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186210U - 驱动电机、电驱动系统和汽车 - Google Patents

驱动电机、电驱动系统和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186210U
CN215186210U CN202120881308.7U CN202120881308U CN215186210U CN 215186210 U CN215186210 U CN 215186210U CN 202120881308 U CN202120881308 U CN 202120881308U CN 215186210 U CN215186210 U CN 2151862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
shaft
conductive
cover plate
rear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88130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敬才
刘福雷
陈寄贵
王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AC Aion New Energy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88130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1862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1862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1862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驱动电机、电驱动系统和汽车。该驱动电机包括电机壳体、电机转轴和电机轴承;电机转轴设置在电机壳体内;电机轴承套设在电机转轴上并与电机壳体相连;驱动电机还包括导电结构;导电结构与电机转轴和电机壳体相连,导电结构的导电性能高于电机轴承的导电性能。该驱动电机上设置与电机转轴和电机壳体相连的导电结构,且导电结构的导电性能高于电机轴承的导电性能,使得电机转轴的轴电压主要通过导电结构传递到电机壳体上,减少通过电机轴承传导到电机壳体的轴电压,进而解决电机轴承电腐蚀而影响驱动电机的电机性能和使用寿命的问题。

Description

驱动电机、电驱动系统和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驱动电机、电驱动系统和汽车。
背景技术
驱动电机是汽车的电驱动系统的关键零部件,所述驱动电机一般包括电机壳体、电机转轴和电机轴承,所述电机转轴设置在所述电机壳体内,所述电机轴承套设在所述电机转轴上并与所述电机壳体相连。随着汽车中电池电压、电机转速和开关频率的升高,驱动电机会产生较大的轴电压,导致电机轴承电腐蚀,影响驱动电机的电机性能和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驱动电机、电驱动系统和汽车,以解决驱动电机上的轴电压导致电机轴承电腐蚀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驱动电机,包括电机壳体、电机转轴和电机轴承;所述电机转轴设置在所述电机壳体内;所述电机轴承套设在所述电机转轴上并与所述电机壳体相连;所述驱动电机还包括导电结构;所述导电结构与所述电机转轴和所述电机壳体相连,所述导电结构的导电性能高于所述电机轴承的导电性能。
优选地,所述导电结构包括导电轴、旋变盖板和导电元件;所述导电轴,与所述电机转轴相连;所述旋变盖板,与所述电机壳体相连;所述导电元件,套设在所述导电轴上远离所述电机转轴的位置,并与所述旋变盖板相连。
优选地,所述驱动电机还包括后端盖板;所述导电轴一端与所述电机转轴的末端相连,另一端朝向所述后端盖板方向延伸;所述旋变盖板与所述电机壳体的后端密封连接,所述旋变盖板上形成后端开口;所述导电元件,装配在所述后端开口内;所述后端盖板装配在所述后端开口上,与所述旋变盖板密封连接。
优选地,所述导电轴上设有开口朝向所述后端盖板方向的第一容置空间;所述旋变盖板,装配在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内,与所述导电轴配合形成隔离空间结构和开口朝向所述后端盖板方向的第二容置空间;所述导电元件,装配在所述第二容置空间内。
优选地,所述导电轴包括轴本体、从所述轴本体的一端沿所述电机转轴的轴向方向延伸出的轴连接部、以及从所述轴本体的侧面沿所述电机转轴的径向方向延伸出的第一隔离部;所述轴连接部与所述电机转轴的末端相连;所述轴本体和所述轴连接部配合,形成开口朝向所述后端盖板方向的第一容置空间;
