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342606U - 显示面板及显示设备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及显示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342606U
CN215342606U CN202121667084.6U CN202121667084U CN215342606U CN 215342606 U CN215342606 U CN 215342606U CN 202121667084 U CN202121667084 U CN 202121667084U CN 215342606 U CN215342606 U CN 2153426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display panel
light emitting
emitting unit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66708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飞
刘政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Kangjia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Kangjia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Kangjia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Kangjia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66708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3426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3426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3426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设备;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基板、多个发光单元、隔光层以及第一反射层;所述基板包括相背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的多个发光单元间隔的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每个所述发光单元包括背向所述基板的发光面;所述隔光层包括相背的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所述第三表面与所述第一表面连接,自所述第四表面开设有数量与所述发光单元数量对应的透光槽,每个所述发光单元容置于与之对应的透光槽中,所述发光面相对于所述第一表面的高度低于所述第四表面相对于所述第一表面的高度;所述第一反射层设置在所述第二表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各个发光单元在发光时,互不干扰,避免各个所述发光单元之间发生串色现象。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及显示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显示面板及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Micro-LED的一大发展趋势是通过发光单元巨转和色彩转换件(色彩转换件)进行色彩转换,从而实现全彩化,以降低巨转难度。
现有技术中,通过在背板上旋涂黑色材料,通过光刻工艺形成槽,再将发光单元转移到槽内,在制造显示面板时,为保证发光单元与基板键合,所述发光单元的上端须冒出所述槽,以方便压印所述发光单元,以使发光单元与基板键合;由此导致因显示面板中的发光单元高出容纳所述发光单元的透光槽,而使显示面板具有较大的串色风险。
因此,如何降低显示面板的串色风险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显示面板及显示设备,旨在解决显示面板的串色风险较大的技术问题。
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基板,包括相背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
多个发光单元,所述的多个发光单元间隔的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每个所述发光单元包括背向所述基板的发光面;
隔光层,包括相背的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所述第三表面与所述第一表面连接,自所述第四表面开设有数量与所述发光单元数量对应的透光槽,每个所述发光单元至少部分容置于与之对应的所述透光槽中,各个所述发光单元的发光面相对于所述第一表面的高度低于所述第四表面相对于所述第一表面的高度;以及
第一反射层,设置在所述第二表面。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各个发光单元分别被分隔在各自对应的透光槽中,且所述发光面相对于所述第一表面的高度低于所述第四表面相对于所述第一表面的高度,各个发光单元在发光时,互不干扰,避免各个所述发光单元之间发生串色的现象。
可选的,所述隔光层设置在多个所述发光单元之间,且所述隔光层与各所述的发光单元的至少部分连接;所述隔光层可在固定发光单元的位置后,再蚀刻透光槽,无需对发光单元进行转移。
可选的,所述透光槽的侧壁设置有第二反射层;可提高对所述发光单元的光线的反射作用,进而提高发光单元的光效;同时,可防止发光单元发出光线漫射到其它发光单元发出光线而到达的位置,以造成串色。
可选的,所述发光单元的发光面上设置有色彩转换件,所述色彩转换件中的至少部分处于所述透光槽中;所述色彩转换件可均化发光单元发出的光线,使从色彩转换件射出的光线具有更好的光效。
可选的,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有平坦层,所述平坦层设置于所述第四表面,并封闭所述的透光槽;可避免水氧进入到透光槽中,以影响所述发光单元从所述透光槽射出光线的光效。
可选的,所述平坦层包括相背的封闭面和聚光面,所述封闭面与所述第四表面连接,所述聚光面具有多个聚光凸起,使得从聚光面射出的光线能够准直射出,进而提高光线从所述聚光面射出的光效。
可选的,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扩散膜,所述扩散膜贴附在所述平坦层的聚光面上,所述扩散膜中背离所述平坦层的表面设置有多个散光凸起;使得从平坦层射入的准直光线从扩散膜散射出来,从而使从扩散膜中射出的光线更加均匀,进而提高光线的可视角度,降低光线反射。
可选的,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设置于所述扩散膜中具有所述多个散光凸起的表面上。
