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273030U - 一种适用于深部缝合的翘头持针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适用于深部缝合的翘头持针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273030U
CN215273030U CN202121223582.1U CN202121223582U CN215273030U CN 215273030 U CN215273030 U CN 215273030U CN 202121223582 U CN202121223582 U CN 202121223582U CN 215273030 U CN215273030 U CN 2152730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edle
needle holding
suture
holder suitable
dee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22358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翠娥
吴革平
季萍
顾亚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ANGJIAGANG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ZHANGJIAGANG FIRST PEOPLE'S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ANGJIAGANG FIRST PEOPLE'S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ZHANGJIAGANG FIRST PEOPLE'S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12122358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2730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2730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2730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术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深部缝合的翘头持针器,包括一对持针杆,两持针杆前段铰接相连,两所述持针杆前端连接有持针夹头,持针夹头与持针杆之间的角度可调节布置;两持针杆之间还设有能够沿持针杆移动的伸缩机构,所述伸缩机构两端与持针杆滑动配合,持针杆后端还连接有能够沿持针杆长度方向移动的手柄。由于前端的持针夹头与持针杆之间的夹角可调节,在夹持缝针时可对各种角度的伤口进行缝合,使缝线打结更简便容易,降低病人的手术风险;在缝线操作中通过伸缩机构位置调节可控制医护人员手持夹持力度,在缝线操作中还可根据根据操作需要调节手柄的位置,以方便医护人员进行不同位置的缝线操作。

