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340500U - 用于镜头驱动机构的载体 - Google Patents

用于镜头驱动机构的载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340500U
CN215340500U CN202121318370.1U CN202121318370U CN215340500U CN 215340500 U CN215340500 U CN 215340500U CN 202121318370 U CN202121318370 U CN 202121318370U CN 215340500 U CN215340500 U CN 2153405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rier
friction
notch
driving mechanism
carrier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31837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鲍和平
彭坤
林聪�
刘富泉
吕新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Hozel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Hozel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Hozel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an Hozel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31837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3405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3405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3405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ens Barr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镜头驱动机构的载体,包括:载体主体、连接组件、摩擦棒、压电变形件和配重件,载体主体用于安装镜头;连接组件与载体主体连接;摩擦棒的外周面与连接组件摩擦配合,摩擦棒沿镜头的光轴延伸;压电变形件设置于摩擦棒的上端面上,且压电变形件可操作地沿摩擦棒的轴线方向发生形变以驱动摩擦棒运动;配重件设置于压电变形件的上端面上。连接组件与载体主体连接,因此通过压电变形件带动摩擦棒进行运动,又通过摩擦棒和连接组件带动载体主体沿摩擦棒的轴线进行运动,因为摩擦棒是沿镜头的光轴方向延伸,也就是载体主体能够沿镜头的光轴方向运动,从而实现对镜头的调焦。

Description

用于镜头驱动机构的载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光学影像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用于镜头驱动机构的载体。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今许多电子装置(例如智能型手机或数字相机)皆具有照相或录像的功能。一些具有照相或录像功能的电子装置设有一镜头驱动模块,以驱动一诸如镜头的光学组件移动,进而达到自动对焦(autofocus)的功能。人们对于影像质量的要求日益增高,故对镜头模块(光学元件)的驱动功能亦日趋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镜头驱动机构的载体,使得镜头能够沿光轴移动进行对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用于镜头驱动机构的载体,包括:
载体主体,所述载体主体用于安装镜头;
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与所述载体主体连接;
摩擦棒,所述摩擦棒的外周面与所述连接组件摩擦配合,所述摩擦棒沿所述镜头的光轴延伸;
压电变形件,所述压电变形件设置于所述摩擦棒的上端面上,且所述压电变形件可操作地沿所述摩擦棒的轴线方向发生形变以驱动所述摩擦棒运动;以及
配重件,所述配重件设置于所述压电变形件的上端面上。
本发明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由于载体包括:压电变形件和摩擦棒,摩擦棒与连接组件摩擦配合,并且压电变形件设置在摩擦棒的上端面上,压电变形件可操作地沿摩擦棒地轴线方向发生形变以驱动摩擦棒运动,另外,连接组件与载体主体连接,因此通过压电变形件带动摩擦棒进行运动,又通过摩擦棒和连接组件带动载体主体沿摩擦棒的轴线进行运动,因为摩擦棒是沿镜头的光轴方向延伸,也就是载体主体能够沿镜头的光轴方向运动,从而实现对镜头的调焦。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摩擦棒设置于所述载体主体的一侧,所述载体主体的外周面相对所述摩擦棒的部位开设凹口,所述凹口沿所述载体主体的高度方向贯穿所述载体主体;
