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221128U - 一种新型线束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线束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221128U
CN215221128U CN202121726934.5U CN202121726934U CN215221128U CN 215221128 U CN215221128 U CN 215221128U CN 202121726934 U CN202121726934 U CN 202121726934U CN 215221128 U CN215221128 U CN 2152211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acer
housing
harness connector
shell
me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72693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建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Koni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Koni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Koni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Koni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72693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2211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2211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2211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可简化密封结构的新型线束连接器,包括:信号传递部;环套在至少部分所述信号传递部外的金属壳体;固定环套在至少部分所述金属壳体外的间隔件;容纳至少部分所述间隔件的塑料外壳;通过低温低压注塑成型的树脂制的密封连接结构;所述密封连接结构包括填充在所述间隔件和所述塑料外壳之间的填充部,所述填充部与所述间隔件、所述塑料外壳相粘接。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线束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新型线束连接器,更涉及射频连接器中的FAKRA连接器。
背景技术
FAKRA连接器专为汽车应用而设计,一般用于汽车工业RF射频信号连接器、GPS定位系统、卫星收音机、车载互联网接入。FAKRA连接器通常借助于紧固件可拆地装配于固定座上,且其主要由保护壳、内屏蔽壳、塑胶插芯以及中心导体等几部分构成。
目前,FAKRA连接器的装配工艺比较复杂,一般需要将连接器外套设密封圈后插入塑料外壳,而且需要在后端放入防水垫片以及金属堵头进行密封,最后通过热缩管将线缆和连接器之间套接。不仅导致FAKRA连接器的密封措施复杂,而且装配工艺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线束连接器,以能够简化密封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装配工艺简单的新型线束连接器。
为实现上述至少一个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线束连接器,其中,包括:
信号传递部;
环套在至少部分所述信号传递部外的金属壳体;
固定环套在至少部分所述金属壳体外的间隔件;
容纳至少部分所述间隔件的塑料外壳;
通过低温低压注塑成型的树脂制的密封连接结构;所述密封连接结构包括填充在所述间隔件和所述塑料外壳之间的填充部,所述填充部与所述间隔件、所述塑料外壳相粘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信号传递部包括:中心导体、与所述中心导体电连接的引出部;所述金属壳体套设所述中心导体和/或部分所述引出部外;所述引出部具有位于所述密封连接结构外的部分。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引出部包括线缆;所述线束连接器还包括:位于所述塑料外壳外并粘接套设在所述线缆外的外套部。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密封连接结构为一体注塑成型结构;所述间隔件为塑料材质壳体。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间隔件贴合套设在所述金属壳体外;所述间隔件容纳所述间隔件的腔体形状配置为与所述金属壳体的被容纳部分的外部形状相同。