体,使换热液体飞溅到第一换热器11上。
应当理解,打水件122还可以为打水轮外的其他合理且有效的打水结构,如:打水件122可包括打水板,驱动件123可驱动打水板运动(如:上下摆动)并击打储液空间1211内的换热液体,使换热液体飞溅到第一换热器11上。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驱动件123和打水件122均设置有多个,且多个驱动件123与多个打水件122一一对应连接。
驱动件123和打水件122均设置有多个,且数量相等,多个驱动件123可分别驱动多个打水件122运动进行打水。多个驱动件123的设置,便于对多个打水件122的运动进行分别控制,以适应不同的需求,达到不同的散热效果。
另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9所示,驱动件123具有输出轴1231,多个打水件122均安装于输出轴1231,输出轴1231水平设置(如图9所示)或倾斜设置(如图5所示)。
驱动件123可具有一个输出轴1231,多个打水件122可同轴安装于该输出轴1231,使得一个驱动件123可同时驱动多个打水件122进行同步运动,减少了驱动件123的数量,有利于降低成本。
其中,如图5所示,在打水件122包括打水轮,且多个打水轮的外径相等的情况下,为适应呈阶梯排布的多个储液槽1212,可将驱动件123的输出轴1231倾斜设置,以便该输出轴1231可同时与多个打水轮连接。或者,如图9所示,在打水件122包括打水轮,且多个打水轮的外径依次增大的情况下,外径依次增大的多个打水轮可与呈阶梯排布的多个储液槽1212适配,因此可将驱动件123的输出轴1231水平设置,该输出轴1231可同时与多个打水轮连接。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驱动件123可包括电机1232,该电机1232的电机轴(输出轴1231)可与打水件122连接,并直接带动打水件122运动;或者,驱动件123除包括电机1232外,还可包括传动机构,电机1232可通过传动机构驱动打水件122运动,该传动机构可为齿轮传动机构、连杆机构等。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换热流道117设置成还通过补液管路连通换热液体的液源;或者,储液结构121设置成还通过补液管路连通换热液体的液源。
换热液体在第一换热流道117和布液装置12之间循环过程中由于蒸发而产生损耗,因此,可将液源的换热液体通过补液管路补充到换热液体的循环管路中。其中,补液管路可与第一换热流道117连通,如:可与第一换热流道117的进口连通,以将补充的换热液体直接送入第一换热流道117;或者补液管路可与储液结构121连通,以将补充的换热液体直接送入储液结构121。
其中,在储液结构121通过补液管路连通换热液体的液源、且储液结构121包括呈阶梯结构的多个储液槽1212的情况下,可以根据补充的换热液体的温度,将储液结构121与补液管路的连通位置(即储液结构121的补液位置)设置在任何一级储液槽1212处,如:补充的换热液体的温度可与补液位置处的换热液体的温度相同或接近。如此设置,使得补充的换热液体不会影响各级储液槽1212整体的温度梯度,保证储液结构121内原有均匀温度梯度。其中,补充的换热液体的温度可与补液位置处的换热液体的温度相同或接近指的是,加入储液槽1212的换热液体不会改变位于设有该补液位置的储液槽1212与其上下级储液槽1212之间的温度大小顺序。
应当理解,布液装置12不限于上述,还可以为其他形式。如:在另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布液装置12包括:布液机构和储液结构121。其中,布液机构包括与第一换热流道117的出口连通的喷淋装置124,喷淋装置124的喷淋口设置于第一换热器11的上方;储液结构121包括设置于第一换热器11下方的接液盘,接液盘设置成能承接喷淋装置124喷出的换热液体。
布液装置12中,喷淋装置124的进液口可与第一换热流道117的出口连通,使得第一换热流道117中的与待冷却流体换热后的高温换热液体可自第一换热流道117的出口流出,并流入喷淋装置124。喷淋装置124的喷淋口设置于第一换热器11的上方,进入喷淋装置124的高温换热液可向下喷淋到第一换热器11的外侧,使得第二换热流道113内的待冷却流体可与第二换热流道113外侧的高温换热液体和换热气体换热,高温换热液体可吸收待冷却流体的热量,并蒸发到高温的换热气体中,随换热气体一起排走。该第一换热器11外侧流经的换热气体的流动方向可为自第一换热器11的第二侧112(第二换热流道113的出口所在的一侧)朝向第一侧111(第二换热流道113的进口所在的一侧),或者可为自下向上。
第一换热器11的下方设有接液盘,该接液盘可用于承接喷淋装置124喷出的未蒸发的换热液体,以便将未蒸发的换热液体进行收集,便于进行循环利用。
其中,接液盘与第一换热流道117的进口可通过回流管路连通,以使换热液体流路为循环流路,使得接液盘内收集的未蒸发的换热液体可回流到第一换热流道117,在第一换热流道117中进行换热流体与待冷却流体的换热,以实现换热液体的循环利用。在接液盘内,剩余未蒸发的换热液体由于在空气的风冷和/或其他换热液体的蒸发作用下释放热量而温度降低,低温的换热液体被引入第一换热流道117中继续循环,因此,可增强进入第一换热流道117中的换热液体对待冷却流体的散热效果。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换热器11的多个换热流道中的至少一个换热流道的内侧和/或外侧设有凹结构或者凸结构,凹结构例如可为螺纹、凹槽等结构,凸结构例如为可凸起、翅片等结构。
