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191246U - 用于手持推杆式吸尘器的地刷 - Google Patents

用于手持推杆式吸尘器的地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191246U
CN215191246U CN202121013969.4U CN202121013969U CN215191246U CN 215191246 U CN215191246 U CN 215191246U CN 202121013969 U CN202121013969 U CN 202121013969U CN 215191246 U CN215191246 U CN 2151912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ub
wheel
brush
rotation
floor brus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01396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崔跃玉
张金霞
王永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Jiangsu Midea Cleaning Applia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Jiangsu Midea Cleaning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Jiangsu Midea Cleaning Applian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01396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1912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1912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1912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ozzles For Electric Vacuum Clea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手持推杆式吸尘器的地刷,包括刷本体和全向轮,刷本体适于与待清洁区域接触以清洁待清洁区域;全向轮包括第一轮毂和多个滚轮,第一轮毂可转动地设于刷本体,多个滚轮间隔地设于第一轮毂的径向外侧,滚轮的旋转轴线与第一轮毂的旋转轴线垂直。本实用新型的地刷,第一轮毂带动刷本体在待清洁面上前进和后退的同时,滚轮可以带动刷本体原地围绕用户旋转,进而可以增加地刷的灵活性,用户使用手部阻力小,提升用户体验。另外,通过设置多个滚轮,滚轮的旋转轴线与第一轮毂的旋转轴线垂直,使得全向轮改变运动方向时不需要回转半径,刷本体运动也会更稳定。此外,也可有效解决常规滚轮在地刷横向使用过程中刮伤地板的问题。

Description

用于手持推杆式吸尘器的地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清洁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手持推杆式吸尘器的地刷。
背景技术
在清洁电器技术领域,手持推杆式吸尘器体型小巧、重量轻,携带及使用非常方便。地板、地毯、窗帘、橱柜等等都可以在它可清理的范围之内。无线化的设计,使手持推杆式吸尘器成为时代的新宠。但是,伴随无线吸尘器优点出现的,还有其无法避免的缺陷:第一,吸尘器的地刷灵活性不够,具体地,手持推杆式吸尘器使用过程中,由于地刷的支撑轮只能朝一个方向旋转,一般前后推拉比较轻松,斜着推拉会略微费力。但有时受清理空间所限,需要横向推拉,或原地以用户为中心旋转,此时地刷的支撑轮会在地板上刮擦,手部阻力非常大。同时,支撑轮对地板的刮擦还会对地板造成损伤和划痕。
上述支撑轮灵活性差,手部阻力大,用户使用费力,体验感差;而且还会刮伤地板;另外,上述支撑轮安装在支架上,支架围绕回转轴旋转,回转半径较大;此外,如果上述支撑轮为万向轮且轮子较小,会导致在地毯上使用时阻力很大(轮子会陷进地毯),甚至无法使用,降低用户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手持推杆式吸尘器的地刷,所述地刷具有灵活性高、运动稳定、不会刮伤底板的优点。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手持推杆式吸尘器的地刷,包括刷本体和全向轮,所述刷本体适于与待清洁区域接触以清洁所述待清洁区域;所述全向轮包括第一轮毂和多个滚轮,所述第一轮毂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刷本体,多个所述滚轮间隔地设于所述第一轮毂的径向外侧,所述滚轮的旋转轴线与所述第一轮毂的旋转轴线垂直。