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248765U - 一种煤矿井下综采用电缆无扭卷收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煤矿井下综采用电缆无扭卷收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248765U
CN215248765U CN202121072543.6U CN202121072543U CN215248765U CN 215248765 U CN215248765 U CN 215248765U CN 202121072543 U CN202121072543 U CN 202121072543U CN 215248765 U CN215248765 U CN 2152487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le
transmission shaft
roller
auxiliary fixing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07254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沙建荣
胥瑜民
任永利
王振涛
白明
侯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107254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2487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2487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24876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oring, Repeated Paying-Out, And Re-Storing Of Elongated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一种煤矿井下综采用电缆无扭卷收器公开了一种能够避免矿用电缆在卷收过程中自身发生扭转,保证矿用电缆紧密均匀卷收,同时能够通过弹性限位环达到矿用电缆在卷收过程中的平稳卷收的效果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底座侧边缘上固定置有两个主固定座和两个辅固定座,两个主固定座和两个辅固定座一一对应,两个辅固定座顶部均开有卡扣槽,两个卡扣槽之间通过弹性限位环相连接,对应主固定座的顶部和辅固定座的顶部通过传动轴相连接,传动轴的一端贯穿主固定座的顶部,传动轴的另一端贯穿辅固定座的顶部,传动轴的另一端上固定置有角度传感器,两个传动轴上均铰接有套筒,两个所述套筒分别置于对应主固定座和辅固定座顶部之间。