这些凹结构或者凸结构可以增大待冷却流体与换热液体、换热气体之间的换热面积,以提高换热效率;并且这些凹结构或者凸结构还可以提供扰流效果,使得换热流道内的待冷却流体、换热液体、换热气体的温度更加均匀,有利于提高换热效果。因此这些凹结构或者凸结构整体上起到了加强换热效果,提高了换热效率。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换热流道外可以设有透气的多孔吸附材料。这些多孔吸附材料可以减慢换热液体和换热气体穿过的速度,从而增加换热液体和换热气体之间的接触时间,有利于换热液体吸热后蒸发到换热气体中,使得换热液体的蒸汽可随换热气体一起流走。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换热组件还包括第二换热器,该第二换热器可以为常规的管翅式换热器。第二换热器具有第四换热流道,第四换热流道与第二换热流道串联连接。
通过将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串联,进一步提高了换热组件整体的换热效果。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待冷却流体可包括R290、R134a、R600或R744(二氧化碳)。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换热液体可包括水或水溶液。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换热气体可包括空气。利用空气作为换热气体,易于取得,且成本低。
本申请实施例的换热组件,自第二换热流道113外流经的换热气体的湿度比流经常规风冷换热器或冷却塔的空气的湿度更高,热值较高,存在较高利用价值。整个第一换热器11充分利用逆流换热效果,对于温度滑移较大的待冷却流体的冷却更加有利,比如二氧化碳制冷剂在超临界状态的冷却。
应当理解,待冷却流体、换热液体和换热气体不限于上述,还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为其他流体。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空气处理装置,包括压缩装置200、膨胀装置300、第三换热器400和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换热组件100,压缩装置200、换热组件100的第二换热流道113、膨胀装置300和第三换热器400依次连接形成循环换热系统。
该空气处理装置中,压缩装置200、换热组件100的并联连接的第二换热流道113、膨胀装置300、以及第三换热器400可依次连接形成循环换热系统,其中,该循环换热系统可用于制冷或除湿,换热组件100可用作冷凝器,第三换热器400可用作蒸发器,室内空气可与第三换热器400的制冷剂换热,以实现室内空气的冷却;室内空气可流经换热组件100的第二换热流道113的外侧,且换热后的高温高湿气体可排到室外。
该空气处理装置使用上述实施例的换热组件100,换热组件100利用换热液体的蒸发潜热来带走热量,可大幅度减小换热组件100散热所需的风量。相比于现有的单风管移动空调,通过抽取大量室内空气散热,室内冷空气被排走需引入室外热空气来弥补,造成冷量损失,本申请实施例的空气处理装置,除具备极佳的换热效能之外,还能够大幅减小室内空气流经换热组件100并排到室外的排风量,因此可大幅减小冷量损失和能量消耗,产生节能效益,且该空气处理装置可应用在散热风量受限的场合。
由于换热组件100具有换热所需的风量更小的优势,因此,空气处理装置在使用室内空气来散热的场合,能大大节省排到室外的空气量,节能效果明显。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空气处理装置还包括接水盘,接水盘置于第三换热器的下方,并设置成承接第三换热器上的冷凝水;换热组件为能够通过补液管路连通换热液体的液源的换热组件,换热液体的液源包括接水盘。
该接水盘可用作液源,补液管路的进口可与接水盘连通,以便通过接水盘为第一换热流道117或储液结构121提供换热液体。接水盘的冷凝水的温度较低,低温的冷凝水被引入第一换热器11的第一换热流道117中,可增强对第二换热流道113中的制冷剂(待冷却流体)的散热效果。
应当理解,液源除了包括接水盘,还可包括其他液源,如:如图10所示,空气处理装置的机壳600上可设置加液口604,该加液口604可与补液管路的进口连通,以便从外部向空气处理装置补充换热液体;或者,空气处理装置还可包括盛装换热液体的盛液容器,补液管路的进口可与该盛液容器连通,以通过盛液容器来为换热组件100补充换热液体,加液口604可与该盛液容器连通。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空气处理装置还包括风机500,用于驱动换热气体流经第一换热器11,使换热气体可由第一换热器11的第二侧112(低温侧)流向第一侧111(高温侧),或者由第二换热器11的下侧流向上侧。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空气处理装置为整体式空调器(如:单风管移动式空调器、窗机等)或者除湿机。
其中,如图10所示,空气处理装置为整体式空调器时,该空调器包括机壳600,机壳600具有进风口601、第一出风口602和第二出风口603,其中,进风口601与第一出风口602通过第一风道连通,进风口601与第二出风口603通过第二风道连通。进风口601和第一出风口602设置成均与室内连通,第二出风口603设置成与室外连通。其中,进风口601、第一出风口602和第二出风口603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
