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331753U - 水池清洁车的变向驱动结构 - Google Patents

水池清洁车的变向驱动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331753U
CN215331753U CN202120789851.4U CN202120789851U CN215331753U CN 215331753 U CN215331753 U CN 215331753U CN 202120789851 U CN202120789851 U CN 202120789851U CN 215331753 U CN215331753 U CN 2153317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eel
wheel shaft
vehicle body
reversing
ratch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78985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志雄
李炜
张文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tex Industries Xiam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tex Industries Xiam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tex Industries Xiam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tex Industries Xiam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78985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3317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3317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3317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池清洁车的变向驱动结构,其包括车体、轮轴、第一行走轮、第二行走轮以及正反转驱动装置;所述轮轴可转动的安装于车体,轮轴的两端分为第一端和第二端,轮轴的第一端与第一行走轮传动连接且第一行走轮与轮轴同步转动设置,轮轴的第二端通过单向棘轮装置与第二行走轮连接;所述正反转驱动装置安装于车体且正反转驱动装置驱动轮轴交替进行正转和反转。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单向棘轮装置使得车体可以自动进行变向,结构设计上更为简单。

Description

水池清洁车的变向驱动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池清洁车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水池清洁车的变向驱动结构。
背景技术
不管是户外水池还是室内水池,其池底总会沉淀有脏物,因而需要对池底进行清洁,若是采用人工清洁,工作量十分巨大,因而大多数是采用水池清洁车来进行清洁。水池清洁车需要在池底来回游走,这样才能把池底的各个角落清理干净,因而如何实现水池清洁车的变向就是水池清洁车的设计要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池清洁车的变向驱动结构,其能控制水池清洁车自动进行变向。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水池清洁车的变向驱动结构,其包括车体、轮轴、第一行走轮、第二行走轮以及正反转驱动装置;所述轮轴可转动的安装于车体,轮轴的两端分为第一端和第二端,轮轴的第一端与第一行走轮传动连接且第一行走轮与轮轴同步转动设置,轮轴的第二端通过单向棘轮装置与第二行走轮连接;所述正反转驱动装置安装于车体且正反转驱动装置驱动轮轴交替进行正转和反转。
所述单向棘轮装置包括外棘轮以及外止动件;所述外棘轮与轮轴的第二端传动连接且外棘轮与轮轴同步转动设置,外棘轮的外周设有若干个外棘齿;所述外止动件可摆动的安装于第二行走轮上,第二行走轮与外棘轮同轴设置,外止动件与外棘轮的外棘齿相接触并仅允许外棘轮相对于第二行走轮单向转动。
