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210510U - 一种桥底公路排水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桥底公路排水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210510U
CN215210510U CN202121005303.4U CN202121005303U CN215210510U CN 215210510 U CN215210510 U CN 215210510U CN 202121005303 U CN202121005303 U CN 202121005303U CN 215210510 U CN215210510 U CN 2152105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ad body
road
water
sides
underbrid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00530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霞
卢佩钰
姜文彬
于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Engineering Desig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Engineering Desig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Engineering Desig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Engineering Desig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00530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2105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2105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2105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桥底公路排水系统,包括第一道路本体、第二道路本体和中间道路本体,中间道路本体整体呈弧型结构且其凹陷进地面;第一道路本体与第二道路本体分别连接在中间道路本体两侧;第一道路本体与第二道路本体均倾斜设置,第一道路本体与中间道路本体连接点高于第一道路本体左端;第二道路本体与中间道路连接点高于第二道路本体右端;所述中间道路本体沿其宽度方向上,中间高两侧低;第一道路本体、第二道路本体和中间道路本体边缘位置均设置有护栏;位于中间道路本体两侧最低位置处设置有抽水装置。本实用新型在实际的使用中能够有效的防止路面积水,能够保证雨天车辆正常通行。

Description

一种桥底公路排水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路面排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桥底公路排水系统。
背景技术
道路从词义上讲就是供各种无轨车辆和行人通行的基础设施;按其使用特点分为公路、城市道路、乡村道路、厂矿道路、林业道路、考试道路、竞赛道路、汽车试验道路、车间通道以及学校道路等,古代中国还有驿道。另外还指达到某种目标的途径,事物发展、变化的途径。
为了满足汽车、火车、行人上下通行的需求,部分路段设置有下穿式立交桥及隧道等。然而遇到大雨天气时,积水往往不能及时排出,会导致低洼路面出现大量积水。当汽车通过下凹路段时,若积水深度过深会导致汽车熄火,导致汽车困在水中,造成一定的财产损失。更严重的是,当汽车熄火,车门打不开时,更有可能造成司机的生命危险,因此防止路面积水,有利于保障人民财产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桥底公路排水系统,其在实际的使用中能够有效的防止路面积水,能够保证雨天车辆正常通行。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桥底公路排水系统,包括第一道路本体、第二道路本体和中间道路本体,中间道路本体整体呈弧型结构且其凹陷进地面;第一道路本体与第二道路本体分别连接在中间道路本体两侧;
第一道路本体与第二道路本体均倾斜设置,第一道路本体与中间道路本体连接点高于第一道路本体左端;第二道路本体与中间道路连接点高于第二道路本体右端;
所述中间道路本体沿其宽度方向上,中间高两侧低;第一道路本体、第二道路本体和中间道路本体边缘位置均设置有护栏;位于中间道路本体两侧最低位置处设置有抽水装置。
进一步优化,中间道路本体表面沿其宽度方向设置有若干第一导水槽,中间道路本体两侧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第二导水槽,第一导水槽两端分别与两侧的第二导水槽连通。
其中,抽水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中间道路本体边缘最低位置处的下安装筒、安装在所述安装筒上端的井盖以及通过一支架安装在所述安安装筒底部的潜水泵;井盖上设置设置有进水孔,潜水泵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敞开式排水沟连接;
安装筒内上端设置有浮球开关,下端设置有传感器,浮球开关及传感器均与所述潜水泵连接。
进一步优化,安装筒底部呈半球形或者锥形结构,所述潜水泵为带有搅拌功能的潜水泵。
进一步优化,抽水装置还包括导板、滤板和滤箱,安装筒中部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滤箱设置在支撑板上,所述导板倾斜连接在井盖左侧,所述滤板位于导板的下方且倾斜设置在安装筒的右侧,滤板左端位于滤箱上方。
其中,支撑板上设置有滤水孔。
其中,支撑板上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滤箱的限位凸台。
进一步优化,安装筒内设置有垃圾检测传感器,垃圾检测传感器连接有信号发射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解决桥底下方凹陷道路的积水问题,在实际的使用中,第一道路本体与第二道路本体均倾斜设置,第一道路本体与中间道路本体连接点高于第一道路本体左端;第二道路本体与中间道路连接点高于第二道路本体右端;能够防止第一道路本体及第二道路本体上的雨水灌入中间道路本体上,能够有效的减少中间道路本体上的雨量;
