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290249U - 一种电梯基础预制组件及装配式电梯基础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梯基础预制组件及装配式电梯基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290249U
CN215290249U CN202121746524.7U CN202121746524U CN215290249U CN 215290249 U CN215290249 U CN 215290249U CN 202121746524 U CN202121746524 U CN 202121746524U CN 215290249 U CN215290249 U CN 2152902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undation
elevator
component
base
side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74652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海英
于文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JOHNSON ARCHITECTURAL & ENGINEERING DESIGN CONSULTANT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JOHNSON ARCHITECTURAL & ENGINEERING DESIGN CONSULTANT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JOHNSON ARCHITECTURAL & ENGINEERING DESIGN CONSULTANTS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JOHNSON ARCHITECTURAL & ENGINEERING DESIGN CONSULTANTS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74652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2902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2902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2902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ft-Guide Devices, And Elevator Ropes And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梯基础预制组件及装配式电梯基础。电梯基础预制组件包括一体预制的第一基础构件、一体预制的第二基础构件,适于后浇筑拼合成筒状电梯基础构件。第一基础构件和第二基础构件的连接端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挑板和第二挑板,用于后浇筑时作为侧模。还包括预埋件,用于安装电梯主体结构。第一基础构件和第二基础构件的底板上设有贯通孔、用于穿设预制桩,或,预埋有灌浆套筒、用于连接预制桩的顶部伸出钢筋。装配式电梯基础包括上述的电梯基础预制组件和预制桩。预制桩连接至筒状电梯基础构件的灌浆套筒,或,通过现浇底板与筒状电梯基础构件连成一体。本申请装运方便、现场工程量小、成本低,适于作为后装电梯的基础。

Description

一种电梯基础预制组件及装配式电梯基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梯基础预制组件及装配式电梯基础。
背景技术
上世纪九十年代修建的框架结构住宅大多没有安装电梯,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旧楼加装电梯将逐渐成为社会的普遍需求。从目前的市场需求来看,要求旧楼加装电梯的呼声虽然越来越大,但难度仍然不小。对于一幢普通的住宅楼,低、中、高层住户利益需求不同,立场也不一样,再加上部分城市并没有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方面的补贴福利,还有加装电梯的施工速度较慢、现场环境不易管理,较长时间影响小区居民生活。
特别是传统方式的地基处理时间相对较长,而且还有较严重的噪音、泥污等污染,对本来就受益最小的底层居民的影响尤其明显。所以居民对于出资加装电梯的意愿不高,造成加装电梯的资金缺口问题和业主授权问题得不到解决。同时加装电梯的施工速度也是制约其推广和应用的主要因素,采用装配式的技术手段来提高结构的安装速度、改善现场的施工环境、降低工程的造价具有重要意义。
