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13540U - 换热组件及空气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换热组件及空气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13540U
CN219713540U CN202321094168.4U CN202321094168U CN219713540U CN 219713540 U CN219713540 U CN 219713540U CN 202321094168 U CN202321094168 U CN 202321094168U CN 219713540 U CN219713540 U CN 2197135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
liquid
heat
flow channel
heat exchang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09416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超
钟志尧
魏留柱
张波
周宏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09416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135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135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135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换热组件及空气处理装置,涉及换热技术领域。换热组件包括:第一换热器,具有第一换热流道和第二换热流道,第一换热流道内的待冷却流体设置成与第二换热流道内的换热液体换热;第二换热器,具有第三换热流道,第三换热流道和第一换热流道并联连接;和布液装置,与第二换热流道的出口连通,并设置成能将第二换热流道流出的换热液体布设至第二换热器的外侧,第一换热流道内的待冷却流体设置成与第二换热器外侧流经的换热气体和换热液体换热。在换热组件的第二换热器中,利用换热液体的蒸发潜热来带走待冷却流体的热量,对待冷却流体的散热效果好,且可减少待冷却流体散热所需的换热气体的量,实现极致小风量。

Description

换热组件及空气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换热组件及空气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空调器中,利用水蒸发对冷凝器进行散热的方案中,常采用把水喷淋到空气中或热的冷凝器管道上,通过水蒸发吸收管道或水的热量,以达到散热目的。吸热后的热湿空气则被排入环境中。
利用水蒸发散热的方案常通过提供足够大的风量,以达到水温下降和散热目的,造成能量消耗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换热组件及空气处理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的利用水蒸发散热的方案为实现散热需提供足够大风量、造成能量消耗较大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换热组件,包括:
第一换热器,具有第一换热流道和第二换热流道,所述第一换热流道内的待冷却流体设置成与所述第二换热流道内的换热液体换热;
第二换热器,具有第三换热流道,所述第三换热流道和所述第一换热流道并联连接;和
布液装置,与所述第二换热流道的出口连通,并设置成能将所述第二换热流道流出的换热液体布设至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外侧,所述第三换热流道内的待冷却流体设置成与所述第二换热器外侧流经的换热气体和换热液体换热。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空气处理装置,包括压缩装置、膨胀装置、第三换热器和如上所述的换热组件,所述压缩装置、所述换热组件的并联连接的第一换热流道和第三换热流道、所述膨胀装置、以及所述第三换热器依次连接形成循环换热系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组件,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组件,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均可用于待冷却流体的散热,降低待冷却流体的温度;在第二换热器中,利用换热液体的蒸发潜热来带走第三换热流道内的待冷却流体的热量,且该换热液体在第一换热器中已经进行一次换热后温度升高,该高温的换热液体在与第三换热流道内的待冷却流体换热时蒸发量增大,蒸发潜热带走的待冷却流体的热量更大。在第二换热器中,同时利用换热气体吸热和换热液体蒸发吸热,来对待冷却流体进行散热,因此,可大幅减少待冷却流体散热所需的换热气体的量,实现极致小风量。
第二换热器中的待冷却流体的热量同时传递给换热气体和换热液体,传热快速高效,可高效率换热,同时还有利于第二换热器的总体尺寸的减小,使得第二换热器的结构紧凑,所用制造材料减少,成本降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换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换热组件中第二换热器与布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换热组件中储液结构的一种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换热组件中储液结构的另一种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换热组件中布液装置的另一种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空气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空气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0-换热组件,200-压缩装置,300-膨胀装置,400-第三换热器,500-风机,600-机壳,601-进风口,602-第一出风口,603-第二出风口,604-加液口;
