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181310U -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181310U
CN215181310U CN202121397623.9U CN202121397623U CN215181310U CN 215181310 U CN215181310 U CN 215181310U CN 202121397623 U CN202121397623 U CN 202121397623U CN 215181310 U CN215181310 U CN 2151813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lens
backlight module
base plate
pcb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39762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戴剑群
赵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Zhaochi Guangyu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Zhaochi Guangyu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Zhaochi Guangyu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Zhaochi Guangyu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39762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1813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1813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1813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包括PCB基板、反射片以及扩散板,反射片设于PCB基板的下端面,PCB基板上设置有多个LED组件,LED组件包括灯珠和透镜,透镜贴合于PCB基板的上端面,透镜包括透镜凹面和透镜凸面,灯珠设于透镜凹面形成的容置空间内,透镜凸面为LED组件的出光面,扩散板与PCB基板相对设置,扩散板的上端面为背光模组的出光面,出光面设有多个量子点,量子点非均匀分布在扩散板上。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背光模组,具有亮度均匀性良好,制作成本低的优点,有利于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Description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与不断进步,各种显示产品如液晶显示等已广泛地应用在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且用户对显示产品的屏幕的画质要求也逐步提高。由于显示屏幕本身不会发光,需要有光源不断提供光线射入显示屏幕,才可实现画面显示,通常选择背光模组作为光源。
现有技术中,背光模组通常采用LED作为光源,由于LED光源的均匀排布,导致LED投射到扩散板上的出光会出现亮暗不均的现象,尤其是相邻LED光源的交接位置,亮暗不均更加严重。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以解决传统背光模组发光时存在的亮暗不均问题。
一种背光模组,包括PCB基板、反射片以及扩散板,所述反射片设于所述PCB基板的下端面,所述PCB基板上设置有多个LED组件,所述LED组件包括灯珠和透镜,所述透镜贴合于所述PCB基板的上端面,所述透镜包括透镜凹面和透镜凸面,所述灯珠设于所述透镜凹面形成的容置空间内,所述透镜凸面为所述LED组件的出光面,所述扩散板与所述PCB基板相对设置,所述扩散板的上端面为所述背光模组的出光面,所述出光面设有多个量子点,所述量子点非均匀分布在所述扩散板上。
根据上述的背光模组,通过提高对LED组件发出光线的扩散效果,能够确保背光模组的出光更加均匀。具体为,通过在PCB基板的下端面设置反射片,以将设于PCB基板上的LED组件发出的光更好的反射到扩散板上,同时由于LED组件包括灯珠和透镜,即灯珠和透镜的数量相等,通过将灯珠对应设置在透镜凹面形成的容置空间内,以使灯珠发出的光先经过透镜的漫反射,能够更加均匀的传递到扩散板上,不止于此,在扩散板的出光面还设置有多个量子点,当光传递到扩散板上时经过大量量子点的漫反射,变成不规则光束,使得光线扩散角度增大,出光更加均匀,有效解决传统背光模组出光亮暗不均的问题。
进一步的,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背板,所述反射片设于所述背板上并位于所述背板形成的收容空间内,所述反射片朝向所述背板的一侧涂覆有散热层。
进一步的,所述透镜通过胶合方式固定在所述PCB基板上,所述透镜的底部设有容胶槽。
进一步的,所述灯珠呈长条形等距排列,所述灯珠的排列方向为水平方向,与所述灯珠的排列方向垂直的方向为垂直方向,沿所述垂直方向,所述扩散板与所述LED组件距离越远的区域对应设置的所述量子点越多。
进一步的,所述扩散板包括第一扩散板和第二扩散板,所述第一扩散板朝向所述PCB基板的一面为入光面,所述量子点设于所述第二扩散板上,所述第一扩散板与所述第二扩散板之间设有空气隔离层。
进一步的,所述扩散板与所述PCB基板之间设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一端抵靠在所述扩散板的下端,所述支撑柱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背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PCB基板至少为铝基板、CEM3基板、FR4基板材质中的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量子点呈半圆形,所述量子点的厚度为7-10微米。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上述的背光模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反射片、灯珠、透镜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透镜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透镜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Figure BDA0003127917600000021