所述连接组件环抱于所述摩擦棒的外周面上,且环抱所述摩擦棒的部位部分卡于所述凹口内。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组件相对所述载体主体的外周面夹持于所述载体主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沿从所述载体主体至所述摩擦棒的方向,相对设置于所述摩擦棒两侧并环抱所述摩擦棒且均与所述摩擦棒摩擦配合,所述第一连接件位于所述摩擦棒朝向所述载体主体一侧,且所述第一连接件有部分卡于所述凹口内;
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还均沿所述载体主体的外周周向方向延伸预设距离,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延伸部位均相对所述载体主体的外周面夹持于所述载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载体主体具有第一导向面和第二导向面,所述第一导向面和所述第二导向面相对位于所述凹口的两侧,且均与界定所述凹口的内壁连接,所述第一导向面和所述第二导向面均从所述凹口内至所述凹口外的方向,往远离所述摩擦棒方向倾斜;
其中,所述第一导向面与所述第二导向面均与所述连接组件环抱所述摩擦棒的部位抵持,以引导所述连接组件环抱所述摩擦棒的部位部分卡入所述凹口内。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凹口为圆弧形凹口,且所述圆弧形凹口为优弧状或半圆弧状。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
圆弧板,所述圆弧板朝所述摩擦棒方向凹陷,且所述摩擦棒与所述圆弧板摩擦配合,所述圆弧板朝所述凹口方向外凸,且所述圆弧板外凸的至少顶端部位卡接于所述凹口内;以及
第一卡爪,所述第一卡爪与所述圆弧板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卡爪相对所述载体主体的外周面夹持于所述上表面和所述下表面上。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爪包括:
第一中间卡板,所述第一中间卡板与所述圆弧板固定连接,且沿所述载体主体的外周周向方向延伸预设距离;以及
第一上卡板和第一下卡板,所述第一上卡板和所述第一下卡板沿所述载体的高度方向相对设置于所述第一中间卡板上,所述第一上卡板和所述第一下卡板分别可操作地抵靠于所述载体主体的所述上表面和所述下表面上。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
连接板,所述连接板朝向所述摩擦棒一侧开设凹槽,所述凹槽沿所述摩擦棒的轴线方向贯穿所述连接板,所述摩擦棒抵靠于所述凹槽内,所述摩擦棒与所述凹槽摩擦配合;以及
第二卡爪,所述第二卡爪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二卡爪相对所述载体主体的外周面夹持于所述上表面和所述下表面上。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载体主体的外周面相对所述第一连接件的部位开设容纳槽,所述容纳槽沿所述载体主体的高度方向贯穿所述载体主体,所述凹口开设于界定所述容纳槽的槽壁上,所述第二连接件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容纳槽内。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镜头驱动机构中带有外壳时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镜头驱动机构中外壳去掉后的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载体主体与连接组件、摩擦棒、压电变形件和配重件装配后的立体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电路板、连接组件、摩擦棒、压电变形件和配重件装配后的立体图;
图5是图3的俯视图;
图6是图5中A处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底座;11、底板;12、侧框;121、背板;122、第一侧板;123、第二侧板;124、连接弯板;2、载体主体;21、凹口;22、载体主体的上表面;23、载体主体的下表面;24、载体主体的外周面;25、容纳槽;26、第一导向面;27、第二导向面;28、缺口;3、摩擦棒;4、压电变形件;5、配重块;6、第一连接件;61、圆弧板;62、第一卡爪;621、第一中间卡板;622、第一上卡板;623、第一下卡板;7、第二连接件;71、连接板;72、第二卡爪;721、第二中间卡板;722、第二上卡板;723、第二下卡板;724、第二侧卡板;8、电路板;9、导向柱;10、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在下文的描述中,出于说明各种公开的实施例的目的阐述了某些具体细节以提供对各种公开实施例的透彻理解。但是,相关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可在无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个或多个细节的情况来实践实施例。在其它情形下,与本申请相关联的熟知的装置、结构和技术可能并未详细地示出或描述从而避免不必要地混淆实施例的描述。