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金属壳体具有收缩部、位于所述收缩部远离所述外套部一侧的前部、位于所述收缩部靠近所述外套部一侧的后部;所述前部的内部横截面积大于所述收缩部的内部横截面积;所述后部的内部横截面积大于所述收缩部的内部横截面积;所述间隔件具有与所述收缩部相匹配贴合的外收缩部、与所述前部匹配贴合的外前部、与所述后部匹配贴合的外后部。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金属壳体包括相垂直的前管部与后管部;所述前管部套设在所述中心导体内将中心导体收纳;部分所述引出部在所述后管部内延伸至与所述中心导体电连接;所述前管部和所述后管部具有连接部位;所述连接部位位于所述间隔件内。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塑料外壳具有前端口;所述金属壳体远离所述前端口的一端位于所述间隔件外并位于所述密封连接结构内;所述金属壳体靠近所述前端口的一端至少不伸出所述间隔件。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间隔件的端部具有容纳孔;所述前管部穿过所述容纳孔与所述后管部相对接;所述容纳孔的一端形成供所述前管部插入的开口,所述容纳孔的另一端为封堵端。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间隔件具有相扣合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沿所述前管部的长度方向扣合在所述金属壳体外;所述容纳孔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的端部,所述第二壳体的端部将所述容纳孔的一端遮盖封堵。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中的其中一个具有卡扣,另一个具有与所述卡扣相扣合的扣部。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中的其中一个还具有插入凸起,另一个具有供所述插入凸起伸入的导槽。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新型线束连接器为FAKRA连接器。
一种新型线束连接器,包括:
中心导体;
环套在所述中心导体外的金属壳体;
容纳所述金属壳体的塑料外壳;所述塑料外壳具有前端以及后端;所述塑料外壳的前端具有端口;所述金属壳体的后端和所述金属壳体之间具有填充空间;
一体成型结构的密封连接结构;至少部分所述密封连接结构填充在所述填充空间中,将所述塑料外壳的后端和所述金属壳体之间密封填充。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部分所述密封连接结构位于所述塑料外壳的外部。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该新型线束连接器还包括线缆;所述线缆的一端在所述密封连接结构内伸入所述金属壳体中与所述中心导体电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密封连接结构包括位于填充空间内的填充部以及位于填充空间外的外套部;所述外套部在所述线缆的延伸方向上位于所述填充部的远离所述塑料外壳一侧。
一种新型线束连接器,包括:
中心导体;
环套在所述中心导体外的金属壳体;
容纳所述金属壳体的塑料外壳;
与所述中心导体电连接的线缆;
一体成型结构的密封连接结构;所述密封连接结构包括填充在所述金属壳体和所述塑料外壳之间的填充部以及位于所述塑料外壳外将所述线缆套设的外套部。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密封连接结构和所述塑料外壳之间粘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密封连接结构为热熔胶固化成型的一体结构。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线缆具有外绝缘层;所述密封连接结构远离所述塑料外壳的一端直接粘接于所述外绝缘层外。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密封连接结构将部分所述金属壳体套设。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部分所述密封连接结构套设在所述塑料外壳和所述金属壳体之间。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金属壳体具有与所述线缆同向延伸的后管部;所述线缆伸入到所述后管部内与所述中心导体电连接;所述填充部填充在所述后管部的一端和所述塑料外壳的内壁之间。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金属壳体还具有与所述后管部相垂直的前管部;所述中心导体同轴固定于所述前管部内。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密封连接结构在所述线缆延伸方向上向外延伸出所述塑料外壳的长度大于所述金属壳体延伸出所述塑料外壳的长度。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密封连接结构还包括后盖部;所述后盖部盖合在所述塑料外壳的后端上。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新型线束连接器通过设有一体成型结构密封连接结构,该密封连接结构将塑料外壳和金属壳体之间密封填充,进而可以简化线束连接器的密封结构。
