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215123U - 一种多孔加筋增强复合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孔加筋增强复合管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215123U CN215215123U CN202121116455.1U CN202121116455U CN215215123U CN 215215123 U CN215215123 U CN 215215123U CN 202121116455 U CN202121116455 U CN 202121116455U CN 215215123 U CN215215123 U CN 21521512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mposite pipe
- reinforced composite
- porous reinforced
- stud
- pip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igid Pipes And Flexible Pi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孔加筋增强复合管,包括管材底带和塑料型材,塑料型材螺旋缠绕在管材底带的外侧,形成外波纹形状,所述塑料型材包括中空的本体和立筋,所述立筋位于本体中且将本体内部的空腔一分为二,所述立筋中设置有纵向的通孔,所述塑料型材中设置有多根金属丝,金属丝与塑料型材同步进行螺旋缠绕。其不仅能提高生产速度,而且能提高管材搭接处的强度,提高复合管整体的环刚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缠绕复合管,是一种地埋管材,广泛应用于各种排水管道铺设。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号为ZL 201220119995.X,名称为一种带材及其制备的内肋增强螺旋缠绕管材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带材,包括面板、弧形体和立筋,所述弧形体位于面板的外侧且在所述面板和弧形体之间形成一空腔,所述立筋位于弧形体和面板之间的空腔中且将空腔一分为二,所述面板的两侧边为搭接部。所述的带材中的面板、弧形体和立筋是经一次挤塑成型的。管材本体是由所述带材经缠绕并融融焊接形成的管状体,所述弧形体在管材本体的外侧形成外波纹形状,并在管材本体的两端塑焊接有管接头。
上述的带材及其制备的内肋增强螺旋缠绕管材具备以下缺陷:
1、由于挤出成型的是带中空的及搭接边的带材,导致生产带材的时候中空腔内的热量无法释放,再加上两边的搭接部及立筋需要成型,所以生产这个带材的速度会很慢,无法实现真正的效益。
2、由于带材是先预成型的,然后将冷态的带材的两边搭接焊成的管材,管材搭接部是最薄弱的地方而且是露在管材的外部,受气候温度、运输及安装的变化影响很大,搭接部拉伸强度不够,很容易断裂,波纹呈弹簧状。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仅能提高生产速度,而且能提高管材搭接处的强度,提高复合管整体的环刚度的多孔加筋增强复合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多孔加筋增强复合管,包括管材底带和塑料型材,塑料型材螺旋缠绕在管材底带的外侧,形成外波纹形状,所述塑料型材包括中空的本体和立筋,所述立筋位于本体中且将本体内部的空腔一分为二,所述立筋中设置有纵向的通孔,所述塑料型材中设置有多根金属丝,金属丝与塑料型材同步进行螺旋缠绕。
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多孔加筋增强复合管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金属丝设置于塑料型材的立筋底部与本体的连接处。
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多孔加筋增强复合管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金属丝设置于塑料型材的立筋顶部与本体的连接处。
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多孔加筋增强复合管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金属丝设置于本体的底部两侧与管材底带的连接处。
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多孔加筋增强复合管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金属丝排列设置于本体的底部与管材底带的连接处。
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多孔加筋增强复合管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金属丝表面进行预处理。
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多孔加筋增强复合管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本体和立筋之间为共挤复合成型。
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多孔加筋增强复合管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本体为等腰三角形体、等腰梯形体、圆形体或方形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其立筋首先成型,从而能根据复合管所需的环刚度来确定立筋的高度与宽度,从而保证复合管的环刚度,立筋与本体相共挤复合成型,不仅利于热量的散发,还能大大提高挤出生产速度。
2、其塑料型材底部的中间部位与基带连接处相热态熔合缠绕,从而与复合管的薄弱处有效地热态复合成型,大大提高了复合管的强度和轴向拉拔力。
3、其塑料型材中设置有金属丝,螺旋缠绕的金属丝形成连续的螺旋丝圈,大大提高了复合管的环刚度,可以降低复合管的壁厚,从而减小米重。
4、其立筋中设置有纵向的通孔,从而减小了复合管的米重,并且能使生产时的线速度得到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例,也是图1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B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例,也是图1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C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实施例,也是图1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D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第四种实施例,也是图1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6中E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2中塑料型材的形状为方形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2中塑料型材的形状为等腰梯形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2中塑料型材的形状为圆形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管材底带,2、塑料型材,21、本体,22、立筋,23、通孔,3、金属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多孔加筋增强复合管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多孔加筋增强复合管,包括管材底带1和塑料型材2,塑料型材2螺旋缠绕在管材底带1的外侧,形成外波纹形状,所述塑料型材2包括中空的本体21和立筋22,所述本体21和立筋22之间为共挤复合成型。如图10、图11、图12所示,所述本体21为等腰三角形体、等腰梯形体、圆形体或方形体,在本实用新型中,对本体21的具体形状不作具体限定。所述立筋22位于本体21中且将本体21内部的空腔一分为二,所述立筋22中设置有纵向的通孔23,所述塑料型材2中设置有多根金属丝3,金属丝3与塑料型材2同步进行螺旋缠绕。所述金属丝3表面进行预处理,主要为拉毛处理。
