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181656U - 带有可拆卸式模块化摄像头的电脑 - Google Patents

带有可拆卸式模块化摄像头的电脑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181656U
CN215181656U CN202120627499.4U CN202120627499U CN215181656U CN 215181656 U CN215181656 U CN 215181656U CN 202120627499 U CN202120627499 U CN 202120627499U CN 215181656 U CN215181656 U CN 2151816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mera
main body
computer
supporting plate
wirel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62749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林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Baoxinchu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Baoxinchu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Baoxinchua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Baoxinchu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62749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1816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1816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1816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带有可拆卸式模块化摄像头的电脑,包括:主体和摄像头组件;主体的内部设有处理器以及与处理器电性连接的无线发射线圈,处理器上设有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和电源模块;摄像头组件包括固持件以及设于固持件上的摄像头模块,固持件内设有主板和无线接收线圈,且摄像头模块和无线接收线圈均与主板电性连接,主板上还设有第二无线通信模块;其中,摄像头组件通过固持件与主体可拆卸连接,且无线接收线圈与无线发射线圈相对设置,以使无线发射线圈向无线接收线圈传输电能,第二无线通信模块还与第一无线通信模块通信连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将摄像头组件与电脑的主体分体设置,能够最大化屏占比,并可实现安全隐私的防护。

Description

带有可拆卸式模块化摄像头的电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有可拆卸式模块化摄像头的电脑。
背景技术
笔记本电脑是现代社会生活和工作中经常使用的电子设备。现有笔记本电脑的前置摄像头方案主要包括两种:第一种为前置摄像头组件内嵌在笔记本电脑的显示屏(LCD)端且无防窥镜,其缺点是前置摄像头组件占用显示屏面积,影响笔记本电脑的屏占比,同时容易泄露隐私;第二种为前置摄像头组件内嵌在笔记本电脑的显示屏(LCD)端并带有防窥镜,其缺点是前置摄像头组件占用显示屏面积,影响笔记本电脑的屏占比,同时防窥镜占用空间,增加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带有可拆卸式模块化摄像头的电脑,旨在将摄像头组件与电脑的主体分体设置,能够最大化屏占比,并可实现安全隐私的防护。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带有可拆卸式模块化摄像头的电脑,包括:主体和摄像头组件;所述主体的内部设有处理器以及与所述处理器电性连接的无线发射线圈,所述处理器上设有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和电源模块;所述摄像头组件包括固持件以及设于所述固持件上的摄像头模块,所述固持件内设有主板和无线接收线圈,且所述摄像头模块和所述无线接收线圈均与所述主板电性连接,所述主板上还设有第二无线通信模块;其中,所述摄像头组件通过所述固持件与所述主体可拆卸连接,且所述无线接收线圈与所述无线发射线圈相对设置,以使所述无线发射线圈向所述无线接收线圈传输电能,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还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通信连接。
