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183930U - 一种大功率晶闸管压接式散热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大功率晶闸管压接式散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183930U
CN215183930U CN202121744807.8U CN202121744807U CN215183930U CN 215183930 U CN215183930 U CN 215183930U CN 202121744807 U CN202121744807 U CN 202121744807U CN 215183930 U CN215183930 U CN 2151839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unner
plate
base plate
power thyristor
cover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74480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llimeter Electromechanical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llimeter Electromechanical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llimeter Electromechanical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llimeter Electromechanical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74480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1839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1839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1839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Semiconductors Or Solid State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功率晶闸管压接式散热器,包括基板、盖板以及设置于基板和盖板之间的多个流道板;在每个流道板上冲压形成流道,多个流道板依次层叠并使流道交叉组合形成交叉网状流道;所述基板上设置进水口以及出水口,用于与流道板的交叉网状流道连通。本实用新型既可以增加散热器的散热能力,又可以提高散热器的结构强度。

Description

一种大功率晶闸管压接式散热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电子的液冷散热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大功率晶闸管压接式散热器。
背景技术
对于大功率晶闸管压接式散热器,现状都采用传统的直流道、S形流道、螺旋型直槽流道及蚊香型流道等,普遍会存在散热效果不好,温度不均匀,结构强度差的缺点。在和晶闸管施加一定的压力压接时,变形量较大,难以保证压接强度,且容易使晶闸管和散热器的散热面接触较差,导致难以达到理想的散热效果。同时传统散热器是采用CNC加工的方式进行加工,随着流道的尺寸变小,对应加工刀具直接也相应变小,刀具磨损较快,加工效率较低,导致散热器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功率晶闸管压接式散热器,既可以增加散热器的散热能力,又可以提高散热器的结构强度。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大功率晶闸管压接式散热器,包括基板、盖板以及设置于基板和盖板之间的多个流道板;
在每个流道板上冲压形成流道,多个流道板依次层叠并使流道交叉组合形成交叉网状流道;
所述基板上设置进水口以及出水口,用于与流道板的交叉网状流道连通。
进一步,所述基板、流道板以及盖板之间通过真空钎焊焊接连接。
进一步,所述基板两侧均设置所述流道板以及盖板,从而使所述散热器形成双面对称结构。
进一步,所述基板每侧与盖板之间的流道板设置为六个。
进一步,每个流道板上冲压形成的流道为长条状,多个流道板形成的交叉网状流道交叉角度为15°-45°。
进一步,所述进水口以及出水口设置在基板的侧面;
所述基板与流道板配合的一面设置与进水口连通的进水通孔、与出水口连通的出水通孔。
进一步,所述流道板以及盖板均为圆形。
进一步,所述基板以及盖板为6系铝合金材质。
对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散热器流道式交叉层叠的,冷却液会形成上下左右立体的流场,这样冷却液容易形成紊流,交叉的流道增大了流道的换热面积,从而提高散热器的散热性能。
2、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散热器在和晶闸管施加一定的压力压接时,变形量相比传统的直流道、S形流道、螺旋型直槽流道及蚊香型流道变形量最小,保证了散热器的压接强度,使晶闸管的端面和散热器的散热台面保持较好的接触,保证较好的电气性能和散热效果。
3、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散热器,整体装配方便,多个流道板直接通过冲压方式形成流道,代替机加工,能够提高加工效率,降低加工成本。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交叉网状流道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流道板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所示标号:
1、基板;2、流道板;3、盖板;4、流道;11、进水口;12、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限定的范围。
如图1-4所示,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到功率晶闸管压接式散热器相关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散热器,采用双面几何结构对称设计,即在基板1两侧采用对称式布置结构。基板1的每一侧都设置相应的流道板2以及盖板3。在本实施例中,具体的,基板1为矩形,流道板2和盖板3均为圆形,每侧使用六个流道板2叠加,相邻流道板的流道交叉设置,使得散热器每侧的流道4均为交叉型网状流道。盖板3圆形热源直径50mm-150mm之间,内部流道的宽度1mm-3mm的宽度,流道的肋壁面厚度为1mm-3mm,流道上壁面流电气接触面距离为1.5mm-3.5mm之间,交叉流道交叉角度15°-45°之间。
基板1侧面并列设置进水口11和出水口12,基板1与流道板2接触面设置通孔,用于使进水口11和出水口12与流道4连通。冷却液从进水口11进入主流道经过上下通孔流入到交叉型网状流道中,然后冷却液经过交叉流道汇总到上下通孔后进入到主流道后从出水口12流出,从而形成一个冷却循环。
由于流道是交叉层叠的,冷却液会形成上下左右立体的流场,这样冷却液容易形成紊流,交叉的流道增大了流道的换热面积,从而提高散热器的散热性能。
盖板3、基板1采用6系铝合金材料,流道板2采用4004/3003/4004的复合钎料板材料,通过冲压后冲出小的流道,流道板2通过交叉组合形成交叉网状流道,通过装配后真空钎焊,形成一个密闭的腔体的散热器。
采用冲压成型方式,无需机加工,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同时铝合金材料有较高的导热系数和强度,基板1、流道板2和盖板3真空钎焊,保证了散热器的整体强度,在和晶闸管施加一定的压力压接时,变形量相比传统的直流道、S形流道、螺旋型直槽流道及蚊香型流道变形量最小,保证了散热器的压接强度,是晶闸管的端面和散热器的散热台面保持较好的接触,保证较好的电气性能和散热效果。

