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253234U - 一种新型垃圾处理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垃圾处理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253234U
CN215253234U CN202121653792.4U CN202121653792U CN215253234U CN 215253234 U CN215253234 U CN 215253234U CN 202121653792 U CN202121653792 U CN 202121653792U CN 215253234 U CN215253234 U CN 2152532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inding
waste
cutter
garbage
crush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65379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建富
华杰
王书敏
冯如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Davi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Davi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Davi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Davi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65379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2532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2532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2532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rushing And Pulverization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垃圾处理器,包括本体以及驱动机构和粉碎机构;驱动机构与粉碎机构相连,以提供动力至驱使所述粉碎机构进行碎料操作;粉碎机构包含研磨组件和切料组件;沿进料方向,研磨组件、切料组件依次接合在驱动机构上,并容置于容纳腔中;研磨组件包含刀盘和研磨环,刀盘配置在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且其能够以转动的方式将垃圾废料离心甩动至研磨环上实施研磨操作;切料组件包含刀具,且刀具分别配置在刀盘的下方侧,用以进一步切碎研磨后的垃圾废料。从而,使得对垃圾废料的粉碎更彻底,且研磨效果显著,位于上方侧的研磨组件先于切料组件进行碎料操作,一方面提升了研磨效率,另一方面能够有效防护切料组件的切刀结构。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垃圾处理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处理装置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新型垃圾处理器。
背景技术
现有市面上一些垃圾处理器,特别是应用在厨余垃圾方面的垃圾处理装置,大多只有对进入设备的垃圾废料进行单一方式的破碎,对一些顽固厨余垃圾无法完全粉碎、导致处理得不够彻底。而且,目前所产生的厨余垃圾体量非常的巨大,现有的粉碎方式其粉碎效率较低,且在粉碎过程中垃圾废料极易使刀具损坏,就更降低了处理的工作效率。
需要提到的是,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垃圾处理器,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方案: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新型垃圾处理器,包括具有进料口和出料口的本体以及配置在所述本体的驱动机构和粉碎机构;所述本体内部形成有一容纳腔,所述容纳腔与进料口、出料口相贯通;所述驱动机构与粉碎机构相连,以提供动力至驱使所述粉碎机构进行碎料操作;其中,所述粉碎机构包含研磨组件和切料组件;沿进料方向,所述研磨组件、切料组件依次接合在所述驱动机构上,并容置于所述容纳腔中;所述研磨组件包含多个间隔设置的刀盘和沿周向环设在各刀盘的一研磨环,所述刀盘配置在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且其能够以转动的方式将垃圾废料离心甩动至研磨环上实施研磨操作;所述切料组件包含与刀盘同轴转动的刀具,且所述刀具分别配置在刀盘的下方侧,用以进一步切碎研磨后的垃圾废料。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刀具配置成一字刀刃状,各刀具在初始状态下的水平朝向各不相同,且各刀具与其对应刀盘的底面间隙配合。