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新型线束连接器通过在金属壳体外设置一间隔件,将金属壳体上的缝隙等对接部位与密封连接结构相隔开,避免密封连接结构成型时损坏金属壳体的电磁屏蔽效果。
参照后文的说明和附图,详细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实施方式,指明了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可以被采用的方式。应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在范围上并不因而受到限制。
针对一种实施方式描述和/或示出的特征可以以相同或类似的方式在一个或更多个其它实施方式中使用,与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相组合,或替代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
应该强调,术语“包括/包含”在本文使用时指特征、整件、步骤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整件、步骤或组件的存在或附加。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新型线束连接器立体图。
图2是图1的后视图。
图3是图2的A-A剖面图。
图4是图1的间隔件装配立体图。
图5是图4的另一示意图。
图6是图4的爆炸图。
图7是图4与塑料壳体装配示意图。
图8是图7的爆炸图。
附图标记说明:100、塑料外壳;101、前端;102、后端;1011、前端口; 200、中心导体;300、线缆;301、芯线;400、金属壳体;401、前管部;402、后管部;4025、前部;4026、收缩部;4027、后部;500、密封连接结构;501、填充部;502、外套部;503、后盖部;600、间隔件;601、第一壳体;6011、扣部;6012、导槽;602、第二壳体;6021、卡扣;6022、插入凸起;650、外前部;651、外收缩部;652、外后部;6015、容纳孔;6025、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另一个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另一个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线束连接器,该线束连接器为射频连接器,具体的,该线束连接器包括但不限于FAKRA连接器。
在本实施例中,该线束连接器包括:信号传递部;环套在至少部分所述信号传递部外的金属壳体400;固定环套在至少部分所述金属壳体400外的间隔件600;容纳至少部分所述间隔件600的塑料外壳100;通过低温低压注塑成型的树脂制的密封连接结构500。其中,密封连接结构500与金属壳体400、间隔件600相粘接,构成不可拆卸结构,形成信号传递部的外部壳体。
其中,所述密封连接结构500包括填充在所述间隔件600和所述塑料外壳100之间的填充部501。所述填充部501与所述间隔件600、所述塑料外壳100相粘接。所述信号传递部包括:中心导体200、与所述中心导体200电连接的引出部。所述金属壳体400套设所述中心导体200和/或部分所述引出部外。所述引出部具有位于所述密封连接结构500外的部分。
所述引出部包括线缆300。线缆300自密封连接结构500伸出。所述线束连接器还包括:位于所述塑料外壳100外并粘接套设在所述线缆300外的外套部502。在其他实施例中,引出部还可以为在线束连接器尾端伸出的插针。密封连接结构500成型套设于插针外,部分插针形成插端裸露于密封连接结构500外。
金属壳体400为冲压弯折成型结构,在弯折对接处会容易产生缝隙,在进行密封连接结构500的注塑时胶液容易经缝隙进入到金属壳体400内,导致缝隙增大,影响金属壳体400的磁场屏蔽效果,并且,还容易损伤金属壳体400内部结构或连接结构(例如金属壳体400与屏蔽层之间的贴合接触状态)。
本实施例的线束连接器通过在金属壳体400外设置一间隔件600,将金属壳体400上的缝隙等对接部位与密封连接结构500相隔开,避免密封连接结构500成型时损坏金属壳体400的电磁屏蔽效果,通过利用间隔件600增大注塑胶液到达金属壳体400的距离,进而将金属壳体400保护,避免胶液进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密封连接结构500为一体注塑成型结构。所述间隔件600为塑料材质壳体,尤其为硬质塑料壳体。所述间隔件600贴合套设在所述金属壳体400外。所述间隔件600容纳所述间隔件600的腔体形状配置为与所述金属壳体400的被容纳部分的外部形状相同。所述间隔件600被配置为与所述金属壳体400相同形状。
间隔件600为硬质材料也可以为软质材料,本申请并不作限制。在其他实施例中,间隔件600还可以为绕制在金属壳体400外的扎带(例如胶带)结构或软质橡胶套,通过绕制在金属壳体400外或者套设在金属壳体400外将金属壳体400上的缝隙或者冲压缺陷遮挡,与注塑胶液进行间隔,形成对金属壳体400的保护。
所述金属壳体400包括相垂直的前管部401与后管部402。前管部401和后管部402为分体结构,相连接构成L形状的金属壳体400。前管部401和后管部402可以均为一体成型结构。后管部402可以为冲压折弯成型。所述前管部401套设在所述中心导体200内将中心导体200收纳。部分所述引出部(线缆300内的芯线301)在所述后管部402内延伸至与所述中心导体200电连接。
