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334691U - 一种限流阀 - Google Patents

一种限流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334691U
CN215334691U CN202023043392.XU CN202023043392U CN215334691U CN 215334691 U CN215334691 U CN 215334691U CN 202023043392 U CN202023043392 U CN 202023043392U CN 215334691 U CN215334691 U CN 2153346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wall
hole
annular
elas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04339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孝发
林孝山
张勇辉
陈志伟
邓飞明
邓小清
刘启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Xihe Sanitary War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Xihe Sanitary Wa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Xihe Sanitary War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Xihe Sanitary Wa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04339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3346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3346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3346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afety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限流阀,限流阀装设于流道内,包括:阀芯,其一端朝向流道的进水端,另一端设有出水口,阀芯的外壁设有环槽,阀芯位于环槽和朝向进水端一端之间的外壁与流道形成第一过水间隔;环槽靠近出水口的槽壁上设有与出水口连通的过水口,环槽的槽底沿环槽的周向间隔地凸设若干第一凸起;弹性圈,其位于环槽内,套设于各第一凸起外,并位于环槽设有过水口的槽壁上,环槽远离出水口的槽壁与弹性圈设有第二过水间隔;弹性圈凸出环槽与流道的内壁过盈配合,弹性圈与各第一凸起之间围合形成连通第二过水间隔与过水口的过流间隙。该限流阀的弹性圈既能限流,又能与流道过盈配合实现限流阀的安装,且拆卸时的拆卸阻力小。

Description

一种限流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限流阀。
背景技术
限流阀作为一种节水阀已经广泛的运用于生活当中,其一般通过弹性节流元件与阀芯配合形成过水间隙;弹性节流元件在受水压作用时,其受压产生形变以使过水间隙减小;水流越大时水压越大,弹性节流元件的变形量就越大,因此过水间隙随水流的增大而减小,以实现节水的功能;但是当水流很小,水压低的情况下,由于节流元件的限制,会导致水流更小影响使用。
由于限流阀普遍装设于过水管的流道内,因此需要清洗或更换时,需要借助工具以将限流阀拉拔出来;由于限流阀通常是通过阀体侧壁与流道过盈配合实现紧固安装,因此拉拔是的阻力较大,拆卸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或问题,提供一种低压时能实现大流量,且方便拆卸,拆卸阻力小的限流阀。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限流阀,其装设于流道内,其特征在于,包括:阀芯,其一端朝向所述流道的进水端,另一端设有出水口,所述阀芯的外壁设有向内凹陷的环槽,所述阀芯位于环槽和朝向进水端一端之间的外壁与所述流道形成第一过水间隔;所述环槽靠近所述出水口的槽壁上开设有与所述出水口连通的过水口,所述环槽的槽底沿所述环槽的周向间隔地凸设有若干第一凸起;弹性圈,其位于所述环槽内,套设于各所述第一凸起外,并位于所述环槽设有过水口的槽壁上,所述环槽远离所述出水口的槽壁与所述弹性圈设有第二过水间隔;所述弹性圈凸出环槽与所述流道的内壁过盈密封配合,所述弹性圈与各所述第一凸起之间围合形成连通所述第二过水间隔与所述过水口的过流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阀芯包括本体和套设于本体外的第一环壁,所述第一环壁与所述本体之间留有间距;所述本体沿轴向朝所述进水端延伸并凸出所述第一环壁形成凸出部,所述凸出部的外壁沿周向设有环形凸块,所述环形凸块沿轴向延伸且所述环形凸块的外壁与所述流道形成所述第一过水间隔;所述第一环壁背离所述进水端的一端开口形成所述出水口,所述第一环壁靠近进水端一端的端面与所述环形凸块远离所述进水端一端的端面彼此间隔并形成所述环槽;所述第一环壁与所述本体之间形成所述过水口。
