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364466U - 施工现场预制混凝土梁吊装装置 - Google Patents
施工现场预制混凝土梁吊装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364466U CN215364466U CN202121215595.4U CN202121215595U CN215364466U CN 215364466 U CN215364466 U CN 215364466U CN 202121215595 U CN202121215595 U CN 202121215595U CN 215364466 U CN215364466 U CN 21536446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hackle
- shackles
- precast concrete
- steel
- wire rop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施工现场预制混凝土梁吊装装置,其包括钢梁,钢梁的顶部两端分别固定有第一卸扣,两个第一卸扣相对于钢梁的中间位置对称设置,两个第一卸扣分别固定连接主钢丝绳的两端,基于预制混凝土梁的顶部布设的至少三个第二卸扣,且相邻两个第二卸扣之间的间距相等,钢梁的底部固定有比第二卸扣的数量少一个的第三卸扣,相邻两个第三卸扣之间的间距相等,且相邻两个第二卸扣之间的中间位置处对应有一个第三卸扣,相邻两个第二卸扣及其中间位置处对应的第三卸扣采用一个副钢丝绳穿设固定形成一三角形。预制混凝土梁吊装时受力均衡,不会出现扭曲甚至断裂的现象;钢丝绳可自由的在卸扣上滑动,在预制混凝土梁起吊时能快速的达到平衡状态。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施工现场上部结构施工相关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施工现场预制混凝土梁吊装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满足国家要求对建筑物装配率、预制率及绿色建筑的需要,近年来整体装配式框架结构的建筑越来越多。由于预制混凝土梁结构自重相对较大,这就给预制混凝土梁的吊装、支撑模架的搭设、施工带来一定难度。
目前已有的预制混凝土梁的吊装方法及存在的缺点如下:
第一,预制混凝土梁普遍长度较长,构件起吊时吊点往往位于梁的两端,在吊运过程中,预制梁可能会出现扭曲变形,甚至出现预制梁从中间断裂的情况,从而发生危险或引起质量事故;
第二,采用钢梁进行混凝土预制梁吊装时,由于钢丝绳的磨损程度不同,往往会造成每个吊点的钢丝绳长度不一致(钢梁至预制混凝土梁距离不一致),造成预制混凝土梁在吊运过程中发生倾斜的情况,造成施工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合理的预制混凝土梁吊装方式,使预制混凝土吊装施工过程中不影响现场施工进度,控制施工成本,降低施工难度,减少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施工现场预制混凝土梁吊装装置,其特点在于,其包括钢梁,所述钢梁的顶部两端分别固定有第一卸扣,两个所述第一卸扣相对于钢梁的中间位置对称设置,两个所述第一卸扣分别固定连接主钢丝绳的两端,基于预制混凝土梁的顶部布设的至少三个第二卸扣,且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卸扣之间的间距相等,所述钢梁的底部固定有比第二卸扣的数量少一个的第三卸扣,相邻两个所述第三卸扣之间的间距相等,且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卸扣之间的中间位置处对应有一个第三卸扣,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卸扣及其中间位置处对应的第三卸扣采用一个副钢丝绳穿设固定形成一三角形。
较佳地,基于预制混凝土梁的顶部布设的三个第二卸扣,所述钢梁的底部固定有两个第三卸扣,从左向右方向,第一个第二卸扣和第二个第二卸扣之间的中间位置处对应有第一个第三卸扣,第二个第二卸扣和第三个第二卸扣之间的中间位置处对应有第二个第三卸扣,第一个第二卸扣、第二个第二卸扣和第一个第三卸扣采用一个副钢丝绳穿设固定形成三角形,第二个第二卸扣、第三个第二卸扣和第二个第三卸扣采用一个副钢丝绳穿设固定形成三角形。
较佳地,所述钢梁的底部焊接有穿孔钢板,所述第三卸扣固定在穿孔钢板的穿孔上。
较佳地,所述穿孔钢板的孔距为0.3m。
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实用新型各较佳实例。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1.预制混凝土梁吊装时受力均衡,不会出现扭曲甚至断裂的现象,避免了安全和质量隐患的出现;
2.钢丝绳可自由的在卸扣上滑动,在预制混凝土梁起吊时能快速的达到平衡状态,保证了高空吊物的安全,又减少了钢丝绳的损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施工现场预制混凝土梁吊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主钢丝绳通过第一卸扣吊装钢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两个副钢丝绳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施工现场预制混凝土梁吊装装置,其包括钢梁1,所述钢梁1的顶部两端分别固定有第一卸扣2,两个所述第一卸扣2相对于钢梁1的中间位置对称设置,两个所述第一卸扣2分别固定连接主钢丝绳3的两端,所述钢梁1的底部焊接有穿孔钢板4。基于预制混凝土梁5的顶部布设的至少三个第二卸扣6,且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卸扣6之间的间距相等,所述穿孔钢板4的穿孔上固定有比第二卸扣6的数量少一个的第三卸扣7,相邻两个所述第三卸扣7之间的间距相等,且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卸扣6之间的中间位置处对应有一个第三卸扣7,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卸扣6及其中间位置处对应的第三卸扣7采用一个副钢丝绳8穿设固定形成一三角形。
例如,如图2所示,所述钢梁1的顶部两端分别固定有第一卸扣2,两个所述第一卸扣2相对于钢梁1的中间位置对称设置,两个所述第一卸扣2分别固定连接主钢丝绳3的两端,所述钢梁1的底部焊接有穿孔钢板4,所述穿孔钢板4的孔距为0.3m。