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手持推杆式吸尘器的地刷,第一轮毂带动刷本体在待清洁面上前进和后退的同时,滚轮可以带动刷本体原地围绕用户旋转,进而可以增加地刷的灵活性,用户使用手部阻力小,提升用户体验。另外,通过设置多个滚轮,滚轮的旋转轴线与第一轮毂的旋转轴线垂直,使得全向轮改变运动方向时不需要回转半径,刷本体运动也会更稳定。此外,也可有效解决常规滚轮在地刷横向使用过程中刮伤地板的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轮毂具有多个安装部,部分所述第一轮毂的径向外侧壁面向内凹入形成所述安装部,多个所述滚轮一一对应地嵌设于所述安装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两个所述安装部之间设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的靠近所述安装部的两端开设有安装槽,连接件穿设于所述滚轮且所述连接件的两端分别设于对应的所述安装槽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全向轮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设于所述固定部且封堵所述安装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的每一端的部分设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全向轮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设于所述固定部,所述固定件的与所述安装槽对应位置开设有封堵槽,所述封堵槽与所述安装槽连通,所述连接件的每一端的另一部分设于所述封堵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全向轮在转动过程中形成圆形轨迹,所述圆形轨迹与所述全向轮位于的待清洁区域相切,所述第一轮毂的每个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待清洁区域接触的点位于所述圆形轨迹,每个所述滚轮与所述待清洁区域接触的点位于所述圆形轨迹。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轮毂包括本体部和与所述本体部连接的转动轴,所述滚轮设于所述本体部,所述刷本体上具有转动孔,所述转动轴与所述转动孔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动轴与所述转动孔间隙配合,所述转动轴的端部具有钩挂部,所述转动轴穿设于所述转动孔且所述钩挂部与所述转动孔的端部止抵,以将所述转动轴限位在所述转动孔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动轴上设有切割槽,所述切割槽沿轴向延伸且在厚度方向贯穿所述转动轴以分隔出沿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间隔部分,至少一部分所述间隔部分上设有所述钩挂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所述间隔部分包括交错设置的第一间隔部分和第二间隔部分,每个所述第一间隔部分设有所述钩挂部,所述多个第二间隔部分的朝向彼此的内侧壁通过连接部相连。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用于手持推杆式吸尘器的地刷包括多组沿所述第一轮毂的旋转轴线顺序排布的滚轮组,每组所述滚轮组包括多个沿所述第一轮毂的周向间隔设置的所述滚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滚轮包括第二轮毂和轮本体,所述轮本体为空心结构,且套设于所述第二轮毂,所述第二轮毂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轮毂,所述轮本体适于与待清洁面滚动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地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全向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全向轮的爆炸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轮毂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地刷的剖视图;