除非语境有其它需要,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中,词语“包括”和其变型,诸如“包含”和“具有”应被理解为开放的、包含的含义,即应解释为“包括,但不限于”。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以便更清楚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点和优点。应理解的是,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而只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精神。
在整个说明书中对“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的提及表示结合实施例所描述的特定特点、结构或特征包括于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的各个位置“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的出现无需全都指相同实施例。另外,特定特点、结构或特征可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以任何方式组合。
如该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中所用的单数形式“一”和“所述”包括复数指代物,除非文中清楚地另外规定。应当指出的是术语“或”通常以其包括“和/或”的含义使用,除非文中清楚地另外规定。
在以下描述中,为了清楚展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工作方式,将借助诸多方向性词语进行描述,但是应当将“前”、“后”、“左”、“右”、“外”、“内”、“向外”、“向内”、“上”、“下”等词语理解为方便用语,而不应当理解为限定性词语。
下文参照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用于镜头驱动机构的载体,如图1至图4所示,镜头驱动机构包括:底座1和载体,其中,载体包括:载体主体2、连接组件、摩擦棒3、压电变形件4和配重件,其中,载体主体2可活动地位于底座1上,并用于安装镜头,连接组件与载体主体2连接,摩擦棒3地外周面与连接组件摩擦配合,摩擦棒3沿平行与镜头的光轴方向延伸,压电变形件4设置在摩擦棒3的上端面上,且压电变形件4可操作地沿摩擦棒3的轴线方向发生变形以驱动摩擦棒3运动,配重件设置在压电变形件4的上端面上,如图4所示,配重件为一个配重块5。
由于载体包括:压电变形件4和摩擦棒3,摩擦棒3与连接组件摩擦配合,并且压电变形件4设置在摩擦棒3的上端面上,压电变形件4可操作地沿摩擦棒3地轴线方向发生形变以驱动摩擦棒3运动,另外,连接组件与载体主体2连接,因此通过压电变形件4带动摩擦棒3进行运动,又通过摩擦棒3和连接组件带动载体主体2沿摩擦棒3的轴线进行运动,因为摩擦棒3是沿镜头的光轴方向延伸,也就是载体主体2能够沿镜头的光轴方向运动,从而实现对镜头的调焦。
另外,如图2和图3所示,摩擦棒3设置在载体主体2的一侧,并且载体主体2的外周面24相对摩擦棒3的部位开设凹口21,凹口21沿载体主体2的高度方向贯穿载体主体2,连接组件环抱于摩擦棒3的外周面上,并且环保摩擦棒3的部位的至少一部分弹性变形卡于凹口21内,由于连接组件环抱摩擦棒3的部位至少一部分卡于凹口21内抱住摩擦棒3,因此在装配过程中,如图2至图4所示,只需要将摩擦棒3设置在连接组件环抱摩擦棒3的部位中,然后工作人员推动连接组件将连接组件环抱摩擦棒3的部位推入凹口21中,利用凹口21加进连接组件环抱摩擦棒3的部位,使得该部位能够抱紧摩擦棒3,通过这样的方式即可将摩擦棒3连接至载体主体2上,通过上述内容不难发现,由于只需要将连接组件推入凹口21中,既可以完成摩擦棒3、连接组件与载体主体2的连接,方便且简单。
另外,优选的,连接组件还相对载体主体2的外周面24夹持于载体主体2的上表面22和载体主体2的下表面23上。由于连接组件还相对外周面夹持在载体主体2的上表面22和载体主体2的下表面23上,因此只需要推动连接组件运动就可以将连接组件夹持于载体主体2上,从而使得连接组件与载体主体2之间的固定更加牢固,由于只需要推动连接组件,即可使得连接组件推入凹口21中,同时推动连接组件还能够使得连接组件夹持于载体主体2上,因此安装连接组件的过程非常简单方便,只需要推动连接组件即可将摩擦棒3连接至载体主体2上。
具体的,如图2至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6和第二连接件7,第一连接件6和第二连接件7环抱摩擦棒3并分别与摩擦棒3摩擦配合,第一连接件6位于第二连接件7的内侧并至少有部分卡于凹口21内。同时,第一连接件6和第二连接还分别沿载体主体2的外周周向方向延伸预设距离形成延伸部位,以及第一连接件6和第二连接件7的延伸部位均相对载体主体2的外周面24夹持于载体主体2的上表面22和下表面上。由于第一连接件6和第二连接件7还分别沿载体主体2的外周周向方向延伸预设距离形成延伸部位,并且第一连接件6和第二连接件7的延伸部位均相对载体主体2的外周面24夹持在载体主体2的上表面22和下表面上,因此在实际装配过程中,需要将连接组件往同一个方向推动连接组件就可以将连接组件卡入凹口21中,同时也能够将连接组件夹持于载体主体2上表面和下表面上。因此进一步简化了连接组件的安装步骤。
如图4和图6所示,第一连接件6包括:圆弧板61和第一卡爪62,其中,圆弧板61朝摩擦棒3方向凹陷,且摩擦棒3与圆弧板61摩擦配合,圆弧板61朝凹口21方向外凸,且圆弧板61弹性变形,使得圆弧板61外凸的至少顶端部位卡接于凹口21内抱住摩擦棒3;第一卡爪62与圆弧板61固定连接,且第一卡爪62相对载体主体2的外周面24夹持于上表面和下表面上。
