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325204U - 一种可调节的组合式轨道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调节的组合式轨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325204U
CN215325204U CN202121495233.5U CN202121495233U CN215325204U CN 215325204 U CN215325204 U CN 215325204U CN 202121495233 U CN202121495233 U CN 202121495233U CN 215325204 U CN215325204 U CN 2153252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connecting block
track
gears
sol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49523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桂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Zhongshun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Zhongshun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Zhongshun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Zhongshun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49523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3252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3252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3252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调节的组合式轨道,属于轨道技术领域,该可调节的组合式轨道包括上端为开口的壳体;空心轨道,空心轨道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两个实心轨道;以及滑动机构,滑动机构包括两个丝杆、两个丝杆螺母、多组间歇转动部件和两组驱动部件,多组间歇转动部件分别与两个丝杆连接以实现其转动,进而使得两个丝杆螺母分别沿着两个丝杆的表面作直线运动以分别带动两个实心轨道沿着空心轨道内滑动;本装置可以自由调节轨道向前延伸或收回以及向后延伸和收回,不同步骤之间操作独立且十分便捷,也可以根据需要延伸出不同规格类型的轨道,从而使得轨道能够自由组合调整以符合机械制造过程中对轨道需求的变化。

Description

一种可调节的组合式轨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轨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节的组合式轨道。
背景技术
轨道是机械制造加工流程中使用到的一种连接部件,机械零件沿着轨道移动,起到限位、导向的作用。机械零件能否自由顺滑地移动、承重,全靠轨道的支撑。轨道根据其材料、原理、结构、工艺等可划分为不同类型,优质的轨道阻力小可延长机械使用寿命。
现有的轨道普遍缺乏组合方式,只能单一使用,不能适应一些复杂机械在运作过程中需要调整轨道长度或是需要使用到多种不同类型轨道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的组合式轨道,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乏组合方式,只能单一使用,不能适应一些复杂机械在运作过程中需要调整轨道长度或是需要使用到多种不同类型轨道的需求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调节的组合式轨道,包括:
上端为开口的壳体;空心轨道,所述空心轨道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两个实心轨道;以及滑动机构,所述滑动机构包括两个丝杆、两个丝杆螺母、多组间歇转动部件和两组驱动部件,两个所述丝杆分别设于空心轨道的两侧,两个所述丝杆螺母分别螺纹连接于两个丝杆的圆周表面,且两个丝杆螺母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实心轨道的相远离端,多组所述间歇转动部件分别与两个丝杆连接以实现其转动,进而使得两个丝杆螺母分别沿着两个丝杆的表面作直线运动以分别带动两个实心轨道沿着空心轨道内滑动,两组所述驱动部件分别与多组间歇转动部件连接以驱使其运转。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案,每组所述驱动部件均包括伺服电机、第一转杆、两个第一齿轮、两个第二齿轮和两个第二转杆,所述伺服电机固定连接于壳体的侧内壁,所述第一转杆连接于壳体的侧内壁,两个所述第一齿轮分别固定连接于伺服电机的输出轴表面和第一转杆的圆周表面,且两个第一齿轮互相啮合,两个所述第二转杆均连接于壳体的侧内壁,两个所述第二齿轮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第二转杆的圆周表面,且两个第二齿轮分别与两个第一齿轮相啮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案,每组所述间歇转动部件均包括第一连接块、内棘轮、第二连接块、第三连接块、两个棘爪、两个第三转杆和两个弹簧,所述第二连接块固定连接于其中一个丝杆的圆周表面,所述内棘轮固定连接于第二连接块的侧端,所述第一连接块和第三连接块均固定连接于其中一个第二转杆的圆周表面,两个所述棘爪分别设于第三连接块的两侧,且两个棘爪均与内棘轮间歇啮合,两个所述第三转杆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棘爪的侧端,两个所述第三转杆