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204049U - 一种不干胶标签覆膜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不干胶标签覆膜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204049U
CN215204049U CN202023043178.4U CN202023043178U CN215204049U CN 215204049 U CN215204049 U CN 215204049U CN 202023043178 U CN202023043178 U CN 202023043178U CN 215204049 U CN215204049 U CN 2152040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er
label paper
label
paper body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04317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明元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Baiguang Packaging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Baiguang Packaging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Baiguang Packaging Materi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Baiguang Packaging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04317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2040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2040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2040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abel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不干胶标签覆膜机构,涉及覆膜机技术领域,该不干胶标签覆膜机构,包括尾料辊、上压辊、薄膜原料辊、成品辊、辅助辊、下压辊和标签纸原料辊,所述薄膜原料辊和标签纸原料辊的表面分别卷绕有薄膜本体和标签纸本体,所述薄膜本体和标签纸本体经过上压辊和下压辊之间压合,所述薄膜本体的尾料收卷在尾料辊上,所述标签纸本体绕过辅助辊后卷绕在成品辊的表面。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辊筒、内筒、隔离板、分流板、U型管、气缸和活塞,解决了目前市面上常见的不干胶标签覆膜机构一般采用电加热且上压辊和下压辊与不干胶标签的接触面积比较小,导致标签与不干胶的附着粘合度不均衡和产品不平整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不干胶标签覆膜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覆膜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不干胶标签覆膜机构。
背景技术
覆膜又被称为过塑、裱胶,是将透明塑料薄膜压合到印刷制品表面的一个过程,具有提高光泽度和保护印刷制品的效果,因此也是不干胶标签印刷生产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现有技术中不干胶标签覆膜时一般通过加热同时加压完成,在此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便会造成薄膜、标签或者同时出现褶皱的问题。目前市面上常见的不干胶标签覆膜机构一般采用电加热,容易出现加热不均的情况,而且上压辊和下压辊与不干胶标签的接触面积比较小,造成加热面积小、加热时间短,导致加热不完全,离开上压辊和下压辊后在空气中会立即发生散热产生温差,产生附着粘合度不均衡和不干胶标签不平整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不干胶标签覆膜机构,解决了目前市面上常见的不干胶标签覆膜机构一般采用电加热且上压辊和下压辊与不干胶标签的接触面积比较小,导致标签与不干胶的附着粘合度不均衡和产品不平整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不干胶标签覆膜机构,包括尾料辊、上压辊、薄膜原料辊、成品辊、辅助辊、下压辊和标签纸原料辊,所述薄膜原料辊和标签纸原料辊的表面分别卷绕有薄膜本体和标签纸本体,所述薄膜本体和标签纸本体经过上压辊和下压辊之间压合,所述薄膜本体的尾料收卷在尾料辊上,所述标签纸本体绕过辅助辊后卷绕在成品辊的表面,所述辅助辊包括两个支撑辊和两个张紧辊,两个所述支撑辊分别位于张紧辊两侧的上方,两个所述张紧辊之间且对应标签纸本体的位置处设置有风盒,所述风盒对应标签纸本体的一侧设置有若干个出风嘴,所述风盒的内部位于相邻两个出风嘴之间的位置处设置有挡板,所述风盒表面与出风嘴垂直的位置处设置的连接头通过管道与风机连接。
