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272607U - 一种双平面冷却的液冷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平面冷却的液冷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272607U
CN210272607U CN201921347300.1U CN201921347300U CN210272607U CN 210272607 U CN210272607 U CN 210272607U CN 201921347300 U CN201921347300 U CN 201921347300U CN 210272607 U CN210272607 U CN 2102726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flow channel
cooling
biplane
run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34730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崔明璐
陈彬
宋本康
张子瀚
常绪涛
马智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xin Automotive Thermal Managem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xin Automotive Thermal Manage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xin Automotive Thermal Managem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xin Automotive Thermal Manage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34730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2726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2726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2726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平面冷却的液冷板,包括上下钎焊为一体的上流道板和下流道板及设置于上流道板上的冷却液进液管和冷却液出液管,上流道板和下流道板均由模具冲压而成,上下相对的上流道板和下流道板之间形成至少一个流道,该流道内设有与上流道板和下流道板焊接为一体的内翅片。本实用新型的双平面冷却结构的液冷板冷却面积较大,内翅片增加了换热效率和结构强度,液冷板冷却效果好;只需开发流道板的冲压模具,前期设计开发投入成本低。

Description

一种双平面冷却的液冷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液冷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平面冷却的液冷板。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能量密度和功率的提升,传统的风冷已经无法满足动力电池冷却的需求,液冷已经逐渐成为主要方案。目前使用的常规液冷板主要由流道板和平板组成,其中流道板通过模具冲压形成流道,再与平板焊接后组成空腔,冷却介质在空腔中流动。为保证液冷板的耐压性和强度,流道板中流道宽度都较窄,且其表面不是平面,一般不作为换热面。液冷板一般布置在电池模组的底部,通过导热垫和电池模组接触换热。常规液冷却板只利用单侧平板换热面积,换热面积较小,换热效果较差。
公开号为CN102623771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电池液冷板结构,包括上板和下板,所述上板和下板焊接形成整体构成液冷板,其上板和下板分别朝向相反的方向有突起,该结构液冷板与动力电池的接触面积较小,并且分为主通道及多个分支通道,冷却能力有限。申请号为CN20172184781.4的专利公开了带内翅片强化换热的液冷板,该专利只有单侧平面与动力电池模组接触,换热面积较小。
因此,开发一种有较大换热面积、高换热性能、低成本的液冷板方案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换热面积较大且换热性能较高的双平面冷却的液冷板。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平面冷却的液冷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钎焊为一体的上流道板和下流道板及钎焊于上流道板上的冷却液进液管和冷却液出液管,上流道板和下流道板均由模具冲压而成,上下相对的上流道板和下流道板之间形成至少一个流道,该流道内设有与上流道板和下流道板焊接为一体的内翅片。
优选的,所述内翅片为平直折波翅片或间断折波翅片,该内翅片的折波高度为上流道板或下流道板冲压深度的2倍。
优选的,上下相对的上流道板和下流道板之间形成的流道两端分别设有外延的冷却液进液流道和冷却液出液流道,与冷却液进液流道相对的上流道板上设有与冷却液进液管连接的冷却液进液口,与冷却液出液流道相对的上流道板上设有与冷却液出液管连接的冷却液出液口。
