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243441U - 一种可用于凹面造型的软触饰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用于凹面造型的软触饰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243441U CN215243441U CN202120539889.6U CN202120539889U CN215243441U CN 215243441 U CN215243441 U CN 215243441U CN 202120539889 U CN202120539889 U CN 202120539889U CN 215243441 U CN215243441 U CN 21524344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ayer
- light
- soft touch
- pattern
- pattern lay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中公开了一种可用于凹面造型的软触饰件,涉及内饰件技术领域,其包括光源系统、骨架层、图案层、软触层以及表面装饰层,骨架层部分区域的材质为透明或半透明材质且骨架层位于光源系统上方,图案层包括有透光部分和不透光部分且图案层位于骨架层的上方,软触层位于骨架层与图案层之间以用于提供软触手感,软触层的材质为半透光材质,以使可见光能够通过软触层射入图案层;且软触层的正面和背面均覆盖有全透或半透胶膜,以使软触层的两侧分别通过胶膜与骨架层和图案层粘接在一起;通过实施本技术方案,可有效解决应用现有软触饰件在凹面或者大面积样件上容易出现包覆鼓包、松动及褶皱问题,可有效保证形成图案清晰且细腻。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内饰件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可用于凹面造型的软触饰件。
背景技术
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及消费者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汽车开始由纯粹的出行工具向移动生活空间发展;现在的汽车消费者不但对汽车在驾驶性和安全性方面有很高的要求,而且对汽车的车内空间要求也在不断升级,车内空间可用于家庭娱乐、车家互联、车机互联、人车互联等用途,从而提供更丰富的用户体验,既满足良好的装饰效果,赋予整车情感,同时具备全新的人机交互性能是汽车内饰的发展趋势。
现有汽车内饰表面基本功能单一,每个样件表面功能局限于触感、美观、功能需求等一个方面,无法满足汽车内饰对情感、功能级个性定制方面的集成化需求,即便有车内氛围灯,也往往是通过导光管直接将光投射在零件的表面或直接显示,而现有技术中类似的软质透光技术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其一造型限制大,多用于平面或凸面造型上,透光面积较小,在凹面或者大面积透光产品上应用时容易出现鼓包、松动、褶皱等问题;其二花纹图案不清晰,花纹不清晰,在汽车内饰上应用上受到很大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用于凹面造型的软触饰件,可有效解决应用现有软触饰件在凹面或者大面积样件上容易出现包覆鼓包、松动及褶皱问题,当光源被点亮时,表面图案清晰、明暗均匀的显现;当光源关闭时,表面呈现普通皮革或织物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用于凹面造型的软触饰件,包括
光源系统,所述光源系统用于提供均匀可见光;
骨架层,所述骨架层至少部分区域的材质为透明或半透明材质,且所述骨架层位于光源系统上方,以使光源系统发出的可见光能够通过所述骨架层;
图案层,所述图案层包括有透光部分和不透光部分,且所述图案层位于骨架层的上方,以使可见光通过所述图案层后能够形成所需的发光图案;
软触层,所述软触层位于骨架层与图案层之间以用于提供软触手感,所述软触层的材质为半透光材质,以使可见光能够通过软触层射入图案层;且所述软触层的正面和背面均覆盖有全透或半透胶膜,以使软触层的两侧分别通过胶膜与骨架层和图案层粘接在一起。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软触饰件还包括表面装饰层,且表面装饰层采用的材质为半透PVC或TPU或织物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用于提升软触饰件表面质感;所述图案层通过油墨附着在装饰表皮背面,减少光线在形成图案后的折射与散射,保证形成图案清晰度以及细腻度。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图案层的不透光部分至少为通过黑色油墨或油漆形成图案中的一种,所述图案层的透光部分至少为通过丝印或者移印或者镭雕工艺成型图形中的一种;作为优选,选用的丝印线条最小宽度做到0.35mm,选用的镭雕线条最小宽度可做到0.2mm,以保证呈现的图案清晰,线条明暗均匀的显现。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光源系统包括固定安装在安装支架上的光源、反光膜、导光板和匀光膜,其中所述反光膜和匀光膜分别位于导光板的底部下表面和顶部上表面,且反光膜和匀光膜分别与导光板粘接在一起,以使光源提供的光线照射至导光板上并通过匀光膜形成均匀可见光进入骨架层;本技术方案提供的光源通过安装支架设置在导光板的侧向,通过反射与折射使光源发出的可见光能够均匀的从匀光膜一面射出。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导光板在靠近反光膜的底部表面非均匀布置有半球形或菱形反光微齿,由通过反光微齿破坏光线在光导区域内全反射,将光线均匀反射至光导无微齿结构的顶部表面,均匀透出以使能够提供均匀可见光。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反光膜为白色PET漫反射膜,用于将射出导光板底部的光线反射回导光板内,进而能够集中从导光板顶部表面投射,减少光线流失,增加模组效率;进一步地,所述匀光膜基材为白色PET,主要依靠扩散层中随机分散且不同尺寸的散射粒子对进入扩散涂层内的入射光线进行充分散射,以使能够形成均匀面光源,对扩散膜下背光模组原件的瑕疵、光斑进行遮盖。