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318568U - 一种升降平台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升降平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318568U
CN215318568U CN202121185109.9U CN202121185109U CN215318568U CN 215318568 U CN215318568 U CN 215318568U CN 202121185109 U CN202121185109 U CN 202121185109U CN 215318568 U CN215318568 U CN 2153185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form
connecting shaft
base
bearing
mounting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18510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国豪
金耀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annuo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annuo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annuo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annuo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18510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3185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3185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3185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Measuring And Other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升降机技术领域,特别公开了一种升降平台,包括底座、减速组件、丝杆、第一平台、第二连接轴、第二平台、第三平台和驱动组件,减速组件设置于底座;第一连接轴的一端连接于底座;丝杆的一端与减速组件传动连接,且丝杆可相对于底座沿第一方向运动;第一平台与丝杆固定,第一平台套设于第一连接轴,且第一平台可相对于第一连接轴沿第一方向运动;第二连接轴的一端连接于第一平台;第二平台连接于第一连接轴的另一端,第二平台套设于第二连接轴,第三平台连接于第二连接轴的另一端,且第三平台可相对于第一连接轴沿第一方向运动;驱动组件传动连接于减速组件。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能够提高升降平台的偏移精度。

Description

一种升降平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升降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升降平台。
背景技术
升降平台是一种垂直运送人或物的起重机械,也指在工厂、自动仓库等物流系统中进行垂直输送的设备,升降平台上往往还应用于激光打标、真空吸平台、CNC数控机床等领域,升降平台可对激光或刀具进行升降,通常情况下,升降台利用圆导轨对工作台面进行升降。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现:利用圆导轨对工作台面进行升降时所能达到的偏移精度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升降平台,克服了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了上述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升降平台,包括:底座;减速组件,设置于所述底座;第一连接轴,所述第一连接轴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底座;丝杆,所述丝杆的一端与所述减速组件传动连接,且所述丝杆可相对于所述底座沿第一方向运动;第一平台,所述第一平台与所述丝杆固定,所述第一平台套设于所述第一连接轴,且所述第一平台可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轴沿所述第一方向运动;第二连接轴,所述第二连接轴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平台;第二平台,所述第二平台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轴的另一端,所述第二平台套设于所述第二连接轴,且所述第二平台位于所述第一平台背离所述底座的一侧,所述第二平台与所述第一平台平行设置;第三平台,所述第三平台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轴的另一端,所述第三平台位于所述第二平台背离所述第一平台的一侧,且所述第三平台可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轴沿所述第一方向运动,所述第三平台与所述第二平台平行设置;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传动连接于所述减速组件。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升降平台包括第一导向件和第二导向件,所述第一导向件套设于所述第一连接轴,所述第一导向件与所述第一平台固定,且所述第一导向件可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轴沿所述第一方向运动,所述第二导向件套设于所述第二连接轴,且所述第二导向件可相对于所述第二连接轴沿所述第一方向运动。