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186207U - 电驱动总成和电动汽车 - Google Patents

电驱动总成和电动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186207U
CN215186207U CN202120351209.8U CN202120351209U CN215186207U CN 215186207 U CN215186207 U CN 215186207U CN 202120351209 U CN202120351209 U CN 202120351209U CN 215186207 U CN215186207 U CN 2151862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
bearing
air guide
drive assembly
electric dr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35120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赖剑斌
张敬才
王配
喻皓
徐亦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AC Aion New Energy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35120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1862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1862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1862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64Electric machine technologies in electromobility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Cooling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驱动总成和电动汽车。该电驱动总成包括电机、差减器、电机轴承和油封;电机包括电机转轴;差减器包括差减壳体轴承室;电机轴承装配在电机转轴与差减壳体轴承室之间;油封装配在电机转轴和差减壳体轴承室之间;电机转轴和油封之间形成密封空间;其特征在于,电机转轴上设有用于连通密封空间和外部空间的第一导气结构;差减壳体轴承室上设有用于连通密封空间和外部空间的第二导气结构。利用第一导气结构和第二导气结构,将外部空间的低温气体导入密封空间,将密封空间的高温气体导出外部空间,从而达到散热效果,以降低密封空间内气体的温度,从而降低电机轴承的温度,以保障电机轴承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电驱动总成和电动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驱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驱动总成和电动汽车。
背景技术
当前电动汽车的电驱动总成可以采用电机、差减器和控制器等多合一集成技术,由于在电驱动总成中,需在电机与差减器之间采用油封进行密封,使得电机轴承与油封之间形成高温的密封空间,密封空间内的空气不流通,使得热量无法及时散去,导致电机轴承的温度过高,在电机轴承的温度超过其最大承受温度时,会导致电机轴承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驱动总成和电动汽车,以解决电驱动总成中电机轴承的温度过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驱动总成,包括电机、差减器、电机轴承和油封;所述电机包括电机转轴;所述差减器包括差减壳体轴承室;所述电机轴承装配在所述电机转轴与所述差减壳体轴承室之间;所述油封装配在所述电机转轴和所述差减壳体轴承室之间;所述电机转轴和所述油封之间形成密封空间;所述电机转轴上设有用于连通所述密封空间和外部空间的第一导气结构;所述差减壳体轴承室上设有用于连通所述密封空间和外部空间的第二导气结构。
优选地,所述第一导气结构设置在所述电机转轴上与所述电机轴承相对的位置,所述第二导气结构设置在所述差减壳体轴承室上与所述电机轴承相对的位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导气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电机转轴外表面上的导气槽,所述导气槽的一端与所述密封空间相连,另一端与所述外部空间相连。
优选地,所述导气槽为离心槽,所述离心槽与所述电机转轴的轴向方向形成目标偏移角度。
优选地,所述导气槽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且至少两个所述导气槽均匀排布在所述电机转轴上。
优选地,所述电机转轴包括转轴本体、从所述转轴本体沿径向方向延伸出的轴承安装部和轴承限位部,所述轴承限位部的外径大于所述轴承安装部的外径;所述导气槽沿轴向方向设置在所述轴承安装部和所述轴承限位部上;所述电机轴承装配在所述轴承安装部上,且所述电机轴承远离所述油封的一端与所述轴承限位部抵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导气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差减壳体轴承室上的导气孔,所述导气孔的一端与所述密封空间相连,另一端与所述外部空间相连。
