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342703U - 一种24v启停电池系统电气模块 - Google Patents

一种24v启停电池系统电气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342703U
CN215342703U CN202121225700.2U CN202121225700U CN215342703U CN 215342703 U CN215342703 U CN 215342703U CN 202121225700 U CN202121225700 U CN 202121225700U CN 215342703 U CN215342703 U CN 2153427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ut
counter bore
battery
boss
connecting r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22570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丹
刘长来
夏诗忠
孙光忠
张郁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mel Group New Energy Batt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amel Group New Energy Batt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mel Group New Energy Batt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amel Group New Energy Batt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22570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3427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3427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3427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用启停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24V启停电池系统电气模块,包括上盖、开设于所述上盖的容置腔、安装于所述容置腔内的电气元件,所述电气元件包括继电器、BMS电池管理系统、分流器、连接排一、连接排二、连接排三、连接排四。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启停电池使用过程中即使发热导致螺母一、螺母二松动,也不会引起连接排一、连接排二与继电器之间电连接松动失效,避免因连接排一或连接排二虚连接电阻抗变大,引起电池起火、爆炸等安全性问题,提高电池使用的安全寿命。同时采用控制面板手动控制继电器通断,以应对电池在不使用过程中的过放电导致整车不能启动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24V启停电池系统电气模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用启停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24V启停电池系统电气模块。
背景技术
国内的24v锂离子启停电池处于起步阶段,目前还未规模使用。为预防电池短路发生起火一般做法是在电池回路内串联磁保持继电器。整车正常情况下继电器处于导通状态,只有在整车发生极端异常情况下如电池短路、整车碰撞等,继电器接受BMS电池管理系统控制,使继电器电磁线圈掉电,串联在回路中的继电器触点断开,最终断开电池回路,起到保护及预防电池短路引起起火的风险。
一般电池内的继电器通过注塑在电池盖内的预埋螺母和螺钉固定安装,但是预埋螺母注塑时完全被塑料件包裹,由于电池内的电气元件使用过程中发热,使得塑料件软化导致预埋螺母松动,进而引发的继电器电连接失效松动,松动亦会引起导电的连接排虚连接阻抗变大、发热到一定程度会出现热失控引起电池起火、爆炸等安全性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24V启停电池系统电气模块,具有提高电池使用的安全性及使用寿命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24V启停电池系统电气模块,包括上盖、开设于所述上盖的容置腔、安装于所述容置腔内的电气元件,所述电气元件包括继电器、连接排一、连接排二,所述容置腔内固定有凸台一、凸台二,所述凸台一设有沉孔一、安装于所述沉孔一且突出于所述沉孔一的螺母一、穿过所述连接排一及所述继电器一侧触点后螺纹连接于所述螺母一的螺栓一;所述凸台二设有沉孔二、安装于所述沉孔二且突出于所述沉孔二的螺母二、穿过所述连接排二及所述继电器另一侧触点后螺纹连接于所述螺母二的螺栓二。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电气模块包括BMS电池管理系统、分流器、连接排三、连接排四,所述容置腔内固定有凸台三、凸台四、凸台五,所述凸台三设有沉孔三、安装于所述沉孔三且突出于所述沉孔三的螺母三、穿过所述连接排一及所述分流器一触点的螺栓三;所述凸台四设有沉孔四、安装于所述沉孔四且突出于所述沉孔四的螺母四、穿过所述连接排三及所述分流器另一侧触点的螺栓四;所述凸台五设有沉孔五、安装于所述沉孔五且突出于所述沉孔五的螺母五、穿过所述连接排四及所述BMS电池管理系统触点的螺栓五。