为此,公告号为CN211547784U的实用新型专利提供了一种加装电梯整体式预制基础构件,将混凝土剪力墙、基础筏板和混凝土立柱进行整体预先浇筑,现场吊装在褥垫层上使用;钢筋伸出筏板基础四周和混凝土剪力墙上端,并在混凝土剪力墙上布置地脚螺栓,以连接电梯主体结构。
但是上述技术方案还存在以下不足:
1.整体预制的基础构件体积较大,需要中大型卡车装运,并在现场用中大型的吊装设备吊装;而加装电梯的小区通常有内部道路狭窄、楼栋密集、停车位紧张等特点,不适于较大车辆和较大设备的进入和作业;
2.筏板基础需要开挖较大的基坑,不仅会延长工期、增加成本,而且需要占据更多的现场施工面积、造成更多的现场污染,还可能影响老旧小区脆弱的基础,反而容易造成局部沉降;
3.通过筏板基础四周的伸出钢筋扩大地基、通过混凝土剪力墙上端伸出的钢筋另行制作延伸墙体等方式会增加现场工作量和工期,也非加装电梯基础的最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装运和现场安装、基坑开挖量小、现场工期短、防沉降效果好、成本低的装配式电梯基础。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梯基础预制组件及装配式电梯基础。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梯基础预制组件包括第一基础构件和第二基础构件;所述第一基础构件和所述第二基础构件具有侧墙并围合成筒状电梯基础构件,所述筒状电梯基础构件具有顶部和底部,所述顶部适于连接至电梯主体结构并承重,所述底部适于连接至防沉降构件;所述第一基础构件和所述第二基础构件均为一体预制的构件。
优选地,所述第一基础构件包括第一底板,所述第二基础构件包括第二底板,所述第一底板和所述第二底板适于连接至所述防沉降构件;或,所述电梯基础预制组件还包括底部预制构件,所述底部预制构件为筏板基础并构成所述防沉降构件;或,所述电梯基础预制组件还包括底部预制构件,所述底部预制构件适于将所述第一基础构件和所述第二基础构件连接至所述防沉降构件。
上述为并列的三个技术方案:第一个技术方案为第一基础构件包括一体预制的第一底板、第二基础构件包括一体预制的第二底板,并且在实际用于装配式电梯基础时第一基础构件和第二基础构件分别通过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连接至基础桩等防沉降构件;第二个技术方案为第一基础构件和第二基础构件均不包括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而是连接至另外预制的底部预制构件,而且该底部预制构件设计成筏板基础并作为防沉降构件,实际用于装配式电梯基础时不再另设基础桩;第三个技术方案为第一基础构件和第二基础构件均不包括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而是连接至另外预制的底部预制构件,并且在实际用于装配式电梯基础时通过底部预制构件进一步连接至基础桩等防沉降构件。
优选地,所述第一基础构件的与所述第二基础构件连接的端面上设置有至少一第一挑板,和/或,所述第二基础构件的与所述第一基础构件连接的端面上设置有至少一第二挑板;所述第一挑板和所述第二挑板用于在后浇筑连接所述第一基础构件和所述第二基础构件时作为侧模。
优选地,所述第一基础构件包括第一主墙、第一侧墙和第二侧墙,所述第一侧墙、所述第二侧墙设置于所述第一主墙在水平方向上的两侧,所述第一侧墙和所述第二侧墙远离所述第一主墙的一端设置有所述第一挑板;所述第二基础构件包括第二主墙、第三侧墙和第四侧墙,所述第三侧墙、所述第四侧墙设置于所述第二主墙在水平方向上的两侧,所述第三侧墙和所述第四侧墙远离所述第二主墙的一端设置有所述第二挑板。
优选地,所述第一基础构件和所述第二基础构件具有匹配设置的锚固钢筋,或,所述第一基础构件和所述第二基础构件中的一个具有第一灌浆套筒、另一个具有匹配设置的伸出钢筋;所述锚固钢筋用于后浇筑连接所述第一基础构件和所述第二基础构件,所述灌浆套筒和所述伸出钢筋用于灌浆连接所述第一基础构件和所述第二基础构件。
优选地,所述电梯基础预制组件还包括预埋件,用于安装所述电梯主体结构,所述预埋件预埋于所述第一基础构件、所述第二基础构件、所述底部预制构件中的一个或多个。
优选地,所述第一基础构件和所述第二基础构件预埋有第二灌浆套筒,用于连接基础桩的顶部伸出钢筋;或,所述第一底板和所述第二底板设有贯通孔,用于穿设基础桩。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配式电梯基础包括前述的任一种电梯基础预制组件和防沉降构件,连接至所述筒状电梯基础构件。
优选地,所述防沉降构件为基础桩;所述基础桩的顶部伸出钢筋插设并灌浆固定至所述电梯基础预制组件的第二灌浆套筒。
优选地,所述防沉降构件为基础桩;所述基础桩穿设于所述电梯基础预制组件的贯通孔,使所述基础桩的顶部伸出钢筋至少部分高于所述贯通孔顶部;还包括现浇底板,通过现场浇筑制成;所述现浇底板用于将所述筒状电梯基础构件和所述基础桩浇筑成一体。
优选地,所述基础桩为预制桩。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
