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344994U - 耳机套和包括该耳机套的耳机组件 - Google Patents

耳机套和包括该耳机套的耳机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344994U
CN215344994U CN201890001719.9U CN201890001719U CN215344994U CN 215344994 U CN215344994 U CN 215344994U CN 201890001719 U CN201890001719 U CN 201890001719U CN 215344994 U CN215344994 U CN 2153449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arphone
sleeve
earphone sleeve
attachment
attach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9000171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魏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ker Innovation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ker Innovation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ker Innovations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ker Innovations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3449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3449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10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Earphones; Monophonic headphon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dphones And Earpho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耳机套和包括该耳机套的耳机组件。耳机套由柔性材料制成,耳机套具有沿轴向贯穿其中的通孔,耳机套包括分别位于通孔的两端的第一附接部和第二附接部以及设置于第一附接部和第二附接部之间的沿径向向外凸出的支撑部,第一附接部和第二附接部用于将耳机套附接至耳机的外表面,支撑部用于支撑在用户的耳甲腔中,支撑部内限定一空间,使得当耳机套套设在耳机上时,支撑部的内表面和耳机的外表面之间间隔开所述空间,耳机套还包括用于与耳轮脚配合的凹陷部,凹陷部沿着耳机套的外部轮廓形成。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耳机套能够在用户佩戴后形成自适应调整,并且能够避免耳轮脚与耳机套的干涉,从而提高佩戴的稳固性和舒适度。

Description

耳机套和包括该耳机套的耳机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耳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耳机套和包括该耳机套的耳机组件。
背景技术
通常,为了提高耳机佩戴的稳固性以及舒适度,会在耳机上设置耳机套。但是现有的耳机套变形量小且可变形区域不大,并且部分耳机套还会对耳轮脚造成压迫,这种耳机套一方面不利于佩戴的稳固,另一方面在佩戴之后会对用户的耳朵造成挤压,从而会使用户感到不适。
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耳机套和包括该耳机套的耳机组件,以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耳机套和包括该耳机套的耳机组件,该耳机套和耳机组件能够提高用户佩戴时的舒适度和稳定性。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耳机套。所述耳机套由柔性材料制成,所述耳机套具有沿轴向贯穿其中的通孔,所述耳机套包括分别位于所述通孔的两端的第一附接部和第二附接部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附接部和所述第二附接部之间的沿径向向外凸出的支撑部,所述第一附接部和所述第二附接部用于将所述耳机套附接至耳机的外表面,所述支撑部用于支撑在用户的耳甲腔中,所述支撑部内限定一空间,使得当所述耳机套套设在所述耳机上时,所述支撑部的内表面和所述耳机的外表面之间间隔开所述空间,其中,所述耳机套还包括用于与耳轮脚配合的凹陷部,所述凹陷部沿着所述耳机套的外部轮廓形成。