进一步地,所述凸出部沿周向间隔设置有若干第一凸块,所述第一凸块形成所述环形凸块。
进一步地,还包括调节件和弹性件;所述本体沿轴向设有贯通孔;所述贯通孔设有朝向所述进水端的孔肩;所述调节件与所述贯通孔滑动配合,所述调节件一端设有第二凸起,另一端设有弹性卡爪,其外周侧壁还设有与所述孔肩相对的凸缘;所述本体设有背离所述进水端的限位面,以与贯穿所述贯通孔的所述弹性卡爪限位配合;所述弹性件两端分别作用于所述本体和所述调节件,所述调节件受水压和所述弹性件的弹性力共同作用在贯通孔内滑动,并使所述凸缘靠近或顶抵或远离所述孔肩。
进一步地,所述本体在贯通孔内还设有抵接部,所述抵接部与所述贯通孔的孔壁之间形成第三过水间隔;所述弹性件一端顶抵所述凸缘,另一端顶抵所述抵接部,所述弹性卡爪贯穿所述第三过水间隔,以与所述限位面限位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抵接部沿轴向设有通孔,所述调节件还设有贯穿所述通孔的凸轴。
进一步地,所述孔肩向内形成第一锥面,所述凸缘设有与所述孔肩相适配的第二锥面。
进一步地,所述凸缘设有与所述孔肩相对的弹性密封面。
进一步地,所述凸缘套设有硅胶套,以形成所述弹性密封面。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的如下有益效果:
1、弹性圈与各第一凸起围合形成过流间隙,水流经第一过水间隔从第二过水间隔,流向该过流间隙后从过水口流向出水口;由于弹性圈自身具有弹性,因此弹性圈在受水压的作用时,会产生形变,使过流间隙减小,以实现限流。将弹性圈装设在限流阀的外壁上,并突出环槽与流道过盈密封配合实现限流阀的安装,因此弹性圈既用于限流阀的安装,又用于限流。
2、将第一凸块沿凸出部的周向间隔设置形成环形凸块,在使用的过程中,水流还能从第一凸块之间的间隙流入弹性圈与各第一凸起围合成的过流间隙内,从过水口流出出水口。
3、当水压较小时,调节件所受的弹性件的弹性力大于水压的压力,凸缘远离孔肩形成过水间隙,水流可以从贯通孔内流出,低压时实现大流量;同时弹性卡爪与限位面配合,对调节件进行限位,防止调节件受弹性件弹性力的作用下脱离阀芯。
当水压较大时,调节件受水压的压力大于弹性件的弹性力,压缩弹性件,使凸缘靠近或顶抵孔肩,实现减小贯通孔与凸缘之间形成过水间隙或封堵贯通孔,进行节流。
当限流阀需要拆卸时,利用手或借助工具拉拔第二凸起,使得弹性卡爪与限位面抵接配合,以将限流阀整体从流道内拔出;由于限流阀是通过弹性圈与流道过盈密封配合实现固定的,因此在拆卸限流阀时的阻力较小。
4、本体的贯通孔内设有抵接部,抵接部与贯通孔孔壁之间形成第三过水间隔;弹性件顶抵于抵接部,弹性卡爪贯穿第三过水间隔,与限位面抵接;该抵接部结构合理,且结构简单。
5、抵接部沿轴向设有通孔;调节件设有贯穿通孔的凸轴。调节件通过凸轴与抵接部的通孔配合,实现与贯通孔的滑动配合,该结构简单,且节省材料。
6、孔肩向内形成第一锥面,凸缘上设有与第一锥面相适配的第二锥面,当水压很大导致凸缘顶抵孔肩时,第一锥面与第二锥面配合,密封性更好。
7、凸缘设有与孔肩相对的弹性密封面,当水压很大导致凸缘顶抵孔肩时,能够增加凸缘与孔肩之间的密封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施例一中限流阀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一中阀芯第一视角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一中阀芯的俯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一中图3沿A-A线的剖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施例一中调节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施例一中限流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施例一中限流阀的剖视示意图;
图8为本实施例一中限流阀装设于流道内第一状态示意图;
图9为本实施例一中限流阀装设于流道内第二状态示意图;
图10为本实施例一中限流阀优选安装方式的剖视示意图;
图11为本实施例二中限流阀装设于流道内第一状态剖视示意图;