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于第一连接块的侧端,两个所述弹簧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棘爪的侧端,两个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于第三连接块的两个侧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壳体的下内壁开设有两个限位槽,两个所述实心轨道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且两个限位块分别滑动连接于两个限位槽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壳体的两个侧内壁均固定连接有多个轴承,两个所述第一转杆和多个第二转杆分别固定连接于多个轴承的圆周内壁。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壳体的下内壁固定连接有多个环形支撑架,两个所述丝杆分别转动连接于两个环形支撑架的圆周内壁。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齿轮的直径和齿数均小于第二齿轮的直径和齿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方案中,当需要位于后侧的实心轨道向后移动延伸出来时,可以控制位于前侧的驱动部件运转,从而使得位于右前侧的间歇转动部件运转并带动位于右侧的丝杆转动,进而使得位于后侧的丝杆螺母和实心轨道向后移动,当需要位于后侧的实心轨道向前移动收回时,则需要控制位于后侧的驱动部件运转来实现,同理,位于前后侧的驱动部件分别反向运转则可以带动位于前侧的实心轨道延伸或收回,从而可以使得轨道的长度能够自由调整。
2、本方案中,也可以将两个实心轨道替换为不同种类的轨道,并相应的改变空心轨道内壁的形状,从而可以使得轨道的类型能够组合变化。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丝杆处的局部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内棘轮处的局部爆炸图。
图中:1、壳体;101、限位槽;2、空心轨道;201、实心轨道;202、限位块;3、伺服电机;301、第一齿轮;302、第二齿轮;303、第一转杆;304、第二转杆;305、轴承;4、第一连接块;401、内棘轮;402、第二连接块;403、棘爪;404、第三转杆;405、弹簧;406、第三连接块;5、丝杆;501、丝杆螺母;502、环形支撑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调节的组合式轨道,包括:
上端为开口的壳体1;
空心轨道2,空心轨道2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两个实心轨道201;以及
滑动机构,滑动机构包括两个丝杆5、两个丝杆螺母501、多组间歇转动部件和两组驱动部件,两个丝杆5分别设于空心轨道2的两侧,两个丝杆螺母501分别螺纹连接于两个丝杆5的圆周表面,且两个丝杆螺母501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实心轨道201的相远离端,多组间歇转动部件分别与两个丝杆5连接以实现其转动,进而使得两个丝杆螺母501分别沿着两个丝杆5的表面作直线运动以分别带动两个实心轨道201沿着空心轨道2内滑动,两组驱动部件分别与多组间歇转动部件连接以驱使其运转。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壳体1的形状为“凹”字形,起到固定支撑装置其他结构的作用,空心轨道2的前后两端均为开口,两个实心轨道201可以分别沿着空心轨道2内壁的前后两部滑动,间歇转动部件设有四组,分别位于两个丝杆5的前后两侧,位于前侧的驱动部件与位于前侧的两组间歇转动部件连接,当控制位于前侧的驱动部件运转时,位于右前侧的间歇转动部件会开始运转进而带动位于右侧的丝杆5转动,进而使得丝杆螺母501沿着丝杆5的表面向后移动,从而使得位于后侧的实心轨道201沿着空心轨道2的内表面向后滑动延伸出来,此时位于左前侧的间歇转动部件并未运转,当控制位于前侧的驱动部件反向运转时,则位于后侧的实心轨道201保持不动,位于前侧的实心轨道201向前滑动延伸出来,同理,通过控制后侧的驱动部件运转,可以使得位于后侧的实心轨道201向前滑动收回空心轨道2内,控制后侧的驱动部件反向运转,则可以使得位于前侧的实心轨道201向后滑动收回空心轨道2内。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上述丝杆5和丝杆螺母501均为现有技术,不作过多赘述;
优选的,也可以将两个实心轨道201替换为不同类型规格的轨道,并相应的改变空心轨道2内壁的形状,从而使得不同类型的轨道能够进行组合调整。
具体的请参阅图2,每组驱动部件均包括伺服电机3、第一转杆303、两个第一齿轮301、两个第二齿轮302和两个第二转杆304,伺服电机3固定连接于壳体1的侧内壁,第一转杆303连接于壳体1的侧内壁,两个第一齿轮301分别固定连接于伺服电机3的输出轴表面和第一转杆303的圆周表面,且两个第一齿轮301互相啮合,两个第二转杆304均连接于壳体1的侧内壁,两个第二齿轮302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第二转杆304的圆周表面,且两个第二齿轮302分别与两个第一齿轮301相啮合。
本实施例中:在一组驱动部件中,其中一个第二转杆304、第一转杆303、伺服电机3和另一个第二转杆304自左向右呈“一”字形排列,两个伺服电机3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不同型号,例如选择型号为Y630-10/1180,两个伺服电机3均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通过控制前侧或后侧之一的伺服电机3运转可以带动相应的两个第一齿轮301和两个第二齿轮302均转动,进而带动第一转杆303和两个第二转杆304转动,且两个第二转杆304的转动方向相反。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上述伺服电机3为现有技术,不作过多赘述。