优选的,所述上流道板和下流道板的四周分别冲压有多个相对的冷板安装孔,该冷板安装孔作为液冷板装配时的定位孔。
优选的,所述上流道板和下流道板下侧的冷板安装孔为圆形通孔,上流道板和下流道板上侧一端的冷板安装孔为圆形主定位孔,另一端的冷板安装孔为条形辅助定位孔。
优选的,装配后的内翅片与上流道板和下流道板接触,内翅片与上流道板和下流道板焊接为一体形成双平面冷却结构的液冷板,该液冷板布置于两个电池模组之间,液冷板两侧均与动力电池接触换热。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双平面冷却的液冷板可以布置在两个动力电池模组之间,两侧均与动力电池接触换热,同时冷却相邻的两个电池模组可以最大发挥该液冷板的优势,双平面冷却结构的液冷板冷却面积较大,内翅片增加了换热效率和结构强度,液冷板冷却效果好;只需开发流道板的冲压模具,前期设计开发投入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上流道板或下流道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种形式内翅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二种形式内翅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内翅片与上流道板或下流道板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与动力电池模组的安装结构图。
图中:1-冷却液进液管,2-冷却液出液管,3-上流道板,4-下流道板,5-内翅片,6-冷板安装孔,7-主定位孔,8-辅助定位孔,9-液冷板,10-动力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双平面冷却结构的液冷板,该液冷板由冷却液进液管1、冷却液出液管2、结构相同的上流道板3和下流道板4及内翅片5钎焊焊接而成,如图1所示。
所述上流道板3和下流道板4均由模具冲压而成,如图2所示,通过冲压形成一个较大的平面作为液冷板的换热面,换热面的大小与上下流道板的焊接宽度、冷板安装孔、冲压深度、材料冲压特性有关,换热面越大,可以冷却动力电池的面积越大。上流道板3和下流道板4四周均冲压有多个冷板安装孔6,为了方便装配,在上流道板3和下流道板4上侧的一端开圆孔作为主定位孔7,另一端开条形孔(腰孔)作为辅助定位孔8,可以消除部分公差,便于液冷板装配。这些冷板安装孔6也可作为液冷板装配时的定位孔,上下相对的上流道板3和下流道板4之间形成至少一个流道。
为了加强换热性能和结构强度,上下相对的上流道板3和下流道板之4间形成的流道内增设内翅片5,该内翅片5为平直折波翅片、间断折波翅片等多种结构,如图3和4所示。根据具体液冷板的换热与流阻要求确定内翅片5的形式和规格,内翅片5折波高度为上流道板3或下流道板4冲压深度的2倍,装配后内翅片5与上流道板3和下流道板4接触;如图4所示,内翅片5长度为上流道板3和下流道板4冲压后的凹坑长度,装配后内翅片5长度方向将上流道板3和下流道板4冲压形成的凹坑完全填充完毕,内翅片5与上流道板3和下流道板4钎焊焊接后成为一体。
所述冷却液进液管1和冷却液出液管2分别布置在液冷板的两端,结构可以为机械加工式或铝管成型式。上下相对的上流道板3和下流道板4之间形成的流道两端分别设有外延的冷却液进液流道和冷却液出液流道,与冷却液进液流道相对的上流道板3上设有与冷却液进液管1连接的冷却液进液口,与冷却液出液流道相对的上流道板3上设有与冷却液出液管2连接的冷却液出液口。
所述的双平面冷却的液冷板9可以布置在两个动力电池模组之间,如图6所示,该液冷板9两侧均与动力电池10接触换热,同时冷却相邻的两个电池模组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该液冷板的优势,双平面冷却的液冷板9换热面积较大,内翅片5增加了换热效率和结构强度,液冷板9冷却效果较好;生产过程中国只需开发上下流道板的冲压模具,前期设计开发投入成本相对较低。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双平面冷却的液冷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钎焊为一体的上流道板和下流道板及钎焊于上流道板上的冷却液进液管和冷却液出液管,上流道板和下流道板均由模具冲压而成,上下相对的上流道板和下流道板之间形成至少一个流道,该流道内设有与上流道板和下流道板焊接为一体的内翅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平面冷却的液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翅片为平直折波翅片或间断折波翅片,该内翅片的折波高度为上流道板或下流道板冲压深度的2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平面冷却的液冷板,其特征在于:上下相对的上流道板和下流道板之间形成的流道两端分别设有外延的冷却液进液流道和冷却液出液流道,与冷却液进液流道相对的上流道板上设有与冷却液进液管连接的冷却液进液口,与冷却液出液流道相对的上流道板上设有与冷却液出液管连接的冷却液出液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平面冷却的液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流道板和下流道板的四周分别冲压有多个相对的冷板安装孔,该冷板安装孔作为液冷板装配时的定位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平面冷却的液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流道板和下流道板下侧的冷板安装孔为圆形通孔,上流道板和下流道板上侧一端的冷板安装孔为圆形主定位孔,另一端的冷板安装孔为条形辅助定位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平面冷却的液冷板,其特征在于:装配后的内翅片与上流道板和下流道板接触,内翅片与上流道板和下流道板焊接为一体形成双平面冷却结构的液冷板,该液冷板布置于两个电池模组之间,液冷板两侧均与动力电池接触换热。