作为进一步改进,具有两个所述刀盘,且位于上方的刀盘其顶面设有研磨锤,所述研磨锤凸起设置于顶面,以对进入该研磨组件的垃圾废料协作甩动。
作为进一步改进,多个所述研磨锤可拆装的规则排布在刀盘上,并具有倾斜设置的触发坡面。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研磨环构造为具有上下开口的杯状结构,且其主体上开设有形状各异的研磨口,所述研磨口贯穿于主体的内外侧。
作为进一步改进,该杯状结构的上端侧朝外延伸形成有杯口沿,以利于嵌合组装至容纳腔上;所述刀盘以封堵该杯口结构的下端侧的方式设置并可相对研磨环转动,所述研磨环的主体与容纳腔的腔壁之间设有让位空间。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本体包括罐状外壳和内壳件;所述外壳由上罐部和下罐部以可盖合的方式相螺接组配,所述进料口和出料口均设于上罐部,所述下罐部用以支承所述内壳件,且所述容纳腔形成在该内壳件的研磨罩上。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机构包含配置在内壳件中的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延伸设置在容纳腔内,以接合于所述粉碎机构。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上罐部的顶端配置有一防溅罩,所述防溅罩的中部形成有一贯通于进料口的开口;所述上罐部的侧端对应开设有一通孔,用于在所述出料口外接一排料管道。
作为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加速排料机构,所述加速排料机构能够驱使置于容纳腔内的垃圾废料进行加速移转,来与所述粉碎机构相协作实施碎料,并沿所述出料口方向快速排出处理后的垃圾废料。
根据下文对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参考随附附图),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将变得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新型垃圾处理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新型垃圾处理器的剖示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新型垃圾处理器的拆解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垃圾处理器的内壳件的研磨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的剩余内壳件与粉碎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在其他视角下的部分拆解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垃圾处理器的内壳件中的剖示意。
图标:
1-本体;11-进料口;12-出料口;13-容纳腔;14-罐状外壳;141-上罐部;1411-通孔;142-下罐部;15-内壳件;16-进水口;17-防溅罩;18导料槽;
2-驱动机构;21-电机;
3-粉碎机构;31-研磨组件;311-刀盘;3111-研磨锤;3112-触发坡面;3113-研磨孔;3114-拱型刀片;312-研磨环;3121-研磨口;3122-杯口沿;32-切料组件;321-刀具;
4-加速排料机构;41-转盘;42-叶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实施例
结合图1至图6,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型垃圾处理器,包括具有进料口11和出料口12的本体1以及配置在本体1的驱动机构2和粉碎机构3。本体1内部形成有一容纳腔13,容纳腔13与进料口11、出料口12相贯通。驱动机构2与粉碎机构3相连,以提供动力至驱使粉碎机构3进行碎料操作。其中,粉碎机构3包含研磨组件31和切料组件32。沿进料方向,研磨组件31、切料组件32依次接合在驱动机构2上,并容置于容纳腔13中。研磨组件31包含多个间隔设置刀盘311和沿周向环设在各刀盘311的一研磨环312,刀盘311配置在驱动机构2的输出端,且其能够以转动的方式将垃圾废料离心甩动至研磨环312上实施研磨操作。切料组件32包含与刀盘311同轴转动的刀具321,且刀具321分别配置在刀盘311的下方侧,用以进一步切碎研磨后的垃圾废料。