具体的,如图4和图6所示,第一卡爪62包括:第一中间卡板621、第一上卡板622和第一下卡板623,其中,第一中间卡板621与圆弧板61固定连接,且沿载体主体2主体的外周周向方向延伸预设距离;第一上卡板622和第一下卡板623沿载体主体2的高度方向相对设置于第一中间卡板621上,第一中间卡板621与载体主体2的外周面2424相对设置,第一上卡板622和第一下卡板623分别可操作地抵靠于载体主体2主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具体的,如图4和图6所示,第一卡爪62卡持于开设有凹口21的侧边上。当然,在有些实施例中,第一卡爪62也可以不卡持于开设有凹口21的侧边上,也就是第一卡爪62与凹口21不位于同一侧边上。
另外,如图4至图6所示,第二连接件7包括:连接板71和第二卡爪72,其中,连接板71朝向摩擦棒3一侧开设凹槽,凹槽沿摩擦棒3的轴线方向贯穿连接板71,摩擦棒3抵靠于凹槽内,摩擦棒3与凹槽摩擦连接;第二卡爪72与连接板71固定连接,且第二卡爪72相对载体主体2主体的外周面夹持于上表面和下表面上。
如图4至图6所示,第二卡爪72包括:第二中间卡板721、第二上卡板722和第二下卡板723,其中,第二中间卡板721与圆弧板61固定连接,且沿载体主体2主体的外周周向方向延伸预设距离;第二上卡板722和第二下卡板723沿载体主体2的高度方向相对设置于第二中间卡板721上,第二中间板与载体主体2的外周面24相对设置,第二上卡板722和第二下卡板723分别可操作地抵靠于载体主体2主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具体的,如图4至图6所示,第二卡爪72卡持于开设有凹口21的侧边上。当然,在有些实施例中,第二卡爪72也可以不卡持于开设有凹口21的侧边上,也就是第二卡爪72与凹口21不位于同一侧边上。另外,更优选的,第二卡爪72还包括第二侧卡板724,该第二侧板123卡板与第二中间卡板721的端部固定连接,并垂直于第二中间卡板721、第二上卡板722和第二下卡板723,该第二侧卡板724卡于载体主体2的另一侧边上。
在本实施例中,需要装配摩擦棒3和压电变形器时,可先将摩擦棒3放置于圆弧板61和连接板71的凹槽中,推动第二连接件7,使得圆弧板61卡入凹口21中夹持住摩擦棒3,同时,第一卡爪62和第二卡爪72卡持于载体主体2上,通过上述内容可知,由于只需要推动第二连接件7往凹口21方向运动,就可以将整个连接组件和摩擦棒3装配至载体主体2上,装配方法简单方便。
另外,如图5和图6所示,载体主体2主体的外周面相对第一连接件6的部位开设容纳槽25,容纳槽25沿载体主体2主体的高度方向贯穿载体主体2主体,凹口21开设于界定容纳槽25的槽壁上,第二连接件7至少部分位于容纳槽25内。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有些实施例中,连接组件还可以包括一个圆柱形套筒,该圆柱形套筒替换圆弧板61和连接板71,摩擦板与该圆柱形套筒同轴连接,且圆柱形套筒与摩擦棒3摩擦配合,圆柱形套筒弹性变形卡入凹口21中,从而使得摩擦棒3能够连接于载体主体2上。
同时,如图6所示,为了方便连接组件环抱摩擦棒3的部位卡入凹口21内,如图6所示,载体主体2具体第一导向面26和第二导向面27,第一导向面26和第二导向面27相对位于凹口21两侧且均与界定凹口21的内壁连接,同时,第一导向面26和第二导向面27均从凹口21内至凹口21外的方向往远离摩擦棒3的方向倾斜。并且第一导向面26和第二导向面27均与连接组件环抱摩擦棒3的部位抵持,也就是第一导向面26和第二导向面27均与圆弧板61抵持,通过第一导向面26和第二导向面27可引导圆弧板61,方便圆弧板61卡入凹口21中。
具体的,如图6所示,凹口21为圆弧形凹口21,进一步优选的,该凹口21为优弧状或半圆弧状,当然,在有些实施例中,凹口21还可以是方形或者其他形状的凹口21,只要不脱离本发明范围即可。
另外,如图2和图4所示,镜头驱动机构还包括电路板8,电路板8与压电陶瓷件电性连接。该电路板8设置在底座1上,如图2所示,载体主体2为一个中空的框体,镜头固定在载体主体2的中空区域内,同时底座1包括:底板11、设置于底板11上的侧框12;其中,载体主体2设置于侧框12内,摩擦棒3、压电变形件4和配重块5暴露于侧框12外,电路板8设置于侧框12的外表面上。侧框12包括:背板121、第一侧板122和第二侧板123,其中,背板121、第一侧板122和第二侧板123均设置在底板11上,第一侧板122和第二侧板123相对设置,且均与背板121垂直设置,如图2所示,第二侧板123靠近背板121的一段留空用于安装摩擦棒3、压电变形件4和配重块5,使得摩擦棒3、压电变形件4和配重块5安装于侧框12外,第二侧板123与背板121通过连接弯板124连接,摩擦棒3、压电变形件4和配重块5设置于连接弯板124外侧,电路板8设置在第二侧板123的外表面上。
在装配过程中,可先将摩擦棒3安装于连接组件上,连接组件采用上述方式连接至载体主体2上,此时摩擦棒3与连接组件之间是摩擦配合,也就是摩擦棒3沿轴线方向运动时,因为摩擦棒3与连接组件摩擦配合,连接组件会因为与摩擦棒3之间的摩擦力而跟随摩擦棒3进行运动,从而使得载体主体2能够沿摩擦棒3的轴线方向运动,也就是载体主体2能够带动镜头沿镜头的光轴方向运动。待摩擦棒3装配至载体主体2上后,将载体主体2从相对背板121的方向平推入底座1中,摩擦棒3从连接弯板124下方穿过,再将压电变形件4设置在摩擦棒3的上端面上,压电变形件4可胶粘于摩擦棒3上端面上,或者采用固定销的方式,例如压电变形件4朝向摩擦棒3的上端面的一侧上开设销孔,摩擦棒3的上端面开设销孔,固定销分别插入压电变形件4和摩擦棒3的销孔中,并与两个销孔过盈配合。配重块5设置在压电变形件4的上端面上,同样的,配重块5可胶粘于压电变形件4的上端面上,或者采用固定销的方式与压电变形件4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压电变形件4可以是压电陶瓷块。压电陶瓷在电场作用下产生的形变量很小,最多不超过本身尺寸的千万分之一,别小看这微小的变化,基于这个原理制做的精确控制机构--压电驱动器,对于精密仪器和机械的控制、微电子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都是一大福音。因此通过压电陶瓷的变形可驱动摩擦棒3运动,进而带动载体主体2运动。