根据该方案的耳机套,通过在支撑于用户的耳甲腔中的支撑部内限定空间,使得当耳机套套设在耳机上时,支撑部的内表面和耳机的外表面之间具有间隔,该方案可以使得当用户佩戴耳机之后,支撑部可以根据耳甲腔中的结构产生形变,从而使得支撑部可以自行调整并适应耳甲腔的结构,而通过在耳机套上设置与耳轮脚配合的凹陷部,可以避免耳轮脚与耳机套干涉,进而使耳机套与耳甲腔更贴合,该方案可以提高佩戴的稳固性和舒适度,并且制造方便、成本较低。
可选地,所述第一附接部比所述第二附接部更靠近耳朵的内部,所述凹陷部至少由所述第一附接部和所述支撑部之间的过渡区段形成。
该方案通过使凹陷部至少由第一附接部和支撑部之间的过渡区段形成,可以使凹陷部更贴合耳轮脚的位置,从而可以提高凹陷部和耳轮脚之间的匹配度。
可选地,所述凹陷部的表面形成为平滑的曲面。
该方案通过将凹陷部的表面形成为平滑的曲面可以提高用户佩戴的舒适度。
可选地,所述支撑部围绕所述耳机套的周向方向设置在预定位置处。
该方案通过将支撑部设置在预定位置处可以使支撑部更贴合耳甲腔的构造。
可选地,所述耳机套的至少与耳甲艇、耳轮脚和对耳屏对应的位置处具有所述支撑部,且所述耳机套的与耳屏对应的位置处不具有所述支撑部。
该方案可以使得当用户佩戴耳机之后,支撑部可以根据耳甲艇、耳轮脚和对耳屏这三个结构产生形变,从而使得支撑部可以自行调整并适应耳甲腔的结构;而通过使耳机套的与耳屏对应的位置处不具有上述支撑部,可以使耳机套与耳甲腔更贴合,该方案可以提高佩戴的稳固性和舒适度,并且制造方便、成本较低。
可选地,所述第一附接部具有第一附接端,且所述第二附接部具有第二附接端,所述耳机套的外围尺寸从所述第一附接端至所述支撑部的径向最外端逐渐变大,且从所述支撑部的径向最外端至所述第二附接端逐渐变小。
该方案通过使耳机套的外围尺寸从第一附接端至支撑部的径向最外端逐渐变大,且从支撑部的径向最外端至第二附接端逐渐变小,可以使耳机套与耳朵的结构更匹配。
可选地,所述耳机套具有统一的壁厚。
该方案通过使耳机套具有统一的壁厚能够增加制造的便利性,从而可以提高效率、节省成本。
可选地,所述耳机套在所述第一附接部和/或所述第二附接部处的最小壁厚大于所述耳机套在所述支撑部处的最大壁厚。
该方案能够使耳机套紧密且牢固地附接在耳机上,从而可以提高佩戴时的稳固性。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耳机组件,其包括耳机和如上所述的耳机套,所述耳机套可拆卸地套设在所述耳机上。
根据该方案的耳机组件,通过在耳机套的支撑于用户的耳甲腔中的支撑部内限定空间,使得当耳机套套设在耳机上时,支撑部的内表面和耳机的外表面之间具有间隔,该方案可以使得当用户佩戴耳机之后,支撑部可以根据耳甲腔中的结构产生形变,从而使得支撑部可以自行调整并适应耳甲腔的结构,而通过在耳机套上设置与耳轮脚配合的凹陷部,可以避免耳轮脚与耳机套干涉,进而使耳机套与耳甲腔更贴合,该方案可以提高佩戴的稳固性和舒适度,并且制造方便、成本较低。
可选地,所述耳机的外表面设置有沿所述耳机的周向方向设置的定位槽,所述耳机套套设在所述定位槽中。
该方案通过在耳机的外表面上设置沿耳机的周向方向设置的定位槽,一方面可以便于耳机套的装配,另一方面可以将耳机套收纳在定位槽中,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耳机套过多地突出于耳机的外表面,从而影响用户的触摸手感。
在发明内容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发明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发明。附图中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耳机套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用于供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耳机套套设的耳机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包括耳机和耳机套的耳机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耳机组件在佩戴到用户的耳朵中时的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耳机组件在佩戴到用户的耳朵中时的截面示意图;
图6-图8分别为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耳机套从不同视角观察时的立体示意图;
图9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方式的耳机套的立体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的耳机套沿A-A线所截的截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00.耳机套
2.通孔
3.耳机
4.耳机组件
5.定位槽
6.耳甲腔
7、70.第一附接端
71、710.第一附接部
8、80.第二附接端
81、810.第二附接部
9、90.支撑部
10.内端
11.外端
12、120.空间
13.耳甲艇
14.对耳屏
15.耳屏