可选地,所述主体上设有第一磁体,且所述固持件上设有磁吸件,所述摄像头组件与所述主体连接时,所述磁吸件与所述第一磁体相互磁吸。
可选地,所述固持件包括:底座和支撑板;所述摄像头模块设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底座在背离所述摄像头模块的表面上设有凸块;所述支撑板设于所述底座上并与所述凸块相对,所述主板、所述无线接收线圈以及所述磁吸件均设于所述支撑板的内部;其中,所述凸块和所述支撑板形成夹持部,所述固持件通过所述夹持部夹持所述主体。
可选地,所述底座在背离所述摄像头模块的表面上还设有套筒,所述支撑板的一边设有转轴,且所述转轴插接于所述套筒内;所述支撑板设有所述转轴的一边还设有止动部,所述支撑板转动至与所述凸块相对时,所述止动部与所述底座抵触,以使所述支撑板停止转动。
可选地,所述支撑板设有所述转轴的一边具有相互连接的直角端和圆角端,且所述直角端位于所述圆角端背离所述凸块的一侧,所述圆角端使所述支撑板可朝向所述凸块转动,所述直角端为所述止动部。
可选地,所述凸块朝向所述支撑板的表面设有卡槽,且所述支撑板在远离所述转轴的一边设有卡接部,所述支撑板转动至与所述底座贴合时,所述卡接部卡入所述卡槽内。
可选地,所述凸块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且至少两个所述凸块间隔设置,所述支撑板在远离所述转轴的一边对应两个所述凸块的间隔处设有受力部,所述卡接部卡入所述卡槽内时,所述受力部与所述底座之间形成有间隙。
可选地,所述主体的表面开设有收纳槽,所述摄像头组件可收容于所述收纳槽内。
可选地,所述摄像头组件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围绕所述摄像头模块的边沿设置。
可选地,所述收纳槽的两个相对槽壁上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壳体的两个相对外壁上凸设有导轨,且所述导轨与所述导向槽对应设置;或者,所述收纳槽的两个相对槽壁上凸设有导轨,所述壳体的两个相对外壁上开设有导向槽,且所述导向槽与所述导轨对应设置。
可选地,所述收纳槽所在的所述主体的表面上还开设有开槽,所述开槽与所述收纳槽连通并沿背离所述收纳槽的方向贯穿所述主体;所述壳体上设有凸缘,所述摄像头组件收容于所述收纳槽时,所述壳体的凸缘收容于所述开槽内。
可选地,所述收纳槽的槽壁或所述主体在靠近所述收纳槽的内部设有第二磁体,所述摄像头组件收容于所述收纳槽时,所述摄像头组件与所述第二磁体磁吸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将摄像头组件与电脑的主体分体设置,主体内设有处理器、无线发射线圈、第一无线通信模块以及电源模块,摄像头组件包括固持件和摄像头模块,固持件内设有主板、无线接收线圈以及第二无线通信模块;当摄像头组件通过固持件固定到主体上后,摄像头组件的无线接收线圈的位置与主体内的无线发射线圈的位置正对,无线发射线圈可向无线接收线圈传输电能,对摄像头模块进行供电,使摄像头模块开始工作;通过将摄像头组件设置成可拆卸连接的方式固定到电脑的主体上进行使用,可以取代传统电脑上显示屏端内置的摄像头,从而大大地减少对电脑的显示屏端的占用空间,能够实现电脑的主体的显示屏端的屏占比的最大化,而且摄像头组件结构简单,体积小巧,易于制造;同时,在不使用的情况下,直接将摄像头组件从电脑的主体的显示屏端上取下,摄像头模块即断电停止工作,处于脱机状态,能够实现安全隐私的防护。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带有可拆卸式模块化摄像头的电脑一实施例的电路模块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带有可拆卸式模块化摄像头的电脑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2带有可拆卸式模块化摄像头的电脑的摄像头组件在支撑板展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带有可拆卸式模块化摄像头的电脑的摄像头组件在支撑板收起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2带有可拆卸式模块化摄像头的电脑的摄像头组件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2带有可拆卸式模块化摄像头的电脑的摄像头组件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2带有可拆卸式模块化摄像头的电脑的摄像头组件的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2带有可拆卸式模块化摄像头的电脑的摄像头组件的支撑板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2带有可拆卸式模块化摄像头的电脑的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12带有可拆卸式模块化摄像头的电脑的主体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0中C处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Figure BDA0002990469520000041