所述金属壳体400具有收缩部4026、位于所述收缩部4026远离所述外套部502一侧的前部4025、位于所述收缩部4026靠近所述外套部502一侧的后部4027;所述前部4025的内部横截面积大于所述收缩部4026的内部横截面积;所述后部4027的内部横截面积大于所述收缩部4026的内部横截面积。
前管部401为直管结构。更具体的,前管部401为圆柱形管。后管部402为与前管部401相垂直的直管结构,在长度方向上后管部402横截面积发生改变,并收缩形成一位于两端之间的收缩部4026。前部4025、收缩部4026以及后部4027设置于后管部402上。为适应金属壳体400构造,所述间隔件600具有与所述收缩部4026相匹配贴合的外收缩部651、与所述前部4025匹配贴合的外前部650、与所述后部4027匹配贴合的外后部652。
需要说明的是,以距离前端口1011远近定义前后,两个部件或部位中,距离前端口1011更近的位于前,距离前端口1011更远的位于后。
金属壳体400具有对接部位或连接部位(例如弯折后的金属片上的对接缝)。间隔件600将至少部分对接部与填充部501相间隔。间隔件600遮盖于金属壳体400的对接部位或连接部位上,避免胶液进入到金属壳体400内而影响磁屏蔽效果。
为方便装配在金属壳体400上,所述间隔件600的端部具有容纳孔6015。所述前管部401穿过所述容纳孔6015与所述后管部402相对接。容纳孔6015为圆柱形孔,容纳孔6015的长度方向与间隔件600的长度方向相垂直。后管部402的端部为一弧形对接处,并在弧形对接处设有背板,以供前管部401的后端102抵住,将前管部401后端102封堵。前管部401嵌入到弧形对接处并抵在背板上,与前管部401形成对接。
容纳孔6015为盲孔。容纳孔6015的前端101开口并在后端102封堵。其中,所述容纳孔6015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601的端部,所述第二壳体602的端部将所述容纳孔6015的一端遮盖封堵,所述容纳孔6015的另一端形成供所述前管部401插入的开口。第二壳体602的前端101具有将容纳孔6015的后端102遮盖封堵的遮挡板6025。遮挡板6025与连接端的背板相似,均为圆形板体。
前管部401和后管部402具有连接部位。间隔件600将对接部与填充部501相间隔。对接部容纳于间隔件600的内部。盲孔设计的容纳孔6015可以将前管部401和后管部402的对接部或连接部位进行容纳,避免前管部401和后管部402的对接部裸露。
所述塑料外壳100具有前端口1011。前端口1011位于塑料外壳100的前端101,作为一对插口以与另一部件相对插接。所述金属壳体400远离所述前端口1011的一端位于所述间隔件600外并位于所述密封连接结构500内。所述金属壳体400靠近所述前端口1011的一端至少不伸出所述间隔件600。
为方便间隔件600所述间隔件600具有相扣合的第一壳体601和第二壳体602。第一壳体601和第二壳体602具有对接平面。第一壳体601和第二壳体602通过平面对接,构成贴合密封,避免产生间隙。所述第一壳体601和所述第二壳体602沿所述前管部401的长度方向扣合在所述金属壳体400外。第一壳体601和第二壳体602均为一体注塑成型结构。第一壳体601和第二壳体602相对接,对接面紧密贴合,构成容纳金属壳体400的封闭空间。
所述第一壳体601和所述第二壳体602中的其中一个具有卡扣6021,另一个具有与所述卡扣6021相扣合的扣部6011。通过卡扣6021扣合在扣部6011上,将第一壳体601和第二壳体602相连接。扣部6011为设置在侧壁的凸起,钩状的扣部6011勾住在扣部6011的底面上,将第一壳体601和第二壳体602紧密连接。
为方便第一壳体601和第二壳体602相扣合,所述第一壳体601和所述第二壳体602中的其中一个还具有插入凸起6022,另一个具有供所述插入凸起6022伸入的导槽6012(例如槽孔)。插入凸起6022与导槽6012为过盈配合,通过插入凸起6022插入到导槽6012中,可以为第一壳体601和第二壳体602的扣合进行导向,同时增加新的连接点,实现第一壳体601和第二壳体602的紧密配合,减少二者的扣合间隙。
在本实施例中,卡扣6021以及插入凸起6022位于第二壳体602上,导槽6012及扣部6011位于第一壳体601上。卡扣6021以及扣部6011设置于间隔件600的收缩部4026。插入凸起6022以及导槽6012设置在间隔件600的前端101,靠近前管部401设置。通过设置卡扣6021以及扣部6011、插入凸起6022以及导槽6012可以便于第一壳体601和第二壳体602装配,将插入凸起6022与导槽6012对准后向下扣合即可完成间隔件600在金属壳体400上的装配,十分方便。
所述新型线束连接器还具有线缆300与所述中心导体200电连接。其中,线缆300的芯线301伸入到金属壳体400内与中心导体200相电连接。具体的,所述线缆300的一端在所述密封连接结构500内伸入所述金属壳体400中与所述中心导体200电连接。部分密封连接结构500包裹在线缆300外。
在本实施例中,为方便新型线束连接器的连接固定,塑料外壳100上还设有卡扣结构。较佳的,该卡扣结构可以可转动地套设在塑料外壳100上且轴向位置被限位在所述塑料外壳100上。所述塑料外壳100具有前端101以及后端102。所述塑料外壳100的前端101具有前端口1011。塑料外壳100的前端101可以为管体结构,塑料外壳100的前端101套设于金属壳体400和中心导体200外。中心导体200同轴设置在金属壳体400中,金属壳体400同轴设置在塑料外壳100的前端101的管腔中。