如图3所示,基于预制混凝土梁的顶部布设的三个第二卸扣,所述穿孔钢板4的穿孔上固定有两个第三卸扣7,两个第三卸扣7对应有两个副钢丝绳8。
如图1所示,从左向右方向,第一个第二卸扣和第二个第二卸扣之间的中间位置处对应有第一个第三卸扣,第二个第二卸扣和第三个第二卸扣之间的中间位置处对应有第二个第三卸扣,第一个第二卸扣、第二个第二卸扣和第一个第三卸扣采用一个副钢丝绳穿设固定形成三角形,第二个第二卸扣、第三个第二卸扣和第二个第三卸扣采用一个副钢丝绳穿设固定形成三角形。
本实用新型中,先将主钢丝绳3与钢梁1通过第一卸扣2连接,并在钢梁底部相应位置放置第三卸扣7并穿过吊装用副钢丝绳8,随后将副钢丝绳8通过第二卸扣6与预制混凝土梁5连接,最后开始起吊。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4)
1.一种施工现场预制混凝土梁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钢梁,所述钢梁的顶部两端分别固定有第一卸扣,两个所述第一卸扣相对于钢梁的中间位置对称设置,两个所述第一卸扣分别固定连接主钢丝绳的两端,基于预制混凝土梁的顶部布设的至少三个第二卸扣,且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卸扣之间的间距相等,所述钢梁的底部固定有比第二卸扣的数量少一个的第三卸扣,相邻两个所述第三卸扣之间的间距相等,且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卸扣之间的中间位置处对应有一个第三卸扣,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卸扣及其中间位置处对应的第三卸扣采用一个副钢丝绳穿设固定形成一三角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现场预制混凝土梁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基于预制混凝土梁的顶部布设的三个第二卸扣,所述钢梁的底部固定有两个第三卸扣,从左向右方向,第一个第二卸扣和第二个第二卸扣之间的中间位置处对应有第一个第三卸扣,第二个第二卸扣和第三个第二卸扣之间的中间位置处对应有第二个第三卸扣,第一个第二卸扣、第二个第二卸扣和第一个第三卸扣采用一个副钢丝绳穿设固定形成三角形,第二个第二卸扣、第三个第二卸扣和第二个第三卸扣采用一个副钢丝绳穿设固定形成三角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现场预制混凝土梁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梁的底部焊接有穿孔钢板,所述第三卸扣固定在穿孔钢板的穿孔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施工现场预制混凝土梁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孔钢板的孔距为0.3m。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215595.4U CN215364466U (zh) | 2021-06-02 | 2021-06-02 | 施工现场预制混凝土梁吊装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215595.4U CN215364466U (zh) | 2021-06-02 | 2021-06-02 | 施工现场预制混凝土梁吊装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364466U true CN215364466U (zh) | 2021-12-31 |
Family
ID=796327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1215595.4U Active CN215364466U (zh) | 2021-06-02 | 2021-06-02 | 施工现场预制混凝土梁吊装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364466U (zh) |
-
2021
- 2021-06-02 CN CN202121215595.4U patent/CN21536446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335187B (zh) | 一种空腹式刚构桥三角区施工工艺 | |
CN100494576C (zh) | 箱式桥梁梁体维修工程箱外悬挂式脚手架的搭设方法 | |
CN205296844U (zh) | 预制箱梁钢绞线吊点 | |
CN215364466U (zh) | 施工现场预制混凝土梁吊装装置 | |
CN214783820U (zh) | 一种吊点加固型超重地下连续墙钢筋笼 | |
CN110697564A (zh) | 一种预制混凝土梁的吊装装置及其吊装方法 | |
CN212583278U (zh) | 一种下吊点提升装置 | |
CN108708281A (zh) | 一种多孔简支近似拱形钢桁梁架设方法 | |
CN211283412U (zh) | 一种预制混凝土梁的吊装装置 | |
CN208363461U (zh) | 一种分段式钢筋混凝土装配式楼梯 | |
CN117602489A (zh) | 一种大直径混凝土管桩管节吊运方法 | |
CN215828215U (zh) | 一种自平衡的大跨度网架提升结构 | |
CN216239717U (zh) | 一种用于悬挑板的y形斜撑支撑体系 | |
CN213923706U (zh) | 一种可调式吊架 | |
CN104085832A (zh) | 一种柔性构件提升装置及其提升方法 | |
CN116216541A (zh) | 一种钢筋笼吊装装置 | |
CN113582040A (zh) | 一种自平衡的大跨度网架提升结构及提升方法 | |
CN212000646U (zh) | 现浇箱梁钢管支架拆除装置 | |
CN208361796U (zh) | 用于配合塔式起重机顶升桁架梁的装置 | |
CN217102749U (zh) | 屋顶大型钢梁滑移系统 | |
CN218090538U (zh) | 一种现浇箱梁贝雷梁支架的起吊装置 | |
CN216072688U (zh) | 空心板板梁底腹顶钢筋骨架整体吊装工具 | |
CN220201125U (zh) | 一种横梁吊装装置 | |
CN112412009B (zh) | 钢结构建筑现浇楼板吊模方法 | |
CN215160345U (zh) | 一种新型斜向变角度拉索提升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