所述上压辊靠近辅助辊的一侧设置有与下压辊对应的压合辊,且压合辊与下压辊夹持标签纸本体。
所述下压辊包括辊筒和两端的端板,所述辊筒的内部设置有内筒,所述内筒表面周向设置有与轴线平行的隔离板,所述隔离板与辊筒固定连接,所述内筒的两端与端板之间的位置处设置有辐射状的分流板,所述端板的侧面设置有与辊筒内部连通的连接管和固定连接在端板表面的轴管,且轴管套接在连接管的表面,所述连接管通过旋转接头与U型管连接,所述U型管上安装有加热模块和温度传感器,所述U型管的另一端设置有气缸,所述气缸伸缩杆的端部设置有与U型管内壁活动连接的活塞。
优选的,所述风盒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风盒分别位于对应标签纸本体所在平面的上方和下方,且风盒靠近标签纸本体的一面倾斜设置,所述出风嘴的方向对应标签纸本体的表面。
优选的,若干个所述挡板自靠近连接头至远离连接头方向长度逐渐增加,且挡板包括与风盒侧面平行的平板和向靠近连接头位置处倾斜设置的拦风板。
优选的,所述压合辊与上压辊之间标签纸本体对应的弧心角为30°至90°。
优选的,所述辊筒和内筒之间的相邻两个隔离板之间空间的体积相等。
优选的,所述气缸为双出杆气缸,两个所述U型管以气缸为中心对称设置,所述U型管对应气缸的一端设置有密封圈和端盖,且U型管的表面包覆有保温层。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不干胶标签覆膜机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辊筒、内筒、隔离板、分流板、U型管、气缸和活塞,辊筒和内筒之间、辊筒与端板之间以及U型管的内部装满水,通过加热模块对水进行加热,气缸通过活塞带动水往复流动达到传热的效果,通过水浴加热辊筒取代传统的直接电加热的方法,具有温度均匀和加热过程温和的好处,有利于确保不干胶标签的质量;内筒能够减小使用水的体积,减小下压辊的重量,达到节能效果,分流板和隔离板能够确保水循环的均匀性,确保能够均匀加热;
通过设置压合辊和上压辊,压合辊和上压辊共同与下压辊夹持标签纸本体,共同实现压合覆膜的过程,增加了标签纸本体与下压辊的接触时间和加热时间,达到受热透彻的目的,确保加热完全,标签纸本体完全加热之后再散热便不会出现不平整的问题;
达到采用水浴加热实现均匀加热、加热温和以及受热透彻的效果,解决了目前市面上常见的不干胶标签覆膜机构一般采用电加热且上压辊和下压辊与不干胶标签的接触面积比较小,导致标签与不干胶的附着粘合度不均衡和产品不平整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下压辊及U型管内部结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下压辊正剖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分流板位置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风盒位置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风盒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尾料辊;2、上压辊;3、薄膜原料辊;4、成品辊;5、辅助辊;501、支撑辊;502、张紧辊;6、下压辊;601、辊筒;602、端板;603、内筒;604、隔离板;605、分流板;606、连接管;607、轴管;7、标签纸原料辊;8、薄膜本体;9、标签纸本体;10、风盒;1001、出风嘴;1002、挡板;1003、连接头;11、压合辊;12、旋转接头;13、U型管;14、加热模块;15、温度传感器;16、气缸;17、活塞;18、密封圈;19、端盖;20、保温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不干胶标签覆膜机构,包括尾料辊1、上压辊2、薄膜原料辊3、成品辊4、辅助辊5、下压辊6和标签纸原料辊7,薄膜原料辊3和标签纸原料辊7的表面分别卷绕有薄膜本体8和标签纸本体9,薄膜本体8和标签纸本体9经过上压辊2和下压辊6之间压合,薄膜本体8的尾料收卷在尾料辊1上,标签纸本体9绕过辅助辊5后卷绕在成品辊4的表面,辅助辊5包括两个支撑辊501和两个张紧辊502,两个支撑辊501分别位于张紧辊502两侧的上方,两个张紧辊502之间且对应标签纸本体9的位置处设置有风盒10,两个张紧辊502位于同一高度,风盒10水平设置,风盒10对应标签纸本体9的一侧设置有若干个出风嘴1001,出风嘴1001的轴线与标签纸本体9的表面呈锐角,使得风冷散热的风不正对着标签纸本体9,能够减小风力,同时风力也能通过风机调节,风盒10的内部位于相邻两个出风嘴1001之间的位置处设置有挡板1002,风盒10表面与出风嘴1001垂直的位置处设置的连接头1003通过管道与风机连接。
上压辊2靠近辅助辊5的一侧设置有与下压辊6对应的压合辊11,且压合辊11与下压辊6夹持标签纸本体9,增加了上压辊2和压合辊11之间的标签纸本体9的长度,增加接触面积和受热时间。