所述旋变盖板包括盖板本体、以及从所述盖板本体上的后端开口沿所述电机转轴的轴向方向延伸出的第二隔离部;所述盖板本体与所述电机壳体的后端密封连接,所述第二隔离部装配在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内;所述第二隔离部与所述第一隔离部配合,形成所述隔离空间结构;所述第二隔离部与所述轴本体配合,形成所述第二容置空间;所述导电元件,与所述轴本体和所述第二隔离部相连。
优选地,所述第一隔离部为第一L形隔离部,所述第二隔离部为第二L形隔离部,所述第一L形隔离部和所述第二L形隔离部配合形成迷宫式隔离结构。
优选地,所述导电元件为导电环或者导电碳刷。
优选地,所述驱动电机还包括旋变器,所述旋变器装配在所述电机壳体内,套设在所述电机转轴上靠近末端的位置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驱动系统,包括上述驱动电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包括上述电驱动系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驱动电机、电驱动系统和汽车,在驱动电机上设置导电结构,该导电结构与所述电机转轴和所述电机壳体相连,且所述导电结构的导电性能高于所述电机轴承的导电性能,使得电机转轴的轴电压主要通过导电结构传递到电机壳体上,减少通过电机轴承传导到电机壳体的轴电压,进而解决电机轴承电腐蚀而影响驱动电机的电机性能和使用寿命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驱动电机的一立体图;
图2是图1中驱动电机的主视图;
图3是图2中A-A线的剖面图。
图中:10、电机壳体;20、电机转轴;30、电机轴承;40、导电结构;41、导电轴;411、轴本体;412、轴连接部;413、第一隔离部;42、旋变盖板;421、盖板本体;422、第二隔离部;43、导电元件;50、后端盖板;60、旋变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径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驱动电机,如图1-图3所示,驱动电机包括电机壳体10、电机转轴20和电机轴承30;电机转轴20设置在电机壳体10内;电机轴承30套设在电机转轴20上并与电机壳体10相连;驱动电机还包括导电结构40;导电结构40与电机转轴20和电机壳体10相连,导电结构40的导电性能高于电机轴承30的导电性能。
其中,导电结构40是可实现导电功能的结构。
作为一示例,在驱动电机工作过程,驱动电机的电机转轴20上会形成轴电压,电机轴承30套设在电机转轴20上并与电机壳体10相连,若电机转轴20上形成的轴电压直接通过电机轴承30传导到电机壳体10,会导致电机轴承30电腐蚀。为了避免电机转轴20上形成的轴电压直接通过电机轴承30传导到电机壳体10所导致的电腐蚀问题,在驱动电机上设置导电结构40,该导电结构40与电机转轴20和电机壳体10相连,且导电结构40的导电性能高于电机轴承30的导电性能,使得电机转轴20的轴电压主要通过导电结构40传递到电机壳体10上,减少通过电机轴承30传导到电机壳体10的轴电压,进而解决电机轴承30电腐蚀而影响驱动电机的电机性能和使用寿命的问题。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导电结构40包括导电轴41、旋变盖板42和导电元件43;导电轴41,与电机转轴20相连;旋变盖板42,与电机壳体10相连;导电元件43,套设在导电轴41上远离电机转轴20的位置,并与旋变盖板42相连。
作为一示例,导电轴41是与电机转轴20相连的元件。旋变盖板42是与电机壳体10相连的元件,具体可以为旋变器60的盖板。导电元件43是与导电轴41和旋变盖板42相连的用于实现导电功能的元件。本示例中,导电轴41、导电元件43和旋变盖板42的导电性能高于电机轴承30的导电性能,使得电机转轴20上形成的轴电压通过导电轴41、导电元件43和旋变盖板42传导到电机壳体10上,减少电机轴承30传导轴电压所导致的电腐蚀问题。本示例中,导电元件43套设在导电轴41上远离电机转轴20的位置,并与旋变盖板42相连,可减轻导电元件43在进行电传导过程中,对设置在电机转轴20上或者靠近电机转轴20的高敏元件的工作造成影响,影响高敏元件的工作精度。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驱动电机还包括后端盖板50;导电轴41一端与电机转轴20的末端相连,另一端朝向后端盖板50方向延伸;旋变盖板42与电机壳体10的后端密封连接,旋变盖板42上形成后端开口;导电元件43,装配在后端开口内;后端盖板50装配在后端开口上,与旋变盖板42密封连接。