1.通过将筒状电梯基础构件分成两件预制,且两个预制件可以叠合放置运输,仅需小型卡车和小型吊装设备即可完成运输和吊装,适于用作小区加装电梯的基础;
2.通过预制桩防沉降,仅需开挖和筒状电梯基础构件尺寸接近的基坑,工程量小、工期短、成本低、泥污污染和对小区居民的干扰小;
3.通过第一基础构件和第二基础构件的侧墙上设置的挑板,使现场浇筑连接作业时无需外侧模,进一步减小基坑开挖需求,还可设置成无需内侧模的方案,进一步减少现场工作量,缩短工期;
4.通过合理设置,可仅生产第一基础构件及相应附件组成的一种电梯基础预制组件,即将第一基础构件和第二基础构件设置成相同的结构;通过现场拼合并连接至预制桩,可减少预制生产模具和工作量,进一步减少生产成本和管理成本;
5.通过预埋用于电梯主体结构连接的预埋件,可保证电梯主体结构和电梯基础之间的连接强度并缩短现场工期;
6.通过两种预制桩连接方式,使装配式电梯基础可适应多种地质条件、基坑开挖条件和现有的地基和地下埋设物的情况;
7.通过第一基础构件和第二基础构件的灵活设置,可适应多种电梯形状;同时通过选择设置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或底部预制构件,可灵活搭配出多种电梯基础预制组件的组合,以更好地适应情况复杂的小区楼栋的外墙或其他安装位置的结构及原始地基情况;
8.通过电梯基础预制组件的模块化设计,和标准的连接接口设置,使设计方案易于更改,适于为小区加装电梯定制批量小、变化多的装配式电梯基础。
附图说明
下面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结合附图说明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性、技术特征、优点及其实现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的电梯基础预制组件透视图;
图2是实施例一的筒状电梯基础构件透视图;
图3是实施例一的筒状电梯基础构件仰视图;
图4是实施例一的电梯基础预制组件俯视图;
图5是实施例一的第一挑板变化方式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一的第一挑板的另一种变化方式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一的第一基础构件和第二基础构件变化方式示意图;
图8是实施例二的电梯基础预制组件透视图;
图9是实施例三的装配式电梯基础透视图;
图10是实施例三的预制桩透视图;
图11是实施例三的装配式电梯基础俯视图;
图12是实施例四的装配式电梯基础透视图;
图13是实施例四的预制桩透视图;
图14是实施例四的装配式电梯基础现场装配示意图;
图15是实施例四的装配式电梯基础俯视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0.第一基础构件,101.第一主墙,102.第一侧墙,103.第二侧墙,104.第一底板,105.第一挑板,200.第二基础构件,201.第二主墙,202.第三侧墙,203.第四侧墙,204.第二底板,205.第二挑板,300.锚固钢筋,400.预埋件,500.贯通孔,600.第二灌浆套筒,1000.筒状电梯基础构件,2000.预制桩,2001.顶部伸出钢筋,3000.现浇接缝,4000.现浇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
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以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在本文中,“一个”不仅表示“仅此一个”,也可以表示“多于一个”的情形。
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在本文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实施例一:一种电梯基础预制组件。
本实施例的电梯基础预制组件用于现场拼合成筒状电梯基础构件1000。筒状电梯基础构件1000优选地具有封闭的横截面。如图2所示,筒状电梯基础构件1000的筒体竖直设置,围合成一筒状腔体,可用于容纳电梯的底部固定组件和下降至底层时的轿厢底部结构。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包括第一基础构件100、第二基础构件200;第一基础构件100设置有第一连接件,第二基础构件200设置有与第一连接件匹配的第二连接件,使第一基础构件100适于现场连接至第二基础构件200。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均为锚固钢筋300,且彼此交错匹配设置,供现场绑扎后、或设置桁架钢筋并现场绑扎后、或设置钢筋笼后,在现场浇筑成现浇接缝3000。还可现场浇筑一层现浇底板4000,以实现更高的连接强度。
