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330389U - 一体化排涝泵站 - Google Patents

一体化排涝泵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330389U
CN215330389U CN202120646077.1U CN202120646077U CN215330389U CN 215330389 U CN215330389 U CN 215330389U CN 202120646077 U CN202120646077 U CN 202120646077U CN 215330389 U CN215330389 U CN 2153303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xial flow
flow pump
main body
body main
barr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64607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杰燕
谢添贵
徐海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iwanou Guang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iwanou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iwanou Guang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Yiwanou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64607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3303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3303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3303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20Controlling water pollution; Waste water treatment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污水处理设备领域,具体指一体化排涝泵站,所述排涝泵站包括筒身主体、操作装置、提升系统、格栅系统和控制系统;每个筒身主体内部设置有两套提升系统,增加轴流泵排水,使得本一体化排涝泵站的流量范围更大,适用范围更广泛,不仅可以应用在排涝方面,也可以应用在污水排放、江河取水、市政供水等方面;在构件上采用大流量的轴流泵取代潜污泵,轴流泵从筒身主体的顶部往下放置至底部的轴流泵支撑架上,方便安装和维修,轴流泵外侧安装有轴流泵筒体,轴流泵筒体连接出水管,轻松应对暴雨洪峰时期的大流量污水排涝;轴流泵支撑架的上层承载底座底面设置有加强板,提高了稳定性,有效地避免了反复振动磨损出现崩裂的情况。

Description

一体化排涝泵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污水处理设备领域,具体指一体化排涝泵站。
背景技术
目前,在污水处理上一般采用一体化预制泵站或传统混凝土泵站,但是传统混凝土泵站建设面积大,投资高,利用率低下,后期维护成本高,一体化预制泵站是目前应用广泛的污水处理系统,与传统混凝土泵站相比,一体化预制泵站占地面积少,集成度高,安装维修省时省力,但目前市面上使用的一体化预制泵站一般采用潜污泵作为污水提升系统,但其适用于中小流量,当城市污水管网系统污水流量偏大时,则在应用非常受限。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公开市政污水处理设备领域,具体指一体化排涝泵站。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体化排涝泵站,所述排涝泵站包括筒身主体、操作装置、提升系统、格栅系统和控制系统;所述筒身主体主要包括由井筒顶部、井筒壳体和井筒底座组成的内部安装操作装置、提升系统、格栅系统的圆筒状空腔结构;所述操作装置包括设置在井筒壳体内壁中上部的操作维修平台;所述提升系统包括轴流泵、轴流泵支撑架以及轴流泵筒体,所述轴流泵支撑架设置在筒身主体底部;所述轴流泵通过轴流泵支撑架立式设置在筒身主体底部以使轴流泵的进水侧与筒身主体的下层流道连通;所述轴流泵筒体竖直套接在轴流泵的外侧,其始端为进水侧,通过轴流泵支撑架固定在轴流泵的外侧,其终端延伸至井筒顶部外侧并与一密封井盖固连,密封井盖上设置有排气阀,在所述轴流泵筒体靠近其终端的轴段上设置有与轴流泵筒体相互连通的出水管,所述出水管横向延伸至筒身主体外部并与一出水总管连通;所述格栅系统包括格栅导轨、提篮格栅和格栅底座,所述格栅导轨固设在筒身主体的内壁上,格栅导轨上固定连接所述提篮格栅,提篮格栅设置在筒身主体的进水管入口处并通过格栅底座支撑;所述控制系统包括电性连接的泵站智能电控柜、液位浮球开关和浮球液位计,所述泵站智能电控柜通过导线连接至筒身主体内部,所述浮球液位计外部通过保护套管轴套安装后连接在操作维修平台下方,所述液位浮球开关通过导线吊装式安装在操作维修平台下方。
优选地,所述操作维修平台通过一体式设置在筒身主体内壁中上部、与筒身主体同轴的环形支撑台支撑固定。