11-第二换热器,111-第一侧,112-第二侧,113-第三换热流道,114-换热单元,115-竖向间隔,12-布液装置,121-储液结构,1211-储液空间,1212-储液槽,1213-分隔件,1214-溢流面,1215-液体输入端,1216-液体输出端,122-打水件,123-驱动件,1231-输出轴,1232-电机,20-第一换热器,201-第一换热流道,202-第二换热流道,30-分流管路,40-合流管路,50-回流管路,60-补液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一种换热组件100,该换热组件100可应用于空气处理装置中,空气处理装置可为空调器、除湿机等产品。
如图1所示,该换热组件100包括:第一换热器20、第二换热器11和布液装置12。
第一换热器20可具有第一换热流道201和第二换热流道202,第一换热流道201内的待冷却流体设置成可与第二换热流道202内的换热液体换热。其中,第一换热流道201的流向可与第二换热流道202的流向相反,即第一换热流道201内的待冷却流体的流动方向可与第二换热流道202内的换热液体的流动方向相反。
第二换热器11可具有第三换热流道113,第三换热流道113和第一换热流道201可并联连接。
布液装置12可与第二换热流道202的出口(即第二出口)连通,并设置成能将第二换热流道202流出的换热液体布设至第二换热器11的外侧,第三换热流道113内的待冷却流体设置成可与第二换热器11外侧流经的换热气体和换热液体换热。
该换热组件100中,第一换热器20的第一换热流道201可用于待冷却流体通过,该待冷却流体可为制冷剂,如:该待冷却流体可为气体、液体或气液混合物;第一换热器20的第二换热流道202可用于换热液体通过。第一换热流道201内的待冷却流体可与第二换热流道202内的换热液体换热,换热液体可吸收待冷却流体的热量,使待冷却流体温度降低、实现待冷却流体的散热,换热液体的温度升高。
第二换热器11的第三换热流道113可用于待冷却流体通过,并且该第三换热流道113可与第一换热器20的第一换热流道201并联连接,使得待冷却流体可分流后分别进入第一换热器20的第一换热流道201和第二换热器11的第三换热流道113,自第一换热流道201和第三换热流道113流出后再进行合流。
布液装置12与第二换热流道202的第二出口连通,并可将高温的换热液体布设至第二换热器11的外侧,使得第三换热流道113内的待冷却流体可与该高温的换热液体(高温的换热液体的温度低于第三换热流道113内的待冷却流体的温度)换热;此外,第二换热器11的外侧还有换热气体吹过,该换热气体也可与第三换热流道113内的待冷却流体换热。
第三换热流道113内的待冷却流体可与换热液体和换热气体换热,换热气体可吸收待冷却流体的热量,变成高温的换热气体;换热液体可吸收待冷却流体的热量,并蒸发到高温的换热气体中,随换热气体一起排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组件100,第一换热器20和第二换热器11均可用于待冷却流体的散热,降低待冷却流体的温度;在第二换热器11中,利用换热液体的蒸发潜热来带走第三换热流道113内的待冷却流体的热量,且该换热液体在第一换热器20中已经进行一次换热后温度升高,该高温的换热液体在与第三换热流道113内的待冷却流体换热时蒸发量增大,蒸发潜热带走的待冷却流体的热量更大。在第二换热器11中,同时利用换热气体吸热和换热液体蒸发吸热,来对待冷却流体进行散热,因此,可大幅减少待冷却流体散热所需的换热气体的量,实现极致小风量。
第二换热器11中的待冷却流体的热量同时传递给换热气体和换热液体,传热快速高效,可高效率换热,同时还有利于第二换热器11的总体尺寸的减小,使得第二换热器11的结构紧凑,所用制造材料减少,成本降低。
其中,布液装置12将换热液体布设至第二换热器11的外侧,可以是将换热液体布设至第二换热器11的外表面,和/或,将换热液体布设至第二换热器11外侧的环境中。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布液装置12包括储液结构121和布液机构,储液结构121具有与第二换热流道202的第二出口连通的储液空间1211,布液机构设置成将储液空间1211内的换热液体布设至第二换热器11的外侧。
布液装置12中,储液机构的储液空间1211与第二换热流道202的第二出口连通,第二换热流道202中的与待冷却流体换热后的高温换热液体可自第二换热流道202的第二出口流出,并进入储液空间1211内,储液空间1211可用于存储该换热液体,如此使得换热液体具有一定的储备量,有利于换热液体后续与第三换热流道113内的待冷却流体换热时能够带走足够多的热量,进而保证对待冷却流体的散热效果。
布液机构可将储液空间1211内的高温换热液体布设到第二换热器11的外侧,使得高温换热液体能够落到第二换热器11的外侧,第三换热流道113内的待冷却流体可与第三换热流道113外侧的高温换热液体和换热气体换热,高温换热液体可吸收待冷却流体的热量,并蒸发到高温的换热气体中,随换热气体一起排走。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布液机构包括打水件122和驱动件123,驱动件123与打水件122连接,并设置成能带动打水件122运动;储液结构121设置于第二换热器11下方,打水件122的一部分收容于储液空间1211,并设置成能将储液空间1211内的换热液体激起并飞溅到第二换热器11的外侧。
布液机构中,打水件122的一部分(如:打水件122的下部)可收容于第二换热器11下方的储液空间1211;驱动件123可带动打水件122运动,打水件122运动时可击打储液空间1211内的换热液体,使换热液体向上飞溅到第二换热器11上。
通过打水件122击打换热液体,可使换热液体变成细小颗粒并飞溅,使换热液体以更加分散的状态落到第二换热器11上,增加换热液体与第三换热流道113之间的换热面积,从而可以使换热液体与第三换热流道113内的待冷却流体的热交换更加均匀,提升换热液体的蒸发量和对待冷却流体的散热效果。
飞溅到第二换热器11上、但未蒸发的换热液体可向下滑落并滴入储液空间1211内,以便打水件122再次将换热液体打起,实现换热液体的重复利用,提升换热液体的蒸发量和对待冷却流体的散热效果。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二换热器11包括竖直设置并横向依次排列的多排换热单元114,每排换热单元114均包括换热子管路,多排换热单元114的换热子管路依次连通形成第三换热流道113,相邻两排换热单元114之间具有竖向间隔115,竖向间隔115可以沿竖向延伸。
其中,每排换热单元114可包括一个换热子管路,该换热子管路可为蛇形分布的弯曲管路,多排换热单元114的换热子管路依次连通形成一个第三换热流道113;或者,每排换热单元114可包括多个并列的换热子管路,换热子管路可为直线形管路或蛇形分布的弯曲管路,多排换热单元114的多个换热子管路一一对应地依次连通,以形成多个并列的第三换热流道113。其中,一个换热子管路可由排成一列并依次连通的多个管道(单排管)形成,多个并列的换热子管路可由多个单排管(多排管)形成。每排换热单元114可以包括单排管,或者双排管,但不推荐更多排管。