同时,所述中间道路本体沿其宽度方向上,中间高两侧低;这样设置能够使得中间道路本体上的雨水能够向两侧流动,同时,由于中间道路本体整体呈弧型结构,这样,使得中间道路本体两侧均会形成一个最低点,便于雨水汇集在最低点处;同时,通过设置的抽水装置能够将积存的雨水抽至敞开式排水沟内,实现雨水的迅速排出,能够有效的防止出现路面积水的情况。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间道路本体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间道路本体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抽水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第一道路本体,2-第二道路本体,3-中间道路本体,4-地面,5-护栏,6-抽水装置,7-安装筒,8-支架,9-潜水泵,10-井盖,11-进水孔,12-浮球开关,13-传感器,14-导板,15-滤板,16-滤箱,17-支撑板,18-限位凸台,19-垃圾检测传感器,20-第一导水槽,21-第二导水槽,22-支撑块。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仅简单地描述了某些示例性实施例。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认识到的那样,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通过各种不同方式修改所描述的实施例。因此,附图和描述被认为本质上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竖直”、“水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此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参看图1-5,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桥底公路排水系统,包括第一道路本体1、第二道路本体2和中间道路本体3,中间道路本体3整体呈弧型结构且其凹陷进地面4;第一道路本体1与第二道路本体2分别连接在中间道路本体3两侧;
第一道路本体1与第二道路本体2均倾斜设置,第一道路本体1与中间道路本体3连接点高于第一道路本体1左端;第二道路本体2与中间道路连接点高于第二道路本体2右端;
所述中间道路本体沿其宽度方向上,中间高两侧低;第一道路本体1、第二道路本体2和中间道路本体3边缘位置均设置有护栏5;位于中间道路本体3两侧最低位置处设置有抽水装置6。
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解决桥底下方凹陷道路的积水问题,在实际的使用中,第一道路本体1与第二道路本体2均倾斜设置,第一道路本体1与中间道路本体3连接点高于第一道路本体1左端;第二道路本体2与中间道路连接点高于第二道路本体2右端;能够防止第一道路本体1及第二道路本体2上的雨水灌入中间道路本体3上,能够有效的减少中间道路本体上的雨量;
同时,所述中间道路本体沿其宽度方向上,中间高两侧低;这样设置能够使得中间道路本体3上的雨水能够向两侧流动,同时,由于中间道路本体3整体呈弧型结构,这样,使得中间道路本体3两侧均会形成一个最低点,便于雨水汇集在最低点处;同时,通过设置的抽水装置6能够将积存的雨水抽至敞开式排水沟内,实现雨水的迅速排出,能够有效的防止出现路面积水的情况。
其中,抽水装置6包括固定安装在中间道路本体3边缘最低位置处的下安装筒7、安装在所述安装筒7上端的井盖10以及通过一支架8安装在所述安安装筒7底部的潜水泵9;井盖10上设置设置有进水孔11,潜水泵9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敞开式排水沟连接;
安装筒7内上端设置有浮球开关12,下端设置有传感器13,浮球开关12及传感器13均与所述潜水泵9连接。
这样,在雨天,中间道路上积存的雨水通奴工井盖10上设置的进水孔11进入安装筒7内,雨水在安装筒7中积存,液面上升进而使得浮球开关12启动潜水泵9,将安装筒7内的雨水迅速排出,同时,液面下降至传感器13处后,潜水泵9即停止,这样不仅能够实现积水的快速排出,同时,设置的浮球开关12及传感器13能够实现潜水泵9的自动打开与完毕,实现自动化排水的目的。
其中,安装筒7底部呈半球形或者锥形结构,所述潜水泵9为带有搅拌功能的潜水泵9。
这样,能够使得雨水中的泥沙在安装筒7底部聚集,潜水泵9启动后能够将雨水进行搅动,便于积存泥沙的排出。
实施例二
参看图5,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在本实施例中,抽水装置6还包括导板14、滤板15和滤箱16,安装筒7中部设置有支撑板17,所述滤箱16设置在支撑板17上,所述导板14倾斜连接在井盖10左侧,所述滤板15位于导板14的下方且倾斜设置在安装筒7的右侧,滤板15左端位于滤箱16上方。
有的道路上容易出现树叶及垃圾袋,在实际的使用中,汇集在井盖10处的垃圾堆积过多后,容易将井盖10封堵,造成雨水的流通量减少,导致雨水大面积的积存;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的导板14,能够将树叶等垃圾进行引导,使得垃圾在流经滤板15时,实现对雨水的过滤,同时,垃圾则会直接滑落在滤箱16中,由于导板14及滤板15均倾斜设置,垃圾不会将滤板15上的滤孔堵塞,而是在重力的作用下进入滤箱16内;井盖10上的进水孔11子在实际的使用中,可以设置的较大,便于垃圾进入安装筒7内;这样,能够保证在雨水中夹带有垃圾的情况下,也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的正常使用;能够有效的防止出现大面积积水的情况出现。
进一步优化,滤板15铰接在安装筒7上,安装筒7上设置有用于支撑及限位的支撑块22。
其中,支撑板17上设置有滤水孔,便于滤箱16中的雨水排出。
其中,支撑板17上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滤箱16的限位凸台18,便于实现对滤箱16的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安装筒7内设置有垃圾检测传感器19,垃圾检测传感器19连接有信号发射器。
这样,滤箱16中垃圾积存较多后,垃圾检测传感器19能够垃圾信息发送至远端的工作端,提醒工人及时清理。
实施例三
参看图4,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一或二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在本实施例中,中间道路本体3表面沿其宽度方向设置有若干第一导水槽20,中间道路本体3两侧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第二导水槽21,第一导水槽20两端分别与两侧的第二导水槽21连通。
这样,不仅能够将中间道路本体3上的雨水快速汇聚在第二多导水槽中,同时,还能够防止中间道路本体3表面雨水过多造成车辆打滑。