图7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滚轮和连接件配合的部分结构剖视图。
附图标记:
地刷100,
刷本体1,
全向轮2,
第一轮毂21,本体部211,安装部2111,固定部2112,安装槽21121,转动轴212,切割槽2121,第一间隔部分2122,钩挂部21221,第二间隔部分2123,连接部2124,
滚轮组22,滚轮221,第二轮毂2211,卡槽22111,轮本体2212,卡位凸起22121,
连接件23,
固定件24,封堵槽241,
紧固件25,
第一方向F1,第二方向F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可应用于性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手持推杆式吸尘器的地刷100。
如图1-图7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手持推杆式吸尘器的地刷100,包括刷本体1和全向轮2。
具体而言,如图1-图3所示,刷本体1适于与待清洁区域接触以清洁待清洁区域;全向轮2包括第一轮毂21和多个滚轮221,第一轮毂21可转动地设于刷本体1,多个滚轮221间隔地设于第一轮毂21的径向外侧,滚轮221的旋转轴线与第一轮毂21的旋转轴线垂直。
可以理解的是,全向轮2可转动地设于刷本体1可以便于刷本体1在待清洁面上移动,具体地,在全向轮2转动过程中,可以带动刷本体1在待清洁面上移动,全向轮2 的转动可以减小刷本体1移动的阻力,使得用户清洁待清洁面时,可以容易地移动刷本体1以对待清洁面进行清洁。
其中,全向轮2的第一轮毂21可以绕第一轮毂21的旋转轴线转动,第一轮毂21 转动的过程中可以带动第一轮毂21上的多个滚轮221绕第一轮毂21的旋转轴线转动,由此,第一轮毂21可以带动刷本体1在待清洁面上的第一方向F1移动,第一方向F1 为与第一轮毂21的旋转轴线垂直的方向。同时,滚轮221还可以绕滚轮221的旋转轴线转动,由此,滚轮221可以带动刷本体1在待清洁面的第二方向F2移动,第二方向 F2为与滚轮221的旋转轴线垂直的方向。由于滚轮221的旋转轴线与第一轮毂21的旋转轴线垂直,所以第一方向F1和第二方向F2垂直。
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手持推杆式吸尘器的地刷100,第一轮毂21带动刷本体1在待清洁面上前进和后退的同时,滚轮221可以带动刷本体1原地围绕用户旋转,进而可以增加地刷100的灵活性,用户使用手部阻力小,提升用户体验。另外,通过设置多个滚轮221,滚轮221的旋转轴线与第一轮毂21的旋转轴线垂直,使得全向轮2改变运动方向时不需要回转半径,刷本体1运动也会更稳定。此外,也可有效解决常规支撑轮在地刷100横向使用过程中刮伤地板的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4所示,第一轮毂21具有多个安装部2111,部分第一轮毂21的径向外侧壁面向内凹入形成安装部2111,多个滚轮221一一对应地嵌设于安装部2111。可以理解的是,安装部2111可以为第一滚轮221提供安装环境,便于滚轮221的设置。部分第一轮毂21的径向外侧壁面向内凹入形成安装部2111可以便于滚轮221嵌设于安装部2111,滚轮221的嵌设安装使得滚轮221可以可靠地设于安装部2111,减小滚轮221脱出于安装部2111的风险。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2-图4所示,每两个安装部2111之间设有固定部2112,固定部2112的靠近安装部2111的两端开设有安装槽21121,连接件23穿设于滚轮221且连接件23的两端分别设于对应的安装槽21121内。其中,通过连接件 23和安装槽21121的可靠配合可以便于将滚轮221固定在安装部2111内,使得滚轮 221不易于从安装部2111内脱落。
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连接件23与安装槽21121可以为过盈配合,由此,连接件23可以稳定地固定在安装槽21121内。
作为另一种可实施的方式,如图3-图5所示,全向轮2还可以包括固定件24,固定件24设于固定部2112且封堵安装槽21121,由此,固定件24可以将连接件23封堵在安装槽21121内,使得连接件23不会从安装槽21121内脱出。此时连接件23与安装槽21121可以为过盈配合,也可以为间隙配合,还可以为过渡配合。例如固定件24 和固定部2112可以通过紧固件25连接,这里紧固件25可以为螺栓、螺钉、销等,但并限于此。
