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206985U - 一种井下采煤系统的过渡皮带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井下采煤系统的过渡皮带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206985U
CN215206985U CN202121415477.8U CN202121415477U CN215206985U CN 215206985 U CN215206985 U CN 215206985U CN 202121415477 U CN202121415477 U CN 202121415477U CN 215206985 U CN215206985 U CN 2152069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belt
telescopic
coal mining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41547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元锋
纪晓超
葛龙
李立成
李宁
聂东方
关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ongmei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ongmei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ongmei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Yongmei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41547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2069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2069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20698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 Of Belt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井下采煤系统的过渡皮带架,过渡皮带架包括两个支撑杆和两个伸缩杆;两个伸缩杆一一对应地沿前后方向与两个支撑杆滑动导向装配在一起以形成两个伸缩组;两个支撑杆通过中间连接架固定装配在一起以形成支撑架体,或者所述两个支撑杆用于与相应皮带托辊架固定装配在一起以形成支撑架体,支撑架体用于安装皮带托辊;伸缩杆和支撑杆中,其中一个用于与机尾跑道可拆固定连接,另一个用于与相应输送机固定架可拆固定连接。利用支撑杆和伸缩杆的相对导向滑动,可有效调整过渡皮带架长度,以适应机尾跑道和输送机固定架支架的距离变化,实现输送皮带在机尾跑道及输送机固定架之间的平稳过渡,有效保证输送皮带的稳定运行。

Description

一种井下采煤系统的过渡皮带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井下采煤系统的过渡皮带架。
背景技术
在井下采煤过程中,目前多采用综掘工作面掘进机实现综采作业,综掘工作面掘进机即,对应此类综掘机工作时,在采煤系统中多配置有第二运输机,对应第二运输机配置有相应皮带输送机,综掘机采挖的煤经第二运输机输送至皮带输送机,由皮带输送机向外输送。
一般来讲,对应于第二运输机配置有机尾跑道,皮带输送机的尾部布置在机尾跑道上,第二运输机则通过支撑跑轮结构可移动地支撑在机尾跑道上,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9321885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所公开的运输机和机尾跑道装配关系,第二运输机将煤块转运至皮带输送机上,由皮带输送机将煤块转运走。
对于皮带输送机来讲,随着综掘机向前掘进,需要进行拉跑道操作,也就是将机尾跑道向前拉,使得机尾跑道跟随综掘机前进,拉跑道后,皮带输送机配置到最后一节输送机固定架,输送机固定架为H型,输送机固定架距离机尾跑道一般在3-5m,皮带输送机的固定架均是直接固定在巷道中的,此时,若增加一节新的固定架,由于固定架尺寸多为标准尺寸,固定架长3m,使得新增固定架与机尾跑道距离较近,从机尾跑道到新增的固定架之间的皮带突然抬高容易造成托辊损坏产生安全隐患,若不新增固定架,由于之前设置的最后一节固定架距离跑道的尾部较远,在皮带输送机起动及空载运行过程中,输送皮带容易上下摆动造成撒煤、皮带跑偏的情况,不仅增加了工人清理劳动强度,也增加了皮带机磨损,减少了皮带机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井下采煤系统的过渡皮带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拉跑道后机尾跑道和皮带输送机的最后一节固定架之间的间距过大容易出现输送皮带上下摆动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井下采煤系统的过渡皮带架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井下采煤系统的过渡皮带架,包括两个支撑杆和两个伸缩杆;
