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288919U - 一种基于分布板的块矿预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分布板的块矿预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288919U
CN215288919U CN202120674330.4U CN202120674330U CN215288919U CN 215288919 U CN215288919 U CN 215288919U CN 202120674330 U CN202120674330 U CN 202120674330U CN 215288919 U CN215288919 U CN 2152889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ump ore
distribution plate
heat medium
storage bin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67433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强
魏进超
马钟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ye Changtian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ye Changtian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ye Changtian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ye Changtian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67433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2889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2889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2889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ufacture Of Ir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分布板的块矿预处理系统,该系统包括块矿输送装置、块矿储料仓、热介质输送管道;块矿储料仓上设有块矿进料口、块矿出料口、热介质入口和热介质出口;块矿储料仓内部设有分布板,分布板与块矿储料仓侧壁连接;块矿输送装置连接至块矿储料仓的块矿进料口;热介质输送管道连接至热介质入口;块矿出料口连接至高炉的进料口。块矿在块矿储料仓中进行干燥预处理,脱除块矿的水分,同时通过各层分布板上的筛孔将块矿上附着的粉末筛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系统及方法简易、实用、可靠,利于工程化推广应用。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分布板的块矿预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预处理系统,具体涉及一种针对高水分、多粉料块矿的基于分布板的块矿预处理系统,属于钢铁冶炼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钢铁作为工业化进程中不可替代的结构性、功能性材料,其消耗量在相当长时间内占据金属总消耗量的95%以上。钢铁工业所需生铁原材料主要是由高炉冶炼提供,高炉冶炼技术的改进与成本的降低对促进钢铁企业的发展有着及其深远的意义。而高炉强化冶炼的基础环节是精料操作,天然块矿作为入炉炉料的主要成分之一,其添加量最高可达20%。由于块矿含水率较高,高水分块矿入炉后,水分干燥需要消耗能源,干燥过程需要一定时间,提高了高炉的焦比,从而影响高炉料层透气性,导致高炉冶炼成本增加,且影响炉况稳定。因此,块矿含水率的减少对降低炼铁成本、增强炉况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块矿烘干系统存在建设成本高、烘干效率低、能耗高等难题。
高炉常见的入炉炉料包括烧结矿、球团矿和天然块矿。所谓合理的高炉炉料结构即通过调整入炉铁矿石中烧结矿、球团矿和天然块矿的比例,找出不同种类含铁矿石最适宜的搭配比例,使得该炉料结构下的高炉冶炼各项经济技术指标相对理想,单位生铁冶炼的消耗成本相对最低。研究表明,铁矿石等原料环节的成本支出占据生铁总成本的60%左右,块矿市场价格与粉矿基本持平,成本价格远低于烧结矿和球团矿,提高块矿入炉比例是降低高炉原料成本的有效措施。目前,块矿入炉比例一般为5~15%,比例较低。究其原因是块矿水分含量高,一般为8~15%,个别港口钢厂雨季块矿的水分甚至超过20%。块矿入炉存在水分含量高的问题,高水分块矿入炉后,水分干燥需要消耗能源,干燥过程需要一定时间,提高了高炉的焦比。
因此,块矿中含水率的降低对降低炼铁成本、增强炉况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块矿烘干系统存在建设成本高、烘干效率低、能耗高等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铁矿块矿存在水分含量高的问题,一般为8~15%,个别港口钢厂雨季块矿的水分甚至超过20%。高水分块矿入炉后,水分干燥需要消耗能源,干燥过程需要一定时间,提高了高炉的焦比。通过研究表明,利用热介质在储料仓中对块矿进行干燥处置是可行的,不仅可以有效地减少入炉块矿水分,而且可以大幅度降低干燥所需能耗,干燥后的块矿可一定程度上提高入炉比例,由此降低高炉冶炼成本。
此外,通过研究发现,块矿在储料仓中以堆积状态存在,尤其是细粒物料的存在,导致料仓整体物料透气性偏差,热气流无法顺利穿透料体,导致干燥效果欠佳,而且料仓上部温度低于水分露点温度易导致水汽冷凝,对除尘系统造成危害。
本实用新型针对块矿在储料仓中烘干存在的缺点,采用分布板实现梯级筛分和多层滚动下料的方法。块矿储料仓内自上而下设置多层分布板,各层分布板包括上部的筛板和下部的支撑板,分布板的筛板与块矿直接接触并设置有筛孔,块矿上附着的细粒物料经过各分布板的多层梯级筛分然后从最下层分布板的支撑板与块矿储料仓侧壁连接位置的粉末排料口排出。储料仓内多层带筛孔分布板的设置解决了块矿粉末多的问题,且物料在储料仓内的各层分布板之间中呈滚动状态,整个仓体的透气性获得极大改善,气固之间的热交换效果良好。同时,热气流从储料仓下部进入仓内,从上部排放至除尘系统,热气流布满整个储料仓,块矿的水分得以脱除,热气流的通入解决了块矿水分高的问题。
此外,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处置铁矿块矿的筛分与烘干一体的储料仓及气流速度控制方法。本实用新型针对天然块矿存在的粉末和水分含量高的难题,提出了采用分布板及热介质通道实现梯级筛分和滚动下料的方法,利用钢铁流程热废气直接在储料仓中对块矿进行筛分和干燥的方法。首先通入热废气提高储料仓温度,并稳定温度水平一定时间。然后,块矿物料从上部加入,落至位于储料仓中轴线位置的热介质通道顶部的锥形分布板上,并从顶部锥形分布板的边缘滚落至块矿储料仓侧壁的分布板上,然后由该层分布板滑落至下层的锥形分布板上,以此类推,直至块矿从最下层分布板滑落进入储料仓的块矿出料口。分布板上部的筛板与块矿直接接触并设置有筛孔,块矿上附着的细粒物料经过各分布板的层层筛分从最下层分布板与储料仓侧壁连接位置的粉末排料口排出。块矿持续地从热介质通道上的各层锥形分布板及储料仓侧壁上的各层分布板上滚动,气流持续地通入储料仓,块矿处于流动状态与热废气进行气固交换,热气流布满整个储料仓,由此降低块矿的粉末和水分含量。气流从储料仓上部排放至除尘系统,筛分和干燥后的块矿从储料仓下部输送至高炉进料系统,筛下的细粒物料由专门的粉末排料口排出并收集。在进料口和/或出料口设置水分检测仪,根据水分检测数据合理调整热介质的流量或气流速度。本实用新型专利可以大幅度提高热气流与块矿的接触效率,仓体透气性获得改进,筛分和烘干效果得到加强。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推广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有望为块矿预处理工艺在我国的发展开辟一条更稳定高效的途径。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种实施方案,提供一种基于分布板的块矿预处理系统。
一种基于分布板的块矿预处理系统,该系统包括块矿输送装置、块矿储料仓、热介质输送管道。块矿储料仓上设有块矿进料口、块矿出料口、热介质入口和热介质出口。块矿储料仓内部设有分布板,分布板与块矿储料仓侧壁连接。块矿输送装置连接至块矿储料仓的块矿进料口。热介质输送管道连接至热介质入口。块矿出料口连接至高炉的进料口。
