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324979U - 一种送料机分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送料机分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324979U
CN215324979U CN202120903784.4U CN202120903784U CN215324979U CN 215324979 U CN215324979 U CN 215324979U CN 202120903784 U CN202120903784 U CN 202120903784U CN 215324979 U CN215324979 U CN 2153249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ng shaft
main
plate
feeder
auxilia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90378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文婷
潘月军
杨华溢
赵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hua Shendong Coal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hua Shendong Co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hua Shendong Coal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hua Shendong Co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90378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3249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3249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3249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anching, Merging, And Special Transfer Between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送料机分流装置,包括送料机和两组分流装置,两组分流装置分别对称设置在送料机的两侧;每组分流装置包括导料台和分流机构,导料台位于送料机的传送带的下方,分流机构位于传送带的上方,导料台上连接有朝向分流机构延伸的支撑件;分流机构包括主滚筒、副滚筒、输送带、主转轴和副转轴;主转轴与支撑件转动连接,并位于传送带的上方,副转轴与支撑件转动连接,并位于导料台的上方;主滚筒套在主转轴上,副滚筒套在副转轴上;输送带的一端套在主转轴上,另一端套在副转轴上。两个分流机构能够将送料机上的物料分别分开至两个导料台上,方便分装物料。主滚筒和副滚筒带动输送带移动,加速了物料的移动,提高了分料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送料机分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料输送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送料机分流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生产过程中,往往需要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物料的传输。一般地采用物料传送机对物料进行传送。
在现有的物料分流传送中通常采用设置多个物料传送机对物料进行分流,如此设置操作复杂,加大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物料分流和提高效率的送料接分流装置。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提供的一种送料机分流装置,包括送料机和两组分流装置,两组所述分流装置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送料机的两侧;每组所述分流装置包括导料台和分流机构,所述导料台位于所述送料机的传送带的下方,所述分流机构位于所述传送带的上方,所述导料台上连接有朝向所述分流机构延伸的支撑件;所述分流机构包括主滚筒、副滚筒、输送带、用于带动所述主滚筒转动的主转轴和用于带动所述副滚筒转动的副转轴;所述主转轴与所述支撑件转动连接,并位于所述传送带的上方,所述副转轴与所述支撑件转动连接,并位于所述导料台的上方;所述主滚筒套在所述主转轴上,所述副滚筒套在所述副转轴上;所述输送带的一端套在所述主转轴上,另一端套在所述副转轴上。
进一步地,两根所述主转轴上分别设置有一个传动齿轮,两个所述传动齿轮啮合。
进一步地,所述送料机分流装置还包括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安装板和与所述安装板连接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其中一个所述主转轴连接,另一个所述主转轴与所述安装板之间连接有延展轴,所述延展轴与所述安装板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板上连接有向下延伸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连接有用于开物料的隔板,所述隔板位于两根所述主转轴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隔板为弧形板。
