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336372U - 一种回转搅拌式污泥焚烧炉 - Google Patents

一种回转搅拌式污泥焚烧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336372U
CN215336372U CN202121584004.0U CN202121584004U CN215336372U CN 215336372 U CN215336372 U CN 215336372U CN 202121584004 U CN202121584004 U CN 202121584004U CN 215336372 U CN215336372 U CN 2153363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urnace body
air
sludge incinerator
incinerator according
slud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58400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雷
王雷
刘玉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Institute for Design and Research on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Institute for Design and Research on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Institute for Design and Research on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Institute for Design and Research on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58400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3363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3363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3363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asification And Melting Of Wast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回转搅拌式污泥焚烧炉,包括炉体,炉体顶部设有废气出口,炉体侧壁上设有进料口,炉体底部为炉床,其中:炉床上设有:出灰口,焚烧后的灰烬从该出灰口排出;多个第一进气口,用于与第一送气装置连接,送气装置将空气或者氧气经第一进气口送入炉体内;炉体内设有:搅拌装置,用于在焚烧过程中搅拌污泥,使其与空气或者氧气充分混合接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使得进入炉体内的助燃空气与焚烧物质充足且充分接触,也能够与待焚烧的污泥颗粒均匀混合,提高了污泥焚烧的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回转搅拌式污泥焚烧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焚烧炉领域,具体为一种回转搅拌式污泥焚烧炉。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一大批污水处理厂开始建设并相继投产,我国的污水处理行业普遍存在“重污水处理,轻污泥处置”的现象,致使大量的污泥难以处置,严重影响环境质量,收到社会的高度关注和重视。
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泥最终处置方法多为送到填埋场进行填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态环境需求,尤其是《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补短板强弱项实施方案》的出台,鼓励采用“生物质利用+焚烧”处置模式,利用先进的焚烧技术,经焚烧后的污泥将减70%以上,有毒有机物经高温彻底分解,同时解决了恶臭问题。灰、渣可以进行综合利用,是污水处理厂污泥的处置的较佳方式。
目前的污泥焚烧炉均采用绝热炉膛进行焚烧,污泥燃烧后产生的高温烟气被抽出炉膛通过换热器加热其他介质(常规为水、导热油)进行热源综合利用。
传统的污泥焚烧炉包括炉体,该炉体为圆筒形且呈立式布置,炉体的底部封闭、顶部有废气出口;物料由顶部进入,底部排出炉渣。这种污泥焚烧炉在使用时,助燃空气只能从炉体的侧壁进入炉体内。这些助燃空气不能与待焚烧的污泥颗粒充分混合,使得炉体内的污泥颗粒不能得到完全的焚烧,炉膛内部的碳浓度不均匀、速度、温度场不稳定,使得污泥焚烧的效率受到很大的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回转搅拌式污泥焚烧炉,使得助燃空气与待焚烧的污泥颗粒混合更加充分,提高焚烧效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回转搅拌式污泥焚烧炉,包括炉体,炉体顶部设有废气出口,炉体侧壁上设有进料口,炉体底部为炉床,其中:
炉床上设有:出灰口,焚烧后的灰烬从该出灰口排出;多个第一进气口,用于与第一送气装置连接,送气装置将空气或者氧气经第一进气口送入炉体内;
炉体内设有:搅拌装置,用于在焚烧过程中搅拌污泥,使其与空气或者氧气充分混合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炉体上设有燃烧器,用于引燃炉体中的污泥。
优选地,所述炉体的下部为圆筒结构,炉体的顶部则为向中间收拢的圆台结构,其中,所述废气出口则设于圆台结构顶端的中部。
优选地,所述炉床上穿设有多个风管,其中:风管的上端作为所述第一进气口,风管的下端则与第一送气装置连接,以连通第一进气口和第一送气装置。
优选地,所述搅拌装置包括转轴及设于转轴一端的多根耙臂,其中,每根耙臂上均设有若干耙齿,转轴的另一端用于与驱动装置传动联接。
进一步的,所述转轴及耙臂均为管结构,转轴与耙臂连接的一端与耙臂连通,转轴的另一端则用于与第二送气装置连接,进而形成送气通道,每根耙臂上则设有多个第二进气口。
优选地,所述出灰口设于炉床的中部;转轴的下端从出灰口的中部穿出,与传动装置传动联接,且与第二送气装置连接。
优选地,绕所述出灰口有多个虚拟同心圆,所述多个第一进气口基本上均匀地设置在所述多个虚拟同心圆的圆周线上。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设有耙齿的多根耙臂绕转轴旋转对称设置,耙齿设于所述耙臂的下侧,使得耙齿也基本上均匀地分布于多个虚拟同心圆的圆周线上,耙齿所处的多个圆周线与所述第一进气口所处的多个圆周线交错排布。
优选地,所述耙齿相对耙臂存在一定的偏角α,其范围为25°~45°。
再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多个第二进气口设于耙臂水平向的两侧壁上,第二进气口也基本上均匀地分布于多个虚拟同心圆的圆周线上,且第二进气口所处的多个圆周线与所述第一进气口所处的多个圆周线在竖直方向上一一对齐。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第二进气口处均连接有风帽。
优选地,与第二进气口或者第一进气口连接的风帽的排气口倾斜朝向炉膛中心。
进一步地,所述转轴的下端外侧套接有从动齿轮,用于与减速机的输出齿轮啮合,减速机的输入齿轮则与电机传动联接。
优选地,所述减速机与电机通过皮带传动联接。
优选地,所述电机为减速电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炉体的底部设有多个第一进气口,通过底部向上送气,再加上搅拌装置的搅拌作用,使得进入炉体内的助燃空气与焚烧物质充足且充分接触,也能够与待焚烧的污泥颗粒均匀混合,提高了污泥焚烧的效率。此外,还克服了炉膛内部的碳浓度不均匀、速度、温度场不稳定等不足,使得炉体内的污泥颗粒焚烧完全,进一步提高了污泥焚烧的效率。其余有益效果可参见实施例中的具体内容。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回转搅拌式污泥焚烧炉的剖视示意图。
图2为图1中P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实施例中,搅拌装置的轴侧示意图,图中转轴的下部省略。
图4为实施例中,炉床部分的俯视示意图,图中的虚圆周线B、实圆周线C均为虚拟示意线条,非实体结构。
图5为实施例中,耙臂的仰视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中,转轴与驱动装置传动联接的示意图。
图号说明:
10.炉体,11.废气出口,12.进料口,13.炉床,14.出灰口,15.第一进气口,16.风管。
20.搅拌装置,21.转轴,22.耙臂,23.耙齿,24.送气通道,25.第二进气口。
31.第一送气装置。40.风帽。50.从动齿轮,51.减速机,52.电机,53.皮带。60.燃烧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回转搅拌式污泥焚烧炉包括炉体10,炉体10顶部设有废气出口11,炉体10侧壁上设有进料口12,炉体10底部为炉床13。
所述炉床13上设有:
出灰口14,参考图中箭头A所示的方向,焚烧后的灰烬从该出灰口14排出;
多个第一进气口15,用于与第一送气装置31连接,送气装置将空气或者氧气经第一进气口15送入炉体内。其中,第一送气装置31采用现有技术即可实施,例如风室,但具体结构在本实用新型中没有限制。
所述炉体10内还设有:搅拌装置20,用于在焚烧过程中搅拌污泥。
焚烧时,空气从底部通入,再借助搅拌装置20的作用,使污泥与空气充分混合接触,且碳浓度较稳定,提高焚烧效率,同时,在通入相对较少的氧气的情况即可确保污泥充分燃烧,进而允许炉内呈低氧气氛,能够有效抑制NOX的生成,降低污染。
进一步地,所述炉体10上设有燃烧器60,用于引燃炉体中的污泥。其中,燃烧器60为现有常规产品,此处不再赘述。
优选地,所述炉体10的下部为圆筒结构,炉体10的顶部则为向中间收拢的圆台结构,其中,所述废气出口11则设于圆台结构顶端的中部。废气在炉体10顶部的圆台结构处汇流并且排出。
优选地,所述炉床13上穿设有多个风管16,使得风管16的中部在炉床13中构成上下贯通的通道。如此设置,所述风管16的上端可直接作为所述第一进气口15,风管16的下端则用于与第一送气装置31连接,以连通第一进气口15和第一送气装置31。由于炉床13位于炉体10底部,在焚烧时温度较高,当送入的空气经过所述风管16时被预热,直到节能的效果,此外,炉体10内的温场也比较稳定。
结合图3所示,优选地,所述搅拌装置20包括转轴21及设于转轴21一端的多根耙臂22,其中,每根耙臂22上均设有若干耙齿23,转轴21的另一端用于与驱动装置传动联接。
