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326241U - 一种自救曳引电梯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救曳引电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326241U
CN215326241U CN202121208870.XU CN202121208870U CN215326241U CN 215326241 U CN215326241 U CN 215326241U CN 202121208870 U CN202121208870 U CN 202121208870U CN 215326241 U CN215326241 U CN 2153262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lf
car
rescue
motor
elev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20887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路宇冰
顾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Lingzhi Eleva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Lingzhi Eleva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Lingzhi Eleva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Lingzhi Eleva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20887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3262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3262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3262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ypes And Forms Of Lif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救曳引电梯,包括轿厢、出口开合机构、自救机构和开门机构;轿厢:其后侧面上端设有蓄电池,所述轿厢的左右侧面上端对称设有平层感应器;出口开合机构:设置于轿厢的上表面中部;自救机构:包括第一自救单元和第二自救单元,所述第一自救单元设置于轿厢的上表面前端,第二自救单元设置于轿厢的上表面后端;开门机构:设置于第二自救单元的上端;其中:轿厢的上表面设有PLC控制器,蓄电池和平层感应器的输出端均电连接PLC控制器的输入端,所述出口开合机构包括滑槽、电动推杆、滑板、方形孔和安装板,该自救曳引电梯,可实现乘客被困电梯时的有效自救,提高乘客自救时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自救曳引电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自救曳引电梯。
背景技术
曳引电梯作为常见的垂直升降工具,普遍使用在大型商厦或办公楼等区域,曳引电梯与液压电梯相比,具有传输速度高、加速度大、升降迅速等优点,曳引电梯由于对重和曳引机的结构设置,使得曳引电梯本身具备较好的安全性,但仍无法避免电梯因故障造成的乘员被困于轿厢内的情形出现,目前常规的警示均是让乘员在轿厢内等待救援,但轿厢内的手机信号微弱,如果大楼物业没有及时发现电梯故障,乘员极有可能被困较长时间,如果乘员强行打开轿厢门和平层门自救脱困,极有可能从轿厢和电梯井的缝隙处坠落,乘客的安全无法得到保障,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自救曳引电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自救曳引电梯,可实现乘客被困电梯时的有效自救,提高乘客自救时的安全性,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救曳引电梯,包括轿厢、出口开合机构、自救机构和开门机构;
轿厢:其后侧面上端设有蓄电池,所述轿厢的左右侧面上端对称设有平层感应器;
出口开合机构:设置于轿厢的上表面中部;
自救机构:包括第一自救单元和第二自救单元,所述第一自救单元设置于轿厢的上表面前端,第二自救单元设置于轿厢的上表面后端;
开门机构:设置于第二自救单元的上端;
其中:轿厢的上表面设有PLC控制器,蓄电池和平层感应器的输出端均电连接PLC控制器的输入端,可实现乘客被困电梯时的有效自救,提高乘客自救时的安全性。
进一步的,所述出口开合机构包括滑槽、电动推杆、滑板、方形孔和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和滑槽分别对称设置于轿厢的上表面,安装板的前侧面均设有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的伸缩端前端分别与滑板上表面前端相邻的方形板固定连接,滑板的下端与两个滑槽滑动连接,方形孔设置于轿厢的上表面前端,滑板与方形孔对应设置,电动推杆的输入端电连接PLC控制器的输出端,为被困人员提供离开轿厢的通道。