与第二换热器11的至少一个竖向间隔115相对应,打水件122设置有至少一个,并与竖向间隔115一一对应设置,打水件122的另一部分位于对应的竖向间隔115内,且设置成能使储液空间1211内的换热液体飞溅到对应的竖向间隔115两侧的换热单元114。
打水件122与第二换热器11的竖向间隔115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打水件122的另一部分(如:打水件122的上部)可伸入对应的竖向间隔115内,使得驱动件123带动打水件122运动时,打水件122可击打储液空间1211内的换热液体,并使换热液体向上飞溅,打水件122激起的换热液体可落到与该打水件122对应的竖向间隔115两侧的换热单元114上,以便利用换热液体的蒸发对待冷却流体进行散热。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二换热器11包括至少三排换热单元114,使得第二换热器11具有多个竖向间隔115;相应地,打水件122设置有多个,储液空间1211分隔成多个储液槽1212,多个储液槽1212与多个竖向间隔115一一对应,并位于对应的竖向间隔115的下方,多个储液槽1212与多个打水件122一一对应,且打水件122的一部分收容于对应的储液槽1212内。
第二换热器11的竖向间隔115、打水件122和储液槽1212均设置有多个,且三者的设置数量相等并一一对应,打水件122的一部分(如:打水件122的下部)可收容于对应的储液槽1212内,打水件122的另一部分(如:打水件122的上部)可伸入对应的竖向间隔115内。打水件122在驱动件123的带动下运动时,可将对应的储液槽1212内的换热液体击起,并使该储液槽1212内的换热液体向上飞溅到与对应的竖向间隔115两侧的换热单元114上,以便利用换热液体的蒸发对待冷却流体进行散热。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储液空间1211具有液体输入端1215,液体输入端1215与第二换热流道202的第二出口连通,多个储液槽1212沿着远离液体输入端1215的方向依次排列。
相邻储液槽1212之间设有分隔件1213,其中:分隔件1213的顶面形成溢流面1214,且沿着远离液体输入端1215的方向,溢流面1214的高度依次降低(如图3所示,相邻两个溢流面1214的最高点之间的高度为h),以使一储液槽1212内的换热液体能够流经溢流面1214流入远离液体输入端1215一侧的相邻储液槽1212内。
储液结构121中,储液空间1211的一端为液体输入端1215,该液体输入端1215可与第二换热流道202的第二出口连通,使得第二换热流道202的第二出口流出的换热液体可进入液体输入端1215。多个储液槽1212沿着远离液体输入端1215的方向依次排列,且自液体输入端1215输入的换热液体可进入相邻的储液槽1212内。多个储液槽1212中,相邻储液槽1212之间设有分隔件1213,以将相邻的储液槽1212分隔开。其中,分隔件1213的顶面可形成溢流面1214,且沿着远离液体输入端1215的方向,溢流面1214的高度依次降低,使得多个储液槽1212形成阶梯结构。相邻两个储液槽1212中,靠近液体输入端1215的一个储液槽1212可为高级储液槽1212,远离液体输入端1215的一个储液槽1212可为低级储液槽1212,高级储液槽1212内的换热液体集聚到超过溢流面1214的高度后,能够流经溢流面1214并流入相邻的低级储液槽1212内,即实现了换热液体沿着远离液体输入端1215的方向在多个储液槽1212之间逐级流动。
各储液槽1212的最大储液高度由各储液槽1212远离液体输入端1215一侧的分隔件1213上的溢流面1214确定,使得沿着远离液体输入端1215的方向,各个储液槽1212的最大储液高度依次降低,如此能够形成多级储液槽1212结构,换热液体可逐级填充各储液槽1212,即高级储液槽1212中的换热液体溢出后才会进入下一级储液槽1212。换热液体可集聚于各级储液槽1212内,并可被打水件122打起,以保证足够的换热液体可落在第二换热器11上,保证了对待冷却流体的散热效果。
由于溢流面1214之间的高度差h的存在,使得换热液体可自动从高级储液槽221流到低级储液槽1212,无需外力驱动,结构简单可靠,成本低。
应当理解,除了通过设置分隔件1213顶部的溢流面1214的高度沿着远离液体输入端1215的方向依次降低,还可通过其他方式实现换热液体沿着远离液体输入端1215的方向在多个储液槽1212之间流动。如:另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分隔件1213设有与该分隔件1213两侧的储液槽1212连通的溢流孔,且沿着远离液体输入端1215的方向,溢流孔的高度依次降低,以使一储液槽1212内的换热液体能够通过溢流孔流入远离液体输入端1215一侧的相邻储液槽1212内。
各储液槽1212的最大储液高度由各储液槽1212远离液体输入端1215一侧的分隔件1213上的溢流孔的高度确定。由于沿着远离液体输入端1215的方向,分隔件1213上的溢流孔的高度依次降低,使得沿着远离液体输入端1215的方向,各个储液槽1212的最大储液高度依次降低,如此能够形成多级储液槽1212结构,换热液体可逐级填充各储液槽1212,即高级储液槽1212中的换热液体溢出后才会进入下一级储液槽1212。换热液体可集聚于各级储液槽1212内,并可被打水件122打起,以保证对待冷却流体的散热效果。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沿着远离液体输入端1215的方向(即图4中向左的方向),多个储液槽1212的底面的高度依次降低。
沿着远离液体输入端1215的方向,多个储液槽1212的底面的高度依次降低,使得多个储液槽1212的底面形成阶梯结构,进而使得多个储液槽1212的槽深可设置成相等,使得各个储液槽1212内的换热液体的量可基本相同,有利于保证对换热单元114中流经的待冷却流体的散热效果。
当然,多个储液槽1212的底面的高度不限于依次降低,如:在另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多个储液槽1212的底面设置成平齐。多个储液槽1212的底面平齐,且沿着远离液体输入端1215的方向(即图5中向左的方向),多个储液槽1212的最大储液高度依次降低,使得沿着远离液体输入端1215的方向,多个储液槽1212的槽深依次降低,进而使得各个储液槽1212内的换热液体的量可逐渐减小。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三换热流道113的进口(即第三进口)和第三换热流道113的出口(即第三出口)分别位于第二换热器11的相远离的第一侧111和第二侧112。如图2所示,第三换热流道113的第三进口的位置可高于第三出口的位置,如:第三进口可位于第二换热器11的右上侧,第三出口可位于第二换热器11的左下侧。应当理解,第三进口和第三出口可以分别位于第二换热器11的左右侧或者前后侧。