优选的是,分布板包括筛板和支撑板。筛板的一端和支撑板的一端分别与块矿储料仓的侧壁连接,筛板设置在支撑板的上方,且筛板向下倾斜设置,支撑板向上倾斜设置,筛板的另一端和支撑板的另一端相互连接。所述分布板在块矿储料仓的中轴线位置留有块矿落料通道。作为优选,筛板、支撑板与块矿储料仓的侧壁三者在竖直方向的截面上构成三角形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在块矿储料仓的中轴线位置留有块矿落料通道具体为,与块矿储料仓的横截面中心垂直的虚拟线为中轴线,分布板在中轴线周围留有足够块矿通过的空隙,形成块矿落料通道。
优选的是,块矿储料仓内自上而下设有1~20层所述分布板,优选为设有2~10层所述分布板,更优选为设有3~8层所述分布板;优选,所述块矿落料通道的尺寸为大于5mm,优选为大于6mm,更优选为大于8mm。
在本实用新型中,分布板设置在块矿储料仓内,分布板在水平方向上沿储料仓侧壁均匀分布。每层可设置一块或多块分布板。例如,当各层分布板的数量为1块时,此时分布板呈环形设置一圈,与块矿储料仓的四周侧壁连接。当分布板的数量为2块时,此时分布板呈对称分布在块矿储料仓内。当分布板的数量为4块时,此时分布板沿着块矿储料仓的侧壁四周呈均匀分布。
优选的是,在块矿落料通道处还设有热介质通道。热介质通道上还设有锥形分布板。锥形分布板的锥面上设有气孔。
优选的是,所述热介质通道上自上而下设有1~20层锥形分布板,优选为设有2~10层锥形分布板,更优选为设有3~8层锥形分布板。每层锥形分布板的锥面上均匀开设有气孔。优选,热介质通道上锥形分布板的层数与块矿储料仓侧壁的分布板层数相同。在同一层的位置上,所述锥形分布板设置在分布板的上方。
在本实用新型中,当热介质通道上的锥形分布板只有一层时,所述锥形分布板设置在热介质通道的顶部。当热介质通道上的锥形分布板设置为多层时,其中,最上层锥形分布板设置在热介质通道的顶部,最上层锥形分布板为锥形结构;其余每一层锥形分布板均设置在热介质通道的侧壁上,且位于同一层位置的与储料仓侧壁连接的分布板的上方。除最上层锥形分布板外,其余各层锥形分布板实际为圆台形结构。所述同一层位置的与储料仓侧壁连接的分布板具体为,从上至下依次为第1层、第2层……第n层分布板,相应的,在热介质通道上,从上至下依次为第1层、第2层……第n层锥形分布板,第n层分布板与第n层锥形分布板即为在同一层的位置。作为优选,第1层锥形分布板设置在第1层分布板的上方……第 n层锥形分布板设置在第n层分布板的上方,以此类推。
本实用新型在块矿储料仓的中轴线位置增设热介质通道,热介质通道上设有多层锥形分布板,各层锥形分布板的锥面上均设有供热介质流通的气孔,使得热介质在块矿储料仓内分布均匀。进入块矿储料仓的块矿在各层分布板与热介质通道上的各层锥形分布板之间滚动通过,改善了块矿储料仓内的透气性,块矿与热介质的接触更加充分,更有效的减低块矿内的水分含量。
优选的是,每层分布板的筛板上均设有筛孔。作为优选,在块矿储料仓内,除最下层分布板以外的每层分布板的支撑板与块矿储料仓侧壁的连接处均设有粉末下料口,所述粉末下料口位于下层分布板的上方。最下层分布板的支撑板与块矿储料仓侧壁的连接处设有粉末排料口,所述粉末排料口位于块矿储料仓的侧壁外部。每层分布板的筛板和支撑板之间的空隙形成粉末下料通道。
优选的是,最下层分布板的筛板上的筛孔的尺寸为5~20mm,优选为6~15mm,更优选为7~10mm。优选,上层分布板的筛板上的筛孔尺寸大于下层分布板的筛板上的筛孔尺寸。
在本实用新型中,上层分布板的筛板上的筛孔尺寸大于下层分布板的筛板上的筛孔尺寸,块矿经上层分布板的筛板筛分后进入该层分布板的筛板与支撑板之间形成的粉末下料通道,随后通过该层的粉末下料口滚落至下层分布板,并通过下层分布板上继续进行筛分,直到由最下层分布板设置的粉末排料口排出。由于块矿开始进入块矿储料仓内时水分含量较高,粉末较易成团结块,较下层分布板相比,上层分布板采用带有较大孔径筛孔的筛板将成团后的大颗粒粉末和未成团的粉末分出,即不同粒度的粉末从不同尺寸的筛孔优先筛出,进而实现梯级筛分,避免颗粒互相竞争进入筛孔而导致筛分效率低下的问题。各层分布板的筛板上的筛孔尺寸从上到下逐层递减,筛出的粉末粒径逐渐减小,直到最下层分布板的筛板将细微粉末全部筛出。
优选的是,块矿储料仓的上部为设有分布板和热介质通道的热交换室,块矿储料仓的下部为物料汇集室。块矿进料口设置在热交换室上,块矿出料口设置在物料汇集室上。其中:块矿从块矿进料口进入块矿储料仓的热交换室,块矿首先滚落至热介质通道顶部的锥形分布板上,并从顶部锥形分布板的边缘滚落至块矿储料仓侧壁的分布板上,然后由该层分布板滑落至下层的锥形分布板上,以此类推,直至块矿从最下层分布板上滑落进入物料汇集室。热介质入口设置在物料汇集室上,热介质出口设置在热交换室的侧部或上部。热介质从物料汇集室上的热介质入口进入块矿储料仓,与块矿直接接触换热后,向上穿过各层分布板及热介质通道上各层锥形分布板上的气孔并从热交换室上的热介质出口排出。
优选的是,块矿储料仓的上部为设有分布板和热介质通道的热交换室,块矿储料仓的下部为物料汇集室。块矿进料口设置在热交换室上,块矿出料口设置在物料汇集室上。其中:块矿从块矿进料口进入块矿储料仓的热交换室,块矿首先滚落至热介质通道顶部的锥形分布板上,并从顶部锥形分布板的边缘滚落至块矿储料仓侧壁的分布板上,然后由该层分布板滑落至下层的锥形分布板上,以此类推,直至块矿从最下层分布板上滑落进入物料汇集室。同时,块矿上附着的粉末经由各层分布板的筛板上的筛孔进入各层的粉末下料通道及粉末下料口,然后由粉末排料口排出。热介质入口设置在物料汇集室上,热介质出口设置在热交换室的侧部或上部。热介质从物料汇集室上的热介质入口进入块矿储料仓,与块矿直接接触换热后,向上穿过各层分布板及热介质通道上各层锥形分布板上的气孔并从热交换室上的热介质出口排出。
优选的是,块矿储料仓的上部为设有分布板和热介质通道的热交换室,块矿储料仓的下部为物料汇集室。块矿储料仓的块矿进料口设置在热交换室上,块矿出料口设置在物料汇集室上。其中:块矿从块矿进料口进入块矿储料仓的热交换室,块矿首先滚落至热介质通道顶部的锥形分布板上,并从顶部锥形分布板的边缘滚落至块矿储料仓侧壁的分布板上,然后由该层分布板滑落至下层的锥形分布板上,以此类推,直至块矿从最下层分布板上滑落进入物料汇集室。同时,块矿上附着的粉末经由各层分布板的筛板上的筛孔进入各层的粉末下料通道及粉末下料口,然后由粉末排料口排出。物料汇集室上设有热介质入口,各层分布板上均设有热介质出口,且热介质出口位于各层分布板的筛板和支撑板之间的块矿储料仓的侧壁上。热介质从物料汇集室上的热介质入口进入块矿储料仓,与块矿直接接触换热后,向上穿过各层分布板及热介质通道上各层锥形分布板上的气孔并从各层分布板上的热介质出口排出。进一步优选,最下层分布板上的热介质出口与粉末排料口的位置重合,即穿过最下层分布板的热介质从粉末排料口排出。
优选的是,该系统还包括热介质导流装置。热介质导流装置设置在物料汇集室内,热介质导流装置上设有热介质导流入口和热介质导流出口。块矿储料仓的热介质入口与热介质导流入口连通。作为优选,物料汇集室内设有1-20个所述热介质导流装置,优选为设有2-5个所述热介质导流装置。所有所述热介质导流装置的热介质导流入口均与热介质入口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块矿储料仓内设有热介质导流装置,使得热介质在块矿储料仓内分布均匀,热介质与块矿的接触更加充分,更有效地降低块矿内的水分含量。即使得块矿与热介质充分接触,改善块矿的烘干效果,保证进入高炉前块矿中的水分含量符合要求,从而降低高炉的能耗,保证高炉工序的正常进行,提高高炉产物的品质,同时节约生产成本。热介质导流装置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热介质导流入口、多个热介质导流出口的结构,提高热介质的分散性。
优选的是,该系统还包括除尘系统,热介质出口通过热介质排出管道连通至除尘系统。
优选的是,块矿储料仓上的块矿进料口处设有第一水分检测装置、第一物料流量检测装置和第一物料温度检测装置。块矿储料仓的块矿出料口处设有第二水分检测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方案,提供一种基于分布板的块矿预处理方法。
一种基于分布板的块矿预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待处理的块矿输送至块矿储料仓,向块矿储料仓内通入热介质。
2)块矿穿过块矿储料仓内的各层分布板,与自下而上的热介质均匀接触,进行气固热交换,得到干燥的块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实施方案,提供一种基于分布板的块矿预处理方法。
一种基于分布板的块矿预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待处理的块矿输送至块矿储料仓,向块矿储料仓内通入热介质。
2)块矿穿过块矿储料仓内的热介质通道及各层分布板,与自下而上的热介质均匀接触,进行气固热交换。同时,块矿上附着的粉末经由各层分布板的筛板上的筛孔进入各层的粉末下料通道及粉末下料口,然后由粉末排料口排出;进而得到干燥的大粒径块矿。
优选的是,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A)在待处理的块矿输送至块矿储料仓之前,先采用热介质对块矿储料仓进行烘炉处理,热介质对块矿储料仓进行预热。
优选的是,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3)热介质在块矿储料仓内与块矿进行热交换后,从块矿储料仓排出,排出的热介质输送至除尘系统。