第三换热器400可设置于第一风道内。换热组件100的第一换热器11可设置于第二风道内,使得第三换热流道113内的制冷剂可同时与布液装置12布设的换热液体和第二风道中的空气换热。
空调器的机壳600上还可设置加液口604,加液口604可与补液管路的进口连通,以便通过加液口604向储液空间1211或第一换热流道117额外补充换热液体。
如图11所示,空气处理装置为除湿机时,除湿机的机壳600具有进风口601、第一出风口602和第二出风口603,进风口601和第一出风口602设置成均与室内连通,第二出风口603设置成可通过排风管与室外连通;机壳600内设有风道,风道的一端可与进风口601连通,风道的另一端可与第一出风口602和第二出风口603连通。除湿机的机壳600上无需设置加液口。
除湿机工作时,第三换热器400可用作蒸发器,换热组件100可用作冷却器,且第三换热器400和换热组件100的第一换热器11均位于风道内,且第一换热器11可位于第三换热器400的远离进风口601的一侧。从进风口601进入除湿机内的空气可依次流经第三换热器400和第一换热器11的第二换热流道113的外侧,空气中的水蒸气可在第三换热器400上冷凝形成冷凝水,第三换热器400下方的接水盘承接该冷凝水,并且接水盘可与补液管路的进口连通。
布液装置12可将冷凝水布设至第二换热流道113的一部分(如:第二换热流道113的高温部分,靠近第二换热流道113的进口)的外侧,以便利用高温的制冷剂来使冷凝水蒸发。其中,从第二出风口603通过排风管排到室外的空气量是以足够消耗冷凝水来确定的,但它并不一定和换热组件100散热所需空气量相等,即经过换热组件100的第二换热器11的空气中,只有一部分空气(如:流经第二换热流道113的高温部分的空气)跟布液装置12布设的冷凝水接触,冷凝水蒸发形成的水蒸气可随该部分空气从第二出风口603排走;另一部分(如:流经第二换热流道113的低温部分(靠近第二换热流道113的出口)的空气)没有跟冷凝水接触,可通过第一出风口602排到室内。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27)

1.一种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换热器,具有多个换热流道,多个所述换热流道包括第一换热流道和套设在所述第一换热流道外的第二换热流道,所述第二换热流道内的待冷却流体设置成与所述第一换热流道内的换热液体换热;和
布液装置,与所述第一换热流道的出口连通,并设置成能将所述第一换热流道流出的换热液体布设至所述第二换热流道的外侧,以使所述第二换热流道内的待冷却流体还能与布设至所述第二换热流道外侧的换热液体和流经所述第二换热流道外侧的换热气体换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换热流道还包括套设在所述第二换热流道外的第三换热流道,所述布液装置设置成能将所述第一换热流道流出的换热液体布设至所述第三换热流道内,且所述第三换热流道设置成能供流经所述第二换热流道外侧的换热气体通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流道设置有多个且并列设置,所述第二换热流道设置有多个且并列设置,多个所述第二换热流道一一对应地套设在多个所述第一换热流道外,且多个所述第一换热流道的流向相同,多个所述第二换热流道的流向相同;
所述布液装置与多个所述第一换热流道的出口连通,并设置成能向多个所述第二换热流道的外侧布设换热液体;
多个所述第二换热流道间隔设置,所述间隔形成供换热气体和所述布液装置布设的换热液体流经的通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换热流道还包括套设在多个所述第二换热流道外的第三换热流道,所述第三换热流道与每个所述第二换热流道之间均设有间隙,所述第三换热流道内形成供换热气体和所述布液装置布设的换热液体流经的通道。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热流道的流向与所述第一换热流道的流向相反;和/或
所述第二换热流道的流向与所述第二换热流道外侧的换热气体的流向相反;和/或
所述第二换热流道外侧的换热液体的流向设置成与所述第二换热流道外侧的换热气体的流向相反。
6.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热流道的进口和所述第一换热流道的出口位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一侧,所述第二换热流道的出口和所述第一换热流道的进口位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二侧,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为相对的两侧;
其中,所述第二换热流道的流向与所述第一换热流道的流向相反;和/或,所述第二换热流道外侧的换热气体的流向设置成自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二侧朝向第一侧,或自下而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液装置包括:
储液结构,具有与所述第一换热流道的出口连通的储液空间;和