所述单向棘轮装置包括内棘轮以及内止动件;所述内棘轮与第二行走轮同轴相连且内棘轮与第二行走轮同步转动设置,内棘轮的内周设有若干个内棘齿;所述内止动件与轮轴的第二端传动连接且内止动件与轮轴同步转动设置,内止动件外壁设有至少一个弹性棘爪,内止动件的弹性棘爪与内棘轮的内棘齿相接触并仅允许内棘轮相对于内止动件单向转动。
所述正反转驱动装置包括叶轮和自换向机构;所述叶轮和自换向传动机构安装于车体内腔中,叶轮通过自换向传动机构驱动驱动轮轴交替进行正转和反转。
所述自换向传动机构包括主动齿轮、从动齿轮、换向凸轮、惰轮、换向摆动件以及与轮轴同步转动连接的传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和换向凸轮可转动安装于车体的内腔中;叶轮与主动齿轮和换向凸轮传动配合,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相互啮合;换向摆动件可转动的套置轮轴,且换向摆动件上配合有一可转动的导向件;换向凸轮的端面上设有凸轮槽,导向件滑接于凸轮槽中,惰轮可转动的安装于换向摆动件上并与传动齿轮保持啮合;所述换向凸轮转动时带动换向摆动件绕轮轴做往复摆动运动,以带动惰轮往复摆动而使得惰轮交替与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的其中之一啮合,从而控制轮轴交替进行正转和反转。
所述惰轮处于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进行啮合的一侧。
所述正反转驱动装置还包括叶轮盒,叶轮盒设置在车体的内腔中,叶轮盒设有与叶轮盒内腔相通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叶轮盒的进水口和出水口的开口朝上设置,叶轮可转动的安装于叶轮盒的内腔中。
所述车体顶部配合有与车体内腔相通的抽吸接头,车体底部设有与车体内腔相通的吸污口;所述车体内腔中安装有滤网,滤网将车体内腔分隔成与抽吸接头连通的上腔室以及与吸污口连通的下腔室;所述叶轮和自换向传动机构配合于上腔室内。
所述吸污口上配合有转动盖合吸污口的盖板和驱动盖板向下转动盖合吸污口的扭簧。
所述抽吸接头连接有一连接软管,连接软管上配合有浮体。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正反转驱动装置驱动轮轴交替进行正转和反转;其中当正反转驱动装置驱动轮轴正转时,此时单向棘轮装置处于锁定状态,轮轴的正转能带动第一行走轮和第二行走轮同步转动,进而使得车体移动;而当正反转驱动装置驱动轮轴反转时,此时单向棘轮装置处于解锁状态而使得轮轴的反转只带动第一行走轮同步转动,这使得第一行走轮和第二行走轮存在转速差,从而使得车体自动进行变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1;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2;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的俯视图;
图6为图5的A-A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视图1;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视图2;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视图3;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视图4;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视图5。
标号说明:
车体1,抽吸接头11,吸污口12,上盖101,下盖102,上腔室103,下腔室104,盖板13,扭簧14,
轮轴2,
第一行走轮3,
第二行走轮4,
正反转驱动装置5,叶轮51,自换向传动机构52,自换向传动机构52,主动齿轮521,从动齿轮522,换向凸轮523,凸轮槽5231,惰轮524,换向摆动件525,插杆5251,传动齿轮526,导向件527,叶轮盒53,进水口531,出水口532,驱动齿轮54,传动架55,
单向棘轮装置6,外棘轮61,外棘齿611,外止动件62,内棘轮63,内棘齿631,内止动件64,弹性棘爪641,
连接软管7,浮体71,
滤网8,