另外,如图2、图3和图5所示,镜头驱动机构还包括设置于底座1上的导向柱9,导向柱9平行于光学元件的光轴,导向柱9与载体主体2可滑动连接。具体的,载体主体2上设有一个缺口28,导向柱9可滑动地设置在缺口28内,因此通过导向柱9可给载体主体2进行导向。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载体,该载体为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载体。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一个实施例中的细节在其他实施例中也适用,为了避免重复,所以有些细节没有在每个实施例中复述。
以上已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应理解到,若需要,能修改实施例的方面来采用各种专利、申请和出版物的方面、特征和构思来提供另外的实施例。
考虑到上文的详细描述,能对实施例做出这些和其它变化。一般而言,在权利要求中,所用的术语不应被认为限制在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中公开的具体实施例,而是应被理解为包括所有可能的实施例连同这些权利要求所享有的全部等同范围。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用于镜头驱动机构的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镜头驱动机构的载体包括:
载体主体,所述载体主体用于安装镜头;
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与所述载体主体连接;
摩擦棒,所述摩擦棒的外周面与所述连接组件摩擦配合,所述摩擦棒沿所述镜头的光轴延伸;
压电变形件,所述压电变形件设置于所述摩擦棒的上端面上,且所述压电变形件可操作地沿所述摩擦棒的轴线方向发生形变以驱动所述摩擦棒运动;以及
配重件,所述配重件设置于所述压电变形件的上端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镜头驱动机构的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棒设置于所述载体主体的一侧,所述载体主体的外周面相对所述摩擦棒的部位开设凹口,所述凹口沿所述载体主体的高度方向贯穿所述载体主体;
所述连接组件环抱于所述摩擦棒的外周面上,且环抱所述摩擦棒的部位部分卡于所述凹口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镜头驱动机构的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相对所述载体主体的外周面夹持于所述载体主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镜头驱动机构的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沿从所述载体主体至所述摩擦棒的方向,相对设置于所述摩擦棒两侧并环抱所述摩擦棒且均与所述摩擦棒摩擦配合,所述第一连接件位于所述摩擦棒朝向所述载体主体一侧,且所述第一连接件有部分卡于所述凹口内;
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还均沿所述载体主体的外周周向方向延伸预设距离,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延伸部位均相对所述载体主体的外周面夹持于所述载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镜头驱动机构的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主体具有第一导向面和第二导向面,所述第一导向面和所述第二导向面相对位于所述凹口的两侧,且均与界定所述凹口的内壁连接,所述第一导向面和所述第二导向面均从所述凹口内至所述凹口外的方向,往远离所述摩擦棒方向倾斜;
其中,所述第一导向面与所述第二导向面均与所述连接组件环抱所述摩擦棒的部位抵持,以引导所述连接组件环抱所述摩擦棒的部位部分卡入所述凹口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镜头驱动机构的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口为圆弧形凹口,且所述圆弧形凹口为优弧状或半圆弧状。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镜头驱动机构的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
圆弧板,所述圆弧板朝所述摩擦棒方向凹陷,且所述摩擦棒与所述圆弧板摩擦配合,所述圆弧板朝所述凹口方向外凸,且所述圆弧板外凸的至少顶端部位卡接于所述凹口内;以及