Description

一种适用于深部缝合的翘头持针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术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深部缝合的翘头持针器。
背景技术
持针器、止血钳是外科缝合手术中常用的器械,在手术中,利用持针器夹住针缝合伤口、给缝线打结;但是临床手术在缝合部分深部或腔道创面时,是一项困难的工作,原因是夹持缝合针的器械(持针器)角度为平角,缝合针无法在组织间顺利进针和出针,例如;目前缝合是采用持针器夹着带线的针在腔镜下缝合打结,由于该手术的缝合是在腔镜内进行,非常不容易操作,而且现有的持针器都是直上直下地进入伤口,要控制好针线的走向非常困难,进行左右方向的缝合也需要较长时间的操作训练。此外,采用现有的持针器打结需要占用很多手术时间,主要是持针器是垂直创面的方向进入伤口,两把钳角度小于70度,造成绕线打结很困难。因持针器进入伤口角度关系,在上下伤口缝合时难度更大,造成手术时间的延长。而病人的麻醉及手术时间长会造成手术风险的提高,这也是目前腹腔镜技术比较难掌握的原因之;因此存在一定使用局限。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深部缝合的翘头持针器,方便医护人员进行缝合打结;同时缩短手术时间。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适用于深部缝合的翘头持针器,包括一对持针杆,两持针杆前段铰接相连,两所述持针杆前端连接有持针夹头,所述持针夹头与持针杆之间的角度可调节布置;两持针杆之间还设有能够沿持针杆移动的伸缩机构,所述伸缩机构两端与持针杆滑动配合,持针杆后端还连接有能够沿持针杆长度方向移动的手柄。
本技术方案中;两持针杆前端的持针夹头能够用于夹持缝针,通过后端的手柄手持进行缝合操作,由于前端的持针夹头与持针杆之间的夹角可调节,从而在夹持缝针时可对各种角度的伤口进行缝合,使微创手术中的缝线打结更简便容易,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减小麻醉剂的用量,从而增加手术的安全性,降低病人的手术风险;在缝线操作中通过伸缩机构位置调节可控制医护人员手持夹持力度,当伸缩机构离手柄一侧越近,夹持力度越大;反之夹持力度越小;由于手柄能够沿持针杆的长度方向移动,在缝线操作中还可根据根据操作需要调节手柄的位置,以方便医护人员进行不同位置的缝线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伸缩机构包括伸缩弹簧,所述伸缩弹簧两端连接有滑动套设在持针杆上的滑动套,所述滑动套具有弹性。
进一步地,所述伸缩弹簧上套有柔性套管。
进一步地,所述持针杆后端设有插接孔,所述插接孔与设于手柄上的插接部插接适配。
进一步地,所述插接部具有可塑性。
进一步地,两所述持针夹头之间的夹角为20-40度。
进一步地,两持针夹头与持针杆相连的一端套有柔性防护套,所处持针夹头前端伸出柔性防护套形成相对布置的锯齿部。进一步地,所述柔性防护套表面做光滑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柔性防护套靠近持针杆的一端设有固定在持针杆上固定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适用于深部缝合的翘头持针器由于前端的持针夹头与持针杆之间的夹角可调节,在夹持缝针时可对各种角度的伤口进行缝合,使缝线打结更简便容易,降低病人的手术风险;在缝线操作中通过伸缩机构位置调节可控制医护人员手持夹持力度,在缝线操作中还可根据根据操作需要调节手柄的位置,以方便医护人员进行不同位置的缝线操作;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持针器剖视图。
附图标记:持针杆100、持针夹头200、手柄300、伸缩弹簧400、滑动套500、柔性套管600、插接部700、柔性防护套8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深部缝合的翘头持针器,该持针器具有多种调节功能,方便医护人员根据需要调整以提高手术操作效率;主要包括一对持针杆100,两持针杆100前段铰接相连,两所述持针杆100前端连接有持针夹头200,所述持针夹头200与持针杆100之间的角度可调节布置;两持针杆100之间还设有能够沿持针杆100移动的伸缩机构,所述伸缩机构两端与持针杆100滑动配合,持针杆100后端还连接有能够沿持针杆100长度方向移动的手柄300。
通过上述设置,两持针杆100前端的持针夹头200能够用于夹持缝针,通过后端的手柄300手持进行缝合操作,由于前端的持针夹头200与持针杆100之间的夹角可调节,从而,因此在夹持缝针时可对各种角度的伤口进行缝合,使微创手术中的缝线打结变得简便容易,能够缩短手术时间,降低病人的手术风险。伸缩机构主要用于使两持针夹头200保持夹紧,在缝线操作中通过伸缩机构位置调节可控制医护人员手持夹持力度,当伸缩机构离手柄300一侧越近,夹持力度越大;反之夹持力度越小;此外,由于手柄300能够沿持针杆100的长度方向移动,在缝线操作中还可根据根据操作需要调节手柄300的位置,以方便医护人员进行不同位置的缝线操作。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的用于调整夹持力度的伸缩机构包括伸缩弹簧400,所述伸缩弹簧400两端连接有滑动套500设在持针杆100上的滑动套500,所述滑动套500具有弹性;伸缩弹簧400上套有柔性套管600。这样,滑动套500能够沿持针杆100长度方向移动,在伸缩弹簧400的弹力作用下能够促使持针夹头200保持夹紧,展开持针夹头200时,通过手柄300向外撑开持针杆100即可,伸缩弹簧400在移动过程中实现对夹持力度的快速调整。柔性套管600能够起到防护伸缩弹簧400的作用,避免对医护人员操作产生干涉。
如图1所示,为了控制手柄300位置,本实施例在持针杆100后端设有插接孔,所述插接孔与设于手柄300上的插接部700插接适配。这样,通过控制插接部700的位置即可控制手柄300位置,本实施例中的插接部700具有可塑性。可通过弯曲插接部700的方式调节手柄300的角度,更方便操作使用。
如图1所示,在实际应用中,两持针夹头200之间的夹角为20-40度。根据发明人日常使用经验,其中一个持针夹头200与持针杆100相垂直,另一持针夹头200与持针杆100之间夹角为60度时,更方便操作,通过上述设置,两持针夹头200之间的夹角为30度时可提高缝线操作效率。
此外,为了减少缝线操作对组织产生损伤,本实施例在两持针夹头200与持针杆100相连的一端套有柔性防护套800,所处持针夹头200前端伸出柔性防护套800形成相对布置的锯齿部。这样,柔性防护套800能防止意外损伤,避免软组织夹持现象,又使缝线打结过程顺利;在实际应用中,柔性防护套800表面做光滑处理。光滑处理后方便通过穿过组织进行缝线打结操作,而柔性防护套800靠近持针杆100的一端设有固定在持针杆100上固定部。固定部可防止柔性防护套800脱落,使用完成后摘下丢弃,避免内部结构锈蚀。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Claims (9)

