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206855U - 托盘回收机构 - Google Patents

托盘回收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206855U
CN215206855U CN202120310314.7U CN202120310314U CN215206855U CN 215206855 U CN215206855 U CN 215206855U CN 202120310314 U CN202120310314 U CN 202120310314U CN 215206855 U CN215206855 U CN 2152068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y
conveying
belt
module
r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31031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欧寿坤
刘铭
陈泽庭
吴佰骏
余佳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Zhiyuan Robo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Zhiyuan Robo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Zhiyuan Robo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Zhiyuan Robo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31031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2068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2068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2068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arehouses Or Storage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托盘回收机构,该托盘回收机构包括机架、传送组件、托起组件、固定组件和检测部件;所述机架具有用于加收托盘的回收位置,所述传送组件和所述检测部件分别设置于所述机架,所述传送组件具有输送面,所述输送面用于输送托盘至回收位置的下方,所述托起组件设置于所述输送面的下方所述固定组件设置于所述机架并位于所述回收位置。本申请在回收待回托盘时,通过传送组件输送托盘至回收位置的下方,当检测部件检测到托盘位于回收位置的下方时,再通过托起组件将位于输送面的托盘托起,最后由固定组件支撑住托盘,进而实现托盘的回收,进而以避免托盘乱堆乱放的现象,实现了托盘在机器中的自助回收,托盘叠放更整齐。

Description

托盘回收机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物料自动回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托盘回收机构。
背景技术
在自动化智能蒸箱中,物料完成输送后,承载的托盘或托盒都需要统一收集或放置。在现有的大部分回收机构中,只配备有基础的传送组件,实现距离运输的作用,且本身的传送过程中皮带易跑偏,还需要外接为托盘准备的接受设备,其本身未具备收集功能。
而在实际运营过程中,用餐高峰期会造成大量的托盘或托盒堆积,实际收集场面较为凌乱,且由于有大量托盒的堆积使得重量增加,在后续人工对托盒进行搬运的过程中产生了不便利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自动回收托盘、省时省力的托盘回收机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托盘回收机构,该托盘回收机构包括:
机架,所述机架具有回收位置,所述回收位置用于回收托盘;
传送组件,所述传送组件设置于所述机架,并且所述传送组件具有输送面,所述输送面用于输送托盘至所述回收位置的下方;
检测部件,所述检测部件设置于所述机架,用于检测所述托盘是否位于所述回收位置的下方;
托起组件,所述托起组件设置于所述输送面的下方,用于在所述检测部件检测到所述托盘位于所述回收位置的下方时,向上移动托起所述托盘至所述回收位置;
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设置于所述机架并位于所述回收位置,用于固定支撑所述托盘。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传送组件包括电机、传动模组和传送模组,所述电机、所述传动模组和所述传送模组分别设置于所述机架,所述电机经所述传动模组与所述传送模组连接,用于驱动所述传动模组及所述传送模组运动,以传送所述托盘。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传动模组为皮带传动模组,所述传送模组为皮带传送模组,并且所述皮带传送模组包括第一皮带和第二皮带,所述第一皮带和所述第二皮带分别绕设于所述机架相对的两侧。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托起组件包括托板和气缸,所述气缸与所述托板连接,所述气缸用于驱动所述托板沿与所述输送面垂直的方向移动。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托板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用于对所述托盘进行限位。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卡盘器,所述机架相对的两侧分别至少设置有一个所述卡盘器,通过所述卡盘器固定支撑所述托盘。