进一步的,所述滑槽的后壁面均设有测距传感器,测距传感器的输出端电连接PLC控制器的输入端,可对滑板与方形孔的错位状态进行确认。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自救单元包括绳梯、收卷盘、支撑板和第一电机,所述支撑板对称设置于轿厢的上表面前端,左侧的支撑板左侧面设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右端穿过左侧的支撑板上端圆孔并在端头处设有收卷盘,收卷盘的右端通过轴承与右侧的支撑板左侧面转动连接,收卷盘的外弧面设有绳梯,绳梯的另一端与方形孔对应设置,第一电机的输入端电连接PLC控制器的输出端,便于被困人员离开轿厢。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自救单元包括伸缩梯、绑带、魔术贴子面、魔术贴母面和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对称设置于轿厢的上表面后端,伸缩梯的下端分别通过销轴与连接板转动连接,伸缩梯的后侧面对称设有绑带,上方的绑带底面设有魔术贴子面,下方的绑带底面设有魔术贴母面,魔术贴子面与魔术贴母面对应设置,便于被困人员离开电梯井。
进一步的,所述开门机构包括横向板、插板、滑块、条形滑槽、丝杆和第二电机,所述横向板设置于伸缩梯的上端,横向板的上表面设有条形滑槽,横向板的左侧面设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轴穿过横向板左侧面的通孔并延伸至条形滑槽的内部,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右端设有丝杆,丝杆的右端通过轴承与条形滑槽的右壁面转动连接,条形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滑块与丝杆螺纹连接,滑块的前侧面设有插板,第二电机的输入端电连接PLC控制器的输出端,便于外部平层门的打开。
进一步的,所述轿厢的上表面边缘处设有护栏,提高乘客自救时的安全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自救曳引电梯,具有以下好处:
平层感应器可对轿厢在电梯井内部的位置进行感应,并将信息呈递给PLC控制器,当轿厢处于非平层位置超过一定时间时,则说明电梯发生故障,PLC控制器调控电动推杆收缩运转,带动滑板沿两个滑槽向后滑动,测距传感器可以感应其与滑板后侧面的距离,并将信息呈递给PLC控制器整合分析,当滑板与方形孔完全错位后,通过PLC控制器的调控,第一电机运转,输出轴转动,带动收卷盘转动,收卷盘转动将绳梯通过方形孔放入轿厢内部,被困人员通过绳梯爬到轿厢顶部,然后将魔术贴子面与魔术贴母面撕开,使相邻的两个绑带分离,之后将伸缩梯展开,并将伸缩梯上端靠在平层位置,再将插板插入外部平层门的间隙处,通过PLC控制器的调控,第二电机运转,输出轴转动,带动丝杆转动,丝杆转动带动滑块沿条形滑槽移动,滑块带动插板移动,使外部平层门打开,然后被困人员通过伸缩梯爬出脱困,护栏可以在被困人员进行自救时起到防护作用,出口开合机构、自救机构、开门机构和护栏配合使用,可实现乘客被困电梯时的有效自救,提高乘客自救时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剖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轿厢、2PLC控制器、3出口开合机构、31滑槽、32电动推杆、33滑板、34方形孔、35安装板、4测距传感器、5护栏、6平层感应器、7自救机构、71第一自救单元、711绳梯、712收卷盘、713支撑板、714第一电机、72第二自救单元、721伸缩梯、722绑带、723魔术贴子面、724魔术贴母面、725连接板、8开门机构、81横向板、82插板、83滑块、84条形滑槽、85丝杆、86第二电机、9蓄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自救曳引电梯,包括轿厢1、出口开合机构3、自救机构7和开门机构8;
轿厢1:其后侧面上端设有蓄电池9,轿厢1的左右侧面上端对称设有平层感应器6,轿厢1的上表面边缘处设有护栏5,平层感应器6可对轿厢1在电梯井内部的位置进行感应,并将信息呈递给PLC控制器2整合分析,确认电梯是否正常运行,蓄电池9为设备提供电力驱动,护栏5可以在被困人员进行自救时起到防护作用,提高乘客自救时的安全性;
出口开合机构3:设置于轿厢1的上表面中部,出口开合机构3包括滑槽31、电动推杆32、滑板33、方形孔34和安装板35,安装板35和滑槽31分别对称设置于轿厢1的上表面,安装板35的前侧面均设有电动推杆32,电动推杆32的伸缩端前端分别与滑板33上表面前端相邻的方形板固定连接,滑板33的下端与两个滑槽31滑动连接,方形孔34设置于轿厢1的上表面前端,滑板33与方形孔34对应设置,电动推杆32的输入端电连接PLC控制器2的输出端,滑槽31的后壁面均设有测距传感器4,测距传感器4的输出端电连接PLC控制器2的输入端,安装板35为电动推杆32提供安装支撑,电梯发生故障,PLC控制器2调控电动推杆32收缩运转,带动滑板33沿两个滑槽31向后滑动,测距传感器4可以感应其与滑板33后侧面的距离,并将信息呈递给PLC控制器2整合分析,确认滑板33与方形孔34的错位状态;
自救机构7:包括第一自救单元71和第二自救单元72,第一自救单元71设置于轿厢1的上表面前端,第二自救单元72设置于轿厢1的上表面后端,第一自救单元71包括绳梯711、收卷盘712、支撑板713和第一电机714,支撑板713对称设置于轿厢1的上表面前端,左侧的支撑板713左侧面设有第一电机714,第一电机714的输出轴右端穿过左侧的支撑板713上端圆孔并在端头处设有收卷盘712,收卷盘712的右端通过轴承与右侧的支撑板713左侧面转动连接,收卷盘712的外弧面设有绳梯711,绳梯711的另一端与方形孔34对应设置,第一电机714的输入端电连接PLC控制器2的输出端,第二自救单元72包括伸缩梯721、绑带722、魔术贴子面723、魔术贴母面724和连接板725,连接板725对称设置于轿厢1的上表面后端,伸缩梯721的下端分别通过销轴与连接板725转动连接,伸缩梯721的后侧面对称设有绑带722,上方的绑带722底面设有魔术贴子面723,下方的绑带722底面设有魔术贴母面724,魔术贴子面723与魔术贴母面724对应设置,支撑板713为第一电机714和收卷盘712提供安装支撑,连接板725为伸缩梯721的下端提供转动支撑,当滑板33与方形孔34完全错位后,通过PLC控制器2的调控,第一电机714运转,输出轴转动,带动收卷盘712转动,收卷盘712转动将绳梯711通过方形孔34放入轿厢1内部,被困人员通过绳梯711爬到轿厢1顶部,然后将魔术贴子面723与魔术贴母面724撕开,使相邻的两个绑带722分离,之后将伸缩梯721展开,并将伸缩梯721上端靠在平层位置,便于外部平层门打开时脱困;
