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289131U - 一种门圈组件和塑料圆织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门圈组件和塑料圆织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289131U
CN215289131U CN202121950392.XU CN202121950392U CN215289131U CN 215289131 U CN215289131 U CN 215289131U CN 202121950392 U CN202121950392 U CN 202121950392U CN 215289131 U CN215289131 U CN 2152891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or
lead screw
door ring
screw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95039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志淡
陈卫国
邹虎生
顾贤初
谢炳国
陈崇斌
陈向荣
叶荣成
梁海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fe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nfe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fe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nfe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95039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2891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2891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2891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pport Devices For Sliding Do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门圈组件,属于塑料编织机械领域,解决了导向件结构复杂导致加工成本较高且容易堆积粉尘的问题,解决该问题的技术方案主要是上门圈和下门圈之间还设有由金属丝制成的挡丝杆,挡丝杆位于上门圈、下门圈的外周侧,挡丝杆的顶端弯曲形成上固定部、底端弯曲形成下固定部,上固定部通过上螺钉固定于上门圈,下固定部通过下螺钉固定于下门圈,每个滚轴的横向两侧设有成对的挡丝杆,成对的挡丝杆的外侧距离大于滚轮的直径。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在避免经丝送入门圈组件时与滚轮接触的同时,还能减少粉尘在挡丝杆堆积的速度。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塑料圆织机,包括上述门圈组件。

Description

一种门圈组件和塑料圆织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编织机械,特别是一种门圈组件和塑料圆织机。
背景技术
本申请人此前申请并获得授权的名称为一种塑料圆织机的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为ZL201821849851.3,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经丝与滚动件接触磨损的问题,具体包括主机和设于主机的门圈组件、梭子,门圈组件包括上门圈、下门圈和位于上门圈、下门圈之间的滚动件,滚动件沿圆周排列形成供梭子运行的滚动轨道,门圈组件还包括引导经丝通过门圈组件的导向件,导向件设于滚动件的横向两侧避免经丝与滚动件接触,相邻两个滚动件之间的导向件与上门圈、下门圈围成限制经丝开交偏移范围的环形口。而涉及到导向件的具体结构,包括上固定部、下固定部、导向部和连接部,上固定部与上门圈固定连接,下固定部与下门圈固定连接,导向部伸入上门圈、下门圈之间,导向部的上端与上门圈的下表面贴合,导向部的下端与下门圈的上表面贴合,连接部将上固定部、下固定部、导向部连接成一体。虽然上述导向件能够很好地解决经丝导入门圈组件时不与滚动件接触的问题,但是导向件的结构比较复杂,一般采用金属板冲压加工成型,成本相对较高,又因为表面积较大,容易堆积粉尘,隔段时间就需要进行清理或直接更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门圈组件,在避免经丝送入门圈组件时与滚轮接触的同时,还能减少粉尘在挡丝杆堆积的速度。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门圈组件,包括上门圈、下门圈和连接于上门圈、下门圈之间的滚轴,滚轴沿上门圈、下门圈的周向分布有多个,滚轴上设有滚轮,所有滚轮形成供梭子圆周运行的滚动轨道,上门圈和下门圈之间还设有由金属丝制成的挡丝杆,挡丝杆位于上门圈、下门圈的外周侧,挡丝杆的顶端弯曲形成上固定部、底端弯曲形成下固定部,上固定部通过上螺钉固定于上门圈,下固定部通过下螺钉固定于下门圈,每个滚轴的横向两侧设有成对的挡丝杆,成对的挡丝杆的外侧距离大于滚轮的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上固定部弯曲成环形或U形或C形,下固定部弯曲成环形或U形或C形。
进一步的,所述挡丝杆由弹性金属丝制成,上固定部包括上连接段和上延伸段,上连接段连接于挡丝杆和上延伸段之间,上连接段相对挡丝杆弯曲,上延伸段相对上连接段弯曲,上连接段与挡丝杆位于同一平面,上延伸段相对该平面倾斜延伸以对上螺钉产生预紧力;或者,所述挡丝杆由弹性金属丝制成,下固定部包括下连接段和下延伸段,下连接段连接于挡丝杆和下延伸段之间,下连接段相对挡丝杆弯曲,下延伸段相对下连接段弯曲,下连接段与挡丝杆位于同一平面,下延伸段相对该平面倾斜延伸以对下螺钉产生预紧力。