Figure BDA0003127917600000031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背光模组100的结构示意图,包括PCB基板10、反射片20以及扩散板30,其中:
PCB基板10上设置有多个LED组件40,在本实施例中,PCB基板10呈长方形,且LED组件40等距排布在PCB基板10上,且LED组件40由灯珠401和透镜402组成,其中透镜402贴合于PCB基板10的上端面,透镜402包括透镜凹面和透镜凸面,灯珠401设于由透镜凹面形成的容置空间内,透镜凸面为LED组件40的出光面,灯珠401发出的光经透镜402折射,使得光线扩散角度增加,以使光经过漫反射从而更加均匀的传递到扩散板30上。
反射片20设于PCB基板10的下端面,以使LED组件40发出的光更好的反射到扩散板30上。
扩散板30的上端面为背光模组100的出光面,且在扩散板30的上端面上设有多个量子点301,量子点301非均匀分布在扩散板30上,可以理解的,在本实施例中,以灯珠401的排列方向为水平方向,与灯珠401的排列方向垂直的方向为垂直方向,沿该垂直方向,在扩散板30上与LED组件40距离越远的区域对应设置的量子点301越多,可以理解的,由于相邻两LED组件40的交接位置亮暗不均现象较为严重,因为在扩散板30对应的位置设置的量子点301数量更多,而在LED组件40正上方对应的扩散板30区域,由于距离LED组件40更近,因此设置的量子点301数量较少,通过将量子点301非均匀设置在扩散板30上,一方面有利于降低制作成本,另一方面更够对亮暗不均匀区域的光进行更佳的漫反射,以使背光模组100的出光更加均匀。
可以理解的,基于量子点301不均匀的设置方式,量子点301采用印刷工艺设置在扩散板30上,以取代传统的挤压方式制作量子点301,从而能够灵活印刷量子点301,以满足出光均匀性。
进一步的,量子点301呈半圆形,且量子点301的厚度设置在7-10微米,在本实施例中,半圆形结构能使得量子点301的漫反射效果更佳,量子点301的厚度为8.5微米,需要说明的是,量子点301厚度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光的扩散,因此将设置设置在7-10微米为最佳。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的背光模组100还包括背板50,且反射片20设于所述背板50上并位于所述背板50形成的收容空间内,所述反射片20朝向所述背板50的一侧涂覆有散热层。通过在反射片20的背面涂覆一层散热层,以对LED组件40进行散热,有利于延长背光模组100的使用寿命。
优选的,PCB基板10至少为至少为铝基板、CEM3基板、FR4基板材质中的一种,在本实施例中,该PCB基板10采用铝基板,以进一步提高背光模组100的散热性能,可以理解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PCB基板10可以采用CEM3基板或FR4基板,还可以采用上述材质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以达到良好散热性能的目的。
进一步的,透镜402通过胶合方式固定在所述PCB基板10上,所述透镜402的底部设有容胶槽4023,请参阅图4,在本实施例中,透镜402共设有3个容胶槽4023,容胶槽4023呈弧形并设置于透镜底部的周边,且每个容胶槽4023由若干个凹槽构成,由于透镜402与PCB基板10采用胶水进行固定,由于相互挤压的作用,在胶合时会有胶水从PCB基板10侧向溢出,对产品造成脏污同时影响灯珠401的出光率,通过在透镜402的底部设置容胶槽4023,能够分配多余的胶水,以防止透镜402与PCB基板10胶合时出现溢胶的现象。
可以理解的,由于扩散板30材质较软,为防止扩散板30下塌,在所述扩散板30与所述PCB基板10之间设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一端抵靠在所述扩散板30的下端,所述支撑柱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背板50上,通过设置支撑柱用于支撑扩散板30,能够有效防止扩散板30下塌,确保背光模组100的使用更加耐久。
具体的,所述扩散板30包括第一扩散板301和第二扩散板302,所述第一扩散板301朝向所述PCB基板10的一面为入光面,所述量子点301设于所述第二扩散板302上,所述第一扩散板301与所述第二扩散板302之间设有空气隔离层303,LED组件40发出的光先后经过第一扩散板301、第二扩散板302两次扩散后,能够进一步提高背光模组100的发光均匀性,有效消除LED灯影,最大效率的发挥光效,从而在实际生产时能够降低LED组件40的使用量,有利于降低制作成本。
综上,根据上述的背光模组100,通过提高对LED组件40发出光线的扩散效果,能够确保背光模组100的出光更加均匀。具体为,通过在PCB基板10的下端面设置反射片20,以将设于PCB基板10上的LED组件40发出的光更好的反射到扩散板30上,同时由于LED组件40包括灯珠401和透镜402,即灯珠401和透镜402的数量相等,通过将灯珠401对应设置在透镜凹面形成的容置空间内,以使灯珠401发出的光先经过透镜402的漫反射,能够更加均匀的传递到扩散板30上,不止于此,在扩散板30的出光面还设置有多个量子点301,当光传递到扩散板30上时经过大量量子点301的漫反射,变成不规则光束,使得光线扩散角度增大,出光更加均匀,有效解决传统背光模组100出光亮暗不均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上述实施例中提到的背光模组100,由于背光模组100具有出光均匀、制作成本低的优点,因此本实施例中的显示装置也具有出光均匀、制作成本低的优点。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9)

1.一种背光模组,包括PCB基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反射片和扩散板,所述反射片设于所述PCB基板的下端面,所述PCB基板上设置有多个LED组件,所述LED组件包括灯珠和透镜,所述透镜贴合于所述PCB基板的上端面,所述透镜包括透镜凹面和透镜凸面,所述灯珠设于所述透镜凹面形成的容置空间内,所述透镜凸面为所述LED组件的出光面,所述扩散板与所述PCB基板相对设置,所述扩散板的上端面为所述背光模组的出光面,所述出光面设有多个量子点,所述量子点非均匀分布在所述扩散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背板,所述反射片设于所述背板上并位于所述背板形成的收容空间内,所述反射片朝向所述背板的一侧涂覆有散热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通过胶合方式固定在所述PCB基板上,所述透镜的底部设有容胶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珠呈长条形等距排列,所述灯珠的排列方向为水平方向,与所述灯珠的排列方向垂直的方向为垂直方向,沿所述垂直方向,所述扩散板与所述LED组件距离越远的区域对应设置的所述量子点越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板包括第一扩散板和第二扩散板,所述第一扩散板朝向所述PCB基板的一面为入光面,所述量子点设于所述第二扩散板上,所述第一扩散板与所述第二扩散板之间设有空气隔离层。