开门机构8:设置于第二自救单元72的上端,开门机构8包括横向板81、插板82、滑块83、条形滑槽84、丝杆85和第二电机86,横向板81设置于伸缩梯721的上端,横向板81的上表面设有条形滑槽84,横向板81的左侧面设有第二电机86,第二电机86的输出轴穿过横向板81左侧面的通孔并延伸至条形滑槽84的内部,第二电机86的输出轴右端设有丝杆85,丝杆85的右端通过轴承与条形滑槽84的右壁面转动连接,条形滑槽84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83,滑块83与丝杆85螺纹连接,滑块83的前侧面设有插板82,第二电机86的输入端电连接PLC控制器2的输出端,横向板81为丝杆85和第二电机86提供安装支撑,将插板82插入外部平层门的间隙处,通过PLC控制器2的调控,第二电机86运转,输出轴转动,带动丝杆85转动,丝杆85转动带动滑块83沿条形滑槽84移动,滑块83带动插板82移动,使外部平层门打开,然后被困人员通过伸缩梯721爬出脱困;
其中:轿厢1的上表面设有PLC控制器2,蓄电池9和平层感应器10的输出端均电连接PLC控制器2的输入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救曳引电梯的工作原理如下:平层感应器6可对轿厢1在电梯井内部的位置进行感应,并将信息呈递给PLC控制器2,当轿厢1处于非平层位置超过一定时间时,则说明电梯发生故障,PLC控制器2调控电动推杆32收缩运转,带动滑板33沿两个滑槽31向后滑动,测距传感器4可以感应其与滑板33后侧面的距离,并将信息呈递给PLC控制器2整合分析,当滑板33与方形孔34完全错位后,通过PLC控制器2的调控,第一电机714运转,输出轴转动,带动收卷盘712转动,收卷盘712转动将绳梯711通过方形孔34放入轿厢1内部,被困人员通过绳梯711爬到轿厢1顶部,然后将魔术贴子面723与魔术贴母面724撕开,使相邻的两个绑带722分离,之后将伸缩梯721展开,并将伸缩梯721上端靠在平层位置,再将插板82插入外部平层门的间隙处,通过PLC控制器2的调控,第二电机86运转,输出轴转动,带动丝杆85转动,丝杆85转动带动滑块83沿条形滑槽84移动,滑块83带动插板82移动,使外部平层门打开,然后被困人员通过伸缩梯721爬出脱困,护栏5可以在被困人员进行自救时起到防护作用,出口开合机构3、自救机构7、开门机构8和护栏5配合使用,可实现乘客被困电梯时的有效自救,提高乘客自救时的安全性。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实施例中所公开的PLC控制器2可选用S7-200,电动推杆32可选用JN125,测距传感器4可选用GP2Y0E03,平层感应器6可选用YG-30A,第一电机714和第二电机86均可选用86BYG系列的电机,PLC控制器2控制电动推杆32、测距传感器4、平层感应器6、第一电机714和第二电机86工作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方法。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自救曳引电梯,其特征在于:包括轿厢(1)、出口开合机构(3)、自救机构(7)和开门机构(8);
轿厢(1):其后侧面上端设有蓄电池(9),所述轿厢(1)的左右侧面上端对称设有平层感应器(6);
出口开合机构(3):设置于轿厢(1)的上表面中部;
自救机构(7):包括第一自救单元(71)和第二自救单元(72),所述第一自救单元(71)设置于轿厢(1)的上表面前端,第二自救单元(72)设置于轿厢(1)的上表面后端;
开门机构(8):设置于第二自救单元(72)的上端;
其中:轿厢(1)的上表面设有PLC控制器(2),蓄电池(9)和平层感应器(6)的输出端均电连接PLC控制器(2)的输入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救曳引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口开合机构(3)包括滑槽(31)、电动推杆(32)、滑板(33)、方形孔(34)和安装板(35),所述安装板(35)和滑槽(31)分别对称设置于轿厢(1)的上表面,安装板(35)的前侧面均设有电动推杆(32),电动推杆(32)的伸缩端前端分别与滑板(33)上表面前端相邻的方形板固定连接,滑板(33)的下端与两个滑槽(31)滑动连接,方形孔(34)设置于轿厢(1)的上表面前端,滑板(33)与方形孔(34)对应设置,电动推杆(32)的输入端电连接PLC控制器(2)的输出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救曳引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31)的后壁面均设有测距传感器(4),测距传感器(4)的输出端电连接PLC控制器(2)的输入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救曳引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自救单元(71)包括绳梯(711)、收卷盘(712)、支撑板(713)和第一电机(714),所述支撑板(713)对称设置于轿厢(1)的上表面前端,左侧的支撑板(713) 