导轮9。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至图11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水池清洁车的变向驱动结构,其包括车体1、轮轴2、第一行走轮3、第二行走轮4以及正反转驱动装置5;其中所述轮轴2可转动的安装于车体1,轮轴2的两端分为第一端和第二端,轮轴2的第一端与第一行走轮3传动连接且第一行走轮3与轮轴2同步转动设置,轮轴2的第一端可通过齿轮组与第一行走轮3传动配合而使得第一行走轮3与轮轴2同步转动,轮轴2的第二端通过单向棘轮装置6与第二行走轮4连接,第一行走轮3和第二行走轮4分别与车体1相对的两侧,第一行走轮3和第二行走轮4可相对设置;所述正反转驱动装置5安装于车体1且正反转驱动装置5驱动轮轴2交替进行正转和反转。本实用新型当正反转驱动装置5驱动轮轴2正转时,此时单向棘轮装置6处于锁定状态,轮轴2的正转能带动第一行走轮3和第二行走轮4同步转动,进而使得车体1移动;而当正反转驱动装置5驱动轮轴2反转时,此时单向棘轮装置6处于解锁状态而使得轮轴2的反转只带动第一行走轮3同步转动,这使得第一行走轮3和第二行走轮4存在转速差,从而使得车体1自动进行变向;另外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单向棘轮装置6使得车体1可以进行变向,结构设计上更为简单。
配合图2至图9所示,所述正反转驱动装置5包括叶轮51以及自换向机构52;所述叶轮51和自换向传动机构52安装于车体1的内腔中,叶轮51通过自换向传动机构52驱动驱动轮轴2交替进行正转和反转,该叶轮51由流经车体1内腔的水流来驱动转动,即叶轮51通过水力驱动;这样水池清洁车便采用水力驱动的方式来驱动车体1移动和变向,使得水池清洁车能无需设置电子器件来驱动车体1移动和变向,降低了水池清洁车的成本和水池清洁车在水下的使用条件限定,该使用条件限定是指需设置防水结构来保护设置在水清洁车中的电子器件。配合图2所示,所述正反转驱动装置5还包括叶轮盒53,叶轮盒53设置在车体1的内腔中,叶轮盒53设有与叶轮盒1内腔相通的进水口531和出水口532,叶轮51可转动的安装于叶轮盒53的内腔中;其中叶轮盒53的进水口531和出水口532的开口朝上设置,这样使得进水口531和出水口532之间的夹角为锐角,从而使得进水口531和出水口532之间的夹角小,进而使得水流流经叶轮盒53内腔的行程长,以延长水流对叶轮51的作用时间而提高水流对叶轮51的驱动效率。
配合图3至图9所示,所述自换向传动机构52包括主动齿轮521、从动齿轮522、换向凸轮523、惰轮524、换向摆动件525以及与轮轴2同步转动连接的传动齿轮526;所述主动齿轮521、从动齿轮522和换向凸轮523可转动安装于车体1的内腔中,叶轮51与主动齿轮521和换向凸轮523传动配合,叶轮51能驱动主动齿轮521和换向凸轮523同步转动,主动齿轮521与从动齿轮523相互啮合;换向摆动件525可转动的套置轮轴2,且换向摆动件523上配合有一可转动的导向件527;换向凸轮523的端面上设有凸轮槽5231,导向件527滑接于凸轮槽5231中,通过凸轮槽5231与导向件527的配合,使得换向凸轮523转动时会带动换向摆动件525绕轮轴2做往复摆动运动;惰轮524可转动的安装于换向摆动件525上,惰轮524与传动齿轮526保持啮合而使得惰轮524能带动轮轴2进行正反转,该惰轮524随换向摆动件525往复摆动运动而使得惰轮524交替与主动齿轮521和从动齿轮522的其中之一啮合,进而使得惰轮524交替进行正转和反转,从而使得轮轴2交替进行正转和反转。其中叶轮51可与位于叶轮盒53外的驱动齿轮54同轴连接,驱动齿轮54通过传动机构与主动齿轮521和换向凸轮523传动配合,该传动机构可以是齿轮传动机构或蜗轮蜗杆传动机构或者齿轮传动机构与蜗轮蜗杆传动机构的组合,该传动机构和主动齿轮521、从动齿轮522以及换向凸轮523可安装在一传动架55上,传动架55则固定在车体1内腔中;所述传动齿轮526则与轮轴2同轴连接,该传动齿轮526可与轮轴2一体成型或焊接连接或螺丝锁固;所述换向摆动件525上可设有一与轮轴2平行的插杆5251以供导向件527套置,以使得导向件527的转动中心轴线与轮轴2的转动中心轴线平行设置,而惰轮524则通过该插杆5251可转动的安装于换向摆动件525;换向摆动件525可以可转动的套置传动齿轮526,以有助于使得自换向传动机构52结构紧凑;换向摆动件525套置轮轴2能对惰轮524起到一个限位作用,使得惰轮524是绕轮轴2进行摆动,从而使得惰轮524能一直与传动齿轮526保持啮合。