Description

一种煤矿井下综采用电缆无扭卷收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一种煤矿井下综采用电缆无扭卷收器涉及一种对皮带运输机上的煤块和矸石进行运输时,避免煤块和矸石从运输机上滚落的装置,属于煤矿输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能够避免矿用电缆在卷收过程中自身发生扭转,保证矿用电缆紧密均匀卷收,同时能够通过弹性限位环保持矿用电缆在卷收过程中的平稳卷收的效果的装置。
背景技术
煤矿井下综采与露天开采相比,煤矿井下综采技术的难度要高得多,因为大多数煤矿都埋藏在地下,现大多采用井下综采方式,煤矿井下综采时经常会用到矿用电缆,由于矿用电缆又长又重,人工卷收矿用电缆难度比较大,一般会通过一些装置进行辅助卷收矿用线缆,这些装置通过自动驱动装置进行矿用电缆的自动排列卷收,虽然解决了人工卷收矿用电缆难度大的问题,但是在卷收矿用电缆过程中,矿用电缆自身可能会发生扭转,使得卷收机构不能紧密均匀的卷收电缆或造成电缆损坏。
公告号CN209554555U公开了一种矿用电缆线卷收放装置包括电缆线卷收放结构和电缆收放排缆结构,所述的电缆线卷收放结构包括机架,机架包括底座和设置在底座中心的支撑框架,所述电缆收放排缆结构包括U型支座,以U型支座的中轴线轴对称设置有收线排缆部和放线排缆部,所述收线排缆部和放线排缆部均包括传动连杆、摆杆、调节连杆、推拉杆、凹型卡槽和电缆套;该装置通过电缆套引导电缆进行有序卷收,但是该装置的电缆套只起到了引导电缆的作用,仍然存在在卷收矿用电缆过程中,矿用电缆自身可能会发生扭转,使得卷收机构不能紧密均匀的卷收电缆或造成电缆损坏。
公告号CN211846734U公开了一种煤矿用电缆线卷收放装置,包括框架、连接箱、驱动电机、控制箱、移动装置、放线装置、收线装置、收线轴、放线轴,所述收线轴左侧固定连接收线装置,所述放线轴左侧固定连接有放线装置,且放线装置与收线装置上下对称设置,该装置通过放线装置和收线装置对电缆进行有序收放,但是该装置没有考虑到电缆在收放过程中,由于外力作用可能会导致电缆跳动,从而脱离预设收放轨迹。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一种煤矿井下综采用电缆无扭卷收器提供了一种能够避免矿用电缆在卷收过程中自身发生扭转,保证矿用电缆紧密均匀卷收,同时能够通过弹性限位环达到矿用电缆在卷收过程中的平稳卷收的效果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一种煤矿井下综采用电缆无扭卷收器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一种煤矿井下综采用电缆无扭卷收器由弹性限位环、辊轮、卡扣槽、主固定座、辅固定座、底座、支撑管、控制器、固定杆、驱动马达、复位辊、角度传感器、传动轴、连接块、支撑杆、套筒和平键组成,底座侧边缘上固定置有两个主固定座和两个辅固定座,两个主固定座和两个辅固定座一一对应,两个辅固定座顶部均开有卡扣槽,两个卡扣槽之间通过弹性限位环相连接;
对应主固定座的顶部和辅固定座的顶部通过传动轴相连接,传动轴的一端贯穿主固定座的顶部,传动轴的另一端贯穿辅固定座的顶部,传动轴的另一端上固定置有角度传感器;
两个传动轴上均铰接有套筒,两个所述套筒分别置于对应主固定座和辅固定座顶部之间,其中一个套筒上置有平键;
两个套筒上均等角度固定置于多个支撑杆的一端,相邻支撑杆的另一端之间通过连接块铰接有辊轮,多个所述辊轮配合形成一个圆环,两个所述圆环之间存在间隙,所述间隙的宽度小于电缆的直径;
底座上固定置有控制器,控制器置于两个角度传感器正下方,所述控制器通过两个支撑管和两个角度传感器相连接,底座上垂直置于两个固定杆的一端,两个固定杆的另一端均往两个圆环之间的间隙方向折弯40°到60°;
两个所述固定杆的另一端通过之间铰接有复位辊,所述复位辊的表面高于固定杆的另一端,远离的控制器的固定杆的另一端上置有驱动马达,驱动马达的驱动轴和复位辊的辊轴相连接。
有益效果。
一、能够避免矿用电缆在卷收过程中自身发生扭转,保证矿用电缆紧密均匀卷收。
二、能够通过弹性限位环达到矿用电缆在卷收过程中的平稳卷收的效果。
三、结构简单,方便实用。
四、 成本低廉,便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煤矿井下综采用电缆无扭卷收器的立体结构图;
图2本实用新型一种煤矿井下综采用电缆无扭卷收器的辊轮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一种煤矿井下综采用电缆无扭卷收器的结构示意图,其仅仅展示了传动轴剖开的连接情况;
图4本实用新型一种煤矿井下综采用电缆无扭卷收器工作的立体结构图。
附图中
其中为:弹性限位环1,辊轮2,卡扣槽3,主固定座4,辅固定座5,底座6,支撑管7,控制器8,固定杆9,驱动马达10,复位辊11,角度传感器12,传动轴13,连接块14,支撑杆15,套筒16,平键17,电缆18。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一种煤矿井下综采用电缆无扭卷收器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一种煤矿井下综采用电缆无扭卷收器由弹性限位环1、辊轮2、卡扣槽3、主固定座4、辅固定座5、底座6、支撑管7、控制器8、固定杆9、驱动马达10、复位辊11、角度传感器12、传动轴13、连接块14、支撑杆15、套筒16和平键17组成,底座6侧边缘上固定置有两个主固定座4和两个辅固定座5,两个主固定座4和两个辅固定座5一一对应,两个辅固定座5顶部均开有卡扣槽3,两个卡扣槽3之间通过弹性限位环1相连接;
进一步的,对应主固定座4的顶部和辅固定座5的顶部通过传动轴13相连接,传动轴13的一端贯穿主固定座4的顶部,传动轴13的另一端贯穿辅固定座5的顶部,传动轴13的另一端上固定置有角度传感器12;
进一步的,两个传动轴13上均铰接有套筒16,两个所述套筒16分别置于对应主固定座4和辅固定座5顶部之间,其中一个套筒16上置有平键17;
进一步的,两个套筒16上均等角度固定置于多个支撑杆15的一端,相邻支撑杆15的另一端之间通过连接块14铰接有辊轮2,多个所述辊轮2配合形成一个圆环,两个所述圆环之间存在间隙,所述间隙的宽度小于电缆18的直径;
进一步的,底座6上固定置有控制器8,控制器8置于两个角度传感器12正下方,所述控制器8通过两个支撑管7和两个角度传感器12相连接,底座6上垂直置于两个固定杆9的一端,两个固定杆9的另一端均往两个圆环之间的间隙方向折弯40°到60°;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固定杆9的另一端通过之间铰接有复位辊11,所述复位辊11的表面高于固定杆9的另一端,远离的控制器8的固定杆9的另一端上置有驱动马达10,驱动马达10的驱动轴和复位辊11的辊轴相连接;
使用时,初始状态下,弹性限位环1的一端固定在其中一个辅固定座5的卡扣槽3内,先将装置放置在卷收机构前面,同时将电缆18放在两个辊轮2支架之间的间隙上方,同时使复位辊11的表面与电缆18表面贴合,由于辊轮2为铰接设置,在电缆18在卷收时能够产生滚动摩擦,相比滑动摩擦的摩擦力更小,能够减少复位辊11和电缆18的损坏,然后将弹性限位环1的另一端置于另一个辅固定座5的卡扣槽3内,使的弹性限位环1包围在电缆18的上方,避免电缆18在卷收过程中拱起或跳出两个辊轮2支架之间,通过平键17启动装置,使电缆18随着辊轮2的滚动而进行卷收,当电缆18自身发生扭转时,扭转机构随之发生周向转动,此时角度传感器12能够检测到扭转角度,然后通过支撑管7里面的连接线把数据信息传递给控制器8,然后控制器8控制驱动马达10使复位辊11转动相应角度,通过复位辊11的滚动摩擦使电缆18复位,同时电缆18复位时的扭转力使辊轮2支架回复起始状态;
两个所述套筒16分别置于对应主固定座4和辅固定座5顶部之间的设计,能够对卷筒进行限位,避免套筒16在转动时脱离装置;
多个所述辊轮2配合形成一个圆的设计,能够使的装置的卷收速度始终保持一致,避免因卷收的速度不均而导致电缆18在卷收时松紧不一,影响卷收效果;
两个所述圆环之间存在间隙的设计,能够避免两个套筒16上分别对应的辊轮2转动时卡死,从而影响电缆18进行卷收;
所述间隙的宽度小于电缆18的直径的设计,能够避免电缆18落入间隙内,从而无法对线缆进行卷收;
所述控制器8通过两个支撑管7和两个角度传感器12相连接的设计,能够对控制器8和角度传感去之间的连接线进行防护,同时能够对角度传感器12进行支撑固定;
两个所述固定杆9的另一端通过之间铰接有复位辊11的设计,能够对复位辊11的两端进行限位,避免复位辊11在转动时脱离装置;
所述复位辊11的表面高于固定杆9的另一端的设计,能够避免在进行电缆18卷收时使受固定杆9导致电缆18线卡死,从而影响对电缆18的卷收效果;
达到能够保证矿用电缆18紧密均匀卷收,同时能够使电缆18在卷收过程中保持平稳的目的。
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置于”、“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折边连接、铆钉连接、销钉连接、粘结连接和焊接连接等固定连接方式,也可以是螺纹连接、卡扣连接和铰链连接等可拆卸连接方式,或者一体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Claims (5)