1.一种适用于深部缝合的翘头持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对持针杆(100),两持针杆(100)前段铰接相连;
两所述持针杆(100)前端连接有持针夹头(200),所述持针夹头(200)与持针杆(100)之间的角度可调节布置;
两所述持针杆(100)之间还设有能够沿持针杆(100)移动的伸缩机构,所述伸缩机构两端与持针杆(100)滑动配合,持针杆(100)后端还连接有能够沿持针杆(100)长度方向移动的手柄(3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深部缝合的翘头持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机构包括伸缩弹簧(400),所述伸缩弹簧(400)两端连接有滑动套(500)设在持针杆(100)上的滑动套(500),所述滑动套(500)具有弹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深部缝合的翘头持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弹簧(400)上套有柔性套管(60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深部缝合的翘头持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持针杆(100)后端设有插接孔,所述插接孔与设于手柄(300)上的插接部(700)插接适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适用于深部缝合的翘头持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部(700)具有可塑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深部缝合的翘头持针器,其特征在于;两所述持针夹头(200)之间的夹角为20-40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深部缝合的翘头持针器,其特征在于;两持针夹头(200)与持针杆(100)相连的一端套有柔性防护套(800),所处持针夹头(200)前端伸出柔性防护套(800)形成相对布置的锯齿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适用于深部缝合的翘头持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防护套(800)表面做光滑处理。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适用于深部缝合的翘头持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防护套(800)靠近持针杆(100)的一端设有固定在持针杆(100)上固定部。
CN202121223582.1U 2021-06-02 2021-06-02 一种适用于深部缝合的翘头持针器 Active CN2152730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23582.1U CN215273030U (zh) 2021-06-02 2021-06-02 一种适用于深部缝合的翘头持针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23582.1U CN215273030U (zh) 2021-06-02 2021-06-02 一种适用于深部缝合的翘头持针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273030U true CN215273030U (zh) 2021-12-24

Family

ID=795436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223582.1U Active CN215273030U (zh) 2021-06-02 2021-06-02 一种适用于深部缝合的翘头持针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27303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20150197A1 (en) Suturing Device with Deployable Needle
CN110292411B (zh) 一种组织夹闭装置
SA114350318B1 (ar) إبرة خياطة جراحية قابلة للثني مع زاوية متغيرة حرة وماسك لها
CN105769271B (zh) 一种深部软组织切口吻合的器械
JP2015047376A (ja) 穿刺機能付きチューブ器具
CN215273030U (zh) 一种适用于深部缝合的翘头持针器
CN116158793B (zh) 一种用于介入手术预埋式打结输送切线装置
CN109223074B (zh) 一种胸腔镜下肺部固定装置
CN213309979U (zh) 一种微创手术辅助装置
CN208541397U (zh) 一种用于骨折微创复位的骨折复位钳
US11234690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closing a port site incision
CN208710040U (zh) 医用闭合复位导向钳
CN209574760U (zh) 医用穿刺器的锁紧机构
CN208065219U (zh) 皮肤吻合器专用鹰嘴式无创除钉器
CN214804992U (zh) 一种用于腹腔镜手术的组织牵引装置
WO2019208896A1 (ko) 코일스프링 pdo 및 침관의 결합구조
CN205913368U (zh) 一次性组织牵开夹
CN109567959A (zh) 一种神经内镜用辅助持镜吸引装置及方法
CN215306435U (zh) 带推结功能的手术钳
CN219480220U (zh) 一种痔疮手术用结扎钳
CN217566170U (zh) 驱动手柄
CN204133511U (zh) 微创牵拉棒
CN216570064U (zh) 一种新型可固定角度手术持针器
CN212369006U (zh) 一种腹腔镜下用内脏磁力牵引装置
CN213489045U (zh) 一种长度可调节的弯头式持针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