所述惰轮524可处于主动齿轮521和从动齿轮522进行啮合的一侧,这样当换向摆动件525要正向摆动而驱使惰轮524与主动齿轮521啮合时,从动齿轮522的转动会给惰轮524施加一个驱使惰轮524靠近主动齿轮521的力,使得惰轮524能更快的与主动齿轮521啮合;同样的,当换向摆动件525要反向摆动而驱使惰轮524与从动齿轮522啮合时,主动齿轮521的转动会给惰轮524施加一个驱使惰轮524靠近从动齿轮522的力,使得惰轮524能更快的与从动齿轮522啮合;配合图6所示,其中当叶轮51是驱动主动齿轮521沿顺时针方向(该顺时针方向基于附图6)转动时,从动齿轮522则沿逆时针方向(该逆时针方向基于附图6)转动,则主动齿轮521设置于主动齿轮521和从动齿轮522下方而使得惰轮524处于主动齿轮521和从动齿轮522进行啮合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控制轮轴2交替进行正转和反转的工作原理为:当水流驱动叶轮51转动时,叶轮51驱动主动齿轮521和换向凸轮523同步转动,此时,主动齿轮521的转动带动从动齿轮522转动,换向凸轮523的转动则会带动换向摆动件525和惰轮524绕轮轴2做往复摆动运动,使得惰轮524交替与主动齿轮521和从动齿轮522啮合,以使得惰轮524交替进行正转和反转;而由于惰轮524保持与传动齿轮526的啮合,传动齿轮526与轮轴2同步转动连接,这样惰轮524交替进行正转和反转便会控制传动齿轮526和轮轴2交替进行正转和反转。
配合图1和图2所示,所述车体1顶部配合有与车体1内腔相通的抽吸接头11,车体1底部设有与车体1内腔相通的吸污口12;抽吸接头11用于连接外部带抽吸泵的水池过滤器,当水池过滤器的抽吸泵工作时,水池中的水流由吸污口12吸入车体1内腔后再通过抽吸接头11进入到水池过滤器进行过滤,过滤后的水流再回流到水池中;其中叶轮盒53的出水口532与抽吸接头11连通,叶轮盒53的出水口531与车体1内腔相通,使得从吸污口12吸入车体1内腔的水流会全部经过叶轮盒53后再流入抽吸接头11,从而使得水流对叶轮51的驱动效果好;该抽吸接头11可通过轴承可转动的安装于车体1顶部而使得抽吸接头11可自由转动,避免抽吸接头11与水池过滤器的连接干扰水池清洁车的车体1进行变向,该抽吸接头11连接有一连接软管7,连接软管7上配合有浮体71,抽吸接头11通过连接软管7来与水池过滤器7的抽吸口连接,浮体71在水中能对水池清洁车的车体1施加一个向上的作用力,该作用力能扶正车体1而避免车体1倾倒。配合图2所示,所述车体1内腔中可安装有滤网8,滤网8将车体1内腔分隔成与抽吸接头11连通的上腔室103以及与吸污口12连通的下腔室104;所述叶轮51和自换向传动机构52设置于上腔室103内,该滤网8可以对从吸污口12吸入车体1内腔中的水流进行过滤,以避免水流中的脏物干扰叶轮51和自换向传动机构52的运动;其中车体1可由上盖101和下盖102拼接而成,滤网8则夹置在上盖101和下盖102之间,另外车体1的前后两侧可分别配合有导轮9,而第一行走轮3和第二行走轮4则分别可转动的安装在车体1的左右两侧,在车体1发生前后倾倒时,车体1的前后两侧的导轮9可抵靠水池池底而避免车体1前后倾倒过度,保证车体1可以正常前后移动。配合图2所示,所述吸污口12上配合有转动盖合吸污口12的盖板13和驱动盖板13向下转动盖合吸污口12的扭簧14,当水池过滤器的抽吸泵工作时,此时盖板13会因为吸力作用而克服扭簧14的回复力向上转动,使得盖板13开启吸污口12,这样水池中的脏物便由吸污口12吸入车体1内腔中,通过滤网8的过滤作用,颗粒较大的脏物会停留于车体1的下腔室104中,而当水池过滤器的抽吸泵停止工作时,盖板13此时不受吸力作用而在扭簧14回复力作用下向下转动盖合吸污口12,从而防止车体下腔室104内的脏物回流至水池中。
配合图10和图11所示,所述单向棘轮装置6包括外棘轮61以及外止动件62;其中所述外棘轮61与轮轴2的第二端传动连接且外棘轮61与轮轴2同步转动设置,外棘轮61与轮轴2的第二端可通过齿轮传动的方式传动连接,外棘轮61的外周设有若干个外棘齿611;所述外止动件62可摆动的安装于第二行走轮4上,第二行走轮4与外棘轮61同轴设置,外止动件62与外棘轮61的外棘齿611相接触并仅允许外棘轮1相对于第二行走轮4单向转动。其中当正反转驱动装置5驱动轮轴2正转时,此时外止动件62的端部卡住外棘轮61的外棘齿611而使得单向棘轮装置6处于锁定状态,此时轮轴2的正转能带动外棘轮61转动,外棘轮61带动第二行走轮4同步转动;而当正反转驱动装置5驱动轮轴2反转时,此时轮轴2带动外棘轮61转动,而单向棘轮装置6此时处于解锁状态,外棘轮61转动时外止动件62滑过外棘轮61的外棘齿611,使得外棘轮61不能带动第二行走轮4转动。
配合图11所示,所述单向棘轮装置6还包括内棘轮63以及内止动件64;所述内棘轮63与第二行走轮4同轴相连且内棘轮63与第二行走轮63同步转动设置,内棘轮63的内周设有若干个内棘齿631;所述内止动件64与轮轴2的第二端传动连接且内止动件64与轮轴2同步转动设置,内止动件64可与外棘轮61同轴相连,内止动件64外壁设有至少一个弹性棘爪641,内止动件64的弹性棘爪641与内棘轮63的内棘齿631相接触并仅允许内棘轮63相对于内止动件64单向转动。其中当正反转驱动装置5驱动轮轴2正转时,此时内止动件64的弹性棘爪641卡住内棘轮63的内棘齿631而使得单向棘轮装置6处于锁定状态,此时轮轴2的正转能带动内止动件64转动,内止动件64通过内棘轮63带动第二行走轮4同步转动;而当正反转驱动装置5驱动轮轴2反转时,此时轮轴2带动内止动件64转动,而单向棘轮装置6此时处于解锁状态,内止动件64转动时内止动件64的弹性棘爪641滑过内棘轮63的内棘齿631,使得内棘轮63不能带动内棘轮63和第二行走轮4转动。