1.一种煤矿井下综采用电缆无扭卷收器,其特征是:由弹性限位环、辊轮、卡扣槽、主固定座、辅固定座、底座、支撑管、控制器、固定杆、驱动马达、复位辊、角度传感器、传动轴、连接块、支撑杆、套筒和平键组成,底座侧边缘上固定置有两个主固定座和两个辅固定座,两个主固定座和两个辅固定座一一对应,两个辅固定座顶部均开有卡扣槽,两个卡扣槽之间通过弹性限位环相连接,对应主固定座的顶部和辅固定座的顶部通过传动轴相连接,传动轴的一端贯穿主固定座的顶部,传动轴的另一端贯穿辅固定座的顶部,传动轴的另一端上固定置有角度传感器,两个传动轴上均铰接有套筒,两个所述套筒分别置于对应主固定座和辅固定座顶部之间,其中一个套筒上置有平键,两个套筒上均等角度固定置于多个支撑杆的一端,相邻支撑杆的另一端之间通过连接块铰接有辊轮,多个所述辊轮配合形成一个圆环,底座上固定置有控制器,控制器置于两个角度传感器正下方,所述控制器通过两个支撑管和两个角度传感器相连接,底座上垂直置于两个固定杆的一端,两个所述固定杆的另一端通过之间铰接有复位辊,远离的控制器的固定杆的另一端上置有驱动马达,驱动马达的驱动轴和复位辊的辊轴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井下综采用电缆无扭卷收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圆环之间存在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煤矿井下综采用电缆无扭卷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的宽度小于电缆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井下综采用电缆无扭卷收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固定杆的另一端均往两个圆环之间的间隙方向折弯40°到6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井下综采用电缆无扭卷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辊的表面高于固定杆的另一端。
CN202121072543.6U 2021-05-19 2021-05-19 一种煤矿井下综采用电缆无扭卷收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52487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072543.6U CN215248765U (zh) 2021-05-19 2021-05-19 一种煤矿井下综采用电缆无扭卷收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072543.6U CN215248765U (zh) 2021-05-19 2021-05-19 一种煤矿井下综采用电缆无扭卷收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248765U true CN215248765U (zh) 2021-12-21

Family

ID=794570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072543.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5248765U (zh) 2021-05-19 2021-05-19 一种煤矿井下综采用电缆无扭卷收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24876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937240B2 (en) Cable installation for pivoting a support structure for photovoltaic modules or comparable devices
CN212315224U (zh) 一种电缆卷筒的放线限位保护装置
CN215248765U (zh) 一种煤矿井下综采用电缆无扭卷收器
CN110863382A (zh) 一种恒张力放线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3794369U (zh) 收绳器
CN110844712B (zh) 一种岸电线缆管理装置
CN104136702A (zh) 用于使材料幅卷绕到轴上和从轴上退绕的装置
CN112209160A (zh) 一种多芯线缆铰设同步缠带一体式设备
CN216235408U (zh) 一种自动排缆的岸电电缆绞车
CN115893097A (zh) 一种煤矿井下电缆收卷装置
CN109733994A (zh) 一种起重机防摇系统
CN215159822U (zh) 一种输电用恒张力稳定不间断放线设备
CN216997022U (zh) 一种防乱线的盘线放线装置
CN210854749U (zh) 一种放卷钢丝拉直装置
CN110706866B (zh) 一种电缆对绞机
CN211141086U (zh) 一种束丝放线支架
JP4828756B2 (ja) 荷を取り扱うことに使用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CN210944295U (zh) 一种舞台钢丝引导装置
CN210735879U (zh) 一种牵引绳盘
CN211077993U (zh) 一种便于移动的电线电缆收卷装置
CN210710357U (zh) 一种针对线缆卷的钩爪装置
CN109119208B (zh) 一种小张力笼绞机线盘架
CN212893184U (zh) 一种铝包钢导线绞制用排线机
CN2097195U (zh) 自动盘式电缆卷绕装置
CN110606407A (zh) 一种舞台钢丝引导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22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