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盖设有正极端子、负极端子,所述连接排二的一端与所述继电器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正极端子电连接;所述连接排三的一端与所述分流器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负极端子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排一的一端与所述继电器电连接,另一端用于与电池的电芯模块总正极连通,用于实现电池的电力输出;所述连接排四的一端与所述BMS电池管理系统电连接,另一端用于与电池的电芯模块总负极连通,用于实现电池的电力输出。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继电器数量为两个且并联设置,所述螺栓一穿过所述连接排一、两个所述继电器同一侧的两个触点后与所述螺母一螺纹连接;所述螺栓二穿过所述连接排二、两个所述继电器另一侧的两个触点后与所述螺母二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继电器数量设置为两个且并联设计,改善单一继电器在高倍率大电流启停工作情况下的过流能力和降低发热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BMS电池管理系统上集成有两个通讯端口,其中一个所述通讯端口通过信号线与一个所述继电器连接;另一个通讯端口用于用过信号线与电池的电芯模块的柔性电路板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盖设有控制面板,所述BMS电池管理系统与所述控制面板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螺母一与所述沉孔一螺纹连接;所述螺母二与所述沉孔二螺纹连接;所述螺母三与所述沉孔三螺纹连接;所述螺母四与所述沉孔四螺纹连接;所述螺母五与所述沉孔五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沉孔一、沉孔二、沉孔三、沉孔四、沉孔五内开设有内螺纹。螺母一外壁、螺母二外壁、螺母三外壁、螺母四外壁、螺母五外壁开设有螺纹槽,螺纹槽与内螺纹相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容置腔内设有继电器容置槽、分流器容置槽、BMS电池管理系统容置槽、连接排容置槽。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排一、所述连接排二、所述连接排三、所述连接排四材质均为连接铜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螺母一螺纹连接在凸台一的沉孔一内,表面突出于凸台一,螺母二螺纹连接在凸台二的沉孔二内,表面突出于凸台二,螺栓一将连接排一、继电器触点、螺母一紧密连接,螺栓二将连接排二、继电器触点、螺母二紧密连接。启停电池使用过程中即使发热导致螺母一、螺母二松动,也不会引起连接排一、连接排二与继电器之间电连接松动失效,避免因连接排一或连接排二虚连接电阻抗变大,引起电池起火、爆炸等安全性问题,提高电池使用的安全寿命。同时采用控制面板手动控制继电器通断,以应对电池在不使用过程中的过放电导致整车不能启动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继电器、分流器、BMS电池管理系统、连接排一、连接排二、连接排三、连接排四之间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上盖、凸台一、凸台二、凸台三、凸台四、凸台五之间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中,1、上盖;11、凸台一;111、螺母一;112、螺栓一;12、凸台二;121、螺母二;122、螺栓二;13、凸台三;131、螺母三;132、螺栓三;14、凸台四;141、螺母四;142、螺栓四;15、凸台五;151、螺母五;152、螺栓五;2、容置腔;21、继电器容置槽;22、BMS电池管理系统容置槽;23、分流器容置槽;3、继电器;4、BMS电池管理系统;5、分流器;6、连接排一;7、连接排二;8、连接排三;9、连接排四。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种24V启停电池系统电气模块,如图1、图2所示,包括上盖1、开设于上盖1内的容置腔2、安装于容置腔2内的电气元件,容置腔2内设有继电器3容置槽21、分流器容置槽23、BMS电池管理系统容置槽22、连接排容置槽,电气元件包括安装于所述继电器3容置槽21内的两个继电器3、安装于分流器容置槽23内的分流器5、安装于BMS电池管理系统容置槽22内的BMS电池管理系统4、安装于连接排容置槽内的连接排一6及连接排二7及连接排三8及连接排四9。
如图2所示,上盖1上设有正极端子、负极端子,连接排一6的一端与两个继电器3同一侧的两个触点相连,另一端用于与电池的电芯模块总正极连通。连接排二7的一端与两个继电器3的另一侧的两个触点连接,另一端与正极端子电连接。连接排三8的一端与分流器5电连接,另一端与负极端子电连接。连接排四9的一端与BMS电池管理系统4电连接,另一端用于与电池的电芯模块总负极连通。连接排一6、所述连接排二7、所述连接排三8、所述连接排四9材质均为连接铜排。
上盖1设有控制面板,BMS电池管理系统4与控制面板连接。BMS电池管理系统4集成有两个通讯端口,其中一个通讯端口通过信号线与继电器3连接,操作人员通过控制面板可以手动控制继电器3通断。另一个通讯端口用于通过信号线与电池的电芯模块柔性线路板连接,用于接收柔性线路板采集到的电芯模块的电压、温度。
如图2、图3所示,容置槽内固定有凸台一11、凸台二12、凸台三13、凸台四14、凸台五15,凸台一11设有沉孔一、螺纹连接于沉孔一且突出于沉孔一的螺母一111、穿过连接排一6及两个继电器3一侧的两个触点后螺纹连接于螺母一111的螺栓一112;凸台二12设有沉孔二、螺纹连接于沉孔二且突出于沉孔二的螺母二121、穿过连接排二7及两个继电器3另一侧的两个触点后螺纹连接于螺母二121的螺栓二122;凸台三13设有沉孔三、螺纹连接于沉孔三且突出于沉孔三的螺母三131、穿过连接排一6及分流器5一触点的螺栓三132;凸台四14设有沉孔四、安装于沉孔四且突出于沉孔四的螺母四141、穿过连接排三8及分流器5另一侧触点的螺栓四142;凸台五15设有沉孔五、螺纹连接于所述沉孔五且突出于沉孔五的螺母五151、穿过连接排四9及BMS电池管理系统4触点的螺栓五152。