将筒状电梯基础构件1000分为两个组件的益处在于,可将两个组件相向交错地叠合在一起运输,或分开运输,仅需小型卡车和小型吊装设备即可完成运输和吊装。两个组件可以设置成结构完全相同的预制件,可减少生产模具的种类,可明显降低生产成本,并且生产过程和装配过程更加简单,易于管理。分为两个组件还有易于灵活配置、易于更改设计的益处,容易适应小区加装电梯规模小、变化多的特点。
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基础构件100包括第一主墙101、第一侧墙102和第二侧墙103、第一底板104。第一侧墙102、第二侧墙103设置于第一主墙101在水平方向上的两侧,第一底板104将第一主墙101、第一侧墙102、第二侧墙103连接成半个方筒状的第一基础构件100;类似地,第二基础构件200包括第二主墙201、第三侧墙202和第四侧墙203;第三侧墙202、第四侧墙203设置于第二主墙201在水平方向上的两侧,第二底板204将第二主墙201、第三侧墙202、第四侧墙203连接成半个方筒状的第二基础构件200。第一基础构件100和第二基础构件200均一体预制而成。
本实施例的电梯基础预制组件还包括预埋件400,设置于第一基础构件100和第二基础构件200的顶部,用于安装电梯主体结构,并承受电梯主体结构及电梯的重量。如图8所示,第一主墙101和第一侧墙102的连接处、第一主墙101和第二侧墙103的连接处、第二主墙201和第三侧墙202的连接处、第二主墙201和第四侧墙203的连接处,即第一底板104和第二底板204组成的筒状电梯基础构件1000底部的四角预埋有第二灌浆套筒600,使筒状电梯构件1000的底部适于连接至预制桩2000的顶部伸出钢筋2001,或连接至其他防沉降构件。
如图1至图4所示,第一侧墙102和第二侧墙103远离第一主墙10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挑板105;第三侧墙202和第四侧墙203远离第二主墙201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挑板205。第一挑板105和第二挑板205沿侧墙墙体的外侧向远离第一主墙101或第二主墙201的方向延伸,且第一挑板105和第二挑板205匹配设置,其伸出长度与锚固钢筋300的伸出长度匹配,使第一挑板105和第二挑板205配合构成现浇接缝3000的外侧模。
本实施例的两个电梯基础预制组件的结构完全相同,将一个电梯基础预制组件沿竖直轴旋转180°即可得到另一个电梯基础预制组件,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作为本实施例的变化方式,如图5所示,也可仅在第二侧墙103上设置一个第一挑板105,并将其长度加长至大于锚固钢筋300的伸出长度。用两个图5所示的电梯基础预制组件即可拼合出类似图2所示的筒状电梯基础构件1000。如图6所示,还可在第二侧墙103上设置两个第一挑板105,可同时构成现浇接缝3000的外侧模和内侧模,使现浇连接时无需支模。但由于无法进行现场绑扎桁架钢筋,需要设置与锚固钢筋300匹配的钢筋笼,以使现浇接缝3000达到必要的连接强度。上述变化方式仍可用两个结构完全相同的电梯基础预制组件实现。免侧模的设置,特别时免外侧模的设置不仅可以方便现场施工,还可减少基坑开挖需求,降低成本、缩短工期并减少泥污污染和增加施工安全性。
根据电梯主体结构和其他电梯组件的安装需要,还可在电梯基础预制组件的其他部位设置多个和多种预埋件400,以方便现场安装,缩短现场施工工期。第一挑板105和第二挑板205上,或者电梯基础预制组件的其他部位还可设置定位用的台阶、匹配的缺口和凸台、匹配的凹槽和凸筋、匹配设置的临时连接件等局部结构,以方便现场装配时的定位和临时固定。锚固钢筋300还可用其他连接方式替代,例如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中一个可为预埋的第一灌浆套筒、另一个为匹配设置的伸出钢筋,适于现场灌浆连接。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还可以是预埋的机械连接件,现场通过机械方式连接。
本实施例在运输时,可将一个预制组件如图1正常放置,另一个预制组件底板朝上地倒置,并错开一个墙体厚度放置,即可叠合在一起,节省运输位置。
实施例二:一种电梯基础预制组件。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为,第一底板104和第二底板204上设有贯通孔500,用于现场组装成装配式电梯基础时穿设预制桩2000。如图3以第一基础构件100为例示出。此时可省去实施例一中的第二灌浆套筒600。与实施例一相比,本实施例的预制桩2000的设置位置位于基坑的相对靠中部的位置,适于现场不能提供足够的预制桩2000的压桩工位,需要利用基坑内的有限位置进行预制桩2000压入的场合,或者采用实施例一的实施方式时地下有障碍物,无法压入预制桩2000,而电梯的安装位置又不易改变、需要灵活设置桩位的场合。由于可以设置贯通孔500的位置范围显著变大,因此本实施例具有更好的适应性。但同时由于预制桩的位置和剪力墙的位置有错位,因此有必要在现场完成现浇底板4000进行结构加强,同时可在预埋件400设置的墙角位置设计有立柱状的结构,相应地也可加强电梯基础的结构强度,可根据承重情况计算选择具体的结构方案。
