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175579U - 蓄热模块、多联机系统 - Google Patents

蓄热模块、多联机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175579U
CN215175579U CN202120484082.7U CN202120484082U CN215175579U CN 215175579 U CN215175579 U CN 215175579U CN 202120484082 U CN202120484082 U CN 202120484082U CN 215175579 U CN215175579 U CN 2151755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valve
heat
heat storage
split system
storage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48408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志豪
倪毅
王芳
曹梦迪
钟朝正
赵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12048408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1755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1755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1755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蓄热模块、多联机系统,包括进入通道、第一控制阀和蓄热部,换热介质能够通过所述进入通道进入到所述蓄热部内,所述第一控制阀设置在所述进入通道上,所述第一控制阀能够选择性的关闭所述进入通道。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蓄热模块、多联机系统,能够在蓄热模块不工作时防止换热介质进入蓄热模块内,避免换热介质在蓄热模块内堆积,进而避免多联机系统换热介质不足。

Description

蓄热模块、多联机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空气调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蓄热模块、多联机系统。
背景技术
多联机系统目前越来越广泛应用于家庭中,在寒冷的冬季,多联机系统除了提供空气调节功能外,还涉及生活热水、再热除湿、地暖等功能。但是现有技术中,多联机系统在某些使用场景中,比如制冷时,冷媒会进入蓄热模块内,并造成冷媒在蓄热模块内堆积的问题,进而导致多联机系统冷媒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蓄热模块、多联机系统,能够在蓄热模块不工作时防止换热介质进入蓄热模块内,避免换热介质在蓄热模块内堆积,进而避免多联机系统换热介质不足。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蓄热模块,包括进入通道、第一控制阀和蓄热部,换热介质能够通过所述进入通道进入到所述蓄热部内,所述第一控制阀设置在所述进入通道上,所述第一控制阀能够选择性的关闭所述进入通道。
可选的,所述第一控制阀为节流控制阀。
可选的,所述蓄热模块还包括排出通道,所述蓄热部内的所述换热介质能够通过所述排出通道排出,所述排出通道上设置有第二控制阀。
可选的,所述第二控制阀为电子膨胀阀。
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多联机系统,包括如上述的蓄热模块。
可选的,所述多联机系统的工作模式包括蓄热模式,当所述蓄热模式开启时,所述第一控制阀开启,当所述蓄热模式关闭时,所述第一控制阀关闭。
可选的,所述多联机系统包括第二控制阀时,当所述蓄热模式开启时,所述第二控制阀开启,当所述蓄热模式关闭时,所述第二控制阀关闭。
可选的,所述多联机系统还包括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第一控制阀和所述第二控制阀电连接。
可选的,所述多联机系统还包括气侧管,所述进入通道与所述气侧管相连接。
可选的,所述多联机系统还包括液侧管,当所述多联机系统包括通道排出时,所述通道排出与所述液侧管相连接。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提供的一种蓄热模块、多联机系统,能够在蓄热模块不工作时防止换热介质进入蓄热模块内,避免换热介质在蓄热模块内堆积,进而避免多联机系统换热介质不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蓄热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多联机系统的系统原理图。
附图标记表示为:
1、第一控制阀;2、第二控制阀;3、蓄热部。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参见图1至图2所示,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一种蓄热模块,包括进入通道、第一控制阀1和蓄热部3,换热介质能够通过进入通道进入到蓄热部3内,第一控制阀1设置在进入通道上,第一控制阀1能够选择性的关闭进入通道,通过设置第一控制阀1,能够在蓄热模块不工作时防止换热介质进入蓄热模块内,避免换热介质在蓄热模块内堆积,进而避免多联机系统换热介质不足。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蓄热部3内设置有蓄热材料,可通过打开第一控制阀1,使高温换热介质从进入通道进入到蓄热部3内,高温换热介质将热量传递给蓄热材料,实现储存热量。蓄热模块不需要进行蓄热时,通过关闭第一控制阀1,截断进入通道,防止换热介质进入到蓄热部3内,进而避免换热介质在蓄热模块内堆积,进而避免多联机系统换热介质不足。
第一控制阀1为节流控制阀,以控制进入通道阻断或打开。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控制阀1包括进入口和排出口,其中进入口与换热介质来源处相连通,排出口与蓄热部3的进入口相连通。
蓄热模块还包括排出通道,蓄热部3内的换热介质能够通过排出通道排出,排出通道上设置有第二控制阀2,通过设置排出通道,为蓄热部3内的换热介质提供排出路径,避免换热介质堆积在蓄热部3内,在保证蓄热模块正常蓄热的同时,避免多联机系统出现换热介质不足的问题。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控制阀2的开度可调。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通过控制第二控制阀2的开度,进而控制蓄热部3内的换热介质的排出速度,同时也可控制换热介质在换热模块内的流量,保证良好的蓄热效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若蓄热部3过冷度超过设定值,则第二控制阀2的开度调大。若过冷度低于设定值,则第二控制阀2的开度调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控制阀2为电子膨胀阀。
本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多联机系统,包括如上述的蓄热模块。
多联机系统的工作模式包括蓄热模式,当蓄热模式开启时,第一控制阀1开启,当蓄热模式关闭时,第一控制阀1关闭,能够在蓄热模块不工作时防止换热介质进入蓄热模块内,避免换热介质在蓄热模块内堆积,进而避免多联机系统换热介质不足。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蓄热模式可在多联机系统处于制热工况时开启,蓄热模式也可在多联机系统处于制热工况时关闭,即多联机系统处于制热工况时,包括制热有蓄热模式和制热无蓄热模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多联机系统处于制冷工况时,蓄热模式处于关闭状态。
多联机系统包括第二控制阀2时,当蓄热模式开启时,第二控制阀2开启,当蓄热模式关闭时,第二控制阀2关闭,避免换热介质堆积在蓄热部3内,在保证蓄热模块正常蓄热的同时,避免多联机系统出现换热介质不足的问题。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通过调整第二控制阀2的开度,可控制换热介质的流量,进而可控制换热介质的流量,进而可控制蓄热模块储存热量的功能。
多联机系统还包括控制单元,控制单元与第一控制阀1和第二控制阀2电连接,以实现对第一控制阀1和第二控制阀2的控制,进而实现控制蓄热模式的开启和关闭,以及冷却介质流量的控制。
多联机系统还包括气侧管,进入通道与气侧管相连接。多联机系统还包括液侧管,当多联机系统包括通道排出时,通道排出与液侧管相连接,以实现蓄热功能。
多联机制热时,若需要开启蓄热模块的储存热量功能,则开启第一控制阀1和第二控制阀2,调节第二控制阀2的开度,实现了多联机制热和蓄热模块储存热量的功能。
其中,换热介质的具体流向为:压缩机-油分离器-第一四通阀-气侧管-第一控制阀1-蓄热部3-第二控制阀2-液管侧-过冷器-室外电子膨胀阀-室外换热器-第二四通阀-气液分离器-压缩机。
多联机制热时,若不需要开启蓄热模块的储存热量功能,则关闭第一控制阀1,防止换热介质进入蓄热模块,解决了换热介质堆积的问题。
多联机制冷时,关闭第一控制阀1和第二控制阀2,防止换热介质进入蓄热模块,解决了换热介质堆积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提供的一种蓄热模块、多联机系统,能够在蓄热模块不工作时防止换热介质进入蓄热模块内,避免换热介质在蓄热模块内堆积,进而避免多联机系统换热介质不足。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前提下,上述各有利方式可以自由地组合、叠加。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以上仅是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蓄热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进入通道、第一控制阀(1)和蓄热部(3),换热介质能够通过所述进入通道进入到所述蓄热部(3)内,所述第一控制阀(1)设置在所述进入通道上,所述第一控制阀(1)能够选择性的关闭所述进入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热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阀(1)为节流控制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热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模块还包括排出通道,所述蓄热部(3)内的所述换热介质能够通过所述排出通道排出,所述排出通道上设置有第二控制阀(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蓄热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阀(2)为电子膨胀阀。
5.一种多联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蓄热模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联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联机系统的工作模式包括蓄热模式,当所述蓄热模式开启时,所述第一控制阀(1)开启,当所述蓄热模式关闭时,所述第一控制阀(1)关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联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联机系统包括第二控制阀(2)时,当所述蓄热模式开启时,所述第二控制阀(2)开启,当所述蓄热模式关闭时,所述第二控制阀(2)关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联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联机系统还包括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第一控制阀(1)和所述第二控制阀(2)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联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联机系统还包括气侧管,所述进入通道与所述气侧管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联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联机系统还包括液侧管,当所述多联机系统包括通道排出时,所述通道排出与所述液侧管相连接。
CN202120484082.7U 2021-03-05 2021-03-05 蓄热模块、多联机系统 Active CN2151755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484082.7U CN215175579U (zh) 2021-03-05 2021-03-05 蓄热模块、多联机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484082.7U CN215175579U (zh) 2021-03-05 2021-03-05 蓄热模块、多联机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175579U true CN215175579U (zh) 2021-12-14