进一步地,所述导料台包括支架和与所述支架连接的导料板;所述导料板具有靠近所述送料机的入料端和远离所述送料机的出料端,所述入料端与所述送料机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出料端与所述送料机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导料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挡料板。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导料台的底部连接有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包括底座板和用于支撑所述导料台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位于所述底座板的上方;所述底座板设置有朝向所述支撑板延伸的连接管,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朝向所述连接管延伸的滑管,所述滑管与所述连接管滑动连接;所述底座板与所述支撑板之间连接有连接弹簧,所述连接弹簧的一部分位于所述连接管内,所述连接弹簧的另一部分位于所述滑管内。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管的外表面设置有导引块,所述滑管的内表面设置有开口朝向所述导引块的滑槽,所述导引块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板上连接有朝向所述支撑板延伸的导向杆,所述支撑板上连接有朝向所述导向杆延伸的连接套管,所述连接套管与所述导向杆滑动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送料机分流装置,包括送料机和两组分流装置,两组分流装置分别对称设置在送料机的两侧。每组分流装置包括导料台和分流机构,导料台位于送料机的传送带的下方,分流机构位于传送带的上方,导料台上连接有朝向分流机构延伸的支撑件。分流机构包括主滚筒、副滚筒、输送带、主转轴和副转轴。主转轴与支撑件转动连接,并位于传送带的上方,副转轴与支撑件转动连接,并位于导料台的上方。主滚筒套在主转轴上,副滚筒套在副转轴上。输送带的一端套在主转轴上,另一端套在副转轴上。两个分流机构能够将送料机上的物料分别分开至两个导料台上,方便分装物料。主滚筒和副滚筒带动输送带移动,加速了物料的移动,提高了分料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送料机分流装置的主视示意图;
图2为图1在A-A处剖视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送料机分流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4为图3在B-B处剖视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支撑件和分流机构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支撑件、主滚筒、副滚筒、主转轴和副转轴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导料板和挡料板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缓冲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容易理解,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不变更本实用新型实质精神下,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可相互替换的多种结构方式以及实现方式。因此,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示例性说明,而不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的全部或视为对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定或限制。
在本说明书中提到或者可能提到的上、下、左、右、前、后、正面、背面、顶部、底部等方位用语是相对于各附图中所示的构造进行定义的,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语解释为限制性用语。
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送料机分流装置100,包括送料机20和两个分流装置10,两个分流装置10分别对称设置在送料机20的两侧。
每个分流装置10包括导料台1和分流机构2,导料台1位于送料机20的传送带201的下方,分流机构2位于传送带201的上方,导料台1上连接有朝向分流机构2延伸的支撑件3。
分流机构2包括主滚筒21、副滚筒22、输送带23、用于带动主滚筒21转动的主转轴24和用于带动副滚筒22转动的副转轴25。
主转轴24与支撑件3转动连接,并位于传送带201的上方,副转轴25与支撑件3转动连接,并位于导料台1的上方。
主滚筒21套在主转轴24上,副滚筒22套在副转轴25上。