进一步的,所述上固定部固定在上门圈的外周侧面。
进一步的,所述上固定部相对挡丝杆偏置。
进一步的,所述下固定部固定在下门圈的外周侧面。
进一步的,所述下固定部相对挡丝杆偏置。
进一步的,所述上固定部固定在上门圈的上表面,下固定部固定在下门圈的下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成对的挡丝杆由一根金属丝弯曲形成并呈∏状或倒∏状;或者,相邻的两个滚轴之间的两个挡丝杆由一根金属丝弯曲形成并呈∏状或倒∏状。
一种塑料圆织机,包括上述任意一个技术方案所述的门圈组件,门圈组件内设有梭子,梭子在滚动轨道上作圆周运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挡丝杆采用金属丝制成,并直接弯曲形成上固定部和下固定部,加工方便,成本比较低,采用上螺钉和下螺钉安装固定,工人装配方便,装配效率高;金属丝的表面积较小,粉尘不容易在上面堆积,可以有效降低粉尘在挡丝杆上堆积的速度,延长清理或更换的周期;金属丝的外周表面光滑,与经丝之间产生摩擦也不会导致经丝受损,有利于提高后续编织质量;挡丝杆位于上门圈、下门圈的外周侧,与上门圈、下门圈之间不会产生导致经丝被夹的缝隙,而且挡丝杆在每个滚轴的横向两侧成对设置,成对的挡丝杆的外侧距离大于滚轮的直径,确保经丝能够顺利通过门圈组件而不与滚轮、滚轴接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门圈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中挡丝杆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实施例一中挡丝杆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实施例一中挡丝杆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5为实施例二中挡丝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门圈组件,包括上门圈1、下门圈2和连接于上门圈1、下门圈2之间的滚轴3,滚轴3沿上门圈1、下门圈2的周向分布有多个,滚轴3上设有滚轮4,所有滚轮4形成供梭子圆周运行的滚动轨道,上门圈1和下门圈2之间还设有由金属丝制成的挡丝杆5,挡丝杆5位于上门圈1、下门圈2的外周侧,挡丝杆5的顶端弯曲形成上固定部51、底端弯曲形成下固定部52,上固定部51通过上螺钉6固定于上门圈1,下固定部52通过下螺钉7固定于下门圈2,每个滚轴3的横向两侧设有成对的挡丝杆5,成对的挡丝杆5的外侧距离L大于滚轮4的直径D。
本实用新型中的挡丝杆5采用金属丝制成,并直接弯曲形成上固定部51和下固定部52,加工方便,成本比较低,采用上螺钉6和下螺钉7安装固定,工人装配方便,装配效率高;金属丝的表面积较小,粉尘不容易在上面堆积,可以有效降低粉尘在挡丝杆5上堆积的速度,延长清理或更换的周期;金属丝的外周表面光滑,与经丝之间产生摩擦也不会导致经丝受损,有利于提高后续编织质量;挡丝杆5位于上门圈1、下门圈2的外周侧,与上门圈1、下门圈2之间不会产生导致经丝被夹的缝隙,而且挡丝杆5在每个滚轴3的横向两侧成对设置,由于经丝以反辐射的方向送入门圈组件的中心区域,因此成对的挡丝杆5的外侧距离大于滚轮4的直径,确保经丝能够顺利通过门圈组件而不与滚轮4、滚轴3接触。
为了让上固定部51能够被上螺钉6可靠固定,可以将上固定部51弯曲成环形或U形或C形等可以形成供上螺钉6穿过的孔或槽结构,同样的,为了让下固定部52能够被下螺钉7可靠固定,可以将下固定部52弯曲成环形或U形或C形等可以形成供下螺钉7穿过的孔或槽结构。例如图2中所示,上固定部51和下固定部52均呈U形。又如图3中所示,上固定部51和下固定部52均呈环形。除此之外,还可以如图4所示,将挡丝杆5的上下两端压制形成环形的上固定部51和下固定部52。
作为一种实施例中,可以选择挡丝杆5由弹性金属丝制成,上固定部51包括上连接段511和上延伸段512,上连接段511连接于挡丝杆5和上延伸段512之间,上连接段511相对挡丝杆5弯曲,上延伸段512相对上连接段511弯曲,上连接段511与挡丝杆5位于同一平面,上延伸段512相对该平面倾斜延伸以对上螺钉6产生预紧力,利用此预紧力,上螺钉6直接安装即可实现上固定部51可靠固定,不需要弹性垫圈等零件,可以节省成本。
同样的原理,可以选择挡丝杆5由弹性金属丝制成,下固定部52包括下连接段521和下延伸段522,下连接段521连接于挡丝杆5和下延伸段522之间,下连接段521相对挡丝杆5弯曲,下延伸段522相对下连接段521弯曲,下连接段521与挡丝杆5位于同一平面,下延伸段522相对该平面倾斜延伸以对下螺钉7产生预紧力。利用此预紧力,下螺钉7直接安装即可实现下固定部52可靠固定,不需要弹性垫圈等零件,可以节省成本。
在本实施例中,上固定部51固定在上门圈1的外周侧面,同时,可以选择将下固定部52固定在下门圈2的外周侧面。为了保证挡丝杆5能够处于垂直状态,避免影响经丝开交,可以设计上固定部51相对挡丝杆5偏置,让挡丝杆5的顶部高于上门圈1的下表面。同样的道理,设计下固定部52相对挡丝杆5偏置,确保挡丝杆5的底部低于下门圈2的上表面。除此之外,也可以选择将上固定部51固定在上门圈1的上表面,下固定部52固定在下门圈2的下表面。
实施例二:
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成对的挡丝杆5由一根金属丝弯曲形成并呈∏状。可以理解的,呈倒∏状也是可行的。
本实施例未描述的其他内容可以参考实施例一。
可以理解的,除了将成对的挡丝杆5由一根金属丝弯曲形成,也可以将相邻的两个滚轴3之间的两个挡丝杆5由一根金属丝弯曲形成并呈∏状或倒∏状。
实施例三: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塑料圆织机,包括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的门圈组件,门圈组件内设有梭子,梭子在滚动轨道上作圆周运动。经丝输送进入门圈组件平稳可靠,不易受损,有利于提高编织质量。
本实施例未描述的其他内容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