进一步地,如图3-图5所示,连接件23的每一端的部分设在安装槽21121内,全向轮2还包括固定件24,固定件24设于固定部2112,固定件24的与安装槽21121对应位置开设有封堵槽241,封堵槽241与安装槽21121连通,连接件23的每一端的另一部分设于封堵槽241。可以理解的是,固定件24安装到固定部2112上后,封堵槽 241与安装槽21121连通后可以形成连接件23的安装空间,连接件23可以位于安装空间内,其中连接件23的一部分位于安装槽21121内,另一部分位于封堵槽241内。由此,连接件23同样可以可靠地安装在固定件24上,使得连接件23不会从安装槽21121 内脱出。此时连接件23与安装槽21121可以为过盈配合,也可以为间隙配合,还可以为过渡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全向轮2在转动过程中形成圆形轨迹,圆形轨迹与全向轮2位于的待清洁区域相切,第一轮毂21的每个固定部2112与待清洁区域接触的点位于圆形轨迹,每个滚轮221与待清洁区域接触的点位于圆形轨迹。由此,第一轮毂21的每个固定部2112与待清洁区域接触的点到第一轮毂21的中心的距离、与每个滚轮221与待清洁区域接触的点到第一轮毂21的中心的距离相等。由此可以保证全向轮2在朝着第一方向F1旋转时旋转轴线高度不变,从而确保全向轮2运动的平稳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4和图6所示,第一轮毂21包括本体部211 和与本体部211连接的转动轴212,滚轮221设于本体部211,刷本体1上具有转动孔,转动轴212与转动孔配合。其中,通过转动轴212和转动孔配合可以便于实现第一轮毂21可转动地设于刷本体1上,由于滚轮221设于第一轮毂21的本体部211,因此通过转动轴212和转动孔可以便于实现全向轮2整体相对于刷本体1可转动,从而可以便于第一轮毂21带动刷本体1在第一方向F1移动,也即便于第一轮毂21带动刷本体 1在待清洁面上前进和后退,以更彻底地清洁待清洁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6所示,转动轴212与转动孔间隙配合,转动轴212的端部具有钩挂部21221,转动轴212穿设于转动孔且钩挂部21221与转动孔的端部止抵,以将转动轴212限位在转动孔内。可以理解的是,转动轴212与转动孔间隙配合可以便于转动轴212在转动孔内转动,从而便于实现全向轮2整体相对于刷本体1可转动。通过钩挂部21221与转动孔的端部止抵可以将转动轴212限位在转动孔内,从而可以避免转动轴212从转动孔内脱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4所示,转动轴212上设有切割槽2121,切割槽2121沿轴向延伸且在厚度方向贯穿转动轴212以分隔出沿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间隔部分,至少一部分间隔部分上设有钩挂部21221。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转动轴 212可以为树脂材料件,由于有切割槽2121,沿转动轴212的周向间隔开的多个间隔部分受到外力时可以具有径向的位移,由此,在将转动轴212插入转动孔时,间隔部分与转动孔的内壁接触,间隔部分朝向径向向内移动,从而便于将转动轴212插入转动孔内,插入后,钩挂部21221可以与转动孔的端部止抵,从而将转动轴212限位在转动孔内。当然,转动轴212的材料也可以为树脂材料以外的其它材料,这里对转动轴212的材料不作具体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多个间隔部分包括交错设置的第一间隔部分2122和第二间隔部分2123,每个第一间隔部分2122设有钩挂部21221,多个第二间隔部分2123的朝向彼此的内侧壁通过连接部2124相连。由此,在将转动轴212 插入转动孔时,第一间隔部分2122与转动孔的内壁接触,第一间隔部分2122朝向径向向内移动,从而便于将转动轴212插入转动孔内,插入后,第一间隔部分2122上的钩挂部21221可以与转动孔的端部止抵,从而将转动轴212限位在转动孔内。多个第二间隔部分2123的朝向彼此的内侧壁通过连接部2124相连可以加强转动轴212的结构强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2所示,用于手持推杆式吸尘器的地刷100 可以包括多组沿第一轮毂21的旋转轴线顺序排布的滚轮组22,每组滚轮组22包括多个沿第一轮毂21的周向间隔设置的滚轮221。其中,多组滚轮组22可以使得第一滚轮 221的轮宽较宽,从而使得第一轮毂21朝向第一方向F1滚动时比较稳定。同时,多组滚轮组22也使得全向轮2在第二方向F2的固定较稳定。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用于手持推杆式吸尘器的地刷100可以包括两组沿第一轮毂21的旋转轴线顺序排布的滚轮组22,每组滚轮组22可以包括四个沿第一轮毂21 的周向间隔设置的滚轮221,每组滚轮组22中的四个滚轮221与另一组滚轮组22的四个滚轮221交错45°布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滚轮221可以包括第二轮毂2211和轮本体2212,轮本体2212为空心结构,且套设于第二轮毂2211,第二轮毂2211可转动地连接于刷本体1,轮本体2212适于与待清洁面滚动接触。需要说明的是,第二轮毂2211可以为刚性件,因此第二轮毂2211可以便于将轮本体2212连接到第一轮毂21 上,同时,第二轮毂2211可以支撑轮本体2212,使得轮本体2212的转动更加顺畅、可靠。这里,第二轮毂2211通过连接件23连接到第一轮毂21上,并且连接件23为第二轮毂2211在第一轮毂21上转动的转动轴。由此,可以实现滚轮221可随第一轮毂21朝向第一方向F1转动的同时,还可以实现滚轮221朝向第二方向F2的滚动。