第二换热器11中,待冷却流体可自第三进口流入第三换热流道113,并可自第三出口流出。其中,自第三进口流入的待冷却流体可沿着自第二换热器11的第一侧111朝向第二侧112的方向,依次流经多排换热单元114,并与换热液体和换热气体换热。换热后待冷却流体的温度降低,因此,第二换热器11的第一侧111的温度可低于第二侧112的温度,使得第一侧111可为第二换热器11的高温侧,第二侧112可为第二换热器11的低温侧。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液体输入端1215靠近第二换热器11的第一侧111。如图2所示,储液空间1211的液体输入端1215可位于第二换热器11的下侧并靠近第二换热器11的右侧,即液体输入端1215可位于第二换热器11的右下侧。
换热液体在储液空间1211内,可实现总体由液体输入端1215向远离液体输入端1215的方向流动,即换热液体整体可沿着由第二换热器11的第一侧111朝向第二侧112的方向流动,使得换热液体的总体流动方向和第二换热器11中待冷却流体的总体流动方向相同。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换热器11外侧流经的换热气体的流动方向设置为自第二换热器11的第二侧112朝向第一侧111。如图2所示,换热气体的流动方向可设置为自第二换热器11的左侧朝向右侧。
换热气体可在风机500的作用下,由第二换热器11的第二侧112(低温侧)流动至第一侧111(高温侧),而第二换热器11内的待冷却流体整体可由第一侧111流动至第二侧112,使得换热气体的总体流动方向和第二换热器11中待冷却流体的总体流动方向相反,并且换热气体的总体流动方向和储液空间1211内换热液体的总体流动方向相反,进而形成良好的逆流散热效果,整体上保持一个较低水平的均匀温度梯度,平均传热温差较低,能量损失小。换热气体由第二换热器11的第二侧112(低温侧)向第一侧111(高温侧)流动的过程中逐渐吸收热量和换热液体的蒸汽,温度上升,绝对含湿量上升,相对湿度保持在一定水平,维持一定的吸湿能力,充分利用风量,使得相同散热量下所需风量更小,第二换热器11的结构更紧凑。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换热气体的总体流动方向与第二换热器11中待冷却流体的总体流动方向相反,指的是流体整体的流动方向的相反;换热液体的总体流动方向和第二换热器11中待冷却流体的总体流动方向相同,指的是流体整体的流动方向的相同。例如,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换热器11的第三换热流道113为蛇形分布的弯曲流道,该蛇形分布的弯曲流道整体的延伸方向与换热气体的总体流动方向相反,但是,蛇形分布的弯曲流道可能在具体的某一位置处存在与换热气体的总体流动方向垂直的情况。同样的,蛇形分布的弯曲流道可能在具体的某一位置处存在与换热液体的总体流动方向垂直的情况。
当然,储液空间1211的液体输入端1215也可以靠近第二换热器11的第二侧112,此时,换热液体在储液空间1211内总体可沿着由第二换热器11的第二侧112朝向第一侧111的方向流动,使得换热液体的总体流动方向和第二换热器11中待冷却流体的总体流动方向相反。在此种情况下,储液空间1211内的换热液体的总体流动方向和第二换热器11中待冷却流体的总体流动方向相反,换热气体的总体流动方向和第二换热器11中待冷却流体的总体流动方向相反,储液空间1211内的换热液体的总体流动方向和换热气体的总体流动方向相同,该换热组件100应用于移动式空调器时,可有更好的冷凝水消耗能力,且能效提升。
应当理解,第三换热流道113的第三进口的位置可高于第三出口的位置,使得第三换热流道113内的待冷却流体整体自上而下流动,因此,换热气体的流动方向还可设置为自第二换热器11的下侧朝向上侧,以与待冷却流体的整体流动方向相反。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储液空间1211还具有液体输出端1216,液体输出端1216位于储液空间1211的远离液体输入端1215的一侧,液体输出端1216与第二换热流道202的第二进口通过回流管路50连通。
储液空间1211内的剩余未蒸发的换热液体可通过回流管路50回流到第一换热器20的第二换热流道202的第二进口,以进行循环使用。在储液空间1211内,剩余未蒸发的换热液体由于在换热气体的风冷和/或其他换热液体的蒸发作用下释放热量而温度降低,低温的换热液体被引入第一换热器20的第二换热流道202中继续循环,因此,可增强进入第一换热器20的换热液体对待冷却流体的散热效果。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换热组件100还包括水泵(未示出),水泵可设置在储液空间1211的液体输出端1216与第二换热流道202的第二进口之间的管路中。
水泵可将储液空间1211内的剩余未蒸发的换热液体泵送回第一换热器20的第二换热流道202内,以实现换热液体的循环利用。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打水件122包括可转动的打水轮,且如图2所示,多个打水轮的外径设置成相等,或者,如图6所示,沿着远离液体输入端1215的方向(即图6中向左的方向),多个打水轮的外径设置成依次增大。
打水件122可包括打水轮,驱动件123可带动打水轮发生转动,打水轮的多个叶片可在转动过程中击打储液空间1211内的换热液体,使换热液体飞溅到第二换热器11上。
应当理解,打水件122还可以为打水轮外的其他合理且有效的打水结构,如:打水件122可包括打水板,驱动件123可驱动打水板运动(如:上下摆动)并击打储液空间1211内的换热液体,使换热液体飞溅到第二换热器11上。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驱动件123设置有多个,且与多个打水件122一一对应连接。
驱动件123和打水件122均设置有多个,且数量相等,多个驱动件123可分别驱动多个打水件122运动进行打水。多个驱动件123的设置,便于对多个打水件122的运动进行分别控制,以适应不同的需求,达到不同的散热效果。
另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6所示,驱动件123具有输出轴1231,多个打水件122均安装于输出轴1231,输出轴1231水平设置(如图6所示)或倾斜设置(如图2所示)。