塑料外壳100的后端102为长方体结构,并且该长方体结构的后端102的背对端口105的后顶壁和一侧壁为敞口结构,从而在长方体结构的后端102形成一后敞口以及侧壁敞口。后敞口和侧壁敞口均为矩形开口,其中,后敞口与前端101的端口1011朝向相反的方向。低压注塑设备可以通过该敞口向塑料外壳100的后端102内部进行热熔胶的注入,待固化成型后形成密封连接结构500。所述密封连接结构还包括后盖部503。所述后盖部503盖合在所述塑料外壳的后端(的后敞口)上
所述塑料外壳100的后端102和所述金属壳体400之间具有填充空间。所述密封连接结构500为一体成型结构。至少部分所述密封连接结构500填充在所述填充空间中,将所述塑料外壳100的后端102和所述金属壳体400之间密封填充。部分所述密封连接结构500位于所述塑料外壳100的外部。所述密封连接结构500包括填充在所述金属壳体400或间隔件600与所述塑料外壳100之间的填充部501以及位于所述塑料外壳100外将所述线缆300套设的外套部502。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新型线束连接器通过设有一体成型结构密封连接结构500,该密封连接结构500将塑料外壳100和金属壳体400或间隔件600之间密封填充,进而可以简化新型线束连接器的密封结构。
所述密封连接结构500包括位于填充空间内的填充部501以及位于填充空间外的外套部502。填充部501的形状依据金属壳体400或间隔件600与塑料外壳100的后端102内壁之间空间(填充空间)形状而定。所述外套部502在所述线缆300的延伸方向上位于所述填充部501的远离所述塑料外壳100一侧。外套部502从侧壁敞口向后延伸,并将后端102的侧壁敞口封堵。密封连接结构500还具有盖板结构503,该盖板结构503盖合在塑料外壳100的后端102的后敞口上,并与后端102的侧壁板的端面相粘接密封。外套部502在塑料外壳100外将线材包裹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密封连接结构500和所述塑料外壳100之间粘接。所述密封连接结构500为热熔胶固化成型的一体结构。密封连接结构500在固化时与塑料外壳100的内壁形成粘接。填充部501在塑料外壳100内将金属壳体400包裹,并填充外部空间,从而实现金属壳体400与塑料外壳100之间的密封。
金属壳体400为金属屏蔽壳,其套设在中心导体200外,提升新型线束连接器的屏蔽性能,使得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免受外界磁场的干扰。另外,通过设有该金属外壳,可以提升新型线束连接器的结构强度,防止在安装中内部中心导体200被变形损坏,确保连接可靠性以及安装精度。
所述线缆300具有外绝缘层。线缆300具有芯线301,外绝缘层套设在芯线301外。所述密封连接结构500远离所述塑料外壳100的一端直接粘接于所述外绝缘层外。在芯线301外还设有(电磁)屏蔽层。其中,金属壳体400可以通过收缩部4026与线缆300的电磁屏蔽层303电性接触。芯线301和电磁屏蔽层之间还设有将二者间隔的内绝缘层。
在本实施例中,(部分)所述密封连接结构500将部分所述金属壳体400或间隔件600套设。部分所述密封连接结构500套设在所述塑料外壳100和所述金属壳体400或间隔件600之间,将所述塑料外壳100的后端102和所述金属壳体400或间隔件600之间填满密封,并且还可以将金属壳体400以及间隔件600的位置固定,提升结构强度。所述金属壳体400具有伸出所述塑料外壳100的外端。所述密封连接结构500套设在所述外端外。
所述金属壳体400具有与所述线缆300同向延伸的后管部402。所述线缆300伸入到所述后管部402内与所述中心导体200电连接。所述填充部501填充在所述后管部402的一端和所述塑料外壳100的内壁之间。其中,所述金属壳体400还具有与所述连接部相垂直的前管部401。所述中心导体200同轴固定于所述容纳部内。
前管部401位于塑料外壳100前端101的套设管体内,二者同轴设置。金属壳体400为“L”形状的管体结构或筒状结构。金属壳体400提供中心导体200的容纳空间以及中心导体200与线缆300(的芯线301)的连接空间。
所述密封连接结构500在所述线缆300延伸方向上向外延伸出所述塑料外壳100的长度大于所述金属壳体400延伸出所述塑料外壳100的长度。金属壳体400的一端(从侧壁敞口)伸出塑料外壳100外,该外端被密封连接结构500包裹,并且,部分密封连接结构500直接套设在线缆300外,避免金属壳体400裸露。
在一个可行的实施例中,该新型线束连接器为直线型连接器,金属壳体400沿轴向延伸的后管部402(直管结构)。中心导体200、金属壳体400、线缆300均同轴设置。填充部501套设在金属壳体400和塑料外壳100(的后端102)之间,外套部502在塑料外壳100外套设在线缆300和金属壳体400外。
为提升密封防水性能,所述密封连接结构500还包括套设部。所述套设部套设于所述塑料外壳100的后端102外。相较于上述实施例,该实施例的密封连接结构500增加套设部,该套设部套设于所述塑料外壳100的后端102,进而在塑料外壳100后端102的内外两侧均设有密封连接结构500。