优选地,所述导气孔沿所述电机转轴的径向方向设置在所述差减壳体轴承室上,且与所述电机轴承远离所述油封的一端相对设置。
优选地,所述导气孔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且至少两个所述导气孔均匀排布在所述差减壳体轴承室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包括上述电驱动总成。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电驱动总成和电动汽车,通过在所述电机转轴上设有用于连通所述密封空间和外部空间的第一导气结构,并在所述差减壳体轴承室上设有用于连通所述密封空间和外部空间的第二导气结构,利用第一导气结构和第二导气结构,将外部空间的低温气体导入密封空间,将密封空间的高温气体导出外部空间,从而达到散热效果,以降低密封空间内气体的温度,从而降低电机轴承的温度,以保障电机轴承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电驱动总成的一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电驱动总成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电机转轴的一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就电机转轴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差减壳体轴承室的一结构示意图。
图中:10、电机转轴;11、转轴本体;12、轴承安装部;13、轴承限位部;20、差减器;21、差减输入轴;22、差减壳体轴承室;23、轴承钢套;30、电机轴承;40、油封;50、第一导气结构;51、导气槽;60、第二导气结构;61、导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径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驱动总成,如图1和图2所示,电驱动总成包括电机、差减器20、电机轴承30和油封40;电机包括电机转轴10;差减器20包括差减壳体轴承室22;电机轴承30装配在电机转轴10与差减壳体轴承室22之间;油封40装配在电机转轴10和差减壳体轴承室22之间;电机转轴10和油封40之间形成密封空间;电机转轴10上设有用于连通密封空间和外部空间的第一导气结构50;差减壳体轴承室22上设有用于连通密封空间和外部空间的第二导气结构60。
其中,电驱动总成中的电机可以为但不限于电动机和发动机,该电机上设有电机转轴10。
其中,差减器20一般设有差减输入轴21、差减壳体轴承室22和轴承钢套23。该差减输入轴21为差减器20的输入轴。差减壳体轴承室22是差减器20外壳上用于装配轴承的结构。轴承钢套23是用于安装轴承的零部件。一般来说,在电驱动总成中,差减器20的差减输入轴21与电机的电机转轴10相连,需在电机转轴10上套设与差减壳体轴承室22相连的电机轴承30,并在差减输入轴21上套设与差减壳体轴承室22相连的差减轴承(图中未示出),以实现电机与差减器20的合成。
本示例中,电机轴承30装配在电机转轴10与差减壳体轴承室22之间,即电机轴承30的内壁套设在电机转轴10上,而电机轴承30的外壁与差减壳体轴承室22相连,具体为电机轴承30的外壁通过轴承钢套23与差减壳体轴承室22相连,以利用电机轴承30连接电机转轴10和差减壳体轴承室22。相应地,差减轴承装配在差减输入轴21与差减壳体轴承室22之间,即差减轴承的内壁套设在差减输入轴21上,且差减轴承的外壁与差减壳体轴承室22相连,以利用差减轴承连接差减输入轴21和差减壳体轴承室22。
为了防止电机轴承30和差减轴承之间的润滑油渗漏,需在电机轴承30与差减轴承之间设置油封40,以达到润滑油隔离目的。本示例中,油封40装配在电机转轴10和差减壳体轴承室22之间,即油封40的内壁套设在电机转轴10上,且油封40的外壁与差减壳体轴承室22相连,以达到隔离润滑油的目的。可理解地,由于电机轴承30和油封40均装配在电机转轴10和差减壳体轴承室22之间,使得电机转轴10和油封40之间形成密封空间。
其中,外部空间是指密封空间以外的空间。一般来说,在电机转轴10高速转动过程中,密封空间内的气体温度上升,高于外部空间内的气体温度,可利用第一导气结构50和第二导气结构60,实现将外部空间的低温气体导入密封空间,将密封空间的高温气体导出外部空间,从而达到散热效果,降低密封空间内气体的温度,从而降低电机轴承30的温度,以保障电机轴承30的使用寿命。
其中,第一导气结构50是设置在电机转轴10上的导气结构。第二导气结构60是设置在差减壳体轴承室22上的导气结构。本示例中,第一导气结构50和第二导气结构60中的一个用于将外部空间的低温气体导入密封空间,另一个用于将密封空间的高温气体导出外部空间,以实现对密封空间内的气体进行换热,从而达到散热效果,降低密封空间内气体的温度,从而降低电机轴承30的温度,以保障电机轴承30的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中,在电机转轴10高速转动过程中,电机转轴10的温度升高,使密封空间内的气体温度升高,由于密封空间内气体不流通,热量无法及时散去,容易导致与密封空间相连的电机轴承30的温度过高,使得电机轴承30失效的问题,为了克服密封空间内气体不流通而导致电机轴承30的温度过高,需设置连通密封空间和外部空间的散热结构,该散热结构具体包括设置在电机转轴10上的用于连通密封空间和外部空间的第一导气结构50和设置在差减壳体轴承室22上的用于连通密封空间和外部空间的第二导气结构60,利用第一导气结构50和第二导气结构60,将外部空间的低温气体导入密封空间,将密封空间的高温气体导出外部空间,从而达到散热效果,降低密封空间内气体的温度,从而降低电机轴承30的温度,以保障电机轴承30的使用寿命。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导气结构50设置在电机转轴10上与电机轴承30相对的位置,第二导气结构60设置在差减壳体轴承室22上与电机轴承30相对的位置。