图12为本实施例二中限流阀装设于流道内第二状态剖视示意图。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阀芯1;本体11;主体111;贯通孔112;孔肩1121;第一凸块113;第一凸起114;导向柱115;第二环壁116;通孔1161;连接板117;第三过水间隔118;限位面119;第一环壁12;连接筋13;过水道14;进水端141;出水口15;第一环槽16;
调节件2;止水面盖21;凸缘211;凸起22;第二卡槽221;第二环槽221;弹性卡爪23;凸轴24;
弹性件3;
弹性圈4;
硅胶套5;
流道100;进水端101;径向凸起102;
限流阀200;
第一过水间隔3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且不应被看作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基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除非另有明确限定,如使用术语“第一”、“第二”或“第三”等,都是为了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
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除非另有明确限定,对于方位词,如使用术语“中心”、“横向”、“纵向”、“水平”、“垂直”、“顶”、“底”、“内”、“外”、“上”、“下”、“前”、“后”、“左”、“右”、“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乃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和位置关系,且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所以也不能理解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除非另有明确限定,如使用术语“固接”或“固定连接”,应作广义理解,即两者之间没有位移关系和相对转动关系的任何连接方式,也就是说包括不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可拆卸地固定连接、连为一体以及通过其他装置或元件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如使用术语“包括”、“具有”以及它们的变形,意图在于“包含但不限于”。
实施例一:
参见图1,图1示出了限流阀200包括阀芯1、调节件2、弹性件3和弹性圈4,限流阀200装设于流道100内,如图8所示,为了方便描述定义了流道100的进水端101。
具体的,如图2至图4所示,阀芯1包括彼此连为一体的本体11、第一环壁12和若干连接筋13。本体11包括主体111,主体111呈圆柱管状体结构,其内腔形成贯通孔112。主体111靠近流道100进水端101的外壁沿周向间隔地设有若干第一凸块113,第一凸块113 沿主体111轴线方向延伸,第一凸块113靠近进水端101的面与主体111靠近进水端101的端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第一凸块113背离进水端101的面上设有沿背离进水端101方向延伸的第一凸起114。一部分第一凸块113靠近进水端101的面上设有向进水端101方向延伸的导向柱115,本实施例中设有四个导向柱115,且沿主体111周向均匀分布。贯通孔112靠近进水端101的端面形成孔肩1121,孔肩1121向内形成朝向进水端101的第一锥面。主体 111背离进水端101的内壁上设有抵接部,抵接部包括第二环壁116和若干连接板117。第二环壁116的内腔形成通孔1161。各连接板117均匀的分布于第二环壁116的外壁上,且从第二环壁116的外壁沿径向延伸至主体111的内壁,本实施例中设有三个连接板117。各连接板117、主体111内壁与第二环壁116的外壁,共同围合形成三个第三过水间隔118,该抵接部结构合理且结构简单。如图7所示,主体111背离进水端101的端面形成限位面119。
如图2至图4所示,第一环壁12与主体111同轴的套设于主体111背离进水端101的一端外,第一环壁12靠近进水端101的内壁上均布有若干连接筋13,连接筋13沿径向向内延伸至主体111的外壁上,将第一环壁12固定在主体111上。主体111沿轴向突出第一环壁 12的部分形成凸出部,第一凸块113设置于凸出部上,形成所述环形凸块。第一凸块113背离进水端101的面与第一环壁12靠近进水端101的端面沿主体111的轴向彼此间隔形成第一环槽16,第一环槽16形成所述环槽。第一凸起114沿周向设置于第一环槽16的槽底上,且与各连接筋13错开设置。第一环壁12与主体111外壁之间形成过水道14,两相邻连接筋13、第一环壁12内壁与主体111的外壁围合形成过水道14的过水口141,第一环壁12背离进水端101的开口端形成出水口15,过水道14与出水口15连通。