进一步的,所述转轴21及耙臂22均为管结构,也即两者的内部是中空的通腔,转轴21与耙臂22连接的一端与耙臂22连通,转轴21的另一端则用于与第二送气装置(图中未示出)连接,进而形成送气通道24,每根耙臂22上则设有多个第二进气口25。在搅拌的过程中,可同时借助送气通道24和第二进气口25补充适量的空气。焚烧时,搅拌装置20的主体部分,即耙臂22与正在燃烧的污泥、燃质直接接触,甚至埋在污泥中,温度较高。因此起到预热送气通道24中的空气的作用,当这一路空气从第二进气口25送入炉体10内时,空气预热较为充分,能够直接参与燃烧,进一步提高了焚烧效率。此外,通往的空气也能对搅拌装置20起降温作用。
优选地,所述出灰口14设于炉床13的中部;转轴21的下端从出灰口14的中部向下穿出,与传动装置传动联接,且与第二送气装置连接。
再结合图4所示,绕所述出灰口14有多个虚拟同心圆,所述多个第一进气口15,或者说设置第一进气口15处的风帽40,基本上均匀地设置在所述多个虚拟同心圆的圆周线(图中虚线B所示)上。从第一进气口15送入的空气能够较均匀地与污泥接触、混合。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设有耙齿23的多根耙臂22绕转轴21旋转对称设置,耙齿23设于所述耙臂22的下侧,使得耙齿23也基本上均匀地分布于多个虚拟同心圆的圆周线(图中实线C所示)上,耙齿23所处的多个圆周线C与所述第一进气口15所处的多个圆周线B呈内外交错排布。在回转搅拌的过程中,耙齿23与第一进气口15的相对位置始终错开,互不影响,可允许耙齿23更加靠近炉床13的上侧面。其中,较佳地,耙齿23与炉床13之间存在适当的间隙,以避免耙齿23与炉床13之间产生刮蹭。
结合图5所示,进一步地,所述耙齿23相对耙臂22存在一定的偏角α。所述偏角α的范围大致为25~45°,可根据搅拌装置20的转速等进行调整。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偏角α优选为33°。在转动过程中,偏转的耙齿23可将焚烧后的灰烬向位于中间位置的出灰口14推送,以便于其排出。
再进一步地,所述多个第二进气口25设于耙臂22水平向的两侧壁上,第二进气口25也基本上均匀地分布于多个虚拟同心圆的圆周线(同图4中虚线B所示)上,使第二进气口25所处的多个圆周线B与所述第一进气口15所处的多个圆周线B在竖直方向上一一对齐,增强对污泥的扰动,提高焚烧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第二进气口15、25处均连接有风帽40。风帽40上带有排气孔(图中未示出)。其中,风帽40为现有常规结构,此处不再赘述。
优选地,与第二进气口25连接的风帽40的排气口倾斜朝向炉膛中心,用于为污泥补充动能,使其向中间位置移动。
优选地,与第一进气口15连接的风帽40的排气口也倾斜朝向炉膛中心,避免被流化吹起的物料在炉膛中上部形成涡流乃至随烟气移动到后序装置,增加烟气处理系统负荷。
如图6所示,进一步地,所述转轴21的下端外侧套接有从动齿轮50,用于与减速机51的输出齿轮啮合,减速机51的输入齿轮则与电机52传动联接。
优选地,所述减速机51与电机52通过皮带53传动联接,其中,皮带53可起过载保护的作用。
优选地,所述电机52为减速电机,如此设置,经过减速电机和所述减速器51的两级调速,可容易获得所需转速。
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仅用于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并不构成对权利要求范围的限制,本领域内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其他实质上等同的替代,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

Claims (16)

1.一种回转搅拌式污泥焚烧炉,包括炉体,炉体顶部设有废气出口,炉体侧壁上设有进料口,炉体底部为炉床,其特征在于:
炉床上设有出灰口和多个第一进气口;
炉体内设有搅拌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上设有燃烧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的下部为圆筒结构,炉体的顶部则为向中间收拢的圆台结构,其中,所述废气出口则设于圆台结构顶端的中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床上穿设有多个风管,其中:风管的上端作为所述第一进气口,风管的下端用于与送气装置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装置包括转轴及设于转轴一端的多根耙臂,其中,每根耙臂上均设有若干耙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污泥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耙齿相对耙臂存在一定的偏角α,偏角α的范围满足25°≤α≤45°。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污泥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及耙臂均为管结构,转轴与耙臂连接的一端与耙臂连通,转轴的另一端则用于与送气装置连接,每根耙臂上设有多个第二进气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污泥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进气口处均连接有风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污泥焚烧炉,其特征在于,与第二进气口或者第一进气口连接的风帽的排气口倾斜朝向炉膛中心。