4)将经过干燥和筛分处理后得到的干燥的大粒径块矿输送至高炉。
优选的是,在块矿储料仓的块矿进料口处设有第一水分检测装置、第一物料流量检测装置和第一物料温度检测装置。第一水分检测装置检测进入块矿储料仓的块矿内的含水率,记为W0,%。第一物料流量检测装置检测单位时间内进入块矿储料仓的块矿量,记为M0,m3。第一物料温度检测装置检测进入块矿储料仓的块矿温度,记为T0,℃。根据高炉条件需要,设定进入高炉中块矿的含水率上限为Wmax,%。计算单位时间内输送至块矿储料仓的热介质的流量V,m3
Figure DEST_PATH_GDA0003315405570000071
其中:C为块矿的比热容,C为热介质的比热容;ρ为块矿的密度,ρ为热介质的密度;T为热介质输入块矿储料仓时的温度。
单位时间内,输送流量不小于V的热介质至块矿储料仓,热介质在块矿储料仓内对块矿进行干燥处理,使得进入高炉前块矿的含水率低于Wmax
优选的是,在块矿储料仓的块矿进料口处设有第一水分检测装置,设定输送至块矿储料仓的热介质的初始气流速度为S0,m/s。第一水分检测装置检测进入块矿储料仓的块矿内的含水率,记为x1。根据高炉条件需要,设定进入高炉中块矿的含水率上限为Wmax,%。判断 x1与Wmax的大小,调整输送至块矿储料仓的热介质的实时气流速度S1,m/s。其具体为:
当x1≤Wmax时,停止向块矿储料仓内输送热介质。
当x1≥10%时,S1=[1+k1·(x1-10%)]×S0
当10%>x1>6%时,S1=S0
当Wmax<x1≤6%时,S1=[1-k2·(6%-x1)]×S0
其中,k1、k2为气流调节系数,k1的取值范围为3-5,k2的取值范围为1-3。Wmax≤4%。实时检测x1的大小,调整输送至块矿储料仓的热介质的实时气流速度为S1,热介质在块矿储料仓内对块矿进行干燥处理,使得进入高炉前块矿的含水率低于Wmax
优选的是,在块矿储料仓的块矿出料口处设有第二水分检测装置,设定输送至块矿储料仓的热介质的初始气流速度S0,m/s。第二水分检测装置检测块矿储料仓排出块矿内的含水率,记为x2。根据高炉条件需要,设定进入高炉中块矿的含水率上限为Wmax,%。判断x2与Wmax的大小,调整输送至块矿储料仓的热介质的实时气流速度S2,m/s。其具体为:
当x2≥Wmax时,S2=[1+k3·(x2-Wmax)]×S0
当50%Wmax<x2<Wmax时,S2=S0
当x2≤50%Wmax时,
Figure DEST_PATH_GDA0003315405570000072
其中,k3、k4为气流调节系数,k3的取值范围为1-3,k4的取值范围为0.5-2。Wmax<6%。实时检测x2的大小,调整输送至块矿储料仓的热介质的实时气流速度为S2,热介质在块矿储料仓内对块矿进行干燥处理,使得进入高炉前块矿的含水率低于Wmax
优选的是,所述热介质为钢铁流程自身产生的热源。作为优选,所述热介质为烧结环冷机热废气、高炉热风炉废气、焦炉煤气/高炉煤气/转炉煤气燃烧释放的热源,优选为烧结环冷机热废气、高炉热风炉废气。
作为优选,所述热介质进入块矿储料仓的温度大于100℃,优选为大于150℃。
优选的是,热介质进入块矿储料仓的气流速度为0.01~3m/s,优选为0.02~1m/s,更优选为0.03~0.5m/s。
优选的是,块矿在块矿储料仓内的停留时间为0.5~24h,优选为1~12h,更优选为2~ 8h。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大粒径的块矿的粒径大于5mm,优选为大于6mm,更优选为大于 8mm。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基于分布板的块矿预处理系统及方法。本实用新型针对天然块矿存在的水分大、多粉料的难题,提出了直接采用块矿储料仓进行干燥的预处理系统和方法。块矿在块矿仓中进行干燥预处理,脱除块矿的水分,干燥所需热源优选来自钢厂热废气(例如高炉产生的热废气)。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预处理方法简易、实用、可靠,利于工程化推广应用,与传统的圆筒干燥流程工艺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成熟的块矿储料仓进行干燥的预处理技术,由于块矿储料仓相对来说是一个封闭的环境,块矿的水分脱除效率高,解决了块矿入炉(高炉)难题,提高了高炉块矿入炉比例和透气性水平,有效降低了高炉生产成本,提高了高炉顺行水平。本实用新型的推广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有望为块矿预处理工艺在我国的发展开辟一条更稳定高效的途径。
作为优选,天然块矿通过块矿原料输送装置输送至块状储料仓进行干燥和筛分。大粒径的块矿在块状储料仓中储存,并在块状储料仓内进行干燥和筛分,降低块矿内的水分含量,同时将附着在块矿上的粉末筛除。然后将块状储料仓内经过粒径筛选、水分减低后的块矿输送至高炉,进行冶炼工序。
在本实用新型中,块矿经过各层分布板的筛板筛分后,经最下层分布板侧壁的粉末排料口排出的筛下物,即块矿粉料可以输送至烧结配料系统,进入烧结工序。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块矿储料仓内设有热介质通道,热介质通道的各层锥形分布板的锥面上均设有供热介质流通的气孔,使得热介质在块矿储料仓内分布均匀,热介质与块矿的接触更加充分,更有效的减低块矿内的水分含量。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热介质可以是温度较高的热废气,也可以是经过加热处理后的热风。一般地,热介质的温度高于100℃即可。
在本实用新型中,利用块矿储料仓作为对块矿干燥工序的场所和装置,充分利用了现有设备资源,实现块矿的脱水工序,不额外增加新的设备装置。只需要在原有块矿储料仓上开设热介质入口和热介质出口即可。
在本实用新型中,针对块矿中水分含量大、作为高炉原料添加量偏低的问题,采用块矿储料仓对块矿进行干燥预处理,通过向块矿储料仓输送热介质;在块矿储料仓内,热介质对块矿进行干燥,块矿内的水分蒸发,随着换热后的热介质一起排出块矿储料仓,达到干燥块矿的目的。
作为优选,将待处理的块矿输送至块矿储料仓之前,先采用热介质对块矿储料仓进行预热处理,使得块矿储料仓的内部温度升高,避免高水分含量的块矿进入块矿储料仓时,水分凝结,进一步提升块矿在块矿储料仓内的干燥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中,将块矿进行干燥和筛分处理,大粒径的块矿输送至高炉,保证了进入高炉原料的粒径大小,从而保证高炉的冶炼效果,同时收集块矿储料仓内的粉尘颗粒,可以作为烧结原料,实现资源回收利用。
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块矿储料仓的物料进料口位置设置第一水分检测装置、第一物料流量检测装置和第一物料温度检测装置,第一水分检测装置检测进入块矿储料仓的块矿内的水分含量,第一物料流量检测装置检测单位时间内进入块矿储料仓的块矿量,第一物料温度检测装置检测进入块矿储料仓的块矿温度,设定进入高炉中块矿的含水率上限为Wmax,%。通过计算可以精准的得知单位时间内输送至块矿储料仓的热介质的流量,从而保证进入高炉前块矿的含水率低于Wmax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块矿储料仓的块矿进料口处设有第一水分检测装置,设定输送至块矿储料仓的热介质的初始气流速度,第一水分检测装置检测进入块矿储料仓的块矿内的水分含量,设定进入高炉中块矿的含水率上限为Wmax,%。通过检测到的进料口处块矿中的水分含量与进入高炉中块矿的含水率上限进行比较,调节输送至块矿储料仓的热介质的实时气流速度,从而保证进入高炉前块矿的含水率低于Wmax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块矿储料仓的块矿出料口处设有第二水分检测装置,设定输送至块矿储料仓的热介质的初始气流速度,第二水分检测装置检测块矿储料仓排出块矿内的水分含量,设定进入高炉中块矿的含水率上限为Wmax,通过检测到的出料口处块矿中的水分含量与进入高炉中块矿的含水率上限进行比较,调节输送至块矿储料仓的热介质的实时气流速度,从而保证进入高炉前块矿的含水率低于Wmax
利用钢铁流程热废气在储料仓中对块矿进行干燥处置是可行的,不仅可以有效地减少入炉块矿水分,而且可以大幅度降低干燥所需能耗,干燥后的块矿可一定程度上提高入炉比例,由此降低高炉冶炼成本。