驱动件123可具有一个输出轴1231,多个打水件122可同轴安装于该输出轴1231,使得一个驱动件123可同时驱动多个打水件122进行同步运动,减少了驱动件123的数量,有利于降低成本。
其中,如图2所示,在打水件122包括打水轮,且多个打水轮的外径相等的情况下,为适应呈阶梯排布的多个储液槽1212,可将驱动件123的输出轴1231倾斜设置,以便该输出轴1231可同时与多个打水轮连接。或者,如图6所示,在打水件122包括打水轮,且多个打水轮的外径依次增大的情况下,外径依次增大的多个打水轮可与呈阶梯排布的多个储液槽1212适配,因此可将驱动件123的输出轴1231水平设置,该输出轴1231可同时与多个打水轮连接。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驱动件123可包括电机1232,该电机1232的电机轴(输出轴1231)可与打水件122连接,并直接带动打水件122运动;或者,驱动件123除包括电机1232外,还可包括传动机构,电机1232可通过传动机构驱动打水件122运动,该传动机构可为齿轮传动机构、连杆机构等。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二换热流道202设置成还通过补液管路60连通换热液体的液源;或者,储液结构121设置成还通过补液管路60连通换热液体的液源。
换热液体在第一换热器20和布液装置12之间循环过程中由于蒸发而产生损耗,因此,可将液源的换热液体通过补液管路60补充到换热液体的循环管路中。其中,补液管路60可与第二换热流道202连通,如:可与第二换热流道202的第二进口连通,以将补充的换热液体直接送入第二换热流道202;或者补液管路60可与储液结构121连通,以将补充的换热液体直接送入储液结构121。
其中,在储液结构121通过补液管路60连通换热液体的液源、且储液结构121包括呈阶梯结构的多个储液槽1212的情况下,可以根据补充的换热液体的温度,将储液结构121与补液管路60的连通位置(即储液结构121的补液位置)设置在任何一级储液槽1212处,如:补充的换热液体的温度可与补液位置处的换热液体的温度相同或接近。如此设置,使得补充的换热液体不会影响各级储液槽1212整体的温度梯度,保证储液结构121内原有均匀温度梯度。其中,补充的换热液体的温度可与补液位置处的换热液体的温度相同或接近指的是,加入储液槽1212的换热液体不会改变位于设有该补液位置的储液槽1212与其上下级储液槽1212之间的温度大小顺序。
应当理解,布液装置12不限于上述,还可以为其他形式。如:在另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布液装置12包括:布液机构和储液结构121。其中,布液机构包括与第二换热流道202的第二出口连通的喷淋装置,喷淋装置的喷淋口设置于第二换热器11的上方;储液结构121包括设置于第二换热器11下方的接液盘,接液盘设置成能承接喷淋装置喷出的换热液体。
布液装置12中,喷淋装置的进液口可与第二换热流道202的第二出口连通,使得第二换热流道202中的与待冷却流体换热后的高温换热液体可自第二换热流道202的第二出口流出,并流入喷淋装置。喷淋装置的喷淋口设置于第二换热器11的上方,进入喷淋装置的高温换热液可向下喷淋到第二换热器11的外侧,使得第三换热流道113内的待冷却流体可与第三换热流道113外侧的高温换热液体和换热气体换热,高温换热液体可吸收待冷却流体的热量,并蒸发到高温的换热气体中,随换热气体一起排走。该第二换热器11外侧流经的换热气体的流动方向可为自第二换热器11的第二侧112(第三出口所在的一侧)朝向第一侧111(第三进口所在的一侧),或者可为自下向上。
第二换热器11的下方设有接液盘,该接液盘可用于承接喷淋装置喷出的未蒸发的换热液体,以便将未蒸发的换热液体进行收集,便于进行循环利用。
其中,接液盘具有液体输出端1216,液体输出端1216与第二换热流道202的第二进口通过回流管路50连通,使得接液盘内收集的未蒸发的换热液体可回流到第二换热流道202,在第一换热器20中进行换热流体与待冷却流体的换热,以实现换热液体的循环利用。在接液盘内,剩余未蒸发的换热液体由于在换热气体的风冷和/或其他换热液体的蒸发作用下释放热量而温度降低,低温的换热液体被引入第一换热器20的第二换热流道202中继续循环,因此,可增强进入第一换热器20的换热液体对待冷却流体的散热效果。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换热组件100还包括分流管路30和合流管路40。分流管路30具有一个进口和两个出口,且该两个出口分别与第一换热流道201的进口(即第一进口)和第三换热流道113的第三进口连通;合流管路40具有两个进口和一个出口,且该两个进口分别与第一换热流道201的出口(即第一出口)和第三换热流道113的第三出口连通。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换热器20还具有第一总换热流道和第二总换热流道,第一总换热流道用于待冷却流体的流经,第二总换热流道用于换热液体的流经,第一总换热流道内的待冷却流体设置成与第二总换热流道内的换热液体换热。其中:第一总换热流道的出口设置成与并联连接的第一换热流道201的第一进口和第三换热流道113的第三进口均连通,第二总换热流道的出口与第二换热流道202的第二进口连通;或者,第一总换热流道的进口设置成与并联连接的第一换热流道201的第一出口和第三换热流道113的第三出口均连通,第二换热流道202的第二出口通过第二总换热流道连通至布液装置12。
第一换热器20中,第一总换热流道的出口可与第一换热流道201的第一进口和第三换热流道113的第三进口均连通,使得待冷却流体可先流经第一总换热流道,再分流到第一换热流道201和第三换热流道113中;第二总换热流道的出口可与第二换热流道202的第二进口连通,第二总换热流道内的换热液体可在与第一总换热流道内的待冷却流体换热后再流入第二换热流道202内,第二换热流道202内的换热液体在与第一换热流道201内的待冷却流体换热后再流入布液装置12,并布液到第三换热流道113的外侧。
或者,第一总换热流道的进口可与第一换热流道201的第一出口和第三换热流道113的第三出口均连通,使得分流到第一换热流道201和第三换热流道113中的待冷却流体可合流后再流入第一总换热流道内;第二换热流道202的第二出口通过第二总换热流道连通至布液装置12,即第二总换热流道的进口与第二换热流道202的第二出口连通,第二总换热流道的出口与布液装置12连通,使得第二换热流道202内的换热液体在与第一换热流道201内的待冷却流体换热后再流入第二总换热流道内,第二总换热流道内的换热液体在与第一总换热流道内的待冷却流体换热后可进入布液装置12,并布液到第三换热流道113的外侧。
另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换热器11还具有第三总换热流道,该第三总换热流道用于待冷却流体的流经。其中,第三总换热流道的出口设置成与并联连接的第一换热流道201的第一进口和第三换热流道113的第三进口均连通,或者,第三总换热流道的进口设置成与并联连接的第一换热流道201的第一出口和第三换热流道113的第三出口均连通,且第三总换热流道内的待冷却流体设置成与第二换热器11外侧流经的换热气体和换热液体换热。