进一步地,如图7所示,第二轮毂2211上可以设有卡槽22111,轮本体2212上可以设有卡位凸起22121,卡槽22111与卡位凸起22121配合以将第二轮毂2211与轮本体2212安装在一起,通过卡槽22111和卡位凸起22121的相互限位,可以将第二轮毂2211与轮本体2212可靠地安装在一起。
下面参照图1-图7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手持推杆式吸尘器的地刷100。值得理解的是,下述描述仅是示例性说明,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限制。
如图1-图7所示,用于手持推杆式吸尘器的地刷100包括刷本体1和全向轮2。
具体而言,如图1-图3所示,刷本体1适于与待清洁区域接触以清洁待清洁区域;全向轮2包括第一轮毂21和多个滚轮221,第一轮毂21可转动地设于刷本体1,多个滚轮221间隔地设于第一轮毂21的径向外侧,滚轮221的旋转轴线与第一轮毂21的旋转轴线垂直。
可以理解的是,全向轮2可转动地设于刷本体1可以便于刷本体1在待清洁面上移动,具体地,在全向轮2转动过程中,可以带动刷本体1在待清洁面上移动,全向轮2 的转动可以减小刷本体1移动的阻力,使得用户清洁待清洁面时,可以容易地移动刷本体1以对待清洁面进行清洁。
其中,全向轮2的第一轮毂21可以绕第一轮毂21的旋转轴线转动,第一轮毂21 转动的过程中可以带动第一轮毂21上的多个滚轮221绕第一轮毂21的旋转轴线转动,由此,第一轮毂21可以带动刷本体1在待清洁面上的第一方向F1移动,第一方向F1 为与第一轮毂21的旋转轴线垂直的方向。同时,滚轮221还可以绕滚轮221的旋转轴线转动,由此,滚轮221可以带动刷本体1在待清洁面的第二方向F2移动,第二方向 F2为与滚轮221的旋转轴线垂直的方向。由于滚轮221的旋转轴线与第一轮毂21的旋转轴线垂直,所以第一方向F1和第二方向F2垂直。
因此,上述地刷100的第一轮毂21带动刷本体1在待清洁面上前进和后退的同时,滚轮221可以带动刷本体1原地围绕用户旋转,进而可以增加地刷100的灵活性,用户使用手部阻力小,提升用户体验。另外,通过设置多个滚轮221,滚轮221的旋转轴线与第一轮毂21的旋转轴线垂直,使得全向轮2改变运动方向时不需要回转半径,刷本体1运动也会更稳定。此外,也可有效解决常规支撑轮在地刷100横向使用过程中刮伤地板的问题。
如图2-图4所示,第一轮毂21具有多个安装部2111,部分第一轮毂21的径向外侧壁面向内凹入形成安装部2111,多个滚轮221一一对应地嵌设于安装部2111。可以理解的是,安装部2111可以为第一滚轮221提供安装环境,便于滚轮221的设置。部分第一轮毂21的径向外侧壁面向内凹入形成安装部2111可以便于滚轮221嵌设于安装部2111,滚轮221的嵌设安装使得滚轮221可以可靠地设于安装部2111,减小滚轮 221脱出于安装部2111的风险。
如图2-图4所示,每两个安装部2111之间设有固定部2112,固定部2112的靠近安装部2111的两端开设有安装槽21121,连接件23穿设于滚轮221且连接件23的两端分别设于对应的安装槽21121内。其中,通过连接件23和安装槽21121的可靠配合可以便于将滚轮221固定在安装部2111内,使得滚轮221不易于从安装部2111内脱落。
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如图3-图5所示,全向轮2还可以包括固定件24,固定件24设于固定部2112且封堵安装槽21121,由此,固定件24可以将连接件23封堵在安装槽21121内,使得连接件23不会从安装槽21121内脱出。此时连接件23与安装槽21121可以为过盈配合,也可以为间隙配合,还可以为过渡配合。例如固定件24和固定部2112可以通过紧固件25连接,这里紧固件25可以为螺栓、螺钉、销等,但并限于此。
进一步地,如图3-图5所示,连接件23的每一端的部分设在安装槽21121内,全向轮2还包括固定件24,固定件24设于固定部2112,固定件24的与安装槽21121对应位置开设有封堵槽241,封堵槽241与安装槽21121连通,连接件23的每一端的另一部分设于封堵槽241。可以理解的是,固定件24安装到固定部2112上后,封堵槽 241与安装槽21121连通后可以形成连接件23的安装空间,连接件23可以位于安装空间内,其中连接件23的一部分位于安装槽21121内,另一部分位于封堵槽241内。由此,连接件23同样可以可靠地安装在固定件24上,使得连接件23不会从安装槽21121 内脱出。此时连接件23与安装槽21121可以为过盈配合,也可以为间隙配合,还可以为过渡配合。