优选地,所述排涝泵站至少设置一个筒身主体,每个筒身主体内部至少设置一套提升系统。
优选地,所述排涝泵站设置有两个筒身主体,每个筒身主体内部设置有两套提升系统。
优选地,两个所述筒身主体的外侧面均预留设置有联通管,两个筒身主体的联通管通过联通管橡胶弹性接头连通。
优选地,所述轴流泵为立式轴流泵,轴流泵支撑架与轴流泵的下轴段连接,轴流泵的上轴段通过一轴流泵固定支架固定。
优选地,所述出水管的管段上依次连接有止回阀和闸阀。
优选地,所述井筒顶部设置有检修口和安全格栅,所述检修口通过气动弹簧连接有可翻转的盖板,所述安全格栅设置在检修口下方并与井筒壳体内壁紧固连接,所述安全格栅设置为玻璃钢材质,所述井筒顶部还设有通风管道与外部环境连通。
优选地,所述筒身主体为无碱玻璃纤维无捻粗纱玻璃钢材料一体成型结构。
优选地,所述轴流泵支撑架包括上层承载底座和下层支撑底座,上层承载底座与井筒壳体的内壁固连,下层支撑底座与井筒底座固连,上层承载底座和下层支撑底座之间通过支撑构件加固连接,上层承载底座的表面安装所述轴流泵以及与轴流泵筒体的始端固连;所述上层承载底座的底面固连有加强板,加强板的尺寸与上层承载底座的底面相同,所述加强板与上层承载底座表面开设有螺栓孔,加强板通过与螺栓孔相适配的紧固螺栓与上层承载底座固连,加强板的外侧表面涂有保护层,保护层的材质为树脂材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体化排涝泵站在构件上采用大流量的轴流泵取代潜污泵,轴流泵从筒身主体的顶部往下放置至底部的轴流泵支撑架上,方便安装和维修,轴流泵外侧安装有轴流泵筒体,轴流泵筒体连接出水管,轻松应对暴雨洪峰时期的大流量污水排涝;
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体化排涝泵站,结构设计合理,每个筒身主体内部设置有两套提升系统,增加轴流泵排水,使得本一体化排涝泵站的流量范围更大,适用范围更广泛,不仅可以应用在排涝方面,也可以应用在污水排放、江河取水、市政供水等方面。
3、轴流泵支撑架的上层承载底座底面设置有加强板,在对轴流泵进行很好固定的同时也提高了稳定性,当轴流泵运行振动时,大部分力作用在加强板和轴流泵支撑架上,有效地避免了反复振动磨损出现崩裂的情况,同时加强板的表面设置有树脂保护层,有效地提高了整体的保护效果,延长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体化排涝泵站的整体结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A-A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2中A部分放大图。
附图标注说明:
1-筒身主体,2-操作装置,3-提升系统,4-格栅系统,5-控制系统,11-井筒顶部,12-井筒壳体,13-井筒底座,14-出水管,15-进水管,16-出水总管,17-止回阀,18-闸阀,19-联通管,21-环形支撑台,22-操作维修平台,31-轴流泵,32-轴流泵支撑架,33-轴流泵固定支架,34-轴流泵筒体,35-密封井盖,36-排气阀,41-格栅导轨,42-提篮格栅,43-格栅底座,51-泵站智能电控柜,52-液位浮球开关,53-浮球液位计,54-保护套管,111-检修口,112-安全格栅,113-气动弹簧,114-盖板,115-爬梯,116-通风管道,191-联通管橡胶弹性接头,321-上层承载底座,322-下层支撑底座,323-支撑构件,324-加强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体化排涝泵站,所述排涝泵站包括筒身主体1、操作装置2、提升系统3、格栅系统4和控制系统5;所述筒身主体1主要包括由井筒顶部11、井筒壳体12和井筒底座13组成的内部安装操作装置2、提升系统3、格栅系统4的圆筒状空腔结构;
所述操作装置2包括一体式设置在筒身主体1内壁中上部、与筒身主体1同轴的环形支撑台21以及固定安装在环形支撑台21上的操作维修平台22;
所述提升系统3包括轴流泵31、轴流泵支撑架32、轴流泵固定支架33以及轴流泵筒体34,所述轴流泵支撑架32设置在筒身主体1底部;所述轴流泵31通过轴流泵支撑架32立式设置在筒身主体1底部以使轴流泵31的进水侧与筒身主体1的下层流道连通;所述轴流泵筒体34竖直套接在轴流泵31的外侧,其始端为进水侧,通过轴流泵支撑架32固定在轴流泵31的外侧,其终端延伸至井筒顶部11外侧并与一密封井盖35固连,密封井盖35上设置有排气阀36,在所述轴流泵筒体34靠近其终端的轴段上设置有与轴流泵筒体34相互连通的出水管14,所述出水管14横向延伸至筒身主体1外部并与一出水总管16连通,所述出水管14的管段上依次连接有止回阀17和闸阀18,轻松应对暴雨洪峰时期的大流量污水排涝;
所述格栅系统4包括格栅导轨41、提篮格栅42和格栅底座43,所述格栅导轨41固设在筒身主体1的内壁上,格栅导轨41上固定连接所述提篮格栅42,提篮格栅42设置在筒身主体1的进水管15入口处并通过格栅底座43支撑;
所述控制系统5包括电性连接的泵站智能电控柜51、液位浮球开关52和浮球液位计53,所述泵站智能电控柜51通过导线连接至筒身主体1内部,所述浮球液位计53外部通过保护套管54轴套安装后连接在操作维修平台22下方,所述液位浮球开关52通过导线吊装式安装在操作维修平台22下方;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排涝泵站至少设置一个筒身主体1,每个筒身主体1内部至少设置一套提升系统3;
