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338259U - 轴类部件直径测量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轴类部件直径测量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338259U CN215338259U CN202121473814.9U CN202121473814U CN215338259U CN 215338259 U CN215338259 U CN 215338259U CN 202121473814 U CN202121473814 U CN 202121473814U CN 215338259 U CN215338259 U CN 21533825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lamping
- plate
- clamping assembly
- mounting
- measuring de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 Measuring Device Byusing Mechanical Method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轴类部件直径测量装置,涉及轴类零部件直径测量领域,用以提高轴类部件直径检测的便利性。轴类部件直径测量装置包括底座、第一夹持组件、第二夹持组件、第一弹性件以及第二弹性件。底座具有安装架以及底板,安装架固定于底板;第一夹持组件可滑移地安装于底板;第一夹持组件包括第一夹持面;第二夹持组件可滑移地安装于底板;第二夹持组件包括第二夹持面;第一弹性件夹设于安装架和第一夹持组件之间;第二弹性件夹设于安装架和第二夹持组件之间。其中,第一夹持面和第二夹持面被构造为共同配合以夹紧待测量的轴类部件。上述装置实现了对轴类部件直径的便捷测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类零部件直径测量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轴类部件直径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轴类零件加工前后需要测量直径是否符合尺寸要求。现有的测量通过千分尺实现。然而,千分尺测量时常会存在误差,误差来源主要是人工误差,所以多次测量结果也会不尽相同。
另外,通过千分尺测量,一次只能测量一个横截面对应的直径数值。如果想获得轴线上各个截面的直径数值,需要多次拆装千分尺,耗时耗力,测量效率低下,且测量基准难以统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轴类部件直径测量装置,用以提高轴类部件直径检测的便利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轴类部件直径测量装置,包括:
底座,具有安装架以及底板,所述安装架固定于所述底板;
第一夹持组件,可滑移地安装于所述底板;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包括第一夹持面;
第二夹持组件,可滑移地安装于所述底板;所述第二夹持组件包括第二夹持面;
第一弹性件,夹设于所述安装架和所述第一夹持组件之间;以及
第二弹性件,夹设于所述安装架和所述第二夹持组件之间;
其中,所述第一夹持面和所述第二夹持面被构造为共同配合以夹紧待测量的轴类部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包括:
第一安装板,可滑移地安装于所述底板;以及
第一夹持板,所述第一夹持板的一侧与所述安装板固定,另一侧具有V形的第一内凹部,所述第一内凹部的表面作为所述第一夹持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夹持组件包括:
第二安装板,可滑移地安装于所述底板;以及
第二夹持板,所述第二夹持板的一侧与所述安装板固定,另一侧具有V形的第二内凹部,所述第二内凹部的表面作为所述第二夹持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持板包括多块,相邻两块所述第一夹持板之间具有第一间隙;所述第二夹持板包括多块,相邻两块所述第二夹持板之间具有第二间隙;
所述第一夹持板被构造为能够移动至插入到所述第二间隙中,所述第二夹持板被构造为能够移动至插入到所述第一间隙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架包括两个,两个所述安装架间隔安装于所述底板;所述第一弹性件夹设于其中一个所述安装架和所述第一夹持组件之间,第二弹性件夹设于另一个所述安装架和所述第二夹持组件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架包括:
立板,固定于所述底板;以及
导引筒,固定于所述立板。
在一些实施例中,轴类部件直径测量装置还包括:
第一测距仪,安装于其中一个所述安装架的所述立板,以检测所述第一测距仪和所述第一安装板之间的距离;和/或,
第二测距仪,安装于另一个所述安装架的所述立板,以检测所述第二测距仪和所述第二安装板之间的距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轴类部件直径测量装置还包括:
计算设备,与所述第一测距仪和/或所述第二测距仪通信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轴类部件直径测量装置还包括:
第一导向组件,设置于所述其中一个所述立板和所述第一安装板之间,以对所述第一安装板的直线移动起到导向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轴类部件直径测量装置还包括:
第二导向组件,设置于所述另一个所述立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之间,以对所述第二安装板的直线移动起到导向作用。