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机架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两个所述卡盘器。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卡盘器包括固定部、支撑部和弹性件,所述固定部连接于所述机架,所述支撑部活动设置于所述固定部,并且所述支撑部经所述弹性件连接于所述固定部。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托盘回收机构还包括限位板,所述限位板设置于所述机架,用于限制所述托盘的移动位置。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检测部件为光电传感器。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申请在回收托盘时,通过传送组件输送托盘至回收位置的下方,当检测部件检测到托盘位于回收位置的下方时,再通过托起组件将位于传送组件的输送面的托盘托起,使托盘被推送至回收位置,再通过固定组件支撑起托盘,进而实现托盘的回收。本申请的托盘回收机构能够自动回收托盘,以避免托盘乱堆乱放的现象,实现了托盘在机器中的自助回收,托盘叠放更整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托盘回收机构的立体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托盘回收机构的俯视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托盘回收机构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除非另有规定或说明,术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连接”、“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本说明书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上”、“下”等方位词是以附图所示的角度来进行描述的,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此外,在上下文中,还需要理解的是,当提到一个元件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时,其不仅能够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也可以通过中间元件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
参照图1、图2及图3所示,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托盘回收机构的立体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托盘回收机构的俯视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托盘回收机构的正视图。该托盘回收机构用于将托盘或托盒进行统一回收整理以供二次利用,以下描述中以托盘为例进行描述。托盘回收机构包括机架1、传送组件2、托起组件3、固定组件4和检测部件6。机架1具有回收位置,该回收位置用于回收托盘7。传送组件2设置于机架1,并且传送组件2具有输送面(图中未标出),该输送面用于输送托盘7至回收位置(图中未标出)的下方。检测部件6设置于机架1,用于检测托盘7是否位于回收位置的下方。托起组件3设置于输送面的下方,用于在检测部件6检测到托盘7位于回收位置的下方时,向上移动托起位于输送面上的托盘7至回收位置。固定组件4设置于机架1并位于回收位置,用于固定支撑托盘7。
在回收待回托盘7时,通过传送组件2输送托盘7至回收位置的下方,当检测部件6检测到托盘7位于回收位置的下方时,再通过托起组件3将位于输送面的托盘7托起至回收位置,最后由固定组件4支撑固定住托盘7,进而实现托盘7的回收。本申请的托盘回收机构能够自动回收托盘,以避免托盘7乱堆乱放的现象,实现了托盘7在机器中的自助回收,托盘7叠放更整齐。
具体地,传送组件2包括电机21、传动模组22和传送模组23。电机21、传动模组22和皮带传送模组件23分别安装于机架1,输送面位于传送模组23的上表面。电机21的输出端与传动模组22相连,传动模组22与传送模组23相连,通过电机21的驱动,能够驱动传动模组22运动,进而带动传送模组23运动,最终实现托盘7的输送。本申请通过传送模组23输送托盘7,使得托盘7的传送路线更稳定、可靠,避免托盘7在输送过程中出现卡盘的现象,同时,本申请的电机21通过传动模组22带动传送模组23运动,其传动结构简单,可靠。
在本实施例中,传动模组22为皮带传动模组,即,传动方式为皮带传动方式,传送模组23为皮带传送模组,即,传送方式为皮带传送方式。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皮带传动也可以更换为齿轮啮合传动或链条传动,但零件强度需要另行考虑,且日常运行中的维护需要加强。