尽管已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的是,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桥底公路排水系统,包括第一道路本体、第二道路本体和中间道路本体,中间道路本体整体呈弧型结构且其凹陷进地面;第一道路本体与第二道路本体分别连接在中间道路本体两侧;
其特征在于:
第一道路本体与第二道路本体均倾斜设置,第一道路本体与中间道路本体连接点高于第一道路本体左端;第二道路本体与中间道路连接点高于第二道路本体右端;
所述中间道路本体沿其宽度方向上,中间高两侧低;第一道路本体、第二道路本体和中间道路本体边缘位置均设置有护栏;位于中间道路本体两侧最低位置处设置有抽水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底公路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中间道路本体表面沿其宽度方向设置有若干第一导水槽,中间道路本体两侧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第二导水槽,第一导水槽两端分别与两侧的第二导水槽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桥底公路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抽水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中间道路本体边缘最低位置处的下安装筒、安装在所述安装筒上端的井盖以及通过一支架安装在所述安安装筒底部的潜水泵;井盖上设置设置有进水孔,潜水泵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敞开式排水沟连接;
安装筒内上端设置有浮球开关,下端设置有传感器,浮球开关及传感器均与所述潜水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桥底公路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安装筒底部呈半球形或者锥形结构,所述潜水泵为带有搅拌功能的潜水泵。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桥底公路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抽水装置还包括导板、滤板和滤箱,安装筒中部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滤箱设置在支撑板上,所述导板倾斜连接在井盖左侧,所述滤板位于导板的下方且倾斜设置在安装筒的右侧,滤板左端位于滤箱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桥底公路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支撑板上设置有滤水孔。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桥底公路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支撑板上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滤箱的限位凸台。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桥底公路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安装筒内设置有垃圾检测传感器,垃圾检测传感器连接有信号发射器。
CN202121005303.4U 2021-05-12 2021-05-12 一种桥底公路排水系统 Active CN2152105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005303.4U CN215210510U (zh) 2021-05-12 2021-05-12 一种桥底公路排水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005303.4U CN215210510U (zh) 2021-05-12 2021-05-12 一种桥底公路排水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210510U true CN215210510U (zh) 2021-12-17

Family

ID=794184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005303.4U Active CN215210510U (zh) 2021-05-12 2021-05-12 一种桥底公路排水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2105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033859B1 (ko) 초기우수 분리형 저류조
CN209585249U (zh) 一种带有杂物过滤功能的井盖
CN215210510U (zh) 一种桥底公路排水系统
CN208201558U (zh) 新型生态透水道路结构
CN212896698U (zh) 一种海绵城市雨水分流式排放装置
KR100648265B1 (ko) 차집관거의 토사 유입 방지장치
CN206768593U (zh) 一种桥梁排水装置
CN211228802U (zh) 具有防堵功能的下水道井盖
CN205604424U (zh) 一种市政工程排水管道道口装置
CN210857449U (zh) 一种市政道路排水结构
CN207062679U (zh) 一种道路路面的排水结构
CN101486516B (zh) 雨水排水管用非点污染物质清除机器
CN106351311A (zh) 解决城市内涝的分散蓄水方法
CN215166341U (zh) 一种具有应急排水功能的市政道路排水结构
CN114482244A (zh) 一种具有防积液功能的市政道路用泄水装置
CN219240780U (zh) 一种城市道路下卧桥排水系统
CN209144952U (zh) 一种预制市政排水沟
KR101356964B1 (ko) 도로 집수정
CN215975340U (zh) 一种应用于高速公路收费站的污水净化装置
CN216586156U (zh) 路桥泄水装置
CN206752305U (zh) 一种双排水设施的桥梁排水系统
CN219386611U (zh) 一种排水井预过滤机构
CN216007206U (zh) 一种海绵城市大小雨水分流排放装置
CN220521514U (zh) 一种路桥施工用泄水装置
CN205269177U (zh) 新型雨水排放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