所述两个支撑杆,均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前后方向与井下采煤系统的皮带输送机长度方向对应,两个支撑杆沿左右方向间隔分布,所述左右方向与所述皮带输送机的宽度方向对应;
所述两个支撑杆通过中间连接架固定装配在一起以形成支撑架体,或者所述两个支撑杆用于与相应皮带托辊架固定装配在一起以形成支撑架体,所述支撑架体用于安装皮带托辊;
所述两个伸缩杆,均沿前后方向延伸,两个伸缩杆一一对应地沿前后方向与两个支撑杆滑动导向装配在一起以形成两个伸缩组;
各伸缩组中,伸缩杆的背向相应支撑杆的一端为第一连接端,支撑杆的背向相应伸缩杆的一端为第二连接端,两个伸缩杆的第一连接端位于所述过渡皮带架的前后方向上的一端,两个支撑杆的第二连接端位于所述过渡皮带架的前后方向上的另一端;
所述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中,其中一个上设有跑道连接结构,另一个上设有固定架连接结构,所述跑道连接结构用于与井下采煤系统的机尾跑道可拆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连接结构用于与井下采煤系统中由后向前最靠近所述机尾跑道的输送机固定架可拆固定连接。
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过渡皮带架使用时,方便连接在最前侧的输送机固定架和机尾跑道之间,利用支撑杆和伸缩杆的相对导向滑动,可有效调整过渡皮带架长度,以适应机尾跑道和输送机固定架支架的距离变化,过渡皮带架方便形成支撑架体,形成支点以安装皮带托辊,进而可实现对输送皮带的过渡支撑,实现了输送皮带在机尾跑道及输送机固定架之间的平稳过渡,有效保证了输送皮带的稳定运行,防止输送皮带在过渡处发生飘带、上下晃动的情况。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支撑杆和伸缩杆均为管件,所述伸缩杆导向穿套在所述支撑杆中。
有益效果是:支撑杆和伸缩杆均为管件,方便实现导向装配。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支撑杆和伸缩杆的管截面为非圆形。
有益效果是:管截面为非圆形,用于实现止转装配。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支撑杆和伸缩杆均为矩形结构。
有益效果是:采用矩形结构,不仅方便实现伸缩杆和支撑杆的止转限位,也方便降低成本。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支撑杆为导向槽钢,所述伸缩杆为伸缩槽钢,所述导向槽钢的槽钢开口处设置挡止杆,挡止杆沿前后方向间隔布置多个,用于与伸缩槽钢挡止配合以防止伸缩槽钢脱出。
有益效果是:利用导向槽钢和伸缩槽钢相配合的方式,结构简单,成本相对较低,同时,配置挡止杆实现有效挡止,防止脱出。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跑道连接结构为螺栓连接结构。
有益效果是:采用螺栓连接结构实现可拆装配,方便实现。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螺栓连接结构为U形螺栓连接结构。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固定架连接结构为涨销安装孔。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在所述两个支撑杆用于与相应皮带托辊架固定装配在一起以形成支撑架体时,各支撑杆上沿前后方向间隔布置有至少两个安装座,用于可拆装配所述的皮带托辊架以形成支撑架体。
有益效果是:在各支撑杆上分别设置安装座,以安装皮带托辊架进而形成支撑架体,方便利用皮带托辊架实现两个支撑杆的相对固定装配,降低零部件数量,降低成本。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安装座焊接连接在所述的相应支撑杆上。
有益效果是:采用焊接方式实现安装座固定,方便实现。
附图说明
图1为使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过渡皮带架的井下采煤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过渡皮带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过渡皮带架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皮带输送机;2、输送机固定架;3、过渡皮带架;30、安装座;31、支撑杆;32、伸缩杆;33、U形螺栓;34、挡止杆;4、输送皮带;5、机尾跑道;6、第二运输机;61、支撑跑轮结构;7、综掘机;8、截割头;9、皮带托辊;10、皮带托辊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即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可能出现的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可能出现的术语“设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设有”的对象可以是本体的一部分,也可以是与本体分体布置并连接在本体上,该连接可以是可拆连接,也可以是不可拆连接。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井下采煤系统的过渡皮带架的具体实施例1;