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轴类部件直径测量装置,包括底座、第一夹持组件、第二夹持组件、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通过第一夹持组件的第一夹持面和第二夹持组件的第二夹持面共同夹紧待测量的轴类部件。通过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实现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能够稳固地夹持待测量的轴类部件,也使得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之间的间距可调整,以适应不同直径的轴类部件的夹持和测量。在轴类部件被稳固夹持后,可以直接测量或者借助测距传感器测量,以得到所需要的轴类部件的直径。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轴类部件直径测量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轴类部件直径测量装置的底座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轴类部件直径测量装置的第一夹持组件、第一弹性件和底座的部分结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轴类部件直径测量装置的第一夹持组件、第二夹持组件处于原始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轴类部件直径测量装置的测量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图5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更为详细的阐述。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轴类部件直径测量装置,用于测量轴类部件100的直径。轴类部件直径测量装置包括底座1、第一夹持组件2、第二夹持组件3、第一弹性件4以及第二弹性件5。
底座1为第一夹持组件2和第二夹持组件3的滑移提供支撑基础。第一夹持组件2和第二夹持组件3都可以相对于底座1滑移,而底座1本身是固定的。在需要测量轴类部件100时,通过外力推动第一夹持组件2和第二夹持组件3中的至少一个,以改变第一夹持组件2和第二夹持组件3之间的间隙,使得第一夹持组件2和第二夹持组件3之间的间隙足够容纳轴类部件100。然后将轴类部件100放置在第一夹持组件2和第二夹持组件3之间的间隙中。松开外力,在第一弹性件4以及第二弹性件5的作用下,第一夹持组件2和第二夹持组件3共同夹紧待测量的轴类部件100。
参见图1和图2,底座1具有安装架11以及底板12,安装架11固定于底板12。安装架11相对于底座1固定不动。在一些实施例中,安装架11包括两个,两个安装架11间隔安装于底板12;第一弹性件4夹设于其中一个安装架11和第一夹持组件2之间,第二弹性件5夹设于另一个安装架11和第二夹持组件3之间。
继续参见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安装架11包括立板111以及导引筒112。立板111固定于底板12;导引筒112固定于立板111。
在夹紧待检测的轴类部件100的过程中,立板111、导引筒112都相对于底板12固定不动。第一夹持组件2、第二夹持组件3相对于底座1移动;第一弹性件4和第二弹性件5的变形量发生变化。
参见图1和图2,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安装架11还包括肋板13,肋板13与立板111和底板12都固定连接。肋板13对立板111起到加强作用,以降低立板111连接失效的可能性,使得底座1的结构更加稳固。
参见图1和图3,第一夹持组件2可滑移地安装于底板12;第一夹持组件2包括第一夹持面。第二夹持组件3可滑移地安装于底板12。第一弹性件4夹设于其中一个安装架11和第一夹持组件2之间。第二夹持组件3包括第二夹持面;第一夹持组件2和第二夹持组件3的滑移路径重合。第二弹性件5夹设于另一个安装架11和第二夹持组件3之间。其中,第一夹持组件2的第一夹持面和第二夹持组件3的第二夹持面被构造为共同配合以夹紧待测量的轴类部件100。
第一夹持组件2和第二夹持组件3共同配合,以实现对待检测轴类部件100的稳固夹持。第一夹持组件2和第二夹持组件3各自都有多种实现方式,后文将详细介绍。
参见图1和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夹持组件2包括第一安装板21以及第一夹持板22。第一安装板21可滑移地安装于底板12;第一夹持板22的一侧与安装板固定,另一侧具有V形的第一内凹部23,第一内凹部23的表面作为第一夹持面。
第一安装板21为第一夹持板22的安装提供支撑和基础。第一安装板21相对于底板12可滑移。在第一安装板21滑移的过程中,第一夹持板22随着同步滑移。第一安装板21采用平板,以便于加工。在第一安装和底板12可滑移部位,设置有使得第一安装板21和底板12两者可滑移配合的凸起和滑槽14。具体来说,底板12设置有滑槽14,第一安装板21底部与滑槽14形成配合。
继续参见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夹持组件3包括第二安装板31以及第二夹持板32。第二安装板31可滑移地安装于底板12。第二夹持板32的一侧与安装板固定,另一侧具有V形的第二内凹部33,第二内凹部33的表面作为第二夹持面。
第一内凹部23用于卡住待测量的轴类部件100的一侧,第二内凹部33用于卡住待测量的轴类部件100的另一侧。由于第一内凹部23、第二内凹部33都为V形的,V形内凹部的下侧面能对待测量的轴类部件100起到支撑作用,以防止待测量的轴类部件100掉落。V形内凹部的上侧面相互配合以防止轴类部件100转动,上述结构使得夹持更加稳固、测量更加精准。
参见图1和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夹持板22包括多块,相邻两块第一夹持板22之间具有第一间隙;第二夹持板32包括多块,相邻两块第二夹持板32之间具有第二间隙。第一夹持板22被构造为能够移动至插入到第二间隙中,第二夹持板32被构造为能够移动至插入到第一间隙中。