为了使本排涝泵站的流量范围更加宽广,更加适合应用在需要大流量排涝的位置,所述排涝泵站设置有两个筒身主体1,两个所述筒身主体1的外侧面均预留设置有联通管19,两个筒身主体1的联通管19通过联通管橡胶弹性接头191连通;并且,每个筒身主体1内部设置有两套提升系统3;增加轴流泵31排水,使得本排涝泵站的流量范围更大,适用范围更广泛,不仅可以应用在排涝方面,也可以应用在污水排放、江河取水、市政供水等方面;
本实施例中,所述轴流泵31为立式轴流泵31,轴流泵支撑架32与轴流泵31的下轴段连接,轴流泵31的上轴段通过一轴流泵固定支架33固定;
为保证本实施例的排涝泵站的工作可靠性,本实施例的轴流泵支撑架32包括上层承载底座321和下层支撑底座322,上层承载底座321与井筒壳体12的内壁固连,下层支撑底座322与井筒底座13固连,上层承载底座321和下层支撑底座322之间通过支撑构件323加固连接,上层承载底座321的表面安装所述轴流泵31以及与轴流泵筒体34的始端固连;
为避免轴流泵31运行反复振动对上层承载底座321造成磨损使其出现崩裂的情况,所述的上层承载底座321的底面固连有加强板324,加强板324的尺寸与上层承载底座321的底面相同,所述加强板324与上层承载底座321表面开设有螺栓孔,加强板324通过与螺栓孔相适配的紧固螺栓与上层承载底座321固连,加强板324的外侧表面涂有保护层,保护层的材质为树脂材质,有效地提高了上层承载底座321整体的保护效果,延长使用寿命;
为方便维修人员进入筒身主体1内部,井筒顶部11设置有检修口111和安全格栅112,检修口111通过气动弹簧113连接有可翻转的盖板114,检修口111下方设置有爬梯115,检修人员可通过爬梯115到达筒身主体1内部下部位置进行相应的维修处理工作,安全格栅112设置在检修口111下方并与井筒壳体12内壁紧固连接,安全格栅112设置为玻璃钢材质,所述井筒顶部11还设有通风管道116与外部环境连通;通过通风管道116内的轴流风机将筒身主体1内部空气与外界新鲜空气进行更换,使筒身主体1内部具有较好的通风效果;进一步地,所述筒身主体1为无碱玻璃纤维无捻粗纱玻璃钢材料一体成型结构,从而使筒身主体1外部具有重量轻、耐腐蚀以及结构强度高等优点,可以保证其在长时间使用时不容易发生变形或者开裂。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方案的启迪下,可以做出一些变形与修改,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的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体化排涝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涝泵站包括筒身主体、操作装置、提升系统、格栅系统和控制系统;所述筒身主体主要包括由井筒顶部、井筒壳体和井筒底座组成的内部安装操作装置、提升系统、格栅系统的圆筒状空腔结构;所述操作装置包括设置在井筒壳体内壁中上部的操作维修平台;所述提升系统包括轴流泵、轴流泵支撑架以及轴流泵筒体,所述轴流泵支撑架设置在筒身主体底部;所述轴流泵通过轴流泵支撑架立式设置在筒身主体底部以使轴流泵的进水侧与筒身主体的下层流道连通;所述轴流泵筒体竖直套接在轴流泵的外侧,其始端为进水侧,通过轴流泵支撑架固定在轴流泵的外侧,其终端延伸至井筒顶部外侧并与一密封井盖固连,密封井盖上设置有排气阀,在所述轴流泵筒体靠近其终端的轴段上设置有与轴流泵筒体相互连通的出水管,所述出水管横向延伸至筒身主体外部并与一出水总管连通;所述格栅系统包括格栅导轨、提篮格栅和格栅底座,所述格栅导轨固设在筒身主体的内壁上,格栅导轨上固定连接所述提篮格栅,提篮格栅设置在筒身主体的进水管入口处并通过格栅底座支撑;所述控制系统包括电性连接的泵站智能电控柜、液位浮球开关和浮球液位计,所述泵站智能电控柜通过导线连接至筒身主体内部,所述浮球液位计外部通过保护套管轴套安装后连接在操作维修平台下方,所述液位浮球开关通过导线吊装式安装在操作维修平台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排涝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维修平台通过一体式设置在筒身主体内壁中上部、与筒身主体同轴的环形支撑台支撑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排涝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涝泵站至少设置一个筒身主体,每个筒身主体内部至少设置一套提升系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体化排涝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涝泵站设置有两个筒身主体,每个筒身主体内部设置有两套提升系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体化排涝泵站,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筒身主体的外侧面均预留设置有联通管,两个筒身主体的联通管通过联通管橡胶弹性接头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排涝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流泵为立式轴流泵,轴流泵支撑架与轴流泵的下轴段连接,轴流泵的上轴段通过一轴流泵固定支架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排涝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的管段上依次连接有止回阀和闸阀。