输送带23的一端套在主转轴24上,另一端套在副转轴25上。
该送料机分流装置100用于传送物料和对物料进行分流。物料可为煤矿、铁矿、镁矿等。
该送料机分流装置100包括送料机20和分流装置10。送料机20用于运送煤矿,煤矿通过送料机20上的传送带201运送。其中将传送带201的长度方向定义为前后方向,将传送带201的宽度方向定义为左右方向。
在送料机20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分流装置10,为了方便描述将位于送料机20左侧的分流装置10定义为第一分流装置,将位于送料机20右侧的分流装置10定义为第二分流装置。
第一分流装置包括第一导料台和第一分流机构,第一导料台位于传送带201的下方,第一分流机构位于传送带201的上方。传送带201上的一部分物料通过第一分流机构进入到第一导料台上。在第一导料台与第一分流机构之间连接有第一支撑件。第一支撑件包括第一连接板和与第一连接板连接的第一承载板,其中,第一连接板连接在第一导料台上,第一分流机构连接在第一承载板上。可选地,第一连接板与第一承载板连接呈L型。
第一分流机构包括第一主滚筒、第一副滚筒、第一主转轴、第一副转轴和第一输送带。第一主转轴和第一副转轴分别可转动地连接在第一承载板上。其中,第一主转轴位于传送带201的上方,第一副转轴位于导料台1的上方。第一主滚筒套在第一主转轴上,并与第一主转轴过盈配合,从而第一主转轴能够带动第一主滚筒转动。第一副滚筒套在第一副转轴上,并与第一副转轴过盈配合,从而第一副转轴能够带动第一副滚筒转动。第一输送带套在第一主滚筒和第一副滚筒之间,其中第一输送带的一端套在第一主滚筒上,第一输送带的另一端套在第一副滚筒上。
可选地,第一主转轴和第一副转轴分别通过第一转动轴承与第一承载板连接,如此实现转动连接。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主转轴和第一副转轴还可以通过其他的结构与第一承载板转动连接,只要实现第一主转轴和第一副转轴能在第一承载板上转动即可。
第二分流机构包括第二主滚筒、第二副滚筒、第二主转轴、第二副转轴和第二输送带。第二主转轴和第二副转轴分别可转动地连接在第二承载板上。其中,第二主转轴位于传送带201的上方,第二副转轴位于第二导料台的上方。第二主滚筒套在第二主转轴上,并与第二主转轴过盈配合,从而第二主转轴能够带动第二主滚筒转动。第二副滚筒套在第二副转轴上,并与第二副转轴过盈配合,从而第二副转轴能够带动第二副滚筒转动。第二输送带套在第二主滚筒和第二副滚筒之间,其中第二输送带的一端套在第二主滚筒上,第二输送带的另一端套在第二副滚筒上。
可选地,第二主转轴和第二副转轴分别通过第二转动轴承与第二承载板连接,如此实现转动连接。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主转轴和第二副转轴还可以通过其他的结构与第二承载板转动连接,只要实现第二主转轴和第二副转轴能在第二承载板上转动即可。
该送料机分流装置100使用时,第一分流机构与第二分流机构布置呈V字型。第一主转轴和第二主转轴朝向物料送来的方向,第一主滚筒上的第一输送带与第二主滚筒上的第二输送带相互接触,第一主滚筒与第二主滚筒形成了V字型的尖端。当物料与尖端触碰时,一部分物料与第一输送带接触,另一部分与第二输送带接触。
为了方便描述,将第一输送带上的物料定义为第一物料,将第二输送带上的物料定义为第二物料。第一物料在第一输送带上从第一主转轴朝向第一副转轴的方向移动,并最终落到第一导流台上。第一物料在于第一输送带接触时产生摩擦力,从而带动第一主滚筒和第一副滚筒转动,第一主滚筒和第一副滚筒转动后则带动第一输送带移动。如此,使第一物料在第一分流机构上移动的更顺畅,提高了效率。同样地,第二物料在第二输送带上从第二主转轴朝向第二副转轴的方向移动,并最终落到第二导流台上。第二物料在于第二输送带接触时产生摩擦力,从而带动第二主滚筒和第二副滚筒转动,第二主滚筒和第二副滚筒转动后则带动第二输送带移动。如此,使第二物料在第二分流机构上移动的更顺畅,提高了效率。
可选地,第一导料台和第二导料台分别与其他运输装置连接,例如运输车或者送料胶带机等。
可选地,工作人员还可以通过外部的工具操作第一主转轴和第二主转轴转动,从而加快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输送物料的速度,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例如,在第一主转轴和第二主转轴的端部设置摇杆,通过摇动摇杆带动第一主转轴和第二主转轴转动。也可以将第一主转轴和第二主转轴分别与一个驱动马达连接,通过驱动马达自动带动第一主转轴和第二主转轴转动。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两根主转轴24上分别设置有一个传动齿轮241,两个传动齿轮241啮合。
具体地,第一主转轴上套有第一传动齿轮,第一传动齿轮位于第一主滚筒的上方,第一传动齿轮与第一主转轴过盈配合。如此,第一传动齿轮能带动第一主转轴转动。第二主转轴上套有第二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位于第二主滚筒的上方,第二传动齿轮与第二主转轴过盈配合。如此,第二传动齿轮能带动第二主转轴转动。第一传动齿轮与第二传动齿轮啮合,从而第一传动齿轮与第二传动齿轮转动速度相同。如此设置,使得两根主转轴24的转动速度相同,从而使得两个分流机构2在单位时间内输送的物料量相同。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送料机分流装置100还包括驱动装置4,驱动装置4包括安装板41和与安装板41连接的驱动电机42。驱动电机42的输出轴与其中一个主转轴24连接,另一个主转轴24与安装板41之间连接有延展轴26,延展轴26与安装板41转动连接。