16.凹陷部
17.耳朵
18.耳轮脚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发明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发明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发明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为了彻底了解本发明,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结构。显然,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限定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习的特殊细节。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发明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
在本文中,本申请中所引用的诸如“第一”和“第二”的序数词仅仅是标识,而不具有任何其它含义,例如特定的顺序等。而且,例如,术语“第一部件”其本身不暗示“第二部件”的存在,术语“第二部件”本身不暗示“第一部件”的存在。在本文中,“平行”或“垂直”是指基本上或大致“平行”或“垂直”。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上”、“下”、“前”、“后”、“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非限制。
实施方式1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第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耳机套和耳机组件进行说明。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耳机套,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耳机,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包括耳机套和耳机的耳机组件,图4为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耳机组件在佩戴到用户的耳朵中时的示意图。
如图1-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耳机套1具有沿该耳机套1的轴向贯穿其中的通孔2,通孔2的轮廓与耳机3的外表面的轮廓大致相同。其中耳机套1可通过该通孔2套设在耳机3的外表面上,以形成耳机组件4。
优选地,耳机套1可拆卸地套设在耳机3上,以此方式,当用户意欲使用耳机3时,可以将耳机套1套设在耳机3上,并可将套设有耳机套1的耳机3佩戴在耳朵中。而当用户不使用耳机3或不想佩戴套设有耳机套1的耳机3时,则可以将耳机套1从耳机3上取下。
优选地,耳机套1可以由诸如硅胶、橡胶等柔性的可变形材料制成,以增加用户佩戴的舒适性以及便于用户拆装等。
如图2所示,优选地,耳机3的外表面设置有沿其周向方向延伸的定位槽5,定位槽5的轮廓与耳机套1的内表面的轮廓大致匹配,从而耳机套1可对应地装配在该定位槽5中。进一步优选地,定位槽5设置成沿耳机3的周向方向的形状不完全一致,相应地,耳机套1沿其周向方向的形状也不完全一致,该优选的实施方式可以在耳机套1的装配过程中产生防呆的效果,从而使得耳机套1可以以预定的取向装配在耳机3上,进而更方便该耳机套1的装设。此外,该方案通过在耳机3上设置定位槽5,可以将耳机套1的壁至少部分地收纳在该定位槽5中,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耳机套1的壁过多地突出于耳机3的外表面而影响用户的触摸手感。
可以理解,在未示出的其它优选实施方式中,耳机3的外表面也可以不设定位槽5,而可将耳机套1直接套设在耳机3的外表面。当用户将套设有耳机套1的耳机3佩戴在耳朵17中时,耳机套1可与用户的耳甲腔6配合,以将耳机3更稳固地佩戴在耳朵17中。
以下对耳机套1的结构进行详细描述。
具体地,如图1所示,耳机套1包括分别位于通孔2的两端的第一附接部71、第二附接部81以及位于第一附接部71和第二附接部81之间的支撑部9。
第一附接部71和第二附接部81分别用于附接至耳机3的外表面,第一附接部71具有第一附接端7,且第二附接部81具有第二附接端8,其中第一附接端7比第二附接端8更靠近耳机3的内端10(即扬声器端,如图2所示)设置,换句话说,第二附接端8更靠近耳机3的外端11设置。第一附接部71和第二附接部81均为附接区段,而第一附接端7和第二附接端8分别为其端部。
如图1和图6所示,优选地,耳机套1的外围尺寸从第一附接端7至支撑部9的径向最外端逐渐变大,且从支撑部9的径向最外端至第二附接端8逐渐变小。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撑部9的径向最外端与第二附接端8大致处于同一平面,该优选的实施方式使得耳机套1的第二附接端8可以大致地接收在耳甲腔中,而不会从耳甲腔向外突出太多。该设置方式使得第二附接部81与第二附接端8大致重合。