进一步地,传送模组23包括第一主动轮230、第一从动轮231、第一支撑件232、主动轴233、第二主动轮234、第二从动轮235、第二支撑件236、从动轴238、第一皮带(图中未示出)和第二皮带237。主动轴233和从动轴238分别转动连接于机架1相对的两端,并且由主动轴233指向从动轴238的方向为传送模组23的传送方向。第一主动轮230和第二主动轮234分别连接于主动轴233的两端部,第一从动轮231和第二从动轮235分别连接于从动轴238的两端部,并且第一主动轮230和第一从动轮231对应设置,第二主动轮234和第二从动轮235对应设置。第一支撑件232设置于机架1并位于第一主动轮230和第一从动轮231之间,其长度的延伸方向与传送模组23的传送方向相同,其位置与第一主动轮230、第一从动轮231分别对应。第二支撑件236设置于机架1并位于第二主动轮234和第二从动轮235之间,其长度的延伸方向与传送模组23的传送方向相同,其位置与第二主动轮234、第二从动轮235分别对应。第一皮带包覆于第一主动轮230、第一从动轮231和第一支撑件232的外表面,第二皮带237包覆于第二主动轮234、第二从动轮235和第二支撑件236的外表面。当主动轴233旋转时,带动第一主动轮230、第二主动轮234旋转,进而带动第一皮带、第二皮带237、第一从动轮231、第二从动轮235及从动轴238旋转,实现托盘的输送。本申请通过两侧的皮带传送托盘,使托盘在向后传送的过程中更平稳,且路线更为稳定,防止跑偏。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件232和第二支撑件236均由型材制成。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支撑件232和第二支撑件236也可以由其他材质制成。
传动模组22包括第一传动轮221、第二传动轮222和传动皮带223。第一传动轮221连接于电机21的输出端,第二传动轮222连接于主动轴233,传动皮带223包覆于第一传动轮221、第二传动轮222的外表面。在运行时,通过电机21驱动第一传动轮221旋转,进而能够通过传动皮带223、第二传动轮222带动主动轴233旋转。
托起组件3包括托板31和气缸32,托板31和气缸32分别设置于传送模组23的输送面的下方,并且气缸32与托板31连接,通过气缸32的驱动,能够推动托板31沿与输送面垂直的方向移动,以将托盘拖起到待回收位置,该托起组件3结构简单、可靠性高。
为了能够稳定地托起拖盘7,托板31开设有限位孔311,限位孔311与托盘7底部的凸部对应设置,通过限位孔311的设置,以对托盘7进行限位,使托起组件3能够稳定地托起托盘7。
固定组件4包括卡盘器41,卡盘器41设置于机架1,用于固定支撑托盘7。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固定组件4共包括四个卡盘器41,机架1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两个卡盘器41。本申请的固组件4设置为卡盘器41,其主要作用是支撑起托盘,并不会对托盘产生夹持的作用,进而方便了托盘的拿取,同时,通过在机架1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两个卡盘器41,进而能够通过卡盘器41更稳定地固定支撑起托盘7。
具体地,卡盘器41包括固定部411、支撑部412和弹性件(图中未示出),固定部411连接于机架1,支撑部412活动设置于固定部411,并且支撑部412经弹性件与固定部411连接。当气缸32推动托板31向上移动,使位于托板31上的托盘7抵接于支撑部412时,支撑部412与托盘7相互作用,使支撑部412向外侧移动,托盘7越过支撑部412之后,支撑部412在弹性件的作用回复至原来的位置,此时,气缸32带动托板31向下移动,托盘7在向下移动的过程中被支撑部412固定支撑住,托板31脱离托盘继续向下移动,回复至初始位置。本申请的卡盘器41结构简单,对托盘的固定方式也简单、方便、且固定支撑方式效果好。
进一步地,支撑部412转动连接于固定部411,支撑部412内侧具有斜面412a,支撑部412的上表面具有支撑凹位412b。本申请通过斜面412a的设置,使托盘7在上移的过程中更便于顺利地越过支撑部412,通过支撑凹位412b的设置,使支撑部412在支撑托盘7时便稳定。
进一步地,托盘回收机构还包括限位板5。限位板5设置于机架1,用于限制托盘7的移动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检测部件6采用光电传感器,通过光电传感器识别托盘,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检测部件6也可以采用其他接触类传感器来识别托盘。
具体实施时,当有托盘7需要回收时,电机21开始运作,由电机21驱动第一传动轮221旋转,再通过传动皮带223及第二传动轮222带动主动轴233旋转,通过主动轴233带动第一主动轮230、第二主动轮234、第一从动轮231、第二从动轮235、第一皮带及第二皮带237共同转动,使得托盘7随第一皮带和第二皮带237的转动而移动,直至使托盘7的边缘顶到限位板5,此时,传感器6识别到托盘7到位后,发出信号,位于传送模组23输送面下方的托板31对托盘7位置进行校准,再由气缸32作用将托盘7顶起直至卡至卡盘器41上,完成一次托盘7的自动收集。此时,气缸32下降,直至下一个托盘7的到来,重复上述动作则实现托盘的处动回收。
本申请的托盘回收机构带有自动收集整理的功能,避免使用过的托盘或托盒乱堆乱放,降低后续人工运输清理时的重量,改善运营体验。同时,能够调整托盘底部两侧的皮带运输方式,避免了皮带疲软导致的下坠以及长期运转造成的跑偏;同时,本申请的托盘回收机构未增加占地面积,因为本申请可将使用过的托盘整齐划一的收集,便于后续的搬运处理,充分利用设备本身结构优势,一次性可以堆叠整个蒸箱内出货所用托盘。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托盘回收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所述机架具有回收位置,所述回收位置用于回收托盘;
传送组件,所述传送组件设置于所述机架,并且所述传送组件具有输送面,所述输送面用于输送托盘至所述回收位置的下方;
检测部件,所述检测部件设置于所述机架,用于检测所述托盘是否位于所述回收位置的下方;
托起组件,所述托起组件设置于所述输送面的下方,用于在所述检测部件检测到所述托盘位于所述回收位置的下方时,向上移动托起所述托盘至所述回收位置;