作为本实施例的变化方式,如图7所示,第一基础构件100和第二基础构件200可匹配电梯的设计设置成各种形状。由于加装电梯更多地安装于原有的建筑主体结构之外,或需要适应原有建筑的结构,因此其截面形状设计更趋多样化,尤其是加装电梯适合设计成一侧呈圆柱状的观光电梯,会使加装电梯方案更受居民欢迎。此时的第一底板104和第二底板204可相应地匹配设置,同时根据承重和防沉降需要灵活设置预制桩2000的位置。
实施例三:一种电梯基础预制组件。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进行如下变化:将第一底板104和第二底板204替换成底部预制构件,适于通过第一基础构件100和第二基础构件200上预埋的第三灌浆套筒和底部预制构件上的伸出钢筋现场灌浆连接成筒状电梯基础构件1000。同时在底部预制构件上设置贯通孔500,用于穿设预制桩2000。
作为本实施例的变化方式,也可在底部预制构件预埋第二灌浆套筒600,用于和预制桩2000现场灌浆连接。实际应用中,需要考虑灌浆孔和出浆孔的设置,例如通过设置倾斜向上露出底部预制构件的灌浆孔和出浆孔、或在底部预制构件上预留工艺孔用于灌浆作业。在现场开挖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将底部预制构件制成筏板基础,从而可不需另设预制桩;或将底部预制构件制成多个独立承台桩基础、条形承台桩基础、井格承台桩基础、箱形承台桩基础等形式;还可将底部预制构件制成和第一基础构件100和第二基础构件200的截面形状不同的结构,例如制成环形承台桩基础,可根据具体的场地情况或现场勘探情况灵活设置。
作为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变化方式,也可省去底部预制构件,即仅保留不带第一底板104的第一基础构件100、不带第二底板204的第二基础构件200及预埋件400等附件。在实际实用中,直接将预制桩2000与第一基础构件100和第二基础构件200预埋的第三灌浆套筒连接。此时也可在第一基础构件100和第二基础构件200的底部制作承台状的圈梁,以优化和预制桩2000构成的电梯基础结构,适于承载较小的场合。
实施例四:一种装配式电梯基础。
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的装配式电梯基础用于为加装电梯提供承重和防沉降基础,包括用实施例一的电梯基础预制组件拼合构成的筒状电梯基础构件1000和防沉降构件,防沉降构件为基础桩。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优选采用预制桩2000。预制桩2000顶部预制或后装有顶部伸出钢筋2001,用于现场灌浆连接至第二灌浆套筒600。
实际应用时,可通过下述步骤完成本实施例的安装:在现场完成基坑开挖和支护工程;在设计位置压入预制桩2000;将实施例一的电梯基础预制组件吊装到位并临时固定,此时顶部伸出钢筋2001和第二灌浆套筒600匹配套设;进行第二灌浆套筒600的灌浆作业;根据需要进行进行锚固钢筋300及必要的桁架钢筋或钢筋笼的绑扎或放置;根据需要进行现浇接缝3000的内侧模设置;进行现浇接缝3000和现浇底板4000的浇筑;其他辅助步骤。
预制桩2000采用多段锚接预制桩,在现场逐段压入和锚接,同样可以用小型卡车运入小区,并通过小型的压桩设备进行压桩作业。在设计桩长较小的场合,也可采用一体预制的预制桩。
作为本实施例的变化方式,在强度足够时,也可省去现浇底板4000的浇筑,而是仅对包括第一底板104和第二底板204之间接缝的现浇接缝3000的浇筑。也可采用实施例三的电梯基础预制组件,此时需要先将底部预制构件吊装到位,再将第一基础构件100和第二基础构件200吊装到位,然后进行灌浆作业和现场浇筑作业。除图10示例性地示出的方桩外,预制桩2000也可采用圆桩或其他截面形状的预制桩;除了优选的预制桩外,基础桩还可采用钢桩、灌注桩、搅拌桩等形式,可灵活选用。
本实施例可在较短的现场工期内完成装配和现浇作业,经过养护和清理等辅助作业后即可进行电梯主体结构的安装。作业中需要的小型卡车、小型吊装设备、简单的压桩设备等均仅需较小的作业空间,适于小区加装电梯的小型工程,可将对小区居民的干扰降至最低。
实施例五:一种装配式电梯基础。
如图12和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四的区别在于:采用实施例二的电梯基础预制组件拼合成筒状电梯基础构件1000;防沉降构件采用圆形截面的预制桩2000。
实际应用时,可通过下述步骤完成本实施例的安装:在现场完成基坑开挖和支护工程;在设计位置压入预制桩2000;将实施例二的电梯基础预制组件吊装到位并临时固定,此时顶部伸出钢筋2001从贯通孔500伸出,即至少部分高于贯通孔500的顶部;将顶部伸出钢筋2001折弯成图13和图14所示的形状,并进行必要的后浇钢筋设置和绑扎;根据需要进行锚固钢筋300及必要的桁架钢筋或钢筋笼的绑扎或放置;根据需要进行现浇接缝3000的内侧模设置;进行现浇接缝3000和现浇底板4000的浇筑;其他辅助步骤。