Claims (10)

1.一种24V启停电池系统电气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盖(1)、开设于所述上盖(1)的容置腔(2)、安装于所述容置腔(2)内的电气元件,所述电气元件包括继电器(3)、连接排一(6)、连接排二(7),所述容置腔(2)内固定有凸台一(11)、凸台二(12),所述凸台一(11)设有沉孔一、安装于所述沉孔一且突出于所述沉孔一的螺母一(111)、穿过所述连接排一(6)及所述继电器(3)一侧触点后螺纹连接于所述螺母一(111)的螺栓一(112);所述凸台二(12)设有沉孔二、安装于所述沉孔二且突出于所述沉孔二的螺母二(121)、穿过所述连接排二(7)及所述继电器(3)另一侧触点后螺纹连接于所述螺母二(121)的螺栓二(1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24V启停电池系统电气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模块包括BMS电池管理系统(4)、分流器(5)、连接排三(8)、连接排四(9),所述容置腔(2)内固定有凸台三(13)、凸台四(14)、凸台五(15),所述凸台三(13)设有沉孔三、安装于所述沉孔三且突出于所述沉孔三的螺母三(131)、穿过所述连接排一(6)及所述分流器(5)一触点的螺栓三(132);所述凸台四(14)设有沉孔四、安装于所述沉孔四且突出于所述沉孔四的螺母四(141)、穿过所述连接排三(8)及所述分流器(5)另一侧触点的螺栓四(142);所述凸台五(15)设有沉孔五、安装于所述沉孔五且突出于所述沉孔五的螺母五(151)、穿过所述连接排四(9)及所述BMS电池管理系统(4)触点的螺栓五(15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24V启停电池系统电气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1)设有正极端子、负极端子,所述连接排二(7)的一端与所述继电器(3)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正极端子电连接;所述连接排三(8)的一端与所述分流器(5)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负极端子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24V启停电池系统电气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排一(6)的一端与所述继电器(3)电连接,另一端用于与电池的电芯模块总正极连通;所述连接排四(9)的一端与所述BMS电池管理系统(4)电连接,另一端用于与电池的电芯模块总负极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24V启停电池系统电气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电器(3)数量为两个且并联设置,所述螺栓一(112)穿过所述连接排一(6)、两个所述继电器(3)同一侧的两个触点后与所述螺母一(111)螺纹连接;所述螺栓二(122)穿过所述连接排二(7)、两个所述继电器(3)另一侧的两个触点后与所述螺母二(121)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24V启停电池系统电气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BMS电池管理系统(4)上集成有两个通讯端口,其中一个所述通讯端口通过信号线与一个所述继电器(3)连接;另一个通讯端口用于用过信号线与电池的电芯模块的柔性电路板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24V启停电池系统电气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1)设有控制面板,所述BMS电池管理系统(4)与所述控制面板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24V启停电池系统电气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一(111)与所述沉孔一螺纹连接;所述螺母二(121)与所述沉孔二螺纹连接;所述螺母三(131)与所述沉孔三螺纹连接;所述螺母四(141)与所述沉孔四螺纹连接;所述螺母五(151)与所述沉孔五螺纹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24V启停电池系统电气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腔(2)内设有继电器容置槽(21)、分流器容置槽(23)、BMS电池管理系统容置槽(22)、连接排容置槽。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24V启停电池系统电气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排一(6)、所述连接排二(7)、所述连接排三(8)、所述连接排四(9)材质均为连接铜排。
CN202121225700.2U 2021-06-02 2021-06-02 一种24v启停电池系统电气模块 Active CN2153427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25700.2U CN215342703U (zh) 2021-06-02 2021-06-02 一种24v启停电池系统电气模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25700.2U CN215342703U (zh) 2021-06-02 2021-06-02 一种24v启停电池系统电气模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342703U true CN215342703U (zh) 2021-12-28

Family

ID=795503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225700.2U Active CN215342703U (zh) 2021-06-02 2021-06-02 一种24v启停电池系统电气模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34270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81792B (zh) 一种动力电池的高压配电盒
CN212461804U (zh) 一种12v启停电池系统电气模块
CN215342703U (zh) 一种24v启停电池系统电气模块
CN110103850B (zh) 一种防车载低压电源亏电的电池系统
CN110774899B (zh) 一种纯电动轨道机车的接触器箱
CN212162855U (zh) 一种储能系统用高压配电箱
CN218243061U (zh) 储能装置及电池柜
CN219801959U (zh) 一种储能汇流柜及使用该储能汇流柜的储能系统
KR20170127150A (ko) 전기차량용 파워 릴레이 어셈블리
CN217124563U (zh) 一种动力电池bdu集成布置装置、动力电池和新能源汽车
CN212323064U (zh) 一种钠盐电池管理系统
CN211428115U (zh) 一种电动车用蓄电池保险丝盒
CN214336778U (zh) 船用多系统集装箱式动力电池单元及其系统架构
CN116169422A (zh) 一种标准化动力电池模组与采集板连接结构及其连接方法
CN212258506U (zh) 电位均衡装置
CN210390845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双源输出动力电池包
CN203844622U (zh)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组高压箱
CN219123359U (zh) 一种电池模组、电源装置
CN112968224A (zh) 船用多系统集装箱式动力电池单元及其系统架构
CN208046256U (zh) 基站供电电池组
CN218966847U (zh) 一种电动汽车的电池集成电器盒、电池系统及电动汽车
CN223156506U (zh) 绝缘座及高压配电盒
CN219875157U (zh) 一种蓄电池充电开关保护组合装置
CN220822688U (zh) 一种铅酸电池并联保护控制器及船用储能电池组
CN216413971U (zh) 一种储能系统高压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