上述方案通过使耳机套1的外围尺寸从第一附接端7至支撑部9的径向最外端逐渐变大,且从支撑部9的径向最外端至第二附接端8逐渐变小,可以使耳机套1与耳朵的结构更匹配。
支撑部9大致位于第一附接端7和第二附接端8之间,且沿耳机套1的径向方向向外凸出。当用户佩戴耳机3之后,该支撑部9可支撑在用户的耳甲腔6中。结合图5所示,支撑部9构造为折弯结构,且其内部限定一中空的空间12,当耳机套1套设在耳机3上且用户佩戴该耳机3时,该空间12位于支撑部9的内表面和耳机3的外表面之间并将支撑部9的内表面和耳机3的外表面隔开。进一步,在耳朵的挤压之下,支撑部9可产生形变,从而可使上述空间12中的空气经由第一附接端7和/或第二附接端8排出。
优选地,支撑部9围绕耳机套1的周向方向设置在预定位置处,也就是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在耳机套1的预定位置设置上述的支撑部9。进一步优选地,耳机套1的至少与耳甲艇13、耳轮脚18和对耳屏14对应的位置处具有上述支撑部9,而耳机套1的与耳屏15对应的位置处不具有上述支撑部9,也就是说,耳机套1的与耳甲艇13、耳轮脚18和对耳屏14对应的位置的内表面与耳机3的外表面之间间隔开所述空间12,而耳机套1的与耳屏15对应的位置贴合至耳机3的外表面。
上述方案可以使得当用户佩戴耳机3之后,支撑部9可以根据耳甲腔6中的结构产生形变,尤其是支撑部9可以根据耳甲艇13、耳轮脚18和对耳屏14这三个结构产生形变,从而使得支撑部9可以自行调整并适应耳甲腔6的结构;而通过使耳机套1的与耳屏15对应的位置处不具有上述支撑部9,可以使耳机套1与耳甲腔6更贴合,该方案可以提高佩戴的稳固性和舒适度,并且制造方便、成本较低。
优选地,如图6-图8所示,耳机套1上还设置有用于与耳轮脚配合的凹陷部16,凹陷部16沿着耳机套1的外部轮廓形成。凹陷部16的设置可使用户在佩戴套设有该耳机套1的耳机3后使该凹陷部16与用户的耳轮脚相互配合,即,使得耳轮脚可以接收在该凹陷部16内,从而可以避免耳轮脚顶住耳机套1而导致耳机套1佩戴不稳固。
具体地,凹陷部16可以至少由第一附接部71和支撑部9之间的过渡区段形成,该方案可以使凹陷部16更贴合耳轮脚的位置,从而可以提高凹陷部16和耳轮脚之间的匹配度。在图6-图8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凹陷部16由第一附接部71和支撑部9的至少部分的外表面共同形成。进一步优选地,凹陷部16的表面形成为平滑的曲面,该优选的实施方式可以提高用户在佩戴耳机套1时的舒适度。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为了便于耳机套1的制造,耳机套1可以采用例如注塑成型的方式一体形成。该优选的方案可以提高耳机套1的制造便利性。
优选地,为了进一步增加制造的便利性,在本实施方式中,耳机套1具有统一的壁厚,也就是说,无论是第一附接部71、第二附接部81还是支撑部9,其壁厚均相同。对于壁厚的具体数值,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例如耳机的实际大小以及用户的耳朵的大小等因素进行具体地设置,例如,为了适应不同个体之间耳朵的大小,可以针对同一耳机设计不同尺寸的多个匹配的耳机套,相应地,这些耳机套之间的壁厚尺寸也可能存在差异。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的耳机套1和耳机组件4,通过在支撑于用户的耳甲腔6中的支撑部9内限定空间12,使得当耳机套1套设在耳机3上时,支撑部9的内表面和耳机3的外表面之间具有间隔,该方案可以使得当用户佩戴耳机3之后,支撑部9可以根据耳甲腔6中的结构产生形变,从而使得支撑部9可以自行调整并适应耳甲腔6的结构,而通过在耳机套1上设置与耳轮脚配合的凹陷部16,可以避免耳轮脚与耳机套1干涉,进而使耳机套1与耳甲腔6更贴合,该方案可以提高佩戴的稳固性和舒适度,并且制造方便、成本较低。
实施方式2
图9和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优选实施方式的耳机套100。其中,图9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优选实施方式的耳机套的立体示意图,图10为图9中的耳机套沿A-A线所截的截面图。除了耳机套100的壁厚的设置之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耳机套与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的耳机套具有大致相同的结构。
下文对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优选实施方式的耳机套进行详细说明。
具体地,如图9所示,耳机套100包括分别位于通孔的两端的第一附接部710、第二附接部810以及支撑部90。
进一步,第一附接部710和第二附接部810分别附接至耳机3(如图2所示)的外表面,第一附接部710具有第一附接端70,且第二附接部810具有第二附接端80,其中第一附接端70比第二附接端80更靠近耳机3的内端10设置,换句话说,第二附接端80更靠近耳机3的外端11设置。可以理解,第一附接部710和第二附接部810均为附接区段,而第一附接端70和第二附接端80分别为其端部。