左侧面设有第一电机(714),第一电机(714)的输出轴右端穿过左侧的支撑板(713)上端圆孔并在端头处设有收卷盘(712),收卷盘(712)的右端通过轴承与右侧的支撑板(713)左侧面转动连接,收卷盘(712)的外弧面设有绳梯(711),绳梯(711)的另一端与方形孔(34)对应设置,第一电机(714)的输入端电连接PLC控制器(2)的输出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救曳引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自救单元(72)包括伸缩梯(721)、绑带(722)、魔术贴子面(723)、魔术贴母面(724)和连接板(725),所述连接板(725)对称设置于轿厢(1)的上表面后端,伸缩梯(721)的下端分别通过销轴与连接板(725)转动连接,伸缩梯(721)的后侧面对称设有绑带(722),上方的绑带(722)底面设有魔术贴子面(723),下方的绑带(722)底面设有魔术贴母面(724),魔术贴子面(723)与魔术贴母面(724)对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自救曳引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门机构(8)包括横向板(81)、插板(82)、滑块(83)、条形滑槽(84)、丝杆(85)和第二电机(86),所述横向板(81)设置于伸缩梯(721)的上端,横向板(81)的上表面设有条形滑槽(84),横向板(81)的左侧面设有第二电机(86),第二电机(86)的输出轴穿过横向板(81)左侧面的通孔并延伸至条形滑槽(84)的内部,第二电机(86)的输出轴右端设有丝杆(85),丝杆(85)的右端通过轴承与条形滑槽(84)的右壁面转动连接,条形滑槽(84)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83),滑块(83)与丝杆(85)螺纹连接,滑块(83)的前侧面设有插板(82),第二电机(86)的输入端电连接PLC控制器(2)的输出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救曳引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1)的上表面边缘处设有护栏(5)。
CN202121208870.XU 2021-06-01 2021-06-01 一种自救曳引电梯 Active CN2153262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08870.XU CN215326241U (zh) 2021-06-01 2021-06-01 一种自救曳引电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08870.XU CN215326241U (zh) 2021-06-01 2021-06-01 一种自救曳引电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326241U true CN215326241U (zh) 2021-12-28

Family

ID=795500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208870.XU Active CN215326241U (zh) 2021-06-01 2021-06-01 一种自救曳引电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3262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65401A (zh) 一种电梯紧急救援机构
CN203767788U (zh) 一种电梯防剪切保护装置
CN104689492A (zh) 太阳能或交流变频充电蓄电池直流驱动高空安全救援舱
CN112411979B (zh) 一种翻板自动收放的爬架
CN210528199U (zh) 一种电梯轿厢安全窗
WO2018205571A1 (en) Intelligent elevator
CN210418839U (zh) 一种安全型节能电梯
CN215326241U (zh) 一种自救曳引电梯
CN110409984B (zh) 一种具有逃生功能的防盗窗
CN107285159A (zh) 一种安全防坠式升降电梯
CN211644278U (zh) 一种电梯门安全防护装置
CN214192481U (zh) 一种升降机的防护栏
CN114890350A (zh) 一种阳台用逃生电梯
CN112027854B (zh) 一种防止电梯意外下坠紧锁装置
CN213015328U (zh) 一种高层建筑装配式钢结构施工架
CN213016115U (zh) 新型卷帘门
CN108455509A (zh) 老旧高层房屋扶手辅助装置及使用方法
CN112047221A (zh) 一种带应急救援通道结构的加装电梯
CN206857900U (zh) 一种电梯防护网及其防缠绕收网结构
CN213864899U (zh) 一种电梯轿厢内应急手动自救装置
CN214733665U (zh) 防止轿厢意外移动及超速的安全保护装置
CN216336002U (zh) 一种安全高层建筑电梯
CN212269146U (zh) 一种带应急救援通道结构的加装电梯
CN216190388U (zh) 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安全吊运装置
CN216235459U (zh) 一种施工电梯自动预警防护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