其中,后端盖板50是设置在驱动电机的后端上的盖板。
作为一示例,导电轴41一端与电机转轴20的末端相连,另一端朝向后端盖板50方向延伸,即导电轴41设置在电机转轴20的末端与后端盖板50之间,与电机转轴20相连而不与后端盖板50相连,可起到电传导作用。本示例中,导电轴41与电机转轴20的末端相连,便于安装和拆卸。旋变盖板42与电机壳体10的后端密封连接,既便于安装和拆卸,又可避免外界杂质通过旋变盖板42和电机壳体10之间的间隙进入驱动电机内部,影响驱动电机的电机性能并降低驱动电机的使用寿命。旋变盖板42上形成有后端开口,以便于导电元件43的安装和拆卸。导电元件43套设在导电轴41上远离电机转轴20的位置,即套设在导电轴41上靠近后端盖板50的位置。导电元件43装配在后端开口内,与旋变盖板42位于后端开口内的部位连接,以便于装配后端盖板50和导电元件43。后端盖板50装配在后端开口上,与旋变盖板42密封连接,可保证驱动电机的密封性,避免外界杂质通过旋变盖板42与后端盖板50之间的间隙进入驱动电机内部,影响驱动电机的电机性能并降低驱动电机的使用寿命。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导电轴41上设有开口朝向后端盖板50方向的第一容置空间;旋变盖板42,装配在第一容置空间内,与导电轴41配合形成隔离空间结构和开口朝向后端盖板50方向的第二容置空间;导电元件43,装配在第二容置空间内。
其中,第一容置空间是由导电轴41本身形成的用于容置旋变盖板42和导电元件43的空间。隔离空间结构是由旋变盖板42和导电轴41配合形成的可起到隔离粉尘及其他杂质的空间结构。第二容置空间是由旋变盖板42和导电轴41配合形成的用于容置导电元件43的空间。
作为一示例中,在驱动电机装配过程中,先将导电轴41装配在电机转轴20的末端,由于导电轴41上设有开口朝向后端盖板50方向的第一容置空间;接着,将旋变盖板42装配在第一容置空间内,并使旋变盖板42与电机壳体10的后端密封连接,使得旋变盖板42与导电轴41配合形成隔离空间结构和开口朝向后端盖板50方向的第二容置空间。可理解地,由于第一容置空间和第二容置空间均为开口朝向后端盖板50方向的空间,因此,旋变盖板42与导电轴41配合形成隔离空间结构和第二容置空间中,第二容置空间比隔离空间结构更靠近后端盖板50,即隔离空间结构可用于实现隔离第二容置空间与其他空间的作用。本示例中,导电元件43装配在第二容置空间内,由于隔离空间结构的隔离作用,可隔离装配在第二容置空间内的导电元件43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及其他杂质,避免杂质进入驱动电机内部,影响驱动电机的电机性能并降低驱动电机的使用寿命;还可避免导电元件43在进行电传导过程中,对隔离空间结构以外的高敏元件的工作精度造成影响。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导电轴41包括轴本体411、从轴本体411的一端沿电机转轴20的轴向方向延伸出的轴连接部412、以及从轴本体411的侧面沿电机转轴20的径向方向延伸出的第一隔离部413;轴连接部412与电机转轴20的末端相连;轴本体411和轴连接部412配合,形成开口朝向后端盖板50方向的第一容置空间;旋变盖板42包括盖板本体421、以及从盖板本体421上的后端开口沿电机转轴20的轴向方向延伸出的第二隔离部422;盖板本体421与电机壳体10的后端密封连接,第二隔离部422装配在第一容置空间内;第二隔离部422与第一隔离部413配合,形成隔离空间结构;第二隔离部422与轴本体411配合,形成第二容置空间;导电元件43,与轴本体411和第二隔离部422相连。
作为一示例,导电轴41包括一体成型的轴本体411、轴连接部412和第一隔离部413。轴连接部412从轴本体411的一端沿电机转轴20的轴向方向朝向电机转轴20方向延伸,用于固定装配在电机转轴20上,实现导电轴41与电机转轴20连接。第一隔离部413从轴本体411的侧面沿电机转轴20的径向方向延伸,使得第一隔离部413与轴本体411配合形成开口朝向后端盖板50方向的第一容置空间。本示例中,第一隔离部413从轴本体411靠近轴连接部412一端的侧面沿电机转轴20的径向方向延伸。
作为一示例,旋变盖板42包括一体成型的盖板本体421和第二隔离部422,第二隔离部422从盖板本体421上设置的后端开口位置,沿电机转轴20的轴向方向朝向电机转轴20延伸。其中,盖板本体421与电机壳体10的后端密封连接,从盖板本体421上延伸出的第二隔离部422装配在导电轴41形成的第一容置空间内。本示例中,第二隔离部422远离盖板本体421的部分与第一隔离部413本体形成隔离空间结构,第二隔离部422整体与轴本体411配合形成第二容置空间;导电元件43装配在第二容置空间内,与第二容置空间对应的轴本体411和第二隔离部422相连。由于隔离空间结构的隔离作用,可隔离装配在第二容置空间内的导电元件43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及其他杂质,避免杂质进入驱动电机内部,影响驱动电机的电机性能并降低驱动电机的使用寿命;还可避免导电元件43在进行电传导过程中,对隔离空间结构以外的高敏元件的工作精度造成影响。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一隔离部413为第一L形隔离部,第二隔离部422为第二L形隔离部,第一L形隔离部和第二L形隔离部配合形成迷宫式隔离结构。