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光源系统通过卡接、螺钉或焊接中的任何一种方式与所述骨架层连接,安装便捷,应用于汽车内饰中,既满足良好的装饰效果,赋予整车情感,安装便捷且操作方便。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光源为能够提供多色可见光的LED灯或者灯光模组;作为优选,光源为布置在导光板侧向的多颗RGB LED灯珠,并通过PWM(脉冲宽度调制技术)控制光的颜色与亮度,其控制技术及灯光的呈现原理均为现有技术,其并不为本申请的发明点,故在此不做赘述。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胶膜采用的材质为聚氨酯有机溶剂或者氯丁橡胶有机溶剂或者苯乙烯有机溶剂或者聚氨酯水溶剂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本技术方案通过在软触层正面和背面覆胶膜,并将位于骨架层和图案层之间的软触层分别与骨架层和图案层粘接在一起,胶膜的设计一方面可有效解决应用现有软触饰件在凹面或者大面积样件上容易出现包覆鼓包、松动、褶皱问题,另一方面胶膜采用全透或者半透材质能够减小光通量损失,保证形成图案清晰。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软触层采用的材质为3Dmesh或泡棉或织物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该结构设计可使得软触饰件具有较好的软触手感,且光线通过软触层照射到图案层,可减少受表面装饰层折射或散射的影响而导致图案不清晰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软触饰件将软触层设于骨架层与图案层之间,可有效避免传统图案层设计所导致光线经过图案层与软触层后受表皮层折射与散射而导致花纹边缘模糊化及花纹不清晰的问题,改进后的软触饰件减少了光线在形成图案后的折射与散射,可有效保证形成图案清晰且细腻。
2.本实用新型软触饰件在软触层正面和背面覆盖有全透或半透胶膜,以使软触层的两侧分别通过胶膜与骨架层与图案层粘接在一起,可有效解决应用现有软触饰件在凹面或者大面积样件上容易出现包覆鼓包、松动及褶皱问题,适用于平面或凸面造型上,当光源被点亮时,表面图案清晰、明暗均匀的显现;当光源关闭时,表面呈现普通皮革或织物效果。
3.本实用新型软触饰件提供的光源系统通过合理布置光源位置以及导光板、反光膜和匀光膜位置,同时在导光板在靠近反光膜的底部表面非均匀布置有半球形或菱形反光微齿,能够实现在大型曲面上均匀发光,提供均匀可见光。
4.本实用新型软触饰件提供的图案层采用在表面装饰层背面通过油墨丝印或者镭雕工艺及其它形成大面积图案图形,且将图案层通过油墨附着在装饰表皮背面,丝印线条最小宽度做到0.35mm,镭雕线条最小宽度可做到0.2mm,可有效提升表面质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软触饰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光源系统的结构布置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自光源系统发出的均匀可见光依次进入骨架层、软触层、图案层及表面装饰层的截面示意图。
图中:1-光源;2-反光膜;3-导光板;4-匀光膜;5-骨架层;6-胶膜A;7-软触层;8-胶膜层B;9-图案层;10-表面装饰层;11-反光微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实施例一
请参考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用于凹面造型的软触饰件,该软触饰件包括光源系统、骨架层5、图案层9以及软触层7,其中光源系统可以采用LED光源,用于提供均匀可见光,骨架层5至少部分区域的材质为透明或半透明材质,且骨架层5位于光源系统上方,以使光源系统发出的可见光能够通过骨架层5,图案层9包括有透光部分和不透光部分,且图案层9位于骨架层5的上方,以使可见光通过图案层9后能够形成所需的发光图案。
特别地,软触层7位于骨架层5与图案层9之间以用于提供软触手感,软触层7的材质为半透光材质,以使可见光能够通过软触层7射入图案层9;且软触层7的正面和背面均覆盖有全透或半透胶膜,以使软触层7的背面通过胶膜与骨架层5粘接在一起,软触层7的正面通过胶膜与图案层9粘接在一起,可有效解决应用现有软触饰件在凹面或者大面积样件上容易出现包覆鼓包、松动及褶皱问题。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软触饰件还包括表面装饰层10,表面装饰层10采用的材质为半透PVC或TPU或织物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用于提升软触饰件表面质感;且本实施例提供的图案层9可以通过油墨附着在装饰表皮背面,减少光线在形成图案后的折射与散射,保证形成图案清晰度以及细腻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图案层9的不透光部分至少为通过黑色油墨或油漆形成图案中的一种,图案层9的透光部分至少为通过丝印或者移印或者镭雕工艺成型图形中的一种,从而光线通过图案层9后能够形成所需的发光图案;作为优选,选用的丝印线条最小宽度做到0.35mm,选用的镭雕线条最小宽度可做到0.2mm,以保证呈现的图案清晰,线条明暗均匀的显现。