具体地,驱动装置4由安装板41和驱动电机42组成。安装板41位于第一主转轴和第二主转轴的上方,驱动电机42与安装板41的下表面连接。在第一主转轴的上端连接有朝向安装板41延伸的延展轴26,延展轴26与安装板41转动连接。可选地,延展轴26通过连接轴承与安装板41实现转动连接。驱动电机42的输出轴与第二主砖轴连接。工作人员启动驱动电机42后,驱动电机42带动第二主转轴转动。因为第一主转轴与第二主转轴之间通过传动齿轮241连接,如此,第二主转轴能带动第一主转轴转动。如此设置,通过驱动电机42带动两根主转轴24转动,提高了输送带23的移动速度,从而提高了输送带23输送物料的效率。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4所示,安装板41上连接有向下延伸的连接杆43,连接杆43上连接有用于分开物料的隔板44,隔板44位于两根主转轴24之间。
连接杆43连接在安装板41上,并位于驱动电机42与延展轴26之间。连接杆43朝向送料机20延伸。在连接杆43上连接有隔板44,隔板44位于两个主滚筒21之间。隔板44用于将传送带201上的物料分开为两部分,其中一部分经过隔板44进入到第一输送带上,另一部分经过隔板44进入到第二输送带上。可选地,隔板44包括有相对设置的两个隔板导引面,其中一个隔板导引面与第一主滚筒上的第一输送带接触,另一个隔板导引面与第二主滚筒上的第二隔板导引面接触。隔板导引面具有远离主滚筒21的第一导引端和靠近主滚筒21的第二导引端,第一导引端与连接杆43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导引端与连接杆43之间的距离。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隔板44为弧形板。弧形板的弧形边缘与物料接触,呈弧形的设置能更好的分散隔板44受到的冲击力,使得隔板44不易损坏。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如图1-4和图7所示,导料台1包括支架11和与支架11连接的导料板12。导料板12具有靠近送料机20的入料端121和远离送料机20的出料端122,入料端121与送料机20之间的距离小于出料端122与送料机20之间的距离。
具体地,位于传送带201左侧的为第一导料台,位于传送带201右侧的为第二导料台。第一导料台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一导料板,第一导料板安装在第一支架的上端。第一导料板具有靠近送料机20的第一入料端和远离送料机20的第一出料端。整个第一导料板呈向下倾斜的形状,第一出料端位于第一入料端的左侧,并位于第一入料端的下方。第二导料台包括第二支架和第二导料板,第二导料板安装在第二支架的上端。第二导料板具有靠近送料机20的第二入料端和远离送料机20的第二出料端。整个第二导料板呈向下倾斜的形状,第二出料端位于第二入料端的左侧,并位于第二入料端的下方。倾斜设置的导料板12使得物料在重力的影响下沿着导料板12向下流动。
可选地,支架11包括第一竖杆和第二竖杆,第一竖杆位于入料端的下方,第二竖杆位于出料端的下方,第一竖杆的长度大于第二竖杆的长度。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导料板1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挡料板13。在导料板12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一块向上延伸的挡料板13,挡料板13能够阻挡物料。如此避免物料从导料板12的前后两侧流出。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如图1-2和图8所示,每个导料台1的底部连接有缓冲装置5。缓冲装置5包括底座板51和用于支撑导料台1的支撑板52,支撑板52位于底座板51的上方。底座板51设置有朝向支撑板52延伸的连接管53,支撑板52上设置有朝向连接管53延伸的滑管54,滑管54与连接管53滑动连接。底座板51与支撑板52之间连接有连接弹簧55,连接弹簧55的一部分位于连接管53内,连接弹簧55的另一部分位于滑管54内。
具体地,缓冲装置5安装在支架11下端。为了方便描述,将支撑第一导料台的缓冲装置5定义为第一缓冲装置,将支撑第二导料台的缓冲装置5定义为第二缓冲装置。
第一缓冲装置包括第一底座板、第一支撑板和第一连接弹簧,第一支撑板位于第一底座板的上方,第一支架连接在第一支撑板上。第一底座板上连接有向上延伸的第一连接管,第一连接管具有开口向上的第一连接腔。第一支撑板上连接有向下延伸的第一滑管,第一滑管具有开口向下的第一滑管腔。第一连接管与第一滑管滑动连接,在其中一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管套在第一滑管的外侧。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滑管套在第一连接管的外侧。第一连接管与第一滑管间隙配合,如此使得第一滑管能沿着第一连接管上下滑动。第一连接弹簧安装在第一连接腔与第一滑管腔中,其中,第一连接弹簧的一部分位于第一连接腔中,另一部分位于第一滑管腔中。第一连接弹簧的上端与第一支撑板连接,第一连接弹簧的下端与第一底座板连接。在传送带201上的物料掉落到第一导流板上时,第一导流板受到冲击向下压第一缓冲装置。此时,第一连接弹簧受力压缩,从而起到缓冲的作用。
