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256514U - 管连接结构及废气再循环系统 - Google Patents
管连接结构及废气再循环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256514U CN215256514U CN202121187778.XU CN202121187778U CN215256514U CN 215256514 U CN215256514 U CN 215256514U CN 202121187778 U CN202121187778 U CN 202121187778U CN 215256514 U CN215256514 U CN 21525651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ipe
- connection
- rigid inner
- connector part
- bellow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5
- 239000002912 waste gas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2485 combus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066 destr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008 shea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954 brai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336 cra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1503 joint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50 progres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Joints Allowing Movement (AREA)
- Exhaust Silenc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管连接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口部、中间管和第二连接口部,所述中间管包括从内到外依次设置的刚性内管、波纹管和编织护套,所述刚性内管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口部、所述第二连接口部紧密配合,所述波纹管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口部和所述第二连接口部密封连接,所述编织护套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口部和所述第二连接口部固定连接。内部的刚性内管能够直接接触废气,引导废气,承受废气的高温高压,以及忽冷忽热的交变应力,而其中的波纹管能够起到密封保护作用,编织护套能够对较为柔弱的波纹管进行物理保护。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包括上述管连接结构的废气再循环系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连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管连接结构,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管连接结构的废气再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对发动机日益严格的排放和使用经济性要求,需要在发动机燃烧引入新鲜空气的同时引入部分低温废气,这就需要设计连接废气管路,一般采用一根钢管连接两个接口,但是这种管路需要承受发动机工作时产生的忽冷忽热的交变应力,加上发动机的振动,很容易产生开裂现象。
综上所述,如何有效地解决连接管承受震动、交变应力不好的问题,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连接结构,该管连接结构可以有效地解决连接管承受震动、交变应力不好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管连接结构的废气再循环系统。
为了达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管连接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口部、中间管和第二连接口部,所述中间管包括从内到外依次设置的刚性内管、波纹管和编织护套,所述刚性内管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口部、所述第二连接口部紧密配合,所述波纹管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口部和所述第二连接口部密封连接,所述编织护套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口部和所述第二连接口部固定连接。
在该管连接结构中,将该管连接结构连接在发动机空气进气通道与废气通道之间时,部分高压高温废气进入到中间管时,会直接冲击到中间管的刚性内管上,承受较大的冲击力以及较高的温度。而在使用过程中,因为振动、压力比较大时,出现细微变形,而导致刚性内管与第一连接口部或第二连接口部之间出现缝隙时,此时位于刚性内管外侧的波纹管,允许具有一定的变形,所以不会在振动或者压力较大时,可以通过变形以适应变化,所以能够保证密封要求,进而能够通过波纹管保证整体密封要求。而其中的编织护套能够在最外侧进行物理保护,避免波纹管受到剪切力等破坏力进行破坏。在该管连接结构中,将中间管分成三层管件,内部的刚性内管能够直接接触废气,引导废气,承受废气的高温高压,以及忽冷忽热的交变应力,而其中的波纹管能够起到密封保护作用,以在刚性内管连接处密封性不够时,进行密封保障。而其中的编织护套又能够对较为柔弱的波纹管进行物理保护。所以该管连接结构能够有效地解决连接管承受震动、交变应力不好的问题。
优选地,所述刚性内管两端分别插装至所述第一连接口部、所述第二连接口部内部,且彼此之间过盈配合。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口部和第二连接口部靠近所述刚性内管的一端均扩孔设置,且所述刚性内管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口部、所述第二连接口部端部的扩孔部配合设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口部为进口部,所述刚性内管的进口端具有径向外凸,且所述径向外凸与所述第一连接口部的扩孔部过盈配合。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口部的进口部内孔直径不大于所述刚性内管直径。
优选地,所述刚性内管包括直钢管和位于所述直钢管一端的所述径向外凸。
优选地,所述波纹管两端分别套设在所述第一连接口部、所述第二连接口部外侧,且之间过盈配合且焊接连接。
优选地,所述编织护套两端分别套设在所述波纹管两端外壁上,且之间过盈配合且焊接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口部为法兰部,所述第二连接口部为弯管,所述编织护套为金属编织护套。
为了达到上述第二个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废气再循环系统,该废气再循环系统包括上述任一种管连接结构,还包括废气通道和发动机空气进气通道,所述管连接结构的第一连接口部与所述废气通道连通,所述第二连接口部与所述发动机空气进气通道连通。由于上述的管连接结构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具有该管连接结构的废气再循环系统也应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管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如下:
第一连接口部1、编织护套2、波纹管3、刚性内管4、第二连接口部5、进口部内孔11、锥形孔部12、第一扩孔部13、径向外凸41、直钢管42。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管连接结构,以有效地解决连接管承受震动、交变应力不好的问题。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3,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管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管连接结构,主要是用于EGR系统(废气再循环系统),以连接在废气管路上,另一端连接发动机燃烧仓室。具体的,该管连接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口部1、中间管和第二连接口部5,其中第一连接口部1和第二连接口部5用于分别连接废气管路和空气进气管路。其中中间管包括从内到外依次设置的刚性内管4、波纹管3和编织护套2,以形成层层保护。
具体的,其中刚性内管4,指的是不易变形且能够承受较高应力以及较高温度的管体,以能够直接与内部的高温高压废气接触。具体的,需要采用一种耐高温材料制成,具体为金属管,也可以采用与废气管同等材质制成的管体。刚性内管4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口部1、所述第二连接口部5紧密配合,以通过紧密配合,达到较高的密封效果,同时更好的直接引导气体流过内部管腔。具体的连接方式如过盈配合、抵接、紧压连接等。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避免刚性内管4受到较大作用力,可以使刚性内管4两端中至少一端相对对应的所述第一连接口部1或所述第二连接口部5具有沿延伸方向的活动余量。
其中波纹管3,指的是能够沿延伸方向进行一定的拉伸变形的管件,此处仍采用金属波纹管,以能够承受较高的温度。其中波纹管3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口部1和第二连接口部5密封连接,以在第一连接口部1相对第二连接口部5存在细微偏差时,波纹管3可以通过自身拉伸,以适应偏差,进而可以有效地保证两端密封效果。其中波纹管3无需直接承担较大的温度以及压力,因此可以使波纹管3的厚度可以小于刚性内管4的厚度。
其中编织护套2套设在波纹管3外侧,以起到保护位于内部的波纹管3、刚性内管4的作用。编织护套2,如金属软管,因为编织成型,所以具有较高的柔软性,而且具有较高的抗侧压性能,进而能够对位于内部的波纹管3以及刚性内管4进行物理保护。具体的,其中编织护套2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口部1和第二连接口部5固定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其中编织护套2的两端与第一连接口部1以及第二连接口部5之间固定连接,可以是直接固定连接,也可以是间接固定连接,以能够避免编织护套2的两端相对第一连接口部1以及第二连接口部5远离移动为准。
在该管连接结构中,将该管连接结构连接在发动机空气进气通道与废气通道之间时,部分高压高温废气进入到中间管时,会直接冲击到中间管的刚性内管4上,承受较大的冲击力以及较高的温度。而在使用过程中,因为振动、压力比较大时,出现细微变形,而导致刚性内管4与第一连接口部1或第二连接口部5之间出现缝隙时,此时位于刚性内管4外侧的波纹管3,允许具有一定的变形,所以不会在振动或者压力较大时,可以通过变形以适应变化,所以能够保证密封要求,进而能够通过波纹管3保证整体密封要求。而其中的编织护套2能够在最外侧进行物理保护,避免波纹管3受到剪切力等破坏力进行破坏。在该管连接结构中,将中间管分成三层管件,内部的刚性内管4能够直接接触废气,引导废气,承受废气的高温高压,以及忽冷忽热的交变应力,而其中的波纹管5能够起到密封保护作用,以在刚性内管4连接处密封性不够时,进行密封保障。而其中的编织护套2又能够对较为柔弱的波纹管3进行物理保护。所以该管连接结构能够有效地解决连接管承受震动、交变应力不好的问题。
如上所述,刚性内管4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口部1、所述第二连接口部5紧密配合,为了更好的进行连接,此处优选刚性内管4两端分别插装至第一连接口部1、第二连接口部5内部,且彼此之间过盈配合。以通过过盈配合更好的保证紧密接触。
进一步的,为了更好的引导气体在衔接处流动,此处优选第一连接口部1和第二连接口部5靠近刚性内管4的一端均扩孔设置,且刚性内管4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口部1、第二连接口部5端部的扩孔部配合设置。即第一连接口部1具有第一扩孔部13,其中第二连接口部5具有第二扩孔部,第一扩孔部13和第二扩孔部分别与刚性内管4的两端配合安装。
进一步的,为了更好的进行应力变形,此处优选第一连接口部1为进口部,其中刚性内管4的进口端,即与第一连接口部的一端,具有径向外凸41,且该径向外凸41与第一连接口部1的第一扩孔部13过盈配合。其中刚性内管4优选包括圆柱管部和位于圆柱管部一端外侧的径向外凸41,而其中刚性内管1插装进入第二连接口部5内的部分为圆柱管部的另一端。具体的圆柱管部优选直钢管42,其中径向外凸41优选与直钢管42一体成型。
对应的,为了更好的引导气体,此处优选第一连接口部1的进口部内孔不大于刚性内管4直径。具体的,第一连接口部1内孔包括进口部内孔11、锥形孔部12和第一扩孔部13,其中第一扩孔部13为圆柱孔部,且内径大于进口部内孔11直径,而锥形孔部12大径端与第一扩孔部13衔接,且直径相等,而小径端与进口部内孔11直径相等且衔接。
而关于其中的波纹管3以及编织护套2的连接,此处优选波纹管3两端分别套设在第一连接口部1、第二连接口部5外侧,且之间过盈配合且焊接连接。对应的,可以使编织护套2两端分别套设在所述波纹管3两端外壁上,且之间过盈配合且焊接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在该管连接结构应用在废气再循环系统时,此时其中第一连接口部1为法兰部,第二连接口部5为弯管,其中法兰部内孔沿延伸方向依次设置进口部内孔11、锥形孔部12和第一扩孔部13。其中弯管为直角弯管,即两端管口轴线夹角为直角,且为圆弧型钢管。弯管一端管口内部具有第二扩孔部。
基于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管连接结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废气再循环系统,该废气再循环系统包括上述实施例中任意一种管连接结构,还包括废气通道和发动机空气进气通道,所述管连接结构的第一连接口部与所述废气通道连通,所述第二连接口部与所述发动机空气进气通道连通。由于该废气再循环系统采用了上述实施例中的管连接结构,所以该废气再循环系统的有益效果请参考上述实施例。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管连接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口部、中间管和第二连接口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管包括从内到外依次设置的刚性内管、波纹管和编织护套,所述刚性内管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口部、所述第二连接口部紧密配合,所述波纹管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口部和所述第二连接口部密封连接,所述编织护套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口部和所述第二连接口部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刚性内管两端分别插装至所述第一连接口部、所述第二连接口部内部,且彼此之间过盈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口部和第二连接口部靠近所述刚性内管的一端均扩孔设置,且所述刚性内管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口部、所述第二连接口部端部的扩孔部配合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口部为进口部,所述刚性内管的进口端具有径向外凸,且所述径向外凸与所述第一连接口部的扩孔部过盈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口部的进口部内孔直径不大于所述刚性内管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刚性内管包括直钢管和位于所述直钢管一端的所述径向外凸。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波纹管两端分别套设在所述第一连接口部、所述第二连接口部外侧,且之间过盈配合且焊接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护套两端分别套设在所述波纹管两端外壁上,且之间过盈配合且焊接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口部为法兰部,所述第二连接口部为弯管,所述编织护套为金属编织护套。
10.一种废气再循环系统,包括废气通道和发动机空气进气通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管连接结构,所述管连接结构的第一连接口部与所述废气通道连通,所述第二连接口部与所述发动机空气进气通道连通。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187778.XU CN215256514U (zh) | 2021-05-28 | 2021-05-28 | 管连接结构及废气再循环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187778.XU CN215256514U (zh) | 2021-05-28 | 2021-05-28 | 管连接结构及废气再循环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256514U true CN215256514U (zh) | 2021-12-21 |
Family
ID=794745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1187778.XU Active CN215256514U (zh) | 2021-05-28 | 2021-05-28 | 管连接结构及废气再循环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256514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153584A (zh) * | 2021-05-28 | 2021-07-23 | 安徽华菱汽车有限公司 | 管连接结构及废气再循环系统 |
-
2021
- 2021-05-28 CN CN202121187778.XU patent/CN215256514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153584A (zh) * | 2021-05-28 | 2021-07-23 | 安徽华菱汽车有限公司 | 管连接结构及废气再循环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0999025B1 (ko) | 고압 연료 분사관의 접속 헤드부 구조 | |
CN215256514U (zh) | 管连接结构及废气再循环系统 | |
CN102913705A (zh) | 用于流体介质的导管连接器以及导管套件 | |
US20190063305A1 (en) | High temperature capable joint assembly for use in air-to-air aftercoolers (ataac) | |
US9416719B2 (en) | Exhaust manifold with insulation sleeve | |
KR101174865B1 (ko) | 가스 공급을 위한 이중관 및 그 제조방법 | |
CN208090116U (zh) | 一种汽车油管 | |
CN113153584A (zh) | 管连接结构及废气再循环系统 | |
US20070180820A1 (en) | Dual wall exhaust manifold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 |
JPWO2013073589A1 (ja) | 管の溶接接続構造 | |
RU2267635C1 (ru) | Двигатель и способ сборки камеры сгорания ракетного двигателя | |
CN213510826U (zh) | 一种多段式排气歧管 | |
CN212226378U (zh) | 一种小口径位移自限紧凑型阀门进出口用膨胀节 | |
US10619549B2 (en) | Lobed exhaust manifold slip joint | |
ITMI20080819A1 (it) | Attacco rapido per linee che trasportano aria di sovralimentazione | |
KR20230101859A (ko) | 가스 수집관 어셈블리 | |
CN210087462U (zh) | 一种汽车挠性波纹管 | |
JP2009228699A (ja) | 二重管継手 | |
CN106560654A (zh) | 用于锅炉的滑动连接头 | |
CN111895188A (zh) | 一种管端内衬有耐蚀金属套的内外防腐管 | |
KR101048134B1 (ko) | 배기 매니폴드의 벨로우즈 커넥터 | |
JP5543057B2 (ja) | 排気管装置 | |
CN106523814B (zh) | 一种卡套式连接扩口式钢管管件 | |
CN209875274U (zh) | 排气歧管、发动机增压结构以及汽车 | |
CN213745400U (zh) | 一种气路连接结构及发动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114 Address after: 243071 No. 359 Huxinan Road,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Ma'anshan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Anhui Hanma Engine Co.,Ltd. Address before: 243061 No. 359, Huxi South Road, Ma'ansha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Ma'anshan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ANHUI HUALING AUTOMOBILE Co.,L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