可选的,所述隔光层的材质为黑胶,所述第一反射层的材质为银,使得显示面板的整体反射光效整体得到提升。
基于同样的实用新型构思,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显示设备,所述显示设备具有如上所述的显示面板,以及与所述显示面板连接的驱动模块。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显示设备,其具有的显示面板中,各个发光单元分别被分隔在各自对应的透光槽中,且所述发光面相对于所述第一表面的高度低于所述第四表面相对于所述第一表面的高度,各个发光单元在发光时,互不干扰,所述发光单元之间不会发生串色的现象,进而使得显示装置的色度纯净度得到大幅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A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基板上阵列发光单元的俯视图;
图2B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基板上阵列发光单元的主视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基板的第一表面上热压隔光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在隔光层中蚀刻透光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在透光槽中设置反射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发光单元上设置色彩转换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基板;110-第一反射层;
200-发光单元;
300-隔光层;310-透光槽;311-第二反射层;320-第三表面;330-第四表面;
400-色彩转换件;
500-平坦层;510-封闭面;520-聚光面;521-聚光凸起;
600-扩散膜;610-散光凸起;
700-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申请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申请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申请的公开内容理解得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
现有技术中,通过在背板上旋涂黑色材料,通过光刻工艺形成槽,再将发光单元转移到槽内,在制造显示面板时,为保证发光单元与基板键合,所述发光单元的上端须冒出所述槽,以方便压印所述发光单元,以使发光单元与基板键合;由此导致因显示面板中的发光单元高出容纳所述发光单元的透光槽,而使显示面板具有较大的串色风险。
因此,如何降低显示面板的串色风险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基于此,本申请希望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其详细内容将在后续实施例中得以阐述。
参见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基板100、多个发光单元200、隔光层300以及第一反射层110。
具体地,所述基板100可为玻璃基板100,所述基板100包括相背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
在本申请提供过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多个发光单元200阵列排布在所述基板100的第一表面上,每个所述发光单元200包括背向所述基板100的发光面,所述发光单元200的发光面可发出光线。
所述隔光层300包括相背的第三表面320和第四表面330,所述第三表面320与所述第一表面连接,自所述第四表面330开设有数量与所述发光单元200数量对应的透光槽310,每个所述发光单元200至少部分容置于与之对应的所述透光槽310中,各个所述发光单元200的发光面相对于所述第一表面的高度低于所述第四表面330相对于所述第一表面的高度。
具体地,所述的多个发光单元200与所述的多个透光槽310一一对应,多个所述发光单元200分别容置于多个所述透光槽310中,此时,所述隔光层300中多个透光槽310将所述的多个发光单元200分隔,同时,各个发光单元200的发光面位于所述透光槽310内,各个发光单元200在发光时,各个发光单元200之间不会出现串色干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隔光层300覆盖在所述基板100的第一表面上,所述隔光层300的第三表面320与所述基板100的第一表面直接接触,所述隔光层300可将所述发光单元200固定在所述基板100上,无需发光单元200与所述基板100键合,便可以使得所述发光单元200的位置稳定。
在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参见图2A-图2B,图2A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基板上阵列发光单元的俯视图,图2B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基板上阵列发光单元的主视图,所述发光单元200的数量为间隔设置的多个,所述隔光层300设置在多个所述发光单元200之间,且所述隔光层300与各所述发光单元200的至少部分连接,在制造显示面板时,在基板100上阵列布置若干发光单元200,通过热压的方式在基板100的第一表面上覆盖隔光层300,此时,发光单元200处于所述隔光层300之内,所述隔光层300为不透明的材质,为使发光单元200发出的光能够射出所述隔光层300外,所述隔光层300开设有若干透光槽310,透光槽310的数量与所述发光单元200的数量一一对应,所述透光槽310为发光单元200向隔光层300外射出光线的通道。可以理解的,所述基板100设置有驱动阵列,各个发光单元200与驱动阵列电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请参见图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基板100的第一表面上热压隔光层的结构示意图,在通过热压的方式在基板100的第一表面上覆盖隔光层300的过程中,阵列排布在基板100上的发光单元200被所述隔光层300覆盖,为使发光单元200发出的光线能够射出所述隔光层300外,须在所述隔光层300中开设若干透光槽310,以供所述发光单元200向隔光层300之外射出光线,由于阵列排布在基板100上的发光单元200被所述隔光层300覆盖,因此,所述隔光层300的第四表面330高于所述发光单元200的发光面,也即,所述发光面相对于所述第一表面的高度低于所述第四表面330相对于所述第一表面的高度。