针对块矿在块矿储料仓内与热介质接触不均匀的问题,块矿在储料仓中以堆积状态存在,尤其是细粒物料的存在,导致料仓整体物料透气性偏差,热气流无法顺利穿透料体,导致干燥效果欠佳,而且料仓上部温度低于水分露点温度易导致水汽冷凝,对除尘系统造成危害。本实用新型专利针对块矿在储料仓中烘干存在的缺点,在储料仓的内壁上自上而下设置多层分布板,分布板包括上部的筛板和下部的支撑板。作为优选,本申请在块矿储料仓的中轴线位置还设置热介质通道,热介质通道上自上而下设置多层锥形分布板,锥形分布板的锥面上均设有供热介质流通的气孔。块矿下落进入热交换室,块矿首先滚落至热介质通道顶部的锥形分布板上,并从顶部锥形分布板的边缘滚落至块矿储料仓侧壁的分布板上,然后由该层分布板滑落至下层的锥形分布板上,以此类推,直至块矿从最下层分布板上滑落进入物料汇集室。热介质入口设置在物料汇集室上,热介质出口设置在热交换室的上方。热介质从物料汇集室上的热介质入口进入块矿储料仓,在热交换室内与块矿直接接触换热后,向上穿过各层分布板及热介质通道上各层锥形分布板上的气孔,从热交换室上的热介质出口排出。由此增强气固之间的热交换。气流从上部排放至除尘系统,热气流布满整个储料仓,热气流与块矿的接触效果得到改善,仓体透气性获得改进,烘干效果得到加强。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中设置在块矿储料仓热交换室的多层分布板,其中每层分布板的筛板上均设有筛孔,即每层分布板的筛板都能起到筛分作用。除最下层分布板以外的每层分布板的支撑板与块矿储料仓侧壁的连接处均设有粉末下料口,粉末下料口位于储料仓内,且位于下层分布板的上方。最下层分布板的支撑板与块矿储料仓的侧壁连接处设有粉末排料口,所述粉末排料口位于储料仓的侧壁外部,即粉末排料口与外界连通。在分布板的筛板上设有筛孔的情况下,此时每层分布板的筛板和支撑板之间的空隙形成粉末下料通道。块矿进入块矿储料仓,在仓内干燥的同时,附着在块矿上的粉末经由各层分布板的筛板上的筛孔进入各层的粉末下料通道及粉末下料口,然后由粉末排料口排出。在此方案中,一方面块矿储料仓内多层所述分布板的布置延长了热介质与块矿接触的时长,接触更均匀,接触效果更好,增强了热介质与块矿之间的热交换,烘干效果得到加强;另一方面,在改善块矿在块矿储料仓内的烘干效果的同时,也通过各层分布板上筛孔、粉末下料口及粉末下料通道的设置,实现了对块矿的多级筛分,即在保证烘干质量的同时脱除了块矿上附着的粉末,真正实现了筛分和烘干一体化。一般来说,块矿在经过烘干后的筛分效率更高,分级效果更好,而经过筛分后的块矿再进行烘干,其烘干效果也会更佳,也就是说,在本实用新型中,块矿在块矿储料仓的分布板上筛分和烘干工序同时进行,筛分和烘干能够相互起到促进作用,在单一工序处理的基础上,筛分和烘干的效果进一步得到加强。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层分布板均设有粉末下料口,能够及时将筛除的粉末排至下层分布板,继续进行筛分。在该方案中,所述筛孔的尺寸一般为5~20mm,优选为6~15mm,更优选为7~10mm,筛孔的具体尺寸可以根据实际工况按需进行调整。考虑到块矿在不同位置其水分含量和黏度的差别,上一层分布板的筛孔尺寸大于等于下一层分布板的筛孔尺寸,由此来实现对块矿的梯级筛分。此外,各层分布板的筛孔尺寸设置为不同,可以使得不同粒度的粉末从不同的筛孔优先筛出,避免颗粒互相竞争进入筛孔而导致筛分效率低下的问题。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中的热介质出口可以不设置在物料交换室的上方。所述热介质出口设置在分布板的上部筛板和下部支撑板之间的块矿储料仓的侧壁上。每层分布板上均设有热介质出口。热介质从物料汇集室上的热介质入口进入块矿储料仓,与块矿直接接触换热后,向上穿过各层分布板及热介质通道上各层锥形分布板上的气孔,经由各层分布板上的热介质出口排出。可以在各层热介质出口处分别设置一个抽风装置,也可以设置一个总的抽风系统,该抽风系统通过管道与各层热介质出口连通。热介质进入块矿储料仓内,与块矿直接接触换热后,抽风系统将热介质从各层热介质出口抽出。均匀分布在各层分布板的热介质在被抽出时,热介质会经过该层分布板的上部筛板上的筛孔,进入粉末下料通道,然后经由热介质出口排出。在本方案中,热介质在排出的过程中会经过筛孔,气流从筛孔穿过,有利于将附着在块矿上的粉末带入筛孔下的粉末下料通道,进而增强分布板对块矿的筛分效果,整个块矿储料仓的透气性得到极大改善,由此来提升筛分和烘干效果。进一步优选,最下层分布板上的热介质出口可以与粉末排料口的位置重合。将热介质出口设置在粉末排料口的位置,在热介质排出的过程中,热介质还能起到引流的作用,将筛除的细粒粉末物料一并带出块矿储料仓,降低系统能耗。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增大高炉原料中块矿的添加比例,经过实验,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其添加量可达30%。大大增加了块矿在高炉工序的用量比,从而降低了高炉的运行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中,块矿储料仓的高度为3-100m,优选为5-80m,更优选为10-50m。
在本实用新型中,热交换室的高度与热介质通道的长度比为1:0.2-1,优选为1:0.5-0.9,更优选为1:0.6-0.8。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采用块矿储料仓对块矿进行干燥处理,通过向块矿储料仓输送热介质;在块矿储料仓内,热介质对块矿进行干燥,将块矿内的水分蒸发、带走,水分随着换热后的热介质一起排出块矿储料仓,达到干燥块矿的目的。
2、本实用新型专利针对块矿在储料仓中烘干存在的缺点,在储料仓内壁增设多层分布板,块矿从各层分布板上滚动通过,热介质与块矿同时进行直接换热和间接换热,大大提高了块矿在块矿储料仓内的干燥效果;同时各层分布板上设有筛孔、粉末下料口及粉末下料通道,且上层分布板的筛孔尺寸大于等于下层分布板上的筛孔尺寸,进而实现各层分布板对块矿的梯级筛分,最终将附着在块矿上的小颗粒物料经粉末排料口排出。
3、本实用新型在块矿储料仓的中轴线位置增设热介质通道,热介质通道上设有多层锥形分布板,各层锥形分布板的锥面上均设有供热介质流通的气孔,使得热介质在块矿储料仓内分布均匀;进入块矿储料仓的块矿在各层分布板与热介质通道上的各层锥形分布板之间滚动通过,改善了块矿储料仓内的透气性,块矿与热介质的接触更加充分,更有效的减低块矿内的水分含量。
4、本实用新型集块矿的筛分与烘干一体化,同步筛分后块矿储料仓内料层透气性获得改善,有利于烘干效率的提高;相应的,同步烘干后物料的流动性获得改善,有利于筛分效率的提高;由此互相促进,使得筛分与烘干的效率均获得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分布板的块矿预处理方法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案中设有分布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案中设有热介质通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案中块矿储料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案中分布板上设有筛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案中各层分布板上设有热介质出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案中设有热介质导流装置、检测装置的块矿储料仓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案中热介质导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块矿储料仓;101:分布板;10101:筛板;1010101:筛孔;10102:支撑板;10103:粉末下料口;10104:粉末排料口;102:块矿进料口;103:块矿出料口;104:热介质入口; 105:热介质出口;106:热交换室;107:物料汇集室;108:热介质通道;10801:锥形分布板;10802:气孔;109:热介质导流装置;10901:热介质导流入口;10902:热介质导流出口;2:高炉;301:第一水分检测装置;302:第二水分检测装置;401:第一物料流量检测装置;501:第一物料温度检测装置;6:除尘系统;D1:块矿输送装置;L1:热介质输送管道;L2:热介质排出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实施例。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种实施方案,提供一种基于分布板的块矿预处理系统。
一种基于分布板的块矿预处理系统,该系统包括块矿输送装置D1、块矿储料仓1、热介质输送管道L1。块矿储料仓1上设有块矿进料口102、块矿出料口103、热介质入口104和热介质出口105。块矿储料仓1内部设有分布板101,分布板101与块矿储料仓1侧壁连接。块矿输送装置D1连接至块矿储料仓1的块矿进料口102。热介质输送管道L1连接至热介质入口104。块矿出料口103连接至高炉2的进料口。其中:块矿储料仓1的高度为3-100m。
优选的是,分布板101包括筛板10101和支撑板10102。筛板10101的一端和支撑板10102 的一端分别与块矿储料仓1的侧壁连接,筛板10101设置在支撑板10102的上方,且筛板10101 向下倾斜设置,支撑板10102向上倾斜设置,筛板10101的另一端和支撑板10102的另一端相互连接。所述分布板101在块矿储料仓1的中轴线位置留有块矿落料通道。作为优选,筛板10101、支撑板10102与块矿储料仓1的侧壁三者在竖直方向的截面上构成三角形结构。
优选的是,块矿储料仓1内自上而下设有1~20层所述分布板101,优选为设有2~10层所述分布板101,更优选为设有3~8层所述分布板101。优选,所述块矿落料通道的尺寸为大于5mm,优选为大于6mm,更优选为大于8mm。
优选的是,在块矿落料通道处还设有热介质通道108。热介质通道108上还设有锥形分布板10801。锥形分布板10801的锥面上设有气孔10802。