如图1至图3所示,该实施例中的井下采煤系统与现有技术中的井下采煤系统结构基本相同,均包括综掘机7、第二运输机6、机尾跑道5、皮带输送机1以及相应的输送机固定架2,综掘机7前端设置截割头8,用于煤块开采,第二运输机6用于将综掘机7开采的煤块转运至皮带输送机1上,皮带输送机1自身安装在输送机固定架2,输送机固定架2为制式的H型架体,输送机固定架2沿前后方向依次间隔分布有多个,各输送机固定架2均固定安装在采煤巷道中,皮带输送机1的输送皮带4的前端延伸至机尾跑道5上,方便承接由第二运输机6转运输送的煤块,并且,第二运输机6通过支撑跑轮结构61可相对移动地支撑在机尾跑道5上。
与现有技术中的井下采煤系统的区别主要在于:所有输送机安装架中最靠前的输送机安装架和机尾跑道5之间设置有过渡皮带架3,过渡皮带架3为自伸缩结构,可伸缩调整自身长度,在过渡皮带架3上安装有皮带托辊,用于支撑输送皮带4。
具体而言,过渡皮带架3的结构如图1至图3所示,过渡皮带架3包括两个伸缩组,两伸缩组均沿前后方向延伸,并沿左右方向间隔分布,各伸缩组分别包括一个支撑杆31和一个伸缩杆32,并且,两伸缩组可通过皮带托辊架10固定装配在一起以形成支撑架体,在皮带托辊架10上可安装皮带托辊9,实现对输送皮带4的滚动支撑。
本实施例中,两个支撑杆31均沿前后方向延伸,且两个支撑杆31沿左右方向间隔分布,在两个支撑杆31上分别安装座30,使用时,将皮带托辊架10和安装座30可拆固定连接,即可使得两个支撑杆31通过皮带托辊架10相对固定装配在一起以形成支撑架体,此处的皮带托辊架既起到了中间连接架的作用,又起到了安装皮带托辊的作用。
为提高支撑稳定性,各支撑杆31上的安装座30沿前后方向依次间隔分布两个,这样可以配置两个皮带托辊架,进而方便布置更多皮带托辊9。
本实施例中,两个支撑杆31均为矩形结构,两个伸缩杆32也为矩形结构结构,两个伸缩杆32也均沿前后方向延伸,并且,两个伸缩杆32一一对应地沿前后方向滑动穿套在两个支撑杆31中,以形成上述的两个伸缩组。
具体而言,支撑杆31为导向槽钢,伸缩杆32为伸缩槽钢,导向槽钢的槽钢开口处设置挡止杆34,挡止杆34沿前后方向间隔布置多个,用于与伸缩槽钢挡止配合以防止伸缩槽钢脱出。
各个伸缩组中,伸缩杆32的背向支撑杆31的前端为第一连接端,支撑杆31的背向相应伸缩杆32的后端为第二连接端,两个伸缩杆32的第一连接端位于过渡皮带架3在前后方向上的前端,两个支撑杆31的第二连接端位于过渡皮带架3在前后方向上的后端,方便实现过渡皮带架3与机尾跑道5、最前侧的输送机固定架2的过渡连接。
实际上,在伸缩杆32的第一连接端上设有跑道连接结构,跑道连接结构具体为U形螺栓33连接结构,能够与机尾跑道5可拆固定连接。而在支撑杆31的第二连接端上设有固定架连接结构,该固定架连接结构具体为涨销安装孔,在涨销安装孔中安装涨销以与最前侧的输送机固定架2可拆固定连接,进而实现过渡皮带架3与机尾跑道5、最前侧的输送机固定架2的过渡连接。
在井下采煤系统中,一般而言,由于机尾跑道5低于最前侧的输送机固定架2的高度,过渡皮带架3由后向前逐渐向下倾斜,以形成对处于机尾跑道5和输送机固定架2之前输送皮带4的良好支撑。
使用时,在拉跑道结束后,先利用皮带托辊架将两个支撑杆31相对固定装配在一起,然后将过渡皮带架3的两个伸缩杆32的前端通过U形螺栓33与机尾跑道5可拆固定连接,将两个支撑杆31的后端通过涨销连接结构与最前侧的输送机固定架2可拆固定连接,过渡皮带架3由后向前逐渐向下倾斜,伸缩杆32可根据机尾跑道5和输送机固定架2之间的间距字形伸缩调节,以调整过渡皮带架3的长度。然后可将相应的皮带托辊安装在皮带托辊架上,形成对输送皮带4的有效支撑,即可实现输送皮带4在机尾跑道5与最前侧的输送机固定架2之前的平稳过渡。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过渡皮带架自身加工简单,安装快捷方便,实现了输送皮带在机尾跑道及输送机固定架之间的平稳过渡,有效保证了输送皮带的稳定运行,防止输送皮带在过渡处发生飘带、上下晃动的情况,避免了因皮带机的机尾处皮带过高造成托辊损坏或者皮带输送机在起动及空载运行过程中容易上下摆动造成撒煤、皮带跑偏等隐患,减少皮带因跑偏造成的皮带磨损,提高皮带输送机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井下采煤系统的过渡皮带架的具体实施例2:
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主要在于:实施例1中,两个支撑杆上仅焊接连接安装座,两伸缩组的支撑杆通过皮带托辊架相对固定装配在一起,以形成支撑架体。在本实施例中,可在两个支撑杆之间直接固定焊接中间连接架,使得两个支撑杆通过中间连接架固定装配在一起。以形成支撑架体,在支撑架体上另外单独可拆地安装相应的皮带托辊架,例如,可在中间连接架上设置相应安装座结构,以可装配皮带过滚架,再在皮带托辊架上安装相应皮带托辊即可。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井下采煤系统的过渡皮带架的具体实施例3:
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主要在于:实施例1中,支撑杆与输送架固定架可拆固定连接,伸缩杆与机尾跑道可拆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在伸缩杆的第一连接端设置固定架连接结构,而在支撑杆的第二连接端设置跑道连接结构,使得伸缩杆与输送机固定架可拆固定连接,而将支撑杆则与机尾跑道可拆固定连接,此时,相比于实施例1中的结构,过渡皮带架反向布置。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井下采煤系统的过渡皮带架的具体实施例4:
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主要在于:实施例1中,支撑杆和伸缩杆均为管件,伸缩杆导向穿套在所述支撑杆,且支撑杆和伸缩杆均为矩形结构。在本实施例中,支撑件和伸缩杆可以均为圆管,此时,为防止支撑杆和伸缩杆回转,可以在支撑杆和伸缩杆之间设置止转配合结构,例如采用止转槽和限位凸块导向配合的方式。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井下采煤系统的过渡皮带架的具体实施例5:
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主要在于:实施例1中,跑道连接结构为U形螺栓连接结构,固定架连接结构为涨销安装孔。在本实施例中,跑道连接结构和固定架连接结构可均采用螺栓连接结构,具体可在伸缩杆和支撑杆的相应端分别设置连接板,在连接板上设置螺栓安装孔,当然,此时,也要使机尾跑道和输送架固定架上设置相应的螺栓安装孔,保证正常的螺栓连接即可。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不需付出创造性劳动的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井下采煤系统的过渡皮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支撑杆(31)和两个伸缩杆(32);
所述两个支撑杆(31),均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前后方向与井下采煤系统的皮带输送机(1)长度方向对应,两个支撑杆(31)沿左右方向间隔分布,所述左右方向与所述皮带输送机(1)的宽度方向对应;
所述两个支撑杆(31)通过中间连接架固定装配在一起以形成支撑架体,或者所述两个支撑杆(31)用于与相应皮带托辊架固定装配在一起以形成支撑架体,所述支撑架体用于安装皮带托辊;
所述两个伸缩杆(32),均沿前后方向延伸,两个伸缩杆(32)一一对应地沿前后方向与两个支撑杆(31)滑动导向装配在一起以形成两个伸缩组;
各伸缩组中,伸缩杆(32)的背向相应支撑杆(31)的一端为第一连接端,支撑杆(31)的背向相应伸缩杆(32)的一端为第二连接端,两个伸缩杆(32)的第一连接端位于所述过渡皮带架(3)的前后方向上的一端,两个支撑杆(31)的第二连接端位于所述过渡皮带架(3)的前后方向上的另一端;
所述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中,其中一个上设有跑道连接结构,另一个上设有固定架连接结构,所述跑道连接结构用于与井下采煤系统的机尾跑道(5)可拆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连接结构用于与井下采煤系统中由后向前最靠近所述机尾跑道(5)的输送机固定架(2)可拆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采煤系统的过渡皮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31)和伸缩杆(32)均为管件,所述伸缩杆(32)导向穿套在所述支撑杆(31)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井下采煤系统的过渡皮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31)和伸缩杆(32)的管截面为非圆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井下采煤系统的过渡皮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31)和伸缩杆(32)均为矩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井下采煤系统的过渡皮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31)为导向槽钢,所述伸缩杆(32)为伸缩槽钢,所述导向槽钢的槽钢开口处设置挡止杆(34),挡止杆(34)沿前后方向间隔布置多个,用于与伸缩槽钢挡止配合以防止伸缩槽钢脱出。