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214032U - 基于红外检测的机房通风控制器 - Google Patents

基于红外检测的机房通风控制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214032U
CN215214032U CN202121469462.XU CN202121469462U CN215214032U CN 215214032 U CN215214032 U CN 215214032U CN 202121469462 U CN202121469462 U CN 202121469462U CN 215214032 U CN215214032 U CN 2152140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chine room
ventilation
computer lab
room body
controller bas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46946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泷
赵春平
谢华
甄晋元
孙亚飞
罗新会
卢先胜
范彩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gyuan Energy Investment Holdings (Jiangsu)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Yiyo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Yiyo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Yiyo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46946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2140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2140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2140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基于红外检测的机房通风控制器,包括机房本体,机房本体一侧底部开设有两个通风槽,通风槽内部设置有通风机构,机房内部顶部固定设置有冷风管,冷风管内部固定设置有多个导风组件,机房本体内部一侧设置有检测机构。本实用新型中当工作人员进入机房本体内部进行检修时,即工作人员经机门处进入机房内部并且行走与第一红外光栅和第二红外光栅之间,红外光栅检测到人进入机房后,中央控制器控制两个通风机构中的抽风扇进行工作,通过抽风扇将机房内部的空气排放至机房外部,使得机房内部形成负压,外部的空气经进风管进入机房本体内部,从而避免通风系统长久的使用,造成机房内部设备的加速老化。