现浇底板4000的浇筑无需支模,简单方便地将筒状电梯基础构件1000和多个预制桩2000连接成一体。图15示出了本实施例浇筑完成后的状态。本实施例的预制桩2000也可在筒状电梯基础构件1000的吊装完成后进行设置。
作为本实施例的变化方式,同样也可采用实施例三的包含贯通孔500的电梯基础预制组件。在条件允许时,当然也可采用对比文件提供的一体预制的筒状电梯基础构件,同时预埋第二灌浆套筒600或预设贯通孔500,以便与预制桩2000进行连接。贯通孔500及对应的预制桩2000的数量也可根据需要灵活设置,贯通孔500在水平方向上的布置也可为梅花形、网格形、圆形或三角形等方式,也可采用不等距排列,但应尽量使各桩受力比较均匀,并考虑到最为不利的承重受力情况。
上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的技术原理,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申请的其他优点和功效。本申请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申请的精神的情况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上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Claims (10)

1.一种电梯基础预制组件,其特征在于:
包括第一基础构件和第二基础构件;
所述第一基础构件和所述第二基础构件具有墙体并围合成筒状电梯基础构件,所述筒状电梯基础构件具有顶部和底部,所述顶部适于连接至电梯主体结构并承重,所述底部适于连接至防沉降构件;
所述第一基础构件和所述第二基础构件均为一体预制的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基础预制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基础构件包括第一底板,所述第二基础构件包括第二底板,所述第一底板和所述第二底板适于连接至所述防沉降构件;
或,所述电梯基础预制组件还包括底部预制构件,所述底部预制构件为筏板基础并构成所述防沉降构件;
或,所述电梯基础预制组件还包括底部预制构件,所述底部预制构件适于将所述第一基础构件和所述第二基础构件连接至所述防沉降构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梯基础预制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基础构件的与所述第二基础构件连接的端面上设置有至少一第一挑板,和/或,所述第二基础构件的与所述第一基础构件连接的端面上设置有至少一第二挑板;
所述第一挑板和所述第二挑板用于在后浇筑连接所述第一基础构件和所述第二基础构件时作为侧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基础预制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基础构件包括第一主墙、第一侧墙和第二侧墙,所述第一侧墙、所述第二侧墙设置于所述第一主墙在水平方向上的两侧,所述第一侧墙和所述第二侧墙远离所述第一主墙的一端设置有所述第一挑板;
所述第二基础构件包括第二主墙、第三侧墙和第四侧墙,所述第三侧墙、所述第四侧墙设置于所述第二主墙在水平方向上的两侧,所述第三侧墙和所述第四侧墙远离所述第二主墙的一端设置有所述第二挑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基础预制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基础构件和所述第二基础构件具有匹配设置的锚固钢筋,或,所述第一基础构件和所述第二基础构件中的一个具有第一灌浆套筒、另一个具有匹配设置的伸出钢筋;
所述锚固钢筋用于后浇筑连接所述第一基础构件和所述第二基础构件,所述灌浆套筒和所述伸出钢筋用于灌浆连接所述第一基础构件和所述第二基础构件。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基础预制组件,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预埋件,用于安装所述电梯主体结构,所述预埋件预埋于所述第一基础构件、所述第二基础构件、所述底部预制构件中的一个或多个。
7.根据权利要求2或6所述的电梯基础预制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基础构件和所述第二基础构件预埋有第二灌浆套筒,用于连接基础桩的顶部伸出钢筋;
或,所述第一底板和所述第二底板设有贯通孔,用于穿设基础桩。
8.一种装配式电梯基础,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梯基础预制组件;