第一个实施例: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金属丝3设置于塑料型材2的立筋22底部与本体21的连接处。
第二个实施例: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金属丝3设置于塑料型材2的立筋22顶部与本体21的连接处。
第三个实施例:如图6和图7所示,所述金属丝3设置于本体21的底部两侧与管材底带1的连接处。
第四个实施例:如图8和图9所示,所述金属丝3排列设置于本体21的底部与管材底带1的连接处。
在生产制造时,其立筋22首先成型,从而能根据复合管所需的环刚度来确定立筋22的宽度,从而保证复合管的环刚度,立筋22与本体21相共挤复合成型形成塑料型材2,不仅利于热量的散发,还能大大提高挤出生产速度。其立筋22中设置有纵向的通孔23,从而减小了复合管的米重,并且能使生产时的线速度得到提高。在塑料型材2制作时,在立筋22和本体21相共挤复合成型时,将金属丝3设置在相应位置,同步进行共挤复合,将金属丝3的表面进行预处理后,金属丝3牢牢地被固定于内部,金属丝3不易轴向移动,螺旋缠绕的金属丝3形成连续的螺旋丝圈,大大提高了复合管的环刚度,可以降低复合管的壁厚,从而减小米重。塑料型材2制造完成后,由长条形的基带缠绕并熔接形成管材底带1,再将塑料型材2底部的中间部位与基带连接处相热态熔合缠绕复合,所述塑料型材2在管材底带1的外侧形成外波纹形状,并在管材底带1的两端分别带有承口和插口,从而形成复合管。
上述的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创造的原理及其功效,以及部分运用的实施例,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多孔加筋增强复合管,包括管材底带和塑料型材,塑料型材螺旋缠绕在管材底带的外侧,形成外波纹形状,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型材包括中空的本体和立筋,所述立筋位于本体中且将本体内部的空腔一分为二,所述立筋中设置有纵向的通孔,所述塑料型材中设置有多根金属丝,金属丝与塑料型材同步进行螺旋缠绕。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孔加筋增强复合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丝设置于塑料型材的立筋底部与本体的连接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孔加筋增强复合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丝设置于塑料型材的立筋顶部与本体的连接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孔加筋增强复合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丝设置于本体的底部两侧与管材底带的连接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孔加筋增强复合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丝排列设置于本体的底部与管材底带的连接处。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多孔加筋增强复合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丝表面进行预处理。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多孔加筋增强复合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和立筋之间为共挤复合成型。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多孔加筋增强复合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为等腰三角形体、等腰梯形体、圆形体或方形体。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116455.1U CN215215123U (zh) | 2021-05-24 | 2021-05-24 | 一种多孔加筋增强复合管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116455.1U CN215215123U (zh) | 2021-05-24 | 2021-05-24 | 一种多孔加筋增强复合管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215123U true CN215215123U (zh) | 2021-12-17 |
Family
ID=794207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1116455.1U Active CN215215123U (zh) | 2021-05-24 | 2021-05-24 | 一种多孔加筋增强复合管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215123U (zh) |
-
2021
- 2021-05-24 CN CN202121116455.1U patent/CN215215123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090464B (zh) | 一种塑料加筋缠绕波纹管 | |
CN202125676U (zh) | 内肋增强外波纹型塑料缠绕结构壁管材 | |
KR100670554B1 (ko) | 고강도 구조 합성수지 파이프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 |
CN110630828A (zh) | 一种中空壁多孔加筋缠绕波纹管 | |
CN210716331U (zh) | 一种支撑式立筋缠绕波纹管 | |
CN215215123U (zh) | 一种多孔加筋增强复合管 | |
CN102689442B (zh) | 中空滚压成型内肋增强缠绕波纹管及制造工艺 | |
CN206130337U (zh) | 一种塑料加筋缠绕波纹管 | |
KR100749717B1 (ko) | 합성수지 나선관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 |
CN210716345U (zh) | 一种中空壁多孔加筋缠绕波纹管 | |
CN205401969U (zh) | 内肋增强型外波纹塑料管 | |
CN211875311U (zh) | 一种高筋螺旋波纹管 | |
CN215215130U (zh) | 一种内外双承压多孔骨架复合增强管 | |
CN104295815A (zh) | 一种缠绕波纹管及其制造方法 | |
CN101649933A (zh) | 加强型塑料双壁波纹管及其制造方法 | |
CN214466765U (zh) | 一种支撑式立筋缠绕增强型波纹管 | |
CN100478598C (zh) | 带金属加强筋的聚乙烯缠绕结构壁管材及其制造方法 | |
CN210716346U (zh) | 一种带有支撑筋的多孔加筋缠绕波纹管 | |
CN214324167U (zh) | 一种塑料缠绕高筋结构壁管 | |
CN212203426U (zh) | 一种钢带增强型中空缠绕结构壁的管材 | |
KR101966299B1 (ko) | 합성수지 나선관과 그 제조방법 | |
CN209991020U (zh) | 异形带材及缠绕型内肋波纹管及其生产的专用装置 | |
CN201053540Y (zh) | 带金属加强筋的聚乙烯缠绕结构壁管材 | |
CN217003439U (zh) | 一种塑料囊式加筋增强管 | |
CN211574432U (zh) | 一种外多边形增强波纹管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