Description

基于红外检测的机房通风控制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房通风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红外检测的机房通风控制器。
背景技术
机房传统的是指旧时手工、丝棉织业的工作场所和生产单位的统称,现在指的是电脑学习室;在IT业,机房普遍指的是电信、网通、移动、双线、电力以及政府或者企业等,存放服务器的,为用户以及员工提供IT服务的地方,保证机房温度在合理范围内是很重要的,会在机房中安装通风系统,机房通风系统中,控制器是机房生产使用时上不可缺少的一种装置,现有的厂房。
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传统的机房通风机构一般会持续性通风设备对机房进行通风工作,但是平时通风太勤其实会导致设备老化加速,不能满足实际的生产中通风的需要,并且通风机构对机房的通风散热效果不佳。
因此,发明基于红外检测的机房通风控制器很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基于红外检测的机房通风控制器,通过制冷机构、冷风管、通风机构和检测机构的配合使用,以解决平时通风太勤其实会导致设备老化加速和通风机构对机房的通风散热效果不佳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基于红外检测的机房通风控制器,包括机房本体,所述机房本体一侧底部开设有两个通风槽,所述通风槽内部设置有通风机构,所述机房本体内部顶部固定设置有冷风管,所述冷风管一侧固定设置固定箱,所述冷风管内部固定设置有多个导风组件,所述导风组件包括转轴,所述转轴上固定连接有导风板,所述转轴一端依次贯穿冷风管和固定箱并延伸至固定箱内部,所述转轴一端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所述固定箱内部设置螺杆,所述螺杆与从动齿轮啮合连接,所述螺杆一端固定设置有传动齿轮;
所述机房本体内部一侧设置有检测机构,所述检测机构包括第一红外光栅,所述第一红外光栅一侧设置有第二红外光栅,所述第一红外光栅和第二红外光栅分别固定设置在机房本体两侧内壁上且所述第一红外光栅和第二红外光栅沿机房本体轴线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通风机构包括安装管,所述安装管固定套设在通风槽内部,所述安装管内部设置有抽风扇,所述抽风扇上设置有多个支撑架,所述抽风扇通过支撑架与安装管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机房本体外部顶端设置有制冷机构,所述制冷机构输出端贯穿机房本体顶壁与冷风管一端连通。
优选的,所述安装管远离机房本体的一端设置有环形罩,所述环形罩呈导圆台状左小右大设置,所述环形罩一侧与安装管固定连接并通过安装管与机房本体内部相通。
优选的,所述机房本体一侧顶部开设有透气槽,所述机房本体一侧设置有进风管,所述进风管包括第一弧部、直连部和第二弧部,所述第一弧部、直连部和第二弧部依次固定连接使得进风管呈Z字构型。
优选的,所述机房本体外侧设置有设备箱,所述设备箱内部固定设置有伺服电机,所述机房本体上开设有通槽,所述伺服电机输出端固定设置有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和从动传动齿轮通过传动链传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机房本体靠近检测机构的一侧设置有机门,所述机门通过铰链与机房本体连接。
优选的,所述螺杆上等距均匀设置有多个支撑板,所述螺杆均贯穿多个所述支撑板,所述螺杆通过轴承与支撑板连接,所述支撑板与固定箱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导风组件等距均匀设置,多个所述导风组件中的转轴一端设置的从动齿轮均与螺杆啮连接,所述转轴与冷风管连接处均设置有轴承。
优选的,所述机房本体内壁一侧固定设置有中央控制器,所述中央控制器分别与第一红外光栅、第二红外光栅、制冷机构、电机和抽风扇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机房本体箱门处分别固定设置第一红外光栅和第二红外光栅,进而当工作人员进入机房本体内部进行检修时,即工作人员经机门处进入机房内部并且行走与第一红外光栅和第二红外光栅之间,通过红外光栅检测到人进入机房后,中央控制器控制两个通风机构中的抽风扇进行工作,通过抽风扇将机房内部的空气排放至机房外部,使得机房内部形成负压,由于机房一侧开设有透气槽,外部的空气经进风管进入机房本体内部,从而避免通风系统长久的使用,造成机房内部设备的加速老化,一定程度上可缓解设备老化的速度;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机房本体外部顶端固定设置制冷机构,制冷机构的输出端与冷风管连接,由于冷风管内部设置有多个导风组件,进而当需要对机房本体内部进行降温处理时,中央控制器控制制冷机构和伺服电机工作,制冷机构将冷气输送至冷风管中,由于多个导风组件中的转轴一端设置的从动齿轮均与螺杆啮连接,进而伺服电机通过传动链带动螺杆往复旋转,从而使得多个转轴带动导风板,进行往复地向左向右旋转运动,从而通过多个导风板将冷气较为均匀地分散至机房本体,使得机房内部的温度可以快速降温,避免高温影响机房内部设备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红外检测的机房通风控制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红外检测的机房通风控制器的右视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红外检测的机房通风控制器的正视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红外检测的机房通风控制器的俯视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图4中B处的放大图.
图中:1、机房本体;2、通风槽;3、冷风管;4、固定箱;5、转轴;6、导风板;7、从动齿轮;8、螺杆;9、传动齿轮;10、第一红外光栅;11、第二红外光栅;12、安装管;13、抽风扇;14、支撑架;15、制冷机构;16、环形罩;17、透气槽;18、进风管;19、设备箱;20、伺服电机;21、驱动齿轮;22、机门;23、支撑板;24、中央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照附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红外检测的机房通风控制器,包括机房本体1,所述机房本体1一侧底部开设有两个通风槽2,所述通风槽2内部设置有通风机构,所述机房本体1内部顶部固定设置有冷风管3,所述冷风管3一侧固定设置固定箱4,所述冷风管3内部固定设置有多个导风组件,所述导风组件包括转轴5,所述转轴5上固定连接有导风板6,所述转轴5一端依次贯穿冷风管3和固定箱4并延伸至固定箱4内部,所述转轴5一端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7,所述固定箱4内部设置螺杆8,所述螺杆8与从动齿轮7啮合连接,所述螺杆8一端固定设置有传动齿轮9;
所述机房本体1内部一侧设置有检测机构,所述检测机构包括第一红外光栅10,所述第一红外光栅10一侧设置有第二红外光栅11,所述第一红外光栅10和第二红外光栅11分别固定设置在机房本体1两侧内壁上且所述第一红外光栅10和第二红外光栅11沿机房本体1轴线对称设置。
进一步地,通风机构包括安装管12,所述安装管12固定套设在通风槽2内部,所述安装管12内部设置有抽风扇13,所述抽风扇13上设置有多个支撑架14,所述抽风扇13通过支撑架14与安装管12固定连接,在安装光内部设置抽风扇13,若是启动通风机构,通过抽风扇13将机房内部的空气抽出通过环形罩16排放至机房本体1外部,由于机房本体1的在关门状态下处于相对密封状态,从而在机房本体1内部形成负压,机房一侧开设有透气槽17,外部的空气经进风管18进入机房本体1内部,从而避免通风系统长久的使用,造成机房内部设备的加速老化,同时通风机构也能对机房本体1起到降温散热的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机房本体1外部顶端设置有制冷机构15,所述制冷机构15输出端贯穿机房本体1顶壁与冷风管3一端连通,若是通风机构不足以满足机房内部的降温作用,此时可通过中央控制器24控制制冷机构15和伺服电机20启动,制冷机构15将冷气输送至冷风管3中,由冷风管3和导风组件将冷气导入机房本体1内部中;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管12远离机房本体1的一端设置有环形罩16,所述环形罩16呈导圆台状左小右大设置,所述环形罩16一侧与安装管12固定连接并通过安装管12与机房本体1内部相通,环形罩16的为左小右大设置,进而环状一侧为弧形的曲面,在雨天时,曲面的设置可也快速导雨,使得弧形罩一定程度上能起到防雨的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机房本体1一侧顶部开设有透气槽17,所述机房本体1一侧设置有进风管18,所述进风管18包括第一弧部、直连部和第二弧部,所述第一弧部、直连部和第二弧部依次固定连接使得进风管18呈Z字构型,进风管18呈Z字构型,使得当外界空气经进风管18进入机房本体1内部时,由于进风管18的进风口是呈向下设置的,进而空气从进入口进入进风管18内部时,依次经过第二弧度部、直连部和第一弧度部,此种流通线路一定程度上可避免空气中的灰尘颗粒进入机房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机房本体1外侧设置有设备箱19,所述设备箱19内部固定设置有伺服电机20,所述机房本体1上开设有通槽,所述伺服电机20输出端固定设置有驱动齿轮21,所述驱动齿轮21和从动传动齿轮9通过传动链传动连接,由于多个导风组件中的转轴5一端设置的从动齿轮7均与螺杆8啮连接,进而伺服电机20通过传动链带动螺杆8往复旋转,从而使得多个转轴5带动导风板6,进行往复地向左向右旋转运动,从而通过多个导风板6将冷气较为均匀地分散至机房本体1,使得机房内部的温度可以快速降温;