本文引用的任何数值都包括从下限值到上限值之间以一个单位递增的下值和上值的所有值,在任何下值和任何更高值之间存在至少两个单位的间隔即可。举例来说,如果阐述了一个部件的数量或过程变量(例如温度、压力、时间等)的值是从1到90,优选从20到80,更优选从30到70,则目的是为了说明该说明书中也明确地列举了诸如15到85、22到68、43到51、30到32等值。对于小于1的值,适当地认为一个单位是0.0001、0.001、0.01、0.1。这些仅仅是想要明确表达的示例,可以认为在最低值和最高值之间列举的数值的所有可能组合都是以类似方式在该说明书明确地阐述了的。
除非另有说明,所有范围都包括端点以及端点之间的所有数字。与范围一起使用的“大约”或“近似”适合于该范围的两个端点。因而,“大约20到30”旨在覆盖“大约20到大约30”,至少包括指明的端点。
披露的所有文章和参考资料,包括专利申请和出版物,出于各种目的通过援引结合于此。描述组合的术语“基本由…构成”应该包括所确定的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以及实质上没有影响该组合的基本新颖特征的其他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使用术语“包含”或“包括”来描述这里的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的组合也想到了基本由这些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构成的实施方式。这里通过使用术语“可以”,旨在说明“可以”包括的所描述的任何属性都是可选的。
多个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能够由单个集成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来提供。另选地,单个集成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可以被分成分离的多个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用来描述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的公开“一”或“一个”并不说为了排除其他的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
应该理解,以上描述是为了进行图示说明而不是为了进行限制。通过阅读上述描述,在所提供的示例之外的许多实施方式和许多应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都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教导的范围不应该参照上述描述来确定,而是应该参照所附权利要求以及这些权利要求所拥有的等价物的全部范围来确定。出于全面之目的,所有文章和参考包括专利申请和公告的公开都通过参考结合在本文中。在前述权利要求中省略这里公开的主题的任何方面并不是为了放弃该主体内容,也不应该认为发明人没有将该主题考虑为所公开的实用新型主题的一部分。

Claims (13)

1.一种新型线束连接器,其中,包括:
信号传递部;
环套在至少部分所述信号传递部外的金属壳体;
固定环套在至少部分所述金属壳体外的间隔件;
容纳至少部分所述间隔件的塑料外壳;
通过低温低压注塑成型的树脂制的密封连接结构;所述密封连接结构包括填充在所述间隔件和所述塑料外壳之间的填充部,所述填充部与所述间隔件、所述塑料外壳相粘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线束连接器,其中,所述信号传递部包括:中心导体、与所述中心导体电连接的引出部;所述金属壳体套设所述中心导体和/或部分所述引出部外;所述引出部具有位于所述密封连接结构外的部分。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线束连接器,其中,所述引出部包括线缆;所述线束连接器还包括:位于所述塑料外壳外并粘接套设在所述线缆外的外套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线束连接器,其中,所述密封连接结构为一体注塑成型结构;所述间隔件为塑料材质壳体。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线束连接器,其中,所述间隔件贴合套设在所述金属壳体外;所述间隔件容纳所述间隔件的腔体形状配置为与所述金属壳体的被容纳部分的外部形状相同。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线束连接器,其中,所述金属壳体具有收缩部、位于所述收缩部远离所述外套部一侧的前部、位于所述收缩部靠近所述外套部一侧的后部;所述前部的内部横截面积大于所述收缩部的内部横截面积;所述后部的内部横截面积大于所述收缩部的内部横截面积;所述间隔件具有与所述收缩部相匹配贴合的外收缩部、与所述前部匹配贴合的外前部、与所述后部匹配贴合的外后部。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线束连接器,其中,所述金属壳体包括相垂直的前管部与后管部;所述前管部套设在所述中心导体内将中心导体收纳;部分所述引出部在所述后管部内延伸至与所述中心导体电连接;所述前管部和所述后管部具有连接部位;所述连接部位位于所述间隔件内。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线束连接器,其中,所述塑料外壳具有前端口;所述金属壳体远离所述前端口的一端位于所述间隔件外并位于所述密封连接结构内;所述金属壳体靠近所述前端口的一端至少不伸出所述间隔件。