第二换热器11中,第三总换热流道的出口可与第一换热流道201的第一进口和第三换热流道113的第三进口均连通,使得待冷却流体可先流经第三总换热流道,再分流到第一换热流道201和第三换热流道113中;或者,第三总换热流道的进口可与第一换热流道201的第一出口和第三换热流道113的第三出口均连通,使得分流到第一换热流道201和第三换热流道113中的待冷却流体可合流后再流入第三总换热流道内。第三总换热流道内的待冷却流体还可与第二换热器11外侧流经的换热气体和换热液体换热,以实现对待冷却流体的散热。
应当理解,待冷却流体可先在第一换热器20中的第一总换热流道或者第二换热器11中的第三总换热流道流过一段距离后再分流到第一换热流道201和第三换热流道113中,或者,分流到第一换热流道201和第三换热流道113中的待冷却流体可合流后再进入第一换热器20中的第一总换热流道或者第二换热器11中的第三总换热流道中。因此,待冷却流体的分流及合流位置并不一定在第一换热器20和第二换热器11之外,可以是在第一换热器20或第二换热器11中的某个位置。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待冷却流体可包括R290、R134a、R600或R744(二氧化碳)。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换热液体可包括水或水溶液。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换热气体可包括空气。利用空气作为换热气体,易于取得,且成本低。
该换热组件100中,第一换热器20可为水冷换热器,如:第一换热器20可为壳管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套管式换热器或其他形式的换热器;第二换热器11可为主要利用换热液体蒸发吸热的风冷换热器,如:第二换热器11可为管翅式换热器、微通道换热器或其他形式的换热器。待冷却流体在第一换热器20中,可与水发生热量交换,水的温度升高变成高温水,第一换热器20排出的高温水可通过喷淋或打水飞溅等方式布设到第二换热器11的外侧。待冷却流体在第二换热器11中,可与空气发生热量交换,空气温度升高变高温空气;同时布设到第二换热器11的外侧的高温水,可吸收第二换热器11中的待冷却流体的热量,蒸发到高温空气中。
应当理解,待冷却流体、换热液体和换热气体不限于上述,还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为其他流体。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空气处理装置,包括压缩装置200、膨胀装置300、第三换热器400和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换热组件100,压缩装置200、换热组件100的并联连接的第一换热流道201和第三换热流道113、膨胀装置300、以及第三换热器400依次连接形成循环换热系统。
该空气处理装置中,压缩装置200、换热组件100的并联连接的第一换热流道201和第三换热流道113、膨胀装置300、以及第三换热器400可依次连接形成循环换热系统,其中,该循环换热系统可用于制冷或除湿,换热组件100可用作冷凝器,第三换热器400可用作蒸发器,室内空气可与第三换热器400的制冷剂换热,以实现室内空气的冷却;室内空气可流经换热组件100的第二换热器11的外侧,且换热后的高温高湿气体可排到室外。
该空气处理装置使用上述实施例的换热组件100,换热组件100利用换热液体的蒸发潜热来带走热量,可大幅度减小换热组件100散热所需的风量。相比于现有的单风管移动空调,通过抽取大量室内空气散热,室内冷空气被排走需引入室外热空气来弥补,造成冷量损失,本申请实施例的空气处理装置,除具备极佳的换热效能之外,还能够大幅减小室内空气流经换热组件100并排到室外的排风量,因此可大幅减小冷量损失和能量消耗,产生节能效益,且该空气处理装置可应用在散热风量受限的场合。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空气处理装置还包括接水盘,该接水盘可置于第三换热器400的下方,并设置成承接第三换热器400上的冷凝水。
该接水盘可用作液源,补液管路60的进口可与接水盘连通,以便通过接水盘为第二换热流道202或储液结构121提供换热液体。接水盘的冷凝水的温度较低,低温的冷凝水被引入第一换热器20的第二换热流道202中,可增强对第一换热流道201中的制冷剂(待冷却流体)的散热效果。
应当理解,液源除了包括接水盘,还可包括其他液源,如:如图7所示,空气处理装置的机壳600上可设置加液口604,该加液口604可与补液管路60的进口连通,以便从外部向空气处理装置补充换热液体;或者,空气处理装置还可包括盛装换热液体的盛液容器,补液管路60的进口可与该盛液容器连通,以通过盛液容器来为换热组件100补充换热液体,加液口604可与该盛液容器连通。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空气处理装置还包括风机500,用于驱动换热气体流经第二换热器11,使换热气体可由第二换热器11的第二侧112(低温侧)流向第一侧111(高温侧),或者由第二换热器11的下侧流向上侧。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空气处理装置为整体式空调器(如:单风管移动式空调器、窗机等)或者除湿机。
其中,如图7所示,空气处理装置为整体式空调器时,该空调器包括机壳600,机壳600具有进风口601、第一出风口602和第二出风口603,其中,进风口601与第一出风口602通过第一风道连通,进风口601与第二出风口603通过第二风道连通。进风口601和第一出风口602设置成均与室内连通,第二出风口603设置成与室外连通。其中,进风口601、第一出风口602和第二出风口603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
第三换热器400可设置于第一风道内。换热组件100的第二换热器11可设置于第二风道内,使得第三换热流道113内的制冷剂可同时与布液装置12布设的换热液体和第二风道中的空气换热;第一换热器20可设置于第二风道内,或者设置于第二风道外。
空调器的机壳600上还可设置加液口604,加液口604可与补液管路60的进口连通,以便通过加液口604向储液空间1211或第二换热流道202额外补充换热液体。