CN201921347300.1U 2019-08-20 2019-08-20 一种双平面冷却的液冷板 Active CN2102726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47300.1U CN210272607U (zh) 2019-08-20 2019-08-20 一种双平面冷却的液冷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47300.1U CN210272607U (zh) 2019-08-20 2019-08-20 一种双平面冷却的液冷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272607U true CN210272607U (zh) 2020-04-07

Family

ID=700176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347300.1U Active CN210272607U (zh) 2019-08-20 2019-08-20 一种双平面冷却的液冷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272607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03470A (zh) * 2020-09-18 2021-01-08 深圳市飞荣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三维散热板及其加工方法
CN113594579A (zh) * 2021-07-28 2021-11-02 上海交通大学 电池包液冷板及其制造方法、电池包
CN113714753A (zh) * 2020-05-25 2021-11-30 马勒国际有限公司 用于制造多部件冷却板的方法
CN114985859A (zh) * 2022-05-31 2022-09-02 江苏文轩热管理系统有限公司 冲压式液冷板的生产工艺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14753A (zh) * 2020-05-25 2021-11-30 马勒国际有限公司 用于制造多部件冷却板的方法
CN112203470A (zh) * 2020-09-18 2021-01-08 深圳市飞荣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三维散热板及其加工方法
CN113594579A (zh) * 2021-07-28 2021-11-02 上海交通大学 电池包液冷板及其制造方法、电池包
CN114985859A (zh) * 2022-05-31 2022-09-02 江苏文轩热管理系统有限公司 冲压式液冷板的生产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272607U (zh) 一种双平面冷却的液冷板
WO2010060342A1 (zh) 具有微孔管阵列的热管及其加工工艺及换热系统
CN207963578U (zh) 翅片板式换热器
CN108592665A (zh) 翅片板式换热器
CN202188782U (zh) 蜂窝束管式热交换器
CN102226655B (zh) 蜂窝束管式热交换器及其制造工艺
WO2017036292A1 (zh) 一种用于循环冷却系统的换热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15979028A (zh) 一种高效紧凑式扩散焊接换热器芯体
CN214308304U (zh) 一种高效的集成型液冷相变冷却装置
CN213932180U (zh) 一种高效换热管、高效换热器及高效散热片
CN201621983U (zh) 一种板式换热器
CN210889093U (zh) 一种圆管穿片式散热器
CN210089475U (zh) 换热板及使用该换热板的板式换热器
CN113871151A (zh) 一种高效散热的变压器用片式散热器
CN112408310A (zh) 一种圆形凹腔和水滴型肋柱结合的微通道散热器
CN215955008U (zh) 一种油浸式变压器用散热器的圆角式散热片
CN206671742U (zh) 微型投影仪内置立体散热模组
CN219269449U (zh) 散热板结构
CN215598163U (zh) 一种新型加强板翅式拖拉机散热器芯体
CN217737974U (zh) 一种高强度板翅式散热芯体
CN220858775U (zh) 一种具有双层水冷结构的散热器
CN202970883U (zh) 刺孔式散热器主片
CN115255837B (zh) 一种异质内置式微小通道冷板及其成型方法
CN219419175U (zh) 用于冷却电池的液冷板装置和对应的电芯模块及电池装置
CN216245791U (zh) 引流结构及换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