除上述优选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他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改变和变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门圈组件,包括上门圈、下门圈和连接于上门圈、下门圈之间的滚轴,滚轴沿上门圈、下门圈的周向分布有多个,滚轴上设有滚轮,所有滚轮形成供梭子圆周运行的滚动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门圈和下门圈之间还设有由金属丝制成的挡丝杆,挡丝杆位于上门圈、下门圈的外周侧,挡丝杆的顶端弯曲形成上固定部、底端弯曲形成下固定部,上固定部通过上螺钉固定于上门圈,下固定部通过下螺钉固定于下门圈,每个滚轴的横向两侧设有成对的挡丝杆,成对的挡丝杆的外侧距离大于滚轮的直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部弯曲成环形或U形或C形,下固定部弯曲成环形或U形或C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挡丝杆由弹性金属丝制成,上固定部包括上连接段和上延伸段,上连接段连接于挡丝杆和上延伸段之间,上连接段相对挡丝杆弯曲,上延伸段相对上连接段弯曲,上连接段与挡丝杆位于同一平面,上延伸段相对该平面倾斜延伸以对上螺钉产生预紧力;或者,所述挡丝杆由弹性金属丝制成,下固定部包括下连接段和下延伸段,下连接段连接于挡丝杆和下延伸段之间,下连接段相对挡丝杆弯曲,下延伸段相对下连接段弯曲,下连接段与挡丝杆位于同一平面,下延伸段相对该平面倾斜延伸以对下螺钉产生预紧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部固定在上门圈的外周侧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门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部相对挡丝杆偏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固定部固定在下门圈的外周侧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门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固定部相对挡丝杆偏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部固定在上门圈的上表面,下固定部固定在下门圈的下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对的挡丝杆由一根金属丝弯曲形成并呈∏状或倒∏状;或者,相邻的两个滚轴之间的两个挡丝杆由一根金属丝弯曲形成并呈∏状或倒∏状。
10.一种塑料圆织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门圈组件,门圈组件内设有梭子,梭子在滚动轨道上作圆周运动。
CN202121950392.XU 2021-08-18 2021-08-18 一种门圈组件和塑料圆织机 Active CN2152891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950392.XU CN215289131U (zh) 2021-08-18 2021-08-18 一种门圈组件和塑料圆织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950392.XU CN215289131U (zh) 2021-08-18 2021-08-18 一种门圈组件和塑料圆织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289131U true CN215289131U (zh) 2021-12-24

Family

ID=795274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950392.XU Active CN215289131U (zh) 2021-08-18 2021-08-18 一种门圈组件和塑料圆织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28913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0244097A1 (zh) 一种曲线牵伸系统以及具有该曲线牵伸系统的细纱机
CN215289131U (zh) 一种门圈组件和塑料圆织机
CN207468938U (zh) 一种窗帘面料的整纬装置
CN103640843B (zh) 带式输送机全自动上调心托辊组
CN206799835U (zh) 一种张紧力调整灵活的皮圈支撑装置
CN213474418U (zh) 一种皮带输送机支架
CN211768202U (zh) 一种用于井下皮带输送的防跑偏装置
CN211003286U (zh) 一种输煤皮带强力调偏装置
CN112960450A (zh) 一种设有方便安装导辊机构的纺织设备
CN101581006B (zh) 多轴向经编机链条装置
CN212502579U (zh) 一种煤矸石皮带机防逆转装置
CN213866649U (zh) 一种塑料圆织机
CN217095480U (zh) 丝网编织机用引纬机构
CN216786347U (zh) 一种防打滑的纺织胶圈
CN217436884U (zh) 纠偏输送系统
CN217174130U (zh) 一种用于多段辊整纬机的纬斜自适应跟踪机构
CN209652506U (zh) 一种提花机上用轨道
CN217399113U (zh) 一种便捷型经编机张力调节机构
CN216193069U (zh) 一种网眼袋圆织机轨道装置
CN216692041U (zh) 一种用于链式传动机构的链条支撑装置
CN220564808U (zh) 一种走架式细纱机同步带张力调节装置
CN216763278U (zh) 一种工作面皮带刹车装置
CN216940669U (zh) 挂轨机器人稳定机构
CN205398819U (zh) 一种纺纱设备节能下控制组件
CN213474419U (zh) 一种降噪低阻力防跑偏皮带输送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