同样地,第二缓冲装置包括第二底座板、第二支撑板和第二连接弹簧,第二支撑板位于第二底座板的上方,第二支架连接在第二支撑板上。第二底座板上连接有向上延伸的第二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具有开口向上的第二连接腔。第二支撑板上连接有向下延伸的第二滑管,第二滑管具有开口向下的第二滑管腔。第二连接管与第二滑管滑动连接,在其中一实施例中,第二连接管套在第二滑管的外侧。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二滑管套在第二连接管的外侧。第二连接管与第二滑管间隙配合,如此使得第二滑管能沿着第二连接管上下滑动。第二连接弹簧安装在第二连接腔与第二滑管腔中,其中,第二连接弹簧的一部分位于第二连接腔中,另一部分位于第二滑管腔中。第二连接弹簧的上端与第二支撑板连接,第二连接弹簧的下端与第二底座板连接。在传送带201上的物料掉落到第二导流板上时,第二导流板受到冲击向下压第二缓冲装置。此时,第二连接弹簧受力压缩,从而起到缓冲的作用。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连接管53的外表面设置有导引块531,滑管54的内表面设置有开口朝向导引块531的滑槽541,导引块531与滑槽541滑动连接。滑管54和连接管53通过导引块531与滑槽541的配合实现滑动连接。如此设置,结构简单,方便生产制造。而且也使得滑管54在滑动时更平稳。
具体地,第一滑管套在第一连接管的外侧。第一滑管的内表面上凹陷有第一滑槽,第一连接管的外表面上连接有第一导引块,第一导引块位于第一滑槽内,与第一滑槽间隙配合,从而使得第一导引块能在第一滑槽内滑动。第二滑管套在第二连接管的外侧。第二滑管的内表面上凹陷有第二滑槽,第二连接管的外表面上连接有第二导引块,第二导引块位于第二滑槽内,与第二滑槽间隙配合,从而使得第二导引块能在第二滑槽内滑动。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底座板51上连接有朝向支撑板52延伸的导向杆56,支撑板52上连接有朝向导向杆56延伸的连接套管57,连接套管57与导向杆56滑动连接。导向杆56位于连接管53的一侧,连接套管57位于滑管54的一侧。连接套管57具有开口朝向导向杆56的套管腔,连接套管57套在导向杆56的外侧,导向杆56位于套管腔内,并与套管腔间隙配合。连接套管57与导向杆56的配合具有导向作用,使得支撑板52在上下移动时更平稳。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送料机分流装置,包括送料机和两组分流装置,两组分流装置分别对称设置在送料机的两侧。每组分流装置包括导料台和分流机构,导料台位于送料机的传送带的下方,分流机构位于传送带的上方,导料台上连接有朝向分流机构延伸的支撑件。分流机构包括主滚筒、副滚筒、输送带、主转轴和副转轴。主转轴与支撑件转动连接,并位于传送带的上方,副转轴与支撑件转动连接,并位于导料台的上方。主滚筒套在主转轴上,副滚筒套在副转轴上。输送带的一端套在主转轴上,另一端套在副转轴上。分流机构结构简单,方便生产制造。两个分流机构将传送带上的物料分开至两个导料台上,方便分装运输。
根据需要,可以将上述各技术方案进行结合,以达到最佳技术效果。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较佳的实施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若干其它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送料机分流装置(100),其特征在于,包括送料机(20)和两组分流装置(10),两组所述分流装置(10)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送料机(20)的两侧;
每组所述分流装置(10)包括导料台(1)和分流机构(2),所述导料台(1)位于所述送料机(20)的传送带(201)的下方,所述分流机构(2)位于所述传送带(201)的上方,所述导料台(1)上连接有朝向所述分流机构(2)延伸的支撑件(3);
所述分流机构(2)包括主滚筒(21)、副滚筒(22)、输送带(23)、用于带动所述主滚筒(21)转动的主转轴(24)和用于带动所述副滚筒(22)转动的副转轴(25);
所述主转轴(24)与所述支撑件(3)转动连接,并位于所述传送带(201)的上方,所述副转轴(25)与所述支撑件(3)转动连接,并位于所述导料台(1)的上方;
所述主滚筒(21)套在所述主转轴(24)上,所述副滚筒(22)套在所述副转轴(25)上;
所述输送带(23)的一端套在所述主转轴(24)上,另一端套在所述副转轴(25)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料机分流装置(100),其特征在于,两根所述主转轴(24)上分别设置有一个传动齿轮(241),两个所述传动齿轮(241)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送料机分流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机分流装置(100)还包括驱动装置(4),所述驱动装置(4)包括安装板(41)和与所述安装板(41)连接的驱动电机(42);
所述驱动电机(42)的输出轴与其中一个所述主转轴(24)连接,另一个所述主转轴(24)与所述安装板(41)之间连接有延展轴(26),所述延展轴(26)与所述安装板(41)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送料机分流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41)上连接有向下延伸的连接杆(43),所述连接杆(43)上连接有用于开物料的隔板(44),所述隔板(44)位于两根所述主转轴(24)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送料机分流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44)为弧形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料机分流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料台(1)包括支架(11)和与所述支架(11)连接的导料板(12);