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底座朝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有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安装板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板设置有第二安装孔;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机和联轴器,所述联轴器的一端与所述电机连接;所述减速组件包括蜗轮、蜗杆、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所述第一轴承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轴承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孔,所述蜗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轴承,并穿过所述第一轴承与所述联轴器的一端连接,所述蜗杆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轴承,所述蜗轮转动设置于所述底座,且所述蜗轮与所述蜗杆传动连接。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升降平台还包括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设置于所述第三平台的一侧,所述第二安装座设置于所述第二平台的一侧,所述第一安装座与所述第二安装座相对平行设置;所述升降平台还包括光栅尺组件,所述光栅尺组件用于对所述第三平台的位移进行检测,所述光栅尺组件包括读数头、光学尺身以及光栅参考点;所述读数头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座,所述光栅参考点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座,所述光学尺身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座,且所述光学尺身位于所述读数头的工作面一侧,所述读数头读取随所述第三平台移动的光学尺身上的增量光栅而获得所述第三平台的位移量。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升降平台包括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设置于所述底座靠近所述第一平台的一侧,且所述第一限位块位于所述底座和所述第一平台之间。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第一限位块的数量为两块,两块所述第一限位块之间间隔设置。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升降平台包括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二限位块设置于所述第一平台靠近所述第二平台的一侧,且所述第二限位块位于所述第一平台和所述第二平台之间。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第二限位块的数量为两块,两块所述第二限位块之间间隔设置。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升降平台包括第三轴承,所述第三轴承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轴与所述底座连接处。
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升降平台包括第四轴承,所述第四轴承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轴与所述第一平台连接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设置有底座、减速组件、第一连接轴、丝杆、第一平台、第二连接轴、第二平台、第三平台以及驱动组件,减速组件设置于底座,第一连接轴的一端连接于底座,第二平台连接于第一连接轴的另一端,丝杆的一端与减速组件传动连接,且丝杆可相对底座沿第一方向运动,第一平台与丝杆固定,第一平台套设于第一连接轴,且第一平台可相对于第一连接轴沿第一方向运动,第二连接轴的一端连接于第一平台,第二平台套设于第二连接轴,且第二平台位于第一平台背离底座的一侧,第二平台与第一平台平行设置,此外,第三平台连接于第二连接轴的另一端,第三平台位于第二平台背离第一平台的一侧,且第三平台可相对于第一连接轴沿第一方向运动,第三平台与第二平台平行设置,驱动组件传动连接于减速组件,用户在对第三平台进行升降时,可利用驱动组件带动丝杆运动,丝杆带动第一平台沿第一方向运动或背离第一方向运动,第一平台带动第三平台沿第一方向运动或背离第一方向运动,其中,第三平台的升降距离,可通过丝杆的转动圈数进行调节,使得第三平台升降时的偏移精度较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升降平台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升降平台的整体结构另一角度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升降平台的整体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升降平台的整体结构另一角度爆炸示意图。
附图说明:10、底座;101、第一安装板;1011、第一安装孔;102、第二安装板;1021、第二安装孔;20、减速组件;201、蜗轮;202、蜗杆;203、第一轴承;204、第二轴承;30、第一连接轴;40、第二连接轴;50、丝杆;60、第一平台;70、第二平台;80、第三平台;90、驱动组件;901、电机;902、联轴器;100、第一导向件;110、第二导向件;120、第一安装座;130、第二安装座;140、光栅尺组件;1401、读数头;1402、光学尺身;1403、光栅参考点;150、第一限位块;160、第二限位块;170、第三轴承;180、第四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说明书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图3,升降平台01包括底座10、减速组件20、第一连接轴30、第二连接轴40、丝杆50、第一平台60、第二平台70、第三平台80和驱动组件90。其中,所述驱动组件90传动连接于所述减速组件20,所述减速组件20设置于所述底座10,所述第一连接轴30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底座10,所述第一连接轴30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平台70,所述丝杆50的一端与所述减速组件20传动连接,所述第一平台60与所述丝杆50固定,所述第二连接轴40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平台60,所述第二连接轴40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三平台80。