Figure BDA0002990469520000051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带有可拆卸式模块化摄像头的电脑100。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至3所示,该带有可拆卸式模块化摄像头的电脑100,包括:主体10和摄像头组件20;所述主体10的内部设有处理器13以及与所述处理器13电性连接的无线发射线圈14,所述处理器13上设有第一无线通信模块15和电源模块16;所述摄像头组件20包括固持件21 以及设于所述固持件21上的摄像头模块22,所述固持件21内设有主板23和无线接收线圈24,且所述摄像头模块22和所述无线接收线圈24均与所述主板23电性连接,所述主板23上还设有第二无线通信模块25;其中,所述摄像头组件20通过所述固持件21与所述主体10可拆卸连接,且所述无线接收线圈24与所述无线发射线圈14相对设置,以使所述无线发射线圈14向所述无线接收线圈24传输电能,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25还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15通信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该主体10即电脑的主体10,具体可以为笔记本电脑的主体10或平板电脑的主体10。为方便描述,下面以笔记本电脑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示例说明。
一般来说,笔记本电脑的主体10包括两个可相互开合的部分,分别为系统(SYS)端和显示屏(LCD)端。按照用户的常规使用习惯,可选择将本实用新型的摄像头组件20固定到主体10的显示屏端12的上边中部位置。
其中,摄像头组件20通过固持件21与主体10的显示屏端12连接的方式可以有多种,比如,可采用夹持固定、卡持固定或磁吸固定中的一种或多种固定方式,本实用新型对此并不进行限定,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当摄像头组件20通过固持件21固定到主体10的显示屏端12上后,摄像头组件20的无线接收线圈24的位置与主体10内的无线发射线圈14的位置正对,无线接收线圈24进入无线发射线圈14的传输范围,此时,利用与处理器13连接的电源模块16,无线发射线圈14可向无线接收线圈24传输电能,无线发射线圈14是基于一定频率的交流电通过电磁感应在无线接收线圈 24中产生一定的电流,从而将点能量从无线发射线圈14转移到无线接收线圈24,便能够对主板23和摄像头模块22进行供电,使主板23和摄像头模块22 开始工作。无线充电主要采用电磁感应原理,通过线圈进行能量耦合实现能量的传递,其具体原理属于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其中,摄像头模块22的具体结构可采用现有技术,其通常包括镜头、基座以及传感器等部件,具体地,景物通过镜头生成的光学图像投射到图像传感器表面上,然后转为电信号,经过A/D(模数转换)转换后变为数字图像信号,经主板23上的数字信号处理芯片(DSP)加工处理后,通过第二无线通信模块25与第一无线通信模块15建立无线通信连接,再以无线信号的方式传输至笔记本电脑的主体10的处理器13中进行处理,便可在显示屏上看到图像,从而实现传统笔记本电脑所需的摄像功能。其中,第一无线通信模块15和第二无线通信模块25可采用蓝牙模块,此属于现有技术,不再赘述。
当摄像头组件20从主体10的显示屏端12拆卸下来后,摄像头组件20 的无线接收线圈24脱离主体10内的无线发射线圈14的传输范围,此时,无线发射线圈14不会向无线接收线圈24供电,摄像头模块22因断电停止工作,处于脱机状态,能够实现安全隐私的防护。
另外,对于产品而言,模块化的摄像头组件20可以进一步设计,以满足不同的用户需求。比如,对于经常需要使用笔记本前置摄像头的用户,可以提供高清摄像头的选择;对于需求不大的用户,可以提供低版本摄像头,售价更低。
因此,可以理解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将摄像头组件20设置成可拆卸连接的方式固定到笔记本电脑的主体10上进行使用,可以取代传统笔记本电脑上显示屏端12内置的摄像头,从而大大地减少对笔记本电脑的显示屏端12的占用空间,能够实现笔记本电脑的主体10的显示屏端12的屏占比的最大化,而且摄像头组件20结构简单,体积小巧,易于制造;同时,在不使用的情况下,直接将摄像头组件20从笔记本电脑的主体10的显示屏端12上取下,摄像头模块22即断电停止工作,处于脱机状态,能够实现安全隐私的防护。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主体10上设有第一磁体,且所述固持件21上设有磁吸件,所述摄像头组件20与所述主体10连接时,所述磁吸件与所述第一磁体相互磁吸。