作为优选,所述热介质通道108上自上而下设有1~20层锥形分布板10801,优选为设有 2~10层锥形分布板10801,更优选为设有3~8层锥形分布板10801。每层锥形分布板10801 的锥面上均匀开设有气孔。优选,热介质通道108上锥形分布板10801的层数与块矿储料仓 1侧壁的分布板101层数相同。在同一层的位置上,所述锥形分布板10801设置在分布板101 的上方。
优选的是,每层分布板101的筛板10101上均设有筛孔1010101。作为优选,在块矿储料仓1内,除最下层分布板101以外的每层分布板101的支撑板10102与块矿储料仓1侧壁的连接处均设有粉末下料口10103,所述粉末下料口10103位于下层分布板101的上方。最下层分布板101的支撑板10102与块矿储料仓1侧壁的连接处设有粉末排料口10104,所述粉末排料口10104位于块矿储料仓1的侧壁外部。每层分布板101的筛板10101和支撑板10102 之间的空隙形成粉末下料通道。
作为优选,最下层分布板101的筛板10101上的筛孔1010101的尺寸为5~20mm,优选为6~15mm,更优选为7~10mm。优选,上层分布板101的筛板10101上的筛孔尺寸大于下层分布板101的筛板10101上的筛孔尺寸。
优选的是,块矿储料仓1的上部为设有分布板101和热介质通道108的热交换室106,块矿储料仓1的下部为物料汇集室107。块矿进料口102设置在热交换室106上,块矿出料口103设置在物料汇集室107上。其中:块矿从块矿进料口102进入块矿储料仓1的热交换室106,块矿首先滚落至热介质通道108顶部的锥形分布板10801上,并从顶部锥形分布板10801的边缘滚落至块矿储料仓1侧壁的分布板101上,然后由该层分布板101滑落至下层的锥形分布板10801上,以此类推,直至块矿从最下层分布板101上滑落进入物料汇集室107。热介质入口设置在物料汇集室107上,热介质出口105设置在热交换室106的侧部或上部。热介质从物料汇集室107上的热介质入口104进入块矿储料仓1,与块矿直接接触换热后,向上穿过各层分布板101及热介质通道108上各层锥形分布板10801上的气孔10802并从热交换室106上的热介质出口105排出。
优选的是,块矿储料仓1的上部为设有分布板101和热介质通道108的热交换室106,块矿储料仓1的下部为物料汇集室107。块矿进料口102设置在热交换室106上,块矿出料口103设置在物料汇集室107上。其中:块矿从块矿进料口102进入块矿储料仓1的热交换室106,块矿首先滚落至热介质通道108顶部的锥形分布板10801上,并从顶部锥形分布板10801的边缘滚落至块矿储料仓1侧壁的分布板101上,然后由该层分布板101滑落至下层的锥形分布板10801上,以此类推,直至块矿从最下层分布板101上滑落进入物料汇集室107。同时,块矿上附着的粉末经由各层分布板101的筛板10101上的筛孔1010101进入各层的粉末下料通道及粉末下料口10103,然后由粉末排料口10104排出。热介质入口设置在物料汇集室107上,热介质出口105设置在热交换室106侧部或上部。热介质从物料汇集室107上的热介质入口104进入块矿储料仓1,与块矿直接接触换热后,向上穿过各层分布板101及热介质通道108上各层锥形分布板10801上的气孔10802并从热交换室106上的热介质出口 105排出。
优选的是,块矿储料仓1的上部为设有分布板101和热介质通道108的热交换室106,块矿储料仓1的下部为物料汇集室107。块矿储料仓1的块矿进料口102设置在热交换室106 上,块矿出料口103设置在物料汇集室107上。其中:块矿从块矿进料口102进入块矿储料仓1的热交换室106,块矿首先滚落至热介质通道108顶部的锥形分布板10801上,并从顶部锥形分布板10801的边缘滚落至块矿储料仓1侧壁的分布板101上,然后由该层分布板101滑落至下层的锥形分布板10801上,以此类推,直至块矿从最下层分布板101上滑落进入物料汇集室107。同时,块矿上附着的粉末经由各层分布板101的筛板10101上的筛孔1010101进入各层的粉末下料通道及粉末下料口10103,然后由粉末排料口10104排出。物料汇集室107上设有热介质入口104,各层分布板101上均设有热介质出口105,且热介质出口105位于各层分布板101的筛板10101和支撑板10102之间的块矿储料仓1的侧壁上。热介质从物料汇集室107上的热介质入口104进入块矿储料仓1,与块矿直接接触换热后,向上穿过各层分布板101及热介质通道108上各层锥形分布板10801上的气孔10802并从各层分布板101 上的热介质出口105排出。
优选的是,该系统还包括热介质导流装置109。热介质导流装置109设置在物料汇集室 107内,热介质导流装置109上设有热介质导流入口10901和热介质导流出口10902。块矿储料仓1的热介质入口104与热介质导流入口10901连通。
作为优选,物料汇集室107内设有1-20个所述热介质导流装置109,优选为设有2-5个所述热介质导流装置109。所有所述热介质导流装置109的热介质导流入口10901均与热介质入口104连通。
优选的是,该系统还包括除尘系统6,热介质出口105通过热介质排出管道L2连通至除尘系统6。
作为优选,块矿储料仓1上的块矿进料口102处设有第一水分检测装置301、第一物料流量检测装置401和第一物料温度检测装置501。块矿储料仓1的块矿出料口103处设有第二水分检测装置302。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分布板的块矿预处理系统,该系统包括块矿输送装置D1、块矿储料仓1、热介质输送管道L1。块矿储料仓1上设有块矿进料口102、块矿出料口103、热介质入口104和热介质出口105。块矿储料仓1内部设有分布板101,分布板101与块矿储料仓1侧壁连接。块矿输送装置D1连接至块矿储料仓1的块矿进料口102。热介质输送管道L1连接至热介质入口104。块矿出料口103连接至高炉2的进料口。其中:块矿储料仓1的高度为10m。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重复实施例1,只是分布板101包括筛板10101和支撑板10102。筛板10101 的一端和支撑板10102的一端分别与块矿储料仓1的侧壁连接,筛板10101设置在支撑板 10102的上方,且筛板10101向下倾斜设置,支撑板10102向上倾斜设置,筛板10101的另一端和支撑板10102的另一端相互连接。所述分布板101在块矿储料仓1的中轴线位置留有块矿落料通道。筛板10101、支撑板10102与块矿储料仓1的侧壁三者在竖直方向的截面上构成三角形结构。块矿储料仓1内自上而下设有3层所述分布板101。所述块矿落料通道的尺寸为15mm。
实施例3
如图3所示,重复实施例2,只是在块矿落料通道处还设有热介质通道108。热介质通道 108上还设有锥形分布板10801。锥形分布板10801的锥面上设有气孔10802。所述热介质通道108上自上而下设有多层锥形分布板10801。每层锥形分布板10801的锥面上均匀开设有气孔。热介质通道108上锥形分布板10801的层数与块矿储料仓1侧壁的分布板101层数相同。在同一层的位置上,所述锥形分布板10801设置在分布板101的上方。
实施例4
重复实施例3,只是每层分布板101的筛板10101上均设有筛孔1010101。在块矿储料仓 1内,除最下层分布板101以外的每层分布板101的支撑板10102与块矿储料仓1侧壁的连接处均设有粉末下料口10103,所述粉末下料口10103位于下层分布板101的上方。最下层分布板101的支撑板10102与块矿储料仓1侧壁的连接处设有粉末排料口10104,所述粉末排料口10104位于块矿储料仓1的侧壁外部。每层分布板101的筛板10101和支撑板10102 之间的空隙形成粉末下料通道。最下层分布板101的筛板10101上的筛孔1010101的尺寸为 8mm,且上层分布板101的筛板10101的筛孔尺寸大于下层分布板101的筛板10101的筛孔尺寸。
实施例5
如图4所示,重复实施例3,只是块矿储料仓1的上部为设有分布板101和热介质通道 108的热交换室106,块矿储料仓1的下部为物料汇集室107。块矿进料口102设置在热交换室106上,块矿出料口103设置在物料汇集室107上。其中:块矿从块矿进料口102进入块矿储料仓1的热交换室106,块矿首先滚落至热介质通道108顶部的锥形分布板10801上,并从顶部锥形分布板10801的边缘滚落至块矿储料仓1侧壁的分布板101上,然后由该层分布板101滑落至下层的锥形分布板10801上,以此类推,直至块矿从最下层分布板101上滑落进入物料汇集室107。热介质入口设置在物料汇集室107上,热介质出口105设置在热交换室106的上部。热介质从物料汇集室107上的热介质入口104进入块矿储料仓1,与块矿直接接触换热后,向上穿过各层分布板101及热介质通道108上各层锥形分布板10801上的气孔10802并从热交换室106上的热介质出口105排出。
实施例6