下压辊6包括辊筒601和两端的端板602,下压辊6采用焊接制造,辊筒601的内部设置有内筒603,辊筒601和内筒603之间、辊筒601与端板602之间以及U型管13的内部装满加热用的流体,一般采用水来加热,通过加热模块14对水进行加热,内筒603空心,能够减少液体的体积和降低下压辊6的重量,减少能耗,内筒603表面周向设置有与轴线平行的隔离板604,隔离板604可以与辊筒601的直径垂直或呈锐角和钝角设置,只需要确保均匀等距的目的即可,隔离板604既可以起到分流的作用,又能起到对辊筒601的支撑作用,隔离板604与辊筒601固定连接,内筒603的两端与端板602之间的位置处设置有辐射状的分流板605,分流板605起到加固和分流的作用,端板602的侧面设置有与辊筒601内部连通的连接管606和固定连接在端板602表面的轴管607,轴管607上可以安装齿轮、链轮、皮带轮等组件,下压辊6通过轴管607与驱动装置传动连接,且轴管607套接在连接管606的表面,连接管606通过旋转接头12与U型管13连接,连接管606表面设置柔性减振套,减震套和保温层20均可采用泡棉管,U型管13上安装有加热模块14和温度传感器15,加热模块14可采用电加热管,温度传感器15和点加热模块14均与覆膜机构的控制机箱电连接,U型管13的另一端设置有气缸16,气缸16伸缩杆的端部设置有与U型管13内壁活动连接的活塞17,活塞17的侧面为凹面,与水接触密封效果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风盒1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风盒10分别位于对应标签纸本体9所在平面的上方和下方,对标签纸本体9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同时进行吹风散热,提高散热的一致性,避免收卷之后缓慢且不均匀散热造成不平整变形,且风盒10靠近标签纸本体9的一面倾斜设置,出风嘴1001的方向对应标签纸本体9的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若干个挡板1002自靠近连接头1003至远离连接头1003方向长度逐渐增加,且挡板1002包括与风盒10侧面平行的平板和向靠近连接头1003位置处倾斜设置的拦风板,提高各个出风嘴1001出风的均匀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压合辊11与上压辊2之间标签纸本体9对应的弧心角为15°至180°,增加标签纸本体9与下压辊6的接触面积和接触时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辊筒601和内筒603之间的相邻两个隔离板604之间空间的体积相等,确保水流均匀,从而导热均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气缸16为双出杆气缸,两个U型管13以气缸16为中心对称设置,U型管13对应气缸16的一端设置有密封圈18和端盖19,保护气缸16,且U型管13的表面包覆有保温层20,减少散热,降低能耗。
综上可得,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辊筒601、内筒603、隔离板604、分流板605、压合辊11、U型管13、气缸16和活塞17,解决了目前市面上常见的不干胶标签覆膜机构一般采用电加热且上压辊2和下压辊6与不干胶标签的接触面积比较小,导致标签与不干胶的附着粘合度不均衡和产品不平整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不干胶标签覆膜机构,包括尾料辊(1)、上压辊(2)、薄膜原料辊(3)、成品辊(4)、辅助辊(5)、下压辊(6)和标签纸原料辊(7),所述薄膜原料辊(3)和标签纸原料辊(7)的表面分别卷绕有薄膜本体(8)和标签纸本体(9),所述薄膜本体(8)和标签纸本体(9)经过上压辊(2)和下压辊(6)之间压合,所述薄膜本体(8)的尾料收卷在尾料辊(1)上,所述标签纸本体(9)绕过辅助辊(5)后卷绕在成品辊(4)的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辊(5)包括两个支撑辊(501)和两个张紧辊(502),两个所述支撑辊(501)分别位于张紧辊(502)两侧的上方,两个所述张紧辊(502)之间且对应标签纸本体(9)的位置处设置有风盒(10),所述风盒(10)对应标签纸本体(9)的一侧设置有若干个出风嘴(1001),所述风盒(10)的内部位于相邻两个出风嘴(1001)之间的位置处设置有挡板(1002),所述风盒(10)表面与出风嘴(1001)垂直的位置处设置的连接头(1003)通过管道与风机连接;
所述上压辊(2)靠近辅助辊(5)的一侧设置有与下压辊(6)对应的压合辊(11),且压合辊(11)与下压辊(6)夹持标签纸本体(9);