本实施例中,固持件21与主体10采用磁吸的方式固定。其中,固持件 21上的磁吸件可以为磁铁或铁磁类物质(铁钴镍等)。当需要使用摄像头组件20时,将固持件21放置在电脑的主体10的安装位置,此时,主体10上的第一磁体对固持件21上的磁吸件产生磁吸作用,能够将摄像头组件20牢固地吸附在主体10上,从而实现固定效果。其中,传统的笔记本电脑中,电脑的主体10的显示屏端12内置有磁铁,电脑的主体10的系统端11内置有磁感应电路,用于产生合屏休眠的感应信号,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共用该磁铁,即将该磁铁作为第一磁体使用,只需将该磁铁的安装位置移动至电脑的主体10的显示屏端12的上边中部位置即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所述固持件21包括:底座211 和支撑板212;所述摄像头模块22设于所述底座211上,所述底座211在背离所述摄像头模块22的表面上设有凸块213;所述支撑板212设于所述底座 211上并与所述凸块213相对,所述主板23、所述无线接收线圈24以及所述磁吸件均设于所述支撑板212的内部;其中,所述凸块213和所述支撑板212 形成夹持部,所述固持件21通过所述夹持部夹持所述主体10。
本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加强摄像头模组与电脑的主体10的固定牢固度,摄像头组件20还通过夹持的方式与电脑的主体10连接。具体地,固持件21 上设有夹持部,固持件21通过夹持部夹持主体10。其中,夹持部由凸块213 和支撑板212组成,凸块213的延伸方向和支撑板212的延伸方向均与底座 211所在的平面垂直,而且,凸块213和支撑板212之间的间距与主体10的显示屏端12的厚度大小适配,当需要将摄像头组件20固定到主体10的显示屏端12时,首先通过凸块213和支撑板212组成的夹持部将固持件21卡持到主体10的显示屏端12上,同时,支撑板212内的磁吸件与主体10内部的第一磁体也相互磁吸。通过夹持固定和磁吸固定两种方式的结合,能够使摄像头组件20与主体10的连接更加稳固。其中,因为支撑板212内安装有主板23、无线接收线圈24和磁吸件,支撑板212的长度大于凸块213的长度,考虑到使用的方便,可以将支撑板212贴合在主体10显示屏端12的背面,如此,长度较短的凸块213不会遮挡显示屏的显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至9,所述底座211在背离所述摄像头模块22的表面上还设有套筒2111,所述支撑板212的一边设有转轴 2121,且所述转轴2121插接于所述套筒2111内;所述支撑板212设有所述转轴2121的一边还设有止动部,所述支撑板212转动至与所述凸块213相对时,所述止动部与所述底座211抵触,以使所述支撑板212停止转动。
本实施例中,考虑到摄像头组件20的收纳和携带问题,将支撑板212与底座211设置成可转动的连接方式。具体地,通过支撑板212的转轴2121在底座211的套筒2111内转动,可实现支撑板212相对底座211的转动,如此,在摄像头组件20不使用的情况下,可将支撑板212与底座211折叠,从而减小空间占用,更有利于摄像头组件20的收纳和便携。同时,为了保证固持件 21夹持主体10的牢固度,在使用摄像头组件20时,将支撑板212展开后,支撑板212的最大展开角度为与底座211所在的平面垂直。具体地,当支撑板212转动至与底座211呈90度时,支撑板212通过止动部与底座211的抵触,可将支撑板212定位在该垂直角度,此时,支撑板212与凸块213平行,二者共同作用,从而实现夹持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9,所述支撑板212设有所述转轴 2121的一边具有相互连接的直角端2122和圆角端2123,且所述直角端2122 位于所述圆角端2123背离所述凸块213的一侧,所述圆角端2123使所述支撑板212可朝向所述凸块213转动,所述直角端2122为所述止动部。
本实施例中,转轴2121从支撑板212的其中一边的两侧伸出,该设置转轴2121的支撑板212边缘形成的两个相互连接的角端分别设置成圆角和直角,其中,圆角端2123相对直角端2122靠近凸块213,圆角端2123可以保证支撑板212相对底座211转动,直角端2122可以保证支撑板212展开至与底座211垂直时定位。该止动部件的结构简单,易于制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至9,所述凸块213朝向所述支撑板212的表面设有卡槽2131,且所述支撑板212在远离所述转轴2121的一边设有卡接部2124,所述支撑板212转动至与所述底座211贴合时,所述卡接部2124卡入所述卡槽2131内。
为了在支撑板212转动至与底座211折叠后,能够将支撑板212的折叠状态固定,本实施例中,将支撑板212的延伸长度设置成与支撑板212和凸块213的间距相适配,这样,支撑板212在折叠时,支撑板212远离转轴2121 的一边能够与凸块213接触,同时,将支撑板212与凸块213相互接触的结构设置成相互卡接的卡合结构,具体为凸块213朝向支撑板212的表面设有卡槽2131,支撑板212在远离转轴2121的一边设有卡接部2124,通过卡接部2124和卡槽2131的相互配合,能够在将支撑板212转动至与底座211贴合后,一直保持折叠收起的状态,有利于摄像头组件20的收纳和便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至9,所述凸块213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且至少两个所述凸块213间隔设置,所述支撑板212在远离所述转轴2121的一边对应两个所述凸块213的间隔处设有受力部2125,所述卡接部 2124卡入所述卡槽2131内时,所述受力部2125与所述底座211之间形成有间隙。