如图5所示,调节件2包括彼此连为一体的止水面盖21、第二凸起22、弹性卡爪23和凸轴24。止水面盖21为圆盘形面盖,其与贯通孔112靠近进水端101的开口端盖合;止水面盖21与孔肩1121相对的外缘面形成凸缘211;其凸缘211上设有与第一锥面适配的第二锥面。第二凸起22凸设于止水面盖21朝向进水端101的面的中心位置上,第二凸起22外壁上设有第二环槽221,方便借助工具夹取。弹性卡爪23设于止水面盖21形成凸缘211的面上,且避开第二锥面设置,本实施例对称地设有两个朝向限位面的弹性卡爪23。凸轴24为圆柱体结构,其凸设于止水面盖21形成凸缘211的面的中心位置。
如图1和图7所示,弹性件3,其为弹簧;套设于凸轴24上,一端顶抵止水面盖21形成凸缘的面,另一端顶抵第二环壁116靠近进水端101的端面。
如图1和图7所示,弹性圈4,其装设于第一环槽16内,并套设于第一凸起114外。
本实施例在安装时,如图6和图7所示,首先将弹性件3套设于调节件2的凸轴24外,接着将凸轴24穿入阀芯1的通孔1161,通孔1161与凸轴24之间留有间隙,并使弹性件3 一端顶抵止水面盖21形成凸缘211的面,另一端顶抵第二环壁116靠近进水端101的端面;调节件2通过凸轴24与通孔1161配合实现与贯通孔112滑动配合,该结构简单,且节省材料。同时调节件2的弹性卡爪23穿过第三过水间隔118与阀芯1的限位面119抵接,完成调节件2的安装。此时导向柱115位于调节件2止水面盖21的圆周外侧,由于凸轴24与通孔 1161之间留有间隙,在调节件2运动时,止水面盖21沿着导向柱115围合形成的通道滑动,能有效避免调节件2倾斜。之后,将弹性圈4装设于第一环槽16内,并套设于各第一凸起 114外。此时弹性圈4坐落于第一环槽16由第一环壁12靠近进水端101端面形成的槽壁上,并与第一凸块113之间留有第二过水间隔;两相邻第一凸起114与弹性圈4围合形成过流间隙,且该过流间隙与过水道14的过水口141连通。应当理解环形凸块无论是由若干间隔设置的第一凸块113构成,还是直接由凸环构成,水流都能经第二过水间隔流通;但是由各间隔设置的第一凸块构成,水流还可以从第一凸块113之间的间隔流入各第一凸起114与弹性圈 4围合形成的过流间隙内。
本实施例在使用时,如图8和图9所示,首先将限流阀200安装在流道100内,将限流阀200伸入流道100内,通过弹性圈4与流道100内壁弹性过盈密封配合,将限流阀200整体固定在流道100内。此时,限流阀200的第二凸起22朝向流道100的进水端101,第一凸块113与流道100的内壁之间形成第一过水间隔300,第一环壁12的外壁与流道100的内壁形成间隙配合。
当流道100内通水时,弹性圈4受水压的作用产生变形,因此弹性圈4与第一凸起114 形成的过水间隙减小,水压越大,过水间隙越小,实现节流,因此弹性圈4既用于限流阀200 的安装,又用于限流。如图8所示,若水流小,产生的水压小,当调节件2受到弹性件3产生的弹性力大于调节件2受到水流产生的压力;止水面盖21的凸缘211远离阀芯的孔肩1121,形成过水间隙。此时水流可从第一过水间隔300和各第一凸块113之间的间隔流向弹性圈4 与各第一凸起114形成的过水间隙,通过过水口141流入过水道14后流向出水口15;水流也可以从凸缘211与孔肩1121之间的过水间隙流入贯通孔112后通过第三过水间隔118流向出水口15;即低压时水流可沿两条水路流向出水口15,以实现低压大流量。如图9所示,若水流大,产生的水压大,当调节件2受到弹性件3产生的弹性力小于调节件2受水流产生的压力,则在水压的作用下,调节件2压缩弹性件3,使凸缘211靠近或顶抵孔肩1121,实现减小止水面盖21和孔肩1121的过水间隙或封堵贯通孔112,使得水流从贯通孔112流向出水口15的量减小或限定水流只能由过水道14流向出水口15,对水流进行限流。应当理解,凸缘211顶抵孔肩1121时,第一锥面和第二锥面相抵接,通过锥面配合能够增加凸缘211封堵贯通孔112时的密封性,若在第二锥面上在增加一层与第一锥面相对的弹性密封面则密封效果更佳。
如图8所示,当限流阀200需要拆卸时,通过借助工具或用手拉拔第二凸起22,使弹性卡爪23与限位面119抵接,通过拉拔力将整个限流阀200从流道100内拔出,由于限流阀200是通过弹性圈4与流道100内壁弹性过盈密封配合实现固定的,因此阻力小,拉拔力小,拆卸起来比较方便。
优选的,如图10所述,本实施例中,可在流道100的内壁沿径向向内设置一径向凸起 102,第一环壁12背离进水端的端面形成抵靠面;在限流阀200安装至流道100内时,当抵靠面与径向凸起102抵靠时,说明限流阀200已经安装到位,同时能够增加限流阀200在使用时的稳固性。
实施例二:
如图11和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限流阀200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调节件2的止水面盖21的凸缘211未设置第二锥面,而是直接在止水面盖21的凸缘211套设硅胶套5,硅胶套5朝向孔肩1121的面形成弹性密封面,贯通孔的孔肩1121未设置第一锥面,而是向内设有倒角;在凸缘211顶抵孔肩1121封堵贯通孔112时,弹性密封面能够增加止水面盖21与孔肩1121之间的密封性,孔肩1121上的倒角能够避免在调节件2运动时,孔肩 1121划伤硅胶套5。
本实施例在安装时与实施例一相比,需要增加一步将硅胶套5套设于调节件2的止水面盖21上,其余安装步骤完全一样。本实施例的使用与实施例一完全一样,且具有与实施例一的所有有益效果。
上述说明书和实施例的描述,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通过本实用新型或上述实施例的启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结合公知常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或现有技术,通过合乎逻辑的分析、推理或有限的试验可以得到的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其中一部分技术特征的修改、等同替换或其他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限流阀,其装设于流道内,其特征在于,包括:
阀芯,其一端朝向所述流道的进水端,另一端设有出水口,所述阀芯的外壁设有向内凹陷的环槽,所述阀芯位于环槽和朝向进水端一端之间的外壁与所述流道形成第一过水间隔;所述环槽靠近所述出水口的槽壁上开设有与所述出水口连通的过水口,所述环槽的槽底沿所述环槽的周向间隔地凸设有若干第一凸起;
弹性圈,其位于所述环槽内,套设于各所述第一凸起外,并位于所述环槽设有过水口的槽壁上,所述环槽远离所述出水口的槽壁与所述弹性圈设有第二过水间隔;所述弹性圈凸出环槽与所述流道的内壁过盈密封配合,所述弹性圈与各所述第一凸起之间围合形成连通所述第二过水间隔与所述过水口的过流间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限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包括本体和套设于本体外的第一环壁,所述第一环壁与所述本体之间留有间距;
所述本体沿轴向朝所述进水端延伸并凸出所述第一环壁形成凸出部,
所述凸出部的外壁沿周向设有环形凸块,所述环形凸块沿轴向延伸且所述环形凸块的外壁与所述流道形成所述第一过水间隔;
所述第一环壁背离所述进水端的一端开口形成所述出水口,所述第一环壁靠近进水端一端的端面与所述环形凸块远离所述进水端一端的端面彼此间隔并形成所述环槽;
所述第一环壁与所述本体之间形成所述过水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限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部沿周向间隔设置有若干第一凸块,所述第一凸块形成所述环形凸块。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限流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节件和弹性件;
所述本体沿轴向设有贯通孔;所述贯通孔设有朝向所述进水端的孔肩;所述调节件与所述贯通孔滑动配合,所述调节件一端设有第二凸起,另一端设有弹性卡爪,其外周侧壁还设有与所述孔肩相对的凸缘;
所述本体设有背离所述进水端的限位面,以与贯穿所述贯通孔的所述弹性卡爪限位配合;所述弹性件两端分别作用于所述本体和所述调节件,
所述调节件受水压和所述弹性件的弹性力共同作用在贯通孔内滑动,并使所述凸缘靠近或顶抵或远离所述孔肩。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限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在贯通孔内还设有抵接部,所述抵接部与所述贯通孔的孔壁之间形成第三过水间隔;所述弹性件一端顶抵所述凸缘,另一端顶抵所述抵接部,所述弹性卡爪贯穿所述第三过水间隔,以与所述限位面限位配合。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限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部沿轴向设有通孔,所述调节件还设有贯穿所述通孔的凸轴。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限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孔肩向内形成第一锥面,所述凸缘设有与所述孔肩相适配的第二锥面。