升降平台01还包括第一导向件100、第二导向件110、第一安装座120、第二安装座130、光栅尺组件140、第一限位块150、第二限位块160、第三轴承170和第四轴承180,所述第一导向件100套设于所述第一连接轴30,所述第一导向件100与所述第一平台60固定,且所述第一导向件100可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轴30沿所述第一方向运动,所述第二导向件110套设于所述第二连接轴40,且所述第二导向件110可相对于所述第二连接轴40沿所述第一方向运动,所述第一安装座120设置于所述第三平台80的一侧,所述第二安装座130设置于所述第二平台70的一侧,所述第一安装座120与所述第二安装座130相对平行设置,所述光栅尺组件140的一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座120,所述光栅尺组件140的另一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座130,所述第一限位块150设置于所述底座10靠近所述第一平台60的一侧,所述第二限位块160设置于所述第一平台60靠近所述第二平台70的一侧,所述第三轴承170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轴30与所述底座10连接处,所述第四轴承180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轴40与所述第一平台60连接处。
具体的,对于上述底座10、减速组件20和驱动组件90,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减速组件20设置于所述底座10,所述减速组件20与所述驱动组件90传动连接,所述驱动组件90用于驱动所述减速组件20运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90包括电机901和联轴器902,所述联轴器902的一端与所述电机901连接,所述电机901用于给整个所述升降平台提供动力,所述联轴器902用于连接所述电机901和所述减速组件20。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座10朝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有第一安装板101和第二安装板102,所述第一安装板101和所述第二安装板102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安装板101设置有第一安装孔1011,所述第二安装板102设置有第二安装孔1021,所述第一安装板101用于安装所述减速组件20的部分元器件,所述第二安装板102用于安装所述减速组件20的部分元器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减速组件20包括蜗轮201、蜗杆202、第一轴承203和第二轴承204,所述第一轴承203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孔1011,所述第二轴承204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孔1021,所述蜗杆202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轴承203,并穿过所述第一轴承203与所述联轴器902的一端连接,所述蜗杆202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轴承204,所述蜗轮201转动设置于所述底座10,且所述蜗轮201与所述蜗杆202传动连接。利用蜗轮201蜗杆202机构可将电机901的回转数减速到所需要的回转数,并得到较大的转矩,有利于提高升降平台承受负载的能力,同时,蜗轮201蜗杆202机构带动所述丝杆50运动,可使得整个升降平台的升降更为稳定。
对于上述第一连接轴30和第二平台70,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第一连接轴30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底座10,所述第二平台70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轴30的另一端,所述第二平台70套设于所述第二连接轴40,且所述第二平台70位于所述第一平台60背离所述底座10的一侧,所述第二平台70与所述第一平台60平行设置。所述第一连接轴30用于将底座10和第二平台70固定连接,第二平台70可保证整个升降平台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轴30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第一连接轴30分设于底座10的四个边角,第一连接轴30的数量设置为四个可使得底座10与第二平台70之间的连接更稳定。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一连接轴30的数量不限于为四个,还可以为其他数量,例如:三个,三个所述第一连接轴30的位置可呈三角形设置。
对于上述丝杆50、第二连接轴40、第一平台60和第三平台80,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丝杆50的一端与所述减速组件20传动连接,且所述丝杆50可相对于所述底座10沿第一方向运动,所述第一连接轴30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平台60,所述第二连接轴40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三平台80,所述第一平台60与所述丝杆50固定,所述第一平台60套设于所述第一连接轴30,且所述第一平台60可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轴30沿所述第一方向运动,所述第三平台80位于所述第二平台70背离所述第一平台60的一侧,且所述第三平台80可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轴30沿所述第一方向运动,所述第三平台80与所述第二平台70平行设置。其中,在所述减速组件20带动所述丝杆50转动时,所述丝杆50带动第一平台60沿第一方向运动或背离所述第一方向运动,与此同时,运动的所述第一平台60带动所述第三平台80沿第一方向运动或背离所述第一方向运动,即实现升降平台的升降运动。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方向指的是垂直于所述底座10且朝向所述第一平台60的方向。