所述下压辊(6)包括辊筒(601)和两端的端板(602),所述辊筒(601)的内部设置有内筒(603),所述内筒(603)表面周向设置有与轴线平行的隔离板(604),所述隔离板(604)与辊筒(601)固定连接,所述内筒(603)的两端与端板(602)之间的位置处设置有辐射状的分流板(605),所述端板(602)的侧面设置有与辊筒(601)内部连通的连接管(606)和固定连接在端板(602)表面的轴管(607),且轴管(607)套接在连接管(606)的表面,所述连接管(606)通过旋转接头(12)与U型管(13)连接,所述U型管(13)上安装有加热模块(14)和温度传感器(15),所述U型管(13)的另一端设置有气缸(16),所述气缸(16)伸缩杆的端部设置有与U型管(13)内壁活动连接的活塞(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干胶标签覆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盒(1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风盒(10)分别位于对应标签纸本体(9)所在平面的上方和下方,且风盒(10)靠近标签纸本体(9)的一面倾斜设置,所述出风嘴(1001)的方向对应标签纸本体(9)的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干胶标签覆膜机构,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挡板(1002)自靠近连接头(1003)至远离连接头(1003)方向长度逐渐增加,且挡板(1002)包括与风盒(10)侧面平行的平板和向靠近连接头(1003)位置处倾斜设置的拦风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干胶标签覆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合辊(11)与上压辊(2)之间标签纸本体(9)对应的弧心角为30°至9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干胶标签覆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辊筒(601)和内筒(603)之间的相邻两个隔离板(604)之间空间的体积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干胶标签覆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16)为双出杆气缸,两个所述U型管(13)以气缸(16)为中心对称设置,所述U型管(13)对应气缸(16)的一端设置有密封圈(18)和端盖(19),且U型管(13)的表面包覆有保温层(20)。
CN202023043178.4U 2020-12-17 2020-12-17 一种不干胶标签覆膜机构 Active CN2152040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43178.4U CN215204049U (zh) 2020-12-17 2020-12-17 一种不干胶标签覆膜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43178.4U CN215204049U (zh) 2020-12-17 2020-12-17 一种不干胶标签覆膜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204049U true CN215204049U (zh) 2021-12-17

Family

ID=794181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043178.4U Active CN215204049U (zh) 2020-12-17 2020-12-17 一种不干胶标签覆膜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20404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54024A (zh) 一种多功能薄膜复合机
CN110406251B (zh) 一种薄膜印刷机的烘干装置
CN108855759B (zh) 一种基于无纬布生产用展丝上胶覆膜装置的系统
CN215204049U (zh) 一种不干胶标签覆膜机构
CN111251697B (zh) 一种具有自动涂胶功能的蜂窝板生产加工用压合设备
CN211000468U (zh) 一种印后覆膜精加工设备
CN210553077U (zh) 一种防水卷材顶膜覆膜装置
CN201511568U (zh) 上胶生产线主浸胶槽加热结构
CN219171723U (zh) 一种薄彩涂防腐金属板材冲压涂胶覆膜装置
CN214774602U (zh) 一种预热机构的复合机
CN207630697U (zh) 一种新型的薄膜复合装置
CN209409308U (zh) 一种用于防水卷材的覆膜冷却装置
CN201538889U (zh) 封闭型织物负压涂胶机
CN213836089U (zh) 一种三聚氰胺浸渍纸的涂胶装置
CN215321036U (zh) 一种纸板生产用双面机
CN212681558U (zh) 一种超薄热熔胶膜专用涂布机
CN113844154A (zh) 一种迷彩空间布制备的喷绘贴合成型设备
CN208392875U (zh) 一种热分布均匀的导热辊
CN113147149B (zh) 一种预涂膜生产用覆膜机
CN211359441U (zh) 一种新型涂布机胶液填充装置
CN211994192U (zh) 一种线条包覆机
CN110180732A (zh) 一种胶点转移式复合机
CN216230823U (zh) 一种预涂膜生产用覆膜装置
CN217476365U (zh) 一种预浸料生产设备的加热装置
CN110509621A (zh) 一种双面瓦楞纸成型辊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