具体的请参阅图3和图4,每组间歇转动部件均包括第一连接块4、内棘轮401、第二连接块402、第三连接块406、两个棘爪403、两个第三转杆404和两个弹簧405,第二连接块402固定连接于其中一个丝杆5的圆周表面,内棘轮401固定连接于第二连接块402的侧端,第一连接块4和第三连接块406均固定连接于其中一个第二转杆304的圆周表面,两个棘爪403分别设于第三连接块406的两侧,且两个棘爪403均与内棘轮401间歇啮合,两个第三转杆404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棘爪403的侧端,两个第三转杆404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于第一连接块4的侧端,两个弹簧405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棘爪403的侧端,两个弹簧405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于第三连接块406的两个侧端。
本实施例中:位于前侧的两个内棘轮401的棘齿方向与位于后侧的两个内棘轮401的棘齿方向相反,当位于前侧的伺服电机3开始运转时,位于前侧的两个第二转杆304会开始转动且转动方向相反,进而带动两个第一连接块4、两个棘爪403、两个第三转杆404、两个弹簧405和两个第三连接块406分别随着两个第二转杆304一起转动,此时位于左前侧的两个棘爪403的转动方向与位于左前侧的内棘轮401的棘齿方向相顺,这两个第三转杆404会带动这两个棘爪403在这两个弹簧405的压缩回弹作用下沿着这个内棘轮401的棘齿轨迹不断小幅振动,这两个棘爪403也并不会与这个内棘轮401相啮合,此时位于左前侧的内棘轮401并不会转动,同时,位于右前侧的两个棘爪403的转动方向与位于右前侧的内棘轮401的棘齿方向相逆,所以右前侧的两个棘爪403会与右前侧的内棘轮401啮合住并带动其一起转动,进而带动位于右侧的丝杆5转动,在此过程中,位于右后侧的两个棘爪403并未与位于右后侧的内棘轮401啮合,后者不会转动,当两个伺服电机3正向或反向转动时,同理。
具体的请参阅图1,壳体1的下内壁开设有两个限位槽101,两个实心轨道201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202,且两个限位块202分别滑动连接于两个限位槽101内。
本实施例中:通过两个限位块202沿着两个限位槽101内前后滑动可以对两个实心轨道201起到限位作用,使其只能作前后直线运动不会发生偏移。
具体的请参阅图1,壳体1的两个侧内壁均固定连接有多个轴承305,两个第一转杆303和多个第二转杆304分别固定连接于多个轴承305的圆周内壁。
本实施例中:六个轴承305起到支撑两个第一转杆303和四个第二转杆304的旋转,降低其运动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并保证其回转精度的作用。
具体的请参阅图1,壳体1的下内壁固定连接有多个环形支撑架502,两个丝杆5分别转动连接于两个环形支撑架502的圆周内壁。
本实施例中:环形支撑架502共有四个,以两个为一组分布在两个丝杆5的前后两侧,两个丝杆5分别沿着四个环形支撑架502的圆周内壁转动,可以对两个丝杆5起到支撑限位的作用。
具体的请参阅图1,第一齿轮301的直径和齿数均小于第二齿轮302的直径和齿数。
本实施例中:第一齿轮301的齿数小于第二齿轮302的齿数可以减小传动比,对伺服电机3的输出进行降速,使得第二齿轮302的转动速度不会过快。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首先控制位于前侧的伺服电机3运转,进而可以通过位于前侧的两个第一齿轮301和两个第二齿轮302的传动作用带动位于前侧的两个第二转杆304转动,且两个第二转杆304的转动方向相反,进而可以带动位于右前侧的内棘轮401转动,而其他三个内棘轮401并未转动,进而可以使得位于右侧的丝杆5转动,进而带动位于后侧的丝杆螺母501和实心轨道201向后移动,当控制位于前侧的伺服电机3反向运转时则可以使得位于前侧的实心轨道201向前移动延伸出来,当控制位于后侧的伺服电机3运转时可以使得位于后侧的实心轨道201向前移动收回空心轨道2内,当控制位于后侧的伺服电机3反向运转时可以使得位于前侧的实心轨道201向后移动收回空心轨道2内;本装置可以自由调节轨道向前延伸或收回以及向后延伸和收回,不同步骤之间操作独立且十分便捷,也可以根据需要延伸出不同规格类型的轨道,从而使得轨道能够自由组合调整以符合机械制造过程中对轨道需求的变化。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可调节的组合式轨道,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端为开口的壳体(1);空心轨道(2),所述空心轨道(2)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两个实心轨道(201);以及滑动机构,所述滑动机构包括两个丝杆(5)、两个丝杆螺母(501)、多组间歇转动部件和两组驱动部件,两个所述丝杆(5)分别设于空心轨道(2)的两侧,两个所述丝杆螺母(501)分别螺纹连接于两个丝杆(5)的圆周表面,且两个丝杆螺母(501)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实心轨道(201)的相远离端,多组所述间歇转动部件分别与两个丝杆(5)连接以实现其转动,进而使得两个丝杆螺母(501)分别沿着两个丝杆(5)的表面作直线运动以分别带动两个实心轨道(201)沿着空心轨道(2)内滑动,两组所述驱动部件分别与多组间歇转动部件连接以驱使其运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组合式轨道,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驱动部件均包括伺服电机(3)、第一转杆(303)、两个第一齿轮(301)、两个第二齿轮(302)和两个第二转杆(304),所述伺服电机(3)固定连接于壳体(1)的侧内壁,所述第一转杆(303)连接于壳体(1)的侧内壁,两个所述第一齿轮(301)分别固定连接于伺服电机(3)的输出轴表面和第一转杆(303)的圆周表面,且两个第一齿轮(301)互相啮合,两个所述第二转杆(304)均连接于壳体(1)的侧内壁,两个所述第二齿轮(302)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