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污泥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灰口设于炉床的中部;转轴的下端从出灰口的中部穿出。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污泥焚烧炉,其特征在于,绕所述出灰口有多个虚拟同心圆,所述多个第一进气口设置在所述多个虚拟同心圆的圆周线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污泥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设有耙齿的多根耙臂绕转轴旋转对称设置,耙齿设于所述耙臂的下侧,使得耙齿分布于多个虚拟同心圆的圆周线上,耙齿所处的多个圆周线与所述第一进气口所处的多个圆周线交错排布。
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污泥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二进气口设于耙臂水平向的两侧壁上,第二进气口分布于多个虚拟同心圆的圆周线上,且第二进气口所处的多个圆周线与所述第一进气口所处的多个圆周线在竖直方向上一对一地对齐。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污泥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的下端外侧套接有从动齿轮,用于与减速机的输出齿轮啮合,减速机的输入齿轮则与电机传动联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污泥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机与电机通过皮带传动联接。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污泥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为减速电机。
CN202121584004.0U 2021-07-12 2021-07-12 一种回转搅拌式污泥焚烧炉 Active CN2153363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84004.0U CN215336372U (zh) 2021-07-12 2021-07-12 一种回转搅拌式污泥焚烧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84004.0U CN215336372U (zh) 2021-07-12 2021-07-12 一种回转搅拌式污泥焚烧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336372U true CN215336372U (zh) 2021-12-28

Family

ID=795669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584004.0U Active CN215336372U (zh) 2021-07-12 2021-07-12 一种回转搅拌式污泥焚烧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33637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53931B (zh) 焚烧裂化型垃圾无害化处理装置及其处理工艺
CN206709079U (zh) 村镇级小型生活垃圾热解处理系统
CN111380056B (zh) 一种清洁焚烧炉
CN206094112U (zh) 一种污泥焚烧系统
CN108559546B (zh) 生活垃圾热解处理方法及热解处理系统
CN106224974A (zh) 垃圾焚烧处理系统
CN205227336U (zh) 一种小型生活垃圾热解减量化处理装备
CN201173489Y (zh) 多功能旋转窑式二段焚烧炉
CN114459034A (zh) 水泥窑协同处置多形态废物的系统和方法
CN111637465B (zh) 一种可燃工业固体废弃物的处置系统和方法
CN215336372U (zh) 一种回转搅拌式污泥焚烧炉
CN112923371A (zh) 一种污泥耦合生物质热解气化装置与方法
CN210107403U (zh) 清洁焚烧炉
CN204693438U (zh) 一种高效垃圾燃烧炉
CN207729601U (zh) 一种高效垃圾热解气化焚烧炉
CN2821405Y (zh) 焚烧炉烟气停留分解装置
CN210891667U (zh) 一种生活垃圾焚烧电厂沼气利用设备
CN210313977U (zh) 用于污泥干燥的热发生系统
CN113881460A (zh) 一种多弧等离子体气化炉
CN111536523A (zh) 一种多级气流分选固定床燃烧装置及燃烧工业废物的方法
CN111637466A (zh) 一种余热回收型有机废弃物焚烧回转窑
CN220489159U (zh) 一种高效节能型窑外垃圾焚烧装置
CN205332231U (zh) 污泥回转燃烧处理系统
CN110160054A (zh) 一种污泥清洁焚烧换热方法
CN205710615U (zh) 一种预热空气以旋流进入的煤粉气化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