初始状态下,第一夹持组件2的和第二夹持组件3相互插入,第一夹持组件2的和第二夹持组件3的间隙接近0,其状态参见图4所示。夹持状态下,第一夹持组件2的和第二夹持组件3分开,第一夹持组件2的和第二夹持组件3的间隙参见图5所示。这种结构的第一夹持组件2和第二夹持组件3实现了更紧固地夹持待测量的轴类部件100。并且,利用两个可互相穿透第一夹持组件2的和第二夹持组件3支撑被测量的轴类部件100,实现了自动定心,且对于较小直径的轴类部件100也能够测量,测量范围广。
参见图1和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轴类部件直径测量装置还包括第一导向组件9,第一导向组件9设置于其中一个立板111和第一安装板21之间,以对第一安装板21的直线移动起到导向作用。
第一导向组件9采用多根和第一夹持组件2的滑移方向平行的杆,第一弹性件4套设在其中一根杆上。立板111对应设置有一个孔,孔和杆一一对应且配合。在第一夹持组件2移动的过程中,第一导向组件9随着第一夹持组件2同步移动,但是杆不会脱离对应的孔,这样就使得第一夹持组件2能够稳固地直线移动。
继续参见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轴类部件直径测量装置还包括第二导向组件10,第二导向组件10设置于另一个立板111和第二安装板31之间,以对第二安装板31的直线移动起到导向作用。
第二导向组件10同样采用多根和第二夹持组件3的滑移方向平行的杆,第二弹性件5套设在其中一根杆上。立板111对应设置有一个孔,孔和杆一一对应且配合。在第二夹持组件3移动的过程中,第二导向组件10随着第二夹持组件3同步移动,但是杆不会脱离对应的孔,这样就使得第二夹持组件3能够稳固地直线移动。
继续参见图1和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轴类部件直径测量装置还包括第一测距仪6,第一测距仪6安装于其中一个安装架11的立板111,以检测第一测距仪和第一安装板21之间的距离L1。
继续参见图1和图5,轴类部件直径测量装置还包括第二测距仪7,第二测距仪7安装于另一个安装架11的立板111,以检测第二测距仪7和第二安装板31之间的距离L2。
在一些实施例中,轴类部件直径测量装置还包括计算设备8,计算设备8与第一测距仪6和/或第二测距仪7通信连接。计算设备8比如为计算机等。
第一测距仪6、第二测距仪7比如都采用激光测距仪。利用两端的激光测距仪以及计算设备8实时反馈和记录数据,且其第一弹性件4和第二弹性件5加力部分能够保证被测的轴类部件100始终与第一内凹部23和第二内凹部33紧密接触,故只需要将被测的轴类部件100沿轴向推入,即可实时获得沿轴向的各个数据,并且实时通过计算设备8计算出直径数值,这使得测量更加自动化。
被测量的轴类部件100的直径与第一测距仪6和第二测距仪7的读数的L1、L2有关,两个立板11之间的距离恒定为L,第一夹持板22和第二夹持板32的V形张角均为α,此处以90°为例;第一夹持板22的张角交点到第一安装板21的后端面的距离为L0;第二夹持板32的张角交点到第二安装板31的后端面的距离也为L0。计算设备8采用下述公式计算待测量的轴类部件100的直径D:
通过上述公式,在轴类部件100夹持到第一夹持板22和第二夹持板32之间之后,第一测距仪6自动测量L1并反馈至计算设备8,第二测距仪7自动测量L2并反馈至计算设备8;计算设备8会自动计算出轴类部件100的直径,测量非常迅速便捷;并且,轴向移动轴类部件100,就能实现轴类部件100不同横截面对应的直径,测量的精确度和速度都得到很大的提高。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为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内容的限制。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但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轴类部件直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1),具有安装架(11)以及底板(12),所述安装架(11)固定于所述底板(12);
第一夹持组件(2),可滑移地安装于所述底板(12);所述第一夹持组件(2)包括第一夹持面;
第二夹持组件(3),可滑移地安装于所述底板(12);所述第二夹持组件(3)包括第二夹持面;
第一弹性件(4),夹设于所述安装架(11)和所述第一夹持组件(2)之间;以及
第二弹性件(5),夹设于所述安装架(11)和所述第二夹持组件(3)之间;
其中,所述第一夹持面和所述第二夹持面被构造为共同配合以夹紧待测量的轴类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类部件直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组件(2)包括:
第一安装板(21),可滑移地安装于所述底板(12);以及
第一夹持板(22),所述第一夹持板(22)的一侧与所述安装板固定,另一侧具有V形的第一内凹部(23),所述第一内凹部(23)的表面作为所述第一夹持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类部件直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持组件(3)包括:
第二安装板(31),可滑移地安装于所述底板(12);以及
第二夹持板(32),所述第二夹持板(32)的一侧与所述安装板固定,另一侧具有V形的第二内凹部(33),所述第二内凹部(33)的表面作为所述第二夹持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轴类部件直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板(22)包括多块,相邻两块所述第一夹持板(22)之间具有第一间隙;所述第二夹持板(32)包括多块,相邻两块所述第二夹持板(32)之间具有第二间隙;