如图5所示,重复实施例4,只是块矿储料仓1的上部为设有分布板101和热介质通道 108的热交换室106,块矿储料仓1的下部为物料汇集室107。块矿进料口102设置在热交换室106上,块矿出料口103设置在物料汇集室107上。其中:块矿从块矿进料口102进入块矿储料仓1的热交换室106,块矿首先滚落至热介质通道108顶部的锥形分布板10801上,并从顶部锥形分布板10801的边缘滚落至块矿储料仓1侧壁的分布板101上,然后由该层分布板101滑落至下层的锥形分布板10801上,以此类推,直至块矿从最下层分布板101上滑落进入物料汇集室107。同时,块矿上附着的粉末经由各层分布板101的筛板10101上的筛孔1010101进入各层的粉末下料通道及粉末下料口10103,然后由粉末排料口10104排出。热介质入口设置在物料汇集室107上,热介质出口105设置在热交换室106的上部。热介质从物料汇集室107上的热介质入口104进入块矿储料仓1,与块矿直接接触换热后,向上穿过各层分布板101及热介质通道108上各层锥形分布板10801上的气孔10802并从热交换室 106上的热介质出口105排出。
实施例7
如图6所示,重复实施例4,只是块矿储料仓1的上部为设有分布板101和热介质通道 108的热交换室106,块矿储料仓1的下部为物料汇集室107。块矿储料仓1的块矿进料口102 设置在热交换室106上,块矿出料口103设置在物料汇集室107上。其中:块矿从块矿进料口102进入块矿储料仓1的热交换室106,块矿首先滚落至热介质通道108顶部的锥形分布板10801上,并从顶部锥形分布板10801的边缘滚落至块矿储料仓1侧壁的分布板101上,然后由该层分布板101滑落至下层的锥形分布板10801上,以此类推,直至块矿从最下层分布板101上滑落进入物料汇集室107。同时,块矿上附着的粉末经由各层分布板101的筛板10101上的筛孔1010101进入各层的粉末下料通道及粉末下料口10103,然后由粉末排料口10104排出。物料汇集室107上设有热介质入口104,各层分布板101上均设有热介质出口105,且热介质出口105位于各层分布板101的筛板10101和支撑板10102之间的块矿储料仓1的侧壁上。且最下层分布板101上的热介质出口105与粉末排料口10104重合。热介质从物料汇集室107上的热介质入口104进入块矿储料仓1,与块矿直接接触换热后,向上穿过各层分布板101及热介质通道108上各层锥形分布板10801上的气孔10802并从各层分布板101上的热介质出口105排出。
实施例8
如图8所示,重复实施例6,只是该系统还包括热介质导流装置109。热介质导流装置 109设置在物料汇集室107内,热介质导流装置109上设有热介质导流入口10901和热介质导流出口10902。块矿储料仓1的热介质入口104与热介质导流入口10901连通。物料汇集室107内设有3个所述热介质导流装置109。所有所述热介质导流装置109的热介质导流入口10901均与热介质入口104连通。该系统还包括除尘系统6,热介质出口105通过热介质排出管道L2连通至除尘系统6。
实施例9
如图7所示,重复实施例8,只是块矿储料仓1上的块矿进料口102处设有第一水分检测装置301、第一物料流量检测装置401和第一物料温度检测装置501。
实施例10
重复实施例9,只是块矿储料仓1的块矿出料口103处设有第二水分检测装置302。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分布板的块矿预处理系统,将经过预处理后得到的干燥的大粒径块矿输送至高炉,在添加至高炉的原料中,块矿的添加量可以增加至30%。由于块矿中的含铁量相对烧结矿、球团矿的含铁量较高,在高炉中增加经过预处理的块矿添加量,经过高炉冶炼工序,得到的铁水产量可增加10-30%。

Claims (42)

1.一种基于分布板的块矿预处理系统,该系统包括块矿输送装置(D1)、块矿储料仓(1)、热介质输送管道(L1);块矿储料仓(1)上设有块矿进料口(102)、块矿出料口(103)、热介质入口(104)和热介质出口(105);块矿储料仓(1)内部设有分布板(101),分布板(101)与块矿储料仓(1)侧壁连接;块矿输送装置(D1)连接至块矿储料仓(1)的块矿进料口(102);热介质输送管道(L1)连接至热介质入口(104);块矿出料口(103)连接至高炉(2)的进料口;其中:块矿储料仓(1)的高度为3-100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分布板(101)包括筛板(10101)和支撑板(10102);筛板(10101)的一端和支撑板(10102)的一端分别与块矿储料仓(1)的侧壁连接,筛板(10101)设置在支撑板(10102)的上方,且筛板(10101)向下倾斜设置,支撑板(10102)向上倾斜设置,筛板(10101)的另一端和支撑板(10102)的另一端相互连接;所述分布板(101)在块矿储料仓(1)的中轴线位置留有块矿落料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筛板(10101)、支撑板(10102)与块矿储料仓(1)的侧壁三者在竖直方向的截面上构成三角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块矿储料仓(1)内自上而下设有1~20层所述分布板(10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矿储料仓(1)内自上而下设有2~10层所述分布板(10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矿储料仓(1)内自上而下设有3~8层所述分布板(10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块矿落料通道的尺寸为大于5m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块矿落料通道的尺寸为大于6mm。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块矿落料通道的尺寸为大于8mm。
10.根据权利要求2-9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块矿落料通道处还设有热介质通道(108);热介质通道(108)上还设有锥形分布板(10801);锥形分布板(10801)的锥面上设有气孔(10802)。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介质通道(108)上自上而下设有1~20层锥形分布板(10801)。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介质通道(108)上自上而下设有2~10层锥形分布板(10801)。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介质通道(108)上自上而下设有3~8层锥形分布板(10801);每层锥形分布板(10801)的锥面上均匀开设有气孔(10802)。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热介质通道(108)上锥形分布板(10801)的层数与块矿储料仓(1)侧壁的分布板(101)层数相同;在同一层的位置上,所述锥形分布板(10801)设置在分布板(101)的上方。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每层分布板(101)的筛板(10101)上均设有筛孔(1010101)。
16.根据权利要求11-14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每层分布板(101)的筛板(10101)上均设有筛孔(1010101)。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块矿储料仓(1)内,除最下层分布板(101)以外的每层分布板(101)的支撑板(10102)与块矿储料仓(1)侧壁的连接处均设有粉末下料口(10103),所述粉末下料口(10103)位于下层分布板(101)的上方;最下层分布板(101)的支撑板(10102)与块矿储料仓(1)侧壁的连接处设有粉末排料口(10104),所述粉末排料口(10104)位于块矿储料仓(1)的侧壁外部;每层分布板(101)的筛板(10101)和支撑板(10102)之间的空隙形成粉末下料通道。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块矿储料仓(1)内,除最下层分布板(101)以外的每层分布板(101)的支撑板(10102)与块矿储料仓(1)侧壁的连接处均设有粉末下料口(10103),所述粉末下料口(10103)位于下层分布板(101)的上方;最下层分布板(101)的支撑板(10102)与块矿储料仓(1)侧壁的连接处设有粉末排料口(10104),所述粉末排料口(10104)位于块矿储料仓(1)的侧壁外部;每层分布板(101)的筛板(10101)和支撑板(10102)之间的空隙形成粉末下料通道。
19.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最下层分布板(101)的筛板(10101)上的筛孔(1010101)的尺寸为5~20mm。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最下层分布板(101)的筛板(10101)上的筛孔(1010101)的尺寸为6~15mm。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最下层分布板(101)的筛板(10101)上的筛孔(1010101)的尺寸为7~10mm。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上层分布板(101)的筛板(10101)上的筛孔尺寸大于等于下层分布板(101)的筛板(10101)上的筛孔尺寸。