本实施例中,两个凸块213间隔设置,且两个凸块213与支撑板212的间距相同,在支撑板212远离转轴2121的一边且对应两个凸块213的间隔处设置有受力部2125。当支撑板212转动至与底座211折叠时,支撑板212的卡接部2124与凸块213的卡槽2131卡接,同时,受力部2125容置在两个凸块213之间,而且,受力部2125位于支撑板212远离底座211的一侧,如此,受力部2125和底座211之间就会留出一定间隙。在需要展开支撑板212时,通过手指扣入受力部2125和底座211之间的间隙并向受力部2125施加压力,便能克服卡接部2124和卡槽2131的结合力,轻松地将支撑板212展开。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0至13,所述主体10的表面开设有收纳槽111,所述摄像头组件20可收容于所述收纳槽111内。
本实施例中,因为摄像头组件20整体体积较小,容易遗忘和丢失,可将摄像头组件20收纳在主体10的收纳槽111内。其中,因为电脑的主体10的系统端11的空间相较显示屏端12更大,可将收纳槽111设置在主体10的系统端11上。本技术方案中,将摄像头组件20收纳在电脑的主体10内,形成一体结构,方便携带,而且,可在需要使用时即取即用,十分高效,也能避免摄像头组件20的丢失。
此外,现有的笔记本电脑结构中,显示屏端的空间往往狭小不足,而系统端的空间大、空余位置较多。本实施例将原本位于显示屏端的摄像头空间,在摄像头组件20闲置时转移至系统端,使用时再扩展到电脑外部,可实现笔记本电脑空间利用的最大化。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至6,所述摄像头组件20还包括:壳体26,所述壳体26围绕所述摄像头模块22的边沿设置。
本实施例中,摄像头模块22的底边设置底座211,摄像头模块22的其余三边装设有壳体26,通过在摄像头模块22上设置壳体26,能够对摄像头模块22进行有效防护,特别是能够减少摄像头组件20收纳进主体10收纳槽111 时与收纳槽111槽壁接触造成的磨损,从而延长摄像头模块22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至6,所述收纳槽111的两个相对槽壁上开设有导向槽112,所述壳体26的两个相对外壁上凸设有导轨261,且所述导轨261与所述导向槽112对应设置;或者,所述收纳槽111的两个相对槽壁上凸设有导轨261,所述壳体26的两个相对外壁上开设有导向槽112,且所述导向槽112与所述导轨261对应设置。
本实施例中,在将摄像头组件20收纳进主体10的收纳槽111时,通过分别位于摄像头组件20的壳体26和收纳槽111的槽壁上的导轨261和导向槽112的滑动配合,可实现对摄像头组件20的定位作用,防止摄像头组件20 在收纳槽111内晃动,避免摄像头组件20与收纳槽111槽壁之间发生碰撞而导致的磨损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0至13,所述收纳槽111所在的所述主体10的表面上还开设有开槽113,所述开槽113与所述收纳槽111连通并沿背离所述收纳槽111的方向贯穿所述主体10;所述壳体26上设有凸缘 262,所述摄像头组件20收容于所述收纳槽111时,所述壳体26的凸缘262 收容于所述开槽113内。
本实施例中,壳体26的凸缘262凸出于摄像头模块22的表面,当将摄像头组件20收纳在主体10的收纳槽111内时,壳体26的凸缘262位于收纳槽111一侧的开槽113内,该开槽113横向贯穿主体10,该开槽113的深度可小于收纳槽111的深度。当需要将摄像头组件20从收纳槽111内取出时,用户可通过手指扣入开槽113与壳体26凸缘262之间的间隙,将摄像头组件 20从收纳槽111内扣出。通过壳体26的凸缘262与开槽113的配合,能够在不影响摄像头组件20收纳的情况下,方便用户取出摄像头模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收纳槽111的槽壁或所述主体10在靠近所述收纳槽111的内部设有第二磁体,所述摄像头组件20收容于所述收纳槽111时,所述摄像头组件20与所述第二磁体磁吸固定。
本实施例中,收纳槽111的槽底还安装有第二磁体。当将固持件21的支撑板212向底座211折叠收起,并将摄像头组件20收纳进收纳槽111时,由于支撑板212内安装有磁吸件,此时,第二磁体会对磁吸件产生磁吸作用,从而将摄像头组件20牢固地吸附在收纳槽111内,可防止摄像头组件20从收纳槽111内意外掉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带有可拆卸式模块化摄像头的电脑,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所述主体的内部设有处理器以及与所述处理器电性连接的无线发射线圈,所述处理器上设有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和电源模块;