进一步地,所述机房本体1靠近检测机构的一侧设置有机门22,所述机门22通过铰链与机房本体1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螺杆8上等距均匀设置有多个支撑板23,所述螺杆8均贯穿多个所述支撑板23,所述螺杆8通过轴承与支撑板23连接,所述支撑板23与固定箱4固定连接,支撑管用于支撑固定螺杆8;
进一步地,所述导风组件等距均匀设置,多个所述导风组件中的转轴5一端设置的从动齿轮7均与螺杆8啮连接,所述转轴5与冷风管3连接处均设置有轴承;
进一步地,所述机房本体1内壁一侧固定设置有中央控制器24,所述中央控制器24分别与第一红外光栅10、第二红外光栅11、制冷机构15、电机和抽风扇13电性连接,当工作人员进入机房本体1内部进行检修时,即工作人员经机门22处进入机房内部并且行走与第一红外光栅10和第二红外光栅11之间,通过红外光栅检测到人进入机房后,中央控制器24控制两个通风机构中的抽风扇13进行工作,从而避免通风系统长久的使用,造成机房内部设备的加速老化,也可单独的通过中央控制器24器控制通风机构对机房内部进行通风,此时通风机构主要目的为对机房进行散热。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如下: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当工作人员进入机房本体1内部进行检修时,即工作人员经机门22处进入机房内部并且行走与第一红外光栅10和第二红外光栅11之间,通过红外光栅检测到人进入机房后,中央控制器24控制两个通风机构中的抽风扇13进行工作,通过抽风扇13将机房内部的空气排放至机房外部,使得机房内部形成负压,由于机房一侧开设有透气槽17,外部的空气经进风管18进入机房本体1内部,从而避免通风系统长久的使用,造成机房内部设备的加速老化,同时也可以通过控制室内部的客户端控制中央控制器24启动通风机构,若是通风机构不足以满足机房内部的降温作用,此时可通过中央控制器24控制制冷机构15和伺服电机20启动,制冷机构15将冷气输送至冷风管3中,由于多个导风组件中的转轴5一端设置的从动齿轮7均与螺杆8啮连接,进而伺服电机20通过传动链带动螺杆8往复旋转,从而使得多个转轴5带动导风板6,进行往复地向左向右旋转运动,从而通过多个导风板6将冷气较为均匀地分散至机房本体1,使得机房内部的温度可以快速降温。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均可能利用上述阐述的技术方案对本实用新型加以修改或将其修改为等同的技术方案。因此,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进行的任何简单修改或等同置换,尽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基于红外检测的机房通风控制器,包括机房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房本体(1)一侧底部开设有两个通风槽(2),所述通风槽(2)内部设置有通风机构,所述机房本体(1)内部顶部固定设置有冷风管(3),所述冷风管(3)一侧固定设置固定箱(4),所述冷风管(3)内部固定设置有多个导风组件,所述导风组件包括转轴(5),所述转轴(5)上固定连接有导风板(6),所述转轴(5)一端依次贯穿冷风管(3)和固定箱(4)并延伸至固定箱(4)内部,所述转轴(5)一端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7),所述固定箱(4)内部设置螺杆(8),所述螺杆(8)与从动齿轮(7)啮合连接,所述螺杆(8)一端固定设置有传动齿轮(9);
所述机房本体(1)内部一侧设置有检测机构,所述检测机构包括第一红外光栅(10),所述第一红外光栅(10)一侧设置有第二红外光栅(11),所述第一红外光栅(10)和第二红外光栅(11)分别固定设置在机房本体(1)两侧内壁上且所述第一红外光栅(10)和第二红外光栅(11)沿机房本体(1)轴线对称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红外检测的机房通风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机构包括安装管(12),所述安装管(12)固定套设在通风槽(2)内部,所述安装管(12)内部设置有抽风扇(13),所述抽风扇(13)上设置有多个支撑架(14),所述抽风扇(13)通过支撑架(14)与安装管(12)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红外检测的机房通风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房本体(1)外部顶端设置有制冷机构(15),所述制冷机构(15)输出端贯穿机房本体(1)顶壁与冷风管(3)一端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红外检测的机房通风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管(12)远离机房本体(1)的一端设置有环形罩(16),所述环形罩(16)呈导圆台状左小右大设置,所述环形罩(16)一侧与安装管(12)固定连接并通过安装管(12)与机房本体(1)内部相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红外检测的机房通风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房本体(1)一侧顶部开设有透气槽(17),所述机房本体(1)一侧设置有进风管(18),所述进风管(18)包括第一弧部、直连部和第二弧部,所述第一弧部、直连部和第二弧部依次固定连接使得进风管(18)呈Z字构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红外检测的机房通风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房本体(1)外侧设置有设备箱(19),所述设备箱(19)内部固定设置有伺服电机(20),所述机房本体(1)上开设有通槽,所述伺服电机(20)输出端固定设置有驱动齿轮(21),所述驱动齿轮(21)和从动传动齿轮(9)通过传动链传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红外检测的机房通风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房本体(1)靠近检测机构的一侧设置有机门(22),所述机门(22)通过铰链与机房本体(1)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红外检测的机房通风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8)上等距均匀设置有多个支撑板(23),所述螺杆(8)均贯穿多个所述支撑板(23),所述螺杆(8)通过轴承与支撑板(23)连接,所述支撑板(23)与固定箱(4)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红外检测的机房通风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导风组件等距均匀设置,多个所述导风组件中的转轴(5)一端设置的从动齿轮(7)均与螺杆(8)啮连接,所述转轴(5)与冷风管(3)连接处均设置有轴承。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红外检测的机房通风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房本体(1)内壁一侧固定设置有中央控制器(24),所述中央控制器(24)分别与第一红外光栅(10)、第二红外光栅(11)、制冷机构(15)、电机和抽风扇(13)电性连接。
CN202121469462.XU 2021-06-30 2021-06-30 基于红外检测的机房通风控制器 Active CN2152140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69462.XU CN215214032U (zh) 2021-06-30 2021-06-30 基于红外检测的机房通风控制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69462.XU CN215214032U (zh) 2021-06-30 2021-06-30 基于红外检测的机房通风控制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214032U true CN215214032U (zh) 2021-12-17