其中,全向轮2在转动过程中形成圆形轨迹,圆形轨迹与全向轮2位于的待清洁区域相切,第一轮毂21的每个固定部2112与待清洁区域接触的点位于圆形轨迹,每个滚轮221与待清洁区域接触的点位于圆形轨迹。由此,第一轮毂21的每个固定部2112 与待清洁区域接触的点到第一轮毂21的中心的距离、与每个滚轮221与待清洁区域接触的点到第一轮毂21的中心的距离相等。由此可以保证全向轮2在朝着第一方向F1 旋转时旋转轴线高度不变,从而确保全向轮2运动的平稳性。
如图4和图6所示,第一轮毂21包括本体部211和与本体部211连接的转动轴212,滚轮221设于本体部211,刷本体1上具有转动孔,转动轴212与转动孔配合。其中,通过转动轴212和转动孔配合可以便于实现第一轮毂21可转动地设于刷本体1上,由于滚轮221设于第一轮毂21的本体部211,因此通过转动轴212和转动孔可以便于实现全向轮2整体相对于刷本体1可转动,从而可以便于第一轮毂21带动刷本体1在第一方向F1移动,也即便于第一轮毂21带动刷本体1在待清洁面上前进和后退,以更彻底地清洁待清洁面。
如图4和图6所示,转动轴212与转动孔间隙配合,转动轴212的端部具有钩挂部21221,转动轴212穿设于转动孔且钩挂部21221与转动孔的端部止抵,以将转动轴212 限位在转动孔内。可以理解的是,转动轴212与转动孔间隙配合可以便于转动轴212 在转动孔内转动,从而便于实现全向轮2整体相对于刷本体1可转动。通过钩挂部21221 与转动孔的端部止抵可以将转动轴212限位在转动孔内,从而可以避免转动轴212从转动孔内脱出。
如图4所示,转动轴212上设有切割槽2121,切割槽2121沿轴向延伸且在厚度方向贯穿转动轴212以分隔出沿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间隔部分,至少一部分间隔部分上设有钩挂部21221。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转动轴212可以为树脂材料件,由于有切割槽2121,沿转动轴212的周向间隔开的多个间隔部分受到外力时可以具有径向的位移,由此,在将转动轴212插入转动孔时,间隔部分与转动孔的内壁接触,间隔部分朝向径向向内移动,从而便于将转动轴212插入转动孔内,插入后,钩挂部21221可以与转动孔的端部止抵,从而将转动轴212限位在转动孔内。当然,转动轴212的材料也可以为树脂材料以外的其它材料,这里对转动轴212的材料不作具体限制。
如图4所示,多个间隔部分包括交错设置的第一间隔部分2122和第二间隔部分2123,每个第一间隔部分2122设有钩挂部21221,多个第二间隔部分2123的朝向彼此的内侧壁通过连接部2124相连。由此,在将转动轴212插入转动孔时,第一间隔部分 2122与转动孔的内壁接触,第一间隔部分2122朝向径向向内移动,从而便于将转动轴 212插入转动孔内,插入后,第一间隔部分2122上的钩挂部21221可以与转动孔的端部止抵,从而将转动轴212限位在转动孔内。多个第二间隔部分2123的朝向彼此的内侧壁通过连接部2124相连可以加强转动轴212的结构强度。
如图2所示,用于手持推杆式吸尘器的地刷100可以包括多组沿第一轮毂21的旋转轴线顺序排布的滚轮组22,每组滚轮组22包括多个沿第一轮毂21的周向间隔设置的滚轮221。其中,多组滚轮组22可以使得第一滚轮221的轮宽较宽,从而使得第一轮毂21朝向第一方向F1滚动时比较稳定。同时,多组滚轮组22也使得全向轮2在第二方向F2的固定较稳定。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用于手持推杆式吸尘器的地刷100可以包括两组沿第一轮毂21的旋转轴线顺序排布的滚轮组22,每组滚轮组22可以包括四个沿第一轮毂21 的周向间隔设置的滚轮221,每组滚轮组22中的四个滚轮221与另一组滚轮组22的四个滚轮221交错45°布置。
如图7所示,滚轮221可以包括第二轮毂2211和轮本体2212,轮本体2212为空心结构,且套设于第二轮毂2211,第二轮毂2211可转动地连接于刷本体1,轮本体2212 适于与待清洁面滚动接触。需要说明的是,第二轮毂2211可以为刚性件,因此第二轮毂2211可以便于将轮本体2212连接到第一轮毂21上,同时,第二轮毂2211可以支撑轮本体2212,使得轮本体2212的转动更加顺畅、可靠。这里,第二轮毂2211通过连接件23连接到第一轮毂21上,并且连接件23为第二轮毂2211在第一轮毂21上转动的转动轴。由此,可以实现滚轮221可随第一轮毂21朝向第一方向F1转动的同时,还可以实现滚轮221朝向第二方向F2的滚动。