第二转杆(304)的圆周表面,且两个第二齿轮(302)分别与两个第一齿轮(301)相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组合式轨道,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间歇转动部件均包括第一连接块(4)、内棘轮(401)、第二连接块(402)、第三连接块(406)、两个棘爪(403)、两个第三转杆(404)和两个弹簧(405),所述第二连接块(402)固定连接于其中一个丝杆(5)的圆周表面,所述内棘轮(401)固定连接于第二连接块(402)的侧端,所述第一连接块(4)和第三连接块(406)均固定连接于其中一个第二转杆(304)的圆周表面,两个所述棘爪(403)分别设于第三连接块(406)的两侧,且两个棘爪(403)均与内棘轮(401)间歇啮合,两个所述第三转杆(404)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棘爪(403)的侧端,两个所述第三转杆(404)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于第一连接块(4)的侧端,两个所述弹簧(405)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棘爪(403)的侧端,两个所述弹簧(405)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于第三连接块(406)的两个侧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组合式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下内壁开设有两个限位槽(101),两个所述实心轨道(201)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202),且两个限位块(202)分别滑动连接于两个限位槽(101)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组合式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两个侧内壁均固定连接有多个轴承(305),两个所述第一转杆(303)和多个第二转杆(304)分别固定连接于多个轴承(305)的圆周内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组合式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下内壁固定连接有多个环形支撑架(502),两个所述丝杆(5)分别转动连接于两个环形支撑架(502)的圆周内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组合式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301)的直径和齿数均小于第二齿轮(302)的直径和齿数。
CN202121495233.5U 2021-07-01 2021-07-01 一种可调节的组合式轨道 Active CN2153252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95233.5U CN215325204U (zh) 2021-07-01 2021-07-01 一种可调节的组合式轨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95233.5U CN215325204U (zh) 2021-07-01 2021-07-01 一种可调节的组合式轨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325204U true CN215325204U (zh) 2021-12-28

Family

ID=795640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495233.5U Active CN215325204U (zh) 2021-07-01 2021-07-01 一种可调节的组合式轨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32520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894873B (zh) 一种基于齿轮齿条副的主动变刚度关节
CN109849141A (zh) 一种长度可调节的劈柴装置
CN215325204U (zh) 一种可调节的组合式轨道
CN210001309U (zh) 一种可调节距离的漆包线拉线装置
CN116409595A (zh) 一种次摆线齿条啮合滚轮多工位循环模组及其循环工作方法
CN216812746U (zh) 一种滚珠花键副可伸宿导向杆
CN213661357U (zh) 一种双螺杆双滑动座异步精密螺杆模组
CN211296453U (zh) 一种电动推杆
CN211449562U (zh) 一种高精度两轴运动的装置
CN209115613U (zh) 直线微动机构
CN203594931U (zh) 一种机架调节机构
CN109605752B (zh) 单电机驱动的3d打印平台及实现方法
CN220721072U (zh) 一种新型轮对转盘
CN218423653U (zh) 一种精准传动稳定型喷雾机
CN116552776A (zh) 一种大幅可变翼飞行器机翼可变掠角度机构
CN213511945U (zh) 一种高精密滚动导向部件用方向调节装置
CN220481717U (zh) 一种双y轴双z轴桁架机械手
CN219541993U (zh) 一种回填式搅拌摩擦点焊装置
CN215755396U (zh) 用于瓦楞纸板生产的恒张力平衡器
CN214761134U (zh) 一种数字x线摄影机架
CN219211788U (zh) 一种用于杆件的快速切割装置
CN219089447U (zh) 一种用于缝合线的压线机
CN211343916U (zh) 一种间隙运动横移机构
CN217494241U (zh) 一种模具机器人用行走轴
CN117226160B (zh) 一种龙门加工中心主轴头自动转换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