对于上述第一导向件100和第二导向件110,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导向件100套设于所述第一连接轴30,所述第一导向件100与所述第一平台60固定,且所述第一导向件100可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轴30沿所述第一方向运动,所述第二导向件110套设于所述第二连接轴40,且所述第二导向件110可相对于所述第二连接轴40沿所述第一方向运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向件100和第二导向件110为滚珠花键,所述滚珠花键具有较好的导向性,在升降平台运动过程中,可以更好的约束负载台面的运动。
对于上述第一安装座120、第二安装座130和光栅尺组件140,如图5所示,所述第一安装座120设置于所述第三平台80的一侧,所述第二安装座130设置于所述第二平台70的一侧,所述第一安装座120与所述第二安装座130相对平行设置,所述光栅尺组件140的部分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座120,所述光栅尺组件140的另一部分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座130。所述光栅尺组件140用于对所述第三平台80的位移进行检测。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栅尺组件140包括读数头1401、光学尺身1402以及光栅参考点1403,所述读数头1401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座130,所述光栅参考点1403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座120,所述光学尺身1402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座120,且所述光学尺身1402位于所述读数头1401的工作面的一侧,所述读数头1401读取随所述第三平台80移动的光学尺身1402的增量光栅而获得所述第三平台80的位移量。
对于上述第一限位块150和第二限位块160,如图5所示,所述第一限位块150设置于所述底座10靠近所述第一平台60的一侧,且所述第一限位块150位于所述底座10和所述第一平台60之间,所述第二限位块160设置于所述第一平台60靠近所述第二平台70的一侧,且所述第二限位块160位于所述第一平台60和所述第二平台70之间,所述第一限位块150用于限制所述第一平台60与所述底座10接触,所述第二限位块160用于限制所述第一平台60与所述第二平台70接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块150的数量为两块,两块所述第一限位块150之间间隔设置,两块所述第一限位块150可使得所述底座10与所述第一平台60之间产生的作用力分布均匀。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限位块160的数量为两块,两块所述第二限位块160之间间隔设置两块所述第二限位块160可使得所述第一平台60与所述第二平台70之间产生的作用力分布均匀。
对于上述第三轴承170和第四轴承180,如图3所示,所述第三轴承170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轴30与所述底座10连接处,所述第四轴承180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轴40与所述第一平台60连接处。其中,由于第三轴承170和第四轴承180可承受较大的轴向力,利于整个升降平台承受较大负载。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有底座10、减速组件20、第一连接轴30、丝杆50、第一平台60、第二连接轴40、第二平台70、第三平台80以及驱动组件90,减速组件20设置于底座10,第一连接轴30的一端连接于底座10,第二平台70连接于第一连接轴30的另一端,丝杆50的一端与减速组件20传动连接,且丝杆50可相对底座10沿第一方向运动,第一平台60与丝杆50固定,第一平台60套设于第一连接轴30,且第一平台60可相对于第一连接轴30沿第一方向运动,第二连接轴40的一端连接于第一平台60,第二平台70套设于第二连接轴40,且第二平台70位于第一平台60背离底座10的一侧,第二平台70与第一平台60平行设置,此外,第三平台80连接于第二连接轴40的另一端,第三平台80位于第二平台70背离第一平台60的一侧,且第三平台80可相对于第一连接轴30沿第一方向运动,第三平台80与第二平台70平行设置,驱动组件90传动连接于减速组件20,用户在对第三平台80进行升降时,可利用驱动组件90带动丝杆50运动,丝杆50带动第一平台60沿第一方向运动或背离第一方向运动,第一平台60带动第三平台80沿第一方向运动或背离第一方向运动,其中,第三平台80的升降距离,可通过丝杆50的转动圈数进行调节,使得第三平台80升降时的偏移精度较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
减速组件,设置于所述底座;
第一连接轴,所述第一连接轴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底座;
丝杆,所述丝杆的一端与所述减速组件传动连接,且所述丝杆可相对于所述底座沿第一方向运动;
第一平台,所述第一平台与所述丝杆固定,所述第一平台套设于所述第一连接轴,且所述第一平台可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轴沿所述第一方向运动;
第二连接轴,所述第二连接轴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平台;
第二平台,所述第二平台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轴的另一端,所述第二平台套设于所述第二连接轴,且所述第二平台位于所述第一平台背离所述底座的一侧,所述第二平台与所述第一平台平行设置;
第三平台,所述第三平台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轴的另一端,所述第三平台位于所述第二平台背离所述第一平台的一侧,且所述第三平台可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轴沿所述第一方向运动,所述第三平台与所述第二平台平行设置;
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传动连接于所述减速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升降平台包括第一导向件和第二导向件,所述第一导向件套设于所述第一连接轴,所述第一导向件与所述第一平台固定,且所述第一导向件可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轴沿所述第一方向运动,所述第二导向件套设于所述第二连接轴,且所述第二导向件可相对于所述第二连接轴沿所述第一方向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朝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有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安装板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板设置有第二安装孔;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机和联轴器,所述联轴器的一端与所述电机连接;