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单向棘轮装置6的外棘轮61和外止动件62会构成一个单向棘轮机构,单向棘轮装置6的内棘轮63和内止动件63则会构成另一个单向棘轮机构,对于本实用新型而言,这两个单向棘轮机构只设置一个就能使得车体1进行变向,若是这两个单向棘轮机构都设置,则这两个单向棘轮机构的单向限位作用会相互叠加,确保轮轴2反转时轮轴2不会带动第二行走轮4转动。
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Claims (10)

1.一种水池清洁车的变向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轮轴、第一行走轮、第二行走轮以及正反转驱动装置;
所述轮轴可转动的安装于车体,轮轴的两端分为第一端和第二端,轮轴的第一端与第一行走轮传动连接且第一行走轮与轮轴同步转动设置,轮轴的第二端通过单向棘轮装置与第二行走轮连接;所述正反转驱动装置安装于车体且正反转驱动装置驱动轮轴交替进行正转和反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池清洁车的变向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棘轮装置包括外棘轮以及外止动件;
所述外棘轮与轮轴的第二端传动连接且外棘轮与轮轴同步转动设置,外棘轮的外周设有若干个外棘齿;所述外止动件可摆动的安装于第二行走轮上,第二行走轮与外棘轮同轴设置,外止动件与外棘轮的外棘齿相接触并仅允许外棘轮相对于第二行走轮单向转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池清洁车的变向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棘轮装置包括内棘轮以及内止动件;
所述内棘轮与第二行走轮同轴相连且内棘轮与第二行走轮同步转动设置,内棘轮的内周设有若干个内棘齿;
所述内止动件与轮轴的第二端传动连接且内止动件与轮轴同步转动设置,内止动件外壁设有至少一个弹性棘爪,内止动件的弹性棘爪与内棘轮的内棘齿相接触并仅允许内棘轮相对于内止动件单向转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池清洁车的变向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反转驱动装置包括叶轮和自换向机构;所述叶轮和自换向传动机构安装于车体内腔中,叶轮通过自换向传动机构驱动驱动轮轴交替进行正转和反转。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池清洁车的变向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自换向传动机构包括主动齿轮、从动齿轮、换向凸轮、惰轮、换向摆动件以及与轮轴同步转动连接的传动齿轮;
所述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和换向凸轮可转动安装于车体的内腔中;叶轮与主动齿轮和换向凸轮传动配合,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相互啮合;换向摆动件可转动的套置轮轴,且换向摆动件上配合有一可转动的导向件;换向凸轮的端面上设有凸轮槽,导向件滑接于凸轮槽中,惰轮可转动的安装于换向摆动件上并与传动齿轮保持啮合;
所述换向凸轮转动时带动换向摆动件绕轮轴做往复摆动运动,以带动惰轮往复摆动而使得惰轮交替与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的其中之一啮合,从而控制轮轴交替进行正转和反转。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池清洁车的变向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惰轮处于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进行啮合的一侧。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池清洁车的变向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反转驱动装置还包括叶轮盒,叶轮盒设置在车体的内腔中,叶轮盒设有与叶轮盒内腔相通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叶轮盒的进水口和出水口的开口朝上设置,叶轮可转动的安装于叶轮盒的内腔中。