参见图4,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在隔光层中蚀刻透光槽的结构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各个发光单元200分别被分隔在各自对应的透光槽310中,各个所述发光单元200的发光面都低于与之对应的所述隔光层300的第四表面330,其中,在开设所述透光槽300时,通过激光或光照蚀刻第四表面330,以形成所述透光槽310,所述透光槽310的开口与所述第四表面330平齐,各个发光单元200在发光时,互不干扰,所述发光单元200之间不会发生串色的现象。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隔光层300为黑胶,在所述黑胶上设置所述透光槽310时,通过蚀刻去掉部分黑胶以形成所述透光槽310。
具体地,以热压的方式使黑胶覆盖在基板100上以形成所述隔光层300,在所述黑胶上开设所述透光槽310时,通过激光蚀刻去掉部分黑胶以形成所述透光槽310,其中,在隔光层300的第四表面330上,通过激光或光照蚀刻去掉部分黑胶时,去除覆盖在所述发光单元200上方的黑胶,使所述发光单元200的发光面突显出来,同时,保留与所述发光单元200的周身接触的黑胶,以保证所述发光单元200的稳定性。
在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请参见图5,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在透光槽中设置第二反射层311的结构示意图,所述透光槽310的侧壁设置有第二反射层311;所述第二反射层311具体为金属第二反射层311,所述金属第二反射层311可提高对所述发光单元200的光线的反射作用,进而提高发光单元200的光效,同时可防止发光单元200发出光线漫射到其它发光单元200发出光线而到达的位置,以造成串色。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参见图6,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发光单元上设置色彩转换件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发光单元的发光面上设置有色彩转换件400,所述色彩转换件400中的至少部分处于所述透光槽310中,所述发光单元设置在所述基板100的第一表面,所述色彩转换件400设置在所述发光单元的发光面上,所述色彩转换件400中的至少部分处于所述透光槽310中。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有平坦层500,所述平坦层500设置于所述隔光层300上,并封闭所述的多个透光槽310。
在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所述色彩转换件400完全处于所述透光槽310中,以方便所述平坦层500封闭所述透光槽310,在形成所述色彩转换件400时,以喷模打印的方式将所述色彩转换件400设置在所述发光单元的发光面。
所述色彩转换件400可在发光单元的激发下,可以散射式发光,达到光线匀化的效果,也就是说,发光单元发出的光可经所述色彩转换件400均化,色彩转换件400的设置可使从发光单元200发射出的光线具有更好的光效。
在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所述色彩转换件400封装于所述隔光层300上,各个所述透光槽310被所述平坦层500封闭,可避免水氧进入到透光槽310中,以影响所述发光单元200从所述透光槽310射出光线的光效。
所述平坦层500为透明材质,所述平坦层500的材质可选用OC(光学透明粘剂,Optically Clear Adhesive)或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在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所述平坦层500包括相背的封闭面510和聚光面520,所述封闭面510与所述隔光层300的第四表面330接触并封闭所述的若干透光槽310,所述聚光面520具有多个聚光凸起521。
具体地,所述平坦层500的封闭面510为平面,所述平坦层500的封闭面510与所述隔光层300紧密接触,进而封闭所述隔光层300的各个透光槽310,发光单元200发出光线在穿过所述平坦层500时,光线由平坦层500的封闭面510进入平坦层500中,再从平坦层500的聚光面520射出所述平坦层500,聚光面520的多个聚光凸起521具有聚光的作用,能够使从聚光面520射出的光线能够准直射出,进而提高光线从所述聚光面520射出的光效。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扩散膜600,所述扩散膜600贴附在所述平坦层500的聚光面520上,所述扩散膜600中背离所述平坦层500的表面设置有多个散光凸起610。
在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从平坦层500射出的光线通过扩散膜600进行散光,所述扩散膜600与所述平坦层500的聚光面520紧密相贴,当发光单元200发出的光线进入到扩散膜600时,光线经所述平坦层500的聚光作用,形成了准直光线,当准直光线进入扩散膜600后,准直光线通过散光凸起610使光线从扩散膜600散射出来,使得从扩散膜600中射出的光线更加均匀,以提高光线的可视角度,降低光线反射。
所述扩散膜的材质至少包括TAC基材和亚克力胶中的一种,所述扩散膜中背离所述平坦面通过雾化处理形成所述散光凸起,可打散经过扩散膜的准直光线,使从扩散膜射出的光线更加均匀,同时可降低扩散膜对环境光的反射;所述显示面板增设扩散膜以增加显示面板的整体强度。
在发光单元200发出光线到从扩散膜600射出的过程中,发光单元200发出光线先经过平坦层500聚光,再经过扩散膜600进行散光,最终使从扩散膜600射出的光线散射均匀,以提高光线的可视角度;先聚光再散光的目的是,通过聚光先得到准直光线,再进行散光时,可使得光线能够均匀散射。
在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设置于所述扩散膜600中具有所述多个散光凸起610的表面上,所述盖板具体可为玻璃盖板。
在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反射层110的材质可为银,在基板100的第二表面涂覆有银层以作为第一反射层110,可提高显示面板的整体反射光效。
可以理解的,本申请的显示面板可以是微发光二极管(Micro Light EmittingDiodes,简称Micro LED)显示面板。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设备,所述显示设备具有如上所述的显示面板以及与所述显示面板连接的驱动模块。本实施例的显示设备可以为显示器、智能手机、电视、可穿戴设备、VR/AR设备等。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显示设备,其具有的显示面板中,各个发光单元200分别被分隔在各自对应的透光槽310中,所述发光单元200的发光面相对于所述第一表面的高度低于所述第四表面330相对于所述第一表面的高度,各个发光单元200在发光时,互不干扰,所述发光单元200之间不会发生串色的现象,进而使得显示装置的色度纯净度得到大幅提高。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不限于上述地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板,包括相背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