2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块矿储料仓(1)的上部为设有分布板(101)和热介质通道(108)的热交换室(106),块矿储料仓(1)的下部为物料汇集室(107);块矿进料口(102)设置在热交换室(106)上,块矿出料口(103)设置在物料汇集室(107)上;其中:块矿从块矿进料口(102)进入块矿储料仓(1)的热交换室(106),块矿首先滚落至热介质通道(108)顶部的锥形分布板(10801)上,并从顶部锥形分布板(10801)的边缘滚落至块矿储料仓(1)侧壁的分布板(101)上,然后由该层分布板(101)滑落至下层的锥形分布板(10801)上,以此类推,直至块矿从最下层分布板(101)上滑落进入物料汇集室(107);热介质入口设置在物料汇集室(107)上,热介质出口(105)设置在热交换室(106)的侧部或上部;热介质从物料汇集室(107)上的热介质入口(104)进入块矿储料仓(1),与块矿直接接触换热后,向上穿过各层分布板(101)及热介质通道(108)上各层锥形分布板(10801)上的气孔(10802)并从热交换室(106)上的热介质出口(105)排出。
24.根据权利要求11-14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块矿储料仓(1)的上部为设有分布板(101)和热介质通道(108)的热交换室(106),块矿储料仓(1)的下部为物料汇集室(107);块矿进料口(102)设置在热交换室(106)上,块矿出料口(103)设置在物料汇集室(107)上;其中:块矿从块矿进料口(102)进入块矿储料仓(1)的热交换室(106),块矿首先滚落至热介质通道(108)顶部的锥形分布板(10801)上,并从顶部锥形分布板(10801)的边缘滚落至块矿储料仓(1)侧壁的分布板(101)上,然后由该层分布板(101)滑落至下层的锥形分布板(10801)上,以此类推,直至块矿从最下层分布板(101)上滑落进入物料汇集室(107);热介质入口设置在物料汇集室(107)上,热介质出口(105)设置在热交换室(106)的侧部或上部;热介质从物料汇集室(107)上的热介质入口(104)进入块矿储料仓(1),与块矿直接接触换热后,向上穿过各层分布板(101)及热介质通道(108)上各层锥形分布板(10801)上的气孔(10802)并从热交换室(106)上的热介质出口(105)排出。
25.根据权利要求15、17-18、20-22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块矿储料仓(1)的上部为设有分布板(101)和热介质通道(108)的热交换室(106),块矿储料仓(1)的下部为物料汇集室(107);块矿进料口(102)设置在热交换室(106)上,块矿出料口(103)设置在物料汇集室(107)上;其中:块矿从块矿进料口(102)进入块矿储料仓(1)的热交换室(106),块矿首先滚落至热介质通道(108)顶部的锥形分布板(10801)上,并从顶部锥形分布板(10801)的边缘滚落至块矿储料仓(1)侧壁的分布板(101)上,然后由该层分布板(101)滑落至下层的锥形分布板(10801)上,以此类推,直至块矿从最下层分布板(101)上滑落进入物料汇集室(107);同时,块矿上附着的粉末经由各层分布板(101)的筛板(10101)上的筛孔(1010101)进入各层的粉末下料通道及粉末下料口(10103),然后由粉末排料口(10104)排出;热介质入口设置在物料汇集室(107)上,热介质出口(105)设置在热交换室(106)的侧部或上部;热介质从物料汇集室(107)上的热介质入口(104)进入块矿储料仓(1),与块矿直接接触换热后,向上穿过各层分布板(101)及热介质通道(108)上各层锥形分布板(10801)上的气孔(10802)并从热交换室(106)上的热介质出口(105)排出。
26.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块矿储料仓(1)的上部为设有分布板(101)和热介质通道(108)的热交换室(106),块矿储料仓(1)的下部为物料汇集室(107);块矿进料口(102)设置在热交换室(106)上,块矿出料口(103)设置在物料汇集室(107)上;其中:块矿从块矿进料口(102)进入块矿储料仓(1)的热交换室(106),块矿首先滚落至热介质通道(108)顶部的锥形分布板(10801)上,并从顶部锥形分布板(10801)的边缘滚落至块矿储料仓(1)侧壁的分布板(101)上,然后由该层分布板(101)滑落至下层的锥形分布板(10801)上,以此类推,直至块矿从最下层分布板(101)上滑落进入物料汇集室(107);同时,块矿上附着的粉末经由各层分布板(101)的筛板(10101)上的筛孔(1010101)进入各层的粉末下料通道及粉末下料口(10103),然后由粉末排料口(10104)排出;热介质入口设置在物料汇集室(107)上,热介质出口(105)设置在热交换室(106)的侧部或上部;热介质从物料汇集室(107)上的热介质入口(104)进入块矿储料仓(1),与块矿直接接触换热后,向上穿过各层分布板(101)及热介质通道(108)上各层锥形分布板(10801)上的气孔(10802)并从热交换室(106)上的热介质出口(105)排出。
27.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块矿储料仓(1)的上部为设有分布板(101)和热介质通道(108)的热交换室(106),块矿储料仓(1)的下部为物料汇集室(107);块矿进料口(102)设置在热交换室(106)上,块矿出料口(103)设置在物料汇集室(107)上;其中:块矿从块矿进料口(102)进入块矿储料仓(1)的热交换室(106),块矿首先滚落至热介质通道(108)顶部的锥形分布板(10801)上,并从顶部锥形分布板(10801)的边缘滚落至块矿储料仓(1)侧壁的分布板(101)上,然后由该层分布板(101)滑落至下层的锥形分布板(10801)上,以此类推,直至块矿从最下层分布板(101)上滑落进入物料汇集室(107);同时,块矿上附着的粉末经由各层分布板(101)的筛板(10101)上的筛孔(1010101)进入各层的粉末下料通道及粉末下料口(10103),然后由粉末排料口(10104)排出;热介质入口设置在物料汇集室(107)上,热介质出口(105)设置在热交换室(106)的侧部或上部;热介质从物料汇集室(107)上的热介质入口(104)进入块矿储料仓(1),与块矿直接接触换热后,向上穿过各层分布板(101)及热介质通道(108)上各层锥形分布板(10801)上的气孔(10802)并从热交换室(106)上的热介质出口(105)排出。
28.根据权利要求15、17-18、20-22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块矿储料仓(1)的上部为设有分布板(101)和热介质通道(108)的热交换室(106),块矿储料仓(1)的下部为物料汇集室(107);块矿储料仓(1)的块矿进料口(102)设置在热交换室(106)上,块矿出料口(103)设置在物料汇集室(107)上;其中:块矿从块矿进料口(102)进入块矿储料仓(1)的热交换室(106),块矿首先滚落至热介质通道(108)顶部的锥形分布板(10801)上,并从顶部锥形分布板(10801)的边缘滚落至块矿储料仓(1)侧壁的分布板(101)上,然后由该层分布板(101)滑落至下层的锥形分布板(10801)上,以此类推,直至块矿从最下层分布板(101)上滑落进入物料汇集室(107);同时,块矿上附着的粉末经由各层分布板(101)的筛板(10101)上的筛孔(1010101)进入各层的粉末下料通道及粉末下料口(10103),然后由粉末排料口(10104)排出;物料汇集室(107)上设有热介质入口(104),各层分布板(101)上均设有热介质出口(105),且热介质出口(105)位于各层分布板(101)的筛板(10101)和支撑板(10102)之间的块矿储料仓(1)的侧壁上;热介质从物料汇集室(107)上的热介质入口(104)进入块矿储料仓(1),与块矿直接接触换热后,向上穿过各层分布板(101)及热介质通道(108)上各层锥形分布板(10801)上的气孔(10802)并从各层分布板(101)上的热介质出口(105)排出。
2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块矿储料仓(1)的上部为设有分布板(101)和热介质通道(108)的热交换室(106),块矿储料仓(1)的下部为物料汇集室(107);块矿储料仓(1)的块矿进料口(102)设置在热交换室(106)上,块矿出料口(103)设置在物料汇集室(107)上;其中:块矿从块矿进料口(102)进入块矿储料仓(1)的热交换室(106),块矿首先滚落至热介质通道(108)顶部的锥形分布板(10801)上,并从顶部锥形分布板(10801)的边缘滚落至块矿储料仓(1)侧壁的分布板(101)上,然后由该层分布板(101)滑落至下层的锥形分布板(10801)上,以此类推,直至块矿从最下层分布板(101)上滑落进入物料汇集室(107);同时,块矿上附着的粉末经由各层分布板(101)的筛板(10101)上的筛孔(1010101)进入各层的粉末下料通道及粉末下料口(10103),然后由粉末排料口(10104)排出;物料汇集室(107)上设有热介质入口(104),各层分布板(101)上均设有热介质出口(105),且热介质出口(105)位于各层分布板(101)的筛板(10101)和支撑板(10102)之间的块矿储料仓(1)的侧壁上;热介质从物料汇集室(107)上的热介质入口(104)进入块矿储料仓(1),与块矿直接接触换热后,向上穿过各层分布板(101)及热介质通道(108)上各层锥形分布板(10801)上的气孔(10802)并从各层分布板(101)上的热介质出口(105)排出。