Family

ID=794323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469462.XU Active CN215214032U (zh) 2021-06-30 2021-06-30 基于红外检测的机房通风控制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21403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959055U (zh) 一种防尘通风的新型变频器
CN215214032U (zh) 基于红外检测的机房通风控制器
CN218151586U (zh) 一种便于自降温的消防排烟风机控制箱
CN212114480U (zh) 一种防尘散热型电器柜
CN214070465U (zh) 一种智能建筑用集成管理设备控制台
CN217999928U (zh) 一种节能型冷水机组
CN220890603U (zh) 一种可外部监控压力的负压机组
CN219911271U (zh) 一种排烟风机降温机构
CN216199146U (zh) 一种离心式风机的风道结构
CN215892699U (zh) 一种电梯用负离子横流风机
CN215486680U (zh) 一种柜式离心风机箱
CN220493452U (zh) 一种中央空调节能控制柜
CN214837244U (zh) 一种节能排风扇
CN220489341U (zh) 一种绿色建筑通气节能设备
CN218544680U (zh) 一种车间用通风降温装置
CN219976615U (zh) 工业用蒸发制冷空调器
CN219587849U (zh) 一种耐高温工业风机
CN218163347U (zh) 一种降温效果的变频控制柜
CN219874738U (zh) 一种具有内循环除湿效果的控制柜
CN221727888U (zh) 一种低压母线散热型母线槽
CN220358247U (zh) 一种储能集装箱
CN217354822U (zh) 一种低噪音直流无刷冷却风扇总成
CN221633236U (zh) 一种用于抽油机的节能控制柜
CN221299556U (zh) 一种帽盖可调的屋顶风机
CN216556429U (zh) 一种风机液压润滑油站智能降温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711

Address after: No. 66, Renmin South Road, Dinggou Town, Jiangdu District, Y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25000

Patentee after: Yangzhou Carbo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1206, building 1, yuzhicheng, 501 Yingbin Road, Nanyuan street, Yuha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0000

Patentee before: Hangzhou Yiyo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606

Address after: Room 802-2, 8th Floor, Jiaqiang Building, No. 88 Jiangyun Road, Jiangning District,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0000 (Futu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ity)

Patentee after: Xingyuan Energy Investment Holdings (Jiangsu)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No. 66, Renmin South Road, Dinggou Town, Jiangdu District, Y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25000

Patentee before: Yangzhou Carbo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