Claims (8)

1.一种大功率晶闸管压接式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盖板以及设置于基板和盖板之间的多个流道板;
在每个流道板上冲压形成流道,多个流道板依次层叠并使流道交叉组合形成交叉网状流道;
所述基板上设置进水口以及出水口,用于与流道板的交叉网状流道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大功率晶闸管压接式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流道板以及盖板之间通过真空钎焊焊接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大功率晶闸管压接式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两侧均设置所述流道板以及盖板,从而使所述散热器形成双面对称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大功率晶闸管压接式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每侧与盖板之间的流道板设置为六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大功率晶闸管压接式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流道板上冲压形成的流道为长条状,多个流道板形成的交叉网状流道交叉角度为15°-4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大功率晶闸管压接式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以及出水口设置在基板的侧面;
所述基板与流道板配合的一面设置与进水口连通的进水通孔、与出水口连通的出水通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大功率晶闸管压接式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板以及盖板均为圆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大功率晶闸管压接式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以及盖板为6系铝合金材质。
CN202121744807.8U 2021-07-29 2021-07-29 一种大功率晶闸管压接式散热器 Active CN2151839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44807.8U CN215183930U (zh) 2021-07-29 2021-07-29 一种大功率晶闸管压接式散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44807.8U CN215183930U (zh) 2021-07-29 2021-07-29 一种大功率晶闸管压接式散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183930U true CN215183930U (zh) 2021-12-14

Family

ID=794053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744807.8U Active CN215183930U (zh) 2021-07-29 2021-07-29 一种大功率晶闸管压接式散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18393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157681B2 (ja) 積層型冷却器
US11131506B2 (en) Burst resistant thin wall heat sink
CN101839654B (zh) 散热器
CN106535564B (zh) 一种液冷散热器
CN210272607U (zh) 一种双平面冷却的液冷板
JP2012037136A (ja) 高密度積層型熱交換器
CN107210276A (zh) 传热片
CN215183930U (zh) 一种大功率晶闸管压接式散热器
CN209297181U (zh) 一种高效液态循环温控装置
CN102226655B (zh) 蜂窝束管式热交换器及其制造工艺
CN212303715U (zh) 一种燃料电池的双极板及燃料电池
CN209912963U (zh) 燃料电池金属双极板结构
CN213029026U (zh) 新型均热式液冷板散热装置
CN203482570U (zh) 水冷基板
JP5556691B2 (ja) 熱交換器
CN211457828U (zh) 一种相变散热控制盒
CN211578734U (zh) 用于电子器件的导热装置
CN211745055U (zh) 电子元器件用高效散热器
CN113871151A (zh) 一种高效散热的变压器用片式散热器
CN215955008U (zh) 一种油浸式变压器用散热器的圆角式散热片
CN211580494U (zh) 热交换散热器
CN211578732U (zh) 热交换散热系统
CN211152584U (zh) 发热电子元器件散热装置
CN202853438U (zh) 一种叠片式散热装置
CN215955006U (zh) 一种高效散热的变压器用片式散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