Family

ID=794139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484082.7U Active CN215175579U (zh) 2021-03-05 2021-03-05 蓄热模块、多联机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1755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256290B (zh) 一种热泵空调
WO2000010824A1 (en) Air conditioner for vehicle
CN104101127A (zh) 多联机空调系统及其化霜控制方法
CN110567183B (zh) 空调器及其除霜控制方法
CN103154621A (zh) 空调机
US11828507B2 (en)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EP0974792A2 (en) Heat exchange equipment
CN109974318B (zh) 一种热管理系统
JP2989491B2 (ja) 空気調和機
CN104246388B (zh) 空调机
CN215175579U (zh) 蓄热模块、多联机系统
KR100423362B1 (ko) 공기조화기
JP4610688B2 (ja) 冷暖房給湯装置とその制御方法
JP3723824B2 (ja) 空気調和機
JP3724011B2 (ja) 空気調和機
CN208566889U (zh) 空调系统
CN206291522U (zh) 一种微通道空调器
CN208887169U (zh) 空调器的换热机及空调器
CN111219803A (zh) 多联机空调及其化霜方法
KR100696712B1 (ko) 멀티 에어컨의 압축기 보호 시스템 및 방법
KR20140089796A (ko) 급탕 겸용 공기조화기
CN218379955U (zh) 换热系统和制冷设备
CN114234469B (zh) 空调系统和空调器
KR100878468B1 (ko) 공기조화기 및 그 과부하 제어방법
JPH09138024A (ja) 空気調和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