摄像头组件,所述摄像头组件包括固持件以及设于所述固持件上的摄像头模块,所述固持件内设有主板和无线接收线圈,且所述摄像头模块和所述无线接收线圈均与所述主板电性连接,所述主板上还设有第二无线通信模块;
其中,所述摄像头组件通过所述固持件与所述主体可拆卸连接,且所述无线接收线圈与所述无线发射线圈相对设置,以使所述无线发射线圈向所述无线接收线圈传输电能,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还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通信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可拆卸式模块化摄像头的电脑,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上设有第一磁体,且所述固持件上设有磁吸件,所述摄像头组件与所述主体连接时,所述磁吸件与所述第一磁体相互磁吸。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有可拆卸式模块化摄像头的电脑,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持件包括:
底座,所述摄像头模块设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底座在背离所述摄像头模块的表面上设有凸块;
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设于所述底座上并与所述凸块相对,所述主板、所述无线接收线圈以及所述磁吸件均设于所述支撑板的内部;
其中,所述凸块和所述支撑板形成夹持部,所述固持件通过所述夹持部夹持所述主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有可拆卸式模块化摄像头的电脑,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在背离所述摄像头模块的表面上还设有套筒,所述支撑板的一边设有转轴,且所述转轴插接于所述套筒内;
所述支撑板设有所述转轴的一边还设有止动部,所述支撑板转动至与所述凸块相对时,所述止动部与所述底座抵触,以使所述支撑板停止转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有可拆卸式模块化摄像头的电脑,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设有所述转轴的一边具有相互连接的直角端和圆角端,且所述直角端位于所述圆角端背离所述凸块的一侧,所述圆角端使所述支撑板可朝向所述凸块转动,所述直角端为所述止动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有可拆卸式模块化摄像头的电脑,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朝向所述支撑板的表面设有卡槽,且所述支撑板在远离所述转轴的一边设有卡接部,所述支撑板转动至与所述底座贴合时,所述卡接部卡入所述卡槽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有可拆卸式模块化摄像头的电脑,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且至少两个所述凸块间隔设置,所述支撑板在远离所述转轴的一边对应两个所述凸块的间隔处设有受力部,所述卡接部卡入所述卡槽内时,所述受力部与所述底座之间形成有间隙。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带有可拆卸式模块化摄像头的电脑,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的表面开设有收纳槽,所述摄像头组件可收容于所述收纳槽内。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带有可拆卸式模块化摄像头的电脑,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组件还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围绕所述摄像头模块的边沿设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带有可拆卸式模块化摄像头的电脑,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槽的两个相对槽壁上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壳体的两个相对外壁上凸设有导轨,且所述导轨与所述导向槽对应设置;