8.如权利要求4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限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缘设有与所述孔肩相对的弹性密封面。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限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缘套设有硅胶套,以形成所述弹性密封面。
CN202023043392.XU 2020-12-16 2020-12-16 一种限流阀 Active CN2153346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43392.XU CN215334691U (zh) 2020-12-16 2020-12-16 一种限流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43392.XU CN215334691U (zh) 2020-12-16 2020-12-16 一种限流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334691U true CN215334691U (zh) 2021-12-28

Family

ID=795454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043392.XU Active CN215334691U (zh) 2020-12-16 2020-12-16 一种限流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33469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83697A (zh) * 2020-12-16 2021-03-12 福建西河卫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限流阀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83697A (zh) * 2020-12-16 2021-03-12 福建西河卫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限流阀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71516B (zh) 用于龙头的阀芯
US10041233B2 (en) Faucet valve housing assembly
US10571035B2 (en) Non-return valve
BRPI0610361B1 (pt) dispositivo de filtragem, em particular para filtrar fluidos em motores de combustão interna
EP3219858A1 (en) A temperature controlling tap
CN215334691U (zh) 一种限流阀
TW202014237A (zh) 鑰部結構以及具有前述鑰部結構之過濾裝置
CN112483697A (zh) 一种限流阀
US10077545B2 (en) Dual-adjustment flow limiting device
US9353506B2 (en) Installation structure for a water inlet pipe
CN107335273B (zh) 滤瓶组件、滤芯组件及净水机
JP2590603Y2 (ja) パッキン一体型逆止弁
CN214466387U (zh) 一种限流阀
CN211816657U (zh) 一种龙头水嘴安装结构
CN107314125B (zh) 一种台阶式三通切换阀
CN210003909U (zh) 按键开关组件及水龙头
CN214274594U (zh) 一种阀门
RU2654802C1 (ru) Клапан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вкладыш для клапанного устройства
CN211649108U (zh) 一种单水路阀芯结构
CN108662204B (zh) 一种双把手龙头本体与龙头阀芯的配合结构
CN113090835B (zh) 一种管接头组件
CN219994495U (zh) 一种曲脚结构及淋浴设备
CN217713811U (zh) 一种调节式水龙头
CN212155842U (zh) 一种具有轴向卡扣结构的进水阀
CN219493184U (zh) 一种无铅过水龙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