布液机构,设置成能将所述储液空间内的换热液体布设至所述第二换热流道的外侧。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液机构包括:
驱动件;和
打水件,其一部分收容于所述储液空间,并与所述驱动件连接,所述打水件设置成能在所述驱动件的带动下运动,以将所述储液空间内的换热液体激起并飞溅到所述第二换热流道的外侧。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器包括竖直设置并横向依次排列的多排换热单元,每排所述换热单元均包括第一换热子管路和套设在所述第一换热子管路外的第二换热子管路,多排所述换热单元的第一换热子管路依次连通形成所述第一换热流道,多排所述换热单元的第二换热子管路依次连通形成所述第二换热流道,相邻两排所述换热单元之间具有竖向间隔;
所述储液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换热器下方,所述打水件设置有至少一个,并与所述竖向间隔一一对应设置,所述打水件的另一部分位于对应的所述竖向间隔内,且设置成能使所述储液空间内的换热液体飞溅到对应的所述竖向间隔两侧的所述换热单元的第二换热流道的外侧。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器包括至少三排所述换热单元,使得所述第一换热器具有多个所述竖向间隔;
所述打水件设置有多个,所述储液空间分隔成多个储液槽,多个所述储液槽与多个所述竖向间隔一一对应,并位于所述竖向间隔的下方,多个所述储液槽与多个所述打水件一一对应,且所述打水件的一部分收容于对应的所述储液槽内。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空间具有液体输入端,所述液体输入端与所述第一换热流道的出口连通,多个所述储液槽沿着远离所述液体输入端的方向依次排列;
相邻所述储液槽之间设有分隔件,其中:
所述分隔件的顶面形成溢流面,且沿着远离所述液体输入端的方向,所述溢流面的高度依次降低,以使一所述储液槽内的换热液体能够流经所述溢流面流入远离所述液体输入端一侧的相邻所述储液槽内;或者,
所述分隔件设有与该分隔件两侧的所述储液槽连通的溢流孔,且沿着远离所述液体输入端的方向,所述溢流孔的高度依次降低,以使一所述储液槽内的换热液体能够通过所述溢流孔流入远离所述液体输入端一侧的相邻所述储液槽内。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储液槽的底面平齐,或者,沿着远离所述液体输入端的方向,多个所述储液槽的底面的高度依次降低。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热流道的进口和所述第一换热流道的出口位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一侧,所述第二换热流道的出口和所述第一换热流道的进口位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二侧,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为相对的两侧;
所述液体输入端靠近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一侧或第二侧。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热流道外侧的换热气体的流向设置为自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二侧朝向第一侧。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空间还具有液体输出端,所述液体输出端位于所述储液空间的远离所述液体输入端的一侧,所述液体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换热流道的进口通过回流管路连通。
16.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设置有多个,且与多个所述打水件一一对应连接;或
所述驱动件具有输出轴,多个所述打水件均安装于所述输出轴,所述输出轴水平设置或倾斜设置。
17.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水件包括打水轮,且沿着远离所述液体输入端的方向,多个所述打水件的打水轮的外径依次增大。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液装置包括:
布液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一换热流道的出口连通的喷淋装置,所述喷淋装置的喷淋口设置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上方;和
储液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换热器下方的接液盘,所述接液盘设置成能承接所述喷淋装置喷出的换热液体。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液盘具有液体输出端,所述液体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换热流道的进口通过回流管路连通。
20.如权利要求7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流道设置成还通过补液管路连通换热液体的液源;或者