本示例中,第一导气结构50设置在电机转轴10上与电机轴承30相对的位置,使得电机转轴10和电机轴承30之间的第一导气结构50可形成一个导气通道,实现密封空间内的高温气体与外部空间内的低温气体进行换热,以达到散热效果,降低密封空间内气体的温度,从而降低电机轴承30的温度,以保障电机轴承30的使用寿命。
本示例中,第二导气结构60设置在差减壳体轴承室22上与电机轴承30相对的位置,使得电机轴承30与差减壳体轴承室22之间的间隙以及电机轴承30与差减壳体轴承室22上设置的第二导气结构60之间配合形成另一个导气通道,实现密封空间内的高温气体与外部空间内的低温气体进行换热,以达到散热效果,降低密封空间内气体的温度,从而降低电机轴承30的温度,以保障电机轴承30的使用寿命。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导气结构50包括设置在电机转轴10外表面上的导气槽51,导气槽51的一端与密封空间相连,另一端与外部空间相连。
其中,导气槽51是指在电机转轴10外表面上开设的槽状结构。作为一示例,导气槽51沿电机转轴10的轴向方向设置在电机转轴10上,即导气槽51可以为沿电机转轴10轴向方向设置的槽状结构。本示例中,导气槽51的一端与密封空间相连,另一端与外部空间相连,使得导气槽51可连通密封空间和外部空间,可利用该导气槽51实现外部空间内的低温气体与密封空间内的高温气体进行换热,以达到散热效果,降低密封空间内气体的温度,从而降低电机轴承30的温度,以保障电机轴承30的使用寿命。可理解地,第一导气结构50仅需在电机转轴10上开槽,无需改动电驱动总成的整体结构,具有结构简单和加工方便的优点。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导气槽51为离心槽,离心槽与电机转轴10的轴向方向形成目标偏移角度。
本示例中,离心槽是设置在电机转轴10外表面的槽形结构。目标偏移角度是指预先设计的偏移角度。本示例中,离心槽的一端与密封空间相连,另一端与外部空间相连,用于连通密封空间和外部空间,且设置在电机转轴10外表面上的离心槽与电机转轴10的轴向方向形成目标偏移角度,使得电机转轴10在高速转动时,离心槽会形成类似风扇叶片转动效果,可将外部空间内的低温气体快速导入密封空间,利用外部空间内的低温气体对密封空间内的高温气体进行进行快速换热,提高散热效果,可快速降低密封空间内气体的温度,从而降低电机轴承30的温度,以保障电机轴承30的使用寿命。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导气槽51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且至少两个导气槽51均匀排布在电机转轴10上。
本示例中,导气槽51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且至少两个导气槽51均匀排布在电机转轴10上,例如,可在电机转轴10上均匀排布三个导气槽51。可理解地,采用至少两个导气槽51进行导气,可保障单位时间内密封空间和外部空间之间的气体进行换热的效率;而且,至少两个导气槽51均匀排布在电机转轴10上,有助于保障电机轴承30上与电机转轴10接触的一侧进行散热的均匀性。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电机转轴10包括转轴本体11、从转轴本体11沿径向方向延伸出的轴承安装部12和轴承限位部13,轴承限位部13的外径大于轴承安装部12的外径;导气槽51沿轴向方向设置在轴承安装部12和轴承限位部13上;电机轴承30装配在轴承安装部12上,且电机轴承30远离油封40的一端与轴承限位部13抵接。
其中,转轴本体11是指电机转轴10的本体。轴承安装部12是指电机转轴10上用于安装电机轴承30的部位。轴承限位部13是指电机转轴10上用于对电机轴承30进行限位的部位。
本示例中,从转轴本体11沿径向方向延伸出的轴承安装部12和轴承限位部13,轴承限位部13的外径大于轴承安装部12的外径,使得轴承限位部13相对于轴承安装部12,形成凸起结构。导气槽51沿轴向方向设置在轴承安装部12和轴承限位部13上,即在轴承安装部12和轴承限位部13上开设连通的凹槽。在电驱动总成装配时,可将电机轴承30装配在轴承安装部12上,使得电机轴承30与轴承安装部12之间形成导气通道,由于电机轴承30远离油封40的一端与轴承限位部13抵接,即电机轴承30远离油封40的一侧面与轴承限位部13的一侧面抵接,此时,轴承限位部13上开设的导气槽51与外部空间连通,以达到在电机轴承30上开设导气槽51,连通密封空间和外部空间的目的。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第二导气结构60包括设置在差减壳体轴承室22上的导气孔61,导气孔61的一端与密封空间相连,另一端与外部空间相连。