进一步地,如图7所示,第二轮毂2211上可以设有卡槽22111,轮本体2212上可以设有卡位凸起22121,卡槽22111与卡位凸起22121配合以将第二轮毂2211与轮本体2212安装在一起,通过卡槽22111和卡位凸起22121的相互限位,可以将第二轮毂 2211与轮本体2212可靠地安装在一起。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2)

1.一种用于手持推杆式吸尘器的地刷(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刷本体(1),所述刷本体(1)适于与待清洁区域接触以清洁所述待清洁区域;
全向轮(2),所述全向轮(2)包括第一轮毂(21)和多个滚轮(221),所述第一轮毂(21)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刷本体(1),多个所述滚轮(221)间隔地设于所述第一轮毂(21)的径向外侧,所述滚轮(221)的旋转轴线与所述第一轮毂(21)的旋转轴线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手持推杆式吸尘器的地刷(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轮毂(21)具有多个安装部(2111),部分所述第一轮毂(21)的径向外侧壁面向内凹入形成所述安装部(2111),多个所述滚轮(221)一一对应地嵌设于所述安装部(21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手持推杆式吸尘器的地刷(100),其特征在于,每两个所述安装部(2111)之间设有固定部(2112),所述固定部(2112)的靠近所述安装部(2111)的两端开设有安装槽(21121),连接件(23)穿设于所述滚轮(221)且所述连接件(23)的两端分别设于对应的所述安装槽(21121)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手持推杆式吸尘器的地刷(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全向轮(2)还包括固定件(24),所述固定件(24)设于所述固定部(2112)且封堵所述安装槽(21121)。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手持推杆式吸尘器的地刷(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23)的每一端的部分设在所述安装槽(21121)内,所述全向轮(2)还包括固定件(24),所述固定件(24)设于所述固定部(2112),所述固定件(24)的与所述安装槽(21121)对应位置开设有封堵槽(241),所述封堵槽(241)与所述安装槽(21121)连通,所述连接件(23)的每一端的另一部分设于所述封堵槽(241)。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手持推杆式吸尘器的地刷(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全向轮(2)在转动过程中形成圆形轨迹,所述圆形轨迹与所述全向轮(2)位于的待清洁区域相切,所述第一轮毂(21)的每个所述固定部(2112)与所述待清洁区域接触的点位于所述圆形轨迹,每个所述滚轮(221)与所述待清洁区域接触的点位于所述圆形轨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手持推杆式吸尘器的地刷(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轮毂(21)包括本体部(211)和与所述本体部(211)连接的转动轴(212),所述滚轮(221)设于所述本体部(211),所述刷本体(1)上具有转动孔,所述转动轴(212)与所述转动孔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手持推杆式吸尘器的地刷(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212)与所述转动孔间隙配合,所述转动轴(212)的端部具有钩挂部(21221),所述转动轴(212)穿设于所述转动孔且所述钩挂部(21221)与所述转动孔的端部止抵,以将所述转动轴(212)限位在所述转动孔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手持推杆式吸尘器的地刷(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212)上设有切割槽(2121),所述切割槽(2121)沿轴向延伸且在厚度方向贯穿所述转动轴(212)以分隔出沿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间隔部分,至少一部分所述间隔部分上设有所述钩挂部(21221)。