如图9和图10所示,优选地,耳机套100的外围尺寸从第一附接端70至支撑部90的径向最外端逐渐变大,且从支撑部90的径向最外端至第二附接端80逐渐变小。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撑部90的径向最外端与第二附接端80大致处于同一平面,该设置方式使得第二附接部810与第二附接端80大致重合。
上述方案通过使耳机套100的外围尺寸从第一附接端70至支撑部90的径向最外端逐渐变大,且从支撑部90的径向最外端至第二附接端80逐渐变小,可以使耳机套100与耳朵的结构更匹配。
支撑部90大致位于第一附接端70和第二附接端80之间,且沿耳机套100的径向方向向外凸出。当用户佩戴耳机之后,该支撑部90可支撑在用户的耳甲腔6(如图4所示)中。结合图10所示,支撑部90构造为折弯结构,且其内部限定一中空的空间120,当耳机套100套设在耳机3上且用户佩戴该耳机3时,该空间120位于支撑部90的内表面和耳机3的外表面之间并将支撑部90的内表面和耳机3的外表面隔开,进一步,在耳朵的挤压之下,支撑部90可产生形变,从而可使上述空间120中的空气经由第一附接端70和/或第二附接端80排出。
为了保证耳机套100紧密且牢固地附接在耳机上,且为了保证支撑部90的变形量和用户的舒适度,如图10所示,耳机套100在第一附接部710和第二附接部810处的最小壁厚大于耳机套100在支撑部90处的最大壁厚,以此方式,耳机套100的壁厚在第一附接部710和第二附接部810处较厚,且在支撑部90处较薄。其中第一附接部710处的壁厚和第二附接部810处的壁厚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优选地,如上所述,耳机套100在第一附接部710和第二附接部810处的最小壁厚均大于耳机套100在支撑部90处的最大壁厚,该方案可以进一步将耳机套100牢固地附接在耳机上。当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也可以根据需要使耳机套100在第一附接部710和第二附接部810其中一个处的最小壁厚大于耳机套100在支撑部90处的最大壁厚,例如可以仅使得耳机套100在第二附接部810处的最小壁厚大于其在支撑部90处的最大壁厚,也可以使得耳机套100在第一附接部710处的最小壁厚大于其在支撑部90处的最大壁厚。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耳机套100在支撑部90处的壁厚范围为0.3mm~1.5mm,耳机套100在第一附接部710和第二附接部810处的壁厚范围为0.5mm~2.0mm。例如,可以将耳机套100在支撑部90处的壁厚设置为0.5mm或0.6mm等,将耳机套100在第一附接部710和第二附接部810处的壁厚设置为1.5mm或1.6mm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或者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将耳机套100在支撑部90处以及在第一附接部710和第二附接部810处的壁厚设置为其它数值,只要使耳机套100在第一附接部710和第二附接部810处的最小壁厚大于耳机套1在支撑部90处的最大壁厚即可。
进一步优选地,耳机套100的壁厚自支撑部90的径向最外端至第一附接端70和第二附接端80分别逐渐增大,也就是说,耳机套100的壁厚在支撑部90的径向最外端处最薄,且在第一附接端70或第二附接端80处最厚。
上述方案可以保证耳机套100紧密地附接在耳机3上且不易脱落,从而可以提高佩戴的稳固性,并且制造方便、成本较低。
优选地,支撑部90围绕耳机套100的周向方向设置在预定位置处,也就是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在耳机套100的预定位置设置上述的支撑部90。进一步优选地,耳机套100的至少与耳甲艇13(如图4所示)、耳轮脚18(如图4所示)和对耳屏14(如图4所示)对应的位置处具有上述支撑部90,而耳机套100的与耳屏15(如图4所示)对应的位置处不具有上述支撑部90,也就是说,耳机套100的与耳屏15对应的位置贴合至耳机3的外表面。
该方案可以使得当用户佩戴耳机3之后,支撑部90可以根据耳甲腔6中的结构产生形变,尤其是支撑部90可以根据耳甲艇13、耳轮脚18和对耳屏14这三个结构产生形变,从而使得支撑部90可以自行调整并适应耳甲腔6的结构;而通过使耳机套100的与耳屏15对应的位置处不具有上述支撑部90,可以使耳机套100与耳甲腔6更贴合,该方案可以提高佩戴的稳固性和舒适度,并且制造方便、成本较低。
优选地,如图9所示,耳机套100上还设置有用于与耳轮脚配合的凹陷部16,凹陷部16沿着耳机套100的外部轮廓形成。凹陷部16的设置可使用户在佩戴套设有该耳机套100的耳机后使该凹陷部16与用户的耳轮脚相互配合,即,使得耳轮脚可以接收在该凹陷部16内,从而可以避免耳轮脚顶住耳机套100而导致耳机套100佩戴不稳固。优选地,凹陷部16的表面形成为平滑的曲面,该优选的实施方式可以提高用户在佩戴耳机套100时的舒适度。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为了便于耳机套100的制造,耳机套100可以采用例如注塑成型的方式一体形成。该方案可以提高耳机套100的制造便利性。