所述储液结构设置成还通过补液管路连通换热液体的液源。
21.如权利要求1至4、7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换热流道中的至少一个换热流道的内侧和/或外侧设有凹结构或者凸结构。
22.如权利要求1至4、7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热流道外设有透气的多孔吸附材料。
23.如权利要求1至4、7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换热器,具有第四换热流道,所述第四换热流道与所述第二换热流道串联连接。
24.如权利要求1至4、7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待冷却流体包括R290、R134a、R600或R744;和/或
所述换热液体包括水或水溶液;和/或
所述换热气体包括空气。
25.一种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装置、膨胀装置、第三换热器和权利要求1至24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热组件,所述压缩装置、所述换热组件的第二换热流道、所述膨胀装置和所述第三换热器依次连接形成循环换热系统。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水盘,置于所述第三换热器的下方,并设置成承接所述第三换热器上的冷凝水;
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一换热流道或者所述布液装置的储液结构设置成还通过补液管路连通所述接水盘。
27.如权利要求25或26所述的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处理装置为整体式空调器或者除湿机。
CN202321096404.6U 2023-05-08 2023-05-08 换热组件和空气处理装置 Active CN2197140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96404.6U CN219714098U (zh) 2023-05-08 2023-05-08 换热组件和空气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96404.6U CN219714098U (zh) 2023-05-08 2023-05-08 换热组件和空气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14098U true CN219714098U (zh) 2023-09-19

Family

ID=879817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096404.6U Active CN219714098U (zh) 2023-05-08 2023-05-08 换热组件和空气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1409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941324A (en) Hybrid vapor-compression/liquid desiccant air conditioner
US4984434A (en) Hybrid vapor-compression/liquid desiccant air conditioner
US6216489B1 (en) Liquid desiccant air conditioner
CN209782878U (zh) 一种热管蒸发冷却式屋顶空调机组
CN102833988A (zh) 一种数据中心散热方案
CN104132409B (zh) 采用旋转布水的蒸发冷却冷水机组
CN106907808A (zh) 结合冷凝水回收的蒸发冷却‑机械制冷复合式家用空调
CN102984924A (zh) 一种数据中心散热方案
KR101042812B1 (ko) 2단 저온수 흡수식 냉동기
CN1325144C (zh) 一种超重力液体吸收除湿与再生系统
CN111698888B (zh) 一种自然蒸发冷却的服务器机柜及其工作方法
CN219714098U (zh) 换热组件和空气处理装置
CN219713540U (zh) 换热组件及空气处理装置
CN219640367U (zh) 除湿器
CN220017537U (zh) 空气调节设备
CN202941081U (zh) 一种数据中心散热方案
CN202918627U (zh) 一种数据中心散热装置
CN213020287U (zh) 用于空调的换热器及空调
CN208382615U (zh) 除湿模组及制冷设备
CN112781132A (zh) 一种冷风机的双重散热结构及冷风机
CN214469051U (zh) 一种冷风机的双重制冷结构及冷风机
CN219389940U (zh) 一种节能环保高速蒸发降温冷却设备
CN219756704U (zh) 一种风水冷凝器
CN219829000U (zh) 过冷式除湿机
CN214370664U (zh) 一种冷风机的双重散热结构及冷风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