在一些实施例中,骨架层5采用PC材料或ABS材料或PMMA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使光源系统发出的可见光可以通过并减少光通过骨架层5的通量损失;作为优选,软触层7采用的材质为3Dmesh或泡棉或织物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该结构设计可使得软触饰件具有较好的软触手感,且光线通过软触层7照射到图案层9,可减少受表面装饰层10折射或散射的影响而导致图案不清晰的情况;本实施例提供的胶膜包括有位于软触层7背面的胶膜A6以及位于软触层7正面的胶膜B8,其中胶膜A6和胶膜B8采用的材质可以为聚氨酯有机溶剂或者氯丁橡胶有机溶剂或者苯乙烯有机溶剂或者聚氨酯水溶剂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本实施例通过在软触层7正面和背面覆胶膜,并将软触层7、骨架层5以及图案层9的布置位置进行了改进,使得位于骨架层5和图案层9之间的软触层7分别通过胶膜与骨架层5和图案层9粘接在一起,胶膜的设计一方面可有效解决应用现有软触饰件在凹面或者大面积样件上容易出现包覆鼓包、松动、褶皱问题,另一方面胶膜采用全透或者半透材质能够减小光通量损失,保证形成图案清晰。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结合图1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用于凹面造型的软触饰件,为提供均匀可见光,本实施例提供的光源系统包括固定安装在安装支架上的光源1、反光膜2、导光板3和匀光膜4,其中光源1为能够提供多色可见光的LED灯或者灯光模组,本实施例提供的光源1为通过安装支架固定布置在导光板3侧向的多颗RGB LED灯珠,并通过PWM(脉冲宽度调制技术)控制光的颜色与亮度,其控制技术及灯光的呈现原理均为现有技术,并不为本申请的发明点,故在此不做赘述;进一步地,反光膜2和匀光膜4分别位于导光板3的底部下表面和顶部上表面,本实施例提供的反光膜2通过双面胶与导光板3底部下表面粘接在一起,匀光膜4通过双面胶与导光板3顶部上表面粘接在一起,骨架层5位于匀光膜4上方,以使光源1提供的光线照射至导光板3上并通过匀光膜4形成均匀可见光进入骨架层5,通过反射与折射使光源1发出的可见光能够均匀的从匀光膜4一面射出。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本实施例提供的导光板3选用的材料为PMMA材料或PC材料,导光板3在靠近反光膜2的底部表面非均匀布置有半球形或菱形反光微齿11,由通过反光微齿11破坏光线在光导区域内全反射,将光线均匀反射至光导无微齿结构的顶部表面,均匀透出以使能够提供均匀可见光;本实施例提供的匀光膜4基材为白色PET,主要依靠扩散层中随机分散且不同尺寸的散射粒子对进入扩散涂层内的入射光线进行充分散射,以使能够形成均匀面光源,对扩散膜下背光模组原件的瑕疵、光斑进行遮盖;此外,本实施例提供的反光膜2为白色PET漫反射膜,用于将射出导光板3底部的光线反射回导光板3内,进而能够集中从导光板3顶部表面投射,减少光线流失,增加模组效率。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可用于凹面造型的软触饰件具有结构简单但配合巧妙合理的特点,能够针对性解决应用现有软触饰件在凹面或者大面积样件上容易出现包覆鼓包、松动及褶皱问题,适用于平面或凸面造型上,当光源1被点亮时,表面图案清晰、明暗均匀的显现;当光源1关闭时,表面呈现普通皮革或织物效果;且可有效避免传统图案层设计所导致光线经过图案层与软触层后受表皮层折射与散射而导致花纹边缘模糊化及花纹不清晰的问题,本实施例提供的图案层采用在表面装饰层背面通过油墨丝印或者镭雕工艺及其它形成大面积图案图形,且将图案层通过油墨附着在装饰表皮背面,丝印线条最小宽度做到0.35mm,镭雕线条最小宽度可做到0.2mm,可有效提升表面质感,改进后的软触饰件减少了光线在形成图案后的折射与散射,可有效保证形成图案清晰且细腻,在内饰件技术领域,尤其是应用于具有凸面造型及大面积透光造型上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极好的推广使用价值,适合推广应用。
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附图被认为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所公开的技术内容,不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就可以对其中一些技术特征做出一些替换和变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可用于凹面造型的软触饰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光源系统,所述光源系统用于提供均匀可见光;
骨架层,所述骨架层至少部分区域的材质为透明或半透明材质,且所述骨架层位于光源系统上方,以使光源系统发出的可见光能够通过所述骨架层;
图案层,所述图案层包括有透光部分和不透光部分,且所述图案层位于骨架层的上方,以使可见光通过所述图案层后能够形成所需的发光图案;
软触层,所述软触层位于骨架层与图案层之间以用于提供软触手感,所述软触层的材质为半透光材质,以使可见光能够通过软触层射入图案层;且所述软触层的正面和背面均覆盖有全透或半透胶膜,以使软触层的两侧分别通过胶膜与骨架层和图案层粘接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用于凹面造型的软触饰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触饰件还包括表面装饰层,所述图案层通过油墨附着在装饰表皮背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用于凹面造型的软触饰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图案层的不透光部分至少为通过黑色油墨或油漆形成图案中的一种,所述图案层的透光部分至少为通过丝印或者移印或者镭雕工艺成型图形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可用于凹面造型的软触饰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系统包括固定安装在安装支架上的光源、反光膜、导光板和匀光膜,其中所述反光膜和匀光膜分别位于导光板的底部下表面和顶部上表面,且反光膜和匀光膜分别与导光板粘接在一起,以使光源提供的光线照射至导光板上并通过匀光膜形成均匀可见光进入骨架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用于凹面造型的软触饰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在靠近反光膜的底部表面非均匀布置有半球形或菱形反光微齿。