其中,导气孔61是设置在差减壳体轴承室22上的通孔结构。本示例中,导气孔61一端与密封空间相连,可以为通过差减壳体轴承室22与电机轴承30之间的间隙与密封空间相连,更具体为通过差减壳体轴承室22与轴承钢套23之间的间隙与密封空间相连,另一端与外部空间相连,使得导气孔61可连通密封空间和外部空间,可利用导气孔61实现对密封空间内的气体进行换热的目的,以降低密封空间内气体的温度,从而降低电机轴承30的温度,以保障电机轴承30的使用寿命。可理解地,第二导气结构60仅需在差减壳体轴承室22上开孔,无需改动电驱动总成的整体结构,具有结构简单和加工方便的优点。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图2和图5所示,导气孔61沿电机转轴10的径向方向设置在差减壳体轴承室22上,且与电机轴承30远离油封40的一端相对设置。
本示例中,导气孔61沿电机转轴10的径向方向设置在差减壳体轴承室22上,可使差减壳体轴承室22上开设的导气孔61的长度较短,方便加工。而且,导气孔61设置在差减壳体轴承室22上,且与电机轴承30远离油封40的一端相对设置,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密封空间内的润滑油通过电机转轴10与差减壳体轴承室22之间的间隙和导气孔61渗出,有助于保障润滑油隔离效果。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导气孔61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且至少两个导气孔61均匀排布在差减壳体轴承室22上。
本示例中,导气孔61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且至少两个导气孔61均匀排布在差减壳体轴承室22上,例如,可在差减壳体轴承室22上均匀排布四个导气孔61。可理解地,采用至少两个导气孔61进行导气,可保障单位时间内对密封空间和外部空间之间的气体进行换热的效率;而且,至少两个导气孔61均匀排布在差减壳体轴承室22上,有助于保障电机轴承30上与差减壳体轴承室22接触的一侧进行散热的均匀性。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动汽车,电动汽车包括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电驱动总成。该电驱动总成通过在电机转轴10上设有用于连通密封空间和外部空间的第一导气结构50,并在差减壳体轴承室22上设有用于连通密封空间和外部空间的第二导气结构60,利用第一导气结构50和第二导气结构60,将外部空间的低温气体导入密封空间,将密封空间的高温气体导出外部空间,从而达到散热效果,以降低密封空间内气体的温度,从而降低电机轴承30的温度,以保障电机轴承30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驱动总成,包括电机、差减器、电机轴承和油封;所述电机包括电机转轴;所述差减器包括差减壳体轴承室;所述电机轴承装配在所述电机转轴与所述差减壳体轴承室之间;所述油封装配在所述电机转轴和所述差减壳体轴承室之间;所述电机转轴和所述油封之间形成密封空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转轴上设有用于连通所述密封空间和外部空间的第一导气结构;所述差减壳体轴承室上设有用于连通所述密封空间和外部空间的第二导气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驱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气结构设置在所述电机转轴上与所述电机轴承相对的位置,所述第二导气结构设置在所述差减壳体轴承室上与所述电机轴承相对的位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驱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气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电机转轴外表面上的导气槽,所述导气槽的一端与所述密封空间相连,另一端与所述外部空间相连。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驱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槽为离心槽,所述离心槽与所述电机转轴的轴向方向形成目标偏移角度。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驱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槽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且至少两个所述导气槽均匀排布在所述电机转轴上。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驱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转轴包括转轴本体、从所述转轴本体沿径向方向延伸出的轴承安装部和轴承限位部,所述轴承限位部的外径大于所述轴承安装部的外径;所述导气槽沿轴向方向设置在所述轴承安装部和所述轴承限位部上;所述电机轴承装配在所述轴承安装部上,且所述电机轴承远离所述油封的一端与所述轴承限位部抵接。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驱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气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差减壳体轴承室上的导气孔,所述导气孔的一端与所述密封空间相连,另一端与所述外部空间相连。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驱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孔沿所述电机转轴的径向方向设置在所述差减壳体轴承室上,且与所述电机轴承远离所述油封的一端相对设置。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驱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孔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且至少两个所述导气孔均匀排布在所述差减壳体轴承室上。