3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块矿储料仓(1)的上部为设有分布板(101)和热介质通道(108)的热交换室(106),块矿储料仓(1)的下部为物料汇集室(107);块矿储料仓(1)的块矿进料口(102)设置在热交换室(106)上,块矿出料口(103)设置在物料汇集室(107)上;其中:块矿从块矿进料口(102)进入块矿储料仓(1)的热交换室(106),块矿首先滚落至热介质通道(108)顶部的锥形分布板(10801)上,并从顶部锥形分布板(10801)的边缘滚落至块矿储料仓(1)侧壁的分布板(101)上,然后由该层分布板(101)滑落至下层的锥形分布板(10801)上,以此类推,直至块矿从最下层分布板(101)上滑落进入物料汇集室(107);同时,块矿上附着的粉末经由各层分布板(101)的筛板(10101)上的筛孔(1010101)进入各层的粉末下料通道及粉末下料口(10103),然后由粉末排料口(10104)排出;物料汇集室(107)上设有热介质入口(104),各层分布板(101)上均设有热介质出口(105),且热介质出口(105)位于各层分布板(101)的筛板(10101)和支撑板(10102)之间的块矿储料仓(1)的侧壁上;热介质从物料汇集室(107)上的热介质入口(104)进入块矿储料仓(1),与块矿直接接触换热后,向上穿过各层分布板(101)及热介质通道(108)上各层锥形分布板(10801)上的气孔(10802)并从各层分布板(101)上的热介质出口(105)排出。
31.根据权利要求15、17-18、20-23、26-27、29-30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热介质导流装置(109);热介质导流装置(109)设置在物料汇集室(107)内,热介质导流装置(109)上设有热介质导流入口(10901)和热介质导流出口(10902);块矿储料仓(1)的热介质入口(104)与热介质导流入口(10901)连通。
32.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热介质导流装置(109);热介质导流装置(109)设置在物料汇集室(107)内,热介质导流装置(109)上设有热介质导流入口(10901)和热介质导流出口(10902);块矿储料仓(1)的热介质入口(104)与热介质导流入口(10901)连通。
33.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热介质导流装置(109);热介质导流装置(109)设置在物料汇集室(107)内,热介质导流装置(109)上设有热介质导流入口(10901)和热介质导流出口(10902);块矿储料仓(1)的热介质入口(104)与热介质导流入口(10901)连通。
34.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物料汇集室(107)内设有1-20个所述热介质导流装置(109)。
35.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物料汇集室(107)内设有1-20个所述热介质导流装置(109)。
36.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物料汇集室(107)内设有1-20个所述热介质导流装置(109)。
37.根据权利要求34-36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物料汇集室(107)内设有2-5个所述热介质导流装置(109);所有所述热介质导流装置(109)的热介质导流入口(10901)均与热介质入口(104)连通;和/或
该系统还包括除尘系统(6),热介质出口(105)通过热介质排出管道(L2)连通至除尘系统(6)。
38.根据权利要求1-9、11-15、17-18、20-23、26-27、29-30、32-36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块矿储料仓(1)上的块矿进料口(102)处设有第一水分检测装置(301)、第一物料流量检测装置(401)和第一物料温度检测装置(501)。
39.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块矿储料仓(1)上的块矿进料口(102)处设有第一水分检测装置(301)、第一物料流量检测装置(401)和第一物料温度检测装置(501)。
4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块矿储料仓(1)上的块矿进料口(102)处设有第一水分检测装置(301)、第一物料流量检测装置(401)和第一物料温度检测装置(501)。
41.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块矿储料仓(1)的块矿出料口(103)处设有第二水分检测装置(302)。
42.根据权利要求39或4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块矿储料仓(1)的块矿出料口(103)处设有第二水分检测装置(302)。
CN202120674330.4U 2021-04-02 2021-04-02 一种基于分布板的块矿预处理系统 Active CN2152889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74330.4U CN215288919U (zh) 2021-04-02 2021-04-02 一种基于分布板的块矿预处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74330.4U CN215288919U (zh) 2021-04-02 2021-04-02 一种基于分布板的块矿预处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288919U true CN215288919U (zh) 2021-12-24

Family

ID=795354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674330.4U Active CN215288919U (zh) 2021-04-02 2021-04-02 一种基于分布板的块矿预处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28891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178467B (zh) 一种基于轴管式回转窑的块矿预处理系统及预处理方法
CN215278374U (zh) 一种块矿筛分与烘干一体的预处理系统
CN115164567B (zh) 一种基于分布板角度调整的块矿预处理系统及方法
CN215295755U (zh) 一种储料仓块矿预处理系统
CN114370757B (zh) 一种储料仓块矿预处理系统及块矿预处理方法
CN215288919U (zh) 一种基于分布板的块矿预处理系统
CN105463140B (zh) 一种高温熔渣处理回收系统
CN111306945A (zh) 一种具有筛分粒径功能的环冷机
CN215295745U (zh) 一种基于分布板角度调整的块矿预处理系统
CN115183564B (zh) 一种基于分布板的块矿预处理系统及方法
CN214496414U (zh) 一种块矿预处理系统
CN215295787U (zh) 一种基于轴管式回转窑的块矿预处理系统
CN201381333Y (zh) 一种含铁物料悬浮二级快速还原炉
CN215295641U (zh) 一种基于内胆式回转窑的块矿预处理系统
CN114367432A (zh) 一种块矿筛分与烘干一体的预处理系统和方法
CN114369714B (zh) 一种块矿预处理方法及处理系统
CN115164540B (zh) 一种基于内胆式回转窑的块矿预处理系统及预处理方法
CN216716912U (zh) 一种圆辊式的块矿预处理系统
CN113172071B (zh) 一种基于固废、高含水矿的协同处置工艺
CN215288921U (zh) 一种链箅机球团散料集中回收处理的系统
CN217210224U (zh) 一种基于回转窑的块矿预处理系统
CN202725501U (zh) 一种用于动力煤选前干法分级的脱粉一体机
CN217210225U (zh) 一种基于回转窑的块矿预处理系统
CN214496413U (zh) 一种块矿预处理系统
CN106705621A (zh) 冶金原料的干燥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干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