防沉降构件,连接至所述筒状电梯基础构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配式电梯基础,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沉降构件为基础桩;
所述基础桩的顶部伸出钢筋插设并灌浆固定至所述电梯基础预制组件的第二灌浆套筒。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配式电梯基础,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沉降构件为基础桩;
所述基础桩穿设于所述电梯基础预制组件的贯通孔,使所述基础桩的顶部伸出钢筋至少部分高于所述贯通孔顶部;
还包括现浇底板,通过现场浇筑制成;
所述现浇底板用于将所述筒状电梯基础构件和所述基础桩浇筑成一体。
CN202121746524.7U 2021-07-29 2021-07-29 一种电梯基础预制组件及装配式电梯基础 Active CN2152902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46524.7U CN215290249U (zh) 2021-07-29 2021-07-29 一种电梯基础预制组件及装配式电梯基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46524.7U CN215290249U (zh) 2021-07-29 2021-07-29 一种电梯基础预制组件及装配式电梯基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290249U true CN215290249U (zh) 2021-12-24

Family

ID=795253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746524.7U Active CN215290249U (zh) 2021-07-29 2021-07-29 一种电梯基础预制组件及装配式电梯基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29024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607274B1 (en) Method of constructing a building in a typically flood prone area employing a pre-cast concrete chain wall
KR20090021708A (ko) 프리캐스트 옹벽구조물 및 그의 시공방법
US10060087B2 (en) Fully adjustable suspended post and panel modules and installation methods
CN215290249U (zh) 一种电梯基础预制组件及装配式电梯基础
KR101750404B1 (ko) 프리캐스트 벽체와 기둥이 동시 타설되도록 제작된 구조물 및 그 시공방법
KR102319792B1 (ko) 2방향 프리캐스트 패널구조체 및 이를 이용한 구조물 시공방법
KR101036177B1 (ko) 피알씨 복합화 공법을 이용한 건축 구조물의 시공방법
KR200320805Y1 (ko) 층 공간부에서 연결되는 기둥용 프리캐스트 콘크리트부재및 이를 이용한 건축물의 기둥의 연결구조
CN114263206B (zh) 装配式混凝土基础及其施工方法
KR102470160B1 (ko) Pc 벽체를 이용한 램프 시공 구조
CN211596824U (zh) 一种可周转的施工电梯基础
CN210857277U (zh) 一种装配式地下结构
CN211037527U (zh) 一种带暗梁的全装配式拼装楼板竖向连接节点结构
KR20210090100A (ko) 지하구조물이 벽식구조인 건물에서 가설전이구조물을 이용하여 조기지상골조 착수가 가능한 공기단축형 역타공법 및 구조
JP7106305B2 (ja) 構真柱および免震建物
JP2001262586A (ja) 住宅の基礎構造
CN112343038A (zh) 一种明挖隧道预制桩墙叠合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JP2001303592A (ja) ブロックの設置固定工法
CN210508575U (zh) 一种圆形地下立体车库
KR20170051018A (ko) Pc패널을 이용한 기초 트윈 월 구조체 및 이의 제작방법
JPH11107293A (ja) 建物の基礎構造、その基礎施工方法及び基礎用ブロック
JP7269197B2 (ja) 道路構造体及び道路構造体の製造方法
CN214272076U (zh) 一种格构梁
CN211007033U (zh) 一种竖向墙全部现浇和水平结构预制的建筑结构
KR102616234B1 (ko) 충전강관 교각 기둥과 철근 콘크리트 기초간의 연결 공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