作为一示例,第一隔离部413为第一L形隔离部,第一L形隔离部包括截面呈L形的第一径向隔离部和第一轴向隔离部,第一径向隔离部为从轴本体411的侧面沿电机转轴20的径向方向延伸的部位;第一轴向隔离部为从第一径向隔离部的末端,沿电机转轴20的轴向方向朝向后端盖板50方向延伸的部位。即第一L形隔离部包括从轴本体411的侧面沿电机转轴20的径向方向延伸出的第一径向隔离部、以及从第一径向隔离部沿电机转轴20的轴向方向朝向后端盖板50方向延伸出的第一轴向隔离部。第二隔离部422为第二L形隔离部,第二L形隔离部包括截面呈L形的第二轴向隔离部和第二径向隔离部;第二轴向隔离部为从盖板本体421的后端开口沿电机转轴20的轴向方向朝向电机转轴20方向延伸的部位;第二径向隔离部为从第二轴向隔离部的末端沿电机转轴20的径向方向朝向导电轴41方向延伸的部位。即第二L形隔离部包括从盖板本体421的后端开口沿电机转轴20的轴向方向朝向电机转轴20方向延伸的第二轴向隔离部、以及从第二轴向隔离部沿电机转轴20的径向方向朝向导电轴41方向延伸的第二径向隔离部。本示例中,第一径向隔离部和第二径向隔离部相互平行且存在间隙,第一轴向隔离部与第二轴向隔离部相互平行且存在间隙,使得第一L形隔离部和第二L形隔离部配合形成迷宫式隔离结构,可隔离装配在第二容置空间内的导电元件43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及其他杂质,避免杂质进入驱动电机内部,影响驱动电机的电机性能并降低驱动电机的使用寿命。可理解地,第一L形隔离部和第二L形隔离部配合形成迷宫式隔离结构,两者不连接,避免第一L形隔离部和第二L形隔离部相连,而无需通过套设在导电轴41上远离电机转轴20的位置的导电元件43进行电传导,对设置在电机转轴20上或者靠近电机转轴20的高敏元件的工作造成影响,影响高敏元件的工作精度。
在一实施例中,导电元件43为导电环或者导电碳刷。
作为一示例,用于连接导电轴41和旋变盖板42的导电元件43可以为导电环,导电环呈环形设计,导电环套设在导电轴41上,导电环的内壁与导电轴41相连,导电环的外壁与旋变盖板42相连,以实现导电轴41、导电环和旋变盖板42的连接,使得电机转轴20上形成的轴电压依次通过导电轴41、导电环和旋变盖板42传递到电机壳体10上,减轻电机轴承30传导轴电压所导致的电腐蚀问题。
作为一示例,用于连接导电轴41和旋变盖板42的导电元件43可以为导电碳刷,导电碳刷一端与导电轴41相连,另一端与旋变盖板42相连,以实现导电轴41、导电环和旋变盖板42的连接,使得电机转轴20上形成的轴电压依次通过导电轴41、导电环和旋变盖板42传递到电机壳体10上,减轻电机轴承30传导轴电压所导致的电腐蚀问题。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驱动电机还包括旋变器60,旋变器60装配在电机壳体10内,套设在电机转轴20上靠近末端的位置上。
作为一示例,驱动电机还包括旋变器60,旋变器60为设置在驱动电机内的一种高敏元件。一般来说,旋变器60设置在电机壳体10内,并套设在电机转轴20上靠近末端的位置上,即旋变器60比电机轴承30比靠近电机转轴20的末端。由于导电结构40与电机转轴20的末端相连,因此,旋变器60位于电机轴承30和导电结构40之间。可理解地,为了避免导电结构40传导电过程,对旋变器60的工作造成影响,需将导电结构40中的导电元件43套设在导电轴41上远离电机转轴20的位置并与旋变盖板42相连,既可保障旋变器60的工作精度,也可避免导电结构40内形成的粉尘或者其他杂质进入旋变器60,进一步保障旋变器60的工作精度。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驱动系统,电驱动系统包括上述驱动电机,驱动电机上设置与电机转轴20和电机壳体10相连的导电结构40,导电结构40的导电性能高于电机轴承30的导电性能,使得电机转轴20的轴电压主要通过导电结构40传递到电机壳体10上,减少通过电机轴承30传导到电机壳体10的轴电压,进而解决电机轴承30电腐蚀而影响驱动电机的电机性能和使用寿命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汽车,汽车包括电驱动系统,电驱动系统包括上述驱动电机,驱动电机上设置与电机转轴20和电机壳体10相连的导电结构40,导电结构40的导电性能高于电机轴承30的导电性能,使得电机转轴20的轴电压主要通过导电结构40传递到电机壳体10上,减少通过电机轴承30传导到电机壳体10的轴电压,进而解决电机轴承30电腐蚀而影响驱动电机的电机性能和使用寿命的问题。