第一卡爪,所述第一卡爪与所述圆弧板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卡爪相对所述载体主体的外周面夹持于所述上表面和所述下表面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镜头驱动机构的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爪包括:
第一中间卡板,所述第一中间卡板与所述圆弧板固定连接,且沿所述载体主体的外周周向方向延伸预设距离;以及
第一上卡板和第一下卡板,所述第一上卡板和所述第一下卡板沿所述载体的高度方向相对设置于所述第一中间卡板上,所述第一上卡板和所述第一下卡板分别可操作地抵靠于所述载体主体的所述上表面和所述下表面上。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镜头驱动机构的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
连接板,所述连接板朝向所述摩擦棒一侧开设凹槽,所述凹槽沿所述摩擦棒的轴线方向贯穿所述连接板,所述摩擦棒抵靠于所述凹槽内,所述摩擦棒与所述凹槽摩擦配合;以及
第二卡爪,所述第二卡爪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二卡爪相对所述载体主体的外周面夹持于所述上表面和所述下表面上。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镜头驱动机构的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主体的外周面相对所述第一连接件的部位开设容纳槽,所述容纳槽沿所述载体主体的高度方向贯穿所述载体主体,所述凹口开设于界定所述容纳槽的槽壁上,所述第二连接件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容纳槽内。
CN202121318370.1U 2021-06-11 2021-06-11 用于镜头驱动机构的载体 Active CN2153405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18370.1U CN215340500U (zh) 2021-06-11 2021-06-11 用于镜头驱动机构的载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18370.1U CN215340500U (zh) 2021-06-11 2021-06-11 用于镜头驱动机构的载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340500U true CN215340500U (zh) 2021-12-28

Family

ID=795576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318370.1U Active CN215340500U (zh) 2021-06-11 2021-06-11 用于镜头驱动机构的载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34050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934035B2 (en) Optical mechanism
CN107222081B (zh) 音圈电动机
US7864461B2 (en) Camera module
KR100927420B1 (ko) 렌즈 구동 모듈
EP2136549A2 (en) Camera module
CN113189736A (zh) 镜头驱动机构
KR20150044360A (ko) 카메라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휴대용 전자 기기
CN113660404B (zh) 摄像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US20150015770A1 (en) Camera module
CN215340500U (zh) 用于镜头驱动机构的载体
CN215340499U (zh) 镜头驱动机构
CN110261986B (zh) 自动对焦镜头组件
WO2023197721A1 (zh) 一种摄像模组
CN214125403U (zh)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的载体
EP4156668A1 (en) Camera module and optical device
US11300755B2 (en) Driving mechanism
CN113194244A (zh)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的上盖
CN216956493U (zh) 镜头驱动机构
CN213069297U (zh) 镜头组件的载体
CN213069298U (zh) 镜头组件的晶体镜片载体
CN217879785U (zh) 一种镜头驱动机构
CN218446153U (zh) 一种长行程防抖摄像驱动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13069301U (zh) 镜头驱动机构
CN217767005U (zh) 一种镜头驱动机构的载体及镜头驱动机构
CN217767000U (zh) 一种镜头驱动机构的框架及镜头驱动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