或者,所述收纳槽的两个相对槽壁上凸设有导轨,所述壳体的两个相对外壁上开设有导向槽,且所述导向槽与所述导轨对应设置。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带有可拆卸式模块化摄像头的电脑,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槽所在的所述主体的表面上还开设有开槽,所述开槽与所述收纳槽连通并沿背离所述收纳槽的方向贯穿所述主体;
所述壳体上设有凸缘,所述摄像头组件收容于所述收纳槽时,所述壳体的凸缘收容于所述开槽内。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带有可拆卸式模块化摄像头的电脑,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槽的槽壁或所述主体在靠近所述收纳槽的内部设有第二磁体,所述摄像头组件收容于所述收纳槽时,所述摄像头组件与所述第二磁体磁吸固定。
CN202120627499.4U 2021-03-24 2021-03-24 带有可拆卸式模块化摄像头的电脑 Active CN2151816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27499.4U CN215181656U (zh) 2021-03-24 2021-03-24 带有可拆卸式模块化摄像头的电脑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27499.4U CN215181656U (zh) 2021-03-24 2021-03-24 带有可拆卸式模块化摄像头的电脑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181656U true CN215181656U (zh) 2021-12-14

Family

ID=793535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627499.4U Active CN215181656U (zh) 2021-03-24 2021-03-24 带有可拆卸式模块化摄像头的电脑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18165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254314B2 (ja) 電子デバイス用コネクタアセンブリ
US20160072327A1 (en) Dock for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s
TWI550386B (zh) 具支撐構件之可拆卸式顯示器構件
JP2011242879A (ja) 接続装置
US20150017820A1 (en) Electronic system and connecting mechanism thereof
EP4124001A1 (en) Electronic device
CN210007730U (zh) 移动终端
CN215181656U (zh) 带有可拆卸式模块化摄像头的电脑
CN210402974U (zh) 一种电子桌牌
US11716410B2 (en) Mobile terminal, electronic device, and host assembly
CN213906355U (zh) 无线充电设备及系统
KR101535797B1 (ko) 단자 장치
WO2021237412A1 (zh) 无线充电器
US20240055895A1 (en) Connecting shell and support
WO2021077255A1 (zh) 无线充电器
CN214755673U (zh) 充电底座及电子设备
CN218771341U (zh) 一种无线充电装置
CN211061936U (zh) 一种具有移动充电功能的平板保护壳
CN219610939U (zh) 一种充电线收纳模块及组合式充电装置
JP2015027142A (ja) 非接触充電装置
CN220421449U (zh) 磁吸无线双面多功能充电器
CN215928904U (zh) 支架结构及充电系统
CN210607929U (zh) 一种可拆卸式集线器
CN218783584U (zh) 供电座
CN216672001U (zh) 电源适配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115

Address after: 518000, 4th Floor, No. 31, Xiacun Community, Gongming Street, Guangming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Baoxinchu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501-2, building a, wisdom Plaza, 4068 Qiaoxiang Road, Gaofa community, Shahe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baoxinchuang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