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线束连接器,其中,所述间隔件的端部具有容纳孔;所述前管部穿过所述容纳孔与所述后管部相对接;所述容纳孔的一端形成供所述前管部插入的开口,所述容纳孔的另一端为封堵端。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新型线束连接器,其中,所述间隔件具有相扣合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沿所述前管部的长度方向扣合在所述金属壳体外;所述容纳孔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的端部,所述第二壳体的端部将所述容纳孔的一端遮盖封堵。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新型线束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中的其中一个具有卡扣,另一个具有与所述卡扣相扣合的扣部。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新型线束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中的其中一个还具有插入凸起,另一个具有供所述插入凸起伸入的导槽。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线束连接器,其中,所述新型线束连接器为FAKRA连接器。
CN202121726934.5U 2021-07-28 2021-07-28 一种新型线束连接器 Active CN2152211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26934.5U CN215221128U (zh) 2021-07-28 2021-07-28 一种新型线束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26934.5U CN215221128U (zh) 2021-07-28 2021-07-28 一种新型线束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221128U true CN215221128U (zh) 2021-12-17

Family

ID=794287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726934.5U Active CN215221128U (zh) 2021-07-28 2021-07-28 一种新型线束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22112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895533A (en) Waterproof plug for a connector
CN108695639B (zh) 连接器
US20140120763A1 (en) Connector
EP2874240B1 (en) Connector and connector connection structure
EP4164069A1 (en) Cable protection cover for increasing pull-out resistance
US5626489A (en) Sealed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CN107196112B (zh) 汽车高速连接器
US6689957B2 (en) Liquid-blocking connector
US10873165B2 (en) Electric cable assembly for human-powered vehicle
JP4590467B2 (ja) コネクタ
CN215221128U (zh) 一种新型线束连接器
KR102161914B1 (ko) 전기 케이블 상에 장착되고 오버 몰딩된 전기 커넥터를 구비한 전기 연결 조립체, 및 관련 제조 방법
CN214379022U (zh) 一种fakra连接器
KR102532871B1 (ko) 전기 커넥터의 제조 방법, 전기 커넥터 및 전자 디바이스
JP4248669B2 (ja) L形同軸プラグコネクタ
JPS63271872A (ja) シ−ルド型電気コネクタおよび結線方法
CN211829309U (zh) 连接器
JP3239328B2 (ja) 防水コネクタ
CN217768907U (zh) 射频连接器
CN111446574A (zh) 连接器
CN215955611U (zh) 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
CN215645147U (zh) 包覆式连接器
CN218997118U (zh) 一体式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系统
US20230119180A1 (en) Connector
CN218215863U (zh) 一种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