上述实施例中,所提供的新型垃圾处理器,适于厨余垃圾的操作处理,其可以对进入容纳腔13的垃圾废料实施多方式以及多次数的碎料处理。其中,通过研磨组件31先行对沿进料口11进入容纳腔13的垃圾废料进行研磨操作,其刀盘311能够以转动的方式将废料离心甩动至位于周侧的研磨环312上进行研磨。并通过将切料组件32的刀具321设置在各个刀盘311的下方侧,从而对研磨后的废料进一步实施切碎操作,使得对垃圾废料的粉碎更彻底,且研磨效果显著。另外,位于上方侧的研磨组件31先于切料组件32进行碎料操作,一方面提升了研磨效率,另一方面能够有效防护切料组件32的刀具结构。
如图3和图7所示,切料组件32的刀具321均配置成一字刀刃状,各刀具321在初始状态下的水平朝向各不相同,且各刀具321与其对应刀盘311的底面间隙配合。从而,刀具321间隔配置在对应刀盘311的底面位置,能够起到良好的刀具防护作用,并且,刀具321和刀盘311之间同轴转动,以针对性的配合将位于其中的垃圾废料做进一步粉碎处理,其效果尤为显著。
又如图5、图6和图7所示,在一种实施例中,该研磨组件31具有两个刀盘311。且位于上方的刀盘311的顶面设有研磨锤3111。研磨锤3111凸起设置于顶面,以对进入该研磨组件31的垃圾废料协作甩动。并且,由于刀盘311的轴线转动使得部分垃圾废料朝向研磨环312移动,另外绝大部分的垃圾废料受到刀盘311上的研磨锤3111的击打作用,共同协作将垃圾废料离心甩动至研磨环312上进行研磨。
具体地,多个研磨锤3111可拆装的规则排布在刀盘311上,并具有倾斜设置的触发坡面3112。如图5和图7所示,至少两个研磨锤3111以中心对称的方式各自横置在刀盘311的顶面上,其触发坡面3112能够增大与垃圾废料的接触面积,以提升击打效率。
如图5所示,其中,研磨环312构造为具有上下开口的杯状结构,且其主体上开设有形状各异的研磨口3121,研磨口3121贯穿于主体的内外侧。具体地,该杯状结构的上端侧朝外延伸形成有杯口沿3122,以利于嵌合组装至容纳腔13上。刀盘311以封堵该杯口结构的下端侧的方式设置并可相对研磨环312转动,研磨环312的主体与容纳腔13的腔壁之间设有让位空间。特别的,研磨环312与本体1的容纳腔13相嵌合紧固,使得其研磨更具备稳固性,以及,刀盘311和研磨环312这样的组配方式,使得容置在研磨组件31内的废料能够充分进行研磨操作,直至研磨、破碎至废料到达预设的研磨口3121的范围内,才能够允许从让位空间传输至下一切碎工序中。
其中,经由让位空间掉入至刀盘311底面侧的废料,能够在刀具321和刀盘311之间的配合下进行碾磨、切碎,以对研磨后的垃圾废料实施高效的碎料处理,直至从出料口12输出处理好的废料。
如图6和图7所示,正对进料口11的刀盘311(其配置有研磨锤3111)大致封堵住研磨环312的下端侧,使得允许研磨后的废料沿研磨口3121进入至让位空间以及两刀盘311的间隔空间内,从而能够在刀具321和刀盘311、以及刀盘311和刀盘311之间的配合下进行碾磨、切碎,以对研磨后的垃圾废料实施高效的碎料处理,直至从出料口12输出处理好的废料。其中,另一刀盘311的外周缘与研磨环312的底边缘相间隙配合。尤为关键的,另一刀盘311的端面铺设有多个贯穿设置的研磨孔3114,且各研磨孔3114规格一致,且其尺寸小于研磨环312的研磨口3121的尺寸,以进一步提供更为精细的研磨操作,提升废料处理效率。并且,至少部分研磨孔3114上罩设有一拱型刀片3114,该拱型刀片3114以半围合的方式拱起配置在各研磨孔3114上,以形成有切割刃来进一步实施碎料处理,并沿半围合所形成的通道进出刀盘311。
如图3所示,本体1包括罐状外壳14和内壳件15。外壳由上罐部141和下罐部142以可盖合的方式相螺接组配,进料口11和出料口12均设于上罐部141,下罐部142用以支承内壳件15,且容纳腔13形成在该内壳件15上的研磨罩内。从而,罐状外壳14起到防护以及集中处理的目的,上罐部141和下罐部142的拆装更利于装置的日常维护、使用,且独立设置的内壳件15上所形成的容纳腔13位于其上端侧,使得内壳件15在组装至外壳内后,容纳腔13能够与上罐部141的进料口11相衔接配合,便利于垃圾废料的直接倒入处理。
其中,驱动机构2包含配置在内壳件15中的电机21,电机21的输出轴延伸设置在容纳腔13内,以接合于粉碎机构3。具体地,研磨组件31的刀盘311以及切料组件32的刀具321依次配置在电机21的输出轴上,跟随电机21进行同步运转。对于电机21的具体转子配置和外接电源等结构,在此不做限制。
另外,上罐部141的顶端配置有一防溅罩17,防溅罩17的中部形成有一贯通于进料口11的开口。其中,防溅罩17更利于厨余垃圾的倒入,该防溅罩17为现有技术,具体可参阅本申请人的在先申请的专利文件(申请号为CN201911062400.4)。并且,上罐部141的侧端对应开设有一通孔1411,用于在出料口12外接一排料管道18,利于高效的将处理好的垃圾废料从容纳腔13中排出。
如图3和图4所示,内壳件15的研磨罩上开设有一连通至容纳腔13的进水口16,且进水口16邻近设于进料口11一侧。通过开设的进水口16,在进行工作时,能够自行排水冲洗,不仅加强研磨、切碎效果,还能对容纳腔13进行冲洗。其中,进水口16可外接进水管来进行水源供给。
又如图6至图8,本实施例中,该垃圾处理器还包括加速排料机构4。加速排料机构4能够驱使置于容纳腔13内的垃圾废料进行加速移转,来与粉碎机构3相协作实施碎料,并沿出料口12方向快速排出处理后的垃圾废料。粉碎机构3、加速排料机构4配置成同轴转动,且沿进料方向依次接合在驱动机构2上,并容置于容纳腔13中。加速排料机构4被构造为利于垃圾废料沿进料口11至出料口12在该容纳腔13内导向传输的叶轮结构。