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手持推杆式吸尘器的地刷(100),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间隔部分包括交错设置的第一间隔部分(2122)和第二间隔部分(2123),每个所述第一间隔部分(2122)设有所述钩挂部(21221),所述多个第二间隔部分(2123)的朝向彼此的内侧壁通过连接部(2124)相连。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手持推杆式吸尘器的地刷(100),其特征在于,包括多组沿所述第一轮毂(21)的旋转轴线顺序排布的滚轮组(22),每组所述滚轮组(22)包括多个沿所述第一轮毂(21)的周向间隔设置的所述滚轮(221)。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手持推杆式吸尘器的地刷(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221)包括第二轮毂(2211)和轮本体(2212),所述轮本体(2212)为空心结构,且套设于所述第二轮毂(2211),所述第二轮毂(2211)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轮毂(21),所述轮本体(2212)适于与待清洁面滚动接触。
CN202121013969.4U 2021-05-12 2021-05-12 用于手持推杆式吸尘器的地刷 Active CN2151912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013969.4U CN215191246U (zh) 2021-05-12 2021-05-12 用于手持推杆式吸尘器的地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013969.4U CN215191246U (zh) 2021-05-12 2021-05-12 用于手持推杆式吸尘器的地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191246U true CN215191246U (zh) 2021-12-17

Family

ID=794186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013969.4U Active CN215191246U (zh) 2021-05-12 2021-05-12 用于手持推杆式吸尘器的地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19124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470557B1 (ko) 먼지 털이용 회전롤러를 구비한 진공청소기용 흡입브러시조립체
US4912805A (en) Dual-purpose rotating brush for vacuum cleaner
US20160278595A1 (en) Agitator and robot cleaner including the same
US20220257072A1 (en) Cleaner
CN111683575B (zh) 表面清洁装置
JP2018008686A (ja) 自動車両洗浄システム用ブラシ構造体
JP2015516862A (ja) 高剛性スリップ防止スクラバ用ブラシアセンブリ、高剛性マンドレル、サブアセンブリ、および組み立て方法
CN215191246U (zh) 用于手持推杆式吸尘器的地刷
KR101476212B1 (ko) 진공 청소기
CN210697482U (zh) 一种吸尘器地刷及吸尘器
EP2917437B1 (en) Free spinning sweep tail scrubber for a pool cleaner
CN217471853U (zh) 动力驱动清洁装置
JPH1133510A (ja) アップライト型掃除機
CN219289350U (zh) 自动清洁设备
CN218165111U (zh) 刮除件及清洁机
CN219021037U (zh) 滚刷及自动清洁设备
CN219538185U (zh) 自动清洁设备
CN219680476U (zh) 自动清洁设备
WO1999023929A1 (en) Push brush cleaner
CN220694643U (zh) 除尘刷
EP3765677B1 (en) Material collection equipment
US10980385B1 (en) Oscillating side brush for mobile robotic vacuum
CN217390633U (zh) 清洁组件及自移清洁设备
CN217792889U (zh) 地刷组件和清洁装置
CN220713831U (zh) 行驶轮以及清洁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