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排涝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筒顶部设置有检修口和安全格栅,所述检修口通过气动弹簧连接有可翻转的盖板,所述安全格栅设置在检修口下方并与井筒壳体内壁紧固连接,所述安全格栅设置为玻璃钢材质,所述井筒顶部还设有通风管道与外部环境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排涝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筒身主体为无碱玻璃纤维无捻粗纱玻璃钢材料一体成型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排涝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流泵支撑架包括上层承载底座和下层支撑底座,上层承载底座与井筒壳体的内壁固连,下层支撑底座与井筒底座固连,上层承载底座和下层支撑底座之间通过支撑构件加固连接,上层承载底座的表面安装所述轴流泵以及与轴流泵筒体的始端固连;所述上层承载底座的底面固连有加强板,加强板的尺寸与上层承载底座的底面相同,所述加强板与上层承载底座表面开设有螺栓孔,加强板通过与螺栓孔相适配的紧固螺栓与上层承载底座固连,加强板的外侧表面涂有保护层,保护层的材质为树脂材质。
CN202120646077.1U 2021-03-30 2021-03-30 一体化排涝泵站 Active CN2153303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46077.1U CN215330389U (zh) 2021-03-30 2021-03-30 一体化排涝泵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46077.1U CN215330389U (zh) 2021-03-30 2021-03-30 一体化排涝泵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330389U true CN215330389U (zh) 2021-12-28

Family

ID=795918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646077.1U Active CN215330389U (zh) 2021-03-30 2021-03-30 一体化排涝泵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33038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62440A (zh) * 2021-03-30 2021-07-02 希阿埃(广州)有限公司 一体化排涝泵站
CN116180841A (zh) * 2022-12-08 2023-05-30 连云港连鑫玻璃钢有限公司 一种大型组合式整体玻璃钢轴流泵站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62440A (zh) * 2021-03-30 2021-07-02 希阿埃(广州)有限公司 一体化排涝泵站
CN116180841A (zh) * 2022-12-08 2023-05-30 连云港连鑫玻璃钢有限公司 一种大型组合式整体玻璃钢轴流泵站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330389U (zh) 一体化排涝泵站
CN206233354U (zh) 一种拼装智能预制泵站
CN105421578B (zh) 一种预制泵站底部拉杆升降自清洁装置
CN211735711U (zh) 通过雨量控制的自动闸板阀的一体化截流井
CN104294908A (zh) 一种智能型一体式污水密闭提升泵站
CN207392411U (zh) 防涝一体化污水预制泵站
CN204435470U (zh) 一种新型多井筒玻璃钢预制泵站
AU2021100043A4 (en) A new type of FRP integrated prefabricated pump station
CN205348378U (zh) 一种预制泵站底部拉杆升降自清洁装置
CN113062440A (zh) 一体化排涝泵站
CN205369515U (zh) 一种底部液压可调式一体化泵站
CN208152232U (zh) 一种安装于城市停车场的一体化泵站
CN201581485U (zh) 箱式污水提升设备
CN215368963U (zh) 综合泵房与备品备件库房联合布置结构
CN206706985U (zh) 一体化预制排涝泵站
CN213813025U (zh) 一种自来水处理设备用水源监测装置
CN208346910U (zh) 一种便于维修的玻璃钢预制泵站
CN204778879U (zh) 固液分隔式预制泵站
CN206829341U (zh) 一种内筒轴流式一体化预制泵站
CN207567855U (zh) 一种一体化地埋式供水泵站
CN208668520U (zh) 一种装配式取水泵站
CN201195017Y (zh) 一体结构变电站消防系统
CN220058179U (zh) 一种浮桥式漂浮泵站
CN218060649U (zh) 一种具有预处理功能的一体化截流井
CN205423092U (zh) 一种便携式抽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