如图8所示,空气处理装置为除湿机时,除湿机的机壳600具有进风口601、第一出风口602和第二出风口603,进风口601和第一出风口602设置成均与室内连通,第二出风口603设置成可通过排风管与室外连通;机壳600内设有风道,风道的一端可与进风口601连通,风道的另一端可与第一出风口602和第二出风口603连通。除湿机的机壳600上无需设置加液口。
除湿机工作时,第三换热器400可用作蒸发器,换热组件100可用作冷却器,且第三换热器400和换热组件100的第二换热器11均位于风道内,且第二换热器11可位于第三换热器400的远离进风口601的一侧。换热组件100的第一换热器20可位于风道内或者位于风道外。从进风口601进入除湿机内的空气可依次流经第三换热器400和换热组件100的第二换热器11,空气中的水蒸气可在第三换热器400上冷凝形成冷凝水,第三换热器400下方的接水盘承接该冷凝水,并且接水盘可与补液管路60的进口连通。
布液装置12可将冷凝水布设置第二换热器11的一部分(如:第二换热器11的高温部分)的外侧,以便利用高温的制冷剂来使冷凝水蒸发。其中,从第二出风口603通过排风管排到室外的空气量是以足够消耗冷凝水来确定的,但它并不一定和换热组件100散热所需空气量相等,即经过换热组件100的第二换热器11的空气中,只有一部分空气(如:流经第二换热器11的高温部分的空气)跟布液装置12布设的冷凝水接触,冷凝水蒸发形成的水蒸气可随该部分空气从第二出风口603排走;另一部分(如:流经第二换热器11的低温部分的空气)没有跟冷凝水接触,可通过第一出风口602排到室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20)

1.一种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换热器,具有第一换热流道和第二换热流道,所述第一换热流道内的待冷却流体设置成与所述第二换热流道内的换热液体换热;
第二换热器,具有第三换热流道,所述第三换热流道和所述第一换热流道并联连接;和
布液装置,与所述第二换热流道的出口连通,并设置成能将所述第二换热流道流出的换热液体布设至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外侧,所述第三换热流道内的待冷却流体设置成与所述第二换热器外侧流经的换热气体和换热液体换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液装置包括储液结构和布液机构,所述储液结构具有与所述第二换热流道的出口连通的储液空间,所述布液机构设置成将所述储液空间内的换热液体布设至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外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液机构包括打水件和驱动件,所述驱动件与所述打水件连接,并设置成能带动所述打水件运动;
所述储液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二换热器下方,所述打水件的一部分收容于所述储液空间,并设置成能将所述储液空间内的换热液体激起并飞溅到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外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热器包括竖直设置并横向依次排列的多排换热单元,每排所述换热单元均包括换热子管路,多排所述换热单元的换热子管路依次连通形成所述第三换热流道,相邻两排所述换热单元之间具有竖向间隔;
所述打水件设置有至少一个,并与所述竖向间隔一一对应设置,所述打水件的另一部分位于对应的所述竖向间隔内,且设置成能使所述储液空间内的换热液体飞溅到对应的所述竖向间隔两侧的所述换热单元。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热器包括至少三排所述换热单元,使得所述第二换热器具有多个所述竖向间隔;
所述打水件设置有多个,所述储液空间分隔成多个储液槽,多个所述储液槽与多个所述竖向间隔一一对应,并位于对应的所述竖向间隔的下方,多个所述储液槽与多个所述打水件一一对应,且所述打水件的一部分收容于对应的所述储液槽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空间具有液体输入端,所述液体输入端与所述第二换热流道的出口连通,多个所述储液槽沿着远离所述液体输入端的方向依次排列;
相邻所述储液槽之间设有分隔件,其中:
所述分隔件的顶面形成溢流面,且沿着远离所述液体输入端的方向,所述溢流面的高度依次降低,以使一所述储液槽内的换热液体能够流经所述溢流面流入远离所述液体输入端一侧的相邻所述储液槽内;或者,
所述分隔件设有与该分隔件两侧的所述储液槽连通的溢流孔,且沿着远离所述液体输入端的方向,所述溢流孔的高度依次降低,以使一所述储液槽内的换热液体能够通过所述溢流孔流入远离所述液体输入端一侧的相邻所述储液槽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储液槽的底面平齐,或者,沿着远离所述液体输入端的方向,多个所述储液槽的底面的高度依次降低。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换热流道的进口和出口分别位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相远离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液体输入端靠近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一侧或第二侧。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空间还具有液体输出端,所述液体输出端位于所述储液空间的远离所述液体输入端的一侧,所述液体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换热流道的进口通过回流管路连通。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设置有多个,且与多个所述打水件一一对应连接;或
所述驱动件具有输出轴,多个所述打水件均安装于所述输出轴,所述输出轴水平设置或倾斜设置。
11.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水件包括可转动的打水轮,多个所述打水轮的外径沿着远离所述液体输入端的方向依次增大或者相等。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液装置包括:
布液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二换热流道的出口连通的喷淋装置,所述喷淋装置的喷淋口设置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上方;和