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驱动电机,包括电机壳体、电机转轴和电机轴承;所述电机转轴设置在所述电机壳体内;所述电机轴承套设在所述电机转轴上并与所述电机壳体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还包括导电结构;所述导电结构与所述电机转轴和所述电机壳体相连,所述导电结构的导电性能高于所述电机轴承的导电性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结构包括导电轴、旋变盖板和导电元件;所述导电轴,与所述电机转轴相连;所述旋变盖板,与所述电机壳体相连;所述导电元件,套设在所述导电轴上远离所述电机转轴的位置,并与所述旋变盖板相连。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还包括后端盖板;所述导电轴一端与所述电机转轴的末端相连,另一端朝向所述后端盖板方向延伸;所述旋变盖板与所述电机壳体的后端密封连接,所述旋变盖板上形成后端开口;所述导电元件,装配在所述后端开口内;所述后端盖板装配在所述后端开口上,与所述旋变盖板密封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驱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轴上设有开口朝向所述后端盖板方向的第一容置空间;所述旋变盖板,装配在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内,与所述导电轴配合形成隔离空间结构和开口朝向所述后端盖板方向的第二容置空间;所述导电元件,装配在所述第二容置空间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驱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轴包括轴本体、从所述轴本体的一端沿所述电机转轴的轴向方向延伸出的轴连接部、以及从所述轴本体的侧面沿所述电机转轴的径向方向延伸出的第一隔离部;所述轴连接部与所述电机转轴的末端相连;所述轴本体和所述轴连接部配合,形成开口朝向所述后端盖板方向的第一容置空间;
所述旋变盖板包括盖板本体、以及从所述盖板本体上的后端开口沿所述电机转轴的轴向方向延伸出的第二隔离部;所述盖板本体与所述电机壳体的后端密封连接,所述第二隔离部装配在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内;所述第二隔离部与所述第一隔离部配合,形成所述隔离空间结构;所述第二隔离部与所述轴本体配合,形成所述第二容置空间;所述导电元件,与所述轴本体和所述第二隔离部相连。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驱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离部为第一L形隔离部,所述第二隔离部为第二L形隔离部,所述第一L形隔离部和所述第二L形隔离部配合形成迷宫式隔离结构。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元件为导电环或者导电碳刷。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还包括旋变器,所述旋变器装配在所述电机壳体内,套设在所述电机转轴上靠近末端的位置上。
9.一种电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驱动电机。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电驱动系统。
CN202120881308.7U 2021-04-26 2021-04-26 驱动电机、电驱动系统和汽车 Active CN2151862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81308.7U CN215186210U (zh) 2021-04-26 2021-04-26 驱动电机、电驱动系统和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81308.7U CN215186210U (zh) 2021-04-26 2021-04-26 驱动电机、电驱动系统和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186210U true CN215186210U (zh) 2021-12-14

Family