10.一种电动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电驱动总成。
CN202120351209.8U 2021-02-07 2021-02-07 电驱动总成和电动汽车 Active CN2151862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51209.8U CN215186207U (zh) 2021-02-07 2021-02-07 电驱动总成和电动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51209.8U CN215186207U (zh) 2021-02-07 2021-02-07 电驱动总成和电动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186207U true CN215186207U (zh) 2021-12-14

Family

ID=794108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351209.8U Active CN215186207U (zh) 2021-02-07 2021-02-07 电驱动总成和电动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18620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81567B (zh) 电动液泵
US9770970B2 (en) Cooling device and cooling method for a rotor-integrated clutch for hybrid modules
WO2019154163A1 (zh) 电动总成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5186207U (zh) 电驱动总成和电动汽车
CN113489221A (zh) 电机冷却结构、电机、压缩机
CN215580689U (zh) 电机冷却结构、电机、压缩机
CN213981229U (zh) 便于油气分离的热油泵
CN213574658U (zh) 一种耐高温大流量高速电子水泵
CN218243197U (zh) 电动总成
CN209879245U (zh) 一种光源光机系统和激光投影装置
CN209948888U (zh) 电机机壳与电机
CN211266615U (zh) 马达基座组件
CN209793721U (zh) 工业机器人
CN215186299U (zh) 一种提高散热性能的电机转子组件
CN217486245U (zh) 电机
CN215333999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轴承组件
CN110762029A (zh) 绝缘电子水泵
CN219639312U (zh) 一种快速散热的电磁制动器
CN219549116U (zh) 电动油泵装置
CN220302701U (zh) 减速器箱体及减速器
CN218882374U (zh) 一种发动机散热型活塞
CN221352941U (zh) 一种电池温度控制装置
CN212177358U (zh) 活塞泵
CN213521563U (zh) 一种永磁电机的内冷却结构
CN218920869U (zh) 变频装置、压缩机和暖通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106

Address after: 511400 No.36 Longying Road, Shilou Town, Pany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GAC AION New Energy Vehicle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030 23 building, Cheng Yue mansion 448-458, Dongfeng Middle Road, Yuexiu District, Guangzhou,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No. 36 Longying Road, Shilou Town, Pany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GAC AION NEW ENERGY AUTOMOBILE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No. 36 Longying Road, Shilou Town, Pany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GAC AION New Energy Vehicle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