储液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换热器下方的接液盘,所述接液盘设置成能承接所述喷淋装置喷出的换热液体。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液盘具有液体输出端,所述液体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换热流道的进口通过回流管路连通。
14.如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换热流道的进口和出口分别位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相远离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第二换热器外侧流经的换热气体的流动方向设置为自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二侧朝向第一侧。
15.如权利要求2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热流道设置成还通过补液管路连通换热液体的液源;或者
所述储液结构设置成还通过补液管路连通换热液体的液源。
16.如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器还具有第一总换热流道和第二总换热流道,所述第一总换热流道内的待冷却流体设置成与所述第二总换热流道内的换热液体换热,其中:所述第一总换热流道的出口设置成与并联连接的所述第一换热流道的进口和所述第三换热流道的进口均连通,所述第二总换热流道的出口与所述第二换热流道的进口连通,或者,所述第一总换热流道的进口设置成与并联连接的所述第一换热流道的出口和所述第三换热流道的出口均连通,所述第二换热流道的出口通过所述第二总换热流道连通至所述布液装置;或者
所述第二换热器还具有第三总换热流道,所述第三总换热流道的出口设置成与并联连接的所述第一换热流道的进口和所述第三换热流道的进口均连通,或者,所述第三总换热流道的进口设置成与并联连接的所述第一换热流道的出口和所述第三换热流道的出口均连通,且所述第三总换热流道内的待冷却流体设置成与所述第二换热器外侧流经的换热气体和换热液体换热。
17.如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待冷却流体包括R290、R134a、R600或R744;和/或
所述换热液体包括水或水溶液;和/或
所述换热气体包括空气。
18.一种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装置、膨胀装置、第三换热器和权利要求1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热组件,所述压缩装置、所述换热组件的并联连接的第一换热流道和第三换热流道、所述膨胀装置、以及所述第三换热器依次连接形成循环换热系统。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水盘,置于所述第三换热器的下方,并设置成承接所述第三换热器上的冷凝水;
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二换热流道或者所述布液装置的储液结构设置成还通过补液管路连通所述接水盘。
20.如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处理装置为空调器或者除湿机。
CN202321094168.4U 2023-05-08 2023-05-08 换热组件及空气处理装置 Active CN2197135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94168.4U CN219713540U (zh) 2023-05-08 2023-05-08 换热组件及空气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94168.4U CN219713540U (zh) 2023-05-08 2023-05-08 换热组件及空气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13540U true CN219713540U (zh) 2023-09-19

Family

ID=879762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094168.4U Active CN219713540U (zh) 2023-05-08 2023-05-08 换热组件及空气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135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841864A1 (en) Heat exchanger
CN103148644A (zh) 微通道降膜蒸发式冷凝器
CN219640367U (zh) 除湿器
CN210601989U (zh) 移动空调
JP3445941B2 (ja) 多段蒸発吸収型の吸収冷温水機及びそれを備えた大温度差空調システム
CN215808924U (zh) 一种制冷室外机及空调设备
CN219713540U (zh) 换热组件及空气处理装置
CN209672658U (zh) 一种曲面板片蒸发式冷凝器
CN220017537U (zh) 空气调节设备
CN219714098U (zh) 换热组件和空气处理装置
CN216048500U (zh) 一种过冷型高效蒸发式冷凝器
CN113587498B (zh) 一种过冷型高效蒸发式冷凝器
CN213020287U (zh) 用于空调的换热器及空调
CN209763553U (zh) 制冷设备的蒸发冷油路循环系统
JP2021185336A (ja) 空調機
CN207214528U (zh) 一种全新风机组的直膨式蒸发器组件
KR100896805B1 (ko) 항온항습 기능을 갖는 증기식 공기조화기
KR100443725B1 (ko) 히트파이프를 구비한 밀폐식 증발형 냉각탑
CN219829000U (zh) 过冷式除湿机
CN215864158U (zh) 一种蒸发式冷凝器
CN216048499U (zh) 一种双冷复合高效蒸发式冷凝器
CN210220737U (zh) 冷却塔
CN203163355U (zh) 微通道降膜蒸发式冷凝器
CN215892721U (zh) 用于空调器的回风栅组件、空调器
CN217585453U (zh) 疏水冷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