ID=793620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881308.7U Active CN215186210U (zh) 2021-04-26 2021-04-26 驱动电机、电驱动系统和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18621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37123A (zh) * 2022-01-05 2022-04-12 极氪汽车(宁波杭州湾新区)有限公司 电机、动力总成及电动车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37123A (zh) * 2022-01-05 2022-04-12 极氪汽车(宁波杭州湾新区)有限公司 电机、动力总成及电动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655317B2 (ja) 回転電機用端子台
JP2021177489A (ja) 電気接続装置
EP1564867B1 (en) Motor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motor
CN215186210U (zh) 驱动电机、电驱动系统和汽车
CN102077702A (zh) 电气设备的缆线安装构造
US11271449B2 (en) Electric machine with a brush-holding component and a plug module
US20160090053A1 (en) Terminal box for electric vehicle mounted with in-wheel motor
CN109951003B (zh) 电机装置
CN110651168A (zh) 具有电导体的整体组件的混合动力模块
CN112186978A (zh) 驱动单元
KR20230039562A (ko) 고전류 연결부 클램핑 나사 디바이스, 전기적 고전류 커넥터 및 고전류 라인 커넥터
CN102891566A (zh) 直流电机
CN115250028A (zh) 驱动电机、电驱动系统和汽车
CN201207593Y (zh) 一种电机用端盖组件及包括该端盖组件的电机
CN111613744A (zh) 用于密封车辆电气壳体的阻隔密封件组件
CN110645186A (zh) 液冷泵用电机密封结构
US20080197746A1 (en) Vehicle alternator with improved brush device
CN211791053U (zh) 电机和电器
CN115335262A (zh) 用于车辆的驱动装置
CN220358923U (zh) 一种驱动电机的轴电流引出结构
JP3775621B2 (ja) 高電圧部品内蔵回転電機
CN212209960U (zh) 电机的集电环、电机和车辆
CN218449799U (zh) 一种导电电机转轴的装配结构
CN117125107A (zh) 轴端测速测温接地一体装置及包含其的转向架、城轨车辆
CN211116653U (zh) 液冷泵用电机密封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105

Address after: 511400 No.36 Longying Road, Shilou Town, Pany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GAC AION New Energy Vehicle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030 23 building, Cheng Yue mansion 448-458, Dongfeng Middle Road, Yuexiu District, Guangzhou,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No. 36 Longying Road, Shilou Town, Pany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GAC AION NEW ENERGY AUTOMOBILE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No. 36 Longying Road, Shilou Town, Pany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GAC AION New Energy Vehicle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