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板与所述PCB基板之间设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一端抵靠在所述扩散板的下端,所述支撑柱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背板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PCB基板至少为铝基板、CEM3基板、FR4基板材质中的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量子点呈半圆形,所述量子点的厚度为7-10微米。
9.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面板和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
CN202121397623.9U 2021-06-23 2021-06-23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2151813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97623.9U CN215181310U (zh) 2021-06-23 2021-06-23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97623.9U CN215181310U (zh) 2021-06-23 2021-06-23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181310U true CN215181310U (zh) 2021-12-14

Family

ID=793853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397623.9U Active CN215181310U (zh) 2021-06-23 2021-06-23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18131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66528A1 (zh) * 2022-09-28 2024-04-04 惠州视维新技术有限公司 透镜、背光模组、显示装置以及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66528A1 (zh) * 2022-09-28 2024-04-04 惠州视维新技术有限公司 透镜、背光模组、显示装置以及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461197B1 (ja) 面状照明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液晶表示装置
US10656464B2 (en) Lighting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US20120013811A1 (en) Lighting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television receiver
JP2012216747A (ja) 発光装置、照明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
JP2004342587A (ja) バックライト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液晶表示装置
JP2009164101A (ja) バックライト
US7125141B2 (en) Apparatus for homogeneously distributing lights
US20140160397A1 (en) Blacklight unit,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and fabrication method thereof
JP2013501959A (ja) 複合光学シート
WO2023184582A1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JP2010040192A (ja) 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液晶表示装置
WO2009047891A9 (ja) 面光源素子アレイ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CN215181310U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KR20050107732A (ko) 직하형용 발광면부재 및 직하형 면발광장치
CN114842741A (zh) 一种发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KR101402814B1 (ko) 조명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액정표시장치
JP2010044921A (ja) 面光源素子並びにこれに用いる光制御部材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表示装置
KR20120135651A (ko) 도광판 및 이를 포함한 액정표시장치
KR20110009962A (ko) 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구비한 표시장치
KR102440235B1 (ko) 액정표시장치용 백라이트 유닛
KR102391395B1 (ko) 광학렌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백라이트 유닛과 액정표시장치
KR102002458B1 (ko) 액정표시장치
JP2009164100A (ja) バックライト
CN220399763U (zh) 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18512758U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