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池清洁车的变向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顶部配合有与车体内腔相通的抽吸接头,车体底部设有与车体内腔相通的吸污口;所述车体内腔中安装有滤网,滤网将车体内腔分隔成与抽吸接头连通的上腔室以及与吸污口连通的下腔室;所述叶轮和自换向传动机构配合于上腔室内。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水池清洁车的变向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污口上配合有转动盖合吸污口的盖板和驱动盖板向下转动盖合吸污口的扭簧。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水池清洁车的变向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吸接头连接有一连接软管,连接软管上配合有浮体。
CN202120789851.4U 2021-04-16 2021-04-16 水池清洁车的变向驱动结构 Active CN2153317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89851.4U CN215331753U (zh) 2021-04-16 2021-04-16 水池清洁车的变向驱动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89851.4U CN215331753U (zh) 2021-04-16 2021-04-16 水池清洁车的变向驱动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331753U true CN215331753U (zh) 2021-12-28

Family

ID=795943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789851.4U Active CN215331753U (zh) 2021-04-16 2021-04-16 水池清洁车的变向驱动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3317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464429B2 (en) Automatic pool cleaner gear change mechanism
US11097814B2 (en) Water surface cleaning machine
AU2002317622A1 (en) Automatic pool cleaner with gear change mechanism
CN109953696A (zh) 一种可旋转滚刷组件及清洁装置
CN215331753U (zh) 水池清洁车的变向驱动结构
CN113152949A (zh) 水池清洁车的变向驱动结构
CN213771394U (zh) 一种用于工业园区的水污染治理装置
CN113368575A (zh) 一种多段式组合型污水处理系统
CN111726065A (zh) 一种太阳能发电光伏板的发电收纳装置
CN212273117U (zh) 一种防堵废水电磁阀
CN212270751U (zh) 一种市政用道路反光镜
CN213049521U (zh) 一种全桥式周边传动刮泥装置
CN208372840U (zh) 一种旋转式管式陶瓷膜复合清洗装置
CN112112837A (zh) 防堵潜污泵结构
CN113774874A (zh) 水面清洁器
CN112682160A (zh) 一种免拆卸汽车散热器除尘装置
CN213573229U (zh) 一种泳池二轮自动清洁器
CN206103455U (zh) 一种正弦式自清理管道流体过滤装置
CN106175567B (zh) 一种建筑防盗窗清理机器人用喷洒装置
CN106108765B (zh) 一种建筑防盗窗喷洒装置专用动力机构
CN215594190U (zh) 一种水池清洁车的抽取式驱动结构
CN213981345U (zh) 防堵潜污泵结构
CN217854924U (zh) 一种污水处理过滤装置
CN208857058U (zh) 一种工业废水过滤净化装置
CN218339062U (zh) 一种提升式中心传动刮泥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