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井下采煤系统的过渡皮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跑道连接结构为螺栓连接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井下采煤系统的过渡皮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连接结构为U形螺栓连接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井下采煤系统的过渡皮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连接结构为涨销安装孔。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井下采煤系统的过渡皮带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两个支撑杆(31)用于与相应皮带托辊架固定装配在一起以形成支撑架体时,各支撑杆(31)上沿前后方向间隔布置有至少两个安装座(30),用于可拆装配所述的皮带托辊架以形成支撑架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井下采煤系统的过渡皮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30)焊接连接在所述的相应支撑杆(31)上。
CN202121415477.8U 2021-06-24 2021-06-24 一种井下采煤系统的过渡皮带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52069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15477.8U CN215206985U (zh) 2021-06-24 2021-06-24 一种井下采煤系统的过渡皮带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15477.8U CN215206985U (zh) 2021-06-24 2021-06-24 一种井下采煤系统的过渡皮带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206985U true CN215206985U (zh) 2021-12-17

Family

ID=794345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415477.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5206985U (zh) 2021-06-24 2021-06-24 一种井下采煤系统的过渡皮带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20698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06269798B2 (en) Transport device for continuously removing mined material
CN215206985U (zh) 一种井下采煤系统的过渡皮带架
CN103662610A (zh) 管架机身运输机压带装置
CN104670838A (zh) 露天矿用带式输送机机头段横向搬移装置
CN113788032B (zh) 一种具有防断绳结构的煤矿架空乘人装置
CN211812048U (zh) 井下履带伸缩式自移皮带机尾
CN103640842A (zh) 煤矿巷道内胶带输送机用变坡导向装置
CN212711341U (zh) 一种皮带输送机用皮带防跑偏装置
AU773670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emporary support and isolation for a conveyor belt
CN206927149U (zh) 一种皮带机用的单轮压带器
CN219669182U (zh) 一种用于井下变坡段的皮带机
CN214691688U (zh) 一种用于巷道急变坡皮带运输的皮带机变坡架
CN217262742U (zh) 带式输送机机身装置
CN214778656U (zh) 皮带机托带跑车自行移动牵引连接装置
CN219892922U (zh) 一种综掘机电缆牵引自移装置
CN213521144U (zh) 一种掘进机及掘进机电缆自动拖移装置
CN211309843U (zh) 一种矿山原料运输设备
CN209504470U (zh) 一种提升斗支架平台及具有该支架平台的布料设备
CN216582370U (zh) 一种顺槽皮带机用自动纠偏装置
CN205344918U (zh) 综采工作面设备列车防跑车装置
CN219791399U (zh) 一种快速安装的井下伸缩皮带机的连接结构
CN113213098A (zh) 一种随掘进机二运卸载点联动的悬移式减震输料系统
CN220484420U (zh) 一种快捷直驱带式输送机皮带机头
CN214450540U (zh) 输送带式自卸车车厢
CN218934493U (zh) 采煤工作面电缆辅助回收装置及刮板输送机电缆槽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