所述减速组件包括蜗轮、蜗杆、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所述第一轴承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轴承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孔,所述蜗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轴承,并穿过所述第一轴承与所述联轴器的一端连接,所述蜗杆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轴承,所述蜗轮转动设置于所述底座,且所述蜗轮与所述蜗杆传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升降平台还包括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设置于所述第三平台的一侧,所述第二安装座设置于所述第二平台的一侧,所述第一安装座与所述第二安装座相对平行设置;
所述升降平台还包括光栅尺组件,所述光栅尺组件用于对所述第三平台的位移进行检测,所述光栅尺组件包括读数头、光学尺身以及光栅参考点;
所述读数头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座,所述光栅参考点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座,所述光学尺身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座,且所述光学尺身位于所述读数头的工作面一侧,所述读数头读取随所述第三平台移动的光学尺身上的增量光栅而获得所述第三平台的位移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
包括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设置于所述底座靠近所述第一平台的一侧,且所述第一限位块位于所述底座和所述第一平台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限位块的数量为两块,两块所述第一限位块之间间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
包括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二限位块设置于所述第一平台靠近所述第二平台的一侧,且所述第二限位块位于所述第一平台和所述第二平台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限位块的数量为两块,两块所述第二限位块之间间隔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
包括第三轴承,所述第三轴承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轴与所述底座连接处。
10.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
包括第四轴承,所述第四轴承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轴与所述第一平台连接处。
CN202121185109.9U 2021-05-28 2021-05-28 一种升降平台 Active CN2153185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185109.9U CN215318568U (zh) 2021-05-28 2021-05-28 一种升降平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185109.9U CN215318568U (zh) 2021-05-28 2021-05-28 一种升降平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318568U true CN215318568U (zh) 2021-12-28

Family

ID=795491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185109.9U Active CN215318568U (zh) 2021-05-28 2021-05-28 一种升降平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31856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85107A (zh) 剪刀叉式顶升机构及agv小车
CN207026868U (zh) 电主轴装配工装
CN202015903U (zh) 切割或焊接机器人
CN208150870U (zh) 剪刀叉式顶升机构及agv小车
CN201033373Y (zh) 一种多轴钻床
CN111890068A (zh) 用于卧式数控机床的工作台交换装置
US12043528B2 (en) Chassis assembly and automatic guided vehicle
CN215318568U (zh) 一种升降平台
WO1988004646A1 (en) Elevating device for a work vehicle
CN213517716U (zh) 一种六自由度平面镜调整架
CN201543914U (zh) 数控蜗杆砂轮磨齿机
CN113500240A (zh) 桁架式翻转机构及具有该桁架式翻转机构的翻板铣床
CN207272606U (zh) 一种往复式定位抬起输送机构
CN106736629A (zh) 一种长行程大负载双驱动水平直线运动平台
CN214990096U (zh) 一种agv举升结构
CN101758299A (zh) 数控蜗杆砂轮磨齿机
CN213646814U (zh) 一种用于直驱机床的z轴平衡结构
CN112938374B (zh) 一种集成式往复输送装置
CN103878624B (zh) 双轴并联进给平台机构
CN209193474U (zh) 一种顶升机构
CN112719574A (zh) 一种特殊的龙门架构的多轴联动平台
CN209778214U (zh) 一种货叉
CN209890195U (zh) 高精度伺服传动升降装置
CN217708774U (zh) 一种agv举升机构
CN214570432U (zh) 垂直升降运动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