多个发光单元,所述的多个发光单元间隔的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每个所述发光单元包括背向所述基板的发光面;
隔光层,包括相背的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所述第三表面与所述第一表面连接,自所述第四表面开设有数量与所述发光单元数量对应的透光槽,每个所述发光单元至少部分容置于与之对应的透光槽中,各个所述发光单元的所述发光面相对于所述第一表面的高度低于所述第四表面相对于所述第一表面的高度;以及
第一反射层,设置在所述第二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光层设置在多个所述发光单元之间,且所述隔光层与各所述发光单元的至少部分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槽的侧壁设置有第二反射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单元的发光面上设置有色彩转换件,所述色彩转换件中的至少部分处于所述透光槽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有平坦层,所述平坦层设置于所述第四表面,并封闭所述的透光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坦层包括相背的封闭面和聚光面,所述封闭面与所述第四表面连接,所述聚光面具有多个聚光凸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扩散膜,所述扩散膜贴附在所述平坦层的聚光面上,所述扩散膜中背离所述平坦层的表面设置有多个散光凸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设置于所述扩散膜中具有所述多个散光凸起的表面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光层的材质为黑胶,所述第一反射层的材质为银。
10.一种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设备具有: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以及与所述显示面板连接的驱动模块。
CN202121667084.6U 2021-07-21 2021-07-21 显示面板及显示设备 Active CN2153426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67084.6U CN215342606U (zh) 2021-07-21 2021-07-21 显示面板及显示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67084.6U CN215342606U (zh) 2021-07-21 2021-07-21 显示面板及显示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342606U true CN215342606U (zh) 2021-12-28

Family

ID=795691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667084.6U Active CN215342606U (zh) 2021-07-21 2021-07-21 显示面板及显示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34260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621386A (zh) * 2022-12-19 2023-01-17 季华实验室 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制备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621386A (zh) * 2022-12-19 2023-01-17 季华实验室 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287117B (en) Light guide lens and light emitting diode package structure having the light guide lens
JP4962685B2 (ja) 照明装置及びその照明装置を備えた液晶表示装置
US7654723B2 (en) Optical plate and backlight module using the same
KR100308626B1 (ko) 도광판, 그 도광판을 이용한 면광원 및 표시 장치
TW200412187A (en) Luminaire for light extraction from a flat light source
US7819570B2 (en) Optical plate and backlight module using the same
JP6680311B2 (ja) 発光装置および面発光光源
WO2021000517A1 (zh) 色彩转换组件及显示装置
TW201518816A (zh) 背光模組
TW200905316A (en) Light emitting module
CN111443524A (zh) 直下式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11509105A (zh) 发光元件、发光模块以及背光模块
KR20040004168A (ko) 조명장치 및 표시장치
CN215342606U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设备
JP4622787B2 (ja) バックライトシステム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CN114089561A (zh) 一种显示装置
CN111240091A (zh) 透明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US7226200B2 (en) Light guiding device with two opposite light emitting surfaces and backlight module using the same
CN111665662B (zh) 照明装置以及显示装置
TW201502665A (zh) 顯示裝置、背光模組與覆晶式發光元件
KR20170012725A (ko) 양자점 필름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 표시 장치
KR20190041049A (ko) 백라이트 유닛
KR20160049082A (ko) 액정 표시 장치
KR20060063669A (ko) 확산집광부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면광원장치
CN217086567U (zh) 一种led封装结构、led模组及led显示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