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用于凹面造型的软触饰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膜为白色PET漫反射膜,用于将射出导光板底部的光线反射回导光板内。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用于凹面造型的软触饰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系统通过卡接、螺钉或焊接中的任何一种方式与所述骨架层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用于凹面造型的软触饰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为能够提供多色可见光的LED灯或者灯光模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539889.6U CN215243441U (zh) | 2021-03-16 | 2021-03-16 | 一种可用于凹面造型的软触饰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539889.6U CN215243441U (zh) | 2021-03-16 | 2021-03-16 | 一种可用于凹面造型的软触饰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243441U true CN215243441U (zh) | 2021-12-21 |
Family
ID=795051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0539889.6U Active CN215243441U (zh) | 2021-03-16 | 2021-03-16 | 一种可用于凹面造型的软触饰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243441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895643A (zh) * | 2021-03-16 | 2021-06-04 | 成都航天模塑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可用于凹面造型的软触饰件 |
-
2021
- 2021-03-16 CN CN202120539889.6U patent/CN215243441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895643A (zh) * | 2021-03-16 | 2021-06-04 | 成都航天模塑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可用于凹面造型的软触饰件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895643A (zh) | 一种可用于凹面造型的软触饰件 | |
CN209142050U (zh) | 一种可透光饰件 | |
CN207274074U (zh) | 一种透光饰件 | |
CN109204182B (zh) | 一种汽车装饰件的制作方法和汽车装饰件 | |
CN111347730A (zh) | 一种实现触控与氛围灯光的透光表皮包覆件 | |
CN209484460U (zh) | 一种图案隐藏式氛围灯 | |
CN215243441U (zh) | 一种可用于凹面造型的软触饰件 | |
CN114179714A (zh) | 汽车星空顶棚 | |
CN110356336A (zh) | 一种渐变发光仪表板装饰面板结构 | |
CN202966147U (zh) | 一种发光门槛踏板装置 | |
CN217074241U (zh) | 一种汽车皮革软包智能表面饰件 | |
US11721249B2 (en) | Trim element comprising an integrated display area | |
CN212653996U (zh) | 一种实现触控与氛围灯光的透光表皮包覆件 | |
CN215042562U (zh) | 透光汽车内饰板及汽车 | |
CN216014219U (zh) | 含有装饰面板的显示屏 | |
CN218805624U (zh) | 一种朦胧透光型汽车内饰发光件 | |
CN212447368U (zh) | 装饰板组件及具有该装饰板组件的汽车 | |
CN211809417U (zh) | 一种汽车内饰仪表台饰板 | |
CN216886469U (zh) | 一种智能触控透光装饰件及车辆 | |
CN219153929U (zh) | 一种皮革透光型汽车内饰发光件 | |
CN112356786A (zh) | 触控软质内饰包覆产品及车辆 | |
CN115214199A (zh) | 一种透光饰件及具有其的车辆 | |
JP2003254796A (ja) | 車両用計器 | |
KR101595513B1 (ko) | 패턴라이팅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 |
CN216734131U (zh) | 具有智能表面的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Address after: 610100 Aerospace North Road, Longquanyi District, Sichuan, Chengdu Patentee after: Chengdu Aerospace Mold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610100 Aerospace North Road, Longquanyi District, Sichuan, Chengdu Patentee before: CHENGDU SPACE MOULD AND PLASTIC Co.,L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