所述导料板(12)具有靠近所述送料机(20)的入料端(121)和远离所述送料机(20)的出料端(122),所述入料端(121)与所述送料机(20)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出料端(122)与所述送料机(20)之间的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送料机分流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料板(1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挡料板(1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料机分流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导料台(1)的底部连接有缓冲装置(5);
所述缓冲装置(5)包括底座板(51)和用于支撑所述导料台(1)的支撑板(52),所述支撑板(52)位于所述底座板(51)的上方;
所述底座板(51)设置有朝向所述支撑板(52)延伸的连接管(53),所述支撑板(52)上设置有朝向所述连接管(53)延伸的滑管(54),所述滑管(54)与所述连接管(53)滑动连接;
所述底座板(51)与所述支撑板(52)之间连接有连接弹簧(55),所述连接弹簧(55)的一部分位于所述连接管(53)内,所述连接弹簧(55)的另一部分位于所述滑管(54)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送料机分流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53)的外表面设置有导引块(531),所述滑管(54)的内表面设置有开口朝向所述导引块(531)的滑槽(541),所述导引块(531)与所述滑槽(541)滑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送料机分流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板(51)上连接有朝向所述支撑板(52)延伸的导向杆(56),所述支撑板(52)上连接有朝向所述导向杆(56)延伸的连接套管(57),所述连接套管(57)与所述导向杆(56)滑动连接。
CN202120903784.4U 2021-04-28 2021-04-28 一种送料机分流装置 Active CN2153249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03784.4U CN215324979U (zh) 2021-04-28 2021-04-28 一种送料机分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03784.4U CN215324979U (zh) 2021-04-28 2021-04-28 一种送料机分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324979U true CN215324979U (zh) 2021-12-28

Family

ID=795967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903784.4U Active CN215324979U (zh) 2021-04-28 2021-04-28 一种送料机分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3249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325737Y (zh) 带式给料机
CN215324979U (zh) 一种送料机分流装置
CN110253428A (zh) 一种用于衣架砂光机的自动投料机及间歇输送机
CN101021152B (zh) 缓冲给料机
CN205366817U (zh) 双轨进料结构
CN202642664U (zh) 胶带配重倾斜调整装置
CN210677957U (zh) 一种机械加工用进料装置
CN209321889U (zh) 一种轴承座送料装置
CN202358671U (zh) 一种带式输送机卸料装置
CN201195636Y (zh) 输送皮带自调组合装置
CN216888727U (zh) 一种煤矿用皮带输送机
CN217894096U (zh) 一种皮带转弯机
CN218945547U (zh) 一种带有筛选功能的矿山采矿用输送设备
CN212830471U (zh) 一种防堵塞的配料仓下料结构
CN216188347U (zh) 运行平稳且不易漏料的高强度板式给料机
CN214191420U (zh) 一种分料用输送机
CN216685041U (zh) 物料翻转装置及包装机
CN220333835U (zh) 一种具有耐磨特性的输送链轨
CN211469933U (zh) 一种半自动化分料装置
CN220411934U (zh) 一种具有导向结构的给料机构
CN108750177A (zh) 一种香烟装盒机
CN218778149U (zh) 一种平顶输送机以及食品生产线
CN201858890U (zh) 磁性上料机
CN210951688U (zh) 一种新结构加湿机
CN115179089B (zh) 托举装置以及型材转运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