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设置于所述机架并位于所述回收位置,用于固定支撑所述托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盘回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组件包括电机、传动模组和传送模组,所述电机、所述传动模组和所述传送模组分别设置于所述机架,所述电机经所述传动模组与所述传送模组连接,用于驱动所述传动模组及所述传送模组运动,以传送所述托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托盘回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模组为皮带传动模组,所述传送模组为皮带传送模组,并且所述皮带传送模组包括第一皮带和第二皮带,所述第一皮带和所述第二皮带分别绕设于所述机架相对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盘回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托起组件包括托板和气缸,所述气缸与所述托板连接,所述气缸用于驱动所述托板沿与所述输送面垂直的方向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托盘回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用于对所述托盘进行限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盘回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卡盘器,所述机架相对的两侧分别至少设置有一个所述卡盘器,通过所述卡盘器固定支撑所述托盘。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托盘回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两个所述卡盘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托盘回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盘器包括固定部、支撑部和弹性件,所述固定部连接于所述机架,所述支撑部活动设置于所述固定部,并且所述支撑部经所述弹性件连接于所述固定部。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托盘回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回收机构还包括限位板,所述限位板设置于所述机架,用于限制所述托盘的移动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托盘回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部件为光电传感器。
CN202120310314.7U 2021-02-02 2021-02-02 托盘回收机构 Active CN2152068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10314.7U CN215206855U (zh) 2021-02-02 2021-02-02 托盘回收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10314.7U CN215206855U (zh) 2021-02-02 2021-02-02 托盘回收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206855U true CN215206855U (zh) 2021-12-17

Family

ID=794396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310314.7U Active CN215206855U (zh) 2021-02-02 2021-02-02 托盘回收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20685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96233B (zh) 软托盘智能码垛系统
CN211055940U (zh) 一种自动叠筐收集运输装置
US9221605B2 (en) Article transfer device and stacker crane having same
CN113070653B (zh) 一种仓储装置的自动化上料装配设备
CN112249677A (zh) 一种同步上料流水线
CN216836107U (zh) 一种微电机磁瓦送料系统
CN214455080U (zh) 一种自动码垛载体运输组件
CN114852679A (zh) 一种柔性智能托盘供料装置
CN215206855U (zh) 托盘回收机构
CN213583831U (zh) 一种串焊机循环上料装置
CN219971187U (zh) 自动收料叠盘装置
CN217432329U (zh) 一种电子产品的检测打标装置
CN216661239U (zh) 半导体智能仓储机械手的控制机构
CN214933789U (zh) 一种铜片收料转运装置
CN210682496U (zh) 托盘上料机构
CN214161691U (zh) 一种铜板中转装置
CN211768040U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自动存储系统
CN112850296A (zh) 一种料盘周转装置及上下料设备
CN109516175B (zh) 一种带存储功能的上下料装置
CN113443315A (zh) 一种自动拣货平台
CN215146394U (zh) 一种仓储装置的自动化上料装配设备
CN219791922U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片隔离纸料仓装置
CN113492711A (zh) 一种用于更换电池的暂存组件、暂存支架及换电系统
CN205708820U (zh) 一种用于蓄电池极群转序的多功能抓取器
CN220640414U (zh) 一种改进的码垛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