上述实施例中,提供了适于厨余垃圾操作使用的垃圾处理器,能够对进入容纳腔13的垃圾废料自动地实施碎料处理,其操作简单且处理效率高。并且,通过设有与粉碎机构3同轴转动设置的加速排料机构4,使得可以更为彻底粉碎垃圾废料,同时引入加速排料机构4所提供的外力来增强废料的传输效率和排出效率。其中,加速排料机构4配置在容纳腔13内以对所容置在其中的废料进行强制传输及排料,以高速运转的方式来进行粉碎操作,且在排料过程中能够给予动力,更彻底、高效的将废料从容纳腔13中排出至外部,利于用户的操作、使用。
如图6和图7所示,加速排料机构4包含转盘41和多个叶片42。叶片42一体形成在转盘41的上下端面,并规则排布呈该叶轮结构。叶片42其一端对接至转盘41的中心并以弧形弯曲的方式使其另一端延伸向转盘41的边缘。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构成该叶轮结构的叶片42配置成鼓风式的扇叶,使得转盘41在转动后能够驱使扇叶提供给容纳腔13以风力,更佳适于引导干类垃圾废料的破碎处理。而在下述其中一实施方式中,通过容纳腔13底部积水的方式,使得构成该叶轮结构的叶片42配置成旋转式的排水叶片42,来适配于引导湿类垃圾废料的破碎处理,具体请参考相关的阐述说明。
其中,叶片42至少设有四个,且每一叶片42均凸起在转盘41的上下端面。各叶片42之间沿转盘41中心对称设置。从而,将叶片42布设呈利于垃圾废料沿预设路径传输导向,且该预设路径为废料在容纳腔13内的朝向粉碎机构3传输的破碎方向、以及处理后的废料在容纳腔13内朝向出料口12传输的排出方向。
如图4和图6所示,研磨组件31的刀盘311、切料组件32的刀具321、以及加速排料机构4的转盘41依次配置在电机21的输出轴上。另外,该垃圾处理器中连通至容纳腔13的进水口16是邻近设于进料口11一侧。且出料口12通过一导料槽18接合至容纳腔13的底部,加速排料机构4配置在紧邻容纳腔13的底部一侧,出料口12对应设在叶轮结构的切线方向。从而,通过开设的进水口16,在进行工作时,能够自行排水冲洗,不仅加强研磨、切碎效果,还能对容纳腔13进行冲洗。尤其的,容纳腔13底部与出料口12通过导料槽18相衔接,且导料槽18被构造成利于自上而下排料至外部的弯曲弧状,并与转盘41上的叶片42所提供的引流导向相适配承接,显著提升排出量。关键的是,出料口12贯通配置在容纳腔13的一侧,并正对设置在叶轮结构的切线方向,在叶轮结构提供离心转动后能够快速地将废料沿切线方向输入至出料口12,以便于快速排出废料,且进一步提升容纳腔13的碎料速率。
与上述实施例中鼓风式扇叶所不同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构成该叶轮结构的叶片42配置成旋转式的排水叶片42,且进水口16所供给的冲洗液至少是能够沉积在容纳腔13底部,并具有一高于转盘41的液面高度,以使得排水叶片42能够以排出方式来引导废料做高速离心旋转,且碎料效果显著提升,极大的满足了湿类垃圾废料的处理。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新型垃圾处理器,包括:
具有进料口和出料口的本体,所述本体内部形成有一容纳腔,所述容纳腔与进料口、出料口相贯通;
配置在所述本体的驱动机构和粉碎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粉碎机构相连,以提供动力至驱使所述粉碎机构进行碎料操作;
其特征在于,
所述粉碎机构包含研磨组件和切料组件;沿进料方向,所述研磨组件、切料组件依次接合在所述驱动机构上,并容置于所述容纳腔中;
所述研磨组件包含多个间隔设置的刀盘和沿周向环设在各刀盘的一研磨环,所述刀盘配置在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且其能够以转动的方式将垃圾废料离心甩动至研磨环上实施研磨操作;所述切料组件包含与刀盘同轴转动的刀具,且所述刀具分别配置在刀盘的下方侧,用以进一步切碎研磨后的垃圾废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垃圾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具配置成一字刀刃状,各刀具在初始状态下的水平朝向各不相同,且各刀具与其对应刀盘的底面间隙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垃圾处理器,其特征在于,具有两个所述刀盘,且位于上方的刀盘其顶面设有研磨锤,所述研磨锤凸起设置于顶面,以对进入该研磨组件的垃圾废料协作甩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垃圾处理器,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研磨锤可拆装的规则排布在刀盘上,并具有倾斜设置的触发坡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垃圾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