所述第一夹持板(22)被构造为能够移动至插入到所述第二间隙中,所述第二夹持板(32)被构造为能够移动至插入到所述第一间隙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类部件直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11)包括两个,两个所述安装架(11)间隔安装于所述底板(12);所述第一弹性件(4)夹设于其中一个所述安装架(11)和所述第一夹持组件(2)之间,第二弹性件(5)夹设于另一个所述安装架(11)和所述第二夹持组件(3)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轴类部件直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11)包括:
立板(111),固定于所述底板(12);以及
导引筒(112),固定于所述立板(11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轴类部件直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测距仪(6),安装于其中一个所述安装架(11)的所述立板(111),以检测所述第一测距仪(6)和所述第一安装板(21)之间的距离;和/或,
第二测距仪(7),安装于另一个所述安装架(11)的所述立板(111),以检测所述第二测距仪(7)和所述第二安装板(31)之间的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轴类部件直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计算设备(8),与所述第一测距仪(6)和/或所述第二测距仪(7)通信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轴类部件直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导向组件(9),设置于所述其中一个所述立板(111)和所述第一安装板(21)之间,以对所述第一安装板(21)的直线移动起到导向作用。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轴类部件直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导向组件(10),设置于另一个所述立板(111)和所述第二安装板(31)之间,以对所述第二安装板(31)的直线移动起到导向作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473814.9U CN215338259U (zh) | 2021-06-30 | 2021-06-30 | 轴类部件直径测量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473814.9U CN215338259U (zh) | 2021-06-30 | 2021-06-30 | 轴类部件直径测量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338259U true CN215338259U (zh) | 2021-12-28 |
Family
ID=795633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1473814.9U Active CN215338259U (zh) | 2021-06-30 | 2021-06-30 | 轴类部件直径测量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338259U (zh) |
-
2021
- 2021-06-30 CN CN202121473814.9U patent/CN215338259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871207B (zh) | 一种摄影测量基准尺长度标定装置及使用方法 | |
CN111664771A (zh) | 用于管类零件内孔检测的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 |
CN111351440A (zh) | 基于光栅尺的测量装置 | |
US4756089A (en) | Linear displacement measuring device | |
CN215338259U (zh) | 轴类部件直径测量装置 | |
CN213599976U (zh) | 一种检测构件外形尺寸的卡尺 | |
CN210108208U (zh) | 一种轴类产品长度测量装置 | |
CN109186569B (zh) | 建筑工程垂直度检测装置 | |
CN115950379A (zh) | 一种圆柱面信息连续采集装置、采集方法及分析方法 | |
CN212300174U (zh) | 通用型玻璃升降器导轨检具 | |
CN111854562B (zh) | 通用型玻璃升降器导轨检具及检测方法 | |
CN215893513U (zh) | 一种旋转靶材测量装置 | |
CN213579079U (zh) | 一种用于检测直线导轨上安装孔孔距的检具 | |
CN221764342U (zh) | 一种用于台阶轴零件的检测工装 | |
CN218329713U (zh) | 一种中心距检测装置和测量设备 | |
CN211668443U (zh) | 基于光栅尺的测量装置 | |
CN217688599U (zh) | 检测平台及检测设备 | |
CN218937236U (zh) | 一种u型管圆弧度和管腿长度检测装置 | |
CN114543610B (zh) | 一种千分尺校对用量杆检定装置及量杆检定方法 | |
CN217032402U (zh) | 一种圆锥滚子支承肩端面跳动测量仪 | |
CN221826035U (zh) | 一种轴承内外圈端高检测装置 | |
CN216977818U (zh) | 一种锯片刀头焊接角度检测仪 | |
CN215930775U (zh) | 一种过辊安装检测装置 | |
CN217330962U (zh) | U型管圆弧段检测装置 | |
CN220959996U (zh) | 一种波纹管内径测量仪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