根据该实施方式的耳机套100,通过在支撑于用户的耳甲腔6中的支撑部90内限定空间120,可以使得当耳机套100套设在耳机3上时,支撑部90的内表面和耳机3的外表面之间具有间隔,而通过使耳机套100在支撑部90处的壁厚较小,可以使得当用户佩戴耳机3之后,支撑部90可以容易地根据耳甲腔6中的结构产生形变,从而使得支撑部90可以自行调整并适应耳甲腔6的结构,进而使耳机套100与耳甲腔6更贴合。此外,本申请通过使耳机套100在第一附接部710和/或第二附接部810处具有较大的壁厚,可以保证耳机套100紧密地附接在耳机3上而不易脱落。上述方案可以提高佩戴的稳固性和舒适度,并且制造方便、成本较低。
应当了解,以上仅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适当的修改和变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所使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发明。本文中出现的诸如“部件”等术语既可以表示单个的零件,也可以表示多个零件的组合。本文中出现的诸如“安装”、“设置”等术语既可以表示一个部件直接附接至另一个部件,也可以表示一个部件通过中间件附接至另一个部件。本文中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描述的特征可以单独地或与其它特征结合地应用于另一个实施方式,除非该特征在该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不适用或是另有说明。
本发明已经通过上述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方式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发明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范围内。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根据本发明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附属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范围所界定。

Claims (10)

1.一种耳机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套由柔性材料制成,所述耳机套具有沿轴向贯穿其中的通孔,所述耳机套包括分别位于所述通孔的两端的第一附接部和第二附接部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附接部和所述第二附接部之间的沿径向向外凸出的支撑部,所述第一附接部和所述第二附接部用于将所述耳机套附接至耳机的外表面,所述支撑部用于支撑在用户的耳甲腔中,所述支撑部内限定一空间,使得当所述耳机套套设在所述耳机上时,所述支撑部的内表面和所述耳机的外表面之间间隔开所述空间,其中,所述耳机套还包括用于与耳轮脚配合的凹陷部,所述凹陷部沿着所述耳机套的外部轮廓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附接部比所述第二附接部更靠近耳朵的内部,所述凹陷部至少由所述第一附接部和所述支撑部之间的过渡区段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机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部的表面形成为平滑的曲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围绕所述耳机套的周向方向设置在预定位置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耳机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套的至少与耳甲艇、耳轮脚和对耳屏对应的位置处具有所述支撑部,且所述耳机套的与耳屏对应的位置处不具有所述支撑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附接部具有第一附接端,且所述第二附接部具有第二附接端,所述耳机套的外围尺寸从所述第一附接端至所述支撑部的径向最外端逐渐变大,且从所述支撑部的径向最外端至所述第二附接端逐渐变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套具有统一的壁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套在所述第一附接部和/或所述第二附接部处的最小壁厚大于所述耳机套在所述支撑部处的最大壁厚。
9.一种耳机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耳机和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耳机套,所述耳机套可拆卸地套设在所述耳机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耳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的外表面设置有沿所述耳机的周向方向设置的定位槽,所述耳机套套设在所述定位槽中。
CN201890001719.9U 2018-12-03 2018-12-03 耳机套和包括该耳机套的耳机组件 Active CN215344994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8/118940 WO2020113377A1 (zh) 2018-12-03 2018-12-03 耳机套和包括该耳机套的耳机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344994U true CN215344994U (zh) 2021-12-28

Family

ID=709734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90001719.9U Active CN215344994U (zh) 2018-12-03 2018-12-03 耳机套和包括该耳机套的耳机组件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15344994U (zh)
WO (1) WO2020113377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921729U (zh) * 2016-07-28 2017-02-01 西安慕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耳机的后部凹陷结构
CN106231459B (zh) * 2016-07-28 2023-01-24 西安慕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半入耳式耳机外壳
CN106210963B (zh) * 2016-09-27 2023-06-02 安克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耳机套及具有该耳机套的耳机
CN206602620U (zh) * 2017-02-21 2017-10-31 万魔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耳机套及入耳式耳机
CN208063412U (zh) * 2018-03-27 2018-11-06 东莞市库珀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耳撑及耳挂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113377A1 (zh) 2020-06-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707980U (zh) 耳机套和包括该耳机套的耳机组件
CN217159946U (zh) 一种耳机
EP3528507B1 (en) Earphone cover and earphone having same
EP3082347B1 (en) In-ear headphones with retention members
US9774963B1 (en) Ear-wing
EP3522560B1 (en) Earphone
JP7404735B2 (ja) イヤホン及びイヤホンのサポータ
US20030112992A1 (en) Self-retaining element for a behind-the-ear communication device
CN215344994U (zh) 耳机套和包括该耳机套的耳机组件
CN215072882U (zh) 耳机套和包括该耳机套的耳机组件
US20220312100A1 (en) Headphone and ear supporting thereof
CN215010651U (zh) 耳机套和包括该耳机套的耳机组件
CN215072881U (zh) 耳机套和包括该耳机套的耳机组件
CN114040315B (zh) 耳套结构的加工方法、耳套结构及耳机
CN210225693U (zh) 耳机耳翼结构及耳机
CN207531036U (zh) 耳挂及应用其的耳机
CN220457575U (zh) 耳帽和耳机
CN219740579U (zh) 耳机
CN219761285U (zh) 一种耳挂开放式蓝牙耳机
CN217283280U (zh) 一种具有耳撑且佩戴稳定性高的耳机
WO2024082556A1 (zh) 耳机
CN211606784U (zh) 改良的气压平衡耳塞套结构
WO2020252761A1 (zh) 耳机及耳机套
CN207531037U (zh) 耳挂和耳机装置
US20240073575A1 (en) Intra-aural earbu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