环构造为具有上下开口的杯状结构,且其主体上开设有形状各异的研磨口,所述研磨口贯穿于主体的内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垃圾处理器,其特征在于,该杯状结构的上端侧朝外延伸形成有杯口沿,以利于嵌合组装至容纳腔上;所述刀盘以封堵该杯口结构的下端侧的方式设置并可相对研磨环转动,所述研磨环的主体与容纳腔的腔壁之间设有让位空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垃圾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括罐状外壳和内壳件;所述外壳由上罐部和下罐部以可盖合的方式相螺接组配,所述进料口和出料口均设于上罐部,所述下罐部用以支承所述内壳件,且所述容纳腔形成在该内壳件的研磨罩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垃圾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含配置在内壳件中的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延伸设置在容纳腔内,以接合于所述粉碎机构。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垃圾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罐部的顶端配置有一防溅罩,所述防溅罩的中部形成有一贯通于进料口的开口;所述上罐部的侧端对应开设有一通孔,用于在所述出料口外接一排料管道。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垃圾处理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速排料机构,所述加速排料机构能够驱使置于容纳腔内的垃圾废料进行加速移转,来与所述粉碎机构相协作实施碎料,并沿所述出料口方向快速排出处理后的垃圾废料。
CN202121653792.4U 2021-07-20 2021-07-20 一种新型垃圾处理器 Active CN2152532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53792.4U CN215253234U (zh) 2021-07-20 2021-07-20 一种新型垃圾处理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53792.4U CN215253234U (zh) 2021-07-20 2021-07-20 一种新型垃圾处理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253234U true CN215253234U (zh) 2021-12-21

Family

ID=794931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653792.4U Active CN215253234U (zh) 2021-07-20 2021-07-20 一种新型垃圾处理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25323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420305B2 (ja) 乾燥廃棄物用の破砕機
KR20150000356U (ko) 싱크대용 음식물쓰레기 분쇄기
CN207079676U (zh) 新型垃圾处理器
CN215917651U (zh) 一种具备加速粉碎功能的垃圾处理器
CN215253234U (zh) 一种新型垃圾处理器
CN212702273U (zh) 一种垃圾粉碎装置
CN216149962U (zh) 一种餐厨垃圾粉碎装置及应用其的餐厨垃圾处理设备
CN215507156U (zh) 垃圾处理器
CN208032733U (zh) 食物垃圾处理器
CN113445587A (zh) 一种具备加速粉碎功能的垃圾处理器
JP4228483B2 (ja) ディスポーザー
CN110976010B (zh) 一种垃圾处理粉碎机
CN219240735U (zh) 垃圾处理器
CN219240734U (zh) 垃圾处理器
CN113136928A (zh) 家用厨余垃圾处理器
CN201516366U (zh) 食物垃圾处理器
CN219547933U (zh) 一种垃圾处理器
CN219060226U (zh) 垃圾处理器
CN110984313A (zh) 一种锯碎式厨余垃圾处理器
CN219060225U (zh) 垃圾处理器
CN218933332U (zh) 垃圾处理器
CN211774260U (zh) 一种锯碎式厨余垃圾处理器
CN218622446U